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市委書記調研科技創新型企業

上海市委書記調研科技創新型企業

發布時間:2021-05-27 03:41:15

上海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應關注初創企業嗎

上海浦東陸家嘴管理局5月10日發布發展金融科技中心九項措施。中國各大城市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戰局白熱化,老牌金融中心上海奮起直追,在陸家嘴推出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計劃,力爭在金融科技競賽中拔得頭籌。

據報道,深厚的金融底蘊是上海發展金融科技的最大競爭優勢,但有分析指出,上海要勝出,必須敞開雙臂歡迎初創企業,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

上海浦東陸家嘴管理局5月10日發布發展金融科技中心的九方面措施,對接金融科技企業在應用場景、孵化投資、技術研發、風險防範、人才服務、財政扶持、對外推廣等方面的需求。

他說:「整個中國來講,可以拿來打造成一個國際級金融中心的,到現在為止可能還是只有上海一個。」

矽谷最大的科技創新加速器Plug and Play中國總裁徐潔平受訪時指出,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本身就具有吸引力,公司每年帶進中國的五六十家准獨角獸企業中,幾乎一半選擇落戶上海。

他說,上海聚集大量金融機構,包括跨國企業和國資企業,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巨大市場。但他不諱言,上海鼓勵創新和創業的政策可以給得更多,創新的氛圍也需要繼續加強。

有學者指出,上海要在此輪全球金融中心競賽中脫穎而出,光靠金融底蘊並不夠,還要在金融科技生態圈中關注初創企業。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嚴弘5月10日在「論道陸家嘴·高金論壇暨陸家嘴大講堂」上發言時說,金融科技是具有很強創新性質的行業,但同時具有不可預見性,因此確保真正創新的企業,特別是初創的中小企業也得到生態圈的支持至關重要。

一名研究金融創新的學者受訪時也指出:「上海最近一直強調改善營商環境,簡化審批程序、縮短注冊時間,這些當然重要,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你到底對這些企業重不重視……不能小看這些企業,今年是小螞蟻,明天可能就是獨角獸。」

內容來源:鳳凰網

❷ 官至副國級,曾任江蘇省委書記,62歲任上海市委書記,他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正是恢復和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期間,許多剛從戰火硝煙中勝利走來的將領,也迅速轉赴地方擔任領導職務,而官至副國級,曾任上海市委書記的彭沖,便也是其中之一。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全部精力貢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開放事業,向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沖同志致敬!

❸ 感覺任買科技這家企業今年發展挺猛的,有誰知道他們科技創新水平如何

登錄企業官網看看。

❹ 為何上海推進科技創新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強在致辭中提出將上海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療創新高地

12月6日,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召開第11次全體會議,總結今年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研究推動上海生物醫葯等產業發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共同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應勇指出,明年將是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框架形成的一年。要堅定目標,堅持不懈,全力推進,更好地發揮創新輻射示範的引領作用。生物醫葯產業是上海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們要鞏固優勢,走在前列,加快上海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生物醫葯產業,為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做出更大貢獻。

突出重點,加強科技體制和機制創新,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要充分發揮「三大任務一個平台」的主導作用,規劃未來五年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生物醫葯產業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進攻方向,希望在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推動上海在生物醫葯前沿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臨床醫學研究、創新龍頭企業培育、產業生態環境優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❺ 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什麼研究平台

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相關研究平台簽約和揭牌儀式7月17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共同為張江葯物實驗室、G60腦智科創基地、傳染病免疫診療技術協同創新平台揭牌,並見證了上海市松江區政府與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及上海市奉賢區政府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簽署傳染病免疫診療技術協同創新平台共建協議。

應勇在講話時說,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必須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科技創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發展,努力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生命科學是世界重要前沿科學領域,三家研究平台的揭牌成立,將進一步充實上海生命科學高端創新力量,也有利於上海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成為全球生命科學創新網路的重要節點。希望三家研究平台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向世界一流研究平台邁進。要樹立全球視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加快形成開放高效的協同創新網路。要提升創新策源力,努力取得更多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原創性成果。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符合創新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組織模式、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海將繼續大力支持研究平台的建設發展。

張江葯物實驗室以「出原創新葯」和「出引領技術」為目標,瞄準領域前沿,部署實施疾病機制研究及原創新葯研發重大項目,致力於研發人民群眾吃得起、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原創新葯。G60腦智科創基地將以克隆猴技術為基礎,推動重大腦疾病模型研發和產業化,服務「健康中國2030」國家重大需求,解決腦重大疾病診斷、干預和治療的關鍵技術。傳染病免疫診療技術協同創新平台著眼於打通從原創發現到創新疫苗和抗體葯物的研製路徑,研製抗感染抗體和新型疫苗,提升中國傳染病相關生物醫葯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❻ 為什麼上海市是工業龍頭

新華社上海12月8日電(記者 羅爭光)過去5年裡,上海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作用日益顯著,高新技術不僅在節能減排、重大科技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成為「主角」,更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

「十二五」是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速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上海將進一步提升創新效率,大力推進研發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通過推進「四大工程」引領發展轉型。

高新技術全面「領跑」

在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辦公樓的大廳內,迎面一塊黑底紅字的巨型顯示屏,每天都更新著該公司兩台百萬千瓦發電機組的供電標准煤耗。

從2008年正式建成投產開始,火力發電的供電標准煤耗世界最低紀錄就一直由這家公司保持:2008年為287克/千瓦時,2009年降至282克/千瓦時,而同期世界最先進的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的煤耗在300克/千瓦時左右。「2010年全年,『外三』應該可以降至280克/千瓦時以下。」公司總經理馮偉忠說。

馮偉忠稱,與國內同類機組平均水平比,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這兩台機組每發1千瓦時電,可以節約62克標准煤,一年就可節省標煤70多萬噸,累計可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00萬噸。這對於我國在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減少40%至45%的計劃而言,意義深遠。

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煤耗世界最低紀錄」,源於其長期的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在建廠和運行的5年間,「外三」研發並組織實施了「零能耗脫硫」、「廣義回熱技術」等11項世界首創技術,「超超臨界機組參數和運行方式優化」等6項國內首創項目,取得了9項國家專利授權。

「外三」的成績,是上海科技創新全面邁進的一個縮影。上海市科委主任壽子琪介紹說,「十一五」期間,上海共承擔國家各類科技計劃任務5357項。在上海研製的我國大型客機首個型號C919技術方案取得明顯進展,ARJ21-700支線飛機試飛、試航取證也全面展開;「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重大新葯研製」、「新一代無線移動通信網」等重大專項,部分階段性成果已實現產業轉化;首台具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先進封裝光刻機實現市場銷售額「零」突破,65納米介質刻蝕機2010年已銷售12台,並獲得國外批量訂單。

「科技支撐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越來越明顯,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壽子琪表示,2009年上海全市新能源等九大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化完成工業總產值5561億元,同比增長8.4%,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3.3%。而截至今年7月,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50%左右,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達到63.8%。

提升創新效率

壽子琪說,盡管上海「十一五」期間支持科技創新的五項指標均可實現,「但量上的數據攀升並不代表創新效率質的提升。如何繼續突破科技創新依然存在的一些不適應、不協調的『短板』,將是今後工作的一個重點。」

「短板」何在?上海市科委總工程師陳傑直言不諱:「首先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升,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的增加值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間;其次是金融資本對科技創新仍然缺乏有效銜接和支撐;再次是因為體制機制上的制約,在知識創造、轉移、擴散和轉化的鏈條中難以形成有效合力;此外,創新文化和創新精神也有待強化,這關繫到上海科技創新總體效率。」

因此,「提升科技創新效率,引領城市發展轉型」將成為「十二五」期間上海科技創新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

「首先要有目標指引。」陳傑介紹說,「十二五」期間,上海將對科技發展考核指標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重點突出提高「大中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三大指標。「考核指標的調整,意味著『十二五』期間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將得到重點發展。」

加強和促進產、學、研的合作是上海提升創新效率的重點工作。「真正的產、學、研相結合,應該是以產業應用為目標導向。因此,要加強企業與研究單位的溝通、融合,加速推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上海市科委發展計劃處副處長陳海鵬表示,根據今年7月啟動的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上海市試點工作的階段目標計劃,到2012年將在半導體照明、下一代廣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構建60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15個國家級及上海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是促進「產、學、研」融合的一條有效途徑。上海市楊浦區不僅建立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而且還建立了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的大學科技園發展模式,加強了區校聯動與區校融合,為後續發展集聚了更多資源。目前,環同濟大學知識經濟圈已形成了建築和城市規劃設計、市政工程設計、通信工程設計等多個完整產業鏈,聚集企業近1600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預計2010年總產出將近150億元,而2015年將超過300億元。

「四大工程」引領創新轉型

上海世博會已成為上海發展高新技術、探索先進科技成果應用的試驗田。「著眼『十二五』,科技創新推動和引領上海經濟轉型的作用將全面凸顯。為提升科技發展的動力、活力與合力,上海將重點實施『四大工程』。」壽子琪說。

所謂「四大工程」,即: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基礎能力提升工程、集成應用示範工程和技術創新工程。它們構成一個體系,為上海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打基礎,更是提升創新效率的前提和保證。

新興產業是這一體系的「龍頭」。除了形成產業自主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以及做強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兩個目標之外,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將對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如重點推進針對耐葯菌的新型抗感染葯物研發,實現新增產值10億元;重點開發A00純電動乘用車,力爭取得整車、動力系統集成、電機及動力蓄電池組等自主系列核心技術,2015年產量達到萬輛級……

基礎能力提升則是解決「龍頭」「舞」起來的動力。陳海鵬介紹說,為支撐產業發展轉型的創新需求,上海將在「上海光源」等國際先進科學設施的基礎上,繼續建設大科學工程,在未來五年使國家級研發基地總數達到130個左右,新建和完善約4個大科學工程(裝置),並建立起強大的人才支撐隊伍。

上海市科委黨委書記陳克宏表示,上海還將在「十二五」期間開展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優化科技創新創業環境和深化應用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三項行動,針對性地提升科技創新效率。「把技術創新工程視作一個重要目標而不是配套服務措施,實現從軟的服務環境到『實』的創新工程的轉變,從而真正發揮引領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的作用。」

❼ 上海市長調任湖北省委書記是升級了嗎

上海市長臨危受命去湖北任省委書記,應該算是平級調用,這次能夠扭轉湖北局勢,後面肯定有繼續升遷的機會,前途無量

❽ 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總投資多少億

2018年8月16日獲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在上海臨港正式開工。

以建設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體承載區為目標,臨港地區產業發展緊緊圍繞智能製造主題,正布局打造邏輯關聯密切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集成電路上接人工智慧、信息軟體等研究領域、下啟智能裝備、航空航天等製造領域,是產業布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經過多年積累,臨港地區已有39家集成電路產業相關企業落地,涉及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裝備等全產業鏈,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


其中,晶圓材料領域的上海新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在中國研究、開發適用於40-28nm節點的300mm硅單晶生長、矽片加工、外延片制備、矽片分析檢測等矽片產業化成套量產工藝;建設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生產基地,實現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國產化;2017年10月,其300mm大矽片已開始實現2.2萬片(測試片)的月銷售量,安裝產能已達到每月4.5萬片,初步打破大矽片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❾ 公司是上海國資委旗下企業,受益上海國資委改革,同時又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園區。 ●引入科創集團

你好,你所說的這家上海高科技公司,在滬市主板中600895張江高科符合條件,祝你投資成功。

閱讀全文

與上海市委書記調研科技創新型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視網一股票價格查詢 瀏覽:926
58人民幣等於多少歐元 瀏覽:121
股票解禁是利好嗎 瀏覽:266
用微信看股票 瀏覽:548
民生證券投資總監 瀏覽:799
博元股票退市 瀏覽:117
銀行資金外流怎麼算 瀏覽:526
中國神鋼股票 瀏覽:823
久吾高科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162
銀行貸款調查報告要求 瀏覽:670
蘇州森保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64
007349華夏基金的TA代碼 瀏覽:276
十大股東下面有基金持股 瀏覽:331
40港幣兌換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3
股票存量資金怎麼看 瀏覽:837
最近有色金屬鉛鋅價格表 瀏覽:205
貴金屬牛熊市周期 瀏覽:108
翼城生鐵價格 瀏覽:911
杭州外匯資管公司 瀏覽:164
美元兌日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