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linux上機編寫如下代碼,分析下面的程序,簡要說明整體功能,並解釋每條語句
int temp;
temp=a;
a=b;
b=temp;
這樣就交換了
⑵ 會計用友軟體上機課實驗結果及分析怎麼寫
一、實驗內容
實驗是以北京冠群科技有限公司為虛擬單位,運用用友 ERP-U8 管理軟體,通過建立實驗賬套、設置人員許可權、處理 企業業務等,模擬現實財務工作中的賬務處理。 實驗內容共涉及企業建賬、檔案設置、總賬系統設置、總賬 的日常和期末業務處理、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應收款 管理、采購管理以及銷售管理等十個試驗。這十個試驗中涵 蓋了工業企業財務方面的主要環節:企業財務管理環節、采 購銷售環節、供應鏈環節、生產管理環節等。實驗涉及了企 業活動中的活動記錄,憑證登記、生成、作廢、簽字、審核 與查詢,資產的增加、減少、查詢與審核,期初期末賬表的 生成、核對、審核與結賬等。
二、實驗問題
我們的實驗是按照會計電算化實驗指導的材料內容進行操 作,但是要將電算化學習好不能只是會按照書中的指導來操 作,更應該做到將操作牢記在自己的腦海里。因此,當我們 在實驗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 積極思考, 把不懂的弄懂記牢, 並在以後遇到同一問題時能學以致用。
一下就是我在做會計 電算化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 出納簽字 執行出納簽字是總賬業務中的一個要點,也是企業日常業務 中必經的一步。在實驗四中,當我以出納身份進入系統執行 簽字時,系統提示「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 ,這讓我很訝異, 因為我之前的操作都是照著書中一步步做下來的,且在查詢 憑證中都存在,這就讓我很犯難了。後來,在老師的指點下 我才發現,原來在最初設置會計科目時有一個步驟是將現 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分別設置為現金科目、銀 行科目與現金流量科目,只有現金科目與銀行科目的憑證才 能進行出納簽字。
(2) 期末結賬 實驗五主要是進行總賬系統的期末處理,而結賬可以說是最 終的步驟。當我在對實驗總賬進行結賬時,系統卻提示我無 法結賬。這是我就不明白了,因為我在之前的對賬中總賬與 明細賬、銀行存款與對賬單等都是相等的,應收應付系統也 結轉對賬過均沒有錯,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我的記賬憑證 中還有一張未記賬的憑證,正是因為這張憑證的存在,系統 才會提示我不能結賬的。
(3) 薪資管理系統 在實驗七薪資管理系統中,要使用薪資管理系統就要先在企 業應用平台中啟用該系統,剛開始時沒留意到,在財務會計 裡面怎麼都找不到工資管理,後來在同學的提醒下才知道自 己原來忘了啟用系統。
(4) 銷售管理系統 在做銷售業務時,常常會生成銷售單據。在銷售業務 1 中生 成銷售發票中, 「發票制單」環節生成銷售發票卻出不來, 這又是怎麼了?很多同學都遇到了與我相同的問題,我們大 家都不明白問題的所在,直到老師為我們解了惑,才明白原 來是系統時間設置搞的鬼。由於我們之前採用最後一日作為 登入的時間,而銷售發票的生成日期卻是在十幾號,銷售發 票的生成日期不能早於我們登入的時間,所以就生成不出來 了。
三、試驗體會
為期幾周的電算化實驗結束了,在實驗課程的這段時間里, 我感覺自己學到很多東西,既了解了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原 理,又初步認識並掌握了用友軟體的操作應用,但我想現在 只是初級階段,以後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所以在以後的工作 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和認真,學會更多更深層次的內容。
⑶ 如何做運籌學上機的實驗報告分析
一、實驗性質和教學目的
運籌學實驗是管理及經濟類本科生運籌學課程的上機操作實驗,實驗的內容是本科生階段運籌學Ⅰ的所有內容,主要包括線性規劃、整數規劃、運輸問題、目標規劃、動態規劃、圖與網路、網路計劃等。實驗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應用計算機工具解決運籌學模型優化求解的方法步驟,熟悉各種運籌學優化軟體的使用,特別是Excel優化功能的使用,為今後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大型的實際問題優化模型奠定基礎。同時,通過熟悉優化軟體的操作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實驗軟體
軟體名稱:MS-office Excel電子表格軟體
開 發 者:Microsoft
軟體內容:Office Excel
規劃求解軟體包及相關掛接軟體包
三、軟體使用說明
首先檢查你的Excel「工具」菜單中是否有「規劃求解」項,如果沒有該項,則通過「工具」菜單中的「載入宏」選項添加。
⑷ 數據結構上機題答案
一、選擇題 2012年數據結構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1.在數據結構中,從邏輯上可以把數據結構分為 C 。
A.動態結構和靜態結構 B.緊湊結構和非緊湊結構
C.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 D.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
2.數據結構在計算機內存中的表示是指 A 。
A.數據的存儲結構 B.數據結構 C.數據的邏輯結構 D.數據元素之間的關系
3.在數據結構中,與所使用的計算機無關的是數據的 A 結構。
A.邏輯 B.存儲 C.邏輯和存儲 D.物理
4.在存儲數據時,通常不僅要存儲各數據元素的值,而且還要存儲 C 。
A.數據的處理方法 B.數據元素的類型
C.數據元素之間的關系 D.數據的存儲方法
5.在決定選取何種存儲結構時,一般不考慮 A 。
A.各結點的值如何 B.結點個數的多少
C.對數據有哪些運算 D.所用的編程語言實現這種結構是否方便。
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
A.數據項是數據的基本單位
B.數據元素是數據的最小單位
C.數據結構是帶結構的數據項的集合
D.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數據可以有相同的邏輯結構
7.演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C ,演算法分析的兩個主要方面是 A 。
(1)A.找出數據結構的合理性 B.研究演算法中的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C.分析演算法的效率以求改進 C.分析演算法的易讀性和文檔性
(2)A.空間復雜度和時間復雜度 B.正確性和簡明性
C.可讀性和文檔性 D.數據復雜性和程序復雜性
8.下面程序段的時間復雜度是 O(n2) 。
s =0;
for( I =0; i<n; i++)
for(j=0;j<n;j++)
s +=B[i][j];
sum = s ;
9.下面程序段的時間復雜度是 O(n*m) 。
for( i =0; i<n; i++)
for(j=0;j<m;j++)
A[i][j] = 0;
10.下面程序段的時間復雜度是 O(log3n) 。
i = 0;
while(i<=n)
i = i * 3;
11.在以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 。
A.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優於鏈表存儲結構
B.二維數組是其數據元素為線性表的線性表
C.棧的操作方式是先進先出
D.隊列的操作方式是先進後出
12.通常要求同一邏輯結構中的所有數據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這意味著 B 。
A.數據元素具有同一特點
B.不僅數據元素所包含的數據項的個數要相同,而且對應的數據項的類型要一致
C.每個數據元素都一樣
D.數據元素所包含的數據項的個數要相等。
⑸ c++問題 .寫出程序運行結果。分析輸出結果,然後上機驗證。
#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inti,j,m,n;
i=8;
j=10;
m=++i+j++;//m=9+10=19,執行後i=9,j=11
n=(++i)+(++j)+m;//n=10+12+19=41,執行後i=10,j=12
cout<<i<<' '<<j<<' '<<m<<' '<<n<<endl;
return0;
}
輸出結果為10,12,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