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新聞保險詐騙買理財

上海新聞保險詐騙買理財

發布時間:2021-06-04 12:03:01

❶ 以保險公司名義來做理財算詐騙罪嗎

  1. 保險屬於金融產品,所以從法律上來說,買保險可以理解為理財。

  2. 保險理財功能有兩類,一類是新型保險產品,以分紅、萬能、投連險為代表,這一類產品一般是投保人購買後用來保值增值的,因為保險公司給的分紅利率一般都比銀行定期會高那麼一點點(也有低的,建議您自己判斷去)。

  3. 第二類是遺產轉移之類的,因為保險是不需要繳納遺產稅的(中國可能會出台政策徵收),所以一般大家族企業為了免除高額的遺產稅是以保險的形式操作的。

所以總的來說呢,保險公司做理財不算詐騙。

但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保險理財是詐騙這種觀念呢,是因為保險公司一般都會和銀行合作進行銷售。一般客戶到銀行存款,少部分業務品質有待提升的保險代理人在推薦保險產品的時候不告知客戶是保險,只說是理財(這種現象保監已經在嚴查整頓),以老年人為主,這種不如實告知導致客戶只知道是理財而不了解是保險,就讓客戶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實際上這也只是代理人品質問題,未如實告知和銷售誤導,也並不是涉及到詐騙,因為這是有保險合同的。

您說的詐騙還有最後一種可能,就是保險代理人或者中介機構,頂著保險的名義,非法集資,偽造保險公司合同,這種就屬於非法集資詐騙了,是有刑事責任的。這種現象有,但是並不是很多,如果您遇到或者懷疑遇到這種情況呢,建議您去您保單的保險公司查詢一下保險合同是不是存在,存在的話呢就不是詐騙了,不存在的話那麼建議您謹慎處理(可以報警)。

希望能幫到您。

❷ 買理財保險上當了怎麼樣維權

每個理財產品都有特點,得具體看保單,看在什麼時間取出來不虧本,當時是處於什麼情況存的呢?

❸ 昨天被忽悠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買了「上海人壽浦江創富三號A款養老保險躉交保99周歲」的理財產品,買的

銀保理財不靠譜,各種套路。

❹ 在保險公司業務員欺騙下購買了理財產品,如何解決

可以去業務員所在保險公司進行舉報或者去當地的保監局舉報。
注意事項:
1、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或理財時,應主動利用保險公司的查詢和投訴系統,對保單等「去偽求真」。
2、掌握區分真假保單和理財產品的基本技巧:
一般而言,真單印刷質量較高,假單相對粗糙;真單上保險單號、流水號、限售地區等信息 一應俱全,假單往往沒有這些信息,或者信息不全;真單正面或背面印有保險公司的統一客服電話和網站,供消費者查詢,假單上往往 沒有統一的客服電話,僅留有手機或虛構的固定電話。
3.最重要的是,請理性認識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
保險就是保險,理財只是附屬功能,除了以保險形式售賣的純存理財產品,帶保障功能的保險理財產品收益率肯定是比不上專屬理財產品的,因為客戶的一部分交費要做成保費,而不能全部進入投資賬戶,而且說實話,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也就是一般水平,唯一有優勢的就是所謂的分紅,但其實分紅方式是不透明的,保險公司願意拿出多少利潤來進入分紅賬戶完全是自己說了算,所以只能指望保險公司互相的競爭來博個可能的高分紅,靠這個本身不靠譜。因此大家既然買的是保險就更應該關注其保障功能,理財功能只能是附屬考慮的范疇。
另外,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本來就是通過客戶長期穩定的交費來保證穩定增長的現金流。因此對客戶中途退保是很敏感的,會收取高額退保手續費,所以保戶投保時一定要想清楚再保。
業務員傭金高也是退保手續費高的原因,30%~40%的傭金其實是保險公司設想客戶能20年每年交5000塊,因此會拿出首年保費的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員做傭金,以後就沒那麼高了,而且是逐年減少,一般拿個5年左右以後就沒有了,因此如果客戶過一兩年就退保,保險公司當然要收高額手續費,因為保險公司已經把保費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員做傭金了,客戶退保了,也不可能從業務員那裡退傭金的,只能向客戶收了。
=保險並非騙人的,現在很多返本性的保險其實就是通過流動性的轉換來幫助保險公司盈利。只是現在確實有許多業務員的不專業或者故意隱瞞某些保險知識誤導客戶,使整個行業的聲譽受損。

❺ 被銀行騙買理財成保險

購買保險產品,有一個十天的猶豫期,在猶豫期內退保是可以全額退還保費的,有證據是被騙了的話,也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

❻ 上海平安是騙子保險公司騙人進去同時也騙業務員客戶!

你剛知道…… 全天下的保險公司銷售的時候多少都有一些欺騙的成分在裡面。中國尤其嚴重。

問題是在中國這個行業名聲太差。好好賣是在賣不出去。

❼ 大爺買34萬理財險8年虧5萬,所謂保險理財是否是騙局

說到理財保險,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就算自己沒有購買過,應該也聽身邊的人說過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理財保險 綜上所述:任何理財都是有風險,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購買,所以買保險一定要理性看待,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一般來說,銀行理財還是比較安全的,具體風險就要看產品類型了,銀行理財產品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不可抗力風險等。最後,奉勸大家准備買保險的,一定要擦亮眼睛認真選擇再購買!避免上當受騙!

❽ 我的錢被詐騙,最後錢流向鳳凰金融買了理財產品。怎麼追回來

我的錢也被騙子投到了鳳凰金融 請問你是怎麼追回來的

❾ 平安保險就是一個詐騙集團,向其保險老客戶推薦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騙完就跑!

這個貴客,怎麼了,我平安的,能說說您的情況嗎?不滿足可以投訴業務員的,

閱讀全文

與上海新聞保險詐騙買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點點投理財 瀏覽:415
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 瀏覽:578
定金用資金監管 瀏覽:299
宏利亞太基金凈值 瀏覽:335
wind提取基金數據 瀏覽:427
數字類的理財 瀏覽:694
影視投融資標 瀏覽:772
1450美金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789
商務互助理財 瀏覽:305
海南鑫寶全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788
40十歲做什麼貸款口子 瀏覽:910
偉星管價格股票 瀏覽:878
違法私人融資 瀏覽:863
匯合外匯 瀏覽:69
跑贏滬深300的指數基金 瀏覽:258
中行低額理財 瀏覽:458
中國股票制度 瀏覽:289
悟空理財合法嗎 瀏覽:897
海爾股票為什麼停牌 瀏覽:557
中脈國際股票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