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5年股市漲跌幅排名
找規律決勝未來 2005十大牛股剖析
證券時報/尹宏
今天是2005年的最後一天,明天就將迎來2006年。我們通過分析研究2005年的一些規律性事物,可以大致「瞭望」2006年的股市運行特點以及投資的注意事項。
在2005年即將結束之際
,股市中誕生出今年的十大牛股。我們可以通過回顧2005年大牛股誕生的原因,從中找出牛股的規律和選股的技巧。限於篇幅,以下只能概括性介紹十大牛股誕生的原因:
G天威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題材龍頭、業績增長、大資金介入;
洪都航空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壟斷性、大資金介入、增長預期;
航天電器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概念獨特、技術優勢、增長預期、大資金介入;
華僑城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贏利能力強、成長性佳、大資金介入;
GST農化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資產重組、扭虧為盈的預期;
寶鈦股份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大資金介入、業績增長;
蘇寧電器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競爭力強、大資金介入;
G永久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盤小活躍、大股東不減持、業績增長;
寧波華翔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優勢明顯、企業前景值得看好、大資金介入;
G宏達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機構看好、鉛鋅礦資源優勢、金融優勢。
可見,業績增長是十大牛股誕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絕大部分牛股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增長或有明顯的增長預期,而GST農化具有扭虧為盈的預期。這與介入這些牛股之中的機構資金重視價值投資理念有密切的關系。
通過分析這十大牛股的誕生原因,可以發現牛股中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大資金介入跡象,表明牛股的產生與大資金的介入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單單是憑借利好消息,股價雖然能瞬間沖高,但往往是曇花一現。只有大資金的介入才能使得股價長時間的持續性上漲。這些大資金不是指一般的游資主力,主要是指近年來不斷成熟壯大起來的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當然其中也有個別例外情況,比如寧波華翔上市短短兩個月,其換手率就達到500%以上,三季報顯示,股東人數較上期減少35%,籌碼快速集中,大資金介入跡象十分明顯,但是十大流通股東卻不顯山露水,全是持股幾十萬的個人投資者,至於股價卻上漲將近一倍。
十大牛股往往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洪都航空具有行業壟斷優勢,公司是生產教練機的國內唯一企業;航天電器具有技術優勢,其產品先後參與了我國「神州」飛船1號至5號及相關運載火箭的配套研製;蘇寧電器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在「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100強」中排名第七;寧波華翔的優勢來自於穩定而強大的客戶資源;G宏達則具有鉛鋅礦資源優勢和金融優勢。
成為十大牛股的大多數是龍頭股,龍頭股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業龍頭,如寶鈦股份是我國最大的以鈦為主導產品的稀有金屬材料專業化生產、科研基地;另一類是題材龍頭,如G天威是新能源板塊的龍頭。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概念比較獨特,或者有股改加重組題材的也成為個股走強的因素,而G永久大股東上海中路承諾在公司A股最高歷史價以下不減持(這是目前唯一一家作此承諾的公司),也對股價形成一定支持作用。
十大熊股--2005年中國股市"跳水明星"
在股市回暖的氛圍中,2005年不知不覺來到了歲尾。從12月22日開始,本報連續推出由經濟編輯部特別策劃的系列報道??「2005年中國股市檔案」。今天推出最後一篇??「中國股市檔案之
利潤殺手」。這組系列報道的前七篇分別是「中國股市檔案之十大新聞」、「中國股市檔案之新新詞彙」、「中國股市檔案之拍案驚奇」、「中國股市檔案之眾說紛紜」、「中國股市檔案之大浪淘沙」、「中國股市檔案之驚人言論」、「中國股市檔案之發財機會」。近日,本報將和搜狐證券頻道聯合推出該系列報道的網路版,敬請讀者關注。
2005年大盤還未從弱市中走出,不過跌幅開始收窄;放眼個股,跌幅仍不小,尤以領軍「大熊」跌得悲壯。「大熊們」以暴跌的方式,釋放出自身的巨大風險,同時對市場人氣帶來打擊。可以說有「大熊」肆虐,熊市就還沒有結束;而「大熊」終結之時,可能就是牛市來臨之日。(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帳戶每日都在增值!)
1、思達高科(000676)最大跌幅86%
思達高科是2005年度當之無愧的高台跳水冠軍,以86%的最大跌幅入選年度十大熊股之首。公司主業經重組後轉變為以電力設備為主的電子產品的生產銷售,但基本面及盈利水平仍非常一般;但在二級市場上,其股價因有小盤優勢和重組題材而被爆炒,漲幅驚人,尤其是在4年大熊市中一直拒絕調整,成為籌碼高度控制和股價嚴重脫離基本面的老莊股。但該股今年6月份的暴跌,充分說明一點: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虛高或過高的股價,其最終無一不是轟然倒下痛苦回歸。從這里,投資者會意識到:一定要堅決迴避高度控盤、股價嚴重虛高的老莊股,像金宇車城(000803)、金德發展(000639)等,一定要視之如無「股」,等待它們的同樣是痛苦的價值回歸過程。
2、ST太光(000555)最大跌幅86%
該股是今年ST板塊中的跳水冠軍,前7個月基本上是「跌得沒完」。該股可以說是2001年前大行其道的牛股縮影:一是袖珍盤,自然獲得高定位;二是高科技+重組,在當時是最具爆炸力的,引來莊家幾乎完全控盤。所以盡管多次重組沒有什麼結果,盡管基本面極度惡化,仍能高位橫盤拒絕跟隨熊市調整,成為人見人怕的「死股」。但從今年第一個交易日開始,該股自覺無趣不得不選擇了漫長痛苦的價值回歸之路,其下跌前半段還能做個樣護護盤面,下半段終於出現連續硬跌停,一口氣就走完了別人用了4年才走完的路。雖然今年逃過了暫停上市的噩運,但前途仍然非常艱難。這說明一點:嚴重偏離基本面的交易品種,不跌是時候不到,一旦開始跌就是以最慘痛的方式展開。
3、*ST金荔(600762)最大跌幅80%
金荔科技是典型的上市公司造假、機構人為爆炒的「怪胎」。原飛龍實業主營物資回收,雖績差但因小盤重組定位偏高,在有機構高位接過籌碼的同時,金荔集團入主公司配合運作,先是造出一個喜人的經營業績水平,後又製造出杜仲產業這一概念刺激股價;機構是從讓市場相信發展到自己最終也迷失於概念之中,而錯過出逃機會,直到今年初上市公司問題掩蓋不住,股價才終於徹底引發雪崩似的下跌,其後雖一度垂死反抽但無奈公司造假、虧損等壓力重重壓下來,股價一頭狠狠地栽到1.05元才喘過氣來。這就等於是上市公司和機構一起將股價泡沫吹大,啥勁都使出來了,但最終還是要破的。這在2001年前是市場比較流行的做莊手法,但能堅持到今年才倒下來,其手法已屬隱蔽高明。所以投資者在如今市場上,要細研財務報表和行業動向,才能避過造假這一最傷人的傷害。
4、*ST雲大(600181)最大跌幅79%
雲大科技淪為十大熊股行列可以說是無辜的,完全是利益集團惡性爭奪控股權的犧牲品。作為雲南第一家高校上市企業,曾因產業基礎堅實和業績優良被寄予厚望。但隨著股權運作的開始,公司就此陷入曠日持久的股權相爭惡性大戰,導致主業經營荒廢了,化肥和農葯等原有農業優勢不復存在,新上的生物制葯推廣很困難,財務黑洞屢屢曝光等,其二級市場股價也是一瀉千里,面臨暫停上市噩夢;並且現在還看不到轉機,而面對「爛」掉的企業和股票,爭購方已開始撤退,想想當初頗有意氣用事之感。在這場因股權之爭而導致經營惡化、股價暴跌的事件中,可以說是沒有贏家,當然最受傷的還是那些拿自己錢買流通股的普通投資者。
5、三木集團(000632)最大跌幅78%
三木集團是2005年度搶先出閘的第一個「跳水明星」,從2月1日開始連續8個跌停進入慘痛的價值回歸過程,其後更是一路陰跌至1.91元才獲得支撐。該股是典型的資金強攻型老莊股,股價一直高位盤住,公司基本面卻並無引人注目之處,也無趕潮流之舉,經營業績長期是維持一般水平;股價最終撐不住而一瀉千里,公司當時並未爆出什麼丑聞黑洞之類的,但年底預告將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跌成十大熊股,外因應該是做莊資金無法支撐方面問題,內因是相對於市場整體調整水平,其基本面根本就無法支持其過高的股價。因此即使公司基本面平靜,也要衡量其股價水平在整個市場架構中的位置。
6、華源制葯(600656)最大跌幅76%
從「老八股」的浙江鳳凰經歷多次重組,最終納入央企華源系醫葯大產業藍圖之下,二級市場股價也一直表現堅挺,拒絕跟隨熊市調整。但進入2005年,該股卻以慘烈的方式從牛股迅速變成「北極熊」,股價一口氣從8.06元猛跌至最低1.9元,其後也一直走熊。究其原因,一是其股價水平相對於整個市場架構來說,本身就有內在的調整要求;二是經營遭遇困境,像國際維生素C市場價格持續走低等,導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三是華源系多年大舉債大擴張的策略,今年終於遭遇資金緊張、銀行逼債、股權凍結,公司也相應受累。這說明處於「系」中的上市公司是最容易受傷的。好在華源央企的背景,隨著央企誠通集團投入巨資重組,華源系走出困境指日可待,同時公司作為國內維C生產四大龍頭之一的產業基礎很堅實,並擬專注於此,因此流通股東還存在一定希望。
7、ST商務(000863)最大跌幅74%
和光商務是典型的視大股東上市公司為提款機,長達數年掏空上市公司的個案。原北商技術上市後憑袖珍盤就獲得很高的定位,其後和光集團入主,通過一些高科技概念股價更是獲得爆炒。公司主業並不明晰,所宣揚的科技概念一直都讓市場覺得晦澀難懂,更未能形成產業效益,但這並不影響市場對其盲目追捧。隨著證券市場輝煌散去,上市公司問題掩蓋不住之際,公司實際控制人玩起走為上計、出逃國外,棄巨額債務及經營爛攤子於不顧。二級市場股價在持續陰跌後,今年更是等來更猛烈的暴跌,完成了從昔日「科技明星」到今日「垃圾明星」的巨變。由於公司已完全掏空、負債累累,幾無資源,無人願填這個大窟窿,公司前景非常渺茫。這里投資者要引起注意的一點是:對於無法搞懂在做什麼的上市公司,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8、*ST蘭寶(000631)最大跌幅73%
從當年大牛股淪落為熊股明星,起伏皆因從長春蘭寶更名為蘭寶信息。公司主業是為一汽提供保險杠等汽車配件,靠著地利日子過得本還可以,但以這么一個小攤子卻想撐起長春光谷的大半壁江山,先後投入巨資建起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手機等三大生產基地,股價是炒得老高,但「信息」就是下不出蛋來。結果是三大信息產業的高投入高消耗,終於壓垮了本可勉強糊口的汽配小產業,股價在去年底大跌的情況下今年又出現暴跌。雖然有急欲擴張的民企有意收購,但前景不明。
9、撫順特鋼(600399)最大跌幅70%
撫順特鋼不幸在2005年機構和公司共同上演的一出鬧劇中,出演了一個悲劇性角色。該股是鋼鐵股中的績差股,所以在鋼鐵藍籌行情中一直沒有表現。其後卻從4元下方一路狂飆至9元,這時公司發布消息山西晉煤集團擬收購重組,同時翻看股東名單卻發現先知先覺的基金扎堆前十大流通股東。正在市場期望最熱門的煤炭能給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再燒把旺火,該股4月份卻從9.2元一頭猛栽下來,單邊下跌創出上升以來新低2.8元才企穩。這時公司又發布一個晉煤集團終止收購重組的消息,同時翻看股東名單卻又發現原來扎堆的基金,再次先知先覺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些自然人流通股東還站在山頂傻等著山西的煤來升溫。從這里可以看出:基金也炒重組股,不過都是高手,能先得到消息,進出還挺快。因此,投資者對於那些提前透支炒作、導致股價虛高的股票,一定要保持應有的警覺,而不能完全迷失於絢麗的想像。
10、*ST國瓷(600286)最大跌幅70%
如果說要評選2005年市場最熊的板塊,那可能非湘股莫屬。隨著鴻儀系、成功系等崩塌,湘股大面積進入最為災難深重的階段,而國光瓷業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縮影。鴻儀系入主後,棄具品牌優勢的原有主業於不顧,極盡手段地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去惡意融資,從而將公司陷入主業經營困難、財務黑洞深不見底、職工安置成問題等極度困境中,二級市場股價今年也是暴跌之後還能暴跌。這是較有代表性的民企利用國企改制和資本魔方實現財富大挪移的事件。如果鴻儀系的大窟窿沒人去填,那等待公司的很有可能是退市的命運。所以投資者對於那些不顧自身實力盲目造「系」的,尤其是民營企業,最好是只當「戲」來看。
撰稿 中證投資 張志民
② 大盤為什麼從05年12月一直漲到07年10月
1、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為社會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是理財渠道的缺乏使得資金無版用武之地。
2、2001-2005的四年熊權市使股市調整非常充分,具備了向上的基礎,也就是說具備了做出很大差價的基礎,而需要投入的資金卻不用很多,因為股價很低。我國股市只有向上才能賺錢,國家無法忍受長期的熊市,熊市使股市的融資功能完全喪失。
3、具備了條件還不夠,需要啟動的契機。2005年的股改使整個股市有了走向全流通的預期,這大大刺激了非流通股東們拉高股價的慾望,以便將來解禁的時候高價拋出。這樣,在2005年6月8日這一天,中國石化強勢漲停,滬市大漲8.21%,終結了四年的漫漫熊市。
4、股市節節走高,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源源不斷的入場,因為熱錢充裕,推動股市縱深發展,形成一輪大牛市。
因此,綜上所述,股市走牛的因素有三:
第一,錢要多,流動性充分;
第二,股價低;
第三,國家政策提供契機。
③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多少點跌到多少點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2245點下跌到998點,從6124點下跌到1664點。
中國股市的牛市和熊市回簡介:答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④ 2013年股市會怎樣
2013年股市獲利機會大,或者說容易獲利。這與經濟是否向好沒有直接關系,說這些話專的人是屬從來沒入過股市的專家學者在紙上談兵。簡單地說,股市就是一桶水,只要多注入點水(錢),水位(股價)就會升高;而錢是逐利的,有利可圖,才有更多人參與。而今年股市已處於底部區域(連跌了幾年了),風險較低,新資金願意投進,上漲的幾率很大。
⑤ 05年到07年我國A股市場超級大牛市的原因
1、2001-2005的四年熊市使股市調整非常充分,具備了向上的基礎,也就是說具備了做出很大差價的基礎,而投入的買倉資金卻不用很多,因為股價很低。我國股市只有向上才能賺錢,國家無法忍受長期的熊市,使融資功能完全喪失。
2、2005年的股改使整個股市有了走向全流通的預期,這大大刺激了非流通股東們拉高股價的慾望,以便將來解禁的時候拋個高價。這樣,在2005年6月8日這一天,中國石化強勢漲停,滬市大漲8.21%,終結了四年的漫漫熊市。
3、股市節節走高,吸引社會資金源源不斷的入場,因為錢太多了,推動股市縱深發展,形成一輪大牛市。
(5)05年12年13年股市節奏擴展閱讀
1、第一波主升浪
第一波主升浪:05年12月13日~06年5月15日,長達5月多月;上證指數由1074點漲至1664點,升590點,漲幅55%
2、第二波主升浪
第二波主升浪:06年8月8日~07年1月24日,長達5月多月;上證指數由1542點漲至2994點,升1452點,漲幅94%
3、第三波主升浪
第三波主升浪:07年3月6日~07年5月29日,長達2個月23天;上證指數由2723點漲至4336點,升1613點,漲幅59%
4、第四波主升浪
第四波主升浪:07年7月6日~07年10月16日,長達3個月10天;上證指數由2564點漲至6124點,升3560點,漲幅139%
5、超級大牛股」廣船國際「走勢
廣船國際由05年7月18號的2.75元低點,到07年10月16日漲至131.21元,期間最大漲幅4671% 。
⑥ 中國股市從2005年後經歷了哪幾次大牛熊市
中國股市從2005年開始經歷了1次大牛市和次大熊市,其中,大牛市從2005年6月的998點-2007年10月的6124點,大熊市從2007年10月的6124點運行至今。
此外,2005年之前也曾經歷過兩次大牛市和大熊市,分別如下:
1、第一次大牛市時間是1990年12月-1993年2月 ;第一次大熊市是1993年2月-1996年的1月。
2、第二次大牛市的時間是1996年1月-2001年6月;第二次大熊市從2001年6月-2005年6月。
(6)05年12年13年股市節奏擴展閱讀
牛熊市影響因素:
1、企業盈利狀況。
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2、國民經濟狀況。
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3、利率變動。
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
⑦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分別年份是謝謝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十一次牛市,分別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7)05年12年13年股市節奏擴展閱讀:
特徵介紹
1、小型股先發動漲勢,不斷出現新的高價。
2、不利股市的消息頻傳,但是股價卻跌不下去時,為多頭買進時機。
3、利多消息在報章雜志上宣布時,股價即上漲。
4、股價不斷地以大幅上揚,小幅回檔再大幅上揚的方式波段推高。
5、個股不斷以板塊輪漲的方式將指數節節推高。
6、人氣不斷地匯集,投資人追高的意願強烈。
7、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湧入。
8、法人機構、大戶進場買進。
9、除息、除權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權。
10、移動平均線均呈多頭排列,日、周、月、季線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間。
12、整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頻傳。
13、本地股市和周邊股市同步不斷上揚,區域間經濟呈活躍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市
⑧ 從2005到2013年,中國股市的重大事件,深股和滬股. 高分懸賞`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4月6日收於3300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一年多時間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230%。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4300是階段性高點
創業板上市
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推出
2010年債務危機陰雲籠罩歐洲
中國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盤點
1 特點:波動極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開業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2 特點:上漲極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386點到1558點,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上海老八股宣布擴容,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股指回到325點。
3 特點: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2.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3.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4 特點:牛市極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5 特點:績優股帶頭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在深發展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從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證綜指漲幅達124%,深成指漲幅達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種。兩只領頭羊深發展從6元到20.50元,四川長虹(5.21,0.07,1.36%,吧)從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最知名的當屬《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於證券市場的嚴重過度投機和可能造成的風險,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
6 特點:一度歷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了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5·19」行情直接的爆發點是上海證券報記者李威的《網路股能否成為領頭羊——關於中國上市公司進軍網路產業的思考》,一開市領頭的是東方明珠(10.59,-0.27,-2.49%,吧)、廣電股份、深桑達等網路股。
這一次,《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規范發展》,重申股市是恢復性上漲,要求各方面堅定信心。就是在這輪行情中億安科技破了百元大關,但最終成為一樁丑聞。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問題。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四年時間股指下跌超過50%。
7 特點:調整時間歷史最長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這一輪牛熊市目前波瀾起伏,從998點到6124點的新高,讓無數新股民做了一場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而夢醒時分,卻在三千點的沼澤地里痛苦掙扎。這一次牛熊市我們經歷了上半場,下半場的走勢又將會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國經濟復甦階段,人們對股市充滿希望
推薦一本書給你《財富與夢想:中國股市1990-2010》一書,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周道炯為《財富與夢想:中國股市1990-2010》一書作序稱,中國資本市場20年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縮影,該書「對中國資本市場20年的重大事件進行梳理和思考,並且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命運做出了展望,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