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大眾年度經營計劃

上海大眾年度經營計劃

發布時間:2021-06-01 04:41:29

A. 上海大眾營銷策略

上海大眾憑借其在中國大陸市場近20年的積累,已成為中國轎車市場的一線領軍廠商。但現在上海大眾面臨著更多的市場進入者的挑戰,其壟斷地位受到威脅,市場佔有率逐漸萎縮。 而新進入的廠商除了不斷推出新車型佔領細分市場外,其蠶食市場的最主要手段就是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沖擊市場。面對激烈競爭,上海大眾也在竭力維護其車壇老大的地位,技術含量高的新車型投放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但是從整體上看,其價格與新進入的廠商相比依然堅挺。並且,上海大眾的有關負責人公開在媒體上表示「市場的領導者是不會主動降價的」,「上海大眾汽車質量好,故其造車成本高,實際上單車利潤已經很低」。本文針對上述說法,以價格作為切入點,用博弈論來分析上海大眾市場營銷策略的有效性。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與價格策略為簡便起見,我們將上海大眾視為博弈的一方,而將所有的競爭對手視為博弈的另一方(對手)。兩個博弈矩陣分別表示上海大眾為高成本企業和低成本企業,我們可以看看在這兩種情況下,其對手是否進入市場。以上是一個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即對手具有不完全信息,而上海大眾具有完全信息。可知:一、給定對手進入市場的情況下,上海大眾選擇低價斗爭行動還是高價合作行動,取決於其成本類型。如果它是高成本企業,則高價合作是最優策略;如果它是低成本企業,則低價斗爭是它的最優策略。二、對手不知道上海大眾的真實成本類型。如果假定對手知道上海大眾為高成本企業的概率為P,則對手選擇進入時的期望利潤是40P+(-10)*(1-P)>0,解得P*>0.2,即P*>0.2時,對手進入市場。也就是說,對手是否進入市場依賴於它「知道」上海大眾為高成本企業的概率,這是對手對於可能性的一種主觀判斷。三、顯然,對於處在壟斷地位的博弈一方,若是低成本企業,它將在博弈中占據最主動的地位,因為它可以通過採取單一的低價行動向對手發信號,從而獲取最大利潤。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與價格策略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中,壟斷者降低價格並非是為了放棄最大利潤,而是向進入者傳達自己低成本的信息。這樣,如以上博弈矩陣所示,對手進入就會無利可圖,只有選擇不進入,從而達到壟斷者維護市場地位、繼續佔有壟斷利潤的目的。上海大眾營銷策略博弈分析的結論一、如果上海大眾是高成本企業,並且對手也深知其作為高成本企業的概率超過一定的P*而採取進入行動時,上海大眾的最優行動是高價合作。這樣,雖然將一部分壟斷利潤分給對手,自己還能夠保持一定的利潤。就目前上海大眾堅挺的價格特點而言,可以視同高價策略,這是當上海大眾為高成本企業並且這一點被對手以較大概率確認後,它所能採取的最優策略。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大眾目前的高價策略是正確而有效的。二、既然是不完全信息博弈,那麼上海大眾作為高成本企業這一信息就不應該透露給對手。也就是說,即便上海大眾是高成本企業,如果此時上海大眾發出低成本的信號,並能影響到對手以為其為高成本企業的概率P(使P變小,P< P*),則對手會選擇不進入,這樣,上海大眾仍將獲得原有的利潤。而上海大眾「單車成本高」的說法直接向對手發出了一個使P增大的信號,雖然這種信號並不可靠,但它卻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從市場營銷及博弈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敗筆。三、既然是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那麼上海大眾作為壟斷者,完全可以主動降低價格,即向對手發出其低成本的信號,逼迫對手不進入市場。而上海大眾「市場領導者是不會主動降價的」這一說法有悖於最優價格策略。四、上海大眾「單車利潤已經很低」的市場營銷宣傳是極為不妥當的。首先,消費者在乎的是汽車的銷售價格(消費者剩餘),而不是廠家利潤的多少。其次,大家都知道,汽車的研發環節是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的,需要相對比較高的利潤率作為支撐,而上海大眾自已說自己的利潤率很低,會引發人們對其後續研發能力的擔憂,從而影響其客戶的品牌忠誠度。五、上海大眾「高質量要求高成本,也就導致了高價格」的邏輯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高質量並不必然要求高成本,否則怎麼會有「物美價廉」之說呢?並且,上海大眾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車技術,而先進技術的使用以及大規模生產,應該是有利於降低單車成本的。因此,上海大眾「高質量要求高成本」的說法如果成立,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上海大眾存在X低效率現象,即生產未能達到現有技術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也就是說,上海大眾有可能因為曾經的壟斷使得它減少了降低成本的壓力,從而滋生了X低效率,而消費者卻要為這一低效率買單。六、對於上海大眾和對手的博弈分析,同樣也適用於某個細分市場的車型。如果上海大眾能夠積極採用新技術,提高其生產效率(降低X低效率),使其某個車型的成本大大降低,那麼它仍有可能在某些細分市場上佔有博弈的主動地位,獲取較高的利潤。

B. 上海大眾簡介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上汽大眾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現在是由上汽集團和回大眾汽車集團答合資一起來經營,公司於1984年10月簽約奠基是國內歷史悠久的汽車合資企業之一。

現在的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安亭,並先後在南京、儀征、烏魯木齊、寧波 、長沙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

上海大眾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之一。從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親自批示,正式拉開了轎車中外合資經營洽談的序幕。在1984年10月,中德雙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隆重的合營合同簽字儀式,上汽大眾應運而生。

(2)上海大眾年度經營計劃擴展閱讀:

上海大眾為中國汽車工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的實踐模式。

上海大眾一直在保持SKODA汽車原有品牌理念的基礎上,合理的充分利用雙方的技術能力,進行本土化的創新開發,聯合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現在從經濟型轎車到中高端產品的全系列車型。

參考資料:網路-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C. 年度經營計劃的講師簡介

量化管理實戰專家
資深管理顧問講師: Edison 趙(趙安學)
賽蒽思(中國)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夥人;營銷學博士,美國項目管理協會會員,香港人力資源協會特邀青年專家;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山大學總監班特邀講師,多家培訓機構金牌講師,曾任英國Intertek廣州分公司市場部總監,正略鈞策(原新華信)高級咨詢顧問等職。
10年咨詢行業從業經歷,曾主持超過50家企業大型顧問項目工作;在醫葯、食品、通訊、電子、服裝、金融等多個行業具有豐富的項目實戰經驗;擔任國內多家大型企業如美的、江中、三九、步步高、匯仁、怡寶、南孚電池、河南移動、廣東聯想、九陽電器等營銷咨詢顧問;在品牌塑造、新產品上市、銷售團隊管理、營銷系統建設、薪酬體系設計等多個領域,成功輔導多家企業導入實施量化管理,被譽為「新實戰派」量化管理專家。
擅長解決的問題——
如何科學的制定年度經營計劃;如何量化的設計薪酬體系與考核系統;如何量化的規劃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如何對企業培訓進行量化管理;如何搭建高效協作的組織架構;如何有效導入項目管理模式;
如何洞察客戶需求、破解消費者心理;如何科學診斷品牌狀態;如何低成本的塑造和建立品牌;如何組織新產品上市;如何對渠道和終端實施量化管理;如何對廣告進行量化管理;如何對銷售團隊進行管理和提升;
授課風格和特色——
2005年起開始從事培訓工作,數百場培訓實戰課程經驗,所授課程極富邏輯性、系統性和趣味性;課程設計視野開闊,高度關注客戶問題,切合實際,極具洞察力和實戰性;
培訓課堂氣氛活躍,講師講解思路清晰,激情生動,風趣幽默,大量實操案例介紹,通俗易懂,培訓滿意度非常高。
主講課程
CM-01 《有效制定年度經營與發展計劃》
CM-02 《企業量化管理》
CM-03 《全面項目化管理》
MKT-01 《品牌量化管理》
MKT-02 《營銷量化管理》
MKT-03 《新產品上市組織與管理》
MKT-04 《渠道與終端量化管理》
MKT-05 《消費者行為學與營銷量化管理》
MKT-06《專業市場調研與量化管理》

D. 上海大眾汽車近幾年生產年總量情況

上海大眾一向是人們相當喜歡的牌子

這個系列的
http://www.512auto.com/Auto/Search.asp?CatenaID=287&strType=Catena

產量應該是相當不錯的吧

E. 上海大眾集團的詳細資料

上海大眾大廈:
上海大眾大廈是由大眾交通集團全資興建的涉外三星級賓館,地處上海市中山西路1515號,內環線高架吳中路出口處、西區車站旁,交通便捷,
總建築面積為22000平方米。十九層樓氣勢宏偉,軒昂挺拔。當您步入大堂,溫馨的笑臉,親切的問候,使您有「回到家真好」的感覺。
大眾大廈是由上海大眾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興建的集商、住、休閑健身為一體的三星級賓館。
開業時間:1997年
裝修時間:2006年
離機場距離(公里):7.5
距浦東機場(公里):55
離火車站距離(公里):11
離市中心距離(公里):9
離徐家匯距離(公里):3.5
地址:中山西路1515號
(徐匯區)
行政區:上海徐匯區
商業區:上海徐家匯地區

F.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公司治理

張海亮:上海大眾汽車董事、總經理。
賈鳴鏑:上海大眾汽車銷售與市場執行經理兼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質量是上海大眾的生命。根植於心的質量意識和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上海大眾贏得了消費者長期的信任。作為中德合資企業,上海大眾秉承了德國大眾對產品質量的嚴謹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精湛的製造工藝技術從一開始就融入企業的血液之中,「質量領先」的理念和原則貫穿於產品開發、供應商、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整個業務鏈。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評估體系,從生產規劃、工藝裝備的確定到設備的維護保養,從原材料進庫到成品出廠,每一道都處於縝密的監控之下。
1995年,上海大眾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又相繼通過了VDA6.1(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質量體系)和ISO9001(2000版)體系審核。2003年,上海大眾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上海市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2004年、2007年,上海大眾兩度將「上海市質量金獎」收入囊中。憑借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顯著績效,上海大眾於2001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首家也是惟一一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並在2007年順利通過該獎項的再次確認。 保持在中國轎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參與並贏得國際競爭。
這一願景源於我們創造的輝煌,擁有的實力。上海大眾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創下中國汽車產業諸多第一,被譽為「中德兩國成功合作的典範」。上海大眾具備了完善的產品系列,建立了完整的研發系統,構建了全國最大的營銷服務體系,擁有了一流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培育了專業、高效、富有創造性和事業心的團隊。
在這一願景的指引下,我們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積極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和全球化挑戰。我們通過在營銷、研發、運營、服務、管理等方面持續不斷地改進,繼續保持在中國轎車市場的領先地位,積極參與並贏得國際競爭。 我們致力於提供適應中國顧客需求並符合國際標準的汽車。以安全、優質、節能、環保的產品和卓越的服務,提高消費者的生活品質;以誠實、高效的經營,為用戶、股東、員工、社會和其他合作夥伴創造價值。上海大眾恪盡職守地承擔對相關各方的責任:
對用戶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品質,持之以恆地改進創新,滿足用戶的需求,超越用戶的期望。對股東以良好的效益回報股東,保障中德雙方股東的長期利益。對員工積極為員工提供合理的報酬、學習培訓的機會、多元化的發展道路、良好的工作氛圍。對社會不斷提高產品的節能、環保性能,積極拉動汽車產業鏈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關愛社會、關注環境、支持公益事業。
對合作夥伴與供應商、經銷商及其他合作夥伴相互尊重、協同互助、合作共贏。 追求卓越永爭第一
上海大眾在發展中蘊育了「追求卓越,永爭第一」的卓越文化。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競爭日益加劇。面對挑戰,上海大眾更需要以「追求卓越,永爭第一」的信念鼓舞、激勵所有員工,使整個企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同心同德,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競爭總有潮起潮落,但「追求卓越,永爭第一」的信念不可改變。「爭」體現我們鍥而不舍、奮勇爭先的精神和行動,我們以市場為導向,打造成本領先優勢、差異化優勢、專業化集中優勢和速度領先優勢,使企業在競爭中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永爭第一」的企業總是能夠更好地戰勝自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永遠追求卓越,爭當第一才能始終位於時代的前沿,做時代潮流的引領者。

G. 高分求上海大眾汽車近幾年銷售情況

2007年上海大眾銷量46.6萬輛,其中零售43.6萬輛

分車型:(大致數據)
桑塔納系列:18萬
帕薩特Lingyu:13.5萬
Polo勁情勁取:8萬
Touran途安: 1萬
Octavia明銳:5萬
其他(主要是一些老款、警車等):1.1萬

H. 上海大眾汽車的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學修課期末考試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系:機械繫 專業: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班級:四班 學號:49 姓名:雷舟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位於上海西北郊安亭國際汽車城,佔地面積 3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之一,年生產能力超過45萬輛,產品包括桑塔納、桑塔納Vista、帕薩特新領域、波羅、途安、途觀五大平台六大系列幾十個品種。上海大眾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汽車工業「閉門造車」低水平徘徊的歷史,開辟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二十多年來,上海大眾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創下了我國轎車工業發展的新模式。在探索中國轎車工業合資經營的道路上,上海大眾迎難而上,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滾動發展的道路,為中國汽車工業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轎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的實踐模式。在擴大自身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開展了振興中國轎車零部件工業的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工作。這一跨地區、跨行業的宏大系統工程,帶動了一大批配套工業的技術進步,為形成符合國際水準的零部件生產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國內轎車工業的蓬勃發展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上海大眾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經過各方多次追加投資,公司注冊資本從最初的1.6億元人民幣增加到11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由9.8億元人民幣增長到369.4億元人民幣。經過一、二、三期技術改造工程和資產收購,上海大眾目前形成了五大生產區域和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計產銷各類轎車518萬輛,是國內保有量最大的轎車企業。鑒於上海大眾在自身發展和市場競爭中的出色表現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資雙方已於2002年提前續簽了延長合營合同,將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在一個跨國界、跨文化、跨時代、跨技術的大背景下,上海大眾中外雙方精誠合作,開拓進取。公司曾連續八年榮獲中國十佳合資企業稱號,八度蟬聯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榜首,並連續九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上海大眾創造了中國轎車工業的多項第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一個中外合作成功的典範,上海大眾已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在發展里程中,上海大眾創下中國轎車工業多項第一。 先進的工藝設備經過三期重大的技術改造工程,上海大眾目前已形成四大生產區域(汽車一、二、三廠和發動機廠)和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的生產布局。上海大眾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模塊化生產方式的總裝線、先進的激光在線檢測設備,確保轎車製造質量穩定可靠;先進的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台2000T全封閉快速成型多工位壓機、大量採用的機械手,確保沖壓件的製作精度;大量的焊接機器人、先進的激光焊接技術,大大提高了車身結構的鋼性強度和表面的光潔度;雙面鍍鋅鋼板、先進的空腔注蠟工藝,結合先進的轎車塗裝工藝和自動噴塗設備,保證車身多年防腐。嚴謹的質量管理質量是上海大眾的生命。上海大眾秉承德國大眾「像製作工藝品那樣精工細致製造轎車」的精神,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評估體系,持之以恆地貫徹和堅持產品技術含量高、安全性強、製造精益的標准。1995年,上海大眾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又相繼通過了VDA6.1(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質量體系)和ISO9001(2000版)體系審核。2001年,上海大眾榮獲「全國用戶滿意企業」,並獲得了國家首次頒發的「全國質量管理獎」。2003年,上海大眾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上海市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2004年,上海大眾又將「上海市質量金獎」收入囊中。上海大眾質量控制中心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綜合匹配測量室,其質量檢測手段已實現了現代化和數字化。雄厚的開發能力作為一個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在多年的發展中堅持走引進吸收與自主開發並重的技術道路,大力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在2005年度上海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價中,上海大眾技術中心位列行業第一。在硬體設施上,多年來上海大眾累計投資達20億元。發展至今,公司擁有規模龐大、設施先進的技術中心,配備了完整的車身自主開發和發動機、電器、底盤匹配開發的硬體設施;擁有中國第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集各種特殊路面與完整配備設施於一身的轎車專業試車場;擁有具備世界先進實驗設備的質保實驗室,包括金屬、非金屬、電器等方面眾多先進的實驗設備。在技術人才的培養上,上海大眾通過TTA培訓和項目合作,建立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產品開發隊伍,各領域已基本擁有開發領頭人。在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的國產化階段,以及聯合開發階段之後,上海大眾進入了加大自主開發能力的建設階段。由上海大眾開發的出口版右置方向POLO轎車,在2003年成功批量出口澳大利亞;2004年3月,由上海大眾自主完成開發的桑塔納 3000型成功上市。被《中國汽車畫報》「年度榜2006」評選活動專家團稱之為「優秀的設計人員採用優秀的開發模式創造出的最優秀的本土車型」的PASSAT領馭2005年11月上市後持續熱銷,供不應求。完善的產品系列桑塔納 從1984年引進至今,上海大眾桑塔納 已經進行了幾百項技術改進,陸續推出了99新秀、世紀新秀和俊秀等數種車型,技術含量不斷提升,並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銷售勢頭,被譽為中國車壇的「常青樹」。
帕薩特 上海大眾帕薩特 於1999年12月成功投產,迅速成為中高級轎車的經典之作。2005年11月全新上市的PASSAT領馭在保持帕薩特 品牌經典品質的同時,融合了更多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元素,外形設計豪華動感,內部空間舒適精緻,操控性能精確扎實。波羅 2002年4月,代表著當今汽車工業國際先進水平的上海大眾波羅 正式上市。在這款國際緊湊型家庭轎車最新車型的引進中,上海大眾真正實現了全球同步規劃、同步生產、同步上市。2006年6月,上海大眾又進一步推出了POLO勁情、勁取,獲得了市場的追捧。桑塔納 3000型 「超越者」 上海大眾首款自主開發的產品——桑塔納 3000型於2004年3月成功上市。作為桑塔納 2000型的垂直換代產品,「超越者」不僅外觀更加時尚現代,空調系統、電控系統、舒適系統等也有較大的提升。途安 2004年11月正式上市的上海大眾途安 應用簡潔、時尚的設計理念,兼具轎車的舒適、安全和MPV的多功能性,在家用、商務和休閑性上達到了完美結合,是國內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多功能轎車。斯柯達 2007年即將上市的斯柯達明銳,出自於最新的PQ35平台,搭載了先進的1.8TFSI發動機,擁有完善的安全配置和人性化的設計,外觀內斂大氣,配置豐富,品質過硬,相信會是上海大眾新一款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的優秀車型。 全新的營銷服務上海大眾是國內保有量最大的轎車生產企業,產品和營銷服務網路也遍布全國各地。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發展,上海大眾「四位一體」經銷商和特約維修站總計達到1000多家,全國的地級市覆蓋率超過70%,南至三亞,北至漠河,東至佳木斯,西至喀什,形成了分布最廣、布點最密的轎車營銷與售後服務網路。作為國內最早引入客戶關系管理(CRM)的汽車企業之一,上海大眾在2001年就籌劃實施了CRM項目。五年來,上海大眾的CRM日益完善,並蟬聯2004、2005年度中國汽車行業最佳CRM實施企業。2005年9月,上海大眾售後服務熱線啟用新號碼10106789,此舉標志著CRM的重要一環——客戶服務中心完成了售前、售後呼叫中心的業務整合工作,從而使客戶享受到上海大眾全過程統一的標准服務,確保各類咨詢和建議得到最快速的響應,並且通過對客戶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蹤實現個性化服務。2005年10月,上海大眾推出了全新的服務品牌「Techcare大眾關愛」,為用戶提供購車、用車、換車、裝飾車等全方位的服務,讓用戶真正體會到360度的全程關愛。系統化的銷售服務,透明誠信的二手車置換,便利化的汽車金融服務,個性化的汽車附件,以及維系客戶忠誠度的車主俱樂部等與標准化專業服務的有機融合,是上海大眾服務品牌的六大支柱。多年來,上海大眾一直致力於開發和生產兼具安全性、動力性、經濟性和舒適性的環保型轎車。目前,上海大眾各類車型均比國家法規規定的時間至少提前了2年達到排放法規的要求,其中帕薩特 、波羅 、途安 的排放標准可以達到歐洲四號水平。從2007年大眾開始實施『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動力總成戰略』 ,目標是到2010年將集團所有在華車型的平均油耗和排放降低20%。大眾將在TSI發動機和DSG變速箱的普及工作作為重點。2008年7月15日,上海大眾江蘇儀征項目簽約儀式在南京低調舉行。這是繼一汽大眾落戶廣東佛山南海鎮之後,大眾汽車在華新投產的第六個整車項目,也是上海大眾繼上海、南京之後的第三個整車生產基地和第五個工廠。儀征工廠的浮出水面,意味著大眾南下策略布局已基本收官,大眾對中國市場的新一輪攻勢已大幕拉開,挑戰300萬輛的產銷成為了大眾在華新的目標。受前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和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都出現了放緩的情況,在2008至2010年的暫時性增長放緩之後,中國的GDP增長將重新回到穩定快速增長的軌道上。此外,30年來在中國發展所奠定的堅實基礎,也為大眾汽車發布和實施2018戰略提供了實力保障。2018戰略是一項指導大眾汽車發展的方向性戰略,它將推動大眾在未來實現銷量翻番的目標。2018年並不是一個最終的時間結點,會根據未來中國經濟和汽車市場的發展變化,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2018戰略闡明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和兩大合資公司共同的願景和目標,以及未來長期的發展方向對於汽車生產企業,衡量它成功與否的最直接指標是銷量,而銷量則反映了消費者對品牌與產品的傾向性。在2018戰略的指導下將進一步兌現承諾,向中國引進更多最先進、最環保的產品和技術,同時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準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上海大眾投資24億歐元重點發展新技術的開發、新產品的引入、品牌形象建設、銷售網路和服務的升級等方面,目標是建立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汽車銷售網路。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在華三大品牌——大眾汽車、奧迪和斯柯達,都擁有覆蓋面廣而且成熟的經銷商體系,上海大眾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網路覆蓋率,為未來實現銷量翻番、將經銷商數量增加一倍的目標提供保障。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中小型城市將成為中國汽車市場新的增長點,因此,上海大眾會把加強在這些市場的銷售網路建設作為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從2008年推出的上海大眾朗逸以來上海大眾會給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本土開發車型。」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般談到可持續發展,人們總會將它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雖然大眾汽車集團始終致力於成為最環保的汽車生產商,這已經是大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但是與比亞迪的可持續發展電動力汽車來還存在多點不足汽車動力方面的可持續存在很大的差距無獨有偶上海大眾的成功絕不是偶然,成功的營銷策略, 管理策略 ,成功的追加投資和致力於技術核心的研究以及高管領導著眼於未來的發展戰略,奠定了上海大眾成功的必要因素.「追求卓越 永爭第一」為核心理念的上海大眾,不僅要成為全國一流的企業,更將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躋身世界一流的轎車企業行列,努力為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騰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I. 上海大眾公司的簡介

成立於1985年的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眾)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雙方投資比例各為50%。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安亭國際汽車城,佔地面積333萬平方米。新成立的上海大眾南京分公司為第四個整車生產基地,位於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面積63.5萬平方米。 上海大眾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之一。基於大眾、斯柯達兩大品牌,公司目前擁有帕薩特、波羅、途安、LAVIDA朗逸、TIGUAN途觀和Octavia明銳、Fabia晶銳、Superb昊銳等十大系列產品,覆蓋A0級、A級、B級、SUV等不同細分市場。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見證了改革開放的30年。 1978年11月,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親自批示,正式拉開了轎車中外合資經營洽談的序幕。經過六年縝密的談判,1984年10月,中德雙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隆重的合營合同簽字儀式,上海大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應運而生。

在探索中國轎車工業合資經營的道路上,上海大眾迎難而上,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滾動發展的道路,為中國汽車工業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轎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的實踐模式。在擴大自身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開展了振興中國轎車零部件工業的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工作。這一跨地區、跨行業的宏大系統工程,帶動了一大批配套工業的技術進步,為形成符合國際水準的零部件生產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國內轎車工業的蓬勃發展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上海大眾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經過各方多次追加投資,公司注冊資本從最初的1.6億元人民幣增加到11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由9.8億元人民幣增長到369.4億元人民幣。經過一、二、三期技術改造工程和資產收購,上海大眾目前形成了五大生產區域和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計產銷各類轎車518萬輛,是國內保有量最大的轎車企業。鑒於上海大眾在自身發展和市場競爭中的出色表現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資雙方已於2002年提前續簽了延長合營合同,將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 在一個跨國界、跨文化、跨時代、跨技術的大背景下,上海大眾中外雙方精誠合作,開拓進取。公司曾連續八年榮獲中國十佳合資企業稱號,八度蟬聯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榜首,並連續九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上海大眾創造了中國轎車工業的多項第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一個中外合作成功的典範,上海大眾已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

閱讀全文

與上海大眾年度經營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螺紋鋼期貨上市時間 瀏覽:734
420000韓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元 瀏覽:275
指數基金盈利收益率怎麼看 瀏覽:367
融資租賃損益 瀏覽:121
億投資微商 瀏覽:610
一千多港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466
甲公司採用融資 瀏覽:777
河北省融資租賃 瀏覽:944
醫院建設融資 瀏覽:129
1千美金有多少人民幣 瀏覽:423
瑞麗航空股票 瀏覽:263
政府融資平台浙江 瀏覽:473
2019年人民幣對日幣 瀏覽:261
招行外匯通賬號密碼是多少 瀏覽:48
5英鎊人民幣 瀏覽:36
買外匯利潤計算器 瀏覽:295
理財書滾雪球 瀏覽:411
彩虹貸款要擔保人么 瀏覽:554
店面商業貸款利率 瀏覽:308
股票討論交流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