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的影響下,我國K12在線教育的前景如何
危機就是轉機,正是因為疫情加速了K12的在線化進度。我們預言K12以後在線教育將會是主要途徑。
Ⅱ 現在比較流行的K12在線教育都有哪些模式求告知下
K12在線教育類型有:B2C(機構自己上課給學生學,像新東方這種)、C2B2C(機構建立在線學習的平台(其實就是網站或者APP),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平台教學、學習和交流,像壹壹說課平台這種);
B2B2C(和C2B2C類似,只不過提供教學的一方變成了機構,像很多教學機構的網路平台)、O2O(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比如線上講基礎知識,線下深入講重難點,或者線下系統講解,線上解答等)。
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縮寫即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台,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美國。
O2O的概念非常廣泛,既可涉及到線上,又可涉及到線下,可以通稱為O2O。主流商業管理課程均對O2O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有所介紹及關注。
2013年O2O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開始了本地化及移動設備的整合和完善,於是O2O商業模式橫空出世,成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
(2)k12在線教育行業分析擴展閱讀:
經營模式
與傳統的消費者在商家直接消費的模式不同,在O2O平台商業模式中,整個消費過程由線上和線下兩部分構成。
線上平台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指南、優惠信息、便利服務(預訂、在線支付、地圖等)和分享平台,而線下商戶則專注於提供服務。在O2O模式中,消費者的消費流程可以分解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引流
線上平台作為線下消費決策的入口,可以匯聚大量有消費需求的消費者,或者引發消費者的線下消費需求。常見的O2O平台引流入口包括:消費點評類網站,如大眾點評;電子地圖,如網路地圖、高德地圖;社交類網站或應用,如微信、人人網。
第二階段:轉化
線上平台向消費者提供商鋪的詳細信息、優惠(如團購、優惠券)、便利服務,方便消費者搜索、對比商鋪,並最終幫助消費者選擇線下商戶、完成消費決策。
第三階段:消費
消費者利用線上獲得的信息到線下商戶接受服務、完成消費。
第四階段:反饋
消費者將自己的消費體驗反饋到線上平台,有助於其他消費者做出消費決策。線上平台通過梳理和分析消費者的反饋,形成更加完整的本地商鋪信息庫,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在線平台。
第五階段:存留
線上平台為消費者和本地商戶建立溝通渠道,可以幫助本地商戶維護消費者關系,使消費者重復消費,成為商家的回頭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O2O
Ⅲ k12教育前景如何
從現有的K12產品來看,這三者在方向和切入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所遇到的瓶頸也截然不同,分類來說。
一、在線教育方向:
它對於行業的最重要影響是鼓勵老師個體化,在線完成授課的過程。
1在線課程平台,這類平台很少有隻針對K12領域的,典型的是網路傳課、淘寶教育(原名淘寶同學),涉及所有的教育品類,大而全。
2 單一的學科學習工具,比如英語流利說,還有更細分的方向,如新東方出的樂詞,只針對英語詞彙的記憶學習,包含初高中詞彙。
二、教育O2O方向:
它對於行業的最重要影響是幫助培訓機構推廣招生,引導用戶去線下聽課。
1找老師,以家教O2O為主,目的的找家教老師,通過線上撮合平台來取代傳統中介機構,包括跟誰學、輕輕家教、請他教、老師來了。
2找機構,以找靠譜的培訓機構為目的,如搜課網是PC時代的玩法,神州佳教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於地理位置的玩法,但教育機構水平不一、品牌多樣,用戶更願意選擇比較知名的一些大機構。
3 找課程,針對輔導課程,尤其是藝術類輔導的選擇,通過信息公開與點評來幫助家長報班,代表企業是決勝網,主要是面向18歲以下的青少年教育課程。
4找活動,以周末、暑期為時間周期,各種親子活動、游學、讀書等活動滿足了家長的需求,把教育帶到實踐中來,通過與游戲、社交相結合的方式影響孩子,親子類適合低年級的孩子與家長參加,典型企業有父母邦。
三、教育信息化方向:
它對於行業最重要的影響是推進學校和老師互聯網化,引導家長關注線上。
1家校溝通,這是最早的一種產品形態,從已在A股上市的全通教育到校訊通的使用,兩者的商業模式基於通信運營商的SP服務達到老師與家長溝通的目的,並按月向家長收取數元的費用。這類產品通過各地代理發展到全國各地,也存在了十多年,直到2014年陸續被各地教育局叫停。現在有一種新的免費校園網路空間人人通,包括更加細分的App,如知了、針對幼兒園的貝聊等,其創業方向還是家校互動。
2作業問答,對K12學生來說,不會做作業是很大的煩惱;互聯網的思維是哪裡有痛點,哪裡就有需求,代表產品有網路作業幫、愛考拉、學習寶、小猿搜題,產品的核心邏輯是拍照答疑,學生上傳作業題的照片,學霸在線解答。此外,還有教育培訓機構也做了作文類App,通過範文寫作和老師點評來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分數,如學而思麥格作文、高思樂樂作文,而網路作文寶、學霸君作文助手是兩者在K12產品線上的延伸產品。
3考試題庫,考試得高分是學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考試當然是一個很恰當而准確的切入點,怎麼做呢?做題是最佳途徑,傳統的手工做題需要購買教輔、試卷,而互聯網就是讓它電子化且免費!典型的產品有龔海燕創辦的梯子網(已關閉),可做練習題、考試題的魔方格,加入考點分析等功能,整個產品涉及的環節還比較多;主打初高中英語題庫並幫助老師在線組卷、試卷分析的快樂學。
4閱卷分析,有考試就有閱卷,雖然在線題庫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動閱卷功能,但是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學生不會用啊!所以,老師基本也用不上。代表產品有學信,通過手機閱卷的功能實現分數統計、數據分析、錯題本、學科評測等功能,閱卷是一個小的入口,後面的分析是能真正體現大數據和信息化的作用,並且能推動個性化教學。
前景分析
第一類 收費很難,對於在線課程用戶的付費意願很低,因為效果是個大問題,很難去評價,且平台粘性較差。
第二類 地域限制,O2O的最大特性是天然具有地域性,因此企業的發展、市場開拓、服務能力都非常依賴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市場、人員管理都是大考驗。
第三類 具體分析,家校溝通類沒有什麼亮點可言,同質化嚴重,尤其在免費後想要單純靠這個很難有出路。
作業問答類看起來很方便,但與教育的意義相違背,老師也不會支持學生使用這樣的App,學生時代重要的是培養思考能力而不是直接要答案,一個App就能解決的還要老師幹嘛;而讓學生花錢請老師在線點評作文看起來更不現實。
考試題庫類產品對知識點、考試題型的分析,錯題本的建立,是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不足;但弊端是需要在線做題,學生在學校基本沒有這個條件使用手機上網;而讓老師組織學生統一在線考試的可行性很小,不符合日常考試的習慣。
再看閱卷分析類,沒有改變學生的考試作答習慣,也不勉強老師像中高考那樣在電腦前批卷;過程沒有大的變化,再利用一個好的工具就可以讓結果發生大變化。一方面是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方便老師明確教學成果;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考試也能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是符合教育行業需求的產品;但瓶頸是各地老師智能手機的使用率和產品的推廣力度。
Ⅳ k12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
無論從整體行業規模還是市場活躍度來看,中國教育產業都處於擴張階段,而K12教育更是其中翹楚。在行業發展態勢方面,基礎教育由政府負擔的學校內教育和學校外的課外輔導機構教育兩部分組成,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該部分費用由家庭承擔。K12教育行業發展具有總量大、競爭熱、分離性、延續性四大特徵。Ⅳ K12在線教育的前景在哪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從現有的K12產品來看,這三者在方向和切入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所遇到的瓶頸也截然不同,分類來說。
一、在線教育方向:
它對於行業的最重要影響是鼓勵老師個體化,在線完成授課的過程。
1在線課程平台,這類平台很少有隻針對K12領域的,典型的是網路傳課、淘寶教育(原名淘寶同學),涉及所有的教育品類,大而全。
2 單一的學科學習工具,比如英語流利說,還有更細分的方向,如新東方出的樂詞,只針對英語詞彙的記憶學習,包含初高中詞彙。
二、教育O2O方向:
它對於行業的最重要影響是幫助培訓機構推廣招生,引導用戶去線下聽課。
1找老師,以家教O2O為主,目的的找家教老師,通過線上撮合平台來取代傳統中介機構,包括跟誰學、輕輕家教、請他教、老師來了。
2找機構,以找靠譜的培訓機構為目的,如搜課網是PC時代的玩法,神州佳教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於地理位置的玩法,但教育機構水平不一、品牌多樣,用戶更願意選擇比較知名的一些大機構。
3 找課程,針對輔導課程,尤其是藝術類輔導的選擇,通過信息公開與點評來幫助家長報班,代表企業是決勝網,主要是面向18歲以下的青少年教育課程。
4找活動,以周末、暑期為時間周期,各種親子活動、游學、讀書等活動滿足了家長的需求,把教育帶到實踐中來,通過與游戲、社交相結合的方式影響孩子,親子類適合低年級的孩子與家長參加,典型企業有父母邦。
三、教育信息化方向:
它對於行業最重要的影響是推進學校和老師互聯網化,引導家長關注線上。
1家校溝通,這是最早的一種產品形態,從已在A股上市的全通教育到校訊通的使用,兩者的商業模式基於通信運營商的SP服務達到老師與家長溝通的目的,並按月向家長收取數元的費用。這類產品通過各地代理發展到全國各地,也存在了十多年,直到2014年陸續被各地教育局叫停。現在有一種新的免費校園網路空間人人通,包括更加細分的App,如知了、針對幼兒園的貝聊等,其創業方向還是家校互動。
2作業問答,對K12學生來說,不會做作業是很大的煩惱;互聯網的思維是哪裡有痛點,哪裡就有需求,代表產品有網路作業幫、愛考拉、學習寶、小猿搜題,產品的核心邏輯是拍照答疑,學生上傳作業題的照片,學霸在線解答。此外,還有教育培訓機構也做了作文類App,通過範文寫作和老師點評來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分數,如學而思麥格作文、高思樂樂作文,而網路作文寶、學霸君作文助手是兩者在K12產品線上的延伸產品。
3考試題庫,考試得高分是學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考試當然是一個很恰當而准確的切入點,怎麼做呢?做題是最佳途徑,傳統的手工做題需要購買教輔、試卷,而互聯網就是讓它電子化且免費!典型的產品有龔海燕創辦的梯子網(已關閉),可做練習題、考試題的魔方格,加入考點分析等功能,整個產品涉及的環節還比較多;主打初高中英語題庫並幫助老師在線組卷、試卷分析的快樂學。
4閱卷分析,有考試就有閱卷,雖然在線題庫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動閱卷功能,但是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學生不會用啊!所以,老師基本也用不上。代表產品有學信,通過手機閱卷的功能實現分數統計、數據分析、錯題本、學科評測等功能,閱卷是一個小的入口,後面的分析是能真正體現大數據和信息化的作用,並且能推動個性化教學。
前景分析
第一類 收費很難,對於在線課程用戶的付費意願很低,因為效果是個大問題,很難去評價,且平台粘性較差。
第二類 地域限制,O2O的最大特性是天然具有地域性,因此企業的發展、市場開拓、服務能力都非常依賴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市場、人員管理都是大考驗。
第三類 具體分析,家校溝通類沒有什麼亮點可言,同質化嚴重,尤其在免費後想要單純靠這個很難有出路。
作業問答類看起來很方便,但與教育的意義相違背,老師也不會支持學生使用這樣的App,學生時代重要的是培養思考能力而不是直接要答案,一個App就能解決的還要老師幹嘛;而讓學生花錢請老師在線點評作文看起來更不現實。
考試題庫類產品對知識點、考試題型的分析,錯題本的建立,是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不足;但弊端是需要在線做題,學生在學校基本沒有這個條件使用手機上網;而讓老師組織學生統一在線考試的可行性很小,不符合日常考試的習慣。
再看閱卷分析類,沒有改變學生的考試作答習慣,也不勉強老師像中高考那樣在電腦前批卷;過程沒有大的變化,再利用一個好的工具就可以讓結果發生大變化。一方面是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方便老師明確教學成果;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考試也能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是符合教育行業需求的產品;但瓶頸是各地老師智能手機的使用率和產品的推廣力度。
Ⅵ K12在線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中國政府對於「互聯網+教育」的重視與支持,以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中國K12在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基於此背景,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2019年有望增至4041億元,用戶規模將增至2.59億人。四成用戶認為K12在線教育平台的教師匹配環節較薄弱,需要改善。近五成用戶對於將技術融入產品持支持態度,九成用戶認可K12在線教育產品技術應用效果。
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及預測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2020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擴大。在K12群體少量下滑的情況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不降反增,滲透率不斷增加。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K12在線教育作為在線教育的一重要內容。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關注也不斷增加,在學校倡導「減負」的背景下,K12在線教育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K12在線教育需求繼續增強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用戶體驗成關鍵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K12學生群體學業競爭壓力逐漸提升,越來越多家長為學生尋找課外輔導平台,K12在線教育形式有效聚集優質教學資源,且打破時空局限,其需求仍在不斷爆發,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在經過早期快速拓展的階段後,K12行業內部分經營不善的機構相繼倒閉,綜合實力更強、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及需求的產品將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優質教育資源受關注程度提升 平台聚焦師資隊伍建設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使用K12在線教育行業不斷發展,學生和家長可選擇的平台和服務增多,其對於教學資源質量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對於教育行業而言,教師質量決定著服務效果的優劣,也是平台競爭的關鍵,未來各平台將更加聚焦於師資隊伍建設。
在線教育平台將加強技術應用 產品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技術應用對於K12在線教育行業的影響不斷加深,從課程規劃、課堂互動到學業反饋等,前沿技術在各環節都對教育效果發揮著重要影響。K12在線教育平台將積極探索智能化,引進AI技術,推動業務上雲,未來更多具有可行性的落地應用和解決方案誕生。
學生教育競爭壓力加大 1對1全科輔導平台需求加強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應試教育驅動下,目前學生教育競爭的壓力不斷提升,針對升學的各類1對1全科輔導需求也在增強。K12在線教育平台在全學科輔導領域的發展也備受關注,近年如掌門1對1等1對1全科輔導產品在資本市場和用戶市場都具有良好的表現,未來1對1全科輔導平台或將成為K12在線教育行業的重點發展領域。
在線素質教育持續升溫 成各平台發力方向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近年音樂、美術、編程、數理邏輯等教育課程在K12在線教育行業內發展迅速,在線素質教育行業持續升溫。素質教育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並形成興趣,同時培養其思維能力,而線上形式又能夠解決師資匹配問題,市場潛力較大。雖然目前在線素質教育目前主要聚焦於興趣教育領域,但隨著該市場潛力不斷被挖掘,更關注學生邏輯能力數理思維類素質教育平台有望加速發展。
平台將加強下沉市場開發 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更多地區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K12在線教育在一二線城市的發展勢頭良好,但在下沉市場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K12下沉市場同樣具有較為強烈的教育需求,但受限於教育資源發展不均勻,將更多依賴於線上平台。未來K12在線教育平台在下沉市場的布局將繼續加強,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更多地區實現覆蓋。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上半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Ⅶ 2020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會如何發展
K12,教育類專用名詞(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現在普遍被用來代指基礎教育。隨著我國中考、高考的愈加激烈,升學率較低的情況下,K12市場增量空間巨大。
近年來,我國K12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市場規模近4751億元,2019年在線K12市場規模近640億元,在線K12滲透率為16%。2020年會發展的更加迅猛。
Ⅷ k12在線教育前景在哪
2016年K12教育培訓市場保守估計4200億元。相關數據顯示,有51.65%的網友選擇想參加K12教育培訓。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提出教育發展的階段戰略目標,到2020年,在校中小學生總數預計將達到2.12億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K12家教輔導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測算,2020 年K12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將達到大約7187億元,5 年CAGR約14.37%。目前,國內K12教育培訓市場高度分散,機構屬性多樣,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的龍頭企業。國性的龍頭企業覆蓋的城市 點和教學點相對較多,利於在全國范圍內宣傳和開展業務,通過多地區開展業務獲取新的盈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