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股市的構成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1990...北京、上海兩地三個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有組織的證券...
② 對中國股市的理解。詳細客觀。不要講怎麼掙錢,什麼指標技術的。
好大的問題啊!每個人心中的股市都不一樣,我只能說說我對中國股市的了解。
首先,股市無論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還是英國的,還是坦尚尼亞、新幾內亞巴布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尚比亞的,最基本的幾個功能都是一樣的。例如:有利於企業的融資,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溝通不同投資者之間的股票買賣,有利於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進,有利於民眾資產的保值增值等等。經典教科書上的股市的基本用途中國都有。
但是,由於不同國家歷史文化的差異,導致股市在運行上是有些不同。想理解一個國家的股市,卻撇開這個國家的歷史環境是不可能的。想理解中國的股市就必須理解中國股市所處的大歷史背景。我們中國脫胎於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國家,幾千年來,整個國家主要依靠小農經濟下的血緣關系聯結在一起。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會肯定會產生獨裁製、世襲制的政治制度,整個社會一旦離開血緣的聯系必定是一盤散沙的。中國的小農經濟的逐步消失是從改革開放以後開始的,現在還處於漫漫消失過程中。
正是因為80年代的改革開放導致了私人財產的出現,緊接著就出現了股份制這種私人產權結構的公司形式,就必然導致股票交易的出現,就必然要自發的出現股票交易市場。
也正是因為中國處於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度時期,所以目前的社會必然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小農經濟意識仍然廣泛存在於社會中。例如:搞關系學,一盤散沙等習氣。二是政治制度兼具小農經濟和工業經濟的特點。當前的制度既有工業社會的開放性、民主性等特點,也具有中國傳統農業政府的獨裁性、世襲性特點,是一種過度體制,這勢必導致社會各類規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
這種社會轉型特點在中國股市很好的體現出來。小農經濟的一盤散沙性導致中國股市仍然在相當長時期內以非專業的散戶群體為主。體制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中國股市欺詐的行為很普遍,例如:中國股市裡ST類股票的「不死鳥」特性就體現了這點。小農經濟對權術謀略的崇拜,所以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喜歡以小搏大、四兩撥千斤的投資方法,喜歡炒概念,不喜歡對企業投資。
所以說,中國股市處於發展過程中,制度不健全,規模還比較小,體現了社會轉型的特點。當然,股市的基本功能還是和美國等其他國家一樣的,只是因為歷史文化氛圍的不同導致一些運行方式上的差別。
文字所限,只能這么簡單聊聊了。您的問題太大了,估計能寫本書出來。一家之言,見笑了!
③ 中國股市現狀分析(最終200分+50分)
郎咸平的博客里有詳細的解讀
④ 中國股市背後到底是個什麼樣
中國股市,是國企改革的產物。
中國股市,是融資場所,也就是圈錢的場所。
中國股市,是權利與利益交換的場所。
中國股市,是財富向少數人集中且合法的場所。
中國股市拿走了27萬億,僅僅分紅0.53億,意思意思而已。
⑤ 中國股市近況描述及分析
中國股市的特點描述及分析:
1、波動性成長:
高回報率通常與高波動性相伴而生,這是全球金融投資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金科玉律。反映這一內在關系的「有效疆界」(Efficient Frontier)曲線也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基石。
2、 劇烈波動「傲視」全球:
從審視一下世界主要股市指數的對比情況。從中可以看出,中國股市51.1%的波動性要成倍地高於世界主要股市,甚至大大高於新興市場。
而中國股市的怪異之處在於這些高漲幅與高跌幅日所出現的密集程度和震盪幅度。譬如在過去的1年中,投資者就註定要成為股市輸家,而且輸得很慘、很壯烈。
3、波動性三個方面:
1)中國股市的高頻振動性特點;
2)中國股市的更大振幅特點;
3、中國股市的熊長牛短特點;
4、金融投資大敵:
1)中國股市的波動性不僅體現在震盪幅值上,而且也反映在與全球股市近況的比較中,與世界主要發達股市相比,中國股市的最高波動性居首、平均波動性也同樣居首。
2)無庸諱言,波動性是金融投資的大敵與剋星。首先,投資收益不是簡單的迭加或累計,而是隱含著一種神奇的復利作用,這也是投資收益的魔力與魅力所在。
3)而收益的波動性、尤其是投資損失則會從根本上動搖這一復利效應的根基。這也反映在「不怕慢,就怕站,更怕轉」這一金融投資的至理名言之中。
4)其次,金融投資中還存在著「入不敷出,賺不抵賠」這一數學怪圈。漲跌幅度相同時,無論是先跌後漲還是先漲後跌,投資者到頭來肯定是賠定了。
最後,股市波動與市場投機是一對孿生兄弟。股市的劇烈波動增加了投資者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導致他們急於兌現隱約出現的一絲增值收益,生怕它們因股市波動而不翼而飛。這種短線交易的投機行為反過來又加劇了股市的波動,從而形成了一種無休止的惡性循環。也難怪長期投資難於在中國股市形成氣候,股市如此頻繁的大起大落很可能會逐一耗盡股民們的賬面收益,然後再讓他們品嘗蝕本與虧空的煎熬。
以上就是我對目前A股的現狀的描述,希望對你有幫助,不盡之處請諒解。
⑥ 求問中國股票市場的結構
滬深主板,中小企業板,三板,創業板
滬深主板+中小板約1600隻
⑦ 中國股市是由什麼構成的
1.中國股票市場也稱為中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
2.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
3.股票流通市場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動。股票流通市場的存在和發展為股票發行者創造了有利的籌資環境,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計劃和市場變動情況,隨時買賣股票。由於解除了投資者的後顧之憂,它們可以放心地參加股票發行市場的認購活動,有利於公司籌措長期資金、股票流通的順暢也為股票發行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股票流通市場的活動,可以使長期投資短期化,在股票和現金之間隨時轉換,增強了股票的流動性和安全性。股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是反映經濟動向的晴雨表,它能靈敏地反映出資金供求狀況、市場供求,行業前景和政治形勢的變化,是進行預測和分析的重要指標,對於企業來說,股權的轉移和股票行市的漲落是其經營狀況的指示器,還能為企業及時提供大量信息,有助於它們的經營決策和改善經營管理。可見,股票流通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
2、股票交易方式
轉讓股票進行買賣的方法和形式稱為交易方式,它是股票流通交易的基本環節。現代股票流通市場的買賣交易方式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
從買賣雙方決定價格的不同,分為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議價買賣就是買方和賣方一對一地面談,通過討價還價達成買賣交易。它是場外交易中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為了節省傭金等情況下採用。競價買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是由若幹人組成的群體,雙方公開進行雙向競爭的交易,即交易不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出價和要價的競爭,而且在買者群體和賣者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最後在買方出價最高者和賣方要價最低者之間成交。在這種雙方競爭中,買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賣方,賣方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買方,使交易比較公平,產生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競價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中買賣股票的主要方式。
(2)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
按達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分為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直接交易是買賣雙方直接洽談,股票也由買賣雙方自行清算交割,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涉及任何中介的交易方式。場外交易絕大部分是直接交易。間接交易是買賣雙方不直接見面和聯系,而是委託中介人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方式。證券交易所中的經紀人制度,就是典型的間接交易。
(3)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
按交割期限不同,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現貨交易是指股票買賣成交以後,馬上辦理交割清算手續,當場錢貨兩清,期貨交易則是股票成交後按合同中規定的價格、數量,過若干時期再進行交割清算的交易方式。
⑧ 中國股市結構
不好搞啊,中國的股票
⑨ 中國股市現狀
在經過前期市場大幅波動之後,「投資者信心已經進入企穩修復階段,投資者的成內熟度也在逐容步提升。」
同時報告也展望,下半年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中所帶來的積極變化、外圍市場環境逐步改善以及政策利好刺激,都有助於提升投資者對於股票估值水平的認可度,增強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而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7月中國結算統計月報》顯示,機構投資者正在加緊布局A股市場。7月末,持倉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機構投資者共9226個,較6月新增106個;持股市值超過1000萬元的機構投資者達21566位,比6月新增433位,佔比接近機構投資者總數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