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發展歷史
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發行源於美國。自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後,美國失業劇增、房地產市場嚴重衰退,聯邦政府先後於1934年和1944年成立聯邦住宅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FHA)和退伍軍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VA),為中低收入居民和退伍軍人提供低價保險,以向銀行獲取住房抵押貸款,隨後在1938年成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 FNMA),其主要功能就是從市場募集低成本資金收購附有FHA和VA保險的住房抵押貸款,這促進了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的初步發展,也構成了MBS市場的雛形。
到了20世紀70年代前後,美國政府為應對石油危機造成的金融機構經營困難,繼續推動住房市場發展,於1968年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 GNMA),收購經由FHA和VA保險的住房抵押貸款,並以此為支持發行過手MBS。同時,為擴大傳統(conventional)住房抵押貸款的資金來源,於1970年成立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 FHLMC),收購傳統住房抵押貸款並發行類MBS的參與憑證(participant certificate),其後賦予FNMA相同的權利。上述措施促成了美國MBS市場的快速發展,其他商業機構也逐步參與進來,MBS自此開始大規模發行。
在歐洲,MBS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英國國家住房貸款局(National Home Loans)為拓寬房貸資金來源於1987年3月首次在歐洲市場上發行MBS。為提高銀行資本充足比率、降低抵押貸款成本,法國政府於1988年11月通過法律促進抵押貸款的證券化,並建立特別投資基金(FCC)持有抵押貸款、發放抵押證券。
在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開始發展MBS市場。香港於1997年成立香港住房抵押貸款公司(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HKMC),推動了香港MBS市場的積極發展。韓國政府借鑒美國經驗於1999年成立韓國住房抵押貸款公司(Korean Mortgage Corporation, KoMoCo),推動了韓國MBS市場的啟動和發展。另外,日本、中國台灣、泰國等也在MBS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我國於2005年3月出台《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正式開展MBS業務試點。
此外,加拿大政府為穩定住房抵押貸款的資金供給,於1986年由聯邦政府獨資設立的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Canadian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CMHC)發行了MBS。在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澳大利亞的MBS大部分由麥格里(Macquarie)銀行於1991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麥格里證券化有限公司發行,部分解決了商業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造成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問題。
㈡ 有關美國、日本、歐洲的投資環境
美 國
一、雙邊貿易投資概況
2004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1696.3億美元,同比增長34.3%。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124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1%;自美國進口4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1.9%。中方順差802.7億美元。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為機電產品、傢具及燈具、玩具、鞋、鋼鐵製品、塑料及其製品、車輛及其零配件、服裝、皮革製品及箱包、其他紡織製品、光學照相設備等,自美國進口的主要產品為機電、光學醫療設備、油籽飼料、航空器、塑料及其製品、有機化學品、棉花、木漿、雜項化學品、鋼鐵、皮革等。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4年,中國公司在美國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2.4億美元,新簽合同金額3.8億美元;完成勞務合作合同金額1.2億美元,新簽合同金額0.5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中國公司在美國累計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20.2億美元,簽訂合同金額28億美元;完成勞務合作合同金額19億美元,簽訂合同金額18.8億美元。
2004年,經中國商務部批准或備案,中國在美國設立非金融類中資企業97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4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中國在美國累計投資設立非金融類中資企業883家,中方協議投資總額10.9億美元。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4年,美國對華投資項目3925個,合同金額121.7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39.4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美國累計對華直接投資項目45265個,合同金額986.1億美元,實際投入480.3億美元。
二、貿易投資管理體制概述
(一)貿易投資法律體系
1、與貿易有關的主要法律
美國貿易法律體系涵蓋關稅及海關法、進出口管理法律、貿易救濟法律、基於安全考慮的貿易立法,以及為實施諸多對外貿易協定製定的國內立法等。美國是普通法系國家,其貿易法律體系既包括成文法也包括有效的法院判例,這些判
10 0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例是對成文法的具體實施或有效補充。國會通過的成文法見於《法律匯編》,且大部分已收編於美國法典第19編中,而判例則載於各法律報告中。
以下幾部法律形成了美國貿易法律體系的支柱性立法。經修改後的《1930年關稅法》是關於關稅制定和徵收的主要法律,並就反傾銷和反補貼問題做出了規定。經修改後的《1974年貿易法》就非關稅壁壘、對發展中國家的普惠制待遇、保障措施及301調查等問題做出了規定。經修改後的《1979年貿易協定法》批准了東京回合談判成果,將有關貿易救濟、海關估價、政府采購、產品標准等成果納入了美國的貿易法體系。《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增強了行政部門的貿易談判權以及對不公平貿易採取措施的權力,並全面修訂了當時存在的諸多貿易法律,包括反補貼反傾銷的法律、《1979年貿易協定法》以及《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等。
另外,與貿易相關的法律還包括《2002年貿易法》、《烏拉圭回合協定法》以及《烏拉圭回合協定法的行政說明》(1994)、《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法》(1993)、《美國-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實施法》、《1984年貿易和關稅法》,以及《1962年貿易拓展法》等。
2、與投資有關的主要法律
美國的外資管理法律體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立法:
(1)投資申報審查方面的立法
該部分法律包括《國際投資與服務貿易普查法》、《外國農業投資披露法》以及《1950國防生產法》(通常被稱作《埃克森-弗羅里奧修正案》)等。
(2)國民待遇和部門限制的立法
美國對能源、礦產、漁業等方面的外國投資設有限制。如《1954年原子能法》、《1920年礦產租賃法》等。
(3)對外簽訂的與投資有關的協定
目前美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署並生效的雙邊投資條約已達38個。同時,在美國簽訂的諸多雙邊及區域性的貿易協定中也涵蓋了投資管理的內容。
(二)貿易管理制度
10 1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1、關稅制度
(1)平均關稅水平及其變化情況
除古巴外,美國對所有WTO成員方給予最惠國稅率待遇。美國2003年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為1.5%, 2004年為1.6%。某些產品如煙草、花生及奶製品、糖和部分鞋類產品受到高達50%~350%的關稅保護。2004 年美國工業品平均稅率約為4%。在目前正在進行的WTO新一輪談判中,美國提議在2005年前取消所有工業品的關稅,並對農產品關稅進行實質性削減。
(2)美國關稅制度
美國關稅制度採用的是根據海關合作理事會《協調商品名稱及編碼制度》制定的《美國關稅協調表》。大多數美國關稅稅率為從價稅,但某些進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需繳納從量稅。另外,也有些產品需按復合稅率繳納關稅。對於包括糖在內的一些產品還受到關稅配額的限制。
美國關稅協調表中的關稅分兩欄列出,一欄包括最惠國待遇稅率(美國稱其為正常貿易關系待遇稅率)及特別優惠稅率,另一欄列出不享受最惠國待遇稅率的國家應適用的稅率。
2、主要進口管理制度
美國主要依靠關稅來對進口產品及其規模進行管理和調節,但對相對敏感的進口產品,如農產品,美國還採用關稅配額的方式。在紡織品貿易方面, 2005年1月1日美國已如期取消紡織品配額限制。在政府采購方面,未被WTO《政府采購協定》所涵蓋的部分,由《1933年購買美國貨法》來約束。其次,出於環保、國家安全、支付平衡等原因,國會通過諸多國內立法授權行政部門採取配額管理、禁止進口、收取進口附加費等方式對進口實行限制。此類法律包括《1972年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動物保護)、《1962年貿易拓展法》第232條款(國家安全);《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支付平衡)等。最後,在美國的商業實踐中還存在著大量的產品標准,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限制進口的作用。
3.主要出口管理制度
(1)出口控制
10 2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出於保護國家安全、推進美國對外政策,限制生化武器及導彈技術擴散,以及確保一些短缺物資在國內的充足供應等目的,美國政府對部分產品實行出口控制。根據出口產品以及政策目的之不同,出口控制的管理職能分別由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國務院以及財政部具體實施。
商務部產業安全局負責對短缺物資和兩用產品頒發出口許可證,其所依據的法律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1979年出口管理法》以及《出口管理條例》。
國務院負責管理國防產品和服務的出口許可,所依據的法律為《武器出口控製法》。
財政部負責以出口許可的方式對那些出口受到美國貿易經濟制裁的國家、公司及個人的物品進行管理,其所依據的法律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與敵國貿易法》、《聯合國參與法》以及現行的反恐措施。
(2)出口促進
美國的出口促進主要表現在出口融資、對外貿易區的免稅待遇、出口退稅、對外國銷售公司的部分境外收入免徵所得稅以及貿易調整援助計劃等方面。
① 出口融資
美國進出口銀行是出口信貸的官方機構。該銀行通過一系列貸款、擔保和保險計劃,向出口商和海外購買商提供融資。2004財政年度,進出口銀行預算可提供約116億美元支持出口。
② 對外貿易區
對外貿易區根據《1934年對外貿易區法》設立,對進入對外貿易區的外國貨物和國產貨物免徵關稅、倉儲稅或消費稅。對外貿易區分一般貿易區和單獨貿易區。
③ 退稅
《1930年關稅法》第313條創立了退稅制度。在該退稅體制之下,對進口貨物或原材料所收取的關稅或其他稅費應在其出口時獲得退稅。
④ 貿易調整援助
目前美國的貿易調整援助涵蓋工人貿易調整援助計劃、農民貿易調整援助計
10 3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劃和企業貿易調整援助計劃。所依據的法律是《1974年貿易法》經《2002年貿易法》A部修訂後的內容。《2002年貿易法》將這三項援助計劃延至2007年9月30日。根據修訂後的法律,2003年至2007年除允許將部分健康保險費作為抵稅額以及對50歲以上工人的特別工資差額補助外,每一財政年度還可提供2000萬美元用於培訓符合條件的工人。另外,每一財政年度可使用1600萬美元援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用於援助農民的預算更高達9000萬美元。
4、與貿易相關的其他關稅制度
除了基本的最惠國稅率以外,某些國家還根據與美國簽署的互惠性自由貿易協定享受更優惠的關稅安排。另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可根據美國單方面設立的關稅優惠方案享受特別優惠關稅。
(1)互惠的自由貿易協定
2004年,美國完成了與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的談判,將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數量增至12個;另外,美國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等5個區域性貿易安排的成員。這些互惠性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分別按照所屬協定享受比最惠國稅率更加優惠的待遇。為執行這些貿易協定,美國國會出台了相應法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法》、《美國-以色列自由貿易協定法》等。
(2)關稅優惠方案
除互惠性的安排外,美國還建立了一些單方面的關稅優惠方案,主要適用於發展中國家以及最不發達國家。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1976年出台的普惠制方案。根據該方案,13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4650種產品對美出口享有免稅待遇。2004年,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增加為普惠制受惠國,智利、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安提瓜島及巴布達島、巴貝多島、巴林等國因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加入歐盟或普惠制畢業等原因不再享受美國的普惠制待遇。
類似的優惠安排還包括《2000年非洲增長和機會法》,對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的產品實行免稅待遇,《安第斯貿易優惠法》以及《加勒比盆地方案》等。
10 4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5、其他相關制度
(1)海關制度
自2002年頒布了安全措施以來,美國進口手續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規定要求運往美國的貨物在啟程前應向美國當局傳輸有關的電子信息;美國已與一些外國海港達成協議以審查運往美國的集裝箱所載貨物。另外,《2002年生物反恐法》要求大多數食品製造和處理企業進行注冊,並且所有前往美國的運送食品船隻應提前通知美國食品及葯物管理局。
(2)貿易救濟措施
美國的貿易救濟制度可分為影響進口和影響出口兩個方面。對進口的救濟措施主要包括針對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對進口品進行調整的保障措施,以及運用337條款對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進口產品所採取的措施。對出口的貿易救濟主要體現在301系列條款的應用上。
現行的美國反傾銷反補貼法的主要內容基本上都體現在美國法典第19編關稅第4章經修訂的《1930年關稅法》中的第四小章,具體的行政法規分布在美國聯邦行政法規匯編第19編中。總統可依據《1974年貿易法》201-204條款的授權對特定進口產品採取保障措施。該授權可以在進口物品並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情況下使用。對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進口產品,美國主要通過《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來保護美國知識產權人的權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是337條款的執行機構。該機構可以簽發排除令指示海關禁止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貨物進口。
《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是在現行貿易協定下維護美國公司權益,為美國產品和服務擴大海外市場准入,反對外國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影響美國產品出口所依據的主要法律。該法律為美國貿易代表調查外國侵權行為以及與外國政府磋商尋求解決方案提供了具體的程序。301條款的擴展應用表現為超級301條款以及針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特別301條款。301系列條款具體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負責實施。
(3)政治經濟安全措施對貿易的影響
10 5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出於政治經濟安全的考慮,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只要符合有關立法的規定,美國政府都可以進行限制或管理。此類立法包括:《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該法於1977年通過,授權總統在國家安全、對外政策或經濟利益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凍結外國人在美國的資產,實行貿易禁運,或採取其他適當的應變方式;《與敵國貿易法》,該法的部分授權由布希總統於2004年9月10日下令得以延續1年,即延至2005年9月14日;《毒品控制貿易法》;《1985年國際安全和開發合作法》;《禁止與古巴交易法》等諸多立法。
(三)投資管理制度
美國對投資基本上不設限制,但在以下一些相對敏感行業中,存在一些具體的規定。
1、航空
根據美國交通部的規定,外國公司對美國航空公司的收購不得超過25%的股份,航空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中美國藉的董事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二。外國公司對美國航空公司的收購申請由美國交通部審批。
2、通訊
根據美國聯邦通訊法的規定,如果外國公民、外國公司或外國政府控制美國通訊公司五分之一的股份,或者該公司擁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外國藉董事,美國政府將拒絕向該公司簽發在美國營業的許可證。
3、海運
對於經營美國沿海和內河航運業務的船公司,外國個人、公司或政府在該美國船公司的股份不得超過25%,否則就被取消沿海、內河航運權。美國船公司未經聯邦運輸部長的批准將其在美國注冊的船舶出售給外國公司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將受到美國法律追究。
4、原子能
美國《聯邦原子能法》對外國人涉足原子能生產有嚴格限制。
5、金融
金融對外國資本的開放受到聯邦和州兩級法律的調整,由於各種法律規定不
10 6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一,顯得較為復雜。總的來說,根據《聯邦國際銀行法》和各州法律,外國公司通過並購方式進入該領域會受到嚴格控制。
(四)主要貿易投資管理部門
美國憲法賦予國會管理對外貿易以及徵收關稅的權力。國會通過一系列法律,將很多職能授權給相關行政部門,同時,行政部門與國會主要相關委員會以及私營部門咨詢團體在工作上又保持密切聯系。
在對外貿易管理方面,美國政府行政部門的主要職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徵收關稅,具體由財政部和海關執行;二是進出口管理和服務,具體由美國商務部、農業部和海關等機構執行;三是對外貿易談判,主要由總統下轄的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美國貿易代表負責。
1、國會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明確規定,國會擁有徵稅以及管理對外貿易的權力,因此,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實施並修訂關稅措施及有關貿易措施均需依據國會的具體立法或在國會特別授權的范圍內實施。
國會在貿易政策決策中的角色基本上分為貿易立法權和監督權兩方面。為確保行政部門執行貿易法律適當,國會要求行政部門定期與其磋商。國會還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以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每年提交眾多報告來評估美國所採取的貿易措施,以使國會了解這些措施的實施情況。
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涉及對外貿易管理事務的專門委員會有十餘個,其中眾議院的籌款委員會和參議院的財經委員會的作用顯著。
2、政府行政部門
(1)美國貿易代表
美國貿易代表的前身是根據《1962年貿易拓展法》設立的特別貿易代表,1980年改為現名。美國貿易代表是總統的內閣成員,是總統的主要貿易顧問、對外談判代表和貿易問題發言人,具體負責促進與協調美國的國際貿易和直接投資政策,並實施與其他國家在上述領域的談判。通過幾次立法,其責任和重要性不斷提升。
10 7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另外,在《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中,國會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出任以下機構或會議的代表:由總統建立的國際貿易佔主導地位的各種機構,以國際貿易為主題的所有經濟峰會或其他的國際會議。對於根據美國反傾銷、反補貼法。以及337和301條款等可訴的不公平貿易案件,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負責確定並協調機構資源。
根據《烏拉圭回合協定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被認為是WTO下的所有問題的談判負有主要職責。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2003年6月進行了機構調整。中國事務處和日本事務處被撤銷,並入北亞事務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設有三位大使級的副代表。
(2)商務部
商務部是美國負責對外貿易管理及出口促進的主要政府部門,其主要職能是:實施美國對外貿易法律和法規,執行促進美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政策;監督多雙邊貿易協定的實施;為美國企業提供咨詢和培訓。
商務部負責對外貿易管理的主要部門是國際貿易管理局和產業安全局。國際貿易管理局主要負責促進美國出口貿易的發展;進行貿易統計,收集關稅稅率信息;監督市場准入和美國簽署的國際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消除國外市場准入壁壘;實施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產業安全局主要負責制定、實施和詮釋有關美國軍民兩用產品、軟體與技術的出口控制政策,並頒發相應的出口許可證。
(3)國際貿易委員會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是一個聯邦機構,其前身為1916年國會創建的美國關稅委員會(《1974年貿易法》將其改名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該機構在貿易問題上有廣泛的調查權。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主要工作包括:判定美國的國內產業是否由於低於公平價格或受補貼的進口遭到實質性損害;對例如侵害知識產權等不公平貿易行為採取相應對策(總統有權否決);對由於進口增加而受到嚴重損害的產業部門,向總統建議對其進行救濟等。
(4)海關
10 8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海關負責徵收進口稅,並執行多達400部與國際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2002年國土安全法》第402條,海關劃歸新成立的國土安全局,但之前法律授予財政部的海關征稅職能仍然由財政部掌管。
(5)協調機構
① 貿易政策的協調機構
美國各政府部門和國會之間主要通過三個不同級別的協調機構來協調外貿政策的制定工作,他們分別是:貿易政策工作委員會,貿易政策審議小組以及國家經濟委員會。前兩個機構由貿易談判代表擔任主席。
1993年柯林頓總統成立了國家經濟委員會作為最高層次的協調機構,直接受總統領導,由副總統、國務卿、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勞工部等機構組成。該委員會主要負責審議和評估貿易政策審議小組提交的貿易政策問題備忘錄和具有特殊性或有爭議的貿易政策問題。
② 投資政策的協調部門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是1975年創建的,負責美國投資政策的實施,如根據《埃克森-弗羅里奧修正案》對跨國並購進行審查等。
向外國投資委員會申報的並購案材料應包括並購人的基本情況,並購交易概況,擬收購的資產情況以及將來的計劃等。外國投資委員會收到申報後的一個月內,決定是否通過該項並購交易,如認為有必要作進一步的審查,則還可以有45天的調查時間。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的惟一標准就是並購是否會危害國家安全。如果外國投資委員會認為該項並購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委員會就會提請美國總統審查該並購案,總統將在15天內做出是否禁止該項並購交易的決定。
3、私營部門顧問委員會體制
私營部門顧問委員會體制最初由《1974年貿易法》第135條規定,並經《1979年貿易協定法》以及《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擴充,形成目前由美國貿易代表管理的三級私營部門咨詢體系。層次最高的為貿易政策及談判顧問委員會,這些代表均由總統任命。中間一層由代表工業、農業、服務等部門經濟的政策咨詢委員會構成。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則組成了該體系的基礎層,負責對涉及具體
10 9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領域的貿易問題提供具體的技術性信息。中間一層和基礎層的代表由美國貿易代表或相關部門領導人任命。
三、貿易壁壘
(一)關稅及關稅管理措施
1、高關稅及關稅高峰
美國整體關稅水平較低,但在一些領域仍然存在高關稅和關稅高峰。目前,美國超過平均關稅水平三倍以上的高關稅稅目占總稅目的7.5%,關稅超過15%的稅目占總稅目的4.3%。高關稅和關稅高峰主要集中在紡織品和服裝、皮革、橡膠、陶瓷、鞋類和旅行產品等大類產品,而這些產品是中國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對中國產品影響面較大。從鞋和陶瓷產品等具體商品大類看,美國通常對價高產品適用較低稅率,而價低產品適用較高稅率,目前中國產品在美低端市場所佔份額較高,這種關稅結構使得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2、關稅升級
美國關稅升級現象較嚴重。美國對礦產品、貴金屬和寶石類產品的初級品算術平均關稅為0.43%,半成品為1.17%,製成品為6.12%;紡織品和服裝類產品的初級品算術平均關稅為7.17%,半成品為9.21%,製成品為10.16%。再以單個稅目的產品為例,非零售用聚醯胺-6紡制的未捻單紗稅率為0,未漂白或漂白的純尼龍布稅率為13.6%,化學纖維制的針織或鉤編T恤衫、汗衫等稅率為32%。上述產品的關稅結構明顯限制了中國附加值較高的半成品或製成品的對美出口,給中國出口企業的合理利益造成損害。
3、關稅配額
美國為控制進口數量,保護國內生產商利益,對部分農產品實行關稅配額。2004財政年度實行關稅配額的農產品包括幾乎所有的奶製品、糖及含糖產品、花生及部分花生產品、未加工煙葉及加工煙草、金槍魚,大部分新鮮、冷凍或冷藏的牛肉以及棉花等。對配額外的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如脫脂奶粉一項,配額內平均關稅水平為2.2%,配額外則為52.6%。
(二)進口限制
11 0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1、進口禁令
《1962年貿易拓展法》第232條第2款規定,美國商務部可以自行或根據其他部門或相關利益方的申請發起232條款調查,評估相關進口產品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破壞或破壞威脅,並就此向總統提交報告,由總統決定是否對進口採取調整措施。從1980年至今,美國商務部已完成了16起232條款調查。
雖然《1962年貿易拓展法》對確定某種產品的進口是否對國家安全造成破壞或存在破壞性威脅時應考慮的因素做出了規定,但由於標准不明確,導致總統和美國商務部等行政部門在實際操作中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另外,相關美國產業申請232條款調查時並不需要提供本產業受到實質損害的證據,這就大大降低了啟動232條款調查的門檻,且難以甄別企業申請232條款調查的目的在於防止國家安全遭破壞,還是避免進口產品與其競爭。因此,中方希望美國審慎使用上述措施,以免對正常貿易造成影響。
2、進口配額
美國根據《烏拉圭紡織品和服裝協定》,於2005年1月1日取消所有的紡織品數量配額,但在具體執行方面,美國還存在以下一些限制性措施。
美國紡織品協定執行委員會於2004年12月13日發布了對2004年出口美國但超過2004年配額數的那部分進口紡織品的處理程序,表示將不會允許這部分超配額進口在2005年1月1日配額取消後立即入境,而是每月按2004年配額量的5%進入。此外,還要求所有超配額進口都在規定時刻呈送報關資料,以保證5%的額度在所有產品之間按比例分配,超過5%的部分將被延遲至下一月或之後再被允許通關。延遲產品入境勢必增加進口商的倉儲費用,阻礙所涉產品的及時供應。
此外,美國還在缺乏符合雙邊協定規定的事實證據的情況下,單方面認定中國紡織品存在非法轉口問題,扣減中國紡織品對美出口配額,極大地妨礙了中國紡織品的對美正常出口。事實上,經中方調查,美方所認定的中國紡織品非法轉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第三國(地區)企業的轉口貿易,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美國進口商串通美國海關人員將中國企業正常向第三國(地區)出口的產品轉口到美
11 1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國。中方就此與美方進行了多次交涉,但美方僅部分糾正了其錯誤做法。
(三)通關環節壁壘
1、對一些產品不合理的通關要求
美國海關在進口產品通關時要求出口商提供所有附加單證及相關信息,對某些進口產品,如紡織品、服裝或鞋,要求提供的信息遠遠超出正常通關的需要。這些手續不僅繁瑣而且費用高昂,對出口商特別是小型出口商構成了貿易壁壘。
美國海關對紡織品、服裝的進口在某些情況下還要求提供保密的加工程序信息。例如,對外表由一種以上材料構成的服裝,必須提供相關重量、構成價值和每一部件的表面積,這種做法客觀上導致了成本增加。
另外,美國海關於2003年1月出台規定,凡運往美國的眼鏡都必須隨貨提供「滴珠測試證明」,否則將不得通關。美國海關規定的眼鏡范圍包括普通眼鏡、太陽眼鏡,用快件寄送、作為樣品的眼鏡也不例外。
2、《生物反恐法》問題
中方對美國通過2002年6月頒布的《公眾健康安全與生物恐怖主義預防應對法》(簡稱《生物反恐法》)以及美國食品和葯品管理局頒布的《食品企業注冊條例》等一系列條例所作的反恐努力表示認同,但對以上措施可能產生降低通關速度、增加企業出口成本以及增大出口市場不確定性等負面影響表示關注。特別在市場不確定性方面,根據《美國食品和葯品管理局進口產品拒絕進入市場報告》,截至2004年底,我國產品被拒絕進入美國市場的總批次已達1815批次。中方對此表示關注。
3、集裝箱安全倡議及24小時規則
為防止恐怖主義分子利用集裝箱進行恐怖活動,美國海關於2002年1月發起了一項 「集裝箱安全倡議」,與外國海關合作反恐。截至2005年2月,已有23個國家或地區45個港口承諾加入該倡議。2003年7月29日,中國也與美國簽署原則性宣言,合作范圍包括上海、深圳兩個集裝箱大港。
為了更好地執行該倡議,美國海關又於2002年10月31日公布了「24小時倉單預報規則」 ,並於2003年2月2日起正式實施。該規則要求船公司或無船
11 2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承運人在運往美國的裝箱貨物到達美國目的港24小時前,以電子方式通知美國海關有關每個集裝箱的詳細情況以便海關核查。有些船公司不得不向發貨人收取預報倉單附加費以轉嫁因此增加的成本,這項措施顯然增加了通過海運集裝箱出口至美國的成本。中方對美國通過上
㈢ 悉尼大學怎麼樣和多倫多大學相比以及城市環境和發展機會。
關鍵是你現在拿到多大的offer沒有?
本科的話,
悉尼大學比多倫多大學好很多,
因為多倫多大學本科就有5萬多人,悉尼大學最多是多倫多大學的一半。
研究生的話,絕對是多倫多大學。
多倫多大學用他學生的話,就是把本科生當cash cow,而對研究生非常重視。悉尼大學剛好掉轉過來把本科生當成寶(這幾年還不斷縮招)而把CW當成是Cash Cow.
多倫多(Alpha City)不是主要經濟中心,機會不多,要去像樣點的金融公司都要到美國,而且身在北美本身就是他的悲劇。多倫多大學的文憑在本地根本混不開,因為哈佛之類的文憑太多了。所以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多倫多牌子不夠硬,找工沒有任何優勢。
悉尼師世界的金融中心(Alpha+ City),機會比較多,要去像樣點的公司不難,而且澳洲的機構排外,基本全部CEO都是澳洲本科畢業的,哈佛來到澳洲也沒啥鳥用,因為澳洲本地人不鳥你。悉尼起碼有幾十間世界五百強的澳洲公司的總部,你要是真的行的話,一年拿個一兩百萬人民幣的年薪不成問題。(e.g. 麥格里銀行北京或上海的最低級分析師,年薪去稅後是60萬RMB)
綜上,你想學完打高薪工去悉尼,你想學完回國教書去多倫多,如果你對自己本身實力有所懷疑的話,那麼去哪裡都沒有用。最後就是希望你能去wikipedia哪裡查查資料,畢竟這里的有限空間不能告訴你全部的信息。
下面是一些資料你自己看看吧:
1 GaWC studies
Alpha World Cities ++:
New York City, London
Alpha World Cities +:
Hong Kong, Paris, Singapore, Sydney, Tokyo, Shanghai, Beijing
Alpha World Cities:
Milan, Madrid, Seoul, Moscow, Brussels, Toronto, Mum, Buenos Aires, Kuala Lumpur
2 悉尼大學畢業生在澳洲商界的統治力
Glenn Robert Stevens, Governor of the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現任澳洲中央銀行總裁
John Laker,Chairman of 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現任澳洲銀監會總裁
Richard Sheppard,CEO of Macquarie Bank ,現任大洋洲最大投行麥格理銀行總裁
Cameron Clyne,CEO of National Australia Bank,現任大洋洲最大商業銀行總裁
Michael Wilkins, CEO of Insurance Australia Group,現任大洋洲最大保險公司總裁
Jenny Fagg,CEO of ANZ NZ,現任紐西蘭最大商業銀行總裁
Bill Ferris,Executive Chairman of CHAMP,現任大洋洲最大的私募基金和風險基金的創始人和總裁
Gina Rinehart,The Richest Woman in Australia, 現任大洋洲女首富
㈣ 期貨奚川
我這里有一篇關於他的采訪,你可以看看。——
期貨中國專訪奚川:錢是賺不完的,但是輸得完 2009-03-04 10:38
奚川, 1995年始進入有色金屬的現貨領域,曾擔任上海萬向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部經理,上海萬向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8年起涉足期貨市場,先後擔任上海萬向投資有限公司金屬部經理,上海中財期貨公司、上海南都期貨公司金屬分析師,2007年年初加入華安期貨責任有限公司。
訪談精彩語錄:
期貨投資就象經營企業,如何更有效率地發現和預測市場趨勢就是企業的核心技術優勢,風險控制就是企業的財務管理。
投資股票要考慮企業經營方面的問題,而期貨交易跟做貿易流通更接近一些。
所謂成功的投資者——如巴菲特——就是付出較少的學費,較早地找尋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市場是有規律的,但規律不等於數學規律。
機會永遠有,錢是賺不完的,但是輸得完。
寧可錯過,不可做錯。
如果籃子始終是要有人去照看的話,還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比較好照看些。
投資中最重要的能力是綜合分析能力。
我們做基本面分析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造原子彈離不開相對論,但學會相對論到造出原子彈來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定價權?我也有啊。每個市場的參與者都有權參與價格的制定。
我認為只有按市場規律辦事,才能真正擁有定價權。
大資金的操作方法在單量上減兩個0,小資金也可以用;小資金的操作方法在單量上加兩個0,大資金也可以用。
成功者很少談心態問題,所謂的心態問題往往是人對自身的認識不夠客觀造成的一種錯覺。
人眼都有視覺誤差大家都是知道的,人腦的記憶一樣有誤差,這叫選擇性記憶。
我是個唯物主義者,我相信物質決定意識,技術決定信心。
期貨中國1:奚川您好,感謝您能夠接受期貨中國網的采訪。作為炒客論壇的風雲人物,您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眾多期貨投資者所關注,每周在論壇上公布自己的交易過程,其穩定的盈利率使人紛紛乍舌,自2000年以來的年投資回報率平均在50%以上,請您介紹一下穩定回報的核心秘訣是什麼?
奚川:我認為投資活動就像經營企業一樣,成功的秘訣無外乎兩點:核心技術優勢和完善的財務管理。期貨投資的核心技術優勢就是更有效率的發現和預測市場趨勢,財務管理就是風險控制。
期貨中國2:您這么高的收益率以及能夠維持穩定的收益,一般是做短線為主,還是中長線為主,或者是兩者結合的交易方式?
奚川:都做啊,只要把握比較大的機會我都做。都是事前計劃好,過程中也要有應變,這個應變在事前也要想得周詳一點,萬一出現不利情況應該怎麼樣去應對。我下單子前會考慮短線也有道理,中線也有道理,那麼我去做這筆單子,一顆紅心,兩手准備,如果短線錯誤了,那我還有中線依託。有些投資者短線套住變中線,中線套住變長線……我和他們不同的是,我是事先計劃好的。我做單子既考慮單邊投機,也考慮套利,短線中線長線都考慮,最後設計出一個風險最小、獲利機會最多的操作方案,這樣成功率就高了。
期貨中國3:在炒客論壇上您的交易過程記錄中我們發現您在操作期貨的過程中同時還進行股票交易的操作,您是如何安排二者的操作時間的?
奚川:商品期貨與股市比起來只是一個很小的市場,股市的規模經常被拿來與GDP相比較,商品期貨至多與所處的行業規模相匹配。所以我在資金規模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然會碰到市場容量的瓶頸,這時候需要向股市轉移。我個人嘗試一段時間後發現效果不太理想,股市收益不佳,期市關注少了以後收益也下降了。我還是相信術業有專攻這句話,現在我把股票操作交給一位做得比較好的朋友操作,我的精力還是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屬期貨上,即使將來做一些股票投資,也會在有色金屬行業中做選擇(眼前我看淡有色金屬價格,並不認為是投資有色金屬行業的好時機),這樣才能發揮我的核心技術優勢。
期貨中國4:我們知道,期貨不同於股票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做多做空,前面提到您同時進行股票和期貨的操作,那在分析研究的時候必定有不同之處,您是如何做到兩者能夠准確獨立的分析?
奚川:非也非也,融資融券及股指期貨推出以後,股票同樣可以做多做空、杠桿交易,期貨與股票的不同之處在於:股票是一份資產證明,期貨是一份標准化的買賣合同。投資股票要考慮企業經營方面的問題,而期貨交易跟做貿易流通更接近一些。
期貨中國5:在您眼中,期貨和股票哪種交易能使您投入更多的興趣和精力?
奚川:我還是屬於比較喜歡研究做學問的,不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還是願意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有色金屬行業和投資領域,來鞏固自己的相對優勢。
期貨中國6:期貨中國網曾采訪了同為期貨操作高手的丁海江,他認為交許多「學費」並非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那在您眼中,「交學費」是成功交易的必經之路嗎?
奚川: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付出各種各樣的學費,所謂成功的投資者——如巴菲特——就是付出較少的學費,較早地找尋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應該這樣子說:若要成功,先付學費,付完學費,未必成功。
期貨中國7:關於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紛爭一直不斷,有人認為基本面決定價格,應該按基本面操作,而又有許多人以嚴格的技術突破為交易指令(幾乎不看基本面),請問您更傾向於哪一種?
奚川:價格是人們交易形成的結果,而人們各自根據自己對基本面的認識進行交易,人們的交易行為對價格的影響是直接的,長期來看,客觀的基本面終究會被人們正確了解到,所以基本面可以決定長期趨勢。所以我在做長期價格預測時主要依據基本面,中短期價格預測時主要參考持倉變化,如國內的持倉排行,美國的CFTC分類持倉報告。純粹的技術分析應該劃入數理統計的范疇,用這種方法很難找到市場的規律性。市場是有規律的,但規律不等於數學規律。例如布朗運動,用數學方法去測定運動軌跡是找不出規律的,但表象背後微小顆粒與分子的每一次碰撞也是符合牛頓慣性定律的。再比如蝴蝶效應等等,很多獨立的有規律的事件混合在一起最終表現出來的表象是隨機性。下圍棋是有規律的,但你拿把尺子去量李昌鎬的棋譜能量出規律來嗎?那樣你花一輩子精力也下不好圍棋的。所以方法很重要,找到正確的研究方向很重要。
期貨中國8:一般人對倉位控制比較嚴格,您一般倉位控制在什麼范圍?
奚川:我不是用倉位比例來衡量的,我只考慮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我做一筆交易,我首先考慮萬一出現不利的情況,我准備虧多少錢,是50萬還是100萬,然後我再考慮這個不利情況出現後的行情價格,行情價格也是有個底線的,萬一這個價格朝我反方向走,最大到一個什麼程度,肯定說明我錯了,比方我准備我虧損是100萬,我的價格止損是2000塊1噸,那麼除一下就是500噸,我就按照這個來做。一般保證金都會富餘,不會出現不夠的情況,所以我一般不關心保證金的高低和倉位的多少。
期貨中國9:您對金屬的分析判斷比較熟悉,您有沒有做其他品種的投資組合?
奚川:我是這樣考慮的,不管做什麼事,首先要想「我憑什麼賺錢?」,我在金屬市場賺錢是因為我對這個市場熟悉,我有這個優勢,所以我能在這個市場上賺錢。至於做投資組合,是不是憑我的數學功底好,做了一個組合就能賺到錢,這個很難說,所以我不會從純數學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前面我說過,我會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設計一個最佳方案,這僅限於金屬市場。
期貨中國10:您前面說風險控制就好比財務管理,能談談這方面的經驗嗎?
奚川:投資經營大家肯定都喜歡復利增長。復利增長也有個問題,如果連續盈利,復利會獎勵你;有賺有虧,復利會懲罰你。比如100萬賺50萬虧50萬,還是100萬;賺50%虧50%,就剩75萬了。所以用復利就不能虧,所以巴菲特說: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記住前兩條。那麼我在做資金管理的時候,就要求按年度來計算,每一年都不能虧。而一年中不可能每筆交易都賺,我就不用幾何方式來增長,我用算術方式來增長。
有一本書叫《專業投資原理》裡面講,投資就象經營企業,首先考慮別虧錢,其次找些雖然利潤不高但比較穩定的項目來做,然後再拿出一部分利潤去冒風險追求高收益。歸納起來就是投資三項原則,按重要性排列為:保障資本, 穩定盈利,卓越回報。
機會永遠有,錢是賺不完的,但是輸得完。不管賺多少個100%,虧一個100%就什麼都沒了。首先保證不要輸,寧可錯過,不可做錯。只要不虧,哪怕每年賺比較小的數字,按幾何方式增長,多年以後的利潤就會很可觀。這是我的經營原則。
去年12月朋友給了我個1000萬的賬戶操作,我給他空了100噸銅,還做了些套利,利潤不大但比較安全,隨後在銅價反彈中雖然投機頭寸遭受損失,由於量做得比較小,總帳還略有盈餘。而同期我在炒客論壇公開操作的賬戶近億資金空了3000多噸,是因為這個賬戶從1月開始操作的,本金3800萬,比較經得起風險,結果利潤回吐了1000多萬。我並不是不冒風險,一點風險也不承擔很難獲得超額利潤,但我決不拿本金去冒風險。
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基於全部的籃子不會同時打翻的判斷。但是馬克思說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有色金屬、原油、黃金、道瓊斯工業指數、外匯,經常都是聯動的,這些籃子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有籃子在同一時刻翻個底超天的事情時有發生。所以我認為,找出若干個互不相乾的品種分散投資,讓風險自動平衡的策略實際上是辦不到的。如果籃子始終是要有人去照看的話,還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比較好照看些。所以我是採用主動的風險管理策略,我會看著口袋裡的錢再去搏,並且,我專注於金屬市場。
期貨中國11:您是眾多炒客心中的重量級明星,也經常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理念以及拍磚,在獲得眾多投資者認同的同時,不免也有許多針鋒相對的意見,您是如何看待這些聲音的?
奚川:如果我是正確的,那麼就駁倒它。
期貨中國12:眾所周知,期貨的魅力之處在於它獨特的杠桿效應,最近也有消息說可能要調整杠桿倍數,支持與反對的聲音都有,請問您如何看待?
奚川:期貨是一份標准化合同,保證金制度是為了防範違約風險、為了提高市場效率。採用相對較低的保證金比例,加上每日結算無負債這樣一種先進制度,能夠兼顧違約風險與市場效率兩者。
合理的保證金比例,應該根據市場的潛在波動大小來制訂,國際上的期貨交易所都是根據市場情況經常調整保證金比例的。對比LME銅目前每噸600美元保證金,我們保證金比例過低,不能有效防範隔日結算違約風險;同時我們對跨月套利這種風險很小的交易方式收取雙份保證金(這種交易在LME幾乎可以不需要保證金),又極大地影響了市場效率。在這當中,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有權制定保證金比例的高低,同時承擔履約擔保責任。去年國慶以後國內期貨市場出現連續跌停,後來採取三板強平措施,實際上是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犯下錯誤,制定的保證金收取比例未能防範違約風險,同時在風險發生後逃避履約擔保責任。在這些方面,中國期貨市場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期貨中國13:有人認為在交易中似乎小資金比較好做,大資金就比較難做,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奚川:如果不考慮市場容量因素的話,大資金的操作方法在單量上減兩個0,小資金也可以用;小資金的操作方法在單量上加兩個0,大資金也可以用。因為有很多人有5萬,比如100個人有5萬,他們中有10個人賺到10萬,別人就覺得很多,但忽略了有90個虧掉的,而有500萬的人很少,比如10個人有500萬,中間有一個賺到1000萬,從數量上看是少了,其實比例是一樣的。此外,500萬虧掉了,也很難會像虧5萬的人一樣被忽略,這其實是一種錯覺。操作上來講,難度都是一樣的。實際上大資金和小資金的區別主要在於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5萬輸了就輸了,可以從工資或其它什麼地方彌補回來,所以5萬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去博取高收益;但500萬虧掉的話很難從其他途徑彌補回來,有1億的人拿500萬出來投資和只有500萬全部拿來投資的人風險承受能力也肯定不一樣。
期貨中國14:您是一個自信的人,請問是什麼原因使您有如此大的信心?
奚川:我是個唯物主義者,我相信物質決定意識,技術決定信心,脫離了技術為基礎的信心是盲目的信心。我曾說過如果再給我70萬,我相信還是能做到7000萬的——這是我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對自己過去的交易歷程總結後得出的一個結論,而且這個結論還可以被我未來的交易歷程所證明。我認為這跟信心沒太大關系。
期貨中國15:您在1998年涉足期貨市場,算起來也已經超過10個年頭了,經歷了中國期貨市場的起伏和波折,您有什麼樣的感觸?
奚川:賺到錢了很開心,驗證了我的投資理論的正確性很開心。
期貨中國16:現在您是期貨公司的金屬分析師,其實您早在1995年就進入了有色金屬的現貨領域,那在您眼中,期貨和現貨的研究上有什麼相同性與不同之處?您更樂於投身於哪個領域?
奚川:我是98年進入有色行業的,期貨就是一份標准化的買賣合同,它脫胎於現貨貿易,與現貨貿易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二者不可分割。有成熟期貨交易的現貨貿易,也會傳染上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交易原則,客戶忠誠度比較低。相比之下,我不太適合關系優先人情優先的傳統貿易。
期貨中國17:每個成功的交易者肯定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規則,很多人從您平時的一些分析中認為您的規則非常復雜,而您一直說自己的是簡單的包氏基本分析法,那現在能否和我們投資者簡單的介紹一下您的規則嗎?
奚川:在《專業投機原理》這本書中講,投機中最重要的是「根據重點思考的能力」;在波士堂節目中,段永平講投資中最重要的是「理性」;證券市場周刊采訪李馳當中有這樣一句話:人與人的差別不在於獲取信息能力的高低,而在於對信息的判斷不同。我認為他們講的意思是接近的——即投資中最重要的是綜合分析能力。要講什麼簡單規則的話,他們講不出來,或者說規則太多講不過來,我也一樣。
「包氏基本分析法」只是我的諸多規則其中之一,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包氏基本分析法:
1、了解權威機構的觀點 價格是人們交易的結果,人們根據各自掌握的知識進行交易,基本面中只有被人們了解的部分才會對價格產生作用。我們做基本面分析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難度就大了),所以我們用不著身體力行滴去做非常深入的基本面研究,而應著重了解市場的主流觀點。現在網路信息這么發達,要做到這點太容易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看期貨經紀公司的早報(千萬別看他們的日評),早報內容一般都是文摘,包括前晚國外期股市收市報告、主要經濟指標評述、行業新聞等等。這些都是翻譯文章,比如金屬方面基本是巴克萊、麥格里等等的知名分析師如何如何看,經濟信息一般都是高盛、花旗、美林等機構觀點,每天早上花5~10分鍾看一遍,基本面研究的第一步就做好了。
2、不要相信太遠的預期 人們一般的習慣是這樣:如果當前形勢比較差,就會預期將來轉好,如果當前形勢比較好,就會預期將來轉差。半年以上的預期大多不可靠。例如2001年美國經濟衰退,年初預計下半年會好轉,4月份預計4季度好轉,到了7月又改口說到02年經濟才會好。這種半年以上的預期萬萬不可當真。換個角度看,這種預期包含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說3~6個月時間內經濟是不會有明顯改觀的,從結果看這一時間段預期的可靠性相當高。
3、預期的轉變也有趨勢,而且很少有振盪 還是舉2001年的例子機構最初預計2001年銅短缺40萬噸,當然這是在2000年3季度以前了,後來美國經濟不好了,改口說基本平衡,後來說可能過剩20萬噸,再後來是30萬噸......最後過剩了70萬噸。極少有這樣的情況:這個月機構預測全年過剩10萬噸,下個月預測全年短缺5萬噸,再下個月又說全年過剩15萬噸。預期修正的趨勢性非常強,這反映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4、理清因果關系 例如:股市和債市都是對利率敏感的東西,加息對股債市都是利空,但股債市的走勢卻是相反的。在這里,股市上升是加息的原因,加息是債市下跌的原因。所以,盡管加息對股市也是利空,但不可因加息而去做空股市(因果關系搞反了),可以因加息而做空債市。
期貨中國18:您覺得會不會存在某個優秀的規則適合所有的投資者,還是說每一位期貨交易者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交易規則?
奚川:有啊,我覺得像價值規律、價值投資、道氏理論、凱恩斯選美理論,都是經過實踐驗證適合所有投資者的經典理論,我覺得對於投資賺錢來說這些理論就像相對論對造原子彈一樣重要。造原子彈離不開相對論,但學會相對論到造出原子彈來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前面講的那個包氏基本分析法,其實就是對凱恩斯選美理論和道氏理論的具體運用。我是學機械的,這個大概相當於機械設計手冊吧。
期貨中國19:2月19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上期所的鋼材期貨交易,鋼材期貨馬上就要與投資者們見面了,而您作為金屬分析師,應該也對鋼材期貨的上市也做了一些准備,請問您如何看待鋼材期貨的上市?
奚川:不好意思,到目前為止我還沒什麼准備。
期貨中國21:談到金屬期貨不免會提到一個定價權問題,在國際市場中國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缺失使許多企業陷入被動的局面,而中國的期貨市場也或多或少的被外盤所影響,您同時還涉足外盤的交易,就您的交易經歷來看,我國期貨市場與外盤的關聯度目前處於什麼水平?隨著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的定價權有否提高?
奚川:定價權?我也有啊。每個市場的參與者都有權參與價格的制定,買賣雙方哪邊權力大一些要看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也就是要看供需狀況,另外,行業集中度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慮,跟國際地位關系不大。美國國際地位高吧,他也沒有辦法阻止房價下跌,智利國際地位低吧,但在銅市場上他就是有發言權。查爾斯.道說:市場最大級別的趨勢是不會被操縱的,我認為只有按市場規律辦事,才能真正擁有定價權。
㈤ 鞠美庭的主要學術經歷
1981.9-1985.7 南開大學化學系環保專業,本科;
1985.7-1999.9 中國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9.9-至今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博導;
2002.5-2002.10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研究學人」;
2003.10-2004.1 赴德參加30th UNDP/UNESCO/BMU 國際環境管理研討班。 (1) 主講過本科生的「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環境監測」等課程;主講過研究生的「產業生態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for Urban Environment」等課程。
(2) 主講的「環境學基礎」本科生課程,為南開大學示範精品課程、天津市精品課程。
(3) 主講的「產業生態學進展」博/碩士生課程,為南開大學十門研究生精品課程之一。主講「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for Urban Environment」碩士生課程,採用雙語教學。 (1) 環境科學類專業指導性規范研製(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和精品課程),2007-2010,教育部立項課題。
(2) 南開大學2005年度《環境學基礎電子教案》教材建設資助立項課題。
(3) 研究型課程教學的特點、方法及應用研究,南開大學2005年教育教改立項課題。
(4) 南開大學2004年度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立項課題。
(5) 南開大學2004年度《環境學基礎》教材建設資助立項課題。
(6) 國內外環境科學類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對比分析研究,南開大學2003「新世紀教學改革」立項。
(7) 「環境科學專業發展戰略研究」、「環境科學學科專業規范研究」,教育部高教司立項,2003-2005。
(8) 「環境科學概論」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配套改革研究,21世紀初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項目2003-2005。
(9) 「環境科學類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子課題「環境科學概論CAI的研製開發」,教育部高教司立項課題,2002。
(10) 「環境科學概論」網路課程建設,教育部立項課題,1999-2002。 (1) 《產業生態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主編;
(2) 《產業生態學教學課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主編;
(3) 《綠色港口建設及港區海洋生態保護》專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主編;
(4) 《港口及海岸的環境安全》譯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主譯;
(5) 《產業生態學與創新研究》譯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主譯;
(6) 《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專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主編;
(7)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教材,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副主編;
(8) 《戰略環境評價》譯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主譯;
(9) 《環境影響評價導論》譯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主譯;
(10) 《環境風險評價與管理》譯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主譯;
(11) 《生態學基礎》,「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副主編;
(12) 《環境學基礎》「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主編;
(13) 《環境學基礎電子課件》,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主編;
(14) 《能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專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主編;
(15) 《戰略環境評價實踐》譯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主譯;
(16) 《生態恢復的原理與實踐》專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第二主編;
(17) 《環境教育教師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上篇副主編。 (1) 我國生態港口的建設思路與發展對策, 生態學報,2008,Vol.28,No.11
(2) 歐洲受損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研究進展, 水土保持通報,2008, Vol.28,No.5
(3) 區域環境-經濟系統能流分析研究, 環境保護,2008 No.5
(4) 基於DPSIR模型的天津擯海新區生態環境安全評價研究, 安全與環境學報2008 No.5
(5) 生態足跡模型的修正及在天津地區的應用探討, 環境科學與技術,2008 No.10
(6) 我國SO2減排壓力剖析及節能減排對策探討,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8No.10
(7) 中國能源消費與大氣環境響應關系及節能減排對策, 資源科學,2008 No.12
(8) 中國1997-2006可持續發展動態測度分析, 安全與環境學報,2008 No.6
(9)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思路探討,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9No.2
(10) 基於物質流分析的天津市資源生產力,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9No.1
(11) 天津港環境風險防範及管理對策研究, 海洋環境科學,2009No.2
(1) Wise Use of Wetlands: Current State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Wetland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Management,DOI 10.1007/s00267 - 008-9072-z.
(2) 密西西比河上游盆地河流恢復工程的啟示,環境保護,2008No.4:29-31
(3) 天津市近20年生態足跡的動態測度與分析,安全與環境學報,2008 No.2:67-71
(4) 中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響應關系的經驗研究,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8 No.2:45-47
(5) 基於生態足跡方法的中國區域間生態轉移支付研究,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 No.3:48-51
(6) 關於環境風險評價的若干問題探討,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 No.3:171-174
(7) 國內外生態城市發展進程及我國生態城市建設對策,資源節約與環保,2008 No.1:30-33
(8) 基於市民需求的天津市城市綠色空間綜合評價,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8 No.1:13-17
(9) 港口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生態規劃的技術思路探討,海洋通報,2008 No.1:95-101
(10) 中國1996-2005年能源生態足跡與效率動態測度與分析,資源科學,2007 No.7:54-60
(11) 天津綠色港口建設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主要任務,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 No.5:53-55
(12) 產業生態學在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生態經濟,2008 No.1:26-30
(13) 我國濕地保護與濕地產業發展策略探討,生態經濟,2008 No.1:132-136
(14) 天津綠色港口環境規劃思路探討,環境保護,2007No.9:69-71
(15) 基於投入產出模型的天津地區生態足跡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 No.4:390-395
(16) 公司合作模式在我國城市醫療服務業中應用探討,中國衛生經濟,2007 No.5:7-9
(17) Analysis Material Flow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 in Tianjin,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 No.1:986-991
(18) Trends in Chinese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JEAPM) Vol. 7, No.1,2005.
(19) The practices and feeling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of 『an intro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NanKai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cation, Vol.12 NO.3
(20) Impact Urban Ecosystems Resulting from Urban River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The 2nd Seminar of JSPS-MOE Core University Program. January 15-16,2002.
(21) 天津市經濟-環境系統的物質流分析,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6 No.1
(22) 我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中新型投融資模式探討,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No.1
(23) PPPUE模式及在中國的應用前景探討,環境保護科學, 2005 No.5
(24) 城市宏觀環境規劃思路探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論文
(25) 經濟技術開發區園林綠化探討-以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園林綠化為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論文集
(26) 區域物質流分析指標體系的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5年優秀論文集
(27) 生態產業園中產業鏈的構建及問題分析,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5年優秀論文集
(28) 交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體系探討,交通環保,2004 No.6
(29) 環境信息公開作為有效環境管理模式的探討,上海環境科學,2004 No.4
(30) 戰略環境管理(SEM):獲取環境和經濟功效的新型環境管理模式,中國環境管理,2004 No.3
(31) 對我國城市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必要性及其技術思路的探討,中國發展,2004 NO.1
(32)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和體會, 南開教育論叢, 2003 NO.1
(33) 國際戰略環評實踐追蹤及中國對規劃實施環境影響評價的管理程序和技術路線探討,重慶環境科學,2003 No.11
(34) 對我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思考,上海環境科學,2003 No.11
(35) 戰略環境評價發展以及適合中國的管理程序和技術路線探,環境保護,2003 No.5
(36) 做好生態規劃是實現西部開發戰略目標的基礎和保證,環境保護, 2003 No.1
(37) 戰略環境評價在國際上的應用和發展,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2002.12
(38) 中國戰略環境評價的管理程序和技術路線探討,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2002.12
(39) 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設與生態影響評價,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2002.12
(40) 城市能源結構調整的戰略環境分析,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2002.12
(41) 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環境分析,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2002.12
(42) 生態影響評價技術的實踐與發展,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評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2002.12
(43) 努力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南開教育論叢, 2002 No.3
(44) 苯酚的超臨界水氧化試驗,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2 No.2
(45) 連續式超臨界水氧化裝置處理有機廢液的應用研究,水處理技術, 2002No.1
(46) 環境倫理規則在環境管理中的應用,環境保護,2001No.9
(47) 區域開發活動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土地適宜性分析,21世紀可持續發展之環境保護(下卷),2001
(48)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影響評價,中國科技發展經典文庫,2003.4
(49) 連續式超臨界水氧化裝置處理苯酚溶液的動力學討論,水處理2000No2.
(50)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環境倫理規則初探,環境保護2000No10 (1) 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天津綠色港口建設及港區海洋生態保護規劃研究,負責人,2007.4-2010.3;
(2) 天津濱海新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負責人,2007.6-2007.12;
(3)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負責人,2006.11-2007.5;
(4) 新疆頭屯河區域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負責人,2006.8-2008.4;
(5) 新疆頭屯河2號台地區工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負責人,2006.8-2008.4;
(6) UNDP21世紀中國城市規劃、管理與發展項目:三門峽城市環境保護及環境質量達標規劃,聯合國UNDP項目,負責人,2005.5-2006.5;
(7) 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及運行管理的新型融資模式研究,南開大學創新基金項目,2004-2006;
(8) 新疆頭屯河工業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負責人,2004.10-2005.5;
(9)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負責人,2003.4-2004.2,天津市經濟開發區委託項目;
(10) 天津市保稅區物流加工區區域環境評價與規劃,負責人,2003.8-12;
(11) 天津市宜坤精細化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香料工程環境影響評價,2002;
(12) 天津市天成化工廠2,3酸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02;
(13) 天津市綠保農葯有限公司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02;
(14) 石家莊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及工業布局的戰略環境影響分析,2002;
(15) 天津港環保安全應急計劃研究,2002;
(16) 唐山市有關城鎮的環境規劃,2002;
(17) 天津市世行貸款項目-中水回用環境影響評價,2002;
(18) 天津鋼管有限公司拆車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02;
(19) 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域發展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2001-2002;
(20) 天津港環境管理咨詢項目,2001;
(21) 萬科東麗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01;
(22) 北京2008年天津市足球分賽場環境影響評價,2001;
(23) 天津麥格里鉀肥有限公司環境影響評價,2001;
(24) 天津中河化工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01;
(25) 天津大港油田濱海大站環境影響咨詢項目,2001年;
(26) 鵬思特(天津)公司環境影響評價,2000;
(27) 天津城鄉經濟學位環境影響評價,2000;
(28) 康地萬達(天津)有限公司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00;
(29) 石油部九五重點課題《超臨界水氧化技術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液的研究》,1996-2000。 (1) 2009 主講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
(2) 2009 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3) 2009天津市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
(4) 2009 獲天津市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
(5) 2007寶鋼教育獎;
(6) 2007南開大學教學名師;
(7) 2007南開大學首屆「良師益友」;
(8) 2005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獎;
(9) 2005工業危險品公路運輸安全管理系統技術研究一等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督局聯合頒發;
(10) 2005獲南開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11) 2004天津市優秀教師;
(12) 2004獲南開大學金橋獎教金一等獎;
(13) 2004獲南開大學「敬業」獎教金二等獎;
(14) 2003年南開大學「敬業」獎教金二等獎;
(15) 2002南開大學第一屆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獎;
(16) 2001年獲南開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
(17) 2000年獲南開大學優秀教師二等獎
(14) 1998年獲石油大學教材三等獎;
(15) 1997年獲石油大學電化教學優秀獎、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勝利育才獎;
(16) 1996年獲石油大學教學評比第一名、教學一等獎;
(17) 1985-1997 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1992年獲山東省教書育人優秀獎;1994年被評為石油大學十大傑出青年
㈥ 王健林創業故事,詳細
中國頂級富豪中,王健林絕對是一位引人矚目的「先行者」。他的夢想是做最大的企業家,進而成為中國最大的慈善家。今天小編將這位創業傳奇人物王健林的創業史告訴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奇人物王健林的創業經歷
王健林所做的眾多慈善項目中,論捐贈,動輒數億元乃至數十億元。大學生創業計劃項目,他捐出5億元;南京金陵大報恩寺重建,王健林捐出10億元;青少年足球發展項目,他捐出20億元……
王健林多次公開表示,未來將捐出90%的個人財富,這會將王健林基金會推向數千億元量級,超越李嘉誠基金會,直追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王健林基金會也將是第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基金會。2014年來,王健林都在重點推動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商業地產和萬達院線兩家公司上市,目標若得以實現,也將直接推動基金會的成立和發展。
26歲的甘肅女孩張瀟說,她很希望感謝「王伯伯」,圓了她的創業夢。張瀟去年從大連理工學院畢業後,選擇在蘭州的萬達廣場開了一家阪織屋的加盟店,創業賣起了襪子。
她嘴裡的「王伯伯」,就是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從2013年開始,萬達推出了一個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十年計劃。從當年到2022年,每年將投入5000萬元、50個萬達廣場店鋪,來支持100名大學生創業;10年將累計投入5億元,提供500個萬達廣場店鋪,受支持的大學生將總計達到1000名。
這是王健林新的公益嘗試。根據其公開的數據,1988年成立的萬達,在過去26年中累計捐贈了超過37億元的現金。而「支持創業」,顯然是王健林近幾年做公益的新想法。
在一次內部聚會上,萬達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管說:在內部,王健林多次提及要支持創業。他的理由是,「中國的創業氣氛並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差,市場空間基本滿了,大學生創業的空間越來越小」。早在2010年,王健林就曾經公開表達過這種想法。
通過支持創業,王健林希望能幫助誕生下一代的企業家明星。「10年、20年後,不敢說造就幾個王健林,只要能出幾個像樣的企業家,這5個億就沒有白花」。
根據公開報道,王健林的創業故事始於1988年,當年任職大連市西崗區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王健林,下海去做西崗住宅開發公司的經理。今天的萬達,就是從當年這家瀕臨破產的小公司開始萌芽的。1980年代中國的制度開放,誕生了王健林、劉永好等一批明星企業家。
而現在,「支持大學生」創業已經是這批企業家,在回饋社會時非常樂意採用的辦法之一。就在萬達宣布啟動2015年度支持大學生創業計劃的同時,海爾也在舉行創客大賽。後者同樣也是中國本土的一家明星企業。
啟動資金、創業幫扶
就像所有外人,張瀟也並不了解王健林這么做的意圖。她就是一門心思想創業,這個甘肅姑娘說自己是個很軸的人,比如之前為了上大學,她參加了三次高考。
去年畢業之前,她已經拿到了紐西蘭的工作假期簽證,目的就是想去紐西蘭賺得創業的第一桶金。雖然早在大三下半學期,她就已經找好了工作,可是又因為不甘心而放棄了。
「天使」王健林的出現,解決了張瀟的啟動資金問題。據內部人士透露,萬達給入選的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最高50萬元的三年期無息貸款。這些錢,要求是從門店開業之後的第7個月開始陸續返還給萬達。
為什麼選用貸款而不是股權投資的方式?據說這是王健林定下的。而提供給這些大學生創業者的萬達廣場門店,也並非無償、而是最低成本價。據其內部人士說,王健林希望這些創業的大學生們,認識到這是一個商業項目。「沒有一個創業是不需要考慮各種成本的」,如果沒有壓力,這些年輕人體認不到真實的創業過程。
當張瀟得知萬達的支持大學生創業項目後,就去參加了選拔。2013年9月,萬達的這一計劃覆蓋國內10所高校,其中包括張瀟所在的大連理工學院。整個過程包括提交創業計劃書,面試等環節。我問她,她自己覺得什麼地方打動了萬達?她說,「我覺得是我一定要創業的決心」。
對這些大學生創業者的篩選,由萬達的人事部門完成。據了解,萬達並沒有與外部的專業投資機構合作。之後,入選的大學生創業者會被「交給」一個支持創業的服務小組,這個小組總共只有3位成員,但他們要在這些年創業的項目選擇、門店裝修、財務管理乃至團隊管理上提供全程的幫扶。
「實際上我們提供的很多幫助,都是由萬達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以及萬達廣場的實際運營人來提供的」。上述創業幫扶小組中,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女士說。
比如各地的萬達廣場會向大學生創業者推薦在當地更有可能成功的創業項目;一旦創業者選定項目後,當地的萬達廣場在同一樓層就不再引入同品類的商店;如果這個品類中,有和萬達廣場有戰略合作的連鎖品牌,還需要當地運營團隊去取得該連鎖品牌的允許和諒解。
這種選擇和幫扶,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證了萬達「投資」的安全性。據這家公司的官方數據,目前絕大多數創業項目已實現穩定經營,95%創業項目每平米的銷售額超過了所在廣場的同類門店。張瀟的門店在開業後2個月內,開始盈虧平衡,她也提早開始返還萬達的貸款。
第一桶金、管理經驗
我問張瀟:開一家阪織屋的加盟店,是否就可以圓她的創業夢?同樣的,在萬達廣場開一家小小的門店,是否就能造就未來「像樣」的企業家們?
受限於萬達廣場的物理存在,這些大學生創業者的項目,大多是飲品、甜品、零食、精品等業態。在萬達支持的第一批大學生創業者中,其中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大學生,專業是學計算機的,他未來想要從事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項目,但現在他在東莞的萬達廣場賣甜品。
實際上,現在張瀟的想法已經超越了現有的這家門店。未來她想拿下阪織屋在西北地區的代理權,同時她還想在甘肅天水做「多肉植物」的生意。「未來可以暢享,但現在還需要腳踏實地。」她說。
從萬達的角度講,他們並無意於將這些大學生創業者一路孵化為成功企業家,而是旨在提供機會,「能讓他們賺到第一桶金,能讓他們知道創業是怎麼一回事」。
上述創業幫扶團隊中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女士說:雖然只是運營一個小門店,但其中創業的許多基本要素。比如怎麼管理團隊、怎麼做營銷、怎樣管理庫存等等。上述東莞甜品店,僅裝修就返工4次,「因為不符合廣場的質量要求」。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最缺乏的就是財務管理的經驗;在怎麼管理團隊上,他們也需要歷練。」萬達創業幫扶小組人士說,其中大部分是90後,「從來沒有為錢發愁過,即使現在創業也沒有預算管理的概念」。而面對比他們大的員工,怎樣才能鎮得住團隊?「我們有時候就故意讓他們去碰壁,只有經歷事情他們才會慢慢成長」。
王健林再支招年輕創業人
問:我是商學院的,您知道在80、90年代中國起來了很多創業家,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英雄,但是2012年以後,中國經濟出現變化,您給我們想創業的人有什麼指引和建議?
王健林:其實現在的創業環境比我們那時候好多了,我創業注冊資金50萬塊錢,是跟人家借的,你們知道多高的利息嗎?25%的年息,五年還本,還清。現在有不少的創業,我個人每年還支持著100個創業項目。支持青年創業的人是很多的,關鍵是你怎麼找到資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好一個能吸引資金的商業計劃書,說白了就是你的計劃要可行,說得不好聽的話,你得會忽悠,你得說得對,讓別人一聽就覺得靠譜。有些青年創業說的數很大,我要做行業第一,要做世界第一,別人一聽就不敢給你投資了。你腳踏實地做什麼呢?其實不完全取決於做什麼,傳統產業照樣有大量的機會,之所以叫傳統產業,就是長壽、生命力強,才叫傳統產業,創新企業增值高、盈利快,死得也快,這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要讓我給你指導幾點,創業要找真正的哥們、兄弟,或者請專業的指導老師。我們那兒有創業的指導老師。我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如果你願意申請,萬達有專門的申請計劃。
人生中應提出現實能達到的目標
問:努力和勤奮背後的原動力,是個人的理想,對財富的追求,還是出於社會的責任?
王健林:分階段講,初期激勵我不斷奮斗的目標是過得好一點。原來我從政府機關下海,目標很簡單,讓自己活得更好一點。所以我剛去創業的時候,公司員工跟我說,干到1個億咱就退休,當時想幾萬元就了不起了,干到1億元就退休,沒想到這個理想很快就實現了。我發現目標定低了,目標定為把公司發展得更大一點,成為一個知名企業,這個目標就有所修整。我覺得對萬達來講最重要的一步是1993年走出大連,從一個地方企業向全國性企業轉型,你要知道到全中國發展等於到全歐洲發展,中國的國土面積相當於歐洲,人口兩倍於歐洲。在萬達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我的目標是要萬達成為一個全國知名企業。
最近幾年激勵我的目標就不一樣了,那就是我有一個更宏偉的願景,把萬達做成全球知名品牌,做到一流企業,我不能講具體數字,我們內部定了數字,2020年一定要實現全球前多少名,這個目標還沒有實現,如果實現了,我也可能退休瀟灑去了,也可能再給自己定一個目標。
幾年前公司收入大概100多億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說,這次是說真的,我做到1000億規模一定退休。應該說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中國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個平台,你不用太勤奮,你跟著坐車,每年還有百分之八、九的增長,努力一下會有百分之十幾、二十幾的增長,這個目標四五年就實現了。員工問我還退休嗎?我說現在退休早了一點。現在我們定的目標是世界一流跨國企業,我到時候退而不休,可能不天天這樣干,可能有另外的事情做。
我自己是分階段設定目標的,人生的目標是分階段的。在人生過程當中不斷調整修正自己的坐標體系,這是現實的,而且才能達到。三年前,萬達剛剛自己獨立成立一個創業基金,每年支持創業大學生5000萬。有一個年輕創業者找到我,我說這樣吧,本來我們有評審過程,有評審階段,但看到你們這樣三番五次找我,我就破例,不用評審了,我就寫推薦信,直接給你幾百萬創業。你知道這個人跟我說什麼?幾百萬哪夠?我說你要多少?他說起碼幾個億,我說你懂不懂幾個億不叫創業了,那叫成功者了。所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人生在過程當中提出現實能達到的目標。
問:我是留英學子。王總,您這么繁忙,平時有沒有什麼方式給自己預留出一些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還是說工作本身就可以是一切?
王健林:工作不是一切,但是工作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我想給自己預留時間,做不到啊!為什麼?我想休息,公司下邊總有老總打電話。現在不是具體做事務,就是會見人。今天說誰來了,不行啊,您得會見一下;明天說您得會見一下,我們就好工作了。老外來了,你見不見?也得給面子。所以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會見、吃飯。
㈦ 世茂集團創始人是誰
世茂,是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國際化企業集群。現已經發展成為以「世茂房地產」 及「世茂股份」兩家控股上市公司為核心的大型企業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世茂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界領袖企業之一。 二十多年前,世茂進軍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在發展歷程中,致力於不斷提升人居品質和居住品位,為城市的形象增添更多光彩。 同時,世茂始終以創新、前瞻的地產開發思維,以「成就城市夢想」為己任,實踐「城市經營者」的理想,投身於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大業。不僅如此,公司更是放眼全球,融匯歐亞文化,把「全球銷售理念」應用於房地產行業,將地產精品推向世界。在弘揚民族經典文化的同時,也為項目當地引進國際資金,促進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 正是這種一如既往的追求和責任,讓世茂崢嶸業界數十載,在生態住宅、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等多個領域取得矚目成就,並成為中國房地產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翹楚。 將每一寸土地的價值都發揮到極善盡美; 以點石成金的手筆,賦予土地以生命的靈感; 讓每一作品都成為中國走向國際的地標與名片! 世茂房地產 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世茂房地產」或本「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813)於2006月7月5 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集團業務重點為在中國大陸經濟發達或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發展大型及高素質的綜合房地產項目,包括住宅、酒店、零售及商用物業。集團在大陸正在開發的項目逾50個,分布於幾十個大、中城市。[1] 本著「締造生活品位」的理念,企業在中國大陸首創了房地產「濱江模式」,將景觀、親水、園林和建築等各種元素融合進了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不僅在人居環境、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之間架起了一條條人性的橋梁,也在描繪高雅的棲居藝術的同時創造了一個個地產精品。目前,世茂正在開發的六十多個項目,分布於中國近四十個大中城市。 據世茂[2]地產2011年公布業績顯示,公司未能完成2011年合約銷售目標,世茂地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調整與轉型的壓力。2011年初,世茂房地產制定了360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目標,然而截至年底僅完成307億元,公司凈負債率則由此前一年的67.9%驟升至81.7%。 有鑒於此,在制定2012年全年目標時,世茂地產顯然更為審慎。世茂房地產助理總裁兼營銷公司總經理蔡雪梅透露,2012年世茂地產的銷售目標為350億元,而在公司年度業績公告中,世茂房地產則明確表示,公司將把戰略重心向剛性自住需求為主流的二三線城市轉移,加速周轉。 根據戰略中心的轉移,世茂地產業績業績不俗。2012年第一季度,針對剛需型及改善性產品的市場需求,世茂房地產以快速、靈活的產品推盤和供貨策略調整,貼近年輕客群的個性化需求,蘇滬區的崑山世茂蝶湖灣、崑山世茂東壹號等項目在一季度均有出色的業績表現。而晉江世茂御龍灣則憑借差異化產品,從250平米到700平米的聯排、雙排別墅及精裝平層別墅等多款產品持續熱銷,創造了單季單盤簽約超10億元的佳績。 由此可見,世茂地產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策略,在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下依然創早輝煌成就。世茂房地產在2012年將在長三角一帶繼續發力,力爭持續、更好的市場表現。 世茂股份 世茂股份(600823 SH)是世茂集團布局生態住宅、商業地產及旅遊地產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始終以"締造精緻商業"為己任,致力於商業地產的專業化銷售和經營。歷經十餘年的探索和努力,公司現已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企業。 世茂股份作為世茂集團地產、酒店、商業「三駕馬車」之一,始終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為己任,致力於商業地產的專業化銷售和經營,打造高標準的商業綜合體。作為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企業之一,我們將客戶的需求、股東的收益、優秀人才的培育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作為永恆追求的目標,方得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乘風破浪,闊步前行。 從主營業務來看,世茂股份是一家融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百貨和影院等多個業務板塊於一體的商業地產上市公司。我們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並因地制宜地打造滿足不同城市市場需求的商業綜合體。如今,公司在全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環渤海灣區域的約20個大中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沈陽、青島、徐州、南京、常熟、常州、蘇州、崑山、蕪湖、嘉興、紹興、廈門、杭州、武漢、大連、無錫和濟南等)開發、經營或持有20餘個項目,且包含商業、辦公樓、大賣場、商場、SOHO、步行街、展銷中心、街鋪、百貨和影院等多種業態,並與近4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截止到2009年底,公司擁有規劃建築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位居國內上市商業地產公司中土地儲備量首位。 目前,商業地產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世茂股份依據龐大的土地儲備量、低廉的土地成本、良好的企業品牌和強勢的商業戰略合作夥伴,為公司未來業務規模開發和經營業績提升贏得了更多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3] 現任世茂股份公司總裁:許薇薇 許薇薇女士,畢業於澳大利亞悉尼麥格里大學商業系會計專業,具有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資格,現任本公司第六屆董事會副董事長、公司總裁、北京世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歷任世茂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董事、福州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委員。 編輯本段世茂動態 2012年上半年,世茂房地產銷售額達225.2億,已完成全年目標75%。上半年世茂集團快速擴張,斥資400億武漢投建國內最大主題公園「世茂嘉年華」,並於2015年開園;洲際酒店簽約進駐紹興世茂天際中心。
世茂創始人 許榮茂(太平紳士),世茂集團創始人,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澳洲南澳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許先生,以睿智、理性與沉穩,縱橫捭闔於宏大事業中的成功企業家。他在物業發展、物業投資及酒店經營業務方面擁有20多年經驗,主要負責本集團的整體策略規劃和業務管理。由他創辦的世茂集團,緊跟國家改革開放的戰略步伐,積極投身於中國的城市運營和城市化進程,大力促進人居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在生態住宅、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和產業集群等眾多領域都取得了驕人業績,業已成為中國房地產界領袖企業之一。 許榮茂先生真正讓人敬重的不僅是他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對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多年來,許先生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創建百家「世茂愛心醫院」援助偏遠地區改善當地醫療條件,設立香港「新家園協會」協助新來港人士解決文化差異、居住等適應問題,發起成立了抗擊艾滋病的民間力量「中華紅絲帶基金會」等,通過一系列影響力大、受益面廣的公益慈善義舉,他和世茂集團為成千上萬個家庭和個人帶去了夢想和希望。 1997年,許榮茂先生被授予「太平紳士」稱號,以此表彰其對社會的卓越貢獻。2011年7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為表彰對香港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士,授予許榮茂太平紳士香港至高榮譽——金紫荊星章。 主要社會職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中國僑商聯合會榮譽會長 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會長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副會長 中華紅絲帶基金執行理事長 上海市僑商會會長 上海市福建商會會長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榮譽會長 上海市海外交流協會榮譽會長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中國反獨促統大會名譽主席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香港友好協進會永遠名譽會長 福建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北京化工大學副董事長 編輯本段發展戰略 經過多年發展和探索,世茂構建了以生態住宅、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和產業集群為核心的「四駕馬車」發展戰略。 作為城市營運商,世茂通過實施穩固長三角,發展中西部、東北、環渤海灣、珠江和海西,積極布局東南、華南版圖的開發戰略,為更多的城市留下了新的名片,在描繪高雅棲居藝術的同時,締造一個又一個地產奇跡。 根據「核心區域發展」戰略,世茂將一如既往集中優勢資源投入到中國經濟發達或極具發展前景的經濟圈。世茂的進取之路從矢志打造城市地標,向著升華城市、區域經濟的共生發展模式銳意進取。 編輯本段世茂歷程 2000年 2000年,戰略性地將投資重點裝箱上海,並首創【濱江模式】,代表之作--上海世貿濱江花園,該項目獲得第八屆【國際花園小區人造類金獎】,並連續四年蟬聯上海市住宅銷售金額年底排行第一。 2001年 2001年12月,實施多元化產品戰略,從精品住宅擴展到高端商業地產,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投資建設浦西第一高樓--上海世貿國際廣場 2002年 2002年9月,首推大陸樓盤全球同步營銷戰略,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等地舉行大型房屋推介會。 2002年10月,開創兩岸地產交流先河,在台灣台北、高雄和台中舉行大陸樓盤大型推介會。 2004年 2004年,積極響應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號召,進入東北市場,先後在哈爾濱、綏芬河、牡丹江等地投資開發大型房地產項目。 2004年7月,成功競得南京下關寶善地塊項目,標志著集團宏偉的長三角戰略正是拉開序幕。伺候又大舉進軍崑山、常熟、紹興、蕪湖、嘉興、常州、杭州、蘇州、無錫等城市。 編輯本段世茂榮譽 2011年 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十強 2010年 中國房地產行業年度30強 2010年 再獲中國藍籌地產 2010年 胡潤企業社會責任獎 2009年 三獲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 2009年 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百強 2008年 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十強 2008年 中國外資房地產企業內地綜合實力TOP10首位 2007年 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大獎 2007年 中國外資房地產企業內地綜合實力TOP10首位 2007年 亞洲50佳企業 2006年 亞洲十大最具影響力品牌獎 2006年 再獲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 2005年 令人尊敬的上海房地產企業 2004年 中國超級品牌-榮譽獎、行業特別獎 2004年 中國城市運營商50強 2004年 精瑞住宅科學技術獎 2004年 中國藍籌地產 2004年 中國房地產品牌戰略創新十強 2003年 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 2002年 上海房地產十大知名房地產企業 2002年 上海房地產關注品牌 編輯本段世茂品牌價值 [4]2012胡潤民營品牌榜,世茂以4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二十六;[4] [5]2011胡潤品牌榜,世茂以5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七十三;[5] [6]2010胡潤品牌榜,世茂以68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五十;[6] [7]2009胡潤品牌榜,世茂以13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九十五;[7] [8]2008胡潤民營品牌榜,世茂以2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三十六;[8] [9]2007胡潤品牌榜,世茂以23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二十三;[9] [10]2006胡潤民營品牌榜,世茂以9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二十五……[10] 編輯本段世茂公司榮譽 [11]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研究報告》中國房地產企業500強榜單出爐,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排名第9…… 世茂願景 願景 成為中國房地產領域的領導者,打造國際一流的綜合地產品牌 編輯本段世茂價使命 使命 穩健經營——堅守清晰的戰略定位,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基礎,實現穩健高效的發展 回報股東——了解股東期望,為股東和合作夥伴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 關懷員工——全方位培養員工專業團隊,為他們創造平等陽光的成長環境,促進員工可持續發展,成就自我理想 社會責任—— 創造高品質的社會空間,以真誠的態度信守對社會的承諾,為提升城市區域價值、推動中國城市化建設、促進中國產業升級而不懈努力 編輯本段世茂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 誠信——誠信經營,循法尚德,踏實穩健,回饋社會。公司在對投資者的保護、對董事會的忠誠以及公開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充分講究誠信原則,實現利潤的同時,承擔對社會、員工、客戶和股東的責任,贏得市場的肯定。 協作——團隊協作,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高效運作。世茂集團強調團隊的力量,對內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步調一致;對外積極開展品牌合作,同舟共濟。 創新——積極探索,精益求精,勇立潮頭,敢為人先。創新是發展之源,世茂集團的崢嶸歷程充分證明,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生命力,集團始終不渝地堅持項目、服務和管理制度的創新,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卓越——長遠規劃,全國布局,追求卓越,永無止境。公司以目前的長三角及環渤海灣區域為核心,業務輻射全國,擴張土地儲備,積極開拓全國市場,同時進行多元業態開發,延伸產業鏈,實現城市地域價值最大化。 編輯本段相關新聞 世茂2012商業物業銷售85億 今年集團銷售目標550億元[12] 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發布2012年業績年報。期內營業額為286億元,較2011年上升10.1%,經營利潤下降9.1%至人民幣100億元,世茂稱乃由於集中清理庫存所致。商業地產方面實現合同簽約額人民幣85.3億元,合同簽約面積63.9萬平方米,較2011年同期增長了68.2%和86.3%。世茂表示,2013年合約銷售額目標為人民幣550億元,截至2013年3月25日累計入賬合約銷售額超過400億元,其中已包含鎖定今年會入賬目標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