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here are是什麼意思
There are的中文意思是有。

英 [ðɛə ɑ:] 美 [ðɛr e(r)]
有;
1. There are intangible benefits beyond a rise in the share price.
除股價上升之外還有無形利益。
2. There are reports of widespread dis-content in the capital.
有報道稱首都彌漫著不滿的情緒。
3. There are interesting hikes inland, but most ramblers stick to the clifftops.
內陸地區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徒步遠足路線,但多數徒步者都去爬懸崖陡壁。
4. There are signs that the alliance is now fraying at the edges.
有跡象表明該聯盟現正分崩離析。
5. There are thousands of students absolutely gagging to come to this university.
肯定有成千上萬的學生都渴望到這所大學念書。
6.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still find the act of abortion abhorrent.
仍有很多人對墮胎行為表示厭惡。
『貳』 there are造句並翻譯5個
There are intangible benefits beyond a rise in the share price.
除股價上升之外還有無形利益。
2. There are reports of widespread dis-content in the capital.
有報道稱首都彌漫著不滿的情緒。
3. There are interesting hikes inland, but most ramblers stick to the clifftops.
內陸地區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徒步遠足路線,但多數徒步者都去爬懸崖陡壁。
4. There are signs that the alliance is now fraying at the edges.
有跡象表明該聯盟現正分崩離析。
5. There are thousands of students absolutely gagging to come to this university.
肯定有成千上萬的學生都渴望到這所大學念書。
6.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still find the act of abortion abhorrent.
仍有很多人對墮胎行為表示厭惡。
7. There are bound to be teething problems with something so new.
如此新鮮的事物剛開始必然會有些問題。
為你解答,敬請採納,
如果本題還有疑問請追問,Good luck!
『叄』 Beyond Meat股價大漲,麥當勞的人造肉漢堡能夠撐起人造肉版塊多久
我認為現在的人們大部分都是追求素食主義者,只要麥當勞的人造人漢堡能抓住大眾的口味,再根據麥當勞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它是能夠撐起人造肉板塊。

並且人造肉漢堡還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由此可見,人造肉市場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至於口感,有些人認為其不如真肉口感好,但有些人又覺得和真肉沒區別,總而言之眾口難調,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喜好自然不同,所以還是要自己去嘗試。
『肆』 八九十年代的素肉,現在叫什麼
人造肉。豆製品。吃著很像肉,是素食的,吃的時候,用肉湯煮。有肉味。好吃。
『伍』 美國人造肉CEO表示沒有致命性病菌是人造肉的優勢,人造肉的銷量如何
目前,人造肉是比較火的一個詞,人造肉是怎麼製作的呢?科學家先從活牛身體上提取樣本,然後再進行細胞分離和組織培養,將分離出來的細胞給予環境和養分,使它逐漸生長,在培養的過程中採用無菌無毒的環境,所以美國人造肉公司CEO表示肉中沒有致命性病菌,這種肉最早是給宇航員提供的。

總而言之,目前人造肉的銷量還是很可觀的,不過人造肉行業才剛剛起步,未來的發展情況還不明確,所以未來的銷量也是一未知數。
『陸』 世界上最好的一本管理學的書叫什麼名字
可參考《財富》推薦的75本必讀書
《財富》推薦的75本必讀書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8/87393.html
實際上,你現在就有了睿智的顧問供你驅使,它耐心地待在那裡,等著你的召喚,你甚至可以把它揣在包里。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
期間,肯尼迪總統從巴巴拉 塔奇曼(Barbara Tuchman)的《八月炮火》(The Guns of August)一書中尋求智慧。這本書講述了歐洲爆發第
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過。肯尼迪對他的兄弟說,「我不會像書中的人那麼做,否則,人們這次就可以寫一本名為《十月導彈》(The Missiles of
October)的書了。」
你不可能總是隨身攜帶你想要的書。但是,你手邊卻可以有一份完美的閱讀書目。正因為如此,《財富》調動一切資源,選出了 75 本書
,這些書將激發你的思考,甚至是行動。
這些書,並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所謂經典商業讀物。一方面,我們選出的有些書其實與商業無關。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可能會把邁
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的《錢與球》(Moneyball)歸入體育類書籍,但該書談到投資(和招聘)的內容,要比任何咨詢師的 文章都
多。另外,它也不枯燥。雖然《我在通用汽車公司的日子》(My Years at General Motors)是一部經典,但卻枯燥乏味。
不過,有些經典作品我們還是喜歡的。《股票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雖然寫於 1923 年,但該書仍然能
夠與《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擺在一起。這兩本書都不是教人具體怎麼做的書—總的來說,我們沒有選那些有意識教導
人的書,而是選了那些寓教於樂的書。而且沒有比一手的信息更有價值的了。既然你可以讀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自己寫的書,為什
么還要去讀別人寫他的書呢?
當然,要讀完書單上所有的書,大概需要 75 年吧。不過,我們可以給你提個建議: 不要只是因為你沒有時間看完一本書,就不去讀它。
打開封面,看看介紹,直接跳到第九章。或者,留著這個書目,把它放到抽屜里。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它們正等待你去發掘呢!
商業興衰
《1929 年大崩盤》(The Great Crash 1929),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1955 年出版。這是本簡明扼要但又富有見地的
歷史著作,初版以來一直在重印。原因何在?加爾布雷思本人在 1997 年寫道: 「每次它就要停印時,一場投機性泡沫……又會激起人們對這
段歷史的興趣,這是現代經濟大起大落的重要案例。」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查理斯?麥基(Charles Mackay
)著,1841 年出版(中譯本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這本有關 1634 年荷蘭鬱金香狂熱和 1720 年「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成立於
1711 年,主要從事奴隸貿易。該公司的股票曾經在市場上炙手可熱,吸引了大批投資者。1720 年 1 月,該股票從 128.5 英鎊飆升至 1,000
英鎊,引起了空前的投機熱潮。但同年 9 月,股市狂跌,該股票跌至 124 英鎊,使許多投機者破產—譯注)等非理性狂熱現象的編年史引人
入勝,它深刻描繪了人類陷入投機狂熱的沖動。
《有趣的錢財》(Funny Money),馬克?辛格(Mark Singer)著,1985 年出版。純粹從消遣的角度說,任何其它書的好看程度都比不上辛格
講述的俄克拉荷馬州 Penn Square Bank 倒閉的故事。該書是第一批深入揭露醜聞的書籍之一。
《沸騰歲月: 華爾街 60 年代牛市興衰記》(The Go-Go Years: The Drama and Crashing Finale of Wall Street』s Bullish 』60s),約
翰?布魯克斯 (John Brooks)著,1973 年出版。布魯克斯是《紐約客》(New Yorker)雜志的已故撰稿人。他深入分析了上世紀 60 年代的
共同基金熱,其自信的商業寫作手法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企業
《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布賴恩?伯勒(Bryan Burrough)和約翰?黑利亞爾(John
Helyar)著,1990 年出版(中譯本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這本書講述一起被奉為典故的交易—對 RJR Nabisco 公司的 250 億美元杠桿收
購—的故事(作者之一是《財富》的高級撰稿人)。好的商業新聞所必備的一切在書中應有盡有—詭計、香煙、從別人那裡搶來的老婆,還有
足以令華爾街覆滅的貪得無厭。要想了解人性中可悲的貪婪,最好看的莫過於這本書了。
《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和傑瑞 I 波拉斯(Jerry
I. Porras)著,1994 年出版(中譯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開頭: 偉大的公司何以偉大?然後,對此做了深入研
究。這是一個宏偉、艱巨而又大膽的目標。哦,對了,這些詞就是這本書當時首先使用的。
《鏈鋸》(Chainsaw: The Notorious Career of Al Dunlap in the Era of Profit-at-any-price),約翰?拜恩(John Byrne)著,1999 年
出版。當鄧拉普把他對大規模裁員的熱情從斯科特紙業公司(Scott Paper)帶到 Sunbeam 時,後者被搞得支離破碎,股價直線下跌。拜恩向
讀者詳細描述了這次潰敗的過程,敘述中不乏對鄧拉普的針砭,因為作者本人很討厭他的主人公。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 ?),郭士納(Louis V. Gerstner)著,2002 年出版(中譯本由中信出版社出
版)。郭士納講述了他 1993 年擔任 IBM 首席執行官以後,是怎樣扭轉公司局面的。 對那些認為「企業文化」只是咨詢師口中令人費解的概
念的人來說,這本書包含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之談。
決策
《安那普爾那: 女人的地方》(Annapurna: A Woman』s Place),阿琳?布魯姆(Arlene Blum)著,1980 年出版。該書講述了一支全女性登
山隊企圖登上 8,000 米高的安那普爾那山的激動人心故事,故事中勝利和失敗交織。作者是此次登山行動的指揮。
《出類拔萃之輩》(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戴維?哈爾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著,1972 年出版(中譯本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作者精彩地說明,為什麼使用原始的燭光—在本書中,就是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國防部長—譯注)手
下的年輕干將試圖把在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越南戰場上—並非在一切時候都管用。
《大洋深處: 埃塞克斯捕鯨船的悲劇》(In the Heart of the Sea: 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納撒尼爾?菲爾布里克
(Nathaniel Philbrick)著,2000 年出版。在「石油業」還使用魚叉的年代,南塔基特(Nantucket,美國波士頓南部的一個島—譯注)的一
艘捕鯨船在太平洋沉沒,事故的原因是該船被一頭足有梅爾維爾(Melville)在他的《大白鯨》(Moby Dick)中描寫的那麼大的鯨魚所碰撞。
事故造成的痛苦後果,引起了對決策失敗的研究。
《殺手天使》(The Killer Angels),邁克爾?沙拉(Michael Shaara)著,1974 年出版(曾被改編為電影《葛底斯堡》,該電影被譽為最真
實、最雄偉地反映美國南北戰爭的影片 譯注)。這部獲得普利策獎的歷史小說,讓你像葛底斯堡戰役的參戰官兵那樣親歷戰場。這些人中有
試圖垂死一拼的羅伯特?李(Robert E. Lee)將軍。
《十三天: 古巴導彈危機回憶錄》(Thirteen Days: A Memoir of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著,
1969 年出版(中譯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羅伯特?弗蘭克林?肯尼迪以第一人稱敘述的這部令人著迷的書,讀起來就像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美國著名偵探和懸念小說家—譯注)的小說。該書講述了有關授權和做出正確判斷的重要經驗。
經濟學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著,1942 年出版(
中譯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不要看標題,直接跳到第七章「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再看看四周,你會發現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一切待售: 市場的好處和限度》(Everything for Sale: The Virtues and Limits of Markets),羅伯特?庫特納(Robert Kuttner)著,
1996 年出版。自由市場可以調動人們的創業熱情,但也造成了亞洲金融危機。庫特納讓人們思考為何看不見的手是有用的,但有時卻不管用。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第十二章,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著,
1936 年出版(中譯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盡管凱恩斯作為文匠享有盛名,但其作品大多比較晦澀和過時。令人稱奇的例外是本書的第十二章
,該章講述了金融市場讓我們著迷和困惑的原因,其意義超越了時間,文筆生動詼諧。
《流行的國際主義》(Pop Internationalism),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著,1996 年出版(中譯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位
經濟學家在一系列頗富爭議和很有意思的文章中稱,有關國際貿易的大多數看法都是一派胡言。克魯格曼針對政治家、記者甚至經濟學家同行
的懶惰想法,甚至在提出批評的同時都沒有忘記給他們上一課。
《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亞當?斯密(Adam Smith)著,1776 年出版(中譯本由陝西人民出版社館出版)。斯密常常被嘲笑為
提倡自由放任的狂熱分子,其實他不是。《國富論》雄辯地主張自由、開明政府和個人的內在價值。在捍衛資本主義的道德性方面,無人能出
其右。
道德
《賊巢》(Den of Thieves),詹姆斯?斯圖亞特(James Stewart)著,1991 年出版(中譯本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在這部有關道德的
書中,善(一群執著的政府律師和偵探)戰勝了惡〔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伊萬?布斯基(Ivan Boesky)、馬丁?西格爾
(Martin Siegel)、丹尼斯?利文(Dennis Levine)〕。但是,在 這之前,惡卻得到了不少實惠。
《告密者》(The Informant),庫爾特?埃痕瓦爾特(Kurt Eichenwald)著,2000 年出版(中譯本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埃痕瓦爾特的
這本書,以平靜的語言、驚險的情節和身臨其境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些變態的告密者,單就懸念而言,完全可與勒卡雷(le Carr
『柒』 VALUE INVESTING怎麼樣
《價值投資--從格雷厄姆到巴菲特》 Value Investing: From Graham to Buffet and Beyond 前言PIX 新信息是被理解的,而不是簡單地被攝入,而且並非所有的理解都是理性的。 第一部分 價值投資簡介 第1章 價值投資 P12 價值投資者必須了解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所在。其次,價值投資需要耐心。 第2章 尋找價值 P21 這些人有自己的利益和操作程序,但他們的利益和操作程序有時候可能與機構的利益和操作程序不能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機構通常都有由權威層制定的投資政策,這些政策旨在約束投資經理的決策。 P24 沒有人曾因從IBM購買計算機而被解僱,也沒有人會因為業績居中或是購買了與團隊中其他人一樣的股票而失業。 管理著大量資金的投資經理通常都被認為是追隨群體智慧的。而且既然呆在群體里總是安全的,為什麼不呢? P25 人們對近期發生的事情比遙遠的事情記得清楚,並且常從一些難忘的事情中得出結論,而不是用所有的數據來進行分析。 第二部分 價值的三種源泉 第3章 原則價值與實際價值 P33 在很多--也許是大多數情況下,終端價值是總價值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P40 盈利能力價值與資產價值之間的差額就是公司所享有的特許經營權價值。 P41 成長性作為價值的第三個要素是最難估計的,特別是要預測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增長率更難。 其次,在許多常見情況下,銷售的增長率,甚至利潤的增長率並不影響公司的內在價值。 當公司的盈利能力價值明顯地、持續地超過資產價值時,成長性才可能創造價值。 P44 通過認真調查,我們能夠確定到底是管理不善的原因還是生產力過剩的原因。如果問題是生產力過剩,公司價值的增長速度不會超過新增需求消化吸收過剩生產力的速度或過剩生產力隨資產損耗而縮減的速度。 P45 資產價值和盈利能力價值之間的差額即是一種機會,也是一種警告。 P46 特許經營權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現有收益能力的影響,而且在於它對營利性增長的可能性的影響。 如果價值投資者發現公司擁有特許經營權,並預計能夠發展特許經營權,那麼他可能就會向公司支付完全盈利能力價值以期待成長性價值帶來足夠的安全邊際。 第4章 資產評估 P59 使被收購企業的價值超過有形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的這類商業行為,即使在公司不被收購情況下也是有價值的。 P60 培養客戶關系的成本也是高昂的--這部分成本從來就不能算作是資產。 P65 案例 哈得遜通用公司 第5章 盈利能力價值 P72 許多無法將自身產品和服務與其他公司區分開的公司,都受到了因價格競爭日趨激烈而導致利潤下降這一問題的挑戰。 P75 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產品差異性和強大的品牌都並非能帶來收益的特許經營權。 P78 如果尋找現有商品的替代品成本較高,新來者將很難吸引那些對現狀滿意的消費者。 P80 真正的規模經濟存在於那些固定成本高於單位變動成本的產品中,而且其單位變動成本不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P85 當代價值投資者最好能夠確定並理解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及其競爭優勢的性質。 P86 品牌可能是產品感知價值的基本要素。但是它本身並不構成進入壁壘,建立起競爭優勢,或者是創造一種特許經營權。 第6章 特許經營權 P94 公司通常在它們的現金流量表中報告其資本支出。我們假定每年這些資本支出的一部分是為了維持去年的銷售收入水平,另一部分是為了支持其銷售的增長。公司的銷售與其廠房、設備和相關資產(PPE)(減去折舊的數額)之間通常有比較穩定的關系。我們計算前五年每年的PPE和銷售的關系,然後得到一個平均值。我們以此代表公司每一美元銷售收入需要的廠房、設備和相關資產。我們再把這一比率乘以公司今年比去年增加的銷售額,從而得到增長性資本支出。然後我們從公司總的資本支出中減去增長性資本支出,就得到維持性資本支出。 第7章 走進英特爾 P107 價值投資者認為公司資產的重置成本、特許經營權的當前盈利能力和特許經營權下的收益成長性是內在價值的三個源泉。 P117 如果把問題簡化,將去年的資本支出完全看成一項資產,我們就可以計算出這項表外無形資產的價值,也就是競爭對手要進入行業必須投資的金額。 P132 增長現金流的現值(PV)越是高於現在的盈利能力價值(EPV),安全邊際就越大。 P133 一般來說,成長性創造的價值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追加資本的盈利能力。追加資本帶來的回報越是高於資本成本,每一美元創造的價值就越大。所以第一個變數用ROC/R來表示。第二個因素是用來獲得特許經營權收益的資本數量。這取決於特許經營權的發展速度。增長率的上限就是資本成本。所以事實是G/R<1。我們以25%、50%、75%作為三個標准化的百分比。 P134 如果零增長率公司的股票按16倍PE出售,那麼一個PE為48的資本收益率應該是資本成本的3倍,增長率應該是資本成本的75%。 P141 M=[1-(G/R)(R-ROC)]/[1-(G/R)] 提煉出兩個因子 ROC/R 和 G/R 。 P141 成長價值矩陣 第8章 構造投資組合 P149 活躍型的經理只有在其對市場有更多的知識或更深的理解時才是有價值的。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應該服從市場先生。 第三部分 價值投資實踐 八位價值投資者簡介 P153 他們不僅證明了價值投資的存在,而且證明了價值投資的持久性。 P154 價值投資的不同模式 經典型 分散投資組合、有形資產、粗略的調研、非體面的、「受傷的鴨子」、在陰影里 混合型 重置價值、充分的研究、自由市場價值、催化劑、相對價值、溫文有禮、中等業績 當代型 集中投資、大量深入研究、特許權價值、吸引人,但不誘惑、擁有企業、「受傷的老鷹」、躲在平凡的地方 第9章 沃倫·巴菲特 投資就是配置資金 P157 巴菲特和查理的合作使他偏離了本傑明·格雷厄姆傳統的投資理論。 P159 一旦你選擇我們為合夥人,你的財富將和我們自己的財富同步變化。 內在價值是一個估計值而不是一個確切數值。這個估計值會隨著利率和未來現金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P160 成長性是估算價值的一個因素。作為一個變數,它的重要性有時是微不足道的,有時是非常巨大的,還有,它對價值的影響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反向的。 P161 只有當投資於成長性的一美元能夠創造出高於一美元的長期市場價值時,企業的成長性對投資者才是有利的。 P162 用現金流折現得出的最便宜的投資資產,就是投資者應該買的資產,而不論業務是否增長,其收益是波動還是平穩,或者相對於目前的收益和帳面凈值其價格是過高還是過低。 P163 我們希望能夠在增加公司所有者財富的同時擴張企業的規模。 假如集中投資的策略能夠(也應該)在投資決策前,使投資者對被投資公司進行深入的思考,並對其經濟狀況充分滿意的話,那麼這種策略將會降低風險。 P164 投資者應該評估的真正風險是在有望持有的年限內的一項投資的總稅後收益(包括銷售收益),至少應等於他最初投入的資金並加上它的適當的利息報酬。 對其評估的主要因素有: 1、公司長期經濟特徵的可靠衡量。 2、公司管理層的可靠性,包括其充分挖掘業務潛能的能力和使用公司現金流的能力。 3、靠管理層把收益從企業傳遞給股東而不是企業本身的程度。 4、公司的購買價。 5、未來的稅收、通貨膨脹程度,它們決定了投資者要從其總收入中扣除多少購買力回報。 P169 限制性收益對股東不是沒有價值,但是它們的價值常常要大打折扣。 P174 在我們看來,再大的獲取額外收益的概率也無法抵消非常小的損失概率。 9.2 能力范圍:巴菲特具有專業知識的領域 (略) 第10章 馬里奧·加比利 發現並揭示自由市場的價值 Mario Gabelli P193 加比利資產管理公司 上市代碼 GBL P194 自由市場價值(Private Market Value) 一個了解信息的實業家為了購買具備類似特徵的資產所願意付出的價值。 P195 PMV等於內在價值加控制費用。由於實業購買者能比消極證券投資者更多地處理與公司有關的事務,他們就可能願意為此支付比市場現價更多的錢。這些多付出的數額就是控制溢價。 他們也在尋找因GAAP而形成的差額--即因全面接受會計准則而掩蓋並因此未在標准財務報表中顯示的資產或收益能力。 了解用戶的數量有助於財務分析者比較相同行業中不同公司的表現:公司能從每一位用戶身上得到的收益或營業收入是多少。有用的營業數據包括:旅館房間數,廣播節目所能送達的人數,市場空間的大小以及木料的佔地面積。 PMV的第三個特徵是承認有某些東西--某件事、某個人、某種概念--的改變能縮小市場價值和PMV價值之間的差距。 P197 催化因素有兩種:特定催化因素和環境催化因素 P199 限制在能夠產生現金的具備特許經營權的行業。它把現金收入定義為經營收入加折舊和攤消再減去為了保持特許經營權所需的資本支出。(EBITDA-Capex) P199 自由市場價值實例:General Housewares 公司 P201 企業價值是指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加上全部債務減去超過企業正常運營所需現金後所得的數值。將營業現金流除以企業價值就得出一個資本化率。資本化率可用於資本結構(債務和股東權益)不同的公司之間的比較。 P204 自由市場價值實例:電話和數據系統 第11章 格倫·格林伯格 調研、集中投資並且「留心這個籃子」 Glenn Greenberg P208 要敢於懷疑公理並且必須清楚自己購買每一隻股票的原因。 P209 格林伯格的第一次任務是掌握Penn Central破產重組的復雜情況。從此,他開始關注投資的細節了。 P210 只有當他們願意投資的金額達到整個投資組合的5%時,才會考慮買入該只股票。 P211 他們喜歡雙寡頭公司,例如FREDDIE MAC公司和FANNIE MAE公司,由於這兩個公司通常不會激烈競爭,當然也不會在價格上競爭,這樣每家公司都可以獲得高額資本回報。相反,在壟斷市場上,廠商通常要受到政府的干預,不是企業被分拆,就是收入受管制。 P212 格林伯格不喜歡受周期性影響的公司,因為對這樣公司的投資要取決時機的選擇。 P216 他只喜歡有穩定收入的和有相對可預期現金流的公司。 他會投資那些終端價值(指公司在第10年或10年以後的預測價值)對近期和中期現金流不產生決定影響的公司。他認真地保證所有用於現值分析中的假設都是合理和保守的,包括銷售增長率;利潤率;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原料的市場價格;資本支出要求;貼現率等。 P220 根據自己的努力和判斷作出的投資決策效果更好。沒有什麼能夠替代自己的努力。 第12章 羅伯特·H·海布倫 對投資者進行投資 Robert H. Heilbrunn P223 格雷厄姆向他推薦了Fisk Tire&Rubber公司的債券,盡管這家公司正在申請破產。 P227 他在巴菲特的合夥人公司開業約一年後就投入了資金,又拿出另一部分資金委託給斯克勞斯。 第13章 塞斯·科拉曼 低價而沽的賣方為數寥寥的買方 Seth Klarman P229 他最初師從一位傳奇式的價值和破產投資專家邁克斯·海因及其年輕的助手邁克爾·普瑞斯。 P231 在考慮收益之前,科拉曼會先估計風險--潛在損失的概率和規模。 P232 他最關注的一個因素是那些被稱為驅動型賣者的人。這些人因非經濟性的原因而售賣。 P233 當由於非經濟原因出售資產時,對之最通常的解釋是一些機構性約束條件使所有者不得不轉移投資目標。包括讓產易股、破產申請、未得其所的房地產。 P236 接管是另一類不取決於市場狀況而取決於交易時間安排的投資。 P237 面對股價的下跌,從下而上的投資者重審自己的分析,如果他們相信那些基本的因素未變的話,則此時就是大量買進的大好時候,因為此時價格便宜。 P238 案例 ABC儲蓄銀行 P243 驅動型賣者導致債券低價出售,而許多投資家受合同的限制無法持有逾期未償的證券。一旦得克薩斯石油公司少支付一次利息,債券便被歸為逾期未償類。拖欠是否只是暫時的已無關緊要。對於這些投資者而言,低價出售的債務就是禁果,即使它只是表面的瑕疵。 第14章 邁克爾·普瑞斯 原則、耐心、專注和能力 Michael Price P246 相比之下,共同股份在1973年虧損8.1%,在1974年獲利8.2%,1975年獲利34.1%,1976年獲利55.2%。 P252 他喜歡交易定價法,因為它能提供即時的價格,這些價格反映了信息完備的買方對部門的評估而且包括了控股權溢價。 P255 有些銀行會變得焦慮甚至被迫出售其貸款,盡管這種債權在受償優先順序上會高於其他債券,但其價格可能會低於它們。這是規模具有優勢的另一個地方,因為銀行想把其貸款整個地賣給一個准備好了的買家。 P256 破產法規定,每一等級債券的三分之二的持有人可以使重組計劃通過。規模再一次成為優勢。 老公司的股東可能什麼也沒得到,因此極為仇視新的公司。債券持有人可能得到新的股權作為清償的一部分,他們中不少人想處理掉這些股份。 P257 將破產的所有階段以及相應的不同獲利方式連在一起的主線就是知識:關於公司及其資產內在價值的知識,關於各級債務及其擔保資產的知識,關於破產程序以及債權人能夠影響決策的方法的知識,還有關於新公司狀況及其基本價值的知識。 P260 對投資者而言最好的戰略是拓寬並加深相關知識的儲備。 第15章 沃爾特和埃德溫·斯克勞斯 簡單化,低廉化 Walter and Edwin Schloss P266 習慣於用資產來進行評估。因為一家公司的資產要比它的收益穩定的多。 他們會看看該公司歷史上資金的使用情況,固定資產處於何種狀態。 P269 投資是一項謙卑的職業,但是當幾十年良好收益證實了他們決策的睿智時,謙虛會漸漸轉為自信。 P273 第一,每年他們都會把所有實現的利益分發給股東;第二,斯克勞斯是從他們的投資中得到他們的工作回報的,承擔同等比例的損失。 第16章 保羅·D·索金 小即是美,對丑者而言尤其如此 Paul D. Sonkin P279 索金用資本化率作為衡量標准來考察這些公司。在資本化率計算公式中,分母是負債的市值加所有者權益的市值減去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分子是營業性收入(息稅前利潤)×(1-稅率)。其目的是要揭示一個投資商需要支出多少,才能得到該公司所有的稅後營業性收入。 P284 小公司的行為更易於理解。無論是他們的財務報表還是他們的商業模型都很簡單。都是單線經營,競爭對手很少,重要客戶也不多。 (完)
『捌』 特斯拉 2019 Q4 財報發布,股價大漲 11%,盈利之外更顯成熟

寫在最後:
回想起半年多以前,需求不足,股價低迷,圍繞在特斯拉身邊的都是破產論。
而隨著2019年Q3財報的扭虧為盈,上海工廠的投產交付以及2019年Q4財報亮眼的數據,特斯拉股價一飛沖天,榮登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超過了大眾集團成為目前市值第二高的車企。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證明了智能電動車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向大家展示了其可持續盈利的能力。
作為新時代的汽車巨頭,特斯拉也變得更加成熟了,無論是從ModelY的提前量產、50萬的銷量指引還是對於FSD的展望,特斯拉從以前的無比激進,到如今略帶謙虛。
2020年你得做一個成熟的老大哥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為什麼美國一家肯德基餐廳推出的「人造肉」炸雞,不到5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肯德基這次的合作夥伴Beyond Meat,有一個更為被人熟知的外號叫「人造肉第一股」。2019年5月2日,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46美元,較IPO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上市首日,其股價收漲163%至65.75美元。截至8月26日收盤,其股價為155.13美元,較25美元的發行價已經大漲5.2倍。

為了尋找吃肉的出路,同時阻止全球變暖,他們便開始研究人造肉。其實口感逼真的「人造肉」早就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人們一般將「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被稱作「植物肉」,也就是由植物提取、製作的素肉;還有一種被稱作「實驗室肉」,通常是以動物細胞為基礎生產出的「人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