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什麼指標判斷一個房地產市場有泡沫
房價和租金比,在10-15之間,為合理
房價和當地平均收入比,在3-5間,為合理,超6就離譜
投資性購房資金占總購房資金的比重是判斷房地產泡沫重要指標,國際這指標警戒標准為10%
http://iask.sina.com.cn/b/459149.html
Ⅱ 對房地產泡沫的特徵和危害問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房地產業在近幾年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我國近兩年商品房價格快速上漲,引起了各界人士對我國目前房地產價格是否合理、房地產市場是否出現泡沫的強烈關注。 首先本文界定了房地產泡沫的概念,介紹了國內外學者關於房地產泡沫成因的理論分析。以這些理論為基礎,本文分析了房地產泡沫演變機理,指出房地產泡沫對國民經濟的危害性。 其次,文章回顧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歷程,分析了房地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與國民經濟的互動關系。文章對我國房地產業近期的運行情況作了分析評述,並就新一輪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作了綜述。對關於我國房地產業近期是否存在房地產泡沫的學術爭論進行了介紹。 再此,文章介紹了房地產泡沫的測度方法。其中包括理論價格法和統計指標法等。在回顧這些泡沫測度方法的同時,本文對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及適用性作了評述,並且引出本文的泡沫測度方法。本文從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的互動發展角度出發,選取生產、消費、金融三個層面的指標,構建指標體系對我國房地產泡沫存在性進行檢測。 最後,針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目前過熱的情況,文章提出了在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議。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59-2007192625.htm
Ⅲ 為什麼說房地產是泡沫經濟
一種資產在一個連續的交易過程中陡然漲價,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在這時的經濟中充滿了並不能反映物質財富的貨幣泡沫。資產價格在上漲到難以承受的程度時,必然會發生暴跌,彷彿氣泡破滅,經濟開始由繁榮轉向衰退,人稱「泡沫經濟」。而房地產「泡沫」是指由於虛擬需求的過度膨脹導致價格水平相對於理論價格的非平穩性上漲,主要特徵有:房地產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沒有穩定的周期和頻率、貨幣供應量在房地產經濟系統中短期內急劇增加等。關於房地產「泡沫」的成因,有以下三個方面:投資者過度投機;消費者及投資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測偏高;銀行信貸非理性擴張。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則可能造成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失衡、導致金融危機甚至引發政治和社會危機。一個最理論化關於房地產泡沫的定義大概是這樣的:「指由房地產投機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產價格脫離市場基礎的持續上漲,也就是土地和房屋價格極高,與其使用價值(市場基礎價值不符),雖然賬面上價值增長很高,但實際上很難得到實現,形成一種表面上的虛假繁榮。」 也有專家指出,房地產泡沫,主要就是指「房價比較高,空置率比較高」,房價高得遠離市場和個人需求,空置率高得遠離經濟和社會支撐。實際上不是房價比較高,而且房價過高,遠遠超出了它的價值和普通人購買力。 房價的確是房地產泡沫的主要表現,就像股價和整體物價水平一樣,所以我在回答一些人的質疑時非常簡單,房地產泡沫就是房價過高,不僅是絕對價位高,而且是相對價位高,高得整個社會無法承受,也許一兩年可以承受,但長期無法承受。投資過熱所造成的持續性惡性通貨膨脹可以理解為泡沫經濟,而一個行業的過快增長特別是伴隨著價格的過度虛高就是一種行業增長的泡沫,但一些特別重要行業的泡沫(像房地產、汽車和高科技產業)卻能演化為整體經濟的泡沫。 有些產業的泡沫並不是直接通過這個行業的產品價格上漲來表現,如汽車和高科技產業,在出現泡沫時,其自身的價格(產品的價格可以是持續下跌的)並不上漲,但卻必然伴隨著投資和消費需求的膨脹,盡管如此,間接的持續價格上漲卻總是必然出現的,如通過股票價格來顯現。房地產泡沫的特殊性在於它的泡沫表現一般是房價與股價同時得到反映,如日本8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和香港的房地產泡沫,我國現階段房地產股的價格沒有表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整個股市低迷,抑制了房地產股的炒作,二是盡管房地產繁榮,但我國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業績普遍都不好。我國的房產泡沫形勢1. 投資的持續超高增長 房地產投資已連續三年保持接近或超過20%的增長,且呈現逐年加快的趨勢,據此,可以認為當前房地產投資已出現了較明顯的過熱傾向。2000年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長19.5%,2001年上升到27.3%(另據國家統計局景氣月度數據為25.3%),2002年1-11月增長28.3%。其中住宅投資增長更快,2000年增長25.8%,2001年上升為28.9%,2002年1-11月為29.5%。從區域上,東部地區投資過熱則更為明顯,3年分別增長21.7%、25.2%和28.2%,這一持續三年高達20%的投資增長是在基數較高的狀況下實現的;中西部地區盡管也連續3年保持了高增長,但因為基數低,處於房地產發展的初期,其過高的標准可定為35%-40%以上。 2. 消費的持續超高增長 商品房銷售額增長持續4年保持20%的高增長,其中2000-2002年連續3年增幅達到30%左右,這表明,全國總體住房消費已出現過熱傾向。1999年商品房銷售額增長23.9%,2000-2001年則分別增長30.1%、29.4%,2002年前11個月增長則繼續加快,達37.4%。 3. 房價持續大幅攀高或持續居高不下 本輪房地產景氣增長中,各地房價普遍上了一個大台階,在一些投資和消費過熱的地方(多數為沿海地區),房價暴漲,已明顯超出了多數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見表2-1-1)。房價增長在地區間有較大差異,總體是東部省市持續大幅增長,中西部地區中少數地區增長過快,但多數中部地區房價增幅明顯小於全國平均水平。 1997-2002年,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最快(且均超過30%)的地區有廣西(54.43%)、雲南(53.13%)、遼寧(46.23%)、寧夏(41.68%)湖南(40.38%)、江蘇(37.95%)、山東(37.90%)、上海(37.64%)、河南(32.12%)、陝西(30.67%)和浙江(30.41%)。在這11個房價漲幅超過30%的地區中,東部有5個、西部有4個、中部僅為2個。中部地區房價絕對價位和增幅均明顯小於全國,且兩個房價上漲最快的地區都是過去房價過低(特別是河南省)。 價格上漲最多的地區是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東部地區房價漲幅最高的地區集中在華東地區,實際上廣東、北京住房投資和消費過熱在近幾年的價格上升中無法得到真實的反映,這是因為一是房價統計不是按加權平均計算的,存在統計上的平均價格偏低的問題,二是北京、廣東房價絕對價格很高,其大幅漲價在這之前,如北京僅1997年商品住宅的價格便上升了41.59%。西部地區房價上升最快的地區為陝西、雲南,雲南既是受西部大開發的影響,也是受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的影響。實際上重慶及四川房價漲幅在這期間並不顯著,但平均值掩蓋了局部地區的房價過快增長,重慶市區和四川成都市房價上漲十分迅猛。總體而言,從房價上漲過快反映的房地產熱主要集中在北京、華東沿海地區、廣東、遼寧以及西部的重慶、四川成都、陝西西安、雲南等。 4. 房地產投資所佔比重高 從房地產投資比重來看,最近幾年來,全國總體上房地產投資佔全部投資(不包括集體和個體,下同)的比重不斷上升,已顯示出投資過度傾向。2002年1-11月房地產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達23.85%,而1998年為17.12%,四年時間提高了6.73個百分點。投資過度依賴於房地產,對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是一大隱患,在一些地區這一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投資和經濟過度依賴於房地產的地區多數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和少數西部地區。 整個東部地區2002年前11個月房地產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已超過了30.78%,因此當前東部地區整體上存在房地產投資過度問題。以北京最高,房地產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高達60.89%,其次是上海(38.5%)、廣東(38.38%)、重慶(33.0%)和遼寧(31.19%)等。另外,福建(28.08%)、江蘇(23.72%)、天津(23.64%)和四川(23.55%)均超過了20%。像北京房地產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已超過了60%,比上年提高了3.24個百分點,如果住房消費增長明顯回落,將會帶動房地產投資增長大幅回落,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較大影響,其他的如上海、廣東、遼寧和重慶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這一指標是衡量一個地區房地產投資是不是過高的重要尺度,房地產投資和消費的高增長,如果是與投資比重過高相結合的,那麼就可以肯定其存在投資過熱或過度的問題,相反,如果投資所佔比重仍然不高,不超過20%,在一段時間出現投資和消費的高增長,同時價格上升也不是很快,那麼,仍然不能講是過熱,但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些地區內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過熱,像四川的成都市、陝西的西安市等。按這一指標分析,北京、上海、廣東、重慶和遼寧等地房地產投資已明顯出現了過熱的傾向;其他地區過熱出現在局部地區,主要是省會或其他大城市。 5. 房價收入比明顯偏高 目前我國總體上房價收入比明顯偏高,短期內購買力不足問題將越來越突出。不少學者用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是否存在泡沫,實際上不完全正確,或者不夠全面。房價收入比高有兩層意義,一是指由於價格上升比居民收入增長快,導致房價收入比逐年上升,並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指靜態的高,只是表明購買力不足而已,如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一套中檔商品房的價格假定為20萬元,但這一地區人均收入卻相當低,如為3000元,三口之家家庭收入為9000元,那麼此時的房價收入比便高達20倍以上,如果用這一靜態的房價收入比來衡量這個地區是否存在房地產泡沫,那麼結論是相當的肯定,但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不一定形成泡沫,因為這一地區可以沒有什麼人來購買這些商品房,只有當在房價收入比高的情況下,人們在投資或投機的驅動下冒風險大量購置這樣的商品房時,才可能認定是泡沫,即房價收入比必須與高的需求增長率同時發生時,才可能判斷存在泡沫。也正是沒有看到這一點,才造成了如一些人研究得出西部地區泡沫大於東部的結論。 我們認為,目前統計上的房價是一個不太准確的數據,在許多地方大家都感覺到房價大幅攀升,但統計結果卻增長不多,例如,北京地區這幾年房價仍然是上漲的,但統計結果顯示是下降的,正因為如此,在對房價收入比做縱向比較時要特別小心,如1998年我國絕大多數地區房價收入比都高於目前數據,也許在一些地區真的如此,但實際情況可能有很大差距。盡管存在這樣的問題,但做靜態的橫向比較是可以說明問題的。 2002年房價收入比最高的是遼寧省(11.5),其次為北京(11.0)、雲南(10.6)、上海(9.9)、天津(8.9)和海南(8.9),在8倍以上的地區有吉林(8.1)、黑龍江(8.1)、廣東(8.0)、陝西(8.7)和寧夏(8.6)(見表2-1-3)。大致可以認為這些地區或它們的一些城市房地產呈現過熱的問題。但這一指標還要與其他指標結合著看,如統計上的房價是否真正地反映實際房價,而且要與投資和消費增長的情況相結合分析。 綜合以上「五高」標准,目前中國房地產的確存在區域性泡沫現象,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中以北京、上海、遼寧、廣東和浙江最為突出。少數西部地區如重慶、四川、陝西等省市的一些中心城市也存在一定的泡沫現象。
Ⅳ 如何以理性的角度看待中國房產泡沫
泡沫肯定有,只不過全國各個地區的嚴重情況不一樣,像溫州很嚴重,但還有些其他的二三線城市不飽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要區別看待。就目前國家的房地長調控政策而言,只是為了房地產市場能夠健康的發展。抑制過快增長,但是中國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因此未來房價是正常緩慢的增長,理性增長,而有些一線二線增長過快的城市房地長泡沫是正在逐步消化中,因此這些城市的房價還會下跌的
Ⅳ 很多專家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很大的泡沫,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縱觀現在的國內房地產市場確實存在很大的泡沫,而且也預示著未來的泡沫危機,所以對我們來說,可能房地產行業未來一段時間內確實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且隨著政府管控力度的加強,所以相信未來房地產市場也會更加平穩的運行,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來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是房地產市場存在著很大的泡沫,從某些意義上來講也是國內經濟發展方式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現象,從某些意義上來講也是在所難免的,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管控力度的加強,相信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房地產行業在有市場監管的同時也會平穩的發展運行。
其實不得不說,是很多科學家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很大的泡沫,也是因為房地產行業近些年面臨前所未有挑戰,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也可能確實會存在很大的潛在危機,也正是因為如此隨著國家管控力度的加強,所以也能夠促進房地產未來的平穩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