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證券確認交易成功的股票第二天看沒有了,你是在周六看的,正好周六系統處於數據測試中,或導致數據出現異常。不用擔心,到周一早上就恢復正常數據了。
❷ 華林證券首發原始股何時解禁
點擊股票頁面F10,在最近動態一爛,或者公司大事一欄,查詢即將或者已經解禁信息。
❸ 華林證券怎麼搜索股票
交易軟體上行情界面輸入股票代碼或名稱就能搜到對應的股票了,然後點擊股票進入詳情界面可以查看該股票的公告、基本資料、研報等材料。
❹ 華林證券同期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深字頭股票不多
目前在深交所和港交所同時上市的公司共有17家,分別是萬科A[-4.50% 資金 研報](000002)、濰柴動力[-3.21% 資金 研報](000338)、鞍鋼股份[-4.72% 資金 研報](000898)、麗珠集團[0.91%資金 研報](000513)、中興通訊[1.42% 資金 研報](000063)、金風科技[2.76% 資金 研報](002202)、中聯重科[-3.55% 資金 研報](000157)、比亞迪[-1.10% 資金 研報](002594)、中集集團[-2.90% 資金 研報](000039)、海信科龍[-1.82%](000921)、東江環保[0.51% 資金 研報](002672)、晨鳴紙業[-2.38% 資金 研報](000488)、經緯紡機[1.15% 資金 研報](000666)、東北電氣[-0.94%](000585)、新華制葯[-1.45% 資金 研報](000756)、山東墨龍[1.44% 資金 研報](002490)、浙江世寶[-1.01% 資金 研報](002703)。在這17家A+H上市公司中,A股較H股折價多的股票主要有三隻,分別是鞍鋼股份、萬科A、濰柴動力。AH差價明顯的個股有望因溢價收窄而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
❺ 股票 華林證券的收費是怎樣的
完全是騙客戶的錢.
華林證券服務很差,不僅沒有一點服務,還收了很高人傭金不會告訴你,還騙客戶說收的傭金是最低的,
❻ 華林證券的股票代碼
沒有在A股上市,故沒有股票代碼。
❼ 股市可以預測嗎
前兩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吹起書來,互相推薦,不約而同提到了劉慈欣先生的《三體》系列。以俺的閱讀體驗來說,這套科幻小說太棒了!在它描述的畫面中,浩瀚的天空中布滿了各種文明體,「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對科幻題材不反感的同志,俺覺得都不妨看看,真是好看。
聊到這本書,不免想起書中提到的一個火雞與農場主的故事。一個農場裡面養了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11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一位觀察敏銳的伙計,注意到餵食的時間規律,並持續進行統計。在一年的時間周期內,這個規律反復得到驗證,這位大師最終確認,這就是火雞世界的終極定律。於是,它興奮地在感恩節早晨向同伴們發表了這個定律,大家在11點翹首以待,但這天,等到的卻是通往烤箱的運貨車。
這個小故事,對從事證券分析的同志們可是損得厲害。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都建立在股市可以預測的基礎上,大量的從業人員,每天勤勤懇懇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試圖尋找照亮股市迷宮的水晶球。可如果市場的運行根本無規律呢?我們的這些分析,又有何理性的依據呢?比方說技術分析,它的基礎就是假設歷史會重復,以過去的走勢來印證未來。某種程度上,人性是不變的,反映到走勢上,應該是具有某種趨勢性的,因此,這種分析方法並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可實際上,在A股市場,隨著全流通的逐步實現,限售股東的低成本,決定了其主流交易行為只會有一個,就是個賣。這樣,市場參與博弈的對手實際是失衡的:缺乏持續的買方,但有不間斷的賣方。要想重新恢復平衡,支點必然比原來A股市場所固有的支點要低很多。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用原有博弈對手繪制的趨勢圖,來預測新選手的博弈結果,就像用抗美援朝的戰斗經驗,來判斷海灣戰爭的戰斗結果,不免有刻舟求劍之虞。
而基本分析呢,從公司經營情況入手分析,持續跟蹤,佐以行業變化,貌似客觀理性。可實際呢?以手機行業來看,百年老店諾基亞
,不論以歷史數據,還是用當期的市場佔有率,在2007年前,誰敢說這樣的公司會從全球第一的寶座滑落?蘋果橫空出世,智能手機成了諾基亞的滑鐵盧。可在這些事情發生前,通過基本分析,我們能夠預知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具體到A股公司,基本分析的效用更是值得懷疑。講一個自己經歷的故事吧。2007年底,
大盤指數已見頂,個股依然在上演最後的瘋狂。記得那時在瀏覽信息時,無意中發現一種農葯價格持續上漲,然後順藤摸瓜,發現有幾家公司都是搞這個行當的。經過一番自以為是的分析,俺選中了其中一個。幸運的是,一輪震盪後,這只股票真漲起來了。尤其在當時的環境下,大盤見頂,地產股稀里嘩啦,它居然連創新高。這使得俺和俺的一些朋友都很愉快,他們和俺,都認為俺的這種分析很靠譜。可幾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俺卻覺得這種分析方法,貌似不那麼靠譜。農葯價格上漲,公司是直接受益了,業績水漲船高。但隨後,在農葯價格的劇烈波動後,盡管這種農葯價格基本回到了歷史天價附近,公司的股價卻僅為峰值時的1/3。市場失效了?非也,公司利潤沒了。為啥沒了呢?公司大量從事非主營業務,原來預計建設的上游設備生產線,悄無聲息就沒了。與此同時,公司股東大量減持。而這些變化,作為普通投資者事先我是不可能知道的,而當我知道時,其股價已經大打折扣了。至於遇到一些涉嫌欺詐的黑天鵝,那就更令基本分析無用武之地了。有歐洲股神之譽的安東尼,興致勃勃來整點中國公司股票,結果不斷與碧生源、蒙牛、株洲南車這樣的公司親密接觸,2011年其主管的富達基金凈值損失20%,被港媒封為「最黑仔」基金。
俺這樣說,貌似有點過於不可知論了。非也非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俺想說的是,對於投資這項活計所具有的高度不確定性,咱們必須予以重視。對於很多分析師在其報告中那種真理在手的判斷方式,俺是大不以為然的。預期個3年的每股收益,乘個預期的估值,得出個預期的價格,再整個強烈推薦,一份報告就出爐了。貌似一切都有數據支撐,可偏偏得出經常是荒唐的結論,諸如中華民族復興了62.74%之類,和這種機械分析方法不就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嗎?竊以為,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該分析還得分析,如果完全認為市場不可知,那乾脆扔硬幣算了。但在分析之餘,存一份敬畏之心,隨時准備徹底修正自己的判斷。對兩位分析師印象特別深,一是西南證券的張剛
,一是華林證券的胡宇,他們都誤判過市場趨勢,但當走勢與其判斷相反時,他們並沒有文過飾非,一位出來致歉,一位重新做出判斷,事實證明,其後的判斷,基本符合當前的趨勢。夫子說過,過而不改,是為過亦。還說過,小人之過,必文。投資分析,錯是常態,錯了咱就重新判斷就是了。具體在操作上,錯了就得止損。雖然止損很痛苦,但爾生也有涯,止損也無涯,權且苦中作樂吧。
❽ 華林證券抽到中獎是真的嗎昨天中獎1000元說是等上市才可對獎
這個是不會的啊,你確認了這個事情了嘛?
❾ 新上市的股票開市第一天就破板的怎麼操作好
新上市的股票開始第一天就破版的怎麼操作?新上市的股票頭一天就鋪發的股票是有的,但是你要耐心持有一段時間,有可能他會回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