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美元指數數據分析

美元指數數據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26 22:45:56

㈠ 3月5號美國最新財經數據對美元指數有何影響

從1973年3月至今,美元指數經歷了6次大的波動。在1980年8月之前,美元指數有7年時間處於下跌盤整期,接著迎來了一波84.08%幅度的上漲行情,之後美元指數開始了歷時10年的下跌之路,於1995年5月才開始反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數一直振盪上升,之後繼續下跌,2014年7月後重新開始上升期。通過對美元指數走勢的觀察,結合對應的歷史背景,我們認為,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017年04月11日 09:51來源:第一黃金
責任編輯:譚微
摘要
經濟增長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關鍵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話,才會引起經濟過熱,提高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數,經濟向好的話,國際資本才會主動流進來進行投資,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從1973年3月至今,美元指數經歷了6次大的波動。在1980年8月之前,美元指數有7年時間處於下跌盤整期,接著迎來了一波84.08%幅度的上漲行情,之後美元指數開始了歷時10年的下跌之路,於1995年5月才開始反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數一直振盪上升,之後繼續下跌,2014年7月後重新開始上升期。通過對美元指數走勢的觀察,結合對應的歷史背景,我們認為,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美元

歷史走勢
1973年3月至1980年7月,美元指數下跌15.36%
1973年3月至1980年7月,美元指數經歷了7年4個月的下跌盤整期。下跌盤整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紀70年代,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美國在1971年近100年來第一次出現貿易赤字,金額達到13.02億美元,商品的大量湧入使得美國的貿易逆差擴大,黃金儲備日益減少,美國再也無法按固定價格兌換黃金,再加上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不得不宣布美元貶值,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崩潰,世界處於實際滯漲階段。
1980年8月至1985年2月,美元指數上漲84.08%
從1979年8月起,美國聯邦基金將基準利率調高至11%,之後陸續提高,到1981年7月達到22.36%。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美國,與此同時,里根總統實行減稅政策,緊縮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促使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經常賬戶方面與政府預算方面的巨額雙赤字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徵。受到美元升值的吸引,大量資金流出拉美國家,導致拉美債務危機產生。
1985年3月至1995年4月,美元指數下跌48.43%
1985年3月至1987年11月,巨額的「雙赤字」導致美日德法英五國簽署《廣場協議》,要求日元和歐系貨幣要相對於美元升值,美聯儲的拋售加劇了美元進一步的貶值。日元的升值加上日本政府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大量的熱錢涌進股市和房市,資產泡沫非常嚴重,日本政府認識到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於1989年實行緊縮政策,泡沫破滅,市場崩盤,日本經濟走向長期衰落之路。而歐盟由於匯率聯動機制漏洞,索羅斯等人做空當時弱勢的英鎊,直接導致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1987年12月至1995年4月,美元指數經歷了7年4個月的盤整,指數波動區間為78.33—105.61。美聯儲在這個階段實行了兩次加息政策,美元指數弱勢振盪。
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數上漲43.86%
在這次上漲行情中,美國經常賬戶赤字仍舊增加,財政赤字在柯林頓時期得到有效改善。美國互聯網經濟出現泡沫,股市出現大行情,6次加息動作,無一不吸引全球資金的流入。在這個階段,隨著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大部分國家也跟隨實行加息政策,美國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大,而大量資金的逃離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7月至2014年7月,美元指數下跌32.00%
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美國實行減息政策。「9·11」事件發生後,13次減息政策使得聯邦基金利率達到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由於資金成本過於低廉,房市信貸規模急劇擴張。
而在2005年1月至2014年7月,美國開展加息周期,雖然這個舉措緩解了美元指數進一步的下跌,但是導致了房市資產泡沫破滅,次貸危機爆發,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一場范圍更廣泛的金融危機。2008年至2009年,美國啟動QE量化寬松政策引發大宗商品價格暴漲。
2014年8月至今,美元指數上漲23.09%
這一輪的上漲主要是美國經濟向好、貿易赤字收窄和加息預期的作用。實際上,美國實施量化寬松多年,長期寬松的貨幣政策並不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反而滋生過多的資產泡沫。為了抑制金融泡沫,讓實體經濟更快復甦,美聯儲可能會抓住此次機會將美國帶入加息周期。
影響因素
經濟增長狀況
經濟增長良好的話,能吸引國際資金流入美國,並且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金融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就會增強,促使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升值,美元指數得以上升。數據分析顯示,當美國GDP增長良好的時候,表明經濟狀況很好,此時的美元指數都是上漲。
第一次經濟繁榮發生在1983年至1985年,當時里根政府奉行供給學派的經濟理念,其間美國GDP年均增長率為5.37%,這段時間是美元指數的上漲期。第二次繁榮發生在1991年至1999年,當時互聯網經濟正繁榮發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120多個月,GDP年均增速為3.84%,而CPI同比均值僅為2.81%,在這段時間里,美元二次走強。
財政赤字
美國財政赤字是從2008年開始大幅攀升的,主要是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但2010年後財政赤字很快就下降了。美元指數上漲階段,通常財政赤字都很小。通常而言,財政赤字通過這三條線來影響美元指數。第一,財政赤字往往會導致通貨膨脹,由於貨幣發行泛濫,美元供給增加,導致商品價格水平提高,相對於其他貨幣,美元貶值。第二,財政赤字易導致經常項目赤字。
在國內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勢必增加對外國商品與勞務的購買,這將擴大經常項目赤字。第三,政府要想減少財政赤字,會藉助增加稅收、借債和發行貨幣等方式,可是這些方式都會使美元指數下降:加稅會增加投資成本,限制了國際資本的流入;借債輕則財政赤字缺口加大,重則產生財務危機;發行貨幣的結果則往往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在其他情況不變的前提下,通貨膨脹相當於本幣供給增加,單位貨幣所包含的價值量就會相對減少,本幣需求減少,外幣需求增加,於是本幣就相對於外幣貶值了。也就是說,不管美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要美元相對於6種貨幣尤其是對佔有57.6%權重的歐元而言,發生通貨膨脹了,美元指數應該會有所下降,反之亦然。
當美歐之間的CPI差相對上升時,美元指數相對下降;當美歐之間的CPI差相對下降時,美元指數相對上升。如果只跟自身比較的話,也可以看出,美國CPI走強的同時美元指數走弱,而CPI走弱的同時美元指數走強。可以看出,「通貨膨脹上升—貨幣對內貶值 —貨幣對外貶值」這一鏈條在理論與實證兩方面相互印證。
避險需求
1980年至1985年美元指數走強,美聯儲大幅提高基準利率來對抗石油危機造成的通脹,高利率促使美元快速升值,但卻引來了拉美危機,而拉美危機的發生又引起人們的恐慌情緒,將美元作為避險資產,使美元得以進一步的升值。在美元指數於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的上漲行情中,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歐洲的科索沃戰爭,同樣促使國際資金迴流美國,直至互聯網泡沫破滅後才逃離。
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和2009年的歐債危機發生時,美元同樣作為避險資產持有,在這兩段時間美元指數有小幅上升。從拉美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科索沃戰爭、全球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美元總是作為全球優質的避險品種來持有,這一特點是由美國的經濟政治地位所決定的,這也導致了每當發生局部危機的時候,美元指數總會有所上漲。
未來走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經濟增長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關鍵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話,才會引起經濟過熱,提高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數,經濟向好的話,國際資本才會主動流進來進行投資,當然,在美國GDP增速與其他國家經濟下行的強烈對比下,資金處於保值的需求,也會流向美國,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展望未來,首先,我們從美國經濟基本面來看,2016年四季度美國GDP為1.9%,雖然低於預期,但經濟數據表現靚麗。2016年12月議息會議預期2017年加息三次,美聯儲耶倫明確表態到2019年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接近3%。今年年初歐洲的GDP、通脹、製造業等數據都表明了歐洲經濟有所回升,歐洲央行1月議息會議上繼續選擇按兵不動。
其次,從地緣政治方面來看,英國啟動退歐進程,但仍希望與歐盟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最後,從法國大選方面來看,兩名執政觀念截然不同的候選人意味著法國的未來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作為右翼政黨領導人,勒龐希望法國退出歐盟,採取措施保護國內就業。
而作為法國前經濟部長的馬克龍希望法國開放邊境,讓歐洲更為統一。因此,目前無論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美聯儲貨幣政策、美聯儲官員的言論以及地緣政治,都很難成為美元指數下行的主要原因。
但是今年3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加息後美元指數開始快速回落,這主要是短期加息兌現的結果。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美元指數的走勢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特朗普政策,特朗普政策框架主要是減稅、基建、貿易保護、能源獨立以及限制移民等。雖然特朗普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經濟能否真正改善、稅改政策對美元信用的影響、特朗普是否會人為干預美元匯率,由於特朗普政策的預期還沒有兌現,美元指數不具有大幅下跌的可能。
二是2017年美聯儲加息的頻率與節奏,重點是加兩次還是加三次,目前市場的預期是加三次。如果今年加息的次數超預期的話,相信美元指數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同時要考慮到美聯儲不希望美元指數走勢過強,因為指數過強意味著美元大幅升值,不利於出口,並且會打壓原油的價格,抑制輸入型膨脹,不利於美聯儲通脹目標的實現。還有一點需要關注的是美聯儲是否會縮減資產負債表,一旦縮表的話會影響長端利率,美元指數將會大幅上漲
三是歐日央行貨幣政策的走勢對美元指數的影響。歐洲製造業開始回暖,但目前經濟仍然較為疲軟,對當前歐洲經濟的反彈不宜過度樂觀,還需要後市觀察。今年是德法兩國大選之年,候選領導人執政風格之不同所帶來的政治不確定性會影響到歐元匯率,進而影響美元指數,所以目前應關注歐洲大選的動態發展。日本方面,考慮到經濟增長依然保持長期低迷,日本將會繼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元指數影響不大。
總的來看,2017年一季度美元指數呈現振盪回落行情,在3月份加息前期有所反彈,加息公布後,指數繼續回落,短期預計美元指數或回落到9月中旬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位置,一旦6月加息預期加強,美元指數有望繼續向上反彈,最後在9月加息預期下振盪上升,但整體來看依然很難超越里根總統時期達到的高位。

㈡ 哪個行情軟體可以導出美元指數,外匯,黃金等數據到excel,及導出詳細步驟

用MT4軟體即可

㈢ 所有影響美元指數的數據

因為外匯市場容量大,造市商機制不明顯,所以波動趨勢主要受美國國內經濟影響。
所以,可以理解成美國國內經濟數據。
此類數據包括美國CPI,GDP增長速度,甚至房價指數等。表達經濟繁榮的指數促進美元指數上升,相反則促進下跌。朋友你可以搜索美國經濟數據,每月都會有發布和更新。
http://www.chinaccm.com/0D/0D01/0D0101/news/20070428/135742.asp
同時,美元指數也受美國政府當期政策影響,例如加減息、對外政策(戰爭、外交政策)等,
由於美元指數與期貨市場上黃金、原油等相互影響比較明顯,例如出現原油價格上升時,美元指數會呈現相反走勢。
以上都是個人整理,希望能拿到分啦。

㈣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圖分析7月1日今日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

招商銀行可抄以兌換,請打開http://fx.cmbchina.com/hq/ 查詢襲外匯實時匯率和歷史匯率。因匯率實時變動,實際匯率按照您實際操作時的為准。

㈤ 請問如何分析美國非農數據對美元指數的影響

第一:美國非農數據是由美國勞工部每月公布一次,反應美國經濟的趨勢,數據好說明經濟好轉,數據差說明經濟轉壞。非農數據會影響美聯儲對美元的貨幣政策,經濟差,美聯儲會傾向減息,美元貶值,經濟好,美聯儲會傾向加息,美元升值。

第二:美元指數是以可自由兌換的六國貨幣(歐元,日圓,英鎊,加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為基準,通過某種加權運算得出的反映美元走勢的一種指數。指數升,說明美元在兌大多數貨幣升值,指數跌,說明美元兌大多數貨幣貶值。

補充:白銀價格嚴格來說是和美元無關的,但是美元是國際間最常用的結算貨幣,所以國際間的某些以美元報價的白銀,會受到美元走勢的影響。白銀是世界上最好的避險貨幣,當世界經濟蕭條,或者地緣政治惡化的時候,白銀價格就會上升。

㈥ 哪裡有美元指數、黃金價格歷史各個時點的數據 想編寫一個揭示黃金市場多空力量對比的分析軟體。

你說的數據要多全面的呢?只是各個時點的價格么?不知道我們用的普通看盤軟體能不能查到,軟體弄好了記得給我一個啊,謝謝了。

㈦ 2019年5月3日非農數據喜人,為什麼美元卻下跌

非農的影響是短期的,而且美元在非農公布時先漲後跌,並沒有不漲。
非農短期影內響使得美元上漲容,但消息被大家接收後,關注點集中到了影響基本面的長期因素。
最關鍵的長期因素是美國經濟基本面和美聯儲政策及其預期。
美國當前經濟比較好,但並不特別強勁,且貿易政策上不確定性較大,不有利於美國經濟。
美聯儲之前的發言和最近的利率會議都表達了暫不加息的態度,美元至少是沒得到上漲推力的。
經濟和政策的因素都推動美元上漲,說明長期因素至少不看多,而之前美元是上漲的,失去長期推力之後,短期回調出現下跌,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

㈧ 美國非農數據和美元指數是什麼關系呀

第一:美國非農數據是由美國勞工部每月公布一次,反應美國經濟的趨勢,數據好說明經濟好轉,數據差說明經濟轉壞。非農數據會影響美聯儲對美元的貨幣政策,經濟差,美聯儲會傾向減息,美元貶值,經濟好,美聯儲會傾向加息,美元升值。
第二:美元指數是以可自由兌換的六國貨幣(歐元,日圓,英鎊,加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為基準,通過某種加權運算得出的反映美元走勢的一種指數。指數升,說明美元在兌大多數貨幣升值,指數跌,說明美元兌大多數貨幣貶值。
補充:白銀價格嚴格來說是和美元無關的,但是美元是國際間最常用的結算貨幣,所以國際間的某些以美元報價的白銀,會受到美元走勢的影響。白銀是世界上最好的避險貨幣,當世界經濟蕭條,或者地緣政治惡化的時候,白銀價格就會上升。

㈨ 哪裡可以獲取美元指數、黃金價格實時交易的分筆數據

在國際上這些產品大多都是由很多做市商組成的現貨交易做市商市場,可以雙向開倉,所以不說數據難統計,即使統計了意義也不大。

㈩ 美元指數大幅好於預期的非農數據,AETOS有相關的具分析嗎

上周(3月3日至3月7日),美元指數一度自高位80.30附近跌至79.50下方,不過在周內意外大幅好於預期的非農數據影響下得到回升,不過還是收得陰線。美元指數在周五(3月7日)波動顯著,歐洲時段在投資者臆測美國2月非農就業數據可能再度不佳的情況下,曾跌至79.43這一自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之後在美國非農數據的實際表現並沒有預期那麼糟糕之後,美元指數快速反彈至平盤上方,但漲幅受限,仍未完全擺脫近期的頹勢。而投資者更關心的情況,已經重新轉向了扣除了天氣狀況影響後的美國經濟真實表現,以及美聯儲的下一步政策行動上。

閱讀全文

與美元指數數據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資金外流怎麼算 瀏覽:526
中國神鋼股票 瀏覽:823
久吾高科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162
銀行貸款調查報告要求 瀏覽:670
蘇州森保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64
007349華夏基金的TA代碼 瀏覽:276
十大股東下面有基金持股 瀏覽:331
40港幣兌換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3
股票存量資金怎麼看 瀏覽:837
最近有色金屬鉛鋅價格表 瀏覽:205
貴金屬牛熊市周期 瀏覽:108
翼城生鐵價格 瀏覽:911
杭州外匯資管公司 瀏覽:164
美元兌日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77
期貨交易克服人性 瀏覽:597
線下投資理財導航 瀏覽:233
g20峰會什麼股票受益 瀏覽:373
六七十年代出口換外匯的瓷器 瀏覽:883
ppi和期貨 瀏覽:726
華寶油氣基金市值打新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