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陝西省2014年第一季度公路運力分析表

陝西省2014年第一季度公路運力分析表

發布時間:2021-05-31 08:54:08

1. 陝西省公路汽車補充客票是不是正規票據啊

肯定是啦,坐車憑證,不然怎麼使用。

2. 陝西省高速公路轎車每公里收費標准

一:即使同一個地區不同的高速道路收費也是不同,陝西大部分高速路段轎車的收費標準是0.5元/公里

二、載貨類機動車輛收費標准:
自2010年5月10日上午10時(聯網收費公路為出口時間)起,全省高速公路對所有載貨類機動車輛,全面取消車型收費,以收費站現場實際測量的車貨總重為依據,計重收取車輛通行費。
三、計重收費標准
(一)基本費率
現一型車0.4元/車•公里費率標准對應的計重收費基本費率為0.08元/噸•公里,其它類型費率標准依次同比換算。
西藍高速公路西安(香王)-藍田(白鹿塬)計重收費基本費率為2.5元/噸•車次,西安(香王)—空工、空工—白鹿塬基本費率為1.25元/噸•車次;西銅高速銅川收費站計重收費基本費率為4.0元/噸•車次,其它收費站為2.0元/噸•車次。
現執行一型車10元/車次、20元/車次的橋梁隧道對應的計重收費基本費率分別為2.5元/噸車次、3.5元/噸車次。

3. 陝西省交通運輸的發展現狀

自從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特別是2005年省委、省政府發布「加快交通發展、突破瓶頸制約」的動員令後,陝西省交通系統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凝心聚力謀發展,真抓實干求突破,交通面貌明顯變化,交通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整個行業處於高位運行、快速增長、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狀態。

1、投資規模增長迅速

2005年以來,我省交通建設投資連續大幅度增加,三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9億元,超過「十五」期總和,成為歷史上完成投資最多、建設規模最大、交通發展最快的時期。其中200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4億元,約佔全省固定資產總投資的8%、全省政府投資總量的23%,位居西部前列。在總投資中,高速公路197億元,農村公路64億元,干線公路11億元,其它建設2億元,全面超額完成省委、省政府下達的考核目標任務。

2、路網規模持續增大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2.13萬公里,公路網密度由2005年的2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58.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出全國21.7個百分點。高速公路網密度達1.00公里/平方公里,高出全國0.44個百分點,高於中部地區平均水平。
在全省公路總里程中,高速公路2063公里,一、二級公路6771公里,三、四級公路81995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和等級公路占總里程比重分別為7.3%、74.9%。按路面等級劃分,有水泥、瀝青路面里程達到55.9%。

3、高速公路成績顯著

2005年以來,全省高速公路建設按照三階段發展目標,精心組織,強勢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三年先後建成洋縣-漢中-勉縣、富平-禹門口、黃陵-延安-榆林-陝蒙界等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1012公里。特別是2007年,建成了秦嶺終南山隧道、戶縣-洋縣、吳堡-子洲-靖邊、咸陽-永壽等5條高速公路,省境內國道主幹線全面貫通,突破了關中與陝南之間一大交通瓶頸,貫通了陝北能源化工基地橫向通道,新增高速公路418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2063公里,繼2003年突破1000公里大關後,又率先在西部突破2000公里大關,在全國排位上升到第10位;圓滿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使全省8市1區、65個縣(市、區)以高速公路相連通。

4、農村公路全面豐收

進入「十一五」以來,我們積極爭取交通部支持和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全力籌措建設資金,制定「群眾打底子、政府鋪面子」政策,簽訂省市共建協議,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動性,調動農民群眾盼路、修路的積極性,頻頻掀起農村公路建設的新高潮。2006-2007年兩年間共完成投資108億元,建成通村水泥路(油路)2800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油路)建制村11000個,解決了800萬農民群眾的出行難問題;建設通達工程約9000公里,使5000個行政村通了公路;建成通鄉油路5000公里,使193個鄉鎮通了油路。
截至2007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08211公里,其中縣道17205公里,鄉道23888公里,村道67118公里;有1464個鄉鎮通了油路,占鄉鎮總數的87%,有17150個建制村通了水泥路(油路)、21547個建制村通了公路,分別占建制村總數的60%和75%。

5、干線公路穩步推進

在全面鋪開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的基礎上,加大國省干線公路改造步伐。三年來新增一級公路219公里、二級公路727公里,提高了一批梗阻路段的通行條件和技術等級。尤其是2007年,以關中公路環線、G316、S201、S303等國省干線為重點,投入資金11億元,新、改建干線公路350公里。備受全省關注的關中公路環線全線貫通,有力地推動關中「一線兩帶」發展戰略全面、深入實施。

6、公路養護效果明顯

按照「高速公路新跨越、干線公路變面貌」的目標要求, 2006-2007年共安排養護資金50多億元,實施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大中修工程4028公里,建成養管示範路3450公里,路網技術狀況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按照國家和省上有關要求,深入開展了干線公路市級管理機構改革,形成省公路局—市交通局—市公路管理局的管理新格局;選取13個縣區為試點,正式啟動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全省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呈現令人欣喜的新局面。

7、站場建設明顯加快

2005年以來,在交通部支持下,我們對運輸場站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加快發展,2006-2007年兩年建成漢中、咸陽等一、二級客運站點15個、鄉鎮客運站點327個、建制村招呼站點2200多個。目前正在建設寶雞客運中心、西安馬家溝貨運站和咸陽貨運中心等一批一級客貨運站點。在加強站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客運示範班線創建工作,先後開通了西安至漢中、西安至延安、西安至禹門口等高速公路客運專線,開通了國家高速公路省際互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大力開展以縣城為中心、聯系鄉鎮、貫通行政村的農村客運網路建設,極大地方便廣大農民群眾的便捷出行。

4. 陝西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繼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建設西部經濟強省、構建和諧陝西為基本目標,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部署。突出資源保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土地資源管理以保護耕地和集約用地為重點,礦產資源管理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為重點。按照「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思路,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礦業權市場,依法管理好國土資源。努力提高全省國土資源系統管理服務水平,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

一、土地資源

1.土地資源狀況

2006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顯示,至2006年10月31日全省土地總面積20579459.87公頃。其中農用地18482057.69公頃,占總面積的89.8%(其中:耕地4058235.37公頃,占總面積的19.7%;園地703724.92公頃,占總面積的3.4%;林地10346510.24公頃,占總面積的50.3%;牧草地3070500.23公頃,占總面積的14.9%;其他農用地303086.94公頃,佔1.5%);建設用地805457.58公頃,占總面積的3.9%(其中:交通用地63910.75公頃,占總面積的0.3%;居民點工礦用地701073.84公頃,占總面積的3.4%;水利設施用地40472.99公頃,占總面積的0.2%);同2005年相比各類土地增減幅度不大,主要是耕地減少0.2%,園地增加0.1%,林地增加0.3%。

2.建設用地審批情況

全省年內新增建設用地4956.4249公頃,其中佔用耕地3051.6622公頃。單獨選址用地1320.0817公頃,佔26.6%,分批次建設用地3636.3432公頃,佔73.4%,比2005年增加了47.4%,其中以工礦倉儲用地和住宅用地為主,工礦倉儲用地1240.3609公頃(佔34%)比2005年增加66%,住宅用地1180.4655公頃(佔32.5%)比2005年增加96.5%,公共建設用地544.4772公頃(佔14.9%)比2005年增加71.2%,公用設施用地170.7309公頃(佔4.7%)比2005年增加78.8%,商服用地154.9626公頃(佔4.2%)比2005年減少26.6%。

2006年土地徵用總面積2491.1261公頃,農用地2227.3983公頃,耕地1883.3631公頃,其中耕地佔征地總面積的75.6%。征地總費用170736.3199萬元,安置農業人口41178人。

3.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情況

2006年全省進一步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確保了全省耕地佔補平衡,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2006年土地開發復墾和整理共增加土地9682.37公頃,比2005年增加了17%,其中農用地增加7044.39公頃,比2005年增長1.2%。建設用地為59.78公頃,總投資額28758.33萬元,比2005年的30987.28萬元減少了7.2%。土地開發增加土地面積為6022.80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為4765.73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8.68公頃。投資額17226.76萬元。土地開發平均投資為2.86元/平方米。

土地整理增加土地面積為2127.49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818.42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51.10公頃,投資6612.55萬元。土地整理平均投資為0.88元/平方米。土地復墾增加土地面積為1532.08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460.24公頃,投資4919.02萬元。土地整理平均投資為3.21元/平方米。

二、礦產資源

1.礦產資源狀況

陝西省地質成礦條件優越:陝北蘊藏優質鹽、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關中有煤、鉬、金、非金屬建材、地熱等礦產;陝南產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

2.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2006年地質勘查經費共投入25148.04萬元,比2005年增加了10624.94萬元。這說明從國家到省地方都更重視地勘工作,加大了對地質勘查工作的投入。其中,中央財政撥款4710.50萬元,地方財政撥款897.72萬元,完成鑽探工作量287758米,提交地質資料400份。至年末,從事勘查人員3644人,勞動報酬為11375.98萬元。

3.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2006年新發采礦許可證為694個,其中能源礦產24個,黑色金屬礦產7個,有色金屬礦產2個,貴金屬礦產1個,非金屬礦產656個,水氣礦產4個,批準的登記面積157.2140平方千米,礦業權使用費為52.44萬元。

2006年全省新發勘查許可證37個,其中黑色金屬礦產12個,有色金屬礦產18個,貴金屬礦產4個,非金屬礦產3個,批準的登記面積495.08平方千米,礦業權使用費為4.95萬元。

三、國土資源市場

(一)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2006年陝西省土地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市場調控進一步加強。全省嚴格實行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的招標拍賣。

2.土地一級市場

2006年共出讓土地2354.1596公頃,成交價款1191360.97萬元,純收益246383.27萬元。主要以協議出讓和掛牌出讓為主,拍賣出讓面積最小。協議出讓面積為1404.8020公頃,佔59.6%,成交價款326569.71萬元,純收益50961.44萬元;掛牌出讓616.1449公頃,佔26.2%,成交價款696245.57萬元,純收益147578.63萬元;招標出讓235.2238公頃,佔10%,成交價款60061.30萬元,純收益2909.82萬元;拍賣出讓97.9889公頃,佔4.2%,成交價款108484.39萬元,純收益44933.38萬元。

土地出讓按用地類型分,以工礦倉儲用地和住宅用地為主。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049.3791公頃,占出讓總面積的44.6%;住宅用地877.5009公頃,佔37.3%;商服用地163.1648公頃,佔6.9%;公共建築用地159.4486公頃,佔6.8%;水利設施用地18.3573,佔0.8%;公用設施用地16.6450公頃,佔0.7%;交通運輸用地1.0599公頃。

全年劃撥土地面積538.6704公頃。租賃土地面積71.1697公頃,租金2136.26萬元,其他方式供應土地面積15.0870公頃,收入1003.49萬元。

3.土地二級市場

2006年轉讓土地面積為2549.34公頃,轉讓金61089.86萬元。土地轉讓以公用設施用地和住宅用地為主。公用設施用地1845.42公頃,占轉讓總面積的72.4%;住宅用地488.49公頃,佔19.1%;工礦倉儲用地157.27公頃,佔6.2%;商服用地52.99公頃,佔2.1%;公共建築用地5.17公頃,佔0.2%。出租土地56.76公頃,租金2151.33萬元。其中工礦倉儲用地35.28公頃,佔62.2%;住宅用地1.5公頃,佔2.6%;商服用地19.98公頃,佔35.2%。抵押4977.51公頃,抵押價款2508254.05萬元,貸款金額為1154974.92萬元。其中工礦倉儲用地2759.09公頃,佔55.4%;住宅用地1514.35公頃,佔30.4%;商服用地446.14公頃,佔2.5%;特殊用地118.25公頃,佔0.6%;公共建築用地105.52公頃;公用設施用地31.75公頃。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全年出讓探礦權4宗,合同金額34.6萬元。探礦權出讓的礦種:鐵礦2宗、銅礦1宗、金礦1宗。

出讓采礦權501宗,金額12958.57萬元。出讓的主要礦種為:煤88宗、石煤23宗、鉛鋅礦14宗、鐵礦8宗、釩礦2宗、錳礦1宗,建築石料用灰岩66宗、水泥用灰岩62宗、建築用砂20宗、磚瓦用粘土92宗、片麻岩12宗、建築用大理石11宗。

轉讓探礦權55宗,合同價款18351.54萬元,探礦權轉讓的主要礦種有:金礦15宗、銅礦14宗、鉛礦7宗、鐵礦和釩礦4宗、鉛鋅礦3宗、鉬礦2宗。

轉讓采礦權42宗,合同價款592.00萬元。主要礦種為:煤礦33宗、礬礦4宗、鉛鋅礦2宗、金礦1宗。

四、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1.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3628件,比2005年減少528件。其中歷年隱漏361件,本年度發生3267件,涉及土地面積1774.03公頃。土地違法案件中,個人違法比例仍然最高,共2758件,佔76.1%,但比2005年下降18.3%。企事業單位土地違法651件,佔17.9%,較2005年上升了53%。村組集體180件,佔4.9%,較2005年下降44.7%。本年立案3130件,其中隱漏案件立案296件,涉及土地面積1708.84公頃。在立案案件中,未經批准佔地2456件,涉及面積1322.68公頃,買賣或非法轉讓108件,涉及面積32.35公頃;破壞耕地162件,涉及面積84.41公頃,其他違法案件108件,涉及面積36.05公頃。本年結案共3012件,結案率83%,較2005年的79%明顯提高。拆除構建物7578.11百平方米,比2005年增多4579.99百平方米,沒收構建物1296.54百平方米,較2005年增加1097.54百平方米;收回土地430.17公頃,較2005年增加365.74百平方米;其中耕地70.1公頃,罰沒款6403.61萬元,較2005年增加3500.73萬元。以上數據說明全省耕地保護力度大大加強,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成效明顯。

2.礦產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礦產違法案件上年未結4件,本年立案331件,其中企事業單位違法案件32件,集體17件,個人282件。勘查違法案件共10件。采礦違法案件共321件,其中無證開采255件,個人無證開采239件,佔93.7%;越界開采46件,個人越界開采27件,佔58.7%;企事業單位越界15件,佔32.6%;集體越界4件。本年結案318件,其中吊銷采礦許可證25件,罰沒款439.22萬元。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本年度共受理行政復議申請23件,審結22件,未審結案1件。其中維持14件,撤銷7件,撤回申請1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包括行政主管部門的下屬事業單位)從業人員4646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1780人),經費收入總額32875.95萬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752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省廳機關年末從業人員94人,行政編制人員94人,年末從業人員中,研究生5人,佔5%,本科及大專生88人,佔94.6%;經費收入總額2438.42萬元。

在市、縣兩級國土資源(國土、土地、地礦)行政管理部門中,年末從業人員4552人,其中行政人員1686人,年末從業人員中,研究生76人,本科及大專2964人。

全年財政撥款及其他收入資金共計32875.9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034萬元;地方財政撥款23128.44萬元;其他收入8713.51萬元。人均年經營收入7.07萬元。

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參加培訓的人數共計1612人。其中,黨校學習389人,行政學院學習85人,其他院校及培訓1138人(其中國外培訓23人)。參加學歷教育培訓的有717人。通過學習與培訓,提高了國土資源行政管理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樹立了良好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幹部形象,為更好地行使國家對國土資源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地質資料匯交和信息化建設情況

2006年,全省共匯交地質資料400份,查閱人數658人次,查閱份數1693份。地質資料評審備案260份,其中能源礦產193份,金屬礦產39份,非金屬礦產13份,水氣礦產4份。

2006年全系統從事信息化建設人員669人,技術人員183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112人。經費投入1212.39萬元,其中硬體投入541.15萬元,軟體457.53萬元,維護126.98萬元。經費投入比上年度減少21%。

八、問題與建議

1.存在問題

地市級的信息化工作缺乏高素質的人員和資金,影響整體管理水平:一是綜合統計人員隊伍不穩定,部分統計人員業務不精,難以適應綜合統計工作要求;二是一些基層單位缺少統計工作所需的基本條件和設備,給綜合統計工作帶來一定難度;三是部門統計多,數出多門,相互協調差,數字不夠准確。

2.對今後工作的建議

(1)加強統計分析工作,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大力夯實業務基礎,不斷提高國土資源形勢分析水平。建立健全綜合統計工作制度,重視基礎數據的收集。建設統計調查數據共享平台,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加強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

(2)對市縣兩級行政部門,要保證機構、職能和必要的設備配置。加強培訓,提高綜合統計人員素質、業務水平。減少統計人員頻繁流動。

(3)完善管理體制,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進一步提高統計數字的真實可靠性,使綜合統計真正能為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保障。

5. 公路運輸市場分析

公路運輸(highway transportation)是在公路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是交通運輸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擔短途客貨運輸。現代所用運輸工具主要是汽車。因此,公路運輸一般即指汽車運輸。在地勢崎嶇、人煙稀少、鐵路和水運不發達的邊遠和經濟落後地區,公路為主要運輸方式,起著運輸干線作用。
公路運輸是主要使用汽車,也使用其他車輛(如人、畜力車)在公路上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方式。公路運輸主要承擔近距離、小批量的貨運和水運;鐵路運輸難以到達地區的長途、大批量貨運及鐵路、水運優勢難以發揮的短途運輸。由於公路運輸有很強靈活性,近年來,在有鐵路、水運的地區,較長途的大批量運輸也開始使用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得以大幅度增長,是由於:(1)汽車普及,高速公路開通,汽車可以直接開展門對門服務,送貨到家非常方便。(2)具有價格競爭優勢。(3)汽車性能提高。(4)大型貨車增多。
公路運輸是以汽車為運輸工具,機動靈活,使用方便,能深入到廠礦、鐵路車站、碼頭、農村、山區等各點,加之公路網縱橫交錯、布局稠密,因而公路運輸既是聯系點與點之間的主要運輸方式,也是面上的運輸方式;公路運輸事業投資較少,回收快,設備容易更新;一般公路的技術要求較低,受到破壞後較易恢復。因此,公路運輸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戰時的軍事運輸,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公路運輸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所用汽車與鐵路車輛、船舶等相比,裝載量小,單位運輸量的能源消耗大,運輸成本高,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排放污染物和產生雜訊污染等,造成汽車公害。這些都有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組織管理工作的改善而不斷予以解決。

其特點為:溝通城鎮、鄉村,可深入到城鄉的各個角落;建設周期短,投資省,見效快,對自然條件的適應性較強;運輸工具機動靈活,既可直達指定地點,減少貨物的換裝轉運等中轉環節和客貨的中途停留時間,實現「門到門」運輸,又便於同其它運輸方式(鐵路運輸、水運、航空運輸)銜接,進行綜合運輸,保證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轉。其主要缺點是運輸成本高,運載量小。在許多經濟發達國家,隨著高速公路的大量出現,集裝箱直達運輸的推廣及汽車大型化的發展,公路運輸在載重量、運輸成本等方面的缺點正逐步得到改善。一些國家的公路運輸已逐步取代鐵路的地位,成為長途客運、乃至貨運的重要運輸方式。

公路運輸主要優缺點
公路運輸主要優點是靈活性強,公路建設期短,投資較低,易於因地制宜,對收到站設施要求不高。可以採取「門到門」運輸形式,即從發貨者門口直到收貨者門口,而不需轉運或反復裝卸搬運。公路運輸也可作為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手段。具體地說,公路運輸一般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直接把貨物從發貨處送到收貨處,實行門對門一條龍服務。

2、適於近距離運輸,而且近距離運輸費用較低。

3、容易裝車。

4、適應性強,可作為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手段。易於銜接鐵路、水路運輸以及航空運輸,有利於疏通商品,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資集散的有效工具。

公路運輸的不足之處是

1、不適宜大批量運輸。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一般在200公里以內。

2、長距離運輸運費相對昂貴。

3、易污染環境,發生事故

4、消耗能量多。

為了提高公路運輸效率和降低運輸成本,公路運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不斷有新的發展。已廣泛開展汽車集裝箱運輸(見集裝箱運輸)、拖掛運輸、集中運輸等。

拖掛運輸是以汽車列車取代普通載貨汽車運輸貨物,它可以增大車輛的載重量。汽車列車是由牽引車或汽車與掛車組成,兩者間能摘能掛,既可按需要靈活調配車輛,又可實行甩掛運輸。甩掛運輸是在一點裝貨和一點卸貨、或一點裝貨和多點卸貨、或多點裝貨和一點卸貨的固定線路上,配備數量多於汽車或牽引車的掛車,以便到達裝卸貨點時,甩下掛車裝卸貨,而汽車或牽引車可掛走已裝卸貨的掛車,進行穿梭式的往復運輸。集中運輸是由一個汽車運輸單位把貨物從一個發貨點(車站、碼頭、倉庫等)運往許多收貨點,或從許多貨物點運往一個收貨點,這樣收、發貨單位不必派人取送貨物,節省了人力;還可以合理調度車輛,減少車輛空駛,提高運輸效率;並為使用汽車列車、專用運輸汽車和裝卸機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以上一些可以參考。其實最主要的是要你把它的優缺點寫出來,再提一些個人的比較新穎的使用的建議就可以了!!!
祝 好運!!!

6. 陝西省公路局的詳細信息

陝西省公路局下轄直屬單位包括陝西現代公路機械工程有限公司、陝西省公路物資供銷公司、陝西省通達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恆通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陝西成通機械化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陝西省交通醫院、陝西省公路汽車檢測中心、陝西省公路局技校等,現有在職職工1400餘人.
伴隨著陝西公路事業的起步與發展,奮進與跨越,陝西省公路局不負歷史重任,緊緊依靠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團結帶領全省公路職工,頑強拼搏,圍繞服務陝西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工作理念,遵循「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根本宗旨,狠抓公路的養建管營,營造三秦通衢大道, 全面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在全社會樹立起了陝西公路行業和陝西公路人的良好形象.新中國成立以來陝西的公路交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1949年解放初期全省公路里程4323公里,實際晴雨通車里程240公里,到今天主次骨架交織、四通八達公路網路的加快形成;從陝西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西三一級公路的建成,到陝西第一條山區高速公路勉寧高速公路、全國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和「亞洲第一隧」終南山長大隧道的開工建設;從一條條的公路建成通車,到營造暢、潔、綠、美的風景線,陝西公路職工勇為西部大開發排頭兵,為陝西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進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截至2005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544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26公里,一級公路3 59公里,二級公路5858公里,路網密度為26.48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養管質量穩步提高,公路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陝西以國、省道公路為主骨架,橋涵、隧道配套的公路網路等級不斷提高,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得到進一步緩解,重要區域的公路交通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已成為拉動我省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以創建文明行業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取得豐碩成果.1997年至2001年,省公路局連續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創佳評差」競賽活動「最佳單位」;近10年來,4次受到 陝西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九五」以來,有49個單位(集體)、31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單位的表彰獎勵;「十五」期間,有65個單位( 集體)、42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單位的表彰獎勵.2001年,全省公路系統榮獲全國交通系統部級文明行業稱號.2005年,陝西省公路局機關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7. 陝西省公路工程質量關鍵指標和弱項指標分別是哪些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日期:2004-10-01頒布機關:交通部效力等級:部門規章法規類別:交通建設市場管理公示類別:公路、水運工程質量監督行政管理主要執法依據具體內容:(2004年交通部令第3號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工作,保障公路安全有效運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活動。
第三條 公路工程應按本辦法進行竣(交)工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四條 公路工程驗收分為交工驗收和竣工驗收兩個階段。
交工驗收是檢查施工的執行情況,評價工程質量是否符合技術標准及設計要求,是否可以移交下一階段施工或是否滿足通車要求,對各參建單位工作進行初步評價。
竣工驗收是綜合評價工程建設成果,對工程質量、參建單位和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
第五條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的依據是:
(一)批準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批準的工程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變更設計文件;
(三)批準的招標文件及文本;
(四)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批復、批示文件;
(五)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准、規范、規程及國家有關部門的相關規定。
第六條 交工驗收由項目法人負責。
竣工驗收由交通主管部門按項目管理許可權負責。交通部負責國家、部重點公路工程項目中1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獨立特大型橋梁和特長隧道工程的竣工驗收工作;其它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由省級人民交通主管部門確定的相應交通主管部門負責竣工驗收工作。
第七條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工作應當做到公正、真實和科學。

第二章 交工驗收

第八條 公路工程(段)進行交工驗收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約定的各項內容已完成;
(二)施工單位按交通部制定的《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及相關規定的要求對工程質量自檢合格;
(三)監理工程師對工程質量的評定合格;
(四)質量監督按交通部規定的公路工程質量鑒定辦法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必要時可委託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承擔檢測任務),並出具檢測意見;
(五)竣工文件已按交通部規定的內容編制完成;
(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已完成本段的工作總結。
第九條 公路工程各段符合交工驗收條件後,經監理工程師同意,由施工單位向項目法人提出申請,項目法人應及時組織對該段進行交工驗收。
第十條 交工驗收的主要工作內容是:
(一)檢查執行情況;
(二)檢查施工自檢報告、施工總結報告及施工資料;
(三)檢查監理單位獨立抽檢資料、監理工作報告及質量評定資料;
(四)檢查工程實體,審查有關資料,包括主要產品質量的抽(檢)測報告;
(五)核查工程完工數量是否與批準的設計文件相符,是否與工程計量數量一致;
(六)對是否全面執行、工程質量是否合格作出結論,按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格式簽署段交工驗收證書;
(七)按交通部規定的辦法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工作進行初步評價。
第十一條 項目法人負責組織公路工程各段的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參加交工驗收。擬交付使用的工程,應邀請運營、養護管理單位參加。參加驗收單位的主要職責是:
項目法人負責組織各段參建單位完成交工驗收工作的各項內容,總結執行過程中的經驗,對工程質量是否合格作出結論;
設計單位負責檢查已完成的工程是否與設計相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監理單位負責完成監理資料的匯總、整理,協助項目法人檢查施工單位的執行情況,核對工程數量,科學公正地對工程質量進行評定;
施工單位負責提交竣工資料,完成交工驗收准備工作。
第十二條 項目法人組織監理單位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的要求對各段的工程質量進行評定。
監理單位根據獨立抽檢資料對工程質量進行評定,當監理按規定完成的獨立抽檢資料不能滿足評定要求時,可以採用經監理確認的施工自檢資料。
項目法人根據對工程質量的檢查及平時掌握的情況,對監理單位所做的工程質量評定進行審定。
第十三條 各段工程質量評分採用所含各單位工程質量評分的加權平均值。即:
工程各段交工驗收結束後,由項目法人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工程質量評定,工程質量評分採用各段工程質量評分的加權平均值。即:
工程質量等級評定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工程質量評分值大於等於75分的為合格,小於75分的為不合格。
第十四條 公路工程各段驗收合格後,項目法人應按交通部規定的要求及時完成項目交工驗收報告,並向交通主管部門備案。國家、部重點公路工程項目中1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獨立特大型橋梁和特長隧道工程向省級人民交通主管部門備案,其它公路工程按省級人民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相應的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公路工程各段驗收合格後,質量監督應向交通主管部門提交項目的檢測報告。交通主管部門在15天內未對備案的項目交工驗收報告提出異議,項目法人可開放交通進入試運營期。試運營期不得超過3年。
第十五條 交工驗收提出的工程質量缺陷等遺留問題,由施工單位限期完成。

第三章 竣工驗收

第十六條 公路工程進行竣工驗收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通車試運營2年後;
(二)交工驗收提出的工程質量缺陷等遺留問題已處理完畢,並經項目法人驗收合格;
(三)工程決算已按交通部規定的辦法編制完成,竣工決算已經審計,並經交通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認定;
(四)竣工文件已按交通部規定的內容完成;
(五)對需進行檔案、環保等單項驗收的項目,已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
(六)各參建單位已按交通部規定的內容完成各自的工作報告;
(七)質量監督已按交通部規定的公路工程質量鑒定辦法對工程質量檢測鑒定合格,並形成工程質量鑒定報告。
第十七條 公路工程符合竣工驗收條件後,項目法人應按照項目管理許可權及時向交通主管部門申請驗收。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人遞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對於不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的,應當及時退回並告知理由;對於符合驗收條件的,應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3個月內組織竣工驗收。
第十八條 竣工驗收的主要工作內容是:
(一) 成立竣工驗收委員會;
(二)聽取項目法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工作報告;
(三)聽取質量監督的工作報告及工程質量鑒定報告;
(四)檢查工程實體質量、審查有關資料;
(五)按交通部規定的辦法對工程質量進行評分,並確定工程質量等級;
(六)按交通部規定的辦法對參建單位進行綜合評價;
(七)對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
(八)形成並通過竣工驗收鑒定書。
第十九條 竣工驗收委員會由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質量監督、造價管理等單位代表組成。大中型項目及技術復雜工程,應邀請有關專家參加。國防公路應邀請代表參加。
項目法人、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接管養護等單位參加竣工驗收工作。
第二十條 參加竣工驗收工作各方的主要職責是:
竣工驗收委員會負責對工程實體質量及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按交通部規定的辦法對工程質量進行評分,對各參建單位進行綜合評價,對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確定工程質量和建設項目等級,形成工程竣工驗收鑒定書。
項目法人負責提交項目執行報告及驗收所需資料,協助竣工驗收委員會開展工作;
設計單位負責提交設計工作報告,配合竣工驗收檢查工作;
監理單位負責提交監理工作報告,提供工程監理資料,配合竣工驗收檢查工作;
施工單位負責提交施工總結報告,提供各種資料,配合竣工驗收檢查工作。
第二十一條 竣工驗收工程質量評分採取加權平均法計算,其中交工驗收工程質量得分權值為0.2,質量監督工程質量鑒定得分權值為0.6,竣工驗收委員會對工程質量評定得分權值為0.2。
工程質量評定得分大於等於90分為優良,小於90分且大於等於75分為合格,小於75分為不合格。
第二十二條 竣工驗收委員會按交通部規定的辦法對參建單位的工作進行綜合評價。
評定得分大於等於90分且工程質量等級優良的為好,大於等於75分為中,小於75分為差。
第二十三條 竣工驗收建設項目綜合評分採取加權平均法計算,其中竣工驗收工程質量得分權值為0.7,參建單位工作評價得分權值為0.3(項目法人佔0.15,設計、施工、監理各佔0.05)。
評定得分大於等於90分且工程質量等級優良的為優良,大於等於75分為合格,小於75分為不合格。
第二十四條 負責組織竣工驗收的交通主管部門對通過驗收的建設項目按交通部規定的要求簽發《公路工程竣工驗收鑒定書》。
通過竣工驗收的工程,由質量監督依據竣工驗收結論,按照交通部規定的格式對各參建單位簽發工作綜合評價等級證書。

第四章 罰 則

第二十五條 項目法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對不具備交工驗收條件的公路工程組織交工驗收,交工驗收無效,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第二十六條 項目法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對未進行交工驗收、交工驗收不合格或未備案的工程開放交通進行試運營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試運營,並予以警告處罰。
第二十七條 項目法人對試運營期超過3年的公路工程不申請組織竣工驗收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責令改正後仍不申請組織竣工驗收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試運營。
第二十八條 質量監督人員在驗收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殉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法人應負責編制工程竣工文件、圖表、資料,並裝訂成冊,其編制費用分別由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法人承擔。
各段交工驗收工作所需的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整個建設項目竣(交)工驗收期間質量監督進行工程質量檢測所需的費用由項目法人承擔。
第三十條 對通過驗收的工程,由項目法人按照國家規定,分別向檔案管理部門和公路管理、接管養護單位辦理有關檔案資料和資產移交手續。
第三十一條 對於規模較小、等級較低的小型項目,可將交工驗收和竣工驗收合並進行。規模較小、等級較低的小型項目的具體標准由省級人民交通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制訂。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交通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工程竣工驗收辦法》(交公路發[1995]1081號)同時廢止。

閱讀全文

與陝西省2014年第一季度公路運力分析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糧系股票 瀏覽:140
股指期貨乾死指數 瀏覽:616
有前期的淘寶貸款 瀏覽:862
人民幣怎麼換外匯 瀏覽:246
陶庄福建料廢鋼價格 瀏覽:202
嘉實基金和復星投資一樣么 瀏覽:890
736人民幣等於多少港幣 瀏覽:155
2011年鋼材價格走勢 瀏覽:55
2016投資自己人民日報 瀏覽:688
投資人陳榮 瀏覽:223
外匯供求區尋找 瀏覽:188
國債期貨預測上證50 瀏覽:798
鄭州國亨貴金屬怎麼樣 瀏覽:86
貸款買房哪個銀行利息低 瀏覽:354
元大寶來期貨 瀏覽:712
貴金屬烤瓷牙圖片 瀏覽:47
韶關貴金屬交易中心 瀏覽:1
全國開戶期貨開戶跑道穩定 瀏覽:529
匯豐外匯交易主管 瀏覽:399
中行外匯入賬申報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