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紅白糖走勢
雖然近期新糖已經部分入市,國儲也完成了今年第八次拋糖,白糖價格卻依然持續火熱態勢。昨日再創新高後,雖然今日在棉花等商品的下跌打動下進入的盤整,但分析師認為,白糖價格中期還會持續震盪走強局面,「期貨市場的瘋狂還沒到高點。」南華期貨白糖分析師王智力說。
昨日,鄭州白糖主力合約1109高開高走,午後一度加速上揚,逼近漲停板的位置,不過隨後在獲利盤的打壓下,有所回落,最終以7386點報收。白糖1109合約再度創出新高。
今日開盤白糖合約呈現出震盪趨勢,上午下探至7100點後開始拉升。
白糖現貨市場上,昨日早盤柳州批發市場出現整體震盪走高的近弱遠強行情,上午收市時,各合同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近期到期交收的112合同上午收市價為7358元,受此影響現貨主產區的現貨價聯動上調,成交一般。柳州7380元/噸,南寧7380—7450元/噸。貴港7360元/噸。
「今日的回調是高點後的整理,」王智力說,「其中棉花等其他商品下行也起到了帶動作用。但中期看來,資金的泛濫將繼續推高白糖價格。」
事實上近兩日廣西新糖已經開始逐漸出現,廣西新榨季新糖高開7600元的價位。由於該上市品牌的食糖歷來品質較好、售價較高,當前上市量又少,加上商家為圖好彩頭,故10/11榨季廣西第一批新賣到了7600元的價格,相對當前產區中間商報價並不算高。
10月下旬,國儲進行了今年第8次白糖拋儲。但拋儲效果事與願違,10月22日國儲拋儲本榨季第一批21萬噸投放市場,並決定根據情況加大投放數量。但市場非但沒有因為拋儲承壓,反倒出現「越拋越漲」的情況。
王智力分析,市場對於拋儲的理解已經和之前不同,多數資金認為國家拋儲正好證實了需求的增加,目前這種行情,糖價自然會越走越高。
分析師普遍認為,糖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目前已經不再遵循常規法則,想要判斷上方壓力點位在哪裡愈來愈困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糖價飆升之際,期糖合約的持倉量卻並未放大,近幾個交易日都在90萬手左右徘徊,比10月下旬降低了30%,現貨市場也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情況。「部分資金已經對高企的糖價吃不消了,不願高價買入,高糖價已經出現抑制需求的效應。」王智力說,但中期看來這種現象並不會影響糖價走勢。「投機資本雖然有部分開始撤出,但這種撤出都是逐步的、緩慢的。」
「現在糖價最瘋狂的高點還沒形成,但可以肯定的是,高點之後的下跌將也是瘋狂的。」王智力說。
2. 什麼是大宗貨物
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並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
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鋼鐵、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
農副產品約20種:包括茶葉、蘋果、玉米、大豆、小麥、稻穀、燕麥、大麥、黑麥、豬腩、活豬、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雞蛋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麥被稱為三大農產品期貨。
金屬產品10種:包括金、銀、銅、鐵、鋁、鉛、鋅、鎳、鈀、鉑。
化工產品5種:有原油、取暖用油、無鉛普通汽油、丙烷、天然橡膠等。
(2)對大宗貨物白糖的綜合分析擴展閱讀
特點
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的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遠期價格先把價格確定下來。比如,有些商品實行的是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不變,商品經營者就沒有必要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
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廣泛參加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圍進行充分競爭,形成權威價格。
三是易於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事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因此,期貨品種必須是質量穩定的商品,否則,就難以進行標准化。
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一般都是遠期交割的商品,這就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變質,便於運輸,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大宗商品同時具有5個特點:
1、供需量大
2、原產地
3、原材料
4、國家統一限價
5、影響國計民生
3. 2o15年11月26日大宗商品白糖漲還是跌了
上周五是漲了,不過今天又跌了下去,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家我交流
4.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中交收什麼意思
交割收取貨物。
就拿渤商所舉例:目前渤商所個人可交收的品種
菜籽油(紅蜻蜓)、黑木耳、蘋果(煙台)、香茶(松陽)、香菇、新疆棗(好牌)、羊絨紗線(德愛爾)、原酒(崍嶺)、枸杞、銀耳、大紅八角、白砂糖、綿白糖、潤滑油(製成品)、安化黑茶、葡萄酒(酒聯)、文山三七、普洱茶、安岳檸檬、蜂王漿、工夫紅茶、茯苓共22個品種。
【詳情如下】
菜籽油(紅蜻蜓)最小交收單位為2手(20升),
黑木耳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5公斤),
蘋果(煙台)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0公斤),
香茶(松陽)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公斤),
香菇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5公斤),
新疆棗(好牌)最小交收單位為5手(5公斤),
羊絨紗線(德愛爾)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公斤),
原酒(崍嶺)最小交收單位為100手(1000公斤),
枸杞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20公斤),
銀耳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5公斤),
大紅八角最小交收單位為3手(300公斤),
白砂糖和綿白糖的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50公斤),
潤滑油(成品)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20公斤),
安化黑茶最小交收單位為10手(10公斤),
葡萄酒(酒聯)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一箱),
文山三七的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0公斤),
普洱茶的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公斤),
安岳檸檬的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5公斤)、
蜂王漿的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公斤)、
工夫紅茶的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10公斤)、
茯苓最小交收單位為1手(5公斤)。
摘錄:http://bbs.boce00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3&fromuid=1
5. 對當前的白糖期貨怎麼看
白糖是一個主要受供應影響的品種,由於其需求方面不會有太大差別,主要在於供應的增減,現在進入冬天,白糖壓榨降低,短期內會繼續保持價格抬升走勢,由於此前的下跌趨勢沒有突破性的改變,震盪緩慢上漲是當前的情況,4900依然是阻力區域。
6. 目前白糖價格是否穩定
2009年白糖研究報告(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2009年1月)
目錄
一、2008年白糖價格先揚後抑,一波三折
二、2009年影響期價運行因素分析
(一)白糖市場供求關系分析
1.國際市場供求情況
2.國內市場供求情況
(二)白糖產業的特殊性以及對期貨定價的相 關影響
1.白糖產業的壟斷性相互依存性和保護性
2.國內白糖產業的突破之路
3.國家政策有利於甘蔗和糖價的穩定
三、2009年白糖期貨價格走勢預測
一、2008年白糖價格先揚後抑,一波三折
第一階段:炒作冰凍天氣,期價快速拉升
2008年春節前後,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冰凍災害天氣,影響之廣、范圍之大令人震驚。由於我國甘蔗主產區——廣西也遭受其害,由於市場擔憂受凍甘蔗不能砍伐榨糖,市場由此開始炒作白糖大量減產的預期,同時在相關農產品牛氣沖天的做多氛圍鼓舞下,投機資金快速介入且強力拉抬。春節過後,白糖開盤就封漲停板,隨後期價在短短15個交易日內上漲了1340元/噸。受期價上漲帶動,現貨價格也大幅回升,並從3500元/噸漲至4100元/噸。這一階段,主力資金利用市場信息不對稱,人們對大量減產的擔憂,還有與農產品的比價關系發動行情,速戰速決,持倉快速增加,成交同步放大。然後在市場一片狂熱的追漲聲中、在糖價創新高的期待中及時獲利平倉。應該說,投機多頭主力全身而退,剩餘中小散戶高位被套,並承受了糖價因供求關系失衡導致的熊途漫漫的困境!
第二階段:供求關系失衡,期價迅速下跌
由於甘蔗生命力極強,冰凍只是延遲了甘蔗砍伐的時間和糖廠的壓榨,在炒作完冰凍題材後市場開始意識到國內供求關系失衡的問題。由於從2005年起我國主產區廣西甘蔗種植面積連續增加,而2007/2008榨季甘蔗長勢又非常好,單產普遍在6噸左右,因此,創紀錄的產量對市場形成嚴重打擊。另外,期貨價格偏離現貨價格1200元/噸以上,促使現貨糖廠積極套保。而這兩股力量導致糖價率先其他商品開始下跌,從3月初一直跌至7月份的3300元/噸一線整理。應該說這階段行情是供求關系主導的價值回歸,最終期貨價格、現貨價格基本持平。8月份以後,由於美國次貸危機深化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海嘯,全球大宗商品開始下跌,我國白糖因為臨近2007/2008榨季結束,陳糖需要大量拋售,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跌勢,價格短期內擊破3000元/噸,最低達到了2652元/噸,略低於現貨價格。這一階段利空集中釋放,也為未來的反彈奠定了基礎。
第三階段:國儲收糖救市,白糖領先反彈
進入10月中旬以後,在其他商品開始加速下跌之際,國內白糖率先反彈,其持倉大增,成交屢創天量,日成交破百萬手成為常態,如主力905合約期價從2789元/噸反彈至3362元/噸,上漲了573元/噸,反彈幅度為20.5%。這一階段市場主要是炒作國儲收糖的朦朧利多題材,市場甚至有對2008/2009榨季產量減少的預期,但更多的是其他商品連續下跌,投機資金轉移陣地短炒的結果,因為白糖期貨走勢相對獨立性強,而且炒作題材相對較多,適合投機資金大規模進出。因此,我們定位白糖反彈是技術性的,中長期看不具備反轉的可能,2008年的翹尾行情是階段性的。
7. 軟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否會降低人們的消費次數
在我們最近的日常購買中發現咖啡,糖這類軟性大宗商品的價格在悄悄的上漲,而最新的報道也指出,咖啡期貨本季度迄今上漲近15%,7月中旬開始大幅上漲,8月初達到四個月高點;咖啡價格在3月底飆升,因為各國開始囤積咖啡,而我們國家一直對於白糖的需求就很大,其生產的量遠遠達不到需求量,我們至少要進口三分之一的白糖,才能彌補這個缺口。
最後就是企業的生產成本了,在民眾需求上升不大的前提下,這些軟性大宗商品漲價的基礎就不多,其次跟隨者原材料的成本上漲,商品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漲,但是對於民眾來說,手頭的錢不多,本來購買力就有下降,現在更是抑制了消費的行為,這樣的反復循環,企業數量越來越少,商品價格越來越高,如果民眾的收入沒有提升的前提下,肯定是會下降購買的次數。
8. 白糖什麼時候最貴什麼時候最便宜
1、 世界 中國
1)、白糖的供給
世界食糖產量1.21-1.40億噸,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巴西、印度、歐盟、中國等,其中巴西產量超過2000萬噸。巴西、歐盟、泰國是世界食糖主要出口國家,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家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巴西,作為世界食糖市場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糖國,其每年的糖產量、貨幣匯率及其政府的糖業政策直接影響到國際食糖市場價格的變化走向。
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產糖國之一,07/08榨季食糖產量達到了1483.63萬噸。
2)、白糖的需求
世界食糖消費量約1.24億噸,消費量較大的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印度、歐盟、中國、巴西等。從近幾年消費情況來看,印度食糖年消費量維持在1900萬噸左右,歐盟消費量維持於1500萬噸左右,中國消費量增長至1100萬噸左右,巴西年消費量950萬噸左右。
3)、白糖進出口
食糖進出口對市場的影響很大。食糖進口會增加國內供給數量,食糖出口會導致需求總量增加。對食糖市場而言,要重點關注世界主要出口國和主要進口國有關情況。世界食糖貿易量每年約為3700萬噸,以原糖為主。主要出口國為巴西、歐盟、泰國、澳大利亞、古巴等。主要進口國為俄羅斯、美國、印尼、歐盟、日本等。主要進口國的消費量和進口量相對比較穩定,而主要出口國的生產量和出口量變化較大,出口國出口量的變化對世界食糖市場的影響比進口國進口量的變化對世界食糖市場的影響大。
2、 白糖現貨情況
我國是重要的食糖生產國和消費國,糖料種植在我國農業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產量和產值僅次於糧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2003年以前,我國食糖產量在600-800萬噸之間,消費量基本維持在800萬噸左右,食糖生產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大多數年份依靠食糖進口來彌補。2003年來我國食糖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消費量超過1000萬噸,產銷基本平衡(如圖一所示)。我國食糖產銷量僅次於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如果把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統計,我國食糖產量居世界第四位)。我國食糖的市場化程度很高,國家宏觀調控主要依靠國家儲備,市場在價格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用甘蔗製糖最早的國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用甜菜製糖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
3、白糖期貨情況
白糖期貨是在2005年5月份獲得國務院批準的期貨品種, 「開展白糖期貨」的申請報告是由河南省政府提交的。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負責設計白糖期貨品種。經過半年准備籌劃,於2006年1月份上市正式進行交易。
在食糖國際貿易中,普遍採取雙邊協議形式穩定貿易關系,形成了食糖商品化程度高但自由貿易量小局面,因此,當供求關系突然失衡時,會造成糖價在短期內暴漲暴跌,嚴重沖擊食糖生產和貿易。在全球15種農副產品中,食糖是價格波動最大商品。這種
特點天然地催生出糖期貨品種。在當前國際期貨市場上,食糖是成熟也是較活躍交易品種之一,從世界上第一份糖期貨合約誕生至今已有90年歷史。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展食糖期貨、期權交易,最主要的原糖期貨市場是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白糖期貨市場是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其成交量不僅名列本國食糖期貨市場第一,而且高居世界食糖期貨市場榜首。更為重要的是其形成的期貨價格,已被世界糖業界稱作「國際糖價」,成為國際貿易定價和結算依據。此外,巴西、日本、法國和印度等都有糖期貨品種,其期貨價格越來越受到重視,並成為各國政府制定有關食糖政策主要參考依據,也成為食糖企業套期保值理想場所。
1991年我國食糖市場放開以來,食糖行業快速發展,但缺少期貨市場預期指導,運行很不平穩。糖價大起大落使蔗農、糖廠、糖商和以食糖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均承擔著巨大市場風險,價格上漲時企業難以盈利,價格下跌時企業虧損。同時作為農產品品種,白糖生產受天氣影響非常明顯,2004年廣西乾旱,導致製糖業龍頭企業南寧糖業甘蔗產量大幅度減少,使得2004/2005榨季產糖量減少至35.53萬噸,降幅高達31.28%。如果利用期貨市場來進行套期保值,可在相當程度上規避上述風險。
我國食糖產量分布
我國18個省區產糖,沿邊境地區分布,南方是甘蔗糖,北方為甜菜糖。甘蔗糖佔全國白糖產量的80%以上,近三年達到90%以上。我國白砂糖產地主要集中在:廣西、雲南、廣東、海南、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其中,全國產糖量的95%集中於廣西、雲南、廣東、海南、新疆五個優勢省區。
我國食糖消費
我國食糖消費總體情況:按照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食糖僅僅是調味品,很難達到西方國家食糖消費的水平。我國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費國,多年來我國年消費食糖約80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食糖消費量的6.2%。2003年和2004年我國食糖消費量有較大的增長,分別達到1030萬噸和1140萬噸(如圖十六所示),人均年消費食糖量(包括各種加工食品用糖)約8.4公斤,是世界人均食糖消費最少的國家之一,遠遠低於全世界人均年消費食糖23.65公斤的水平,也低於同期台灣人均23.9公斤、香港人均31.0公斤的水平,為世界人均年消費食糖量的三分之一,屬於世界食糖消費 "低下水平"的行列。西方一些發達國家一般人均年消費食糖35-40公斤,高的達到50-70公斤。
我國食糖消費與人民生活水平有密切的關系,我國食糖主要消費區分布在華東、京津、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其中華東和京津地區的消費量最大。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國的食糖消費市場還有著極大的拓展空間。由於糖的需求對價格的忍耐力較大,食糖價格常常對大量上升的消費量影響並不大。
食糖消費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精超量超范圍的濫用。據統計,我國糖精每年銷量達到1萬噸左右,按400-500倍的甜度當量計算,相當於400-500萬噸食糖。因此,今後十年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則我國食糖生產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另外,由於2005年較高的食糖價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食糖消費,同時刺激了澱粉糖的快速發展,擠佔了一部分食糖消費空間。2005年全國澱粉糖產量達到430萬噸,比上年增長22.8%。
影響白糖價格變動因素
影響其波動的因素包括糖料種植面積、氣候、季節性因素、庫存、進出口量、政府政策等。
(一)白糖現貨市場供求關系
1、供求因素一般來說,對於供給而言,商品供給的增加會引起價格的下降,供給的減少會引起價格的上揚;對於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將導致價格的上漲,需求的減少導致價格的下跌。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樣的規律。
就我國來講,國家收儲以及工業臨時收儲加上糖商的周轉庫存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能影響市場糖價的庫存。在糖價過高(過低)時,國家通過拋售(收儲)國儲糖來調節市場糖價。預估當年及下一年的庫存和國家對食糖的收儲與拋售對於正確估測食糖價格具有重要意義。
(二)氣候與天氣
食糖作為農副產品,無論現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都會受到氣候與天氣因素的
影響。甘蔗在生長期具有喜高溫、光照強、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點,因此,對構成氣候資源的熱、光、水等條件有著特殊的依賴性。乾旱、洪澇、大風、冰雹、低溫霜凍等天氣對生長期中甘蔗具有災害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旦形成便是長期的。如1999年底在我國甘蔗主產區發生的霜凍,不僅導致1999/2000製糖期白糖減產200多萬噸,還因霜凍使宿根蔗的發芽率降低, 2000/2001製糖期的食糖再次減產,致使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糖價從1900元/噸躍居4000元/噸左右。
(三)季節性
食糖是季產年銷的大宗商品,在銷售上就有其固有的、內在的規律。在我國,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為甘蔗集中壓榨時間,由於白糖集中上市,造成短期
內白糖供給十分充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白糖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往往隨之變化,具有季節性特徵。
(四)政策因素
國際食糖組織的有關政策、歐盟國家對食糖生產者的補貼,美國政府的生產支持政策等,對全世界食糖供給量均有重要影響。各國食糖進出口政策和關稅政策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如美國實行食糖的配額制度管理,按照配額從指定國家進口食糖,進口價格一般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美國不出口原糖,但卻大量出口由原糖精煉而成的食用糖漿。因此,產糖國若向美國出口,必須首先獲得美國的進口配額。巴西、古巴、獨聯體用控制種植面積的方法,有計劃地控制產糖量。印度、菲律賓、泰國政府則依據國內市場情況控制出口數量,隨時調整有關政策。由於政府的干預,使得國內和國際糖價既有一定的聯動性,又經常背離。
我國已經全面放開了食糖市場,但食糖一直是國家宏觀管理的重要商品之一。國家採取以下措施進行宏觀調控:一是產區政府實行甘蔗收購價與食糖銷售價掛鉤;二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食糖儲備;三是出台食糖指導價和自律價;四是食糖進口由國家發改委統籌安排。目前與糖業管理有關的主要政府部門及組織有: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農業部及中國糖業協會。
(五)其他因素
食糖的替代品、節假日、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經濟周期、一些突發事件如禽流感、非典等對市場的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利率變化、匯率變化、通貨膨脹率、消費習慣、運輸成本與難易等因素的變化也會對白糖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市場投機力量的變化及心理因素也常常會影響白糖價格的走勢。
2、 白糖期貨的波動頻率
白糖品種如果從收盤價上看的話,不屬於大波動品種,而其之所以被眾人稱之為妖糖就在於其劇烈的日內波動頻率,日線上可能只有個1%不到的漲跌。但是日內卻經常能夠走出一個漲跌停板的幅度。
3、 交易時注意的事項
趨勢交易者遵循價值投資的理念.套保套利.投機性買賣盤盡量保持以短線交易的心態,在趨勢未曾明朗的時,盡量少留過夜持倉。並且要注意國家保護三農,政策上的變化,例如收儲,甘蔗指導收購價等的變化。
白糖期貨市場就目前的走勢而言,不能看作是反彈了,應該謹慎的看作是新 一輪牛市的上漲,此輪上漲是由現貨帶動的,也就是說未來的消費會超過大多少人的預期,消費強勁。價格由供需雙方博弈而產生的,0709現在增倉放量上漲,可見現貨極其緊張,可用於交割的白糖倉單是很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