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我天天看電視上的財經新聞和股票分析,還是虧錢虧得多
關注趨勢性的新聞。目前國內最強力的財經新聞,無疑是亞投行,自貿區,一路一帶,人民幣資本項目放開,這些都是國家的戰略性地政策部署,而且政策會逐漸落地,預期會越來愈強,這些都朝這個一個目標,人民幣國際化。就是實現世界上多個國家都使用人民幣,那是人民幣能增值,通過投資,能產生收益,那麼資本市場上,目標都投向了A股市場,所以只要人民幣國際化道路沒問題,A股就繼續漲。如果國際化出現問題,那麼各安天命了。
關心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和對經濟發展的判斷。一般而言,實現寬松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都是對股市是利好的,尤其是寬松政策,因為要放水了。央行如果表示對經濟發展過熱擔憂,那麼就要收緊錢袋。如果表示要加大經濟發展,保持經濟發展,那麼說明在放水。
看監管層對市場的看法。監管層是股票市場里的警察,他們一旦覺得股票上漲不合理,那麼股市漲的時間長不了多久。去年監管層多次發文表示,要慢牛,不要瘋牛,結果漲了一段時間後,馬上盤整。之後監管層又表示,本次上漲合理,股市馬上大漲。如果監管層指名道姓說某支股票有問題,那麼絕對的跌停。監管層支持股市上漲,我們堅決買入與持有,抑制的話,我們根據情況減倉吧
關心財經新聞里的行業復甦的新聞。因為當一個行業開始復甦的時候,只有行業里的從業人員知道,或者長期從事這個行業研究的人員知道。那麼當新聞出現某某行業復甦了,那基本上這個行業已經在復甦的路上,而且相應的基金或者私募已經在低位買入了。比如:光伏行業,LED行業。當這些行業復甦新聞出現時,就應該去研究下這些行業里,龍頭老大是誰,因為它是最受益的,股票漲先漲龍頭 。
2. 今天的股市行情不行啊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見解
閃牛分析:轉載,僅供參考!
滬深兩市股指今日整體呈現探底回升走勢,次新股早盤大跌,滬指受此影響盤中跌逾1%,深證成指跌逾1.7%,創業板指跌逾1.5%。午後,早盤跌幅較大的軟體、晶元股反彈,國際貿易、地產、造紙等板塊走強,創投、上海自貿概念股持續活躍,滬深兩市股指跌幅有所收窄。臨近收盤,邁瑞醫療強勢拉升漲停,總市值超過溫氏股份升至創業板第二,創業板指尾盤強勢翻紅。個股層面,漲跌分化明顯,創投概念股再次掀起漲停潮。
截至收盤,滬指跌0.23%,報2659.36點,成交1388.01億元,成交量出現萎縮;深證成指跌0.61%,報7791.25點,成交1751.64億元;創業板指漲0.02%,報1349.11點,成交527.88億元。
盤面上,隨著兩市股指午後企穩反彈,行業和題材板塊飄紅的數量明顯增多,申萬綜合、房地產等行業板塊表現突出,農牧飼漁、商業貿易、生物醫葯等行業板塊小幅上漲。家用電器、食品飲料、休閑服飾等消費行業板塊跌幅居前。
概念股方面,受注冊制和科創板消息影響,次新股今日大跌,蠡湖股份等午後跌停,ST板塊和殼資源股跌幅也比較明顯。創投概念股則持續活躍,電廣傳媒等多股封漲停,上海自貿、獨角獸、中國一汽概念等題材板塊漲幅也不錯。
北上資金方面,今日北上資金凈流出1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5.47億元,深股通凈流出9.53億元。
機構看市
//s3.pfp.sina.net/ea/ad/11/5/.jpg
長城證券:短期政策底仍在,但是風險偏好也仍然有經濟增速放緩、外圍 市場影響、不確定性政策的一些壓制。科創板和注冊制的具體細則擬定還 需一段時間,市場可能會在等待中慢慢消化影響,整體市場走勢較為強勁 的話也可能在短期暫且忽略尚未出台和明確的科創板及注冊制的負面作 用,市場一旦走勢較弱也有印花稅紅利出台的可能,中小企業的稅務優化 以及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紅利在途,短期整體政策市可期。同時對外圍市場 要保持一定關注度,比如謹慎觀望美國中期選舉後特朗普政策變化的可能。可以關注券商板塊,業績推動及前期市場資金關注較多,疊加科創板 注冊制的可能帶來的業務想像,都會進一步提振整個板塊的風險偏好,利 好儲備項目較多的券商;由於資金退出渠道優化,創投板塊熱度增加,今 天創投概念股表現較好,接下來可根據政策持續的熱度和力度繼續關注創 投概念板塊。
渤海證券:政策面利好不斷,在高層的密集喊話和監管的積極落實下,A股市場的「政策底」已經確立。與此同時,A股估值的相對低位,為市場上行留有了潛在的空間。但基於「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的過渡,仍需要經濟預期拐點的到來。短期看,G20峰會和十九屆四中全會可能將對預期產生重要影響。中長期看,只有改革的切實落地並對經濟預期產生徹底地扭轉,才能將A股行情真正推向反轉。在配置方面,從基金三季度重倉股配置方向來看,基金加大了非銀、銀行、食品飲料的配置力度。而從估值、業績匹配模型的角度,目前匹配度較高的行業為:建築材料、休閑服務、房地產、電子、商業貿易、輕工製造、紡織服裝、有色金屬、家用電器。
3. 為什麼銀行股要看市凈率
你好,在A股市場上,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凈率和市盈率來分析個股,但是對於銀行股來說,內它們大多數存在破容凈的情況,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市盈率來分析個股,通過市盈率來判斷個股是否存在高估的現象、是否存在價值投資。
股票的市盈率是指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之比,通常被作為衡量股票是便宜還是昂貴的指標。一般認為股票的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購入股票,較高會被認為股票價值被高估了,其泡沫性較大。
同時,對於個股的市盈率分析時,要把它與同行業的個股進行對比,以及與其不同發展階段的市盈率進行對比,比如,當一家公司處於下坡階段,即使其市盈率較低,也不會吸取更多的投資者來投資。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4. 我是一名新手常在電視看股市分析都會有一幅圖,那圖怎麼看懂。
K線走勢圖
k線圖又稱陰陽燭,最初是日本米商用來表示米價漲跌狀況的工具,後來引入股市,並逐漸風行於東南亞地區。K線圖以其直觀、立體感強的特點而深受投資者歡迎。實踐證明,精研K線圖可以較准確地預測後市走向,也可以較明確地判斷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K線圖的畫法與分類 畫K線圖前應先准備一張座標紙,按一定的比例標明股價(指數)的相應位置。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座標紙一般以10×10(毫米)為小框,100×50(毫米)為大框。若畫上證指數K線圖,縱軸一般可以每毫米代表1個點,而橫軸則每5毫米代表1個交易日。 確定好座標紙比例後,在畫圖時,應先將開盤價用一小橫線標在日期與股價對應的座標紙上(橫線寬度可為2毫米),再將收盤價也用相同寬度的小橫線畫在日期與股價對應的位置上,然後用兩條豎線分別將開盤價的左端與收盤價的左端和開盤價的右端與收盤價的右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矩形實體。再將最高價對應處的點與實體上端連接,稱為上影線;將最低價與實體下端連接,稱為下影線。 收盤價比開盤價高稱之為陽線,畫圖時實體中間留出空白即可。 收盤價比開盤價低稱之為陰線,畫圖時應將實體塗黑。 如果當天開盤價即為最低價,收盤價即為最高價,則K線圖無上下影線,俗稱「光頭光腳(大/小)陽線」(大或小根據K線實體來定)。它表明當天行情開盤即漲,多頭占據絕對地位。 如果當天開盤價為最高,隨後股價下跌,收盤在最低點,則K線圖也無下影線,俗稱「光頭光腳(大/小)陰線」。它表明空頭占絕對優勢。 如果當天開盤與收盤處於同一位置,則K線圖上沒有實體,俗稱十字星。如果收盤比開盤略低,則稱為「陽線十字星」; 若收盤比開盤略高,則稱為「陰線十字星」。它表明多空雙方經過一天爭頭後基本達到了平衡。 若下影線較長(一般為實體的2倍以上)而無上影線或上影線很短,K線形態像一把錘子,俗稱「錘頭」。 若上影線較長(一般為實體的2倍以上)而無下影線或下影線很短,K線形態像一把倒轉的錘頭,故俗稱「倒錘頭」。 如果開盤與收盤接近,且沒有上影線而有下影線,K線形態像T字形,俗稱「T字星」。 如果開盤與收盤接近,而沒有下影線卻有上影線,俗稱「倒T字星」。 當然,K線圖還有許多形態,這里不一一列舉。在實踐中,K線圖多以交易日為單位來畫,而要想研判中期行情,常要藉助周K線、月K線甚至年K線。所謂周K線,是指以周一開盤為開盤價,以周五收盤為收盤價,全周最高和最低價為高低點來畫K線圖。而月K線則需以一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和全月最高與最低價來畫K線圖。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5分鍾K線、15分鍾K線,30分鍾K線和60分鍾K線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流行的電腦分析軟體一般都有這些分時K線圖,投資者可以利用。 在具體研判中,一般要以日K線為主,周K線為輔,分時K線為參考。同時要把指數K線圖與股價中X線圖結合起來分析,以免被機構大戶的騙線所迷惑。
5. 有哪些電視節目是專門分析股票的最好能隨時可以看的。
專門分析股市的電視節目不多,比較典型有以下幾個:央視二套《證券時間》、回浙答江衛視《今日證券》、中國電信天翼視訊的《點掌財經》。不過你想要隨時觀看的只能是點掌財經,它提供全天12小時免費股市互動直播,24小時滾動播出。央視二套只有早晨和晚間各20分鍾的《證券時間》,其它衛視的有關股市的電視節目只有一天半個小時的左右時段。
6. 為什麼有的股票分析師很准,而他們又不是看業績
這個需要對莊家操盤復手法的研究。可制能這個分析師長期關注這只股票,對這個股票的股性十分了解(也就是莊家的操盤手法),股票的漲跌從K線圖上能預測出來,所以這些股票分析師也就能准確地判斷出「一個月後股票會給爆炒」。
第二個可能性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也許他們預測了100次,中了10次,結果人們都只注意到那預測准確的10次,而忽略了失敗的90次,所謂一美遮百丑。
第三個可能性就是他們純粹是莊家的喇叭,招募轎夫為莊家抬轎的,莊家要拉升就需要有跟風盤,招來了跟風盤,莊家拉升會輕松很多,耗費的資金也大大減少了,還能趁機出一些貨。
總之,我認為這些股票分析師的實力是有的,但也只是看盤的實力不錯,真正操盤的能力估計不行。所謂旁觀者清,他們預測准確與他們自己不買股票有很大關系。 假如他們是實戰高手的話,又何必當什麼股票分析師呢,自己買個「一個月後股票會給爆炒」的股票不就發財了?
做股票預測只佔30%,70%要靠實戰的經驗和能力。
7. 銀行和證券有分析師或提供投資建議服務的嗎,在銀行或證券工作過的或者金融界人士多來看看,謝謝了。
現在炒紙黃金不如炒紙白銀
在同一時期內同樣投資額下炒紙白銀收益是炒紙黃金收益的的近3倍,若有網銀,可在網銀中的日K線圖中分析而得
若說要別人知道的話,誰又能為你負責呢?
股市上有一句話: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電視上上的股票分析,哪位「大師」負過責任?
銀行網頁上也有對黃金等貴金屬的分析,若真信他們,賠賺與他們不相干
總之,紙黃金價格漲到295元/每克(最高價308元左右),白銀漲到7.8元/每克(最高價7.95元左右),就不要考慮購進了,否則,若跌得太多,無法彌補虧損
紙黃金每克交易費0.8元,若一次性購買2千克,手續費降為0.4元/每克
紙白銀每克交易費4分錢
不主張買紙鉑金,紙鉑金每克的交易費為2.4元,交易費太高,不劃算
這三種貴金屬的交易費均為單項一次性支出,不論買進或賣出,只收一次,這在網銀的銀行買入價和銀行賣出價中可計算出來
8. 浦發銀行股票怎麼樣,對銀行股把握不好,可不可以幫我分析一下
2011年,銀行股價格普片被低估。但是因為房地產泡沫的關系,令人憂心的是可能會因為房地產價格泡沫破滅對銀行帶來的沖擊等等。所以商業銀行的話,中長線的風險在此。短線的話,銀行無發展潛力。但是中長線,銀行股長期投資的話,會令你帶來比較豐厚的收益。
前提是銀行不倒閉。
如果擔心壞賬,房地產泡沫風險等,可以選擇國有的4大銀行。
如果不擔心這些,可以選商業銀行。
9. 為什麼有些人經過2008年中國股市崩盤之後,就再也不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財經等節目了
你設身處地的想一下,A股從6124跌到1664,跌幅超過70%,個股有的超過90%,如果是100W,兩年不到就縮水到10W,你接受的了嗎?
而且,中國股市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歷來就是窮人,好不容易掙點錢放在股市想著能有個回報,就更是這個樣子。其殺傷力度想可以想像得到的!
我也是經歷過07、8年過來的。但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不過,就心理變化而言,而且對ZF、對整個新聞層面有情緒(不可能沒情緒!只要腦袋沒問題)。
你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我敢斷定你不是做股票的,做股票不會再問這樣的問題,自己就已經心知肚明了。所以,你的問題我認為是因為沒有體恤到作為一個想掙錢、本金不多、又嚴重虧損的中國散戶的殘酷現實!
我就先說這么多吧...這都是本人切實感受!
10. 十部必看股市電視劇
1、《獵護》:
故事背景在2008年股災中,散戶被套。薦股的分析師因為讓別人虧錢了,被人四處追債。後來,這個薦股師幫助一家處於困難的時期的上市公司坐莊操盤,拯救股價。他的方法呢,簡單來說,就是操縱股價。散布虛假消息,建老鼠倉,內幕交易。
2、《股瘋》:
1994年上映。這是內地香港合拍的現實題材電影,用輕喜劇形式善意地描繪了1990年代全民炒股的瘋狂熱潮。當年公映時盛況空前,算國內股市題材之一。
3、《坐莊》:
2004年上映。這是一部20集電視劇,講述了剛畢業的研究生當上操盤手,屈服於金錢,設計出一個個騙局和賭局,在金融警察的打擊下,走向滅亡。
4、《絕對打擊》:
孔亮通過炒股成就了自己「百萬富翁」的夢想,卻又轉瞬即逝。劉夢走出婚姻,感情的桎梏,卻又被股市「套牢」;周文昌在迷離自我之際,終於悔悟。
5、《慾望旅程》:
劇中講述了股民與股市朋大盤、上市公司的主要人物之間的情感糾纏。天高科的股價從高位迅速跌落,一個股民不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跳樓自殺。股民的指責給了年輕美麗的股評人徐珊很大的壓力......
6、《操盤手》:
該劇以九十年代後,我國證券業的發展為背景,描繪了中原地區一家證券公司與政府個別領導相互勾結,操縱股市,獲取巨額不義之財的重大內幕,揭露了證券市場中的不規范操作與貪污腐敗的內在關系。
7、《慾望華爾街》:
展示了美國年輕一代金融精英的風貌,深入探討了一群華爾街精英對愛與性、生活與工作、文化與政治等領域的觀念,他們在努力工作、參與激烈商戰的同時,又不斷地探索著個人生活品質的問題。
8、《股市情潮 》:
黃玉玲為了報復丈夫在外養妾,在股市中高買低賣,將丈夫的錢大把大把的扔進股市,在遇到單身的吳仁後,象是換了個人,整天泡在吳仁身邊學習炒股,最終成了「心狠手黑」的股市殺手。
9、《大時代》:
這部電視劇,以香港早期股市為背景,圍繞丁蟹一家和方進新一家的恩怨情仇展開了一系列融合股市操盤、黑幫爭斗、小人物的掙扎的故事。
10、《創世紀》:
這部電影以商業為背景,不少商戰和股權之爭方面還是很精彩的。這兩部經典之作,名字也取得非常好不是炒幾只股票,而是體驗一個時代,不是蓋幾棟樓,而是創造一個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