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化學上海證券報

中國化學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1-05-27 02:44:09

⑴ 《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為公司選定的信息披露報刊,這個依據是什麼,有文件嗎

目前來資本市場實行指定信息披露制度,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證監會指定了七報一刊作為指定信息披露報刊,以文件的形式發給這七報一刊,後在市場競爭中三大證券報或者說四大證券報(加上證券日報)成為多數上市公司選擇的信息披露媒體,當然其他幾個報刊雖然信息披露業務少但仍是有這個信息披露資格的,這是市場競爭後的格局。創業板推出後,為減少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推出了網站披露制度,證監會指定巨潮網、四大證券報網站為創業板指定信息披露網站,免費披露。交易所的網站是基於自身建設而自主對上市公司信息進行披露的。

⑵ 請問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多久出一期,一期多錢 兩個哪個好些

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和證券時報,這三大報都是一個星期六期(從一到六),是投資者了解最新資訊比較全面和權威的一個途徑.
我長期都有訂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也有看過,它們的每份售價都是上1.30元,上海證券報則沒有看過.
樓上的朋友估計都沒有真正看過,都是在胡亂的回答問題,這樣可不好.資訊的獲得方式多種多樣,這跟在網路上看是差不多的,反而我認為從它們那裡得來的信息比較權威,至於信不信的問題,是要靠自已分析,別人怎麼說是一回事,自已怎麼做又一回事!

⑶ 求助各位大仙~!!!

如果沒有這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恐怕誰也不能理解近一個月來化工市場諸多產品價格發生的戲劇性驟變。
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國內濃硝酸市場主流價格由4100~4200元/噸的歷史高點,陡然降落至1700~1800元/噸,每噸回落了2400元,月落幅度高達42.86%,令人瞠目。這還不是最絕的,最絕的當屬硫酸,短短的1~2個月里,國內硫酸的價格由8月份的2400元/噸直線下降至10月初的400元/噸,2400元貨值的產品每噸就落掉了2000元,月落幅度竟達166.7%,跌幅之大不僅是驚心動魄,還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在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經濟危機也迅速向我國化工領域傳導,以硝酸、硫酸等「三酸兩鹼」化工基礎原料為代表的產品市場行情急劇下滑,價格一落千丈。短短1~2個月,遍數國內化工所有產品,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從歷史價格的高位進行跳水,於此同時,上述化工化肥所有的產品行業都不同程度地出現產品漲庫、銷售困難,被迫減產或停產的現象。

似乎一夜之間,每一個行業的下游幾乎都沒有了需求,化工產業鏈上因需求銳減而倒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像一場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傳導,一塊壓倒另一塊:MDI需求減少導致苯胺需求減少,苯胺需求減少導致硝酸需求減少,硝酸需求減少導致液氨需求減少,液氨需求減少最終導致原料煤炭需求減少;另一鏈條:全球性糧價和原油價格大跌,導致國際國內市場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導致化肥企業減產,化肥企業減產導致合成氨生產負荷降低,合成氨負荷降低最終也導致原料煤炭需求降低。

這一根根由化工和化肥終端產品需求倒推回來的產業鏈萎縮,最終都歸縮反應到化工基礎原料――煤炭需求的銳減上。

從央視新聞台的「東方時空」欄目里,全國億萬觀眾都目睹了秦皇島碼頭煤山堆積、難以清港的一幕。在這能源日益短缺、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增值的今天,煤炭還能有賣不出去的一天?如果不是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危機,中國化工企業可能連做夢都不可能夢到的。煤炭滯銷傳遞給我們的,除了鋼鐵、電力、水泥用煤的需求不足信息外,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整個化工和化肥產業的供需蕭條和生產萎縮。

從記者掌握到的情況看,目前化工、化肥行業因下游需求減少、銷售困難導致的減產縮產,開工率高的只有80%,低的不到30%,即便如此,不論產業鏈上的哪一個製造環節,固體產品還是液體產品,幾乎家家的產品倉庫都是積聚為患,大面積的減產並未使堆積爆滿的產品庫存得到根本消化。而在需求沒有絲毫彈性的市場上,競相降價換來的,除了越來越小的市場份額和越來越低的利潤外,還有越來越高的產品庫存。

正是由於國內各化工企業產品銷售普遍艱難,大量產品漲庫,無法變現,導致流動資金嚴重匱乏甚至斷流,更加劇了化工企業的經營困境,停產、減產面積不斷擴大。據2008年10月9日《上海證券報》報道,我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浙江江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因拖欠300多位供貨商,欠款額度高達2億多元,目前已面臨破產清算的邊緣。此外還有很多化工企業的流動資金鏈出現綳斷。

安徽東至華泰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國國內第二大濃硝酸產品的生產企業,該廠的副總經理陳玉喜向記者介紹說:他董事長9月中旬以來的大半個月的時間一直都在外面跑,除了跑市場,也跑采購供應和企業技術改造方面的其它一些事情,走了不下於幾十家單位,總的感覺是三個字:「很不好」,所到之處幾乎都是停產、減產、產品漲庫、銷售困難的消息,沒有哪一家是正常的。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僅局限在我們硝酸產品的下遊行業,甚至包括我們的上游原料供應企業和我們的技改關聯企業。陳總為此憂郁地說,這么大面積的產業蕭條,企業怎麼辦啊?目前硝酸市場的主流價格已經進入成本線以下了,這樣下去要不了一個禮拜,全國的硝酸企業還會停掉一半。

湖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早年是我國最早的國有軍工企業之一,近幾年改制後,以生產復合肥、硝酸銨和濃硝酸等產品為主,該廠的銷售部副部長魯建中告訴記者:他們幾家主要大的客戶現在基本都處於停車狀態,其中當地一個較大TNT生產企業和對硝基氯化苯生產線全都停了,中原另外一家非常知名的大型染料中間體企業因出口受困,產品大量積壓,佔用3~4億元,產品因市場價格跳水貨值由2萬多元/噸下降到1萬元多元/噸,資金斷流,被迫停產。

浙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和很多企業這次都虧在了錯誤判斷形勢上。很多企業認為奧運之後,他們看好的、熟知的化工產品價格會大漲,因此奧運前夕大量囤積,沒想到現在市場形勢會變得如此惡劣,囤積的幾個億的產品貨值全貶得不值幾文,對他們這些企業來說,這次損失簡直就是毀滅性的。

還有一位資深營銷人員說,過去化肥產品和化工產品是翹翹板,化工產品滯銷時,往往化肥產品會俏銷,或者化工不行時化肥就很好,我們可以市場情況調整產品結構,多產俏銷的產品,壓縮滯銷產品的生產。現在要命了,化肥、化工市場都不好,價格一個勁地跌,庫存都降不下來,生產結構也沒辦法調整,生產什麼都是虧。

⑷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 參考性高嗎

這里的股市是中國的股市,具有中國的特點。在中國這個地方,有時候錢能通神,權更能通神。對於這兩份報紙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強的參考性,但是也要注意辨別。畢竟這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有必要都買嗎是不是多餘

買其中一份就可以了,因為內容大同小易,另外要多通過別的渠道了解信息,比如電視,網路等,但要注意獨立思考,分辯消息的真假才是最重要的.

⑹ 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哪個更有價值

兩份報紙都是國內比較舉足輕重的重要的證券類報紙,兩者的價值基本相當,發行量基本上是一樣的,如果你在證券公司看那些中戶或大戶室里基本上很多時候都是同時訂購這兩份報紙的。

⑺ 請問《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的各自特點是什麼

一個是國家的,一個是上海的,各是吹得不同罷了,兩個是死對頭

⑻ 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選哪個訂

你不妨先從網上看看他們的網站,他們的網站里都有當日的電子報。看上一個星期,你就知到訂那份報紙了。

⑼ 上海證券報和中國證券報哪個好

三大證券報都差不多,大同小異。

作為散戶(假設樓主為散戶),基本面對散戶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至於消息面,能登報的,都不知道是第幾手的消息了,嚴重滯後。

關於技術面,報紙上的太零碎,不如看專業書籍。

所以,個人認為,散戶操股不需要訂報紙。

如果非訂不可,三大證券報就隨便挑一個,拋硬幣也行。速度方面應該沒差的,都是全國同一發行,如果送報的准時的話,每天一大早就可以到手。

⑽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哪個好

反正證券日報是不行了,發的都是什麼玩意,都淪為「自媒體」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化學上海證券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貴金屬經理招聘 瀏覽:445
股票今日開盤 瀏覽:230
雅戈爾賬面長期投資 瀏覽:298
股票型基金購買推薦 瀏覽:304
文華財經期貨模擬操盤 瀏覽:706
2016年最便宜的股票 瀏覽:414
股票趣聞 瀏覽:149
淘寶貸款怎麼還款 瀏覽:953
股票內參是什麼意思 瀏覽:859
2019年6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瀏覽:31
宜信循環貸款手續 瀏覽:749
2萬人民幣等於港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848
鑫源股票 瀏覽:484
錢庄網投資 瀏覽:188
人民幣起茲羅提 瀏覽:778
妙資金融電話多少錢 瀏覽:281
錦興股票 瀏覽:389
2500港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29
中信昆侖國際外匯保證金 瀏覽:772
港股通賣出港股資金是港幣嗎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