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波浪理論
美國證券分析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IiR.N.Elliott)根據這一發現他提出了一套相關的市場分析理論,精煉出市場的13種型態(Pattern)或謂波(Waves),在市場上這些型態重復出現,但是出現的時間間隔及幅度大小並不一定具有再現性。爾後他又發現了這些呈結構性型態之圖形可以連接起來形成同樣型態的更大圖形。這樣提出了一系列權威性的演繹法則用來解釋市場的行為,並特別強調波動原理的預測價值,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論,又稱波浪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Theory)是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1] 認為市場走勢不斷重復一種模式,每一周期由5個上升浪和3個下跌浪組成。艾略特波浪理論將不同規模的趨勢分成九大類,最長的超大循環波(grand supercycle) 是橫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subminuette)則只覆蓋數小時之內的走勢。但無論趨勢的規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個波浪構成這一點是不變的。
這個理論的前提是:股價隨主趨勢而行時,依五波的順序波動,逆主趨勢而行時,則依三波的順序波動。長波可以持續100年以上,次波的期間相當短暫。
詳情見:http://ke..com/link?url=-Afxqkczw434s91xx-#reference-[2]-1172386-wrap
⑵ 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中的Z,s 和p值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世界氣象組織推薦並已廣泛應用的Mann-Kendall非參數統計方法,能有效區分某一自然過程是處於自然波動還是存在確定的變化趨勢。對於非正態分布的水文氣象數據,Mann-Kendall秩次相關檢驗具有更加突出的適用性。Mann-Kendall也經常用於氣候變化影響下的降水、乾旱頻次趨勢檢測。
中文名 Mann-Kendall
Mann-Kendall非參數秩次檢驗在數據趨勢檢測中極為有用,其特點表現為:(1)無需對數據系列進行特定的分布檢驗,對於極端值也可參與趨勢檢驗;(2)允許系列有缺失值;(3)主要分析相對數量級而不是數字本身,這使得微量值或低於檢測范圍的值也可以參與分析;(4)在時間序列分析中,無需指定是否是線性趨勢。兩變數間的互相關系數就是Mann-Kendall互相關系數,也稱Mann-Kendall統計數S。
肯德爾(Kendall)秩次檢驗方法也叫τ檢驗,可以定量地計算出時間序列的變化趨勢,是水文氣象序列研究中經常採用的方法。Kendall、Van對這一方法做了詳盡的介紹:對長度為N的時間序列{Xi︳i=1,2,…,N},統計假設H0:未經調整修正的數據系列{Xi}是一個由N個元素組成的獨立的具有相同分布的隨機變數。備擇假設Hl:對所有的i,當j≦N時和i≠j時Xi和Xj的分布不相同。計算時,對每一個Xi(i =1,2,…,N-1),與其後的{Xj︳j = i +1,i +2,…,N}進行比較,記錄Xj>Xi,出現的次數ni。所有正偏差的總次數p可表示為:(3-1)
Mann-Kendall統計數S,按下式計算:
(3-2)
對於統計假設H0, 當N→∞時,S的分布為正態分布,S的均值與方差為:
(3-3)
(3-4)
當N>10時,即可應用近似正態分布進行檢驗分析。標准化的統計檢驗數M, 可按下式計算:
(3-5)
Hisdal等認為,當|M︳>M[1-(σ/2)]時,不能拒絕上升或下降趨勢的假設(H1),這里M[1-(σ/2)]是1-(σ/2)標准正態分布的分位數。正M值表示上升趨勢,負M值表示下降趨勢。根據t檢驗臨界值,當|M︳>1.96時表示在σ在0.05水平上上升或下降趨勢顯著,當|M︳>2.576時,上升或下降趨勢為極顯著(σ=0. 01)。
求得Mann-Kendall檢驗數M後,可利用最小二乘回歸計算水文氣象要素的年變化率或10年變化率。
⑶ 【求助】弱問:M-K檢驗,R/S分析用什麼軟體做的啊
Fortran多princeado(站內聯系TA)M-K檢驗是做趨勢分析還是突變檢驗,我編了相關的程序,不是很長的,用R語言編的,不過DPS系統也可以做M-K檢驗,如果有你可以試一下.guoguo1983(站內聯系TA)要是用MK做趨勢檢驗,用那個軟體呀princeado(站內聯系TA)做趨勢分析的話可以用R語言來做,有個包可以做,另外我編了一段的程序,不是很長,DPS系統也可以做,很方便。shzrzheng(站內聯系TA)知道原理後,自己編編程序做shhongyuan6331(站內聯系TA)DPS:tiger28:leehui789(站內聯系TA)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 氣象出版社 挺方便的gishuazi(站內聯系TA)建議看看陳彥光的書wuyang2468(站內聯系TA)用R或者Matlab吧,發文章的話,R的公信度還是比較高的。erqie(站內聯系TA)借地問一句,R語言是什麼呀?horseechen(站內聯系TA)我不是搞地學水文研究的,不過處理離散數據序列時檢測突變點也想用這個檢驗方法,發現網上多數是中國人寫的文章,而且錯誤百出。 不這我發現這個方法太受秩序列長度的限制了,對於同樣一組數據,整體趨勢分析的結果跟分段分析的結果,在突變點檢測上幾乎沒有一致的精度。lijun2011(站內聯系TA)R也是一個統計軟體,代碼公開,不收費的軟體,國外用的人多,國內不怎麼用geonuist(站內聯系TA)EXCEL編個宏,可以看看陳彥光寫的《基於EXCEL的地理數據分析》,裡面有介紹兒時夢想尚未成(站內聯系TA)最近剛剛發現有個EXCEL插件很好用,XLSTATE2013,網上可以下載:victory:geonuist(站內聯系TA)EXCEL就可以做,詳見本論壇中陳彥光編寫的《基於EXCEL的地理數據分析》
⑷ mk檢驗的uf和ub表示什麼意思
UF,UB]=MannKendall(Y);
% % Y即為待檢測的時間序列
figure,hold on;
plot(UF,'-b');
plot(UB,'-r');
function [UF,UB]=MannKendall(timeseries)
N=length(timeseries);
UF=SMK(timeseries,N);
for i=1:N
YY(i)=timeseries(N+1-i);
end
u_res=SMK(YY,N);
for i=1:N
UB(i)=-u_res(N+1-i);
end
function u_res=SMK(Y,N)
m_res=zeros(N,1);md_res=zeros(N,1);u_res=zeros(N,1);
m_res(1)=0;
for i=2:N
m_res(i)=0;
md_res(i)=0;
for j=1:i-1
if Y(i)<Y(j)
m_res(i)=m_res(i)+0;
else
m_res(i)=m_res(i)+1;
end
md_res(i)=md_res(i-1)+m_res(i);
end
end
u_res(1)=0;
for i=2:N
E=i*(i-1)/4;
VAR=i*(i-1)*(2*i+5)/72;
u_res(i)=(md_res(i)-E)/sqrt(VAR);
end
⑸ 什麼是mk檢驗
mk檢驗是曼-肯德爾法,又稱Mann—Kenddall 檢驗法,是一種氣候診斷與預測技術,應用Mann-Kendall檢驗法可以判斷氣候序列中是否存在氣候突變,如果存在,可確定出突變發生的時間。Mann-Kendall檢驗法也經常用於氣候變化影響下的降水、乾旱頻次趨勢檢測。
由於最初由曼(H.B.Mann)和肯德爾(M.G.Kendall)提出了原理並發展了這一方法,故稱其為曼—肯德爾 (Man-Kendall)法。
(5)mk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對於具有n個樣本量的時間序列X,構造一秩序列:
UFi為標准正態分布,它是按時間序列x順序x1,x2,…,xn計算出的統計量序列,給定顯著性水平α,查正態分布表,若|UFi|>Ua,則表明序列存在明顯的趨勢變化。
按時間序列x逆序xn,xn-1,…,x1,再重復上述過程,同時使UBk=–UFk,k=n,n–1,…,1),UB1=0。這一方法的優點在於不僅計算簡便,而且可以明確突變開始的時間,並指出突變區域。因此,是一種常用的突變檢測方法。
⑹ 游戲機械鍵盤推薦
機械鍵盤主要分為黑青紅茶四種軸體,還有一些衍生出來的其他軸體 ,就拿ALIENWARE AW510K來說吧:⑺ 胸前長出一黑痣,直徑約5毫米,目前無增大趨勢,沒有疼痛情況
問題分析:
你好,你胸前長出一黑痣,直徑約5毫米,目前無增大趨勢,沒有疼痛情況,咨詢解決辦法。
意見建議:
你這種情況的話,建議繼續觀察,避免對局部刺激。
⑻ 什麼是模擬系統
系統模擬(system simulation)就是根據系統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統各要素性質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能描述系統結構或行為過程的、且具有一定邏輯關系或數量關系的模擬模型,據此進行試驗或定量分析,以獲得正確決策所需的各種信息。
計算機試驗常被用來研究模擬模型(simulation model)。模擬也被用於對自然系統或人造系統的科學建模以獲取深入理解。模擬可以用來展示可選條件或動作過程的最終結果。
模擬也可用在真實系統不能做到的情景,這是由於不可訪問(accessible)、太過於危險、不可接受的後果、或者設計了但還未實現、或者壓根沒有被實現等。
模擬的主要論題是獲取相關選定的關鍵特性與行為的有效信息源,模擬時使用簡化的近似或者假定,模擬結果的保真度(fidelity)與有效性。模型驗證(verification)與有效性(validation)的過程、協議是學術學習、改進、研究、開發模擬技術的熱點,特別是對計算機模擬。
(8)mk趨勢分析擴展閱讀
模擬科學與技術在控制科學、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中孕育發展,並在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中成長,已經成為人類認識與改造客觀世界的重要方法手段,在一些關系國家實力和安全的國防及國民經濟等關鍵領域。
如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材料、能源、先進製造、農業、教育、軍事、交通、醫學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模擬科學與技術」已形成獨立的知識體系,包括由模擬建模理論、模擬系統理論和模擬應用理論構成的理論體系。
由系統、模型、計算機和應用領域專業知識綜合而成的知識基礎;由基於相似原理的模擬建模,基於整體論的網路化、智能化、協同化、普適化的模擬。
近年來,結合計算機、通信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模擬科學與技術呈現出許多新的趨勢。如系統模擬可視化得到快速發展並廣泛應用,系統模擬可視化應包括:科學可視化、數據可視化、信息可視化以及知識可視化,是系統模擬的結果展示與人機交口的重要內容。
在國防和軍工領域模擬科學與技術的助推作用更為明顯,已廣泛用於武器研究、作戰指揮、軍事訓練等,尤其在我國飛行器設計相關領域的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和平年代部隊的多兵種的協同作戰、作戰指揮等能力的提升模擬系統是其重要的平台支撐,作戰指揮模擬服務於作戰指揮分析或作戰指揮訓練的虛擬環境,通過滿足作戰指揮分析和訓練需求來實現價值。
量子信息、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發展迅速,復雜量子動力學系統的建模與模擬是量子力學系統行為描述的基礎,可以更好地探索和掌握量子系統的內部特性。
建模、行為描述和知識表達是模擬科學與技術的基礎,隨著智能化及智慧化發展的需要,針對模擬對象的過程建模、行為描述和屬性表達的全方位的知識獲取,已成必須。
⑼ 571運城號導彈護衛艦
簡介
型號:054A型導彈護衛艦
下水年份:2008年
製造商:中國上海江南造船廠
排水量:3500噸
主機:柴油機
航速:<30節。
配屬艦隊:南海艦隊
艦型及動力裝置
據外媒報道,與中國以前建造的護衛艦相比,054型導彈護衛艦可謂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艦體光滑整潔,呈流行的長艏樓甲板、方尾艦型,艦體後有一座與艦體連為一體的直升機機庫,艦首傾斜很大,上面還加有防浪板,可減輕前甲板被海浪淹濕。艦體外飄明顯,橫向剖面為深V型,長寬比較小,估計只有8.5左右。雖然這種艦型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對航速有一定的影響,但同時可減輕艦體的橫搖和縱搖,增強艦體的穩定性和耐波性,適合在中遠海及高海況條件下艦行及作戰。在提高艦艇適航性的同時,054型艦的噸位也有所增加,其滿載排水量可能會達到3400噸以上,3500~3700噸較為可能,這已達到了我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的噸位了。因此,054可裝載更多的燃油及彈葯,自持力和續航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當今世界護衛艦向大噸位發展的總趨勢。054型艦的另一明顯特點是在設計上考慮到提高其隱身性能。整個船體具有很大的外張度,上層建築低矮,尺寸較小,且所有的外壁盡量避免採用垂直面,而是帶有很明顯的內傾,主桅、後桅及煙囪大多採用雙面體或多面體,各轉角處也作成圓弧狀,艦上的救生艇及反潛魚雷發射器也都被布置在艦體內部,外部用金屬屏蔽簾遮蓋,煙囪內也採用了成熟的紅外抑制裝置,減輕紅外特徵。所有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其自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及紅外特徵。因此,說054型艦是目前我國建造的最成功的第一種隱身型護衛艦並不為過,對其它艦艇的設計也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關於054型艦的動力裝置,可能是全柴動力,並非是廣為流傳的柴—燃聯合動力,這主要是從艦上的煙囪布置情況得出的。我國護衛艦一直使用的全都是柴油機動力,目前裝艦的各型柴油機已達到了很高的可靠性,在性能上與世界先進機型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江衛」Ⅱ型艦上裝備的MTU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是目前已知最先進的,總體性能十分出色。「江衛」Ⅱ型在使用2台該型機的情況下,可達到25節的最高航速(總輸出功率為14200馬力,「江衛」Ⅱ滿載排水量2250噸)。由此,我們可以對054型的最高航速作一推測:首先,考慮到054型艦噸位的增加及艦型設計對航速的影響,並參考世界一些噸位及艦型相似的其它護衛艦,筆者認為054型艦的最高航速不會超過28節,很有可能只有26到27節的水平。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在艦型及噸位上與054型艦都基本相當,使用的是4台柴油機,輸出總功率為23288馬力,其最高航速也只達到25節。所以,如果沒有新型更大功率的艦用柴油機研製成功的話,054型艦上最有可能裝的就是4台「江衛」Ⅱ型艦上使用的MTU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其總輸出功率可達到28400馬力,從其艦體的寬度分析完全能容納下2台一組的布置。作為一型以反潛為主的護衛艦,其動力裝置也採取了降噪措施,以降低其自身雜訊輻射水平,這也是我國以往護衛艦動力系統所沒有的。雖然最高航速並不很大,但對於現代護衛艦來說也完全夠用。對作戰影響最大的還是其續航力的提高,這對054型艦來說更為重要。再者,柴油機采購費用及使用維護費用都要小於燃氣輪機,因此,054型艦使用柴油機無論在費用上還是技術風險及維護保養上都是非常符合其設計初衷的。
艦載武器
作為一種新型艦,054型艦的武器系統也是十分令人關注的,其艦載武器系統主要取決於其所但負的作戰任務,從目前的資料分析,054型艦應是一型以反潛戰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從目前情況看,054型導彈護衛艦主要由火炮系統、導彈系統和反潛系統組成。
火炮系統
054型導彈護衛艦在艦的武器系統首裝有一門新型100毫米自動艦炮,與我國新建的新型導彈驅逐艦上使用的是同一型號,從而也說明這種新型炮已成為我國第三代驅護艦的標准裝備。外觀採用了隱形設計,稜角分明,可有效減小艦炮的雷達反射截面,與054型艦優異的隱身設計艦體形成完美的結合。該炮與法國克勒索-盧瓦爾公司生產的緊湊型100毫米艦炮非常相似,但在總體性能上要高於它,與以前廣泛使用的79A式雙管艦炮相比,在可靠性、自動化程度及彈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使用彈種上,除常規彈種外,很可能可以使用制導炮彈,以提高火炮的命中精度。射速很有可能達到90發/分的水平,其最大仰角達到85度,必要時可進行對空射擊,威力及射程上均比原雙管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滿足作戰的需要。不過,受到口徑的限制,其對地的打擊威力有所不足,但這可以通過提高命中精度及射速來進行彌補。除新100毫米艦炮外,054型導彈護衛艦後部還裝有4座AK-630M型近防炮,每側各裝2座,主要用於近距反導防空作戰。在054型艦以前的二代艦上大量使用的是76A式雙37毫米艦炮,但其反導能力較有限,對多批次導彈的攔截概率不高,不能為艦艇提供可靠的防護能力。而AK-630M則是一種6管30毫米速射艦炮,是俄羅斯大量裝備使用的一種近程反導防空炮,由於採用了多管設計,最大射速有了極大的提高,可達到4500發/分,火力密集度比76A提高3~5倍。每座AK-630M重量只有1噸,且其彈庫的最大備彈量達到2000發,可對多批次目標進行持續攻擊,不僅可對空中目標進行攻擊,還可以打擊水面艦艇,可一炮多用。該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的特點,非常適合噸位較小的艦艇安裝。054型艦每側裝有2座,每座可在1分鍾內攔截5個目標,每側可同時攔截10個目標,全艦可在1分鍾內攔截20個低空目標。也許有人對054型艦上為什麼不裝性能更好的國產730系統而感到不解?其實,這里的原因很簡單,筆者分析主要是由於受價格因素所制。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套730系統的采購費用在4000~5000萬人民幣,而一套AK-630M系統(包括4座AK-630M火炮及相關火力控制系統)只有不到2500萬人民幣。這種價格差對於054型這種定位於低價格、並要進行大批量建造的護衛艦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如採用730系統,在花費同等費用的情況下只能裝一座,雖730系統的整體近程反導能力要明顯高於AK-630M(相對於單座AK-630M),特別是彈道性能及精度更是AK-630M所不及的,但與多座AK-630M相比,這種優勢就很不明顯了,特別是同時對付多目標的能力上,單座730系統與多座AK-630M就存在較大的差距了。054型艦每側裝2座AK-630M的火力密集度可達近10000發/分,這樣高的火力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其彈道性能及命中精度不高的不足。令筆者感興趣的是,用於控制這4座AK-630M艦炮的火控雷達並不是俄原來的MR-123型雷達(西方稱其為「低音帳篷」),而是國產的TR-47C型火控雷達。該雷達是二代艦上的標准裝備,對0.1平方米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為8千米,具有火力分配功能,並有光電探測器(電視、紅外、激光)作為輔助探測手段,具有較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以前該雷達主要用來對國產76A雙37毫米艦炮進行控制,如今卻用來對AK-630M進行控制,這也許說明我們已解決了兩者之間的互聯互通及與其它探測系統、作戰指揮系統的兼容性問題。更主要的是,TR-47C型火控雷達的探測精度、控制能力及抗干擾能力均要比MR-123型雷達高,這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AK-630M彈道精度不高的弱點,充分發揮AK-630M射速高、火力密集的優勢。筆者還有另一種推測,就是這套系統完全是我國自產的。
艦艦導彈
在艦體中部布置了多聯裝的艦艦導彈,但其空間卻不是很大,據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射架。從發射架分析,一種應是已服役的國產新型C803艦艦導彈使用的發射架;而另外一種很特別,其寬度要明顯大於旁邊用於安裝C803艦艦導彈的發射架,而又不同於新建的052C型驅逐艦上裝備的新型艦艦導彈發射架,這說明其所使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號導彈。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兩種可能:1.一種未知的新型超音速艦艦導彈;2.新型反潛導彈。對於前者,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作為一種滿載排水量不到4000噸的中型護衛艦有必要同時裝兩種不同型號的艦艦導彈嗎?即使裝備了又對作戰能起多大作用?顯然這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而C803艦艦導彈在整體性能上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完全可以應付目前及未來各種水面艦艇的威脅,可出色地完成中程反艦的重任。對於後者,筆者認為可能性是最大的,結合054型艦的設計定位就是一種反潛型艦來看,這種猜測就更加具有可信性。
艦空導彈
054型艦所裝備的艦空導彈也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地方。目前有多種不同的推測,大體上有以下幾種:1.傾斜發射型國產八聯裝HH-7近程艦空導彈;2.垂直發射型HH-7近程艦空導彈;3.垂直發射型中程艦空導彈。從外媒報道看,在艦橋前部的01平台上裝備的艦空導彈是第一種在二代艦上大量使用的傾斜發射八聯裝HH-7導彈,其後方設有再裝填彈庫,內部估計有16到24枚再裝填導彈。導彈採用雷達、紅外、光學復合引導,全程指令制導,抗干擾能力強,8枚導彈可進行4次攻擊。由於它的性能大家已十分熟知了,這里就不過多浪費筆墨了,只著重對後兩者的裝備情況作一詳細分析。據傳在054型艦上將安裝垂直發射型HH-7近程艦空導彈,這可能並非是捕風捉影。早在數年前,當一艘舷號為970的試驗艦出現在人們面前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已經有了。在其艦首裝有兩種不同的垂直發射裝置,一種為圓形,一種為長方形。前者是一種六聯裝垂直發射裝置,可發射中遠程艦空導彈;而後者外界對其的了解就十分有限,筆者將其與一旁的圓形發射裝置進行了比較,其寬度要小於後者的直徑,而長度明顯要比其直徑長,大小與美國的MK-41型基本一致,發射方式採用熱發射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排除採用冷發射的可能。筆者分析其發射單元為8單元,從其大小看,應是用來發射中近程艦空導彈的,具體是哪一種型號還不太清楚,筆者認為像HH-7、LY-60及俄SA-N-17或是某種型號的新型彈都是有可能的,但採用SA-N-17的可能性較大,因為購入的「現代」級驅逐艦上裝的就是SA-N-17導彈,主要用於艦隊的中程防空。考慮到後勤保障的便利以及SA-N-17的性能已完全勝任中程艦隊防空的重任,所以,如果能用這種垂直發射裝置發射SA-N-17導彈,即可在造價較低的054型艦上大量裝備,用於艦隊的中程防空,並可使我水面艦艇形成近程由HH-7導彈、中程由SA-N-17導彈、遠程由國產遠程導彈所構成的三層防空體系。但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看到其裝艦的消息。而在054型艦上安裝傾斜發射的國產HH-7近程艦空導彈並不是不可接受的。該級艦作為一種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護衛艦,無需為其裝備性能雖好,但價格更高的垂直發射裝置,以最大程度降低單艦的采購費用。或許在054型的後續防空型艦上才會應用垂直發射裝置。筆者分析,在054型導彈護衛艦上沒有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的另一個原因也許是更主要的,就是這種垂直發射裝置或其使用的導彈的研製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離裝艦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其前幾艘上先上傾斜發射HH-7,待全系統研製工作結束後,在以後的批生產艦上再大量裝備。畢竟在054型艦上使用傾斜的HH-7多少會對其優異的隱身性有一定的影響,而採用垂直發射裝置既可提高單艦載彈量又可提高其防空能力,想必我們會在054型後續艦上看到其身影。
反潛系統
054型導彈護衛艦作為我國第一艘專用反潛艦,其裝備的反潛裝備也是目前國產艇艇中最齊全的,主要包括反潛火箭發射器、反潛導彈、反潛魚雷、反潛直升機及相關探潛設備。在艦首主炮前方裝備有2座86式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應與「江衛」級上裝備的是同一個型號,雖然這種武器在西方艦艇上早以消失,但在實戰中反潛火箭應有其發揮作用的地方,像打擊淺水海域的水下目標、對深海潛航狀態的潛艇目標進行警告性打擊及攔截、甚至可用於攔截反艦魚雷等。由於其使用簡單、價格低廉,所以可大量使用。在艦體中後部救生艇下方的活動蓋板內,左右各裝有一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國產魚-7型反潛魚雷,這是我國在90年代以後建造的新型或改型驅逐艦上的標准近距反潛武器,而在護衛艦上出現還是第一次,主要用於10千米以內的反潛任務。艦尾有一座直升機機庫,從機庫的高度分析,艦上搭載的反潛直升機應該是俄制卡-28反潛直升機,機庫內可存放一架。卡-28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艦載反潛直升機之一,具有很強的中遠程反潛能力,可為054型艦提供較大的外圍反潛縱深。此外,卡-28還可進行超視距引導、遠程預警、偵察、補給運輸等任務,這對像054型導彈護衛艦這樣的專用反潛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054型導彈護衛艦上最令人關注的就要數裝在艦體中部的反潛導彈了,上文已就裝備這種導彈的可能性作了初步分析。10年前,即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外就已傳出了我國研製成功第一種「長纓」-1型反潛導彈的消息,當時香港出版的《軍事家》雜志上還刊登出了樣彈的照片,其外形與美國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基本相同,彈頭部是一枚344毫米的反潛魚雷,後部為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5馬赫,最大射程為20千米,可攻擊潛深600米以內的潛艇目標。隨後,有眾多報道稱其已開始裝備使用,並且不僅可用自己的發射箱發射,還可用C-801艦艦導彈的發射/儲運箱進行發射,是我國第一種實現艦載導彈共用發射箱發射的導彈。然而,時隔10年後的今天,我們並沒有確切的消息證實其是否已裝備使用。但聯想到054型艦是一型專用反潛型護衛艦,因此不由自主首先想到了它。上文提到,艦體中部另一發射架的寬度幾乎是C-803導彈發射架的2倍,如按美國「阿斯洛克」導彈的外形尺寸來作為參考(估計兩者的尺寸相差不會很大),其發射箱的外形尺寸要明顯小於C-803導彈的發射箱,在這個發射架上放8枚導彈應該是可以容納下的(4枚一組,並排放2組)。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054型導彈護衛艦的中程反潛能力,並使其構成的反潛體系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