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世博會預計將吸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其中海外參觀者人數將超過___萬
300
上海世博期望吸引350多萬海外遊客 占總人次5%
期望吸引350多萬海外遊客
上海世博會境外個人門票發售,也在7月1日同時啟動。香港、澳門、台灣、日本、美國、加拿大及大洋洲地區的個人購票者,當日起可通過當地代理商購買到上海世博會門票。
目前,2010年上海世博會共與9家境外門票銷售指定代理商簽署了代理合同,包括香港中國旅行社、日本JTB公司、台灣中國旅行社、澳門中國旅行社、新新麗華旅行社、澳洲中國旅行社、Ticketmaster公司、美國恆信百利佳集團、天寶旅遊公司。
在日本,60萬張上海世博會門票,也由各門票代理機構網點對日本民眾發售,預計將吸引100萬人次的日本遊客。為方便某些日本觀眾多次進出世博會,日本地區還將發售3次券和7次券,60歲以上的老人、大中小學校學生和兒童還享有相應優惠。
據悉,上海世博會預計將有7000萬參觀人次,主辦者期望能吸引到350萬名左右的海外遊客,占總參觀人次的5%。
『貳』 上海市每年入境旅遊人數(1978年-2009年)
第八章 浙江旅遊業
第二節 浙江海外客源市場
一、浙江旅遊業概述 (一)產業水平不斷提高,奠定了浙江作為中國重要旅遊省份和重要旅遊創匯基地的地位。 (二)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產業體系逐步健全。 (三)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產品結構不斷完善。 (四)行業管理日趨規范,企業實力明顯增強。 (五)綜合功能全面發揮,拉動效應日益明顯。
2003年,由於受突如其來的「非典」的影響,浙江省旅遊業受到了重創,但浙江省旅遊業變危機為機遇,變困難為動力,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抓要素整合,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通過抓區域聯合,積極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通過抓宣傳促銷,重建旅遊者消費信心;通過抓管理整頓,促進旅遊產業整體素質的提高,通過抓隊伍建設,展現了良好的行業風采。
二、旅遊區域開發布局 浙江各旅遊區的發展和建設將以交通發展和資源配置為導向,以旅遊城市為軸心,沿杭甬、上三、杭金衢、甬台溫、金麗溫等高速公路交通線發展,實現梯度推進,沿線開發,最終形成全省旅遊大網路。
(一)杭紹旅遊區(含杭州、紹興地區) 杭州 三大重點是: 一是加快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建設; 二是做好西湖文章,深挖內涵,推陳出新; 三是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紹興 要抓住機場通航、公路交通改善的有利時機,將旅遊體系納入杭州大旅遊圈,以創建經濟強市、文化名市、旅遊大市為目標,挖掘江南水鄉、越地風情內涵,做好越文化文章,深層次開發名人書法、水鄉、橋鄉、酒鄉、佛教等專項旅遊,搞好以「祭禹」、「國際書法節」、「黃酒節」和「水鄉風情」等龍頭項目的配套建設,加緊會稽山旅遊度假區和水鄉文化旅遊設施建設,挖掘江南水鄉、越地風情的內涵,
(二)寧舟台旅遊區(含寧波、舟山和台州地區) 寧波 作為全省的旅遊第二中心,率先完成旅遊強市的發展布局,利用海港、空港、鐵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樞紐的優勢,以歷史文化名城和濱海港口城市為依託,發揮浙東旅遊的組織中心和集散中心作用,以東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搖籃、佛教勝地為基本特色,形成全市一圈四帶的旅遊業發展戰略布局,建設以現代化城市形象為核心的,輻射浙東各市地旅遊區的多層次旅遊網路,盡快使寧波發展成為全國重要濱海旅遊中心城市和海內外聞名的國際性港口旅遊強市。
舟山 充分發揮海島、海洋的旅遊資源優勢,積極加入上海及長江流域旅遊網路,利用機場將客源市場拓寬至全國,突出海天佛國和海洋休閑度假旅遊兩大主題,以中國沙雕節為基礎,開發以海洋文化為內涵的系列旅遊產品,開拓朝拜尋根旅遊、玩海休閑旅遊、國際海員旅遊等,使舟山盡快成為中國重要的國際旅遊勝地。
台州 以建設「中國東海岸神往的台州」市場形象為中心,創建「看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中國到台州」和「山神、海韻、山海經」等旅遊特色,完善天台山佛教、濟公故里游、茶道、名品果園觀光等四大旅遊專項產品,開發大陳島、千年陽光名鎮、大鹿島岩雕、蛇蟠島等海洋黃金旅遊線,形成以臨海古城、長嶼硐天、仙居漂流、皤灘古鎮為主體等旅遊名品,把台州建設成具有鮮明山海風光特色、在全國和國際有影響的綜合性人文山水旅遊區
(三)溫麗旅遊區(含溫州、麗水地區) 溫州 要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抓住鐵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的改善,突出「甌越風情」的地方特色,合理布局,優化結構,繼續旅遊產業的「溫州模式」,以雁盪山和楠溪江為重點,加速以溫州為全省旅遊副中心的輻射型旅遊網路建設。在發展國內旅遊的同時,發展國際旅遊;在推出名山大川游的同時,積極開發商務投資、社會經濟等專項旅遊,使溫州的國際和國內旅遊同步提高,別具山海特色和經濟格局的海內外著名旅遊地。
麗水 要以浙江高原、秀山麗水、全國生態示範區、畲鄉和名品(寶劍、青瓷、石雕)之鄉、中國攝影之鄉、黃帝文化為重點,抓住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等交通發展契機,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加快甌江旅遊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形成以甌江為紐帶,以麗縉青、龍泉為重點、以中國休閑養生基地為長期賣點。抓好縉雲仙都、龍泉山(又稱風陽山)、百山祖、東西岩——南明山、石門洞、畲鄉旅遊和青田石雕城、雲和仙宮湖的規劃建設,通過十年的建設發展,把麗水建設成為「中國一流的休閑養生基地」。
(四)金衢旅遊區(含金華、衢州地區) 金華 要發揮浙江中部旅遊副中心的地位,搞好浙中南與浙西旅遊線的吸引與集散。充分挖掘四省九地市的客源市場。重點抓好北山雙龍風景旅遊區建設,加強「黃大仙」旅遊線和金華國際黃大仙文化旅遊節的市場開拓與促銷,爭取金華成為港澳台、東南亞黃大仙信徒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做好橫店影視文化的建設與包裝,使中國農民旅遊節成為我省高規格的旅遊節慶活動之一。搞好蘭溪諸葛文化、義烏小商品之旅等特色旅遊線路建設。加快六洞山、仙華山、方岩、武義俞源、郭洞等景區建設。啟動蘭溪旅遊度假區建設,加快武義溫泉度假區開發,使金華成為我省旅遊在中西部的有力支撐點。
衢州 充分利用交通要道、浙閩贛皖四省旅遊線結合點的有利區位,逐步建成以衢州為旅遊集散中心,以城區孔廟與爛柯山相組合的名城文化旅遊區,並以東部的龍游石窟為龍頭,西部江郎山為代表的兩翼進行建設布局。以及構建衢南紫微山、九龍湖組成的山水文化旅遊區,衢北太真洞、白塔洞、兩頭洞等組成的溶洞景觀旅遊區和常山、開化錢江源森林公園、三衢石林旅遊區所組成的旅遊發展區域布局。並延伸拓展開發至千島湖、杭州、溫州、金華等省內旅遊線及福建武夷山,安徽黃山、歙縣、江西三清山、龍虎山、廬山等國際旅遊線。
(五)嘉湖旅遊區(含嘉興、湖州地區) 嘉興 發揮區位優勢,突出潮、湖、河、海、古鎮等地方特色,發展歷史文化和水鄉度假等專項旅遊。抓好「錢江觀潮」、「南湖第一船」、「東海西湖」、「水鄉古鎮」等精品開發。完成九龍山旅遊度假區海水變藍工程、西塘古鎮和烏鎮的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程;完善鹽官、南北湖等景區的配套建設;利用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客源市場優勢,開發休閑度假娛樂產品,使嘉興成為蘇浙滬旅遊網路中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和休閑度假會議基地。
湖州 以太湖和吳越歷史文化為依託,充分發揮區域和資源優勢推出「南潯古鎮」、「中國竹鄉」、「莫干名勝」「太湖風光」四大品牌,突出蠶絲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和湖筆文化特色,加快旅遊景區建設,重點抓緊太湖水上運動中心、南潯古鎮區、安吉黃浦江源景區、德清吳越風情景區和長興古生態景區等項目建設。開通太湖水上通道,連接蘇州、無錫構築環太湖風情旅遊圈;開通莫干山至安吉綠色通道,連接臨安、餘杭構築浙西北生態旅遊圈。使湖州成為太湖南端重要旅遊樞紐陽華東旅遊線上新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三、旅遊線路開發 旅遊產品開發的重點是旅遊線路的組織,「十五」期間,全省將重點進社五條旅遊干線,以干線為基礎,形成多條環形旅遊線,從而帶動全省旅遊的整體開發。
(一)浙東風情旅遊線 杭州——紹興——(餘姚)新昌——天台——臨海——奉化——寧波——普陀——嵊泗——上海。 (二)浙西山水旅遊線 A、杭州——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黃山 B、杭州——建德——蘭溪——衢州——武夷山(三清山) (三)浙北運河古鎮旅遊線 A、杭州——嘉興——或上海或蘇州 B、杭州——湖州——蘇南(蘇州、無錫、南京) C、上海——湖州——皖南
(四)浙中南生態文化旅遊線 浙中南主線為杭州(衢州)——浦江——東陽——金華——武義——永康——縉雲——麗水——青田——溫州;溫州——楠溪江——雁盪山——玉環——溫嶺——台州;溫州——瑞安——文成——平陽——蒼南——泰順——南麂。 (五)濱海海洋旅遊線 上海市——嘉興或寧波——台州——溫州——福建
四、浙江旅遊業的發展目標 (一)旅遊總收入相當國內產總值比重 2005年10.2%,2010年11.5%,2020年13%。 (二)接待海外旅遊者總人次 2005年,接待201萬人次,年均增12.3%,2010年,接待300萬人次,年均增8.4%,2020年,接待480萬人次,年均增5%。
(三)旅遊創匯 2005年,創10.3億美元,平均年增15%,2010年,創21億美元,平均年增15%,2020年,創43億美元,平均年增7.5%. (四)國內旅遊接待人次 2005年,9100萬人次,平均年增9%,2010年,14000萬人次,平均年增9%,2020年,27500萬人次,平均年增7% (五)國內旅遊收入 2005年,855億元,平均年增14.8%,2010年,1720億元,平均年增15%,2020年,3500億元,平均年增7.5%。
第三節 浙江旅遊客源市場 一、入境旅遊 (一)入境旅遊人數
1、旅遊者構成
2、區域分布
3、國別 2002、2003年,浙江入境旅遊主要客源國(按接待量排序),位居前十名的是: 2002年: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泰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 2003年: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泰國、德國、義大利、印尼、法國
4、城市接待量 在浙江的11地市中,接待入境旅遊者最多的杭州市,基本上要佔到47-50%的比重,寧波市次之,嘉興市近幾年發展較快,超過了溫州市、紹興市,金華市也後來居上,2003年已位列全省第四。
1995—2003年,浙江省各市入境旅遊者接待量情況
(二)入境旅遊者特徵 1、性別 2003年,來浙江的人境旅遊者中,男性佔66.7%,比上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女性佔33.3%。
2、年齡
3、職業
4、旅遊目的
(三)旅遊外匯收入 1、總量 列全國第六位。
2、各城市旅遊外匯收入 1995—2003年,我省各市旅遊外匯收人情況如下表:
(四)入境旅遊者花費 1、人均天花費 2003年,入境旅遊者在我省人均天花費188.3美元。
2、主要市場過夜旅遊者人均天花費 2003年,浙江省入境旅遊者主要市場在浙江的人均天花費見下圖:
3、人均天花費 2003年,入境旅遊者在浙江的人均天花費構成見下圖:
(五)停留時間 2002年,入境旅遊者在浙江的平均停留時間為2.48天,與上年基本持平。2003年,入境旅遊者在浙江的平均停留時間為2.6天,與上年延長0.12天。
二、國內旅遊 (一)國內旅遊者人數 2003年,全省共接待國內旅遊者8429萬人次,同比增長5.1%,列全國第六位。 1、按是否過夜劃分 2003年,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中過夜旅遊者佔64.6%,外地一日游佔23.7%,本地一日游佔11.7%。 2、按居民類型 2003年,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中城鎮居民佔87.6%,非城鎮居民佔12.4%。 3、按旅遊方式分 2003年,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中通過單位組織佔21.5%,旅行社組織佔11.3%.個人或與親朋結伴佔67.2%。
4、按來源地分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本省遊客佔42.5%,上海14.8%,江蘇11.3%,安徽2.9%,廣東4.3%,北京4.2%,山東3.9%,福建2.5%,江西2.0%,四川2.0%,其他9.6%。 5、按停留時間分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在我省停留1夜的佔39.3%;停留2—3夜的佔35.4%,停留4-7夜的佔23.1%,停留8在以上的佔2.2%。 6、按旅遊次數分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平均旅遊一次的佔45.9%,2-3次的佔36.8%,4次以上的佔17.3%。
7、按城市接待量分 1995—2003年我省各市接待國內旅遊者情況
(二)國內旅遊者特徵 1、性別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男性佔62.4%,女性佔37.6%。 2、年齡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65歲以上的佔4.2%,45—64歲佔17.5%,25—44歲佔62.6%,15-24歲佔14.3%,14歲以下佔1.4%。
3、職業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 公務員佔10.3%,專業文教科技人員佔10.9%,工人佔9.3%,企事業管理人員佔28.7%,服務銷售人員佔14.2%,離退休人員佔3.4%,農民佔3.6%,軍人佔1.2%,學生佔5.1%,其他人員佔14.3%. 4、旅遊目的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觀光游覽佔38.3%,休閑度假19.8%,探親訪友佔8.9%,商務活動佔16.7%,會議佔5.3%,健康、療養佔1.1%,宗教朝拜佔0.9%,文化體育科技交流佔3.2%,其他目的佔5.8%。
(三)國內旅遊者花費 2003年,全省國內旅遊者人均花費為824.9元,同比增長4.4%。主要用於住宿、購物、餐飲、長途交通。停留時間,國內過夜旅遊者在浙江平均停留時間為2.5天。
三、入境旅遊市場 (一)亞洲市場 1、日本
2、韓國
3、東南亞 (1) 馬來西亞 2002年,馬來西亞來浙遊客9.9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3.6%,是增幅最大的客源國。 2003年,由於受「非典」的影響,馬來西亞來浙遊客8.1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7.8%。
(2) 新加坡 2002年,新加坡來浙遊客6.9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5.3%,增幅僅次於馬來西亞,在所有客源國中名列第二。 2003年,新加坡來浙遊客5.7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8.0%。
(3) 泰國 2002年,泰國來浙遊客4.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1.9%,增幅創歷史新高。 2003年,泰國來浙遊客3.2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2.5%,跌幅創歷史新高。 單位:人次
(4) 菲律賓、印尼 2002年,菲律賓、印尼來浙遊客達到1.98萬和2.23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26.4%、23.8%。 2003年,菲律賓來浙遊客達1.43萬,比上年下降27.6%;印尼來浙遊客達2.40萬人次,是東南亞唯一增長的國家。
(二)歐洲市場 1、德國 近些年歐洲市場在浙江發展比較平穩,波動不大。德國是西歐市場中來浙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2002年來浙德國旅遊者達到3.00萬人次,增長8.5%。2003年來浙德國旅遊者達2.76萬人次,下降8.2%。
2、法國 法國近年來浙旅遊人數增長較快,2002年2.85萬人次 ,增幅高達28.9%。2003年來浙人數2.24萬人次,下降21.5%,在歐洲國家中跌幅最大。
3、英國 近幾年來浙旅遊人數呈穩步增長態勢。2001年來浙人數1.63萬人次,增長15.5%,2002年來浙人數2.09萬人次,增長27.7%。2003年來浙人數1.99萬人次,下降4.5%。
4、義大利 義大利市場基本與英國相似,來浙的義大利旅遊者以商務散客為主,2002來浙人數2.58萬人次,增長18.6%。2003來浙人數2.69萬人次,增長4.4%。
5、西班牙、俄羅斯 西班牙、俄羅斯是浙江省歐洲市場中新興的市場。2002年,西班牙來浙旅遊1.54人次,比上一年增長12.2%;俄羅斯9767人次,下降13.4%。2003年,西班牙來浙旅遊1.18人次,比上一年下降23.3%;俄羅斯9686人次,下降0.9%。
6、瑞士、瑞典、荷蘭 2002年,瑞士、瑞典、荷蘭來浙旅遊人數分別達到3750人次、5862人次、11618人次,其中瑞士、瑞典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10%、1.7%,荷蘭增長17.1%。 2003年,瑞士、瑞典、荷蘭來浙旅遊人數分別達到4378人次、5785人次、11371人次,其中瑞士增長16.8%,瑞典、荷蘭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1.3%、2.1% 。
(三)美洲市場 1、美國 美國是浙江省最重要的外國人市場之一。2002年,來浙遊客達到9.07萬人次,在所有客源國中排名第四位, 增長24.3%。2003年,來浙遊客達7.51萬人次,下降17.3%。 2、加拿大 加拿大近幾年來浙人數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2002年,來浙遊客達到2.29萬人次,增長11.2%。2003年,來浙遊客達1.97萬人次,下降13.9%。
(四)大洋州市場 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作為浙江省新興的客源市場,近年來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02年來浙遊客1.96萬人次,增長17.3%。2003年來浙遊客2.02萬人次,增長2.9%。
(五)港澳台市場 港澳台市場是浙江省入境旅遊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來浙的港澳同胞30.29萬人次,比去年增長20.6%,台灣同胞52.42萬人次,增長31.3%。2003年來浙的港澳同胞31.18萬人次,比去年增長2.9%,台灣同胞42.71萬人次,下降18.5%。 1、港澳市場 2、台灣市場
四、國內市場 浙江省國內旅遊的最大客源市場是本省居民,省外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華東六省一市每年為我省輸送79%左右的國內旅遊客源。
(一)一級市場 1、浙江市場 浙江本省居民是我省國內旅遊最大客源市場,2003年,本省遊客達到3582萬人次,佔全部國內旅遊者的42.5%。 2、上海市場 上海市是我省省外首位國內旅遊客源市場,每年的市場份額在13—17%之間,2003年來我省的上海遊客達到1247萬人次,佔全部國內旅遊者的14.8%。 3、江蘇市場 江蘇為我省第三大國內旅遊客源市場。近年來,江蘇來浙旅遊人數一直占我省接待全部國內旅遊者的10%左右,是一個潛力比較大的市場。2003年來我省江蘇遊客達到952萬人次,佔全部國內旅遊者的11.3%。
(二)二級市場 廣東、北京、山東是我省發展較快的幾個市場,近幾年來我省的國內遊客基本呈穩步增長態勢,市場份額在4—5%之間,是值得繼續大力開拓的市場。2003年三地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分別達到了362萬、354萬和329萬。
(三)三級市場 福建、安徽、江西、四川來我省的國內遊客所佔份額在2%-3%之間,這幾個省是近幾年穩居我省國內旅遊前十位的客源市場。2003年四省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分別達到了211萬、244萬、169萬和169萬。
五、浙江海外旅遊客源市場拓展 拓寬客源市場是旅遊產業一切要素運行的核心。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加強市場研究,制定市場開發策略,研製適銷產品,加大市場促銷力度,是實現「十五」目標,加快旅遊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旅遊市場總體形象策劃 浙江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品眾多,然而我省缺乏鮮明主題的旅遊形象。通過全國范圍內徵集旅遊整體形象口號,根據浙江省旅遊資源特色 浙江旅遊整體形象口號:詩畫江南、山水浙江。 構成浙江旅遊總體形象的理念基礎是:江南水鄉、文化之邦、名山名湖、休閑勝地、錢潮奇觀、海天佛國。浙江旅遊資源的豐富性和突出性,展示出「憶江南,最憶是浙江」的風采。
(二)旅遊市場分析 1、入境旅遊市場 基本特點:發展平穩,分布集中,以洲內市場為主體,有競爭緊迫感。 時空分布: 浙江入境旅遊時段主要集中於春秋二季。 在區域分布上主要集中於杭州
客源構成:「十五」期間,入境旅遊市場方面,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推出「新華東線」、「新江南遊」等產品後,浙江入境客源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全省推行了入境倍增計劃,加大了對台灣市場、東南亞市場促銷,台灣市場和東南亞市場入境旅遊水平有了較大增長。
國內市場基本特點:快速增長、網路化發展、江浙滬市場為主、觀光休閑兼容。 時空分布:浙江國內旅遊主要分布於春夏秋三季,春節前後出現一個小黃金周。從1999年以後,除了12月、2月出現旅遊人次稍有下降外,全年基本無淡季。
市場客源結構:浙江國內旅遊市場客源構成以江浙滬為主流。市場競爭力:浙江國內旅遊產品以觀光為主,九十年代後期以來,休閑旅遊與生態旅遊產品大量涌現。 「十五」期間,國內旅遊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消費結構中商務和會展旅遊比重將繼續上升。 隨著浙江人居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改善,生態旅遊和休閑旅遊將與文化觀光旅遊成為浙江國內旅遊產品的三大主流。
2、出境旅遊市場 基本特點:增長快、幅度大、效益顯著、時段集中、洲內市場為主。 發展速度:按照「加強管理、適當控制、搞好服務、穩步發展」的總方針,形成浙江第三大出境旅遊熱潮。此外,浙江為著名僑鄉,以探親訪友形式的出境旅遊在浙江也很活躍。 時空分布:浙江出境游多集中於杭、紹、溫、台、甬等地區。出遊時段多集中於春節、暑假和五一、十一等黃金周時節。
3、國際旅遊市場開拓 浙江省海外旅遊市場特點:東南亞市場是浙江重點市場。日本、韓國是浙江省主要海外客源國,位居浙江外國旅遊者第一、第二位。新、馬、泰、菲是浙江重要客源市場。歐美市場平穩增長。海外旅遊市場競爭加劇。
「十五」期間海外旅遊市場的開發總方針是:重點吸引,推陳出新,以洲內市場為主,全面拓展。加強民族歷史、佛教、道教、書法、茶文化等專項產品研究,擴大日、韓市場,主攻新、馬、澳市場,拓寬歐美市場。推出投資商務等專項旅遊,鞏固台灣、香港、澳門市場,延長逗留時間。
『叄』 上海外灘客流瞬時6.1萬,創歷史新高,為何今年要比往年遊客多的多
據悉,上海外灘的瞬時客流量達到了6.1萬,創下了歷史新高,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上海外灘的客流量也不為過,真的是人擠人呀。那麼,為什麼今年的遊客數量要比往年的遊客多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吧。
一、恰好是五一小長假
今年的五一假期有五天,因此,很多人都安排了出遊計劃,畢竟去年一整年受疫情的影響,並沒有好好的出去旅遊過。
而這次五一假期不僅天氣好,而且國內疫情方面也得到了逐步穩定的程度,允許大家進行遊玩了。
因此,就會有很多人帶著自己家人出去旅遊,就算是人擠人的局面,他們也是開心的,畢竟對於他們老說,也許已經是一年沒有安排過旅遊計劃了。
所以說,今年的遊客人數,肯定是會不往年多的,畢竟除了上班的,放假了的都想出去玩。
『肆』 上海郵輪出入境遊客已突破了千萬人次嗎
據上海海關30日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5月中旬,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累計接靠郵輪1600餘艘次、出入境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助力中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郵輪客源地市場。
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旅客通關現場,遊客進出境從原有的8個環節整合優化為衛生檢疫、申報、現場調研、查驗、處置5個環節,郵輪辦理入境手續簡化將近一半。遊客原先需要分別申報的水果和隨身貴重物品,現在只需向海關申報一次就可以了。
據上海海關介紹,面對上海口岸郵輪旅客數量不斷突破的新常態,該海關致力於進一步縮短通關時間,目前旅檢現場人均通關耗時僅需6秒。
文章來源:央廣網
『伍』 截止目前上海迪士尼樂園接待了多少中外遊客
據報道,8月9日迪士尼負責人表示,上海迪士尼樂園自去年6月16日開園以來已接待中外遊客超過1300萬人次,將在其首個財年適當盈利。
據悉上海迪士尼項目是迄今中美合作最大規模的現代服務業項目,整個度假區包括一座主題樂園,以及配套的迪士尼小鎮、兩座主題酒店等,樂園擴建項目之一玩具總動園計劃於2018年對外開放。
希望迪士尼的門票更親民一點,可以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游樂園的樂趣。
『陸』 上海外灘客流創紀錄,瞬時6.1萬人!今年為何會如此爆滿
因為正值五一期間,所以假期大家都會比較空閑,所以就會去大城市的景點進行觀光。現在,正是五一小長假,很多人都選擇出去旅遊。那麼,特別是上海,是一個很多人選擇去游覽的城市。據了解,今年五一小長假的上海外灘客流量創記錄,達到了6.1萬人。只見新聞報道發布的現場圖片可以看到,外灘的人流量非常大,可以看見馬路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這也讓人不禁感嘆,中國人是真的多啊。6.1萬人其實跟中國總人口比起來真的是不足為奇,但是一個景點一天就有那麼多人聚集,實屬有一些多。
『柒』 赴日遊客上海人佔40%,上海人有多愛去日本旅遊原因是什麼
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很多中國家庭在每年節假日的時候選擇去海外旅遊度假,於是就會發現無論走到哪裡個都會遇到很多中國人,說到底支撐起世界旅遊業大軍的還是我們中國人。而作為隔海相望的鄰國日本,也因此吸引了大批遊客。
因此,只要是去過日本的小夥伴都說日本的環境好,這一點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到目前為止日本每年的遊客數量正在逐年遞增。
『捌』 上海旅遊人數統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玖』 如何知道 上海世博會海外旅遊的人數
2010年上海世博會知識 2010年上海世博會知識(一)
1. 網上世博會的展館分為瀏覽型展館、體驗型展館和創意型展館。
2. 世博園區跨越黃浦江兩岸,多種渡江交通工具,每小時可運送10萬人次往返。
3. 城市未來主題館內還特別設立為殘疾人設置的「生命?陽光館」。
4. 組織者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展示空間,每個國家最多可使用648平方米。
5. 將建成的軌道交通13號線可直抵世博園區。
6. 為了使人流能夠有序地出入園區,世博園區出入口有面積總計約為40公頃的廣場區。
7.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
8. 為迎接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上海制定了《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啟動了「迎世博600天行動」。
9. 「迎世博600天行動」要求市民踐行「精彩世博,文明先行」。
10. 「迎世博600天行動」動員全市人民了解世博、參與世博、奉獻世博、共享世博。
11. 為迎接世博會,上海窗口服務行業要做到「服務設施一流、服務品質一流、服務水平一流、服務環境一流」。
12. 為迎接世博會,上海城市建設與管理要實施「市容市貌改觀工程、市民生活環境改善工程、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工程」。
13. 「迎世博600天行動」強調提升市民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
14. 「迎世博600天行動」.要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
15. 為營造迎接世博會的語言環境,上海在市民中開展了「迎世博,學雙語」的學習普及活動。
16. 「雙語」是指普通話和英語。
17. 網上世博會還設有網上虛擬區域,即創意型展館。
18. 根據規劃,世博園區共有13個出入口,其中4個水上出入口。
19. 特別日活動是指參展組織選擇有紀念意義的某日,在本展館或園區內主辦的活動。
20.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豐富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涵,也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
21. 語言文明、穿著得體、謙恭有禮、遵守秩序的上海市民,必將給參加2010上海世博會的中外賓客留下美好的印象,成為展示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
22. 的城市精神的窗口和名片。
23. 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將要舉行兩萬場各類演藝娛樂活動。
24. 在上海市區內,到2010年有13條軌道交通可以建成。
25. 根據規劃,世博園區共有13個出入口,其中8個地面常規出入口。
26. 上海世博會期間,世博園區將每天舉行開閉園活動。
27. 上海世博會園區以步行游覽為主,道路設計為人車分行的模式。
28. 直抵世博園區的軌道交通出入口將配置五百餘個檢票閘口,以迎接每天密集的參觀客流。
29. 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平均每天將要舉行100多場各類演藝娛樂活動。
30. 「城市最佳實踐區」的中區將利用老廠房改造,展示40餘個案例。
31. 上海世博會論壇分為高峰論壇、主題論壇和專題論壇。
32. 到2010年上海市區內有5條軌道在世博園區周邊設有站點。
33. 根據規劃,世博園區4個水上出入口中,有3個位於浦東,1個位於浦西。
34. 2010年的世博會上,中國國家館的展示主題被確定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
35. 專題論壇將貫穿上海世博會會前、會期和會後。
36. 上海世博會在世博會歷史上首開先河的項目是:城市最佳實踐區和網上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37. 網上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夢想牆、網上導游、世博明星團、未來之城等四大看點。
38. 世博園區內為參觀者提供的服務設施總計約為15萬平方米。
39. 直達世博園區的軌道交通出入口位於浦西。
40. 上海世博會開幕慶典活動將於世博會開幕前夕舉行。
41. 在世博會舉辦期間,主題論壇將每月舉辦一場,每場三至五天。
42. 專題論壇是世博會論壇中的綜合類論壇。
43.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是常年免費對公眾開放的展示基地。
44. 上海世博園區內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步行。
45. 世博園區的水上入口,也稱為「水門」。
46. 上海世博會官方參展者的展覽場地按照所在洲的地理位置或性質分布。
47. 「城市最佳實踐區」位於浦西世博園區的E區。
48. 網上世博會將會提前於實體世博會開通。
49. 上海世博會官方網站——世博網,目前已開通中、英、日、法四種語言版本。
50. 世博園區內浦東園區和浦西園區都將設置公交環路,由清潔能源的智能車輛搭載遊客前往各個展區。
51. 世博園區開園儀式將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之日舉行。
52. 世博論壇中的專題論壇數量眾多、涵蓋面廣。
53. 根據規劃,世博園區8個常規出入口中,有5個位於浦東,3個位於浦西。
54. 世博園區內還設有許多世博會特許產品零售商店、書報亭、便利店、自動售貨機等。
55. 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將引入交通信息智能導引系統,以便參觀者及時調整行程。
56. 開展「四大門戶」迎世博主題實踐活動,是指空港、鐵路、長途汽車客運、水運客運。
57. 上海迎世博「七建」目標是守秩序,建法治之城講衛生,建健康之城護環境,建生態之城有禮貌,建禮儀之城重信用,建信用之城愛科學,建學習之城獻愛心,建友善之城
58. 圍繞「維護公共秩序」、「提升市民素質」和「營造社會氛圍」的目標扎實推進迎世博文明行動。
59. 組織者將在聯合展館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的展示空間。
60. 世博會閉幕式旨在總結、概括本屆世博會的成就。
61. 上海世博會開創了兩個全新的項目:城市最佳實踐區和網上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62. 網上展館及其他更豐富的功能將和實體世博會同時開通。
63. 世博園區內的公交車站規劃選點平均幾百米就有一個。
64. 世博園中還計劃設置不少游樂設施,供參觀者全家一同休閑嬉戲.
2010年上海世博會知識(二)
1. 世博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盃 足球 賽一起,並稱全球三大頂級盛事。
2. 世博會期間,組織者策劃組織各種形式的論壇,還可以組織 網上討論 。
3.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是「 人類、自然、科技 」。
4. 20世紀90年代以前,歷屆世博會的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都在 100 個以下。
5. 大阪世博會共有 6400 萬人次入場參觀,創下了參觀人數最多的世博會歷史紀錄。
6. 張裕公司的「可雅白蘭地」因獲得 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金獎而改名為「金獎白蘭地」。
7. 中國以絕對優勢獲得2010年世博會的主辦權是在2002年12月 3 日。
8. 上海世博會預計將吸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其中海外參觀者人數將超過 300 萬。
9. 在浦東世博園區,從東到西規劃有 「A、B、C」三 個功能片區。
10. 世博村總建築面積 54 萬平方米,由生活樓、服務公寓以及配套生活服務區組成。
11. 世博會的持續時間通常為幾個月甚至半年。
12. 第一屆世博會比1896年的希臘雅典第一屆奧運會要早 近半個世紀 。
13. 《國際展覽公約》可以說是第 一 個關於協調和管理世博會的國際公約。
14. 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的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已達到 172 個。
15. 迄今為止參展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數量最多的一屆世博會是 2000年德國漢諾威 世博會。
16. 2003年,吳建民順利當選國際展覽局新一屆主席,這是在長達 75 年歷史上第一次舉薦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選擔任主席。
17. 1851年倫敦舉辦的「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場地設在海德公園。
18. 按照7000萬人次參觀者推算,平均每天在世博園區的人流將達到 40 萬人次,一般高峰日可達 60 萬人次,極端高峰日可能達到 80 萬人次。
19. 浦西世博園區規劃有D、E兩個功能片區,D片區位於浦西世博園區的西部,E片區則靠近 南浦 大橋。
20. 上海世博會不是普通的展覽,不是尋常的「嘉年華」,因為它關注一個 全球性 課題——城市。
21. 世博會的理念是: 理解、溝通、歡聚、合作 。1851年,英國 舉辦了首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博覽會。
22. 《國際展覽公約》的制定標志著世博會的協調和管理走向 起步 。
23. 第一屆世博會的展館水晶宮採用成批工廠工藝,整個建造時間只用了不到 6個月。
24. 2005年的愛知世博會是日本第 5 次舉辦世博會。
25. 在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世博會上,中國館接待觀眾 500 多萬人次,成為這屆世博會中接待觀眾數量最多的國家館。
26. 上海世博會提出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其下還設有 五 個副主題。
27.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執行委員會,簡稱 執委會 。
28. 世博園區內的一些主要建築,如中國館、主題館、世博軸等,將得到 永久 保留。
29. 上海世博會關注一個全球性課題—— 「城市」 。
30. 注冊類世博會會期通常為 6 個月,每 5 年舉辦一次。
31.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集中了 20餘個 國家、千餘件各類藝術珍品和新機器產品。
32. 截至2008年9月底,國際展覽局已有 154 個成員國。
33. 許多新技術、新產品都是在世博會上第一次「亮相」,1853年紐約世博會展出了 電梯 。
34. 2005年愛知世博會的參觀人數超過2200萬人次,其中外國參觀者大約占 5% 。
35.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上,中國館被評為 五星級 展館。
36. 上海世博會會期共為 184 天。
37. 第一屆世博會的標志「水晶宮」,是第一座能夠在同一天容納10萬人的大型建築。
38. 中國館由中國的 「國家館、地區館以及港澳台館」三 部分組成。
39. 上海世博會組織者設定了一個重要的前提—— 城市 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
40. 認可類世博會展期通常為 3 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
41. 首屆世博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貿人員、社會名流和旅遊觀光人士約 600 多萬人次前往觀展。
42. 國際展覽局的徽標中的英文縮寫是 「BIE」 。
43. 配有同步錄音的電影在 1900 年世博會上大受歡迎。
44. 中國上海在 2002 年12月3日贏得了年世博會的舉辦權。
45. 1992年5月15日至8月25日的義大利熱那亞世博會上,中國館共接待觀眾 150 多萬人次。
46. 上海世博會將於2010年5月 1 日開幕。
47.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參展指南》以 官方文件 形式為各參展者提供參展工作的指導和服務信息。
48. 中國館將是浦東園區內 最高 的建築物。
49. 城市是人創造的,人的生活與城市的形態和發展密切 互動 。
50. 世博園區里,可供參觀者觀賞、遊玩、參與的項目很多,綜合起來講主要分為 展示、論壇、活動三大形式 。
51. 初期世博會大多由 舉辦國政府 主辦。
52. 2005年愛知世博會的主題是「 自然的睿智 」。
53. 世博會成為一個推動世界工業經濟和貿易發展、促進世界各國間了解和進步的文明大舞台始於 倫敦世博會 。
54. 絲綢、茶葉、中葯材等中國展品是在 1851年倫敦世博會 上展出的。
55. 在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展示了中國航天科技、三峽水利工程等。
56. 世博園區的規劃以「 和諧城市 」的理念來回應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訴求
57. 中國國家館建設以中國政府出資為主,同時接受社會各界定向捐贈,起捐金額為 一元 人民幣。
58. 上海世博會將於2010年10月31日閉幕,會期184天。
59.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的活動分為主題活動和日常文娛活動,承擔 演繹主題、渲染氣氛、分流人群 功能。
60. 世博會園區內的各類展館,一般分為主辦方設立的國家館和 主題館 ,以及由各個參展方設立的國家館、 國際組織館 和企業館。
61. 《國際展覽公約》是1928年,由法國牽頭組織了 31 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巴黎,討論通過的。
62. 在世博會的主辦國中,美國曾先後 14 次舉辦世博會,高居世博會主辦國的榜首。
63. 芝加哥世博會有 二 個獨創,成為以後各屆世博會的慣例: 一是首次以主題指導和貫穿整個世博會的展示體系;二是首次設立了獨立的企業館。
64. 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政府正式登上世博會舞台的開端」的是 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 世博會。
65.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上,中國館每天接待觀眾近3萬人,約占世博會觀眾總數的 四分之一 。
66. 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誕生於2007年 12 月18日。
67. 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面積有 5.28 平方公里。
68. 城市未來館的主題詞是: 「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足跡」「夢想」 。
69. 1998年裡斯本世博會的主題是「 海洋——未來的財富 」。
70. 世博會的主要形式是 展館展示 。
71. 1933年,「主題」體系首次被引入 芝加哥 世博會中。
72.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第 一 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博會。
73. 開創以主題為本位的辦展模式的是 芝加哥 世博會。
74. 中國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榮獲 1211 個獎項。
75. 2005愛知世博會中,中國館共接待觀眾 570 余萬人次,是世博會中接待觀眾人數最多的國家館。
76. 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的藍色表現了 海洋、未來、科技 等元素。
77. 上海世博園區按照 「園、區、片、組、團」五 個層次進行結構布局。
78. 世博軸是世博園區空間景觀和人流交通的主軸線,全長約 1000 米。
79. 以「城市人」為主旨的主題館位於 浦東 。
80. 世博會各類活動豐富多彩,可達 上百 場次。
81.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的主題為「 發現的時代 」。
82.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選址於市中心地帶,位於 楊浦大橋和徐浦大橋 之間的濱水區域,並沿黃浦江兩岸進行布局。
83. 從 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 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84. 我國從 1982 年起,開始逐步與國際展覽局建立聯系。1999年5月,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遞交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請函。
85. 上海世博會國際招展的目標是吸引 210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
86. 「片」 是世博園區最小的布局單位。
87. 世博公園長約2公里,幅寬70至300米,規劃用地面積約為 29 公頃。
88. 與「城市」概念相對應的主題館,將以「 生活 」為主線。
89. 世博會期間,組織者策劃組織各種形式的論壇,其中既有高層次的高峰論壇,又有適合普通觀眾參與的 大眾論壇 。
90.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的主題為「 發現的時代 」。
91. 近20年來全球舉辦的各屆世博會達到和達不到預計參觀人數的各占 一半 。
92. 日本為紀念明治維新100周年,於1970年3月15日至9月13日,舉辦了 大阪 世博會。
93. 中國館的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為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94. 年1月30日,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遞交了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報告。
95. 截至2008年10月6日,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達到 223 個。
96. 世博園區里,展館的「團」共有 26 個。
97. 世博公園在世博會結束後,還將集 休閑、娛樂、觀光 等功能於一體,成為上海中心城區重要的公園綠地。
98. 城市文明藝術館以 建築、雕塑、繪畫 藝術博物精品的形式來詮釋人類城市文明的足跡。
99. 《上海市迎世博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宣傳動員600天行動綱要》總結借鑒北京奧運會、上海特奧會以及國內外其他城市舉辦大型活動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不斷優化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形式、載體和機制,提高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實效性,立足實際、與時俱進、鼓勵創新。著力推進五個方面二十一個重點項目。動員全市人民了解世博、參與世博、奉獻世博。圍繞「文明的城市,美好的生活」的願景,努力實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目標。
『拾』 上海每年的所有遊客數量大概是多少
國內外遊客超過2000萬
其中境外遊客超過4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