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視劇大時代中丁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格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惡人怕天不怕!
這是丁蟹的口頭禪。
這個滿口仁義道德 ,講義氣的莽撞男人,你說他是壞人吧,他好像也沒什麼壞心。
你說他是好人吧,他到處害人,別人見了他就怕。
其實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丁蟹的一面,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沒錯的,自己是對的,是別人對不起自己。
另外不得不說,鄭少秋在大時代里真是神演技,居然塑造出了一個讓人完全討厭不起來,甚至極富個人魅力,到處干壞事的「好人」。
丁蟹 每一次出場,他都能造成巨大的矛盾沖突,他時而正義感十足,時而暴怒,時而多愁善感,時而目中無人,時而豪氣萬丈,時而貪生怕死。
那麼多矛盾的性格,在丁蟹身上卻渾然天成,如此有血有肉。這樣的一個角色,如果非要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邪」。
『貳』 丁蟹效應的歷年經過
2013年,一個鄭少秋搞得股市風聲鶴唳,自從傳出他的新片《忠烈楊家將》將於清明節首映的消息後,不少股民就開始擔心「丁蟹效應」又要發威了。就在股民的擔憂聲中,「丁蟹效應」似乎真的應驗了,昨日,滬指大跌64.96點,特別是銀行股更是成了「重災區」,銀行板塊一度跌幅超過7%。
20年前,鄭少秋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一角,經常在股市的熊市中借著拋空恆生指數期貨獲取暴利,正好當時香港股市暴跌,因此有了「丁蟹效應」一詞。據稱,但凡鄭少秋有新劇、新戲、新節目,甚至重播,都是股災先兆。據好事者統計,20年來,「丁蟹效應」已經顯靈32次。
這次鄭少秋新作電影《忠烈楊家將》,安排在有雙重意味4月4日清明節首日上映,更加重「丁蟹效應」驚恐性。不少網民還在網上留言,提醒大家拋股避險。
昨日,「丁蟹效應」似乎真的應驗了,滬深兩市早盤大幅低開,最終滬指報2236.3點,跌64.96點,跌幅2.82%;深成指報8959.26點,跌265.87點,跌幅2.88%。
2015年4月,TVB 星河頻道決定重播《大時代》,無線上一次重播《大時代》,已經是1997年3月,即是18年前,現在是相隔18年再重播。4月10日,港股便已創下7年來新高,站上27000點。所以不用擔心丁蟹效應,而剛好大結局,6月12日,丁蟹五父子跳樓,上證指數達到本輪的最高點,5178.19,6月15日股市開始暴跌數月。
不僅A股,昨日港股也在銀行股領跌下跳水,恆指下跌165.19點。當然,「丁蟹效應」只是戲言,昨日大跌真正的導火索是銀監會當日出台的一紙規范銀行理財產品的通知,給銀行業高達7.10萬億元理財資金加上一道風險「防火牆」。受此消息影響,昨日銀行股整體跌幅一度超過7%,券商、保險以及信託等同樣未能倖免,紛紛跟隨銀行股出現大幅調整,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暴跌或反是布局良機
對於銀監會 治理銀行理財產品之舉,申銀萬國廈門營業部投資顧問黃璐 認為,此舉對銀行業特別是中小銀行有一定影響。但從歷史上看,監管層對理財、融資平台等也是三令五申,但最終有些政策在執行上無法落地,或銀行通過變通方式對政策進行消解。因此,理財業務新規的實際影響需要更進一步跟蹤監管的執行力度,但在新規具體執行過程尚未明朗之前,建議股民短線迴避中小銀行股。
那麼,暴跌後大盤又會何去何從呢?廈門證券分析師張國偉認為,昨天的跌幅雖然較大,但從此輪調整的幅度、時間來看,都已足夠,滬指2230點左右的年線,可望對大盤形成支持。
「後續指數可能小幅下探,一些高位品種或會調整。」張國偉說,但考慮到3月PMI初值向好,超預期,CPI預期在2.5%以內,在宏觀經濟弱復甦的態勢下,大盤經過1個多月的下跌,已接近下跌浪的下方,有可能將迎來第三浪的上升行情。
建議,對已調整充分的藍籌股、權重股不要隨意性割肉止損,可考慮逢低承接,對仍處高位的航天軍事、3D列印、環保、觸摸屏等題材股可考慮減倉觀望。
港股今日在三大利空襲擊下暴跌,創8個月最大跌幅,港股已跌至年內新低。業內分析稱三大利空分別為:禽流感疫情、朝鮮局勢緊張和北京部分房產網簽暫停使港股地產股領跌藍籌。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2.73%,報21726.90點。
與此巧合的是,鄭少秋的新片昨日上映,比較娛樂化的觀點認為港股此次暴跌又是丁蟹效應的再一次應驗,據統計該效應在過去的21年中應驗33次。
『叄』 什麼叫丁蟹效應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所謂丁蟹效應只是股民營造出來的自我實現預言!
『肆』 丁蟹效應的科學分析
經濟學上的巧合
從經濟理論上來說,這只能算是一連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丁蟹效應真有其事,甚至連跨國證券經紀里昂證券也於2004年3月曾為此發表研究報告,使這個現象受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所認識。
另一方面,劇集播放之際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圍投資因素恰巧轉壞。例如1997年底碰著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底碰著科網股泡沫經濟爆破,2007年中碰著美國次級貸危機等,加上這些劇集多在9月至11月這段股市利淡的時期播出,都使丁蟹效應看來像真有其事。
有分析員認為「丁蟹效應」純屬巧合而已。他解釋,鄭少秋的劇集多安排在每年的八九月間上演,那時適逢半年結,市況較波動,而且鄭少秋早前上演的劇集,在時間上遭遇較大型的經濟回落周期,所以股市才出現較大跌幅。
自我實現預言
從科學角度分析,所謂的丁蟹效應只是股民心理營造出來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借口推跌大市。但現時並無客觀證據,顯示股民會受丁蟹效應影響投資選擇。
趕上投資因素的轉壞
另一方面,劇集播放之際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圍投資因素恰巧轉壞。
例如1997年底碰著亞洲金融風暴,
2000年底碰著科網股泡沫經濟爆破,
2007年中碰著美國次級按揭危機等。
『伍』 大時代第一部結局怎樣,丁家死完沒
大時代第一部結局是丁蟹在股市虧了百億,欠了黑幫的錢,丁蟹把四個兒子推下樓,自己也跳了下去,不過沒有死。
丁蟹終於一敗塗地,負債達一百億,還要被黑手黨追殺。丁蟹拉4個兒子一起跳樓,親手推下益利旺,孝面對自己的父親輕輕笑了笑,自己跳下大樓,展博目睹這一切,感欣慰。丁蟹由於絆住繩索,留下一命,苟延殘喘。
龍紀文質問展博是不是自己買升而讓她父親買跌,展博說會把那些虧掉的錢還給他的,龍紀文木然離去,不斷想起她曾經對父親發過的誓。原來龍成邦聽到消息後心臟病發而死。新聞又報導周濟生被江湖人物尋仇擊斃於大街上。展博去看丁蟹,丁蟹仍不知悔改,一輩子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5)丁蟹分析擴展閱讀:
丁蟹為人沖動、橫蠻、自以為是,他最初貧窮且粗鄙,和忠直仁厚的當紅股票經紀方進新相交數十年,因誤會方進新搶去羅慧玲,而將方進新打至死,潛逃台灣後又再殺人。十多年後回香港被捕,因方展博一家對其指控,被判處終身監禁。
其後三子旺蟹利用法律漏洞協助他出獄,丁蟹以患癌為理由,獲提早假釋出獄,雖失意於舊情人羅惠玲,事業卻一帆風順,更有意思進軍股票界,時博得退休毒梟周濟生,
退休華探長龍成邦之助,偕紅顏知己阮梅及龍成邦之女龍紀文回港,並聊同婷好友陳滔滔秘密部署,擬把股票市場變成宰殺仇家的屠場。
竟因幸運之神眷顧而在股票市場中大富大貴。之後與方展博在一場股票升跌市中對賭決斗,但慘敗給了方展博。丁蟹終於一敗塗地。最後,展博去看丁蟹,丁蟹仍不知悔改,一輩子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陸』 「丁蟹效應」是什麼意思
丁蟹效應(又稱秋官效應,因鄭少秋綽號「秋官」))是香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1992年10月,香港無線電視播放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大時代》。故事講述由鄭少秋飾演的丁蟹,經常在股票市場的熊市中籍著拋空恆生指數期貨而獲取暴利,正好當時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損失慘重。因此有了「丁蟹效應」一詞。此後十幾年,幾乎每次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的時候,股票市場都會有顯著下跌。
從經濟理論上來說,這只能算是一連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丁蟹效應真有其事,甚至連跨國證券經紀里昂證券也於2004年3月曾為此發表研究報告,使這個現象受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所認識。
從科學角度分析,所謂的丁蟹效應只是股民心理營造出來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借口推跌大市。但現時並無客觀證據,顯示股民會受丁蟹效應影響投資選擇。
另一方面,劇集播放之際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圍投資因素恰巧轉壞。例如1997年底碰著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底碰著科網股泡沫經濟爆破,2007年中碰著美國次級按揭危機等,加上這些劇集多在9月至11月這段股市利淡的時期播出,都使丁蟹效應看來像真有其事。
『柒』 丁蟹效應是什麼意思
丁蟹效應(又稱「秋官效應」)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指的是從鄭少秋於1992年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開始,凡是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電影等,恆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損失慘重的現象。「丁蟹效應」屬於「自我應驗預言」的一種,由於部分投資者相信這特殊股壇現象,深怕相關效應必定靈驗,從而導致他們手中的證券投資將會下挫,於是部分投資者便進行非理性的減倉,使證券市場出現暴跌。從科學分析,當今社會財經理論並無客觀的證據顯示丁蟹效應」能左右到主流投資界的選擇或偏好。
-----------------------------------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滿意請點擊右上方【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捌』 電視劇《尋秦記》中的嫪毐,《大時代》中的丁蟹,《仙劍奇俠傳》中的拜月教主都有什麼心理問題
電視劇《尋秦記》中的嫪毐心理問題分析:
嫪毐一開始就沒走正途。做著超級逆天,違法亂紀的事情。他會不會天天提心吊膽,想想便知。現在有的貪官不也天天提心吊膽嗎?最近新聞還說,有個貪官做夢都在喊:「不要抓我!不要抓我!」嫪毐會不會連做夢也在喊:「不要閹我!不要閹我!」呢?
《尋秦記》里的嫪毐說過:「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意思大概是 我今天死了,他日你也一樣要死。他早就不想活了。活著沒意思。他早就放棄了生存的慾望。壓抑太大了。
就算現代有一票心理醫生組隊穿越去對他進行心理輔導我看也行不通吧,有沒有對當今違法亂紀的貪官進行心理輔導,而讓他放棄貪婪不再侵吞國家財產的例子?至今我沒有發現。只有法律的制裁。
史實改變不了?古代沒有心理醫生,穿越過去的古天樂已經在循循善誘秦始皇了,嫪毐一開始就沒走正途。也沒有遇見個能讓他回歸正途之人,天意啊天意。世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不過引起了您的反思。好事好事。
《大時代》中的丁蟹心理問題分析:
為人孔武有力、沖動、橫蠻,永遠自以為是,諸多理論。有四子:孝蟹、益蟹、旺蟹、利蟹。因誤會方俊生搶去羅慧玲,將他打死,潛逃台灣後又再殺人。十多年後回香港被捕,因方展博一家對其指控,將方家滿門殺害,並欲加害展博。其後用法律漏洞出獄,竟因幸運之神眷顧而在股票市場中大富大貴。最後與方展博在一場股票升跌市中對賭決斗。
據分析他得了強迫症。而電視劇里的強迫症的他是由於電視劇所營造社會大環境造成的故現實生活中沒辦法對電視劇的人物進行心理輔導,不過又引起了您的反思。好事好事。
《仙劍奇俠傳》中的拜月教主心理問題分析:
拜月教主叫石傑人,是石長老的義子,是唐鈺的義兄,小的時候石長老對他非常好,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帶他玩 背著他,但石長老後來發現拜月總有邪念,就對他嚴厲起來,希望他能改正。有一天,拜月(小的時候)反抗咬了石長老要掙脫石長老的束縛 石長老失手將拜月打下懸崖 當時石長老很後悔 可拜月不僅沒死 反而認為他沒死 是上天註定他不會死 他要完成他的大業 長大後成了拜月教主。
拜月教主其實並不相信拜月教。 他痛恨親情、他質疑世上一切;他認為人世間一切已嚴重本末倒置,必須要改變。除了真理,他什麼都不相信,如果他本人也在真理以外,他可以把自己都鏟除! 成為萬人仰望的教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譽,還是按耐不住他心中的火。越是被人崇拜,越是激發起他的求知慾,他瞧不起盲目崇拜的人;他越是思想,越是想要答案。也許他那套令人震驚的想法,才是真正的接近真理。可是,一個只有真理而無情的世界,誰希罕?人生從來不需要絕對的真理。人生需要更多的是愛!拜月教主畢生否定愛,卻又矛盾地想證實到底有沒有愛。其實,他才是最需要愛的人。他害怕,他偏執,他走向了極端。
他的思想是對的,觀念卻錯了;行為更是邪惡,他要進行滅世的行動;他想重組一切,成立一個理想國。至最後一刻,他才明白,理想國從來都存在,只要心中有愛。是逍遙讓他明白到了。
導致他扭曲、迷失的原因:
1. 嚴厲的家教。其父,石長老是南召國三朝元老,為人正直,戰功赫赫,受萬人景仰。固然望子成龍心切,從小就對拜月進行嚴厲的教導,使其內心封閉,為人單純。嫉惡如仇,頗有幾分梁山好漢中李逵的風范。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2. 執著。水至清則無魚,殺了人之後,被父親差點打死。讓他迷失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了一件自己認為對了的事情,卻受到如此待遇。不免有些失落感。一份執著讓他走向極端。他追求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卻忽略了人性。
正式因為這些,促使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對於他來說他所作的事情,僅僅是一個認識事物的過程。
逍遙對他進行過心理輔導,但是太遲了,逍遙不是專業為他而輔導,逍遙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女人。不過再次引起了您的反思。好事好事。
如果您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您會怎麼做呢?害怕?退卻?勸說?這就是為什麼拍電視劇有這么多反面復雜人物的原因了,能幫一把,能點醒他那該多好。其實,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成為這樣悲劇性的人物,或者不要讓自己的後代成為這樣悲劇性的人物。
『玖』 你覺得《大時代》里鄭少秋演的丁蟹,怎麼樣
丁蟹,是香港TVB劇集《大時代》里的主要人物,該角色由鄭少秋飾演。為人沖動、橫蠻、自以為是。丁蟹無疑是一個塑造得很成功的角色。
順便說一句,80年代後出生的人也許不熟悉《大時代》,但絕對聽過丁蟹效應。《大時代》在人物上最成功的就是塑造了丁蟹這么個角色。在此之後,據聞,每當有鄭少秋的新戲上,股票就很神奇地會下滑,所以謂之「丁蟹效應」。據統計,鄭少秋的電視劇、節目播出後股市有明顯下挫記錄的達到了32次。最厲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俠傳》播出,恆生指數跌破一萬點。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之時,鄭少秋都有電視劇上演。但是2012年5月21日,鄭少秋主演的《心戰》在TVB開播之後,5月23日港股即結束了4日跌勢,網友均表示丁蟹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