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預期哪一種股票會帶來較高的平均收益
當經濟處於上行周期時買入對經濟狀況極為敏感的行業的股票可帶來較高的收專益,因為其收益增長高於市場屬平均水平,反映在股價上上漲幅度會更高。
當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時買入對經濟狀況相對不敏感的行業的股票可帶來較高的收益,因為其收益相對平穩,股價下跌風險比對經濟狀況極為敏感的行業的股票小得多。
『貳』 為什麼說股價是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
炒股就是炒的公司的未來,如果公司未來前景樂觀,成長性好,贏利能力不斷提升,或者居壟斷地位,公司的股價當然就會上升,
『叄』 股票價格的預期怎麼影響股票的需求
舉個例子
有兩個果農(甲和乙)都賣的是蘋果,他們的蘋果每個成本2毛錢,賣出去是1塊錢,賺8毛錢。甲乙果農的市場需求量都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
有一天,國家出台了一個政策,對甲果農栽種的蘋果進行技術扶持,預計種出來的蘋果又大又紅又甜,又有營養,成本和原來差不多,但預計能賣3-5塊錢一個,賺3-4塊。
而這個時候,市場的需求就集中到了甲果農這邊,瘋狂抬高甲果農的蘋果價格(其實這個時候,國家還沒開始扶持,技術還沒落實到位,離這種蘋果出世估計還要1-2年)
這種現象在股票市場上,就是股票上的利好預期影響了股票的需求,從而抬高了股價。
希望能幫到你
『肆』 股票炒預期
不管是散戶還是主力機構,做股票都有投資預期的
散戶一般機動靈活,短線版的預期一般是權10-20個點,中長線是50-100個點
但是主力機構不一樣,尤其是一些基金,一個季度才能調倉一次,因此對市場的分析預期十分的重要,一般能有30-50個點的收益就不錯了
游資 不一樣,利用題材短期炒作一個股票,利潤一般有70-100個點左右
至於主力和莊家炒作什麼股票,無法得知,都是根據市場的行情來決定的。看來樓主對股票不是很懂,希望找捷徑,不過要提醒你,股市裡面沒有捷徑
『伍』 對股票走勢的預期要抓住哪些重點呢
主要還是要看公司內涵,提前預判哪些是未來的熱點板塊
然後在板塊里找有潛力的股版,市場調研和國權家政策的關注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的圖形主力都是很好做出來的,
很多主力喜歡反復做T,或者資金幾日游,不喜歡爆拉爆跌的
看K線意義不是很大了,但重點要關注成交量,也就是換手率。這個是主力沒法逃避的。
『陸』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和方差怎麼算
具體我也不太清楚,所以幫你搜了一下,轉發給你看,希望能幫到你!
例子:
上面兩個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和風險根據前面所述均值和方差的公式可以計算如下:
1。股票基金
預期收益率=1/3*(-7%)+1/3*12%+1/3*28%=11%
方差=1/3[(-7%-11%)^2+(12%-11%)^2+(28%-11%)^2]=2.05%
標准差=14.3%(標准差為方差的開根,標准差的平方是方差)
2。債券基金
預期收益率=1/3*(17%)+1/3*7%+1/3*(-3%)=7%
方差=1/3[(17%-7%)^2+(7%-7%)^2+(-3%-7%)^2]=0.67%
標准差=8.2%
注意到,股票基金的預期收益率和風險均高於債券基金。然後我們來看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各佔百分之五十的投資組合如何平衡風險和收益。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和方差也可根據以上方法算出,先算出投資組合在三種經濟狀態下的預期收益率,如下:
蕭條:50%*(-7%)+50%*17%=5%
正常:50%*(12%)+50%*7%=9.5%
繁榮:50%*(28%)+50%*(-3%)=12.5%
則該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為:1/3*5%+1/3*9.5%+1/3*12.5%=9%
該投資組合的方差為:1/3[(5%-9%)^2+(9.5%-9%)^2+(12.5%-9%)^2]=0.001%
該投資組合的標准差為:3.08%
注意到,其中由於分散投資帶來的風險的降低。一個權重平均的組合(股票和債券各佔百分之五十)的風險比單獨的股票或債券的風險都要低。
投資組合的風險主要是由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協方差決定的,這是投資組合能夠降低風險的主要原因。相關系數決定了兩種資產的關系。相關性越低,越有可能降低風險。
『柒』 莊家炒股對未來的預期股價大致預期是多少
一般都是3倍以上,因為要坐莊需要大資金而且還存在配資都要付利息的,所以要求也特別高。然版後基本上只有2層莊家權是能達到自己目標的,另外3層是沒到目標就被證監會端了結果反正死成狗,另外5層基本就是眼瞎,自己進去變成了套牢盤
『捌』 一隻股票的價值和預期價值如何計算
價格是價值的體現。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浮動。
在股市裡,價值體現在內:公司的成長性,業績;而容價格由市場熱點,炒做程度,機構和散戶的關注程度等因素所左右。
有的股票價值低但價格高,有的反之。對低估與高估股票的買賣是屬於投資和投機的行為,反映在風險與回報程度上。
預期價值的計算,嚴格來說,更多的是經驗,因為牽扯的東西太多了,比如贏利水平,同行業其他股票的價格,同贏利水平其他行業股票的價格,未來大盤的走勢,企業潛在的題材,贏利情況的改善或者惡化等等,等等,都會對股票未來的預期發生作用。
『玖』 高分求助<談談你對當前股票市場的看法>要求不少於800字
當前的股市分析:上周A股震盪偏弱,上證綜指一周累計跌1.54%至2097.75點,深證綜指一周微升0.29%至1089.36點,兩市成交略有縮小。從一周走勢看,銀行、地產等權重股表現相對較弱,小市值個股走勢堅挺。另外,股指期貨已交割完畢,從盤後持倉數據看,空頭向後移倉力度明顯強於多頭,暗示股指短期內壓力有所增加。
3月份經濟指標大量公布及IPO困擾是上周A股的主要影響因素。在經濟指標方面,首季GDP同比增幅為7.4%,應該算是在總理常說的「下限」上端,這幾乎打消了市場對管理層將出台更多刺激性政策的預期,對權重的周期類股構成了整體壓力,進而使得上證綜指承壓。
IPO困擾由來已久,這應該是A股一大痼疾。投資者其實很看重股市的「可預期性」,但市場天然是會存在些懸念的,這原本也很正常,可如果一個市場老是充滿著「並不必要的懸念」,那麼大致就可歸類於「可預期性差」的市場。近期市場在IPO方面傳言頗多,在市場傳言與官方澄清的反復拉鋸之中,一些投資者感到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會對股市感到厭倦。
到了上周五半夜時分,傳了許久的IPO情況終於明朗。當晚證監會公布了28家IPO預披露公司名單,含擬於主板上市的16家,擬於創業板上市的8家,以及擬於中小板上市的4家。
雖然這應該屬於偏利空的消息,但筆者猜測這卻有可能是多空都樂見的事情。對於絕大多數持股的投資者來說,雖然他們不喜歡IPO,但其實心裡均明白,IPO不太可能拖得太久。
另據證監會網站消息,為規范商業銀行優先股發行,提升商業銀行資本質量,保護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銀監會、證監會發布了 《關於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
估計上述IPO消息及優先股消息會共同作用於本周股市,在上述兩消息的合力之下,如果A股出現些「二八現象」,那也沒什麼可奇怪的。然而這樣的「二八」格局即使能形成,估計也很難持久。
預計本周大盤仍可能維持盤整走勢,一時或難以形成有效突破。IPO消息固然會對大盤構成些壓力,且績差股年報大量公布也可能會構成些壓制,但最近市場的資金環境大致寬松,且宏觀經濟整體偏弱已大部分計入了股價,所以股指應該暫時不會弱到哪兒去。不過,如果有新出現的較大利好或利空消息,那麼股指原有平衡也可能被打破。
在可能的不利因素方面,最值得警惕的是人民幣走勢,因上周五美元兌人民幣已升至6.2368,已非常接近創出新高。在可能的有利因素方面,最有利於多頭的應該是管理層頗為意外地推出「數量較大」的「微刺激」政策。
『拾』 「股票價格反映人們對未來價值的預期」這個「未來」指的是多長時間
可能是1天,1周,2周,1月,2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