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分析公司的資本結構
股東權益比率
股東權益比率是股東權益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資本結構
其計算內公式如下:
股東權益比容率=(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該項指標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
資產負債比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該指標數值較大,說明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較強,股東權益的運用越充分,但債務太多,會影響債務的償還能力。
長期負債比率
長期負債比率是從總體上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是長期負債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資本結構
長期負債比率=(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也是衡量公司財務結構穩定性的一個指標。它是股東權益除以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固定資產總額)×100%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反映購買固定資產所需要的資金有多大比例是來自於所有者資本
Ⅱ 怎麼進行資本結構的分析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的來源構成及具比例關系。廣義的資版本結構是指企業權全部資金的來源構成及其比例關系,不僅包括主權資本、長期債務資金,還包括短期債務資金。狹義的資本結構僅指主權資本及長期債務資金的來源構成及其比例關系,不包括短期債務資金。最佳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使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時的資本結構。其判斷的標准有:(1)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財富,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2)企業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3)資產保持適當的流動,並使資本結構富有彈性。其中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是其主要標准。能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企業,有可能按目標資本結構對企業現有資本結構進行調整:(1)現有資本結構彈性較好時;(2)有增加投資或減少投資時;(3)企業盈利較多時;(4)債務重新調整時。資本結構調整的方法有:(1)存量調整。即在不改變現有資產規模的基礎上,根據目標資本結構要求,對現有資本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2)增量調整。即通過追加籌資量,從增加總資產的方式來調整資本結構。(3)減量調整。即通過減少資產總額的方式來調整資本結構。
Ⅲ 怎麼分析一個企業當前的資本結構
看看多少是借款,多少是自有資本。即債權與股權比例。
很簡單的
Ⅳ SPSS怎樣分析資本結構
錄入完數據先進行基礎數據統計--描述性統計根據數據結再看否需要相關歸或者其析spss面描述統計主要analyze——descriptive面其描述統計、頻數統計、交叉析
描述性統計析統計析第步先選擇analyze能看descriptive滑鼠再選Descriptive 菜單用列前面四程:Frequencies程特色產頻數表;Descriptives程則進行般性統計描述;Explore程用於數據概況清探索性析;Crosstabs程則完計數資料等級資料統計描述般統計檢驗
先選擇analyze---再選descriptive
打任意析窗口想析數據選入起按滑鼠左鍵選按間按鈕加入選擇單擊彈Statistics框用於定義需要計算其描述統計量析均數(Mean)、位數(Median)、眾數(Mode)、總(Sum)等等 點Charts框選擇直圖、餅圖等繪圖都確定選擇單擊Continue鈕 選擇OK直接輸結
先看看描述性統計結沒缺失值或者符合實際數據現要需要糾數據再用描述統計進行析
我覺說挺詳細呵呵~~~~
Ⅳ 資金結構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資金結構分析:
1、 企業財務狀況是企業資金佔用和資金來源情況的綜合反映,對企業資金結構的分析也就是對企業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的分析。
2、 資產結構分析:
(1)流動資產率=流動資產額/資產總額×100%
A、比例上升或較高的優點:
a、企業應變能力增強;
b、企業創造利潤和發展的機會增加;
c、加速資金周轉潛力大。
注意:企業是否超負荷運轉。企業營業利潤是否按同一比例增長:企業營業利潤和流動資產率同時提高,說明企業正在發揮現有潛力,經營狀況好轉;反之,若企業利潤並沒有增長,則說明企業產品銷售不暢,經營形勢惡化。
B、比例下降或較低:
a、如果銷售收入和利潤都有所增加,則說明企業加速了資金周期運轉,創造出更多利潤; b、反之,利潤並沒有增長,說明企業原有生產結構或者經營不善,企業財務狀況惡化,表明企業的生產下降,沉澱資產比例增加,企業轉型趨於困難。
注意:當企業以損失當前利益來尋求長遠利益時,比如趨於增加在建工程或長期投資時,也有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流動資產和實現利潤同時下降的情況。
C、常規標准:通常商業企業的流動資產往往大於非流動資產,而化工企業的則可能相反。 一般地,紡織、冶金行業的企業流動資產率在30%~60%之間,商業批發企業的有時可高達90%以上。
(2)存貨比率=存貨/流動資產總額×100% (其分母也可用總資產來代替)
A、比率上升或較高:
a、企業產品銷售不暢;
b、流動資產變現能力有所下降;
c、加強存貨管理變得重要起來。
B、比率下降或較低:
a、產品銷售較好;
b、原材料市場好轉;
c、流動資產變現能力提高。
(3)長期投資率=長期投資合計/結構性資產合計×100%
A、比例提高說明:
a、企業內部發展受到限制;
b、企業目前產業或產品利潤率較低,需要尋求新的產業或產品;
c、企業長期資金來源充足,需要積累起來供特定用途或今後充分利用;
d、投資於企業內部的收益低,前景不樂觀。
B、比例高所帶來的問題:
a、企業無經營控制權;
b、企業能否得到預期收益,取決於被投資公司,不確定性較高;
c、企業自身實力下降或者產業趨於分散。
(4)在建工程率=在建工程合計/結構性資產合計
A、是否增加在建工程要看:
a、企業長期資金來源是否有保證;
b、企業投資項目預期收益率是否高於長期投資的收益率;
c、企業的經濟環境或市場前景是否良好。
B、要注意的是:
a、建設項目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如何;
b、企業能否籌集到工程建設資金;
c、企業是在擴大生產能力還是在調整產品結構。
C、另外:無形資產多少和固定資產折舊快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資產結構的特點。無形資產持有多的企業,開發創新能力強;而那些固定資產折舊比例較高的企業,技術更新換代快。
3、 負債結構分析: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也叫債權人投資安全系數,一般60%左右)
A、比例下降或較低時:
a、企業經濟實力增強,潛力有待發揮;
b、企業資金來源充足,獲利能力是否增強要看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的變化情況:
Ⅰ、如果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企業實現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之比)較高,高於銀行長期貸款利率,說明企業產品的盈利能力較高。
Ⅱ、如果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提高,說明企業通過自我積累降低了資產負債率,並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Ⅲ、如果企業的自有資金利潤率與過去相比反而有所下降,則說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降低並沒有減輕企業的負擔,並沒有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c、也可能是企業產品利潤率較低,企業承受不了借款利息負擔,企業用未分配利潤或生產經營資金償還了部分負債,從而使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同時縮小。
B、比例升高或較高時:
a、企業獨立性降低,企業發展受外部籌集資金的制約增強;
b、企業債務壓力上升,結構穩定性降低,破產風險增加;
c、企業總資產和經營規模擴大。
注意:對其升高的分析,也要與資金利潤率的變化相結合:
Ⅰ、自有資金利潤率升高,且大於銀行長期借款利率,說明負債經營正確,企業通過舉債發展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新增生產能力所創造的利潤在支付銀行利息之後增加了企業的實現利潤。
Ⅱ、自有資金利潤降低,說明負債經營不理想,企業新增的利潤不但沒有隨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Ⅲ、另外,負債經營通常會使企業的破產風險增大,但如果負債經營使企業收益能力增強,反過來又會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並降低破產風險。
(2)負債經營率=長期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在25%~35%之間較合理)
註:負債經營率一般與銀行長期貸款利率成反比,與企業盈利能力成正比。
A、比率升高或較高時:
優點:
a、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增多,企業資金來源增大;
b、企業自有資金利用外部資金水平提高,自有資金潛力得到進一步發揮。
缺點:
a、資金成本提高,長期負債增大,利息支出提高;
b、企業風險增大,一旦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如貨款收不回,流動資金不足等情況,長期負債就變成了企業的包袱。
B、比率降低或較低時:
優點:
a、企業獨立性強;
b、企業長期資金穩定性好。
缺點:
a、企業產品利潤率低;
b、企業產品利潤率高,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大於銀行利率,而企業沒有充分利用外部資金為企業創利;
c、也有可能出現流動負債過高,企業生產經營過程資金結構不穩的情況。
(3)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自有資金總額×100% (也叫資本負債率,保守100%,我國200%)
註: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 產權比率因行業或企業利潤率高低不同而差別較大。一般認為100%較合理,目前對我國企業要求產權比率在200%是比較合理的。
A、比率提高或較高時:
a、企業結構穩定性和資金來源獨立性降低;
b、債權人所得到的償債保障下降;
c、企業借款能力降低。
B、比率降低或較低時:
a、企業償債能力強,破產風險小;
b、股東及企業外的第三方對企業的信心提高。
但產權比率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自有資金;企業借款能力和發展潛力還較大。
(4)流動負債率=流動負債總額/負債及權益總額×100%
A、比率升高或較高時:
a、企業的資金成本降低;
b、償債風險增大;
c、可能是企業盈利能力降低,也可能是企業業務量增大的結果。
B、比率降低或較低時:
a、企業償債能力減輕;
b、企業結構穩定性提高;
c、可能是企業經營業務萎縮,也可能是企業獲利能力提高,需看流動資產的增長情況和獲利能力的變化情況:
Ⅰ、如果流動負債率和流動資產率同時提高,說明企業擴大了生產經營業務,增加了生產,是否增收,要看利潤的增長情況;
Ⅱ、如果流動負債率提高而流動資產率降低,同時實現利潤增加,說明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很好,供不應求,企業經營形勢良好;如果實現利潤沒有增多,說明企業經營形勢惡化,企業已經發生資金困難。
Ⅲ、如果流動負債率和流動資產率同時下降,說明企業生產經營業務在萎縮。
(5)積累比率=留存收益/資本金總額×100% (一般要求不低於50%,100%較安全) 註:留存收益=法定公積金+盈餘公積金+未分配利潤
積累比率通常隨企業經營的年限而不斷提高,正常情況是,企業經過一段時期經營之後,實現利潤增加,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負債結構也隨之改善。
4、 合理的資金結構,應該同時實現資產結構合理和負債結構合理,實現負債結構與資產結構的互相適應。在資金結構合理的情況下,企業的投資收益最高,企業價值最大,企業的資金來源穩定,償債風險最小,企業的資金成本最低。
5、 決定企業合理的資金結構的因素很多,具體有:
(1)與行業有關的因素(如最低投資額、經濟批量、技術裝備、盈利能力、景氣程度等);
(2)與企業經營決策和管理有關的因素(如品種結構、質量和成本、、銷售費用、收入增長率);
(3)企業的市場環境(包括銀行利率、產品銷售情況、生產競爭激烈程度、通貨膨脹率、經濟景氣與否、匯率變化等)。
6、 合理的資金結構,首先是正常情況下的資金結構。所謂正常情況是指企業應有盈利,並且自有資金利潤率高於銀行長期貸款利率。
不同行業的企業合理資金結構數值參考表如下:(根據我國2001年度60多個上市公司得出)
行業 合理資產結構(約占%) 合理負債結構(約占%)
流動資產 長期投資 固定資產 無形其他 流動負債 長期負債 所有者權益
制約 50 5 45 很少 45 5 50
家電 60 很少 35 5 60 很少 40
汽車 60 很少 40 很少 50 5 45
房地產 85 10 5 很少 60 10 30
日用品 55~60 很少 40~45 很少 55 5 40
機制 45 很少 50 5 20 20 60
空運 35 很少 65 很少 15 65 20
建材 25 15 60 很少 20 60 20
化工 30 10 55 5 40 20 40
啤酒 30 很少 60 10 20 5 75
商業 60 10 20 10 30 10 60
注意:以上指標是相對的可因技術水平、市場發育程度等條件的不同而改變調整。
Ⅵ 如何用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分析一個或幾個公司的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分析主要是利用資產負債表觀察:
財務結構及負債經營合理程度
資產負債表 擁有或控制資源情況及資金實力
觀察企業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
預見未來財務狀況
主要財務指標:
1)自有資本構成比率=自有資本合計/資金總額(負債+所有者權益)
考察自有資本在整個營運資金中佔多大比重
2)資本負債比率=自有資本合計/負債總額
反映自有資本占借入資金的比重,衡量經營安全程度
3)資本金構成比率=實收資本/資金總額
考察實收資本在整個營運資金中比重,衡量經營風險程度
4)所有者權益比率=(盈餘公積+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
又稱實收資本安全率,反映公積金對實收資本的保證程度
5)長期負債構成比率=長期負債合計/資金總額
考察企業長期負債是否得當
6)流動負債構成比率=流動負債合計/資產合計
考察企業一定時期內流動負債受否是否過多
7)債務股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反映企業舉債情況及企業基本財務結構
最佳資本結構決策分析
資本結構是指長期資金中債務資金和權益資金的組合及相互關系。最佳資金結構是指綜合資金成本最小,所有者權益最大時的資金構成。
例: 長期資金 金 額
長期債券,年利率12% 3000萬元
優先股,年利率13% 2000萬元
普通股,市價100元/股,預計股利10元,以後每年增長4% 3000萬元
所得稅33%,假定籌集費用率為0%, 擬增資2000萬元
提出兩個方案:
Ⅰ:發行長期債券1000萬元,年利率14%,另發行普通股1000萬,每股股利增加到14元,以後每年增長5%,同時由於財務風險股價將跌至80元。
Ⅱ:發行長期債券1000萬元,年利率14%;另發行普通股1000萬,每股股利增加到14元,以後每年增長5%,普通股股價將上升到145元。
首先,計算現有資金結構的綜合資金成本,個別資金的比重和資金成本分別為:
Wb=3000/8000=37.5% Kb=12%×(1-33%)/(1-0)(籌資率為0)
Wp=2000/8000=25% Kp=13%/(1-0)
We=3000/8000=37.5% Ke=10/100+4%=14%
現有綜合資金成本=37.5%×8.04%+25%×13%+37.5%×14%=11.52%
其次,計算方案Ⅰ的綜合資金成本
Wb1=3000/10000=30% Kb1=8.04%
Wb2=2000/10000=20% Kb=14%×(1-33%)=9.38%
Wp=2000/10000=20% Kp=13%
We=3000/10000=30% Ke=14/80+5%=22.5%
方案Ⅰ的綜合資金成本=30%×8.04%+20%×9.38%+20%×13%+30%×22.5%=13.64%
再次,計算方案Ⅱ的綜合資金成本=11.81% (計算同上)
最後,評價選擇方案。方案Ⅱ的綜合資金成本最低,因此最優。
Ⅶ 如何對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質量分析
企業資本結構質量主要應關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企業資本成本的高低與企業資產報酬率的對比關系。從成本效益關系的角度來分
析,只有當企業的資產報酬率(應當為企業的利息和稅前利潤與企業總資產之比)大於企業
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企業才能在向資金提供者支付報酬以後使企業的凈資產得到增加,
企業凈資產的規模得以擴大。反之,在企業的資產報酬率小於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
企業在向資金提供者支付報酬以後,將縮減企業的凈資產,企業凈資產的規模將逐漸縮小。
這就是說,在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大於企業的資產報酬率時,企業的資本結構將導致企
業的凈資產逐漸萎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認為企業的資本結構質量較差。
(2)企業資金來源的期限構成與企業資產結構的適應性。按照財務管理理論,企業籌集資金的用途,決定籌集資金的類型:
企業增加永久性流動資產或增加長期資產,應當通過長期資金來源(包括所有者權益和非流動負債)來解決;企業由於季節性、臨時性原因造成的流動資產中的波動部分,則應由短期資金來源來解決。如果企業的資金來源不能與資金的用途相配比,在用長期資金來源來支持短期波動性流動資產的情形下,由於企業長期資金來源的資本成本相對較高,企業的效益將會下降;
在企業用短期資金來源來支持長期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情形下,由於企業的長期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周轉時間相對較長,企業可能經常會出現急迫的短期償債的壓力。
這就是說,企業資金來源的期限構成與企業資產結構相適應時,筆者認為企業的資本結構質量較好。反之,企業的資本結構質量較差。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企業因為戰略發展的需要,往往會出現資金來源的期限和企業資產結構不適應,此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動態的分析,不能輕易的下結論。
(3)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未來融資要求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按照一般的財務管理理論,企業財務杠桿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資源對負債的依賴程度越高。
在企業過高的財務杠桿比率的條件下,企業在財務上將面臨著兩個主要壓力:
一是不能正常償還到期債務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業發生虧損的時候,可能會由於所有者權益的比重相對較小而使企業的債權人受到侵害。
受此影響,企業從潛在的債權人那裡獲得資金的難度會大大提高。這就是說,企業在未來進行債務融資以滿足未來正常經營與發展的難度會因企業較高的杠桿比率而提高。
因此,較高財務杠桿比率的企業,其財務風險相對較高。
(4)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的股東持股構成狀況與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企業具有什麼樣的股權結構對企業的類型、發展以及組織結構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和管理方式的變化。
因此,分析者要在企業的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時,進一步分析控制性股東、重大影響性股東會產生怎樣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企業會產生什麼樣的方向性影響,因為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