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降低持股成本價我買了一隻股票,想降低它的成本價
想降低持股成本價,可以在低價補倉,高價減倉,這樣就能獲得差價,降低持股的成本。如果是減倉的價格低於補倉價格,那麼就會抬高成本。
B. 賣出股票的盈利與持倉成本下降的關系
賣出部分盈利計入剩餘股票里,持倉成本下降,10元買入8萬股,12元拋出6萬股,這6萬股盈利12萬元計入剩下2萬股,每股成本將下降6元,也就是成本由10元變成了4元,跌到10元,你的浮動盈虧還是(10-4)*20000,也就是12萬元.也就是回到你的初始成本,你持有的2萬股不獲利了,那拋出的6萬股的利潤是還在手上.
應該說那拋出的6萬盈利不會沒有,是實實在在的盈利了,只是會在剩餘的股票里反映來了.以後總盈虧的變動是由於你剩餘股票的市值隨著股票價格進行的變動.
C. 如何降低持股成本
在實際操作中,要想不斷降低持股成本,用支撐位阻力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被套深套的通過用阻力位支撐位獲得差價降低成本也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
1、什麼是支撐位,什麼是阻力位。
支撐位是在一段時期中某價位區域內 實際或預期出現買方力量大於賣方而阻止下跌趨勢,股價因此向上彈升。阻力位是支撐的反面,在一段時期中某價位區域內實際或預期出現賣方力量大於買方而阻止上升趨勢,股價因此反轉向下跌。
支撐位就是在某一價位有足夠的買力出現,起碼制止下跌趨向,甚至能使股價反轉而上揚。同樣地,阻力位是在一價位有足夠的供給以阻止股價升高,甚或反轉下跌。需要說明的是當支撐位與阻力位的級別大時就不再局限於某一個價位,而是某一個區域。理論和實際上幾乎在任何價位都發生供給和需要(也就是成交現象),只是支撐位一帶代表買力的突然集中,阻力位一帶則代表供給的突然集中而已。
2、 如何尋找支持位與阻力位。
預測的基礎——發展支撐和阻力理論的依據——是所有股票的成交值集中於數個價格水準,過去在那兒是多空爭斗、買方與賣方互不相讓的價位區,成交量累積龐大,因為任何大量成交的價位時常變成股票趨勢的反轉點(原始、中級或次級),自然地,那些反轉水準也會一再重復出現,這些曾經大量成交的價位時常從支撐變為阻力或從阻力變為支撐而改變其角色。前面的頂點一旦被超越一段距離,便會變成下一個下跌趨勢的底線,老的底線一旦被突破,下跌一段距離後,也會變成下一個上升阻力位。
3、如何利用支撐位和阻力位。
經過淺略的介紹,讀者應了解從事股票投機或投資,阻力支撐線是必須的工具之一。但是股票市場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因此這種概念不容易簡化,必須依據經年累月對證券投資的經驗與觀察,來判斷阻力支撐線可能發生之處。當然,有時我們預測一條阻力支撐線將會形成,但事與願違,並沒有出現,投資者與投機者就應該立即在那一個價位放棄原先的投資計劃。
我們從許多股票K線圖會發現股價在上升與下跌趨勢里,假使是上升,則上升之後的每一次下跌都不會低於先前盤局形成的頂點價位,如果是下跌走勢,當股價跌到某一價位,開始反彈,它的最高點低於先前盤局的低點,使你可以在上升頂點附近賣出,回檔時補進,或是在下跌反彈時賣出股票。
另一個概念,股票的供需轉變是漸進的,也就是多空雙方間的爭斗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分出勝負,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經過一段期間的拚鬥,一方的潰敗導致另一方長驅直入,當勝利的一方無法保持戰果,需要暫時撤退,則先前的戰斗區域自然形成堡壘,作為反攻的據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段時間的整理,亦可能會看到一個中級下跌趨勢,抑或一個上升趨勢;市場性強的股票在供需轉變過程里,不可能長期盤檔,若股價沒有反轉跡象,在上升趨勢線接近股價時,趨勢線亦即一種支撐,另一段上升行情開始,在突破整理形態頂點的百分之五,回檔時便是買進時機,有時氣勢旺盛,沒有出現回檔,這時更應買進,以免貽誤大行情;同樣地,下跌趨勢線逼近股價,具有阻力作用,另一段下跌行情產生,在突破整理形態低點的百分之五,開始反彈(或不反彈),此時賣點形成,應將股票拋出。等待下次機會來臨。
從成交量來看,假使股票在支撐位或阻力位水準附近盤旋幾天或幾星期,成交量逐漸萎縮,突然以一個大成交量(有時成交量並不大)配合很明顯的長陰線跌破支撐價位時,須立刻賣出。同理,當股價向上沖出盤檔區,成交量大增,此時應買進;而若突破上檔壓力線,成交量並未增加,則此時不需急於購進,以免誤入莊家設下的「假突破」圈套。
當你是某一股票的多頭,就不希望股價回跌至以前形成的次級底部更低,當它超過先前次級趨勢頂點時,你也不希望它回檔太深,因此,通常在上升趨勢我們只看最近形成的次級底部,當股票有三天的收盤價格要比形成底點那天的價格都高,就可以把自衛價格向上移到新的支撐水準。在空頭市場亦可以使用同樣的操作,利用三天規則來改變賣出時機與價位。
D. 我得到了對價股份,但是我原來持倉成本為什麼會降低這么多
500股按每10股獲送1.5股算,你的是575股,2006年12月18日的收盤價是5.80元,你500股的總市值就是2900元(該股停牌前);2007年1月19日復牌,你的總股份是575股,但總市值還是2900,所以除權後每股成本就是2900/575=5.043元/股;但由於你是15塊多買的,加上浮虧你的每股成本就是500*15/575=13.043元/股,該股今日收盤價是8.65,(8.48-13.043)*575=-2623.72元;
如果你沒有操作過該股的買賣交易,那麼你現在的成本是13.043元/股,賬面浮虧是2623.72元;
加上2000年每10股派0.4元(稅後)登記日:2001-08-24;除息日:2001-08-27,你可得20元紅利,所以賬面虧損是2603.72元,你現在賣出就是虧損288.46%。
E. 股票賣出後成本價降低 怎麼降低股票成本價
我只會舉例子:比如:
第一次買入時 凈值為1 ,花了1000元,拿到1000股 ;那麼第二次買入時 凈值為0.5,花了1000元,拿到2000股;當前成本單位凈值為2000/(1000+2000)=2/3;
如果你在最新的凈值在2/3(約:0.6666)以下的,如0.6時賣出1000股,此時成本凈值為 (2000-0.6*1000)/(3000 - 1000) = 0.7 即成本單位凈值上升了 0.3333 但是
如果你在你的持倉成本凈值以上賣出時結果如下如 賣出時凈值為0.8 ,賣出1000股,此時的成本凈值為(2000 - 0.8*1000) /(3000 - 1000) = 0.6 此時的持倉成本單位凈值在降低;
因此 根據以上總結出來,你如果想要在賣出時盈利 ,除考慮手續費外,必須在即時的單位凈值在你的持倉成本單位凈值之上(即當前單位凈值>持倉成本單位凈值)賣出才可以,不然 你賣出後,持倉的成本單位凈值就會上升;
相同的道理,你在當前單位凈值小於你的持倉成本單位凈值即(當前單位凈值>持倉成本單位凈值) 時買入也會降低你的持倉成本單價,但是請注意風險,防止被套牢
F. 如何降低持倉成本
降低持倉成本的方法:
1、如果原有品種是套牢的,則可以通過這一操作,吃到盤中的差價,爭取早日降低成本、早日解套,甚至反敗為勝。畢竟,假定按照一比一做「T+0」操作的話,操作成功之後,籌碼還是那麼多,但是賬面上現金增加了,等於持有籌碼的成本降低了。否則,一味死捂、被動等待,往往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被動解套不如主動解套。
2、如果不是套牢盤,而是獲利盤,則雙倍籌碼的話,漲升中當天可能帶來雙倍的獲利。利用手裡股票、現金,藉助盤中的波動,做「T+0」。當日買入手中已經有的股票品種,數量與原有同一品種的數量相同,也可不同,待其漲升到一定高度之後,將原有的同一品種全部或者部分賣出,從而實現當日的低買高賣、獲取差價。
股指期貨配資投資者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注意如下事項:
1.要注意盤中同一板塊是否有領頭羊出現,這是比較確定的下手機會。如果有領頭羊出現,並且領頭羊沖擊漲停板的話,則自己的同板塊股票上,可能出現跟風性質的沖高動作,可以藉此機會,即時介入、滯漲即走。
2.要求判斷股市當日以及該股當日能否收出陽線,或者該股當日能否盤中創出高點。往往前市三十分鍾的大盤走勢,如果第三十分鍾處於前三十分鍾最高點的話,有利於利用盤中回盪做「T+0」操作。
3.介入之後,注意同板塊的領頭羊能否封漲停板,如果不能,則一旦領頭羊掉頭,則跟風盤上的、用於「T+0」操作的原有籌碼,毫不猶豫即時出局,以便保住幾毛錢或者以上的短線獲利。否則,出局不及時的話,跟風盤上的、用於「T+0」操作的新增籌碼,有短線被粘被套的危險。
G. 股票怎麼降低成本價
高拋低吸做差價做到的,還可以做成負的成本。就是這只股票漲了就拋票掉一部分倉位,低位接回來以降低成本。
H. 股票做T是如何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的
股票做T是如何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的追漲殺跌有時用處很大。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炒股時間概念很重要。不要跟自己過不去。管結果怎麼樣,至少追你的過程他是真心實
I. 如何操作降低股票持倉成本
在選擇股票時,請考慮 用於指示股票比較的各種比率。這與股價無關; 事實上,單獨購買股票價格並不是那麼重要。時抑制指導性的神經反射,但是「在膀胱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