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是社會經濟的晴雨表

股市是社會經濟的晴雨表

發布時間:2021-05-29 14:55:11

⑴ 如何理解股票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時代精神-重溫楚門的世界!沉迷於媒體大量製造的肥皂劇新聞資訊的人們 請醒醒回!這句話肯答定又是媒體瞎炒出來的 勿信!!!
股票市場根本不能反映國民經濟 尤其是在中國 因為中國股票極其混亂 次序也亂 好比中國足球 充滿了。。。各種規則 便在美國也只能有限的反映宏觀經濟 而且只能是核心行業 汽車石油IT等等 這是個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個記者提出的理論
如果您堅持您的理論的話 請看下面的網頁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042501111.html

⑵ 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一般來情況下,股市自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比喻是正確的。因為股市是融資平台。
投資人與企業鏈接起來,成為資本的水池。水池越滿,企業發展就不會缺乏資本。
因此,經濟振興期,股市參與人數多,資本活躍,股市長紅。經濟蕭條期,資本退潮,股市低迷。
但中國股市例外。

⑶ 如何理解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你好,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股票,而股票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祝你投資成功。

⑷ 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的股市還不是真正意義上成熟的股市,跟發達國家的股市不一樣,而股市暴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當然全球經濟出問題肯定會影響到我國,但我國的經濟還沒發生像美國那樣的次貸危機,因此其實本身沒問題,所以經濟仍然會增長,只是增長的幅度快和慢的問題。
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我覺得這句話應該在前面加上時間期限,股市在短期內的漲跌會和國民經濟短期內的表現有關,但長期來看國民經濟是會增長的,只是加快還是放緩,而股市在幾年的期限內有可能是點數的不停的漲跌波動。

⑸ 中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嗎

先來問一個簡單問題:股市是什麼?提出這一問題十分荒謬,股市就是股市還會是什麼?世上不荒謬的據說只有神,而神本身就不存在。在股市裡混了多年,實在沒弄清股市是什麼。想必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股市都有自己的見解。經濟學家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是不是經濟好,股市就一定會好呢?其實不盡然,中國股市在經濟増長的鼎盛時期,股市卻在走長期熊市;而我們前期在文章里分析過,美國經濟處在金融危機,股市卻在走長期牛市。美國經濟L型30年,股市漲了13倍!

經濟L型,對股市影響如何?「權威人士」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股民們卻先已腳板擦油開溜,進入了二時代。實際上,經濟L型並不稀奇,全球主要國家(比如美國)大都經歷了這個階段。因為理論上,哪個國家都無法長期維持GDP的高速增長。但經濟L型,股市就真得一直熊下去嗎?或許在看了美國的經濟與股市表現數據後,我們可以不那麼悲觀。
1985年—2015年美國經濟L型,股市慢牛。1984年,美國的名義GDP增長率為11.1%。1985年至2005年,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均值5.78%。2006年至2015年,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均值3.23%。1985年—2015年,美國經濟經歷了兩次L型。股市卻走的是不斷創新高的長期牛市。顯而易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功能這一說法,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個偽命題。現在,有市場人士又高舉起了「晴雨表」大旗,認為「權威人士」都明確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是在走L型,並且這個態勢還會維續幾年,那麼,股市也會同經濟同步走出L型。經濟可以走L型,股市能嗎?常識告訴我們股市是波動的,非上即下,要麼是N型或V型;要麼是倒U型,不能長期橫盤走出一個所謂L型的。那麼,經濟L型股市該是個什麼型呢?既然「權威人士」明確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是在走L型,並且這個態勢還會維續幾年,這就否定了經濟走U型或者V型的觀點,而這對於股市來說,又有多大的影響呢?
對於今年經濟走勢的討論,從一開始人們的普遍預期就是L型,不過一季度的一些數據應該說多少有點超預期,於是也就有了U型,乃至V型的說法。前段時間房地產、豬肉、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商品期貨行情火爆,同時也帶動了股市向3000點挺進的反彈,都是建立在經濟軟著陸成功出現了拐點的基礎上的。之後,「權威人士」稱:要「明確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市場只有尊重「權威」,於是,房市、股市、期市也就應聲而落。如此等等給人感覺中國股市「晴雨表」功能恢復了。真的恢復了嗎?下面我們就來做個簡單分析。
我們之前分析過,中國股市未能充當中國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功能。究其因:中國股市擴容太快太猛,資金面卻跟不上擴容步伐。中國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很短。大股東短視,以套現肥自己為上市目的。
而美國股市也未能充當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功能,經濟L型卻能走出長期牛市。主要是美囯經濟並不是採用了供給側,而是採用了「全要素」,所謂「全要素」指的是:生產率是指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為全要素生產率(TFP,也稱總和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簡單來說,同樣的生產要素(資本/勞動/土地),但產量增加了,質量提高了,效率上升了,1美元投入,比以前的回報提高。或者說,凈利潤率提高了,1美元GDP產生的凈利潤和含金量更高。這體現了告別傳統產業,以高科技和新技術來實現經濟增長,追求的是質而不是量。現在中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目的也是通過技術創新的途徑,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轉型。如果順利轉型,「經濟L型」短期來看是痛苦的,長期來看是幸福的。在經濟L型被確認的背景下,股市理性的走勢會是什麼呢?經濟L型,對於股市來說,這是個全新的課題,我們有必要深刻研究在這個階段,股市將會有何種表現,其特徵又會是什麼。當然不會出現大級別的牛市行情。這一點我們多次強調2016年股市既不是牛市,又不是熊市而是猴市,猴市的特點就是上躥下跳。其特徵是N型或者是倒N型,也即以2638點為底部,以3200點箱頂的一個幾百點的箱體運行格局。來自雲掌財經!

⑹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6)股市是社會經濟的晴雨表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⑺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在中國,該觀點還不成立。
什麼是晴雨表?就是預測天氣晴雨的氣壓表。晴雨表顯然預測的是最近的天氣變化,而不是幾十年後的事情。查查歷史數據,我們就可以發現股市根本就不是什麼經濟的晴雨表,它根本就不能預測經濟發展變化,跟經濟發展趨勢也很不一致。
目前我國股市顯然難當經濟晴雨表,這與重大制度變化有關,不能用宏觀經濟學來解釋。另一方面,適逢我國經濟處於增速下滑區間、政策趨緊,給股民造成心理壓力,且不成熟的股票市場過於敏感,加之股市分析家不夠到位,股市表現低迷。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的說法很不靠譜。大牛市的崩盤可以誘發經濟危機,也許這是股市是經濟晴雨表說法的根據之一。但大崩盤畢竟比較罕見,股市大部分時間的表現跟經濟發展並不合拍。股市與經濟狀況經常性的背離,實在難以支持「晴雨表」的觀點。

閱讀全文

與股市是社會經濟的晴雨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參股天弘基金的上市公司 瀏覽:444
如何查私募基金經理人是否真實 瀏覽:236
紅棗期貨的交易時間 瀏覽:778
黃金現貨最高價格表 瀏覽:525
余額寶對接的14個基金對比 瀏覽:336
萬達信息股票股吧 瀏覽:169
股票基金80 瀏覽:1
持有億網科技的基金 瀏覽:85
中強能源股票 瀏覽:472
長城證券持有期貨公司股權嗎 瀏覽:313
002349資金 瀏覽:530
公積金貸款沒有記錄但已申請 瀏覽:363
博時混合裕隆基金 瀏覽:735
100038基金凈值查詢今日 瀏覽:157
民間貸款理財收益最高收益 瀏覽:427
中行元匯率今日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3
期貨品種鎳 瀏覽:848
中糧系股票 瀏覽:140
股指期貨乾死指數 瀏覽:616
有前期的淘寶貸款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