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198工業用地

上海198工業用地

發布時間:2021-05-29 07:50:38

上海市建設用地104,195是什麼意思

目前上海的工業用地,包括「104區塊」、「195區域」和「198區域」。其中內104區塊是指全市現有的104個規容劃工業區塊,195區域指規劃工業區塊外、集中建設區內的現狀工業用地;198區域指規劃產業區外、規劃集中建設區以外的現狀工業用地,面積大約為198平方公里。

Ⅱ 憑什麼上海土地全部是工業用地,而落戶上海還要看他們臉色!我們就該受窮當農民嗎憑什麼我們自己的土地

上海發展必須遵循的四條底線,其中之一就是建設用地總量負增長,而為了支持實體經濟,上海一下子推出了多項工業用地政策。上海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在5月31日召開的市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只要有好項目,上海不缺土地」。

5月31日,上海市發布《關於創新驅動發展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若干意見》,一共6個部分50項措施,其中就包括優化土地供給的多項措施:到2020年全市工業用地規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對規劃工業用地予以嚴格管控,區每年工業用地減量化騰挪指標1/3用於製造業;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提高集約利用效率,加快存量土地的二次開發。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岑福康說,隨著土地價格的逐年上升,用地成本已經是企業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用地規模上予以保障的同時,對於企業來說,更重要的則是如何降低用地成本。

對於增量工業用地,上海推出了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產業用地先租後讓的政策。

據介紹,從2014年年底開始,上海正式實施了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土地管理法》中明確工業土地出讓年期不超過50年,以往工業土地出讓以50年為界限,現在則明確一般工業用地或者產業用地是20年。《若干意見》則提出,承擔國家及上海重大戰略的產業類或功能類項目,經認定後,可按照最高50年出讓年期出讓。

「在地價方面,我們也做了精細的測算。相對50年出讓年限,一塊土地出讓年限20年的時候,土地價格大概在60%左右。假設按50年出讓要付100塊,按20年出讓只要付60塊,還有40塊可以存20年,也足夠到20年之後支付這塊土地的續期費用。」岑福康說,這樣不僅可以集約使用土地,實現土地流量增效,用土地資源倒逼產業轉型,而且可以降低企業的土地成本。

但對企業來說,還有另外的顧慮,那就是20年後的地價是不是會漲價?20年後是不是允許自己繼續使用這塊土地?為了打消企業的顧慮,岑福康說,可以在工業用地出讓合同中明確具體的續期條件,比如繼續有生產、繼續有產值、繼續有利潤、繼續有製造能力的條件下可繼續使用這塊地,續期價格也可以現在約定好。「這是切切實實支持實體產業的發展,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也降低企業初期的用地成本。」

此外,上海還推出了差別化、多樣化的土地出讓方式。比如現在開始試點的先租後讓。可以前3年收取土地租金,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進入正常發展軌道,也具備購買土地的能力時,再把這塊土地出讓給企業。

而對於存量工業用地,上海則提出加大二次開發力度。鼓勵符合產業導向及規劃要求的現狀優質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存量工業和研發用地按規劃提高容積率的,各區政府可以根據產業類型和土地利用績效情況,確定增容土地價款的收取比例。

當企業面臨技術更新,要改造,要提高產能,往往需要增加土地使用的強度,需要補土地出讓金的,「各區政府可以確定增容土地價款的收取比例,但是這個比例沒有提下限,也就是說,這個下限可以是0。」岑福康說,當然這也必須要經過區政府集體決策和評估。這意味著,工業用地的二次開發只要是切實用於技術改造、用於實體產業的發展,增加部分的土地出讓金可以不收。

以此為契機,本市在「十三五」期間將統籌推進60多個10億以上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加快建設和儲備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大飛機等引領性強、成長性好、帶動性大的產業項目,形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裝備、生物醫葯與高端醫療器械、新材料等千億以上產業集群。

Ⅲ 上海 195、198地塊指什麼

「195區域」指規劃工業區塊外、集中建設區內的現狀工業用地,因實際面積約195平方公里而得名。「195區域」雖然在城市基建區內,但因為產業結構差異的原因,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這也就意味著不少企業將面臨外遷。

「198區域」就是規劃產業區外、規劃集中建設區以外的現狀工業用地,面積大約為198平方公里,同樣因面積數而得名。

Ⅳ 未來幾年上海198板塊土地會全部減量化么

195區域指規劃產抄業區外、城市集中建設區以內的現狀工業用地,全市共有195平方公里,故稱195區域;198區域指規劃產業區外、規劃集中建設區以外的現狀工業用地,全市共有198平方公里,故稱198區域。

Ⅳ 上海 195、198地塊指什麼

195區域指規劃工業區塊外、集中建設區內的現狀工業用地,因實際面積約195平方公里而得名。195區域雖然在城市基建區內,但因為產業結構差異的原因,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這也就意味著不少企業將面臨外遷。

198區域就是規劃產業區外、規劃集中建設區以外的現狀工業用地,面積大約為198平方公里,同樣因面積數而得名。

(5)上海198工業用地擴展閱讀:

「195區域」因位於規劃工業區塊外,又地處城市集中建設區內,被要求按照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方向轉型。

在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房時代後,城市更新日益受到重視。近期,上海多個城市更新項目相繼面市並獲得不少好評,這背後是上海的土地供應瓶頸已現。

為破解土地資源緊約束瓶頸,提高工業用地利用績效,上海市也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根據是否屬於規劃工業區塊內、集中建設區內,將工業用地劃分為「104區塊」、「195區域」和「198區域」,並分別提出不同的轉型方向。

其中「195區域」因位於規劃工業區塊外,又地處城市集中建設區內,被要求按照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方向轉型。而這195平方公里具備「工改商」潛力的工業用地,自然落入了不少開發商眼中。

Ⅵ 什麼是198地塊,195地塊

198 195 只是XX地塊的代號,具體在哪個位置還需要去問土地管理局

Ⅶ 198地塊屬於什麼性質

198工業用地減量化大約是在2015年提出的,上海分成104、195、198區塊,104區塊主要針對商業性行為,195區塊是產業調整和土地用途轉換。現在就騰退、環境治理、工業用地減量化的方面主要是198地塊。

Ⅷ 上海市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國土資源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房地資源系統立足市委、市政府「落實、聚焦、突破」的工作基調,以加強對全局性、前瞻性、綜合性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為抓手,以夯實基礎工作、提升行業管理水平為重點,有力、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著力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1)以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為契機,加大行業管理的力度,房地產業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態勢。貫徹中央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態度堅決、執行有力。在土地管理方面,以貫徹落實國務院31號文件為重點,加強農用地轉用計劃管理,實行「統」、「分」結合的辦法,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深化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根據《全國綱要》(送審稿)分解給上海的主要指標,基本完成了各區縣主要規劃指標的對接工作;全面開展土地執法動態巡查,並加大了對違法違規用地的執法監察力度,全年新發生的違法用地數有較大幅度下降。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以貫徹落實國辦發37號文件為重點,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和「鼓勵消費、規范投資、抑制投機」的原則,實施市場供應和需求的雙向調控,並著力建立健全誠信、規范、透明、法治的房地產市場體系。

(2)以土地清查和房屋調查為重點,加大基礎工作的推進力度,為深化拓展精細化管理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土地清查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現狀數據、權屬數據、建設用地數據、違法用地數據等基礎資料庫。全市共完成外業調查面積6 936平方千米,覆蓋全市陸域面積;內業判讀地塊188萬個,對每一地塊的土地用途進行了判別。在房屋調查方面,完成了全市近1萬個街坊(村)全部房屋建築的現場核對、外業修測、公房採集輸入、大機數據清理及成果數據入庫。

(3)地礦工作方面,加快立法進度,出台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辦法》等法規和政策性文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根據「強化、弱化、轉化」的要求,推進了機構職能整合,完成了10個區縣地礦管理職能的延伸工作;進一步開展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加快推進三維城市地質調查。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根據2006年度的變更調查匯總數據顯示,本市統計地類總面積為823 901.21公頃,具體分類統計如下:農用地380 197.21公頃,其中耕地264 383.62公頃,園地11 647.07公頃,林地23 923.97公頃,其他農用地80 237.05公頃;建設用地237 103.67公頃,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16 301.03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9 032.46公頃,水利設施用地1 770.17公頃。未利用地206 600.73公頃(圖1)。

圖1 2006年全市土地利用構成情況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全市農用地總量為380 197.21公頃,其中耕地264 383.62公頃,比2005年減少 8 670.38 公頃,耕地減少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建設佔用和農業結構調整,2006年建設佔用耕地3 222.02公頃;2006年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在推進創匯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中,耕地轉化為林地、園地、設施農業用地為4 595.85公頃。

2.建設用地

至2006年末全市建設用地總量為237 103.67公頃,以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為主,面積為216 301.03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91.22%,交通運輸用地19 032.46公頃,水利設施用地1 770.17公頃。

2006年全市批准建設用地11 144.97公頃,其中農用地轉用6 550.06公頃,涉及耕地5 421.50公頃(包括部分2005年核發計劃審批)。分批次建設用地8 646.24公頃,其中商服用地355.61公頃,工礦倉儲用地4 568.07公頃,公用設施用地498.07公頃,公共建築227.35公頃,住宅用地1 199.88公頃;單獨選址建設用地2 498.72公頃,其中交通運輸用地1 758.97公頃。

3.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情況

2006年全市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工作,通過鄉鎮農田區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確定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的重點區域,制訂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計劃。一方面對零星宅基地、工業點、坑塘、廢棄河流、農副業用地和零星未利用土地等進行復墾,另一方面推進結合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的土地整理。全年開發整理復墾土地總面積為8 120.28公頃,新增耕地2 934.37公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不但為上海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佔用耕地提供占補平衡指標,而且也進一步優化了郊區的土地利用結構,保護和建設了郊區的生態環境,提高了郊區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土地集約利用。

全市實施的國家投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有兩個,按照國土資源部有關文件要求組織實施,到2006年年底兩個項目基本竣工,准備接受竣工驗收。另外,本市積極推進灘塗促淤圈圍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拓展空間。

二、礦產資源

堅持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礦產資源保護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強化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日常監督管理,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合理利用和保護好礦產資源。與此同時,強化對全市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使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繼續做好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和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2006年下達給本市的徵收指標得到大幅度超額完成。繼續加強對磚瓦粘土企業和礦泉水企業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力度。

(一)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2006年地質勘查投入1 305.5萬元,勘查資金主要來於財政資金731.5萬元,地方補貼574萬元,主要用於上海城市地質調查、地面沉降及地下水動態監測、地面沉降防治研究等方面。完成了三維城市地質調查年度工作任務,積極推進地面沉降監測工作,為提高地面沉降防控能力提供基礎資料。

(二)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2006年本市具有合法、有效的勘查許可證4個,勘查許可證項目進行了年檢,所有項目均已通過。

至2006年底合法有效的采礦許可證有115個,主要是粘土礦和礦泉水采礦許可證,其中粘土礦許可證95個,水氣礦產20個;變更2個,延續102個,其他11個,許可證總數比2005年減少1個。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2006年上海市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粘土礦和礦泉水,其中粘土礦的礦山數為96個,礦泉水的礦山數為19個,全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8 486萬元和15 010萬元,上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為623萬元。

三、國土資源市場

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2006年全市土地市場按照「政府調控、市場供應、規范運作、依法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土地市場機制,不斷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嚴格執行經營性六類項目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制度,除劃撥目錄外的土地供應採用有償使用制度。

2.土地一級市場建設

全市積極貫徹執行國辦發37號文件,加大土地一級市場的宏觀調控,加大土地供應的調控力度,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規模、結構和節奏。2006年全市共出讓土地 2 611 宗,面積7 680.13公頃,其中新增用地4 105.03公頃,出讓成交價款為378.78億元,土地出讓純收益113.63億元。通過招標、拍賣、掛牌216宗,成交價款224.96億元,純收益67.48億元,採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土地主要是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積為1 705.77公頃;協議出讓2 395宗,成交價款153.81億元,純收益46.14億元,主要是工礦倉儲用地出讓;劃撥957宗,面積5 389.67公頃。

3.土地二級市場

全市土地二級市場反映的主要是房地產轉讓、出租、抵押情況,2006年全市二級市場呈現繁榮與活躍的態勢,其中房地產轉讓402 674宗,轉讓金額為3 707億元;房地產出租13 781宗,租金為7.16億元;房地產抵押321 850宗,抵押價款為6 829.47億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729件,其中2006年發生案件58件。2006年市區縣房地局執法監察部門對土地違法行為共立案729件,審結840件(含2005年未結案件)。共拆除構建物115.27萬平方米,收回土地74.08公頃,罰沒款共計6 552.45萬元。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嚴格依照《行政復議法》審理行政復議案件,使行政復議成為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層級監督的重要手段。2006年申請行政復議343件,其中行政處罰24件,行政許可38件,其他281件;2006年行政受理301件,審結300件,維持139件,確認違法12件,撤銷5件,撤回申請48件,2006年未審結43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全市共有行政單位20個,從業人員960人,行政編制人員951人,大專以上人員佔全部編制人員的89%,年末平均人員962人。

2006年參加各種院校培訓畢業或結業人數達372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92人次;行政學院學習61人次;參加其他培訓219人次,其中國外10人次。學歷教育49人,其中碩士生10人,本科生16人,大專生23人。2006年取得學位1人。通過各大專院校的學習和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七、問題與建議

上海市人口多、地域小、土地資源總量不足,土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越來越明顯,矛盾愈來愈突出。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集約利用並舉,堅持統籌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並重,推進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方式根本性轉變,加快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單向型向集約循環型轉變。

1.按照保護資源更加嚴格規范的要求,著力建立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1)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以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佔補平衡為重點,抓緊細化對各區縣考核的具體辦法。推動金山區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繼續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工作的實施。

(2)建立健全違法用地查處的長效管理機制。在發現機制、判別機制、會審機制、處置機制、通報制度上加大對違法用地的查處力度,將違法用地情況定期向各區縣政府通報。

2.按照保障發展更加持續有力的要求,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1)加強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編制和執行管理。繼續採用「統」、「分」結合的分配方式,優化供地結構,確保國家、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優先保障與籌辦2010年世博會相關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支持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用地。逐步建立「控增逼存」的管理辦法,全年消化利用存量土地的數量力爭達到2006年度存量土地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加快消化利用閑置土地。加快實施《閑置出讓土地處置試行規定》,全面建立閑置土地台賬,把工作重心轉向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3)推進「批項目、核土地」。加快完善「批項目、核土地」的工作機制,並配合市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各類用地的用地指標(指南),健全用地指標(指南)管理辦法。

(4)開展建設用地後評估。加快研究制定評估方案,對國家公告工業園區的績效情況開展評估,完成2005年、2006年土地利用計劃執行情況的評估,逐步建立土地利用績效評估的長效機制。

(5)加強土地市場體系建設。重點要推進三方面工作:①探索建立土地有形市場。要完善土地市場運行的基本制度、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引導土地交易雙方依法交易、規范市場秩序,提高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效率。②實施工業用地招拍掛。把握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推進工業用地招拍掛的關系,加快制訂上海市工業用地招拍掛辦法,年內全面推進實施。③推進土地儲備。完善土地儲備機制,加強經營性用地專項儲備、統一供應、熟地出讓的工作。研究制定工業園區土地儲備管理辦法,組織園區做好工業用地儲備。

Ⅸ 上海臨港工業用地招拍掛前,拿地企業先要做哪些准備

要做好兩件事

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確定自己需要的地塊位置二是已經自己需要的地塊的市場前景與潛在價值即升職空間



;yi

閱讀全文

與上海198工業用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起茲羅提 瀏覽:778
妙資金融電話多少錢 瀏覽:281
錦興股票 瀏覽:389
2500港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29
中信昆侖國際外匯保證金 瀏覽:772
港股通賣出港股資金是港幣嗎 瀏覽:249
好吉貴金屬 瀏覽:781
外匯牌價2017年3月15日 瀏覽:340
炒賣外匯 瀏覽:706
雅戈爾對中信投資分析 瀏覽:114
賬戶貴金屬易存金 瀏覽:187
招金貴金屬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
股指期貨分開股票大跌2019 瀏覽:627
保險理財有什麼好處 瀏覽:968
白銀理財網 瀏覽:824
中國銀行怎麼對外匯款 瀏覽:361
700港幣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193
期貨收盤價做單法 瀏覽:976
參股天弘基金的上市公司 瀏覽:444
如何查私募基金經理人是否真實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