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鑽井完井方法有多少種
①射孔完井法。即鑽穿油、氣層,下入油層套管,固井後對生產層射孔,此法採用最為廣泛。
②裸眼完井法。即套管下至生產層頂部進行固井,生產層段裸露的完井方法。此法多用於碳酸鹽岩、硬砂岩和膠結比較好、層位比較簡單的油層。優點是生產層裸露面積大,油、氣流入井內的阻力小,但不適於有不同性質、不同壓力的多油層。根據鑽開生產層和下入套管的時間先後,裸眼完井法又分為先期裸眼完井法和後期裸眼完井法。
③襯管完井法。即把油層套管下至生產層頂部進行固井,然後鑽開生產層,下入帶孔眼的襯管進行生產,此種完井法具有防砂作用。
④礫石充填完井法。在襯管和井壁之間充填一定尺寸和數量的礫石。
實話實說,本人對完井了解不多,這是從別處為你尋來的,希望能幫助你。
❷ 什麼叫鑽前施工,鑽井施工,完井施工
鑽井的過程,根據施工程序可以分為鑽前、鑽進與完井三部分.
鑽前主要是指井場測量、設計、施工、墊基礎,以及搬家安裝設備、調試等等.
鑽進就是開始施工,包括一開驗收、二開等各開次驗收和鑽進作業,就是把進尺分段、按照甲方施工設計要求完成;
完井主要是指進尺完成後,進行測井、分析、地層解釋,油層定位,下套管,固井以及侯凝試壓,最後平整井場,交井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鑽完井」技術是什麼意思
鑽井工程的最後環節。在石油開采中,油、氣井完井包括鑽開油層,完井方法的選擇和固井、射孔作業等。對低滲透率的生產層或受到泥漿嚴重污染時,還需進行酸化處理、水力壓裂等增產措施,才能算完井。根據生產層的地質特點,採用不同的完井方法:
①射孔完井法。即鑽穿油、氣層,下入油層套管,固井後對生產層射孔,此法採用最為廣泛。
②裸眼完井法。即套管下至生產層頂部進行固井,生產層段裸露的完井方法。此法多用於碳酸鹽岩、硬砂岩和膠結比較好、層位比較簡單的油層。優點是生產層裸露面積大,油、氣流入井內的阻力小,但不適於有不同性質、不同壓力的多油層。根據鑽開生產層和下入套管的時間先後,裸眼完井法又分為先期裸眼完井法和後期裸眼完井法。
③襯管完井法。即把油層套管下至生產層頂部進行固井,然後鑽開生產層,下入帶孔眼的襯管進行生產,此種完井法具有防砂作用。
④礫石充填完井法。在襯管和井壁之間充填一定尺寸和數量的礫石。
我們一般所說的完井指的是鑽井完井(Well Completion)也就是油氣井的完成方式,即根據油氣層的地質特性和開發開採的技術要求,在井底建立油氣層與油氣井井筒之間的合理連通渠道或連通方式。
而現在完井的意義有一定的擴展,包括鑽井完井和生產完井。生產完井主要指的是鑽井完井之後如何選擇管柱、井口,選擇什麼樣的管柱、井口等來達到油氣井的正常生產。
❹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我們的啟示
地球只有一個·· 請珍惜我們唯一的家園、、
❺ 渤海稠油油田水平分支井鑽完井技術
如前所述,在渤海已開發的油田中稠油油田佔80%左右。如果將這批稠油油田的採收率提高2個百分點,相當於又發現了一個億噸級的大油田。如果採油速度提高1倍,渤海的原油產量將大幅度提高。綏中36-1油田是典型的稠油油田,經過幾年的開發,單井日產量只有20~80m3,C區油層屬多層系,目前產量只有20m3左右,針對綏中36-1低產區C區的特點,探索採用水平分支井和簡易防砂技術,為開發渤海稠油油田,提高採收率作好技術儲備。水平分支井的井位選擇的兩條原則:第一,原油黏度比較大的稠油區;第二,開採的油層具有一定的產油能力,具有最小的地質風險,具體表現為具有一定的地質儲量,距油水邊界有一定距離,儲層分布穩定,油層的有效厚度較大,一般大於6m。
綏中36-1油田為儲層疏鬆砂岩的稠油油田,油田增產措施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據油田特性,在C平台共鑽5口水平分支井,每口井有1~4個分支不等,分支井段長度100~150m。
一、水平分支井工程設計
(一)地質工程設計
綏中36-1油田C平台水平分支井的目的層為東營組下段的第1油組第4小層,油層平均厚度約18m。主井眼設計雙靶點,分別位於水平段起始點和終止點,分支井眼設計單靶點,位於分支井段終止點。靶點設計距離第四層頂部6m。主井眼軌跡的控制窗體:長×寬×高為井眼長度×10m×2m;分支井眼軌跡的終了點的窗口寬×高為10m×2m,並且終止點偏離主井眼的距離要大於30m,有利於提高地層流體的泄流面積。圖10-8為井眼軌跡控制窗體示意圖。
六、結束語
水平分支井鑽完井技術在渤海綏中36-1稠油田試驗取得了成功,大大提高了稠油採收率,為渤海開發稠油油田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高效的途徑。為開發渤海灣稠油油田,提高採收率做好了技術儲備。
旋轉閉環鑽井系統AutoTrak和PowerDrive在渤海地區都是初次應用。成功地進行了井眼軌跡的控制,保證中靶率100%,而且井眼軌跡平滑,為接下來的鑽完井作業提供了很好的保證。
❻ 是不是鑽井平台鑽完井後就可以當採油平台了
完後~~完井工序(射孔 裸眼 等多著哪)做完了才能採油
❼ 船舶溢油應急計劃中對消油劑配備數量有具體要求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第十條 溢油應急計劃包括以下內容:
一、作業情況及海域環境、資源狀況;
二、溢油風險分析;
三、溢油應急能力。
第十一條 作業者應在作業前將溢油應急計劃報海區主管部門審查。海區主管部門對溢油
應急計劃如有異議,可以責令作業者予以重新制定、修改、補充。
第十二條 作業者應根據油田開發規模、風險分析情況等,配置相應的各種應急設備,使
其具有處置與油田開發規模相適應的溢油事故的能力。
第十三條 固定式和移動式及其他海上設施含油污水的排放,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
國頒布的有關國家標准。
一、機艙、機房和甲板含油污水的排放,應符合國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標准(GB355
2—83)》。
二、採油工業污水排放,應符合國家《海洋石油開發工業含油污水排放標准(GB491
4—85)》。
三、含油污水在排放前不得稀釋和加入消油劑進行預處理。
四、採油工業污水排放時,應按《海洋石油開發工業含油污水分析方法》的要求取樣檢
測,並將測得結果記錄於「防污記錄簿」中。
檢測分析儀器必須是經檢驗合格的正式產品。
第十四條 鑽井作業試油前,作業者應通知海區主管部門。試油期間,作業者應採取有效
措施,防止油類造成污染。
第十五條 使用水基泥漿時,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向水基泥漿中加入油類,如必須加入油
類時,應在「防污記錄簿」上記錄油的種類、數量;含油水基泥漿排放前,應通知海區主
管部門,並提交含油水基泥漿樣品;含油量超過10%(重量)的水基泥漿,禁止向海中
排放。含油量低於10%(重量)的水基泥漿,回收確有困難、經海區主管部門批准,可
以向海中排放,但應交納排污費。
含油水基泥漿排放前不得加入消油劑進行處理。
需使用油基泥漿時,應使用低毒油基泥漿;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使鑽屑與泥漿得到充分
的分離;油基泥漿必須回收,不得排入海中;鑽屑中的油含量超過15%(重量)時,禁
止排放入海。含油量低於15%(重量)的鑽屑,回收確有困難,經海區主管部門批准,可
以向海中排放,但應交納排污費。
海區主管部門可要求作業者提供鑽井泥漿、鑽屑樣品。
作業者應將鑽井泥漿、鑽屑的含油量、排放時間、排放量等情況記錄在「防污記錄簿」
中。
第十六條 一切塑料製品(包括但不限於合成纜繩、合成漁網和塑料袋等)和其他廢棄物
(包括殘油、廢油、含油垃圾及其殘液殘渣等),禁止排放或棄置入海,應集中儲存在專
門容器中,運回陸地處理;
不得在及其他海上設施上焚燒有毒化學製品。在上燒毀其紙製品、棉麻織物、木
質包裝材料時,不得造成海洋環境污染。
在距最近陸地12海里以內投棄食品廢棄物,應使粒徑小於25毫米;在此海域內排放糞
便,須經消毒和粉碎等處理。
第十七條 作業者應在重要生產、輸油環節採取有效措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發生
溢油事故。各類儲油設施、輸油管線應符合防滲、防漏、防腐要求。
第十八條 發生溢油事故時,作業者應盡快採取措施,切斷溢油源,防止或控制溢油擴
大。
第十九條 發生任何溢油事故,作業者都必須向海區主管部門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包
括:事故發生時間、位置、原因;溢油的性質、狀態、數量;責任人;當時海況;採取的
措施;處理結果。同時應記錄在「防污記錄簿」中,並使用季度報表C「海洋石油污染事
故情況報告表」,按季度報海區主管部門。
第二十條 以下兩種溢油事故發生時,作業者應在24小時內報告海區主管部門。
一、距海岸20海里以內,溢油量超過1噸的;
二、距海岸20海里以外,溢油量超過10噸的。
以下兩種溢油事故發生時,作業者應在48小時內報告海區主管部門。
一、距海岸20海里以內,溢油量不超過1噸的;
二、距海岸20海里以外,溢油量不超過10噸的。
第二十一條 海面溢油應首先使用機械回收。消油劑應嚴格控制使用,並遵守《海洋石油
勘探開發化學消油劑使用規定》。
第二十二條 勘探和採油生產作業完成之後,鑽具、井架、井樁及其他設施不得任意
棄置;對需在海上棄置的、井架、井樁及的有關設施,按海洋傾廢管理的規定執
行。、
室內二氧化碳濃縮物評定室內空氣質量和通風的標准
GB18883 室內空氣質量
二氧化碳濃度0.1% 日平均
空氣流速0.2(冬)0.3(夏)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