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自由貿易港方案什麼時候出台
據報道,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月23日正式開幕,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上海2018年要依託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上海正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因為自由貿易港是一套新制度體系,伴隨研究的深入,涉及的事項增多,方案可能進入一個由淺入深、再由深出淺的階段。從多方獲悉,由於方案可能涉及調法方面的問題,正式亮相的時間窗口很可能在2018年全國兩會後。
貿易自由度提升將為物流、港口帶來催化,更高層次的開放將帶來貿易量的上升;金融自由度提升將加速國內銀行國際化業務發展,打開國內銀行國際化業務的發展空間;投資自由度提升將帶來新興產業集聚,利好地產、商務、技術、文化旅遊板塊。
㈡ 上海自貿區帶來哪些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自貿區方案獲批強化了市場對自貿區帶來的行業轉型升級預期。在此背景下,受益於自貿區以開放促改革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物流、地產、商貿等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貿易,是更高層次的自由貿易,比如跨國企業的資金賬戶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資金融業務的管制放開和隨之而來的服務技術的引進等,也就是要素貿易的開放。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貨物狀態監管等將促進貿易改革,將有助於廠商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消費者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國貨物到自貿區集散轉口,有助推動自貿區航運物流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自貿區依賴的港口吞吐量上升,進出口總額上升。這有利於自貿區內的物流和貿易類企業,參股相關公司的園區公司將直接受益。此外,更多類型的公司進入自貿區,極大地豐富自貿區的商貿和產業類型,企業和消費者的增加有助於促進園區公司的商業物業和商品房的銷售,利好房地產板塊。
伴隨新的試點區域逐步擴大,開放促改革的‘制度紅利’有望輻射至全國。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認為,在相關行業中,與自貿區直接相關的貿易、航運、港口、物流、建築、地產、金融等領域將最為受益。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東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長三角地區是個突破性的利好,江蘇也將獲得明顯的發展紅利。自貿易區將為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江蘇的企業打開窗口,不但利於出口還能把國際新技術引進來。尤其是江蘇的裝備製作業、新能源行業等,今後利用好自貿區的窗口優勢,有利於引進國際最新的技術。
上海本地製造業相當發達,遠勝香港;兩翼的蘇、浙兩省都是製造業發達的省份,腹地的皖、贛、兩湖、川、渝等省市製造業和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足以為上海貨物貿易發展提供長久支持。上海自貿區轉口貿易的發展將進而給其兩翼和長江沿岸的港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並帶動該區域發達的出口加工業升級。
一位港航業內人士說:上海港已經將長江沿線的眾多大港收在旗下,像武漢、九江、江陰、南京、重慶、寧波、連雲港等大港,上海港都佔有大量股份,所以上海自貿區的開設不僅僅是上海的問題了,而是涉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利益,涉及到長三流域城市商品的轉運、外銷、進口等。
重慶商界人士分析說:重慶加工業、國際貿易業、服務業等行業將面臨一個新機遇,但金融、物流等行業在短期內將受沖擊。
上海自貿區對其它申請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地區(包括重慶)而言,短期內的影響是相對負面的。相關產業面臨上海自貿區的競爭,或者會損失一些發展的機會。短期內這些地區(包括重慶)的現代金融服務、物流、商業貿易、餐飲旅遊等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沖擊。因此也需提前制定一定的應對措施。當然,重慶企業也有一些利好機會。
㈢ 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有哪些
上海自貿區概念股票
編者按:近日,商務部通報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上海自貿區概念股近期表現十分強勢,昨日該板塊更是整體上漲8.1%,板塊內逾六成個股漲停,而其強勢的表現也獲得市場資金的追捧。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在上海自貿區概念板塊內18隻可交易個股中,有12隻個股昨日實現漲停,佔比66.67%,它們分別為:東方創業(行情,問診)、華貿物流(行情,問診)、錦江股份(行情,問診)、錦江投資(行情,問診)、陸家嘴(行情,問診)、長江投資(行情,問診)、上海物貿(行情,問診)、界龍實業(行情,問診)、張江高科(行情,問診)、上港集團(行情,問診)、龍頭股份(行情,問診)和上海三毛(行情,問診)。
從資金流向方面看,在昨日12隻漲停股中,其中11隻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總計達3.89億元,它們分別為:上港集團(10297.59萬元)、界龍實業(6052.01萬元)、龍頭股份(4569.43萬元)、張江高科(4183.18萬元)、陸家嘴(3017.38萬元)、東方創業(2894.81萬元)、錦江投資(2831.05萬元)、上海物貿(2404.25萬元)、錦江股份(1977.83萬元)、華貿物流(391.36萬元)和上海三毛(247.36萬元)。
從8月份以來的市場表現來看,受益上海自貿區的相關概念股可謂漲勢喜人,板塊內漲幅超過20%的個股達到13隻,而上海物貿(82.84%)、華貿物流(63.67%)、上海鋼聯(行情,問診)(58.60%)、上海三毛(46.73%)和東方創業(41.24%)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更是超過40%。
對此,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台,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受到政策的驅動,上海地區將吸引更多高端製造、加工、貿易、倉儲物流企業在此落戶,土地資源將更加緊俏。從事地產開發、園區管理以及物流貿易等業務的企業將最先受益,龍頭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浦東金橋(行情,資金,股吧,問診):估值優勢明顯 增持
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元,凈利潤2.3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和22.1%,基本每股收益為0.25元,業績符合預期。
凈利潤增長快於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於報告期內投資收益增長較快所致。(1)前三季度共減持196.5萬股海通證券(行情,資金,股吧,問診),獲得投資收益3062萬元。為符合「一參一控」標准,公司年內將全部減持海通證券,目前持有的共計474.85萬股,估計可獲益6000萬,增厚EPS0.05元;(2)以成本法計價的東方證券和華德美居超市年分紅達2884萬,已經計入報告期投資收益。
㈣ 上海自貿區有什麼優惠政策
1、放開了服務業領域對於外商投資服務行業實行了負面清單管理,只要是法律法規沒有明文限制禁止的行業各類投資主體都可以進入上海自貿區,同時也取消了對於投資人的資格,屬性和股份的比例,尤其是對於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准入前國民待遇,在對外資各行業的行業方面實行了負面清單管理,沒有列入負面清單的所有行業以及領域全面向外資開放。
2、對於外貿行業上海自貿區也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跨國公司在自貿區建立區域總部,發展和總部經濟有關聯的各種配套服務行業企業,上海自貿區建立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中心試點,能夠更好的方便貿易企業利用人民幣進行結算,而且也允許和支持各類具備開展對外業務需求的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專門面向於境外業務客戶特殊目的的子公司。
3、除此之外上海自貿區還鼓勵大宗商品交易倉儲物流以及服務外包產業和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在自貿區外貿監管方面實行了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基本監管原則。
拓展資料: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簡稱上海自由貿易區或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於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截至2014年11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年投資企業累計2.2萬多家、新設企業近1.4萬家、境外投資辦結160個項目、中方對外投資額38億美元、進口通關速度快41.3%、企業盈利水平增20%、設自由貿易賬戶6925個、存款余額48.9億元人民幣。
2015年,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已成為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榮譽會員。
「2016年世界自由貿易大會」於2016年11月8-10日在澳門隆重舉行,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下的「一帶一路」合作機會。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網路
㈤ 上海自貿區,有哪些上市公司能解釋一下上海自貿區是怎麼樣的一種模式對什麼板塊利好
物流板塊
自貿區就是
對一些外來的商品不收稅
或者收很低的稅
㈥ 上海自貿區范圍大幅擴展對誰是利好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26日舉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作了關於廣東、天津、福建和上海四個自貿試驗區調整法定行政審批決定的說明,明確將擴展上海自貿區的范圍,擴展區域包括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資料顯示,新增區域目前的定位各有側重。上海自貿區范圍擴展後,自貿區將在服務、金融、高端製造等領域轉型升級。
上海自貿區范圍擴大符合業內預期。2013年8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上海自貿區范圍僅包括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核心)、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共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試驗區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業內人士表示,上海自貿區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面臨空間有限、「無法伸展腿腳」的問題,擴圍的呼聲很高。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將部分開放措施輻射到浦東新區。根據高虎城26日的說明,國務院決定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並擴展上海自貿區的范圍;在全部試點區內,對於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暫時停止實施企業設立、變更等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其中,上海自貿區的擴展區域包括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據媒體報道,上海自貿區的面積將達到120.72平方公里。
高虎城稱,擴展上海自貿區范圍,可以在較大空間范圍內更好地測試外商投資管理、服務業開放、事中事後監管等改革開放創新措施的效果,對政府管理制度改革進行更為充分的試驗,充分發揮浦東新區優勢。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表示,在新納入上海自貿區的三個片區中,金橋開發區片區定位於高端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張江高科技片區集中了大量高新技術企業,陸家嘴金融片區則以金融業、航運貿易、現代商貿為主。目前上海自貿區范圍內的產業布局、功能定位等需要轉型升級,要避免與其他主要指向貿易的自由貿易區之間的同質化競爭。張江高科技園區人士表示,園區有望成為綜合性的國家創新中心,以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
㈦ 上海自由貿易區將為民企帶來哪些紅利
民企對稅收優惠寄於期望
上海市工商聯8月公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民營企業綜合稅費負擔仍然較重。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上繳稅金同比增長9.3%,而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2%。二季度民營中小微型企業經營情況抽樣調查中,近半數企業上繳稅金總額同比增加;而同時,凈利潤同比增加的企業比例為四成。小微企業對於加大稅收優惠扶持力度的呼聲也日漸增多。從調查情況來看,希望政府實施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比例達到76%,遠高於企業對其它政策的期望比例。
而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為自貿區內的民營企業減免稅負無疑是可以首肯的。有消息稱,上海自貿區將推動稅收創新,其中將包括對區內一些企業由原來25%稅率減少到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揚州新鳳凰家公司執行董事姜飆認為,"如果真像傳聞中所得稅降至15%,對於企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瑞銀證券也認為,稅收優惠政策將有利於擴大上海的轉口貿易和離岸貿易,對相關企業的業績形成直接的利好。
吸引民資參與金融改革
最近,上海市政府在貫徹落實"金融國十條"的《實施方案》中明確表示,上海要結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要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具有上海特點的方案和操作辦法,爭取在上海先行先試,使國家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有關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
上述實施方案提出,一是積極爭取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運作。二是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擴大人民幣在貿易、投資、保險等領域的使用。三是研究推進在滬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工作。四是爭取擴大銀行間外匯市場凈額清算的參與者范圍。五是積極配合開展民營資金進入金融業的政策研究,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六是積極配合開展政策研究,擴大銀行不良貸款自主核銷權,探索銀行不良貸款轉讓的常規化路徑。
專家表示,自貿區在金融創新方面先行先試,有利於在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等多方面推動我國金融改革的進程。特別是"積極配合開展民營資金進入金融業的政策研究,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將吸引廣大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對長三角產生虹吸效應
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立後對國內最有直接影響的是長三角地區。隨著高速公路的建成和鐵路的提速,長三角已形成一小時經濟圈。可以說長三角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在這塊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地區,包括民營企業和跨國公司都有可能把充分利用上海自由貿易區作為企業發展的新平台。
近幾年來,上海、浙江、江蘇三省市民企對外貿易都呈現逐年增長態勢,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於江浙滬民企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他們發展外向型經濟將更快捷、便利、成本得到降低。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維認為,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將對江蘇的進出口產生明顯的虹吸效應,江浙地區與上海的招商引資競爭將更加激烈。由於上海自由貿易區實施貨物進出口、轉口自由,無配額限制,不繳納進出口關稅,同時放鬆外匯管制等優惠政策,加之上海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現代服務業及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務,長三角地區的跨國公司可能傾向於把產品運輸至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全球分撥中心進行綜合調配。
㈧ 上海自貿區將為跨境電商帶來哪些機遇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簡單地說,就是探索並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市場經濟。主要核心內容包括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金融體制全面改革,培育新型貿易發展方式等。
上海自貿區不是照抄外國的自貿區,而是根據中國現有的國情和經濟形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夠繼續確保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經濟模式。
香港自由港的建立,是由於香港特殊環境所決定的。香港地域狹小,食品及日用品大部分依賴進口;香港製造業是典型的出口加工業,能源和其它工業原料大多仰賴進口,而製成品卻有90%提供出口;轉口貿易一直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相比之下,上海自貿區就明顯不受這些限制。上海自貿區更應該看作是中國繼續改革開發的戰略舉措和頂層設計,其一發而動全身的意義更加重大深遠。
雖然香港已經回歸,但是香港海關、政經和內地保持相對獨立性。這和上海完全屬於國內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和香港相比,上海自貿區進出更加直接便利,管理上也有完全自主權,可以根據形勢的需要靈活調整。未來上海自貿區對推動其它地區的改革開放影響將會更大更直接。因此,上海自貿區作用不是香港能夠替代得了的。
當然,對於我們外貿人來說,上海自貿區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機遇呢?從出口的角度來講,上海自貿區雖然不能改變我們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困境,但是從香港自由港,我們深刻地看到外貿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維護香港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香港現代、專業的外貿經營方式和理念,對於陷入瓶頸,急需轉型升級的內地製造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比如,如何告別低價傾銷外貿方式,價格不好外貿就做不好?如何讓外貿企業走出去,把全球市場納入外貿經營的視野,而不只是眼裡只有中國製造?如何提升外貿專業水平和品牌運營能力,和國外同行同台競技,而不是只是窩里斗?如何把投資和外貿運營結合起來,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商品出口上面……這些都值得我們外貿人士細細品味和思索。在此限於篇幅就不多講了,而是重點提提上海自貿區對進口電商的重大影響。
從進口方面來看,通過建立大型海淘電商平台,解決國外品牌零售商品通過網上平台進入中國的問題。首先,可以改變以前海淘小打小鬧的格局,規范海淘行為;其次,過去難以解決的支付風險、售後服務、臨時商品保稅、退換貨物等等問題都會得到很好解決。
跨境電商最大命門就是長途奔襲,不在本土作戰,供應鏈拉得過長,只有銷售沒有服務,只有線上很少線下,很難落地與本土零售商平等競爭。自貿區就為跨境電商提供了緩沖區,相當於一隻腳邁進來,以前很多棘手的問題都能妥善解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貿區跨境電商若做得好,可能會被其它國家所仿效。對跨境電商感興趣的國家通過建立自貿區將會極大的促進跨境電商發展。自貿區將會被證明是迄今為止最能推動跨境在線零售發展的政策舉措!如果各國都競相建立為跨境電商服務的自貿區,跨境在線零售將會出現一個嶄新局面。
目前已經有兩家電商作為首批25家非金融和11家銀行獲得資格許可,將在自貿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一個是跨境通電商平台;一個是東方網(Eastday.com)。大家都希望通過自貿區降低金融和物流成本。據行業人士估計,自貿區將會降低20%左右成本。
對於海外賣家來說也是一個利好消息。可以將大批量的產品出口到中國,降低物流、通關等各種交易成本,增加商品競爭力,並通過在線零售來開拓中國龐大的市場,風險也是最低的。而在此以前,海外賣家只能以小包裹的方式賣給中國消費者。自貿區作為一個中間緩沖地帶,將會加速跨境在線零售交融發展配合跨境在線零售的政策熱,上海自貿區將會為跨境在線零售進口業務提速,海淘和海外品牌入華成為新熱點。自貿區將會變成海外商品的運營中心(fulfillment center)。無論在中國在線零售商,還是海外零售商,都會充分利用自貿區種種優勢,抓住中國拉到內需新一輪經濟浪潮。
對於海外中小品牌、新品牌或零售商來說,自貿區將提供一個進軍中國龐大消費品市場的橋頭堡。在此以前,國內零售渠道已經固化,且控制在極少數利益集團手中,海外中小品牌要麼不是推廣成本高昂,要麼就失去品牌控制權。開拓中國市場非常困難,而立足自貿區,通過電商滲透,無疑是成本小風險低見效快歐美國家一線品牌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中國,但是歐美國家依然有很多二線品牌和新品牌,依然還有很多零售商還沒有進來。和中國同行相比,他們依然很有競爭力。如今中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家發展政策變化和消費市場龐大和開放,必然引來進軍中國新一輪高潮,自貿區又讓它們如虎添翼。
當進口電商發展起來了,自然會對國內高端奢侈品牌市場產生沖擊。一旦海淘經過海關規范化,通過大批量進貨,改變過去小包裹小打小鬧,發貨速度又快,又可以退換貨,規模將會迅速成長。據估計,海淘商品價格由此會便宜至少三成。這對國內同類高端品牌銷售渠道形成打壓,最終消費者受益。
因此,上海自貿區建立對於進口電商來說更加利好。如果說,跨境出口電商集散地在深圳,那麼未來進口跨境電商的集散應該就在上海。現在,深圳正在圍繞出口電商大作文章,如深圳前海將打造成跨境電商國際結算、貿易、信息以及產品展示中心。而上海將會以進口電商為杠桿,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最終成為進口電商集散地和倉儲運營中心。
從目前的報道來看,跨境通定位還不明確。首先,和海關系統對接是否具有排它性?如果是,一家獨大,就憑這一點就要賺死。未來應該是海關經過初期驗證後規范推廣,對其它企業一視同仁。另外,跨境通是玩倉儲運營中心為主,還是電商平台為主?未來應該是前者有吸引力,如果要做電商平台,肯定不如淘寶、京東,因為電商平台競爭已成定局。因此,上海自貿區倉儲運營服務將會是一大熱點。各進口電商會紛紛設立自己的倉儲運營中心,或者入駐比較有規模的電商平台。至於怎麼在網上賣,相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