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市的熱點是怎麼形成的
股市的熱復點是怎麼形成的?
熱點制從源頭上還是來源於政策,一個政府的政策就可以形成一個概念和資金介入的熱點,不管是創投,期貨,世博題材,港珠奧大橋概念還有以前的奧運題材等等,有政策和經濟事件形成的眾多的題材吸引了資金的炒作流向,所以資金狙擊的板塊自然漲得比其他股好,熱點一旦形成又會形成更多的資金介入.但是任何題材都都時間限制,當時間關口到了,題材也就結束了,就會見光死.比如奧運題材,而最近的一個創投題材如果真的是5月份就出台,那可能該消息兌現的時候就是該板塊主行情結束的時候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② 現在股市那麼熱的原因是什麼
1、熱的原因是大家都在投機,利益驅使
2、國家經濟發展是原因的一種,但是佔比例不大
3、奧運同上
4、通貨膨脹因素否定
5、現在熱的是一線和二線藍籌
③ 股票市盈率那麼高了,為什麼還炒得那麼熱
市盈率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指標,考慮到可比性,對同一指數不同階段的市盈率進行比較較有意義,而對不同市場的市盈率進行橫向比較時應特別小心。
⑴成分指數的市盈率與綜合指數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數的市盈率與成份指數的市盈率比。綜合指數的樣本股包括了市場上的所有股票(滬深市場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較高,而成份指數的樣本股是精挑細選的,通常平均股本較大、平均業績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較低一些。而經常看到的國外股票時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數的市盈率,如果與綜合指數的市盈率相比較,則犯了概念性錯誤。
⑵市盈率應與基準利率掛鉤。基準利率是人們投資收益率的參照系數,也反映了整個社會資金成本的高低。一般來說,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基準利率的倒數與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關系。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點,如果基準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應該低一些。中國央行再貼現率為2.97%,一年期儲蓄存款收益率為1.80%,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為 1.75%,美聯儲再貼出率為1.25%,中美基準利率差別不大,另據權威部門研究顯示。
⑶市盈率應與股本掛鉤。平均市盈率與總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關,總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會越高(思騰思特管理咨詢中國公司,2001);反之,就會越低,中西莫不如此。據統計,2001年10月16日中國滬深市場770隻樣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虧損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於0.05元股票)算術平均市盈率為29.43倍,其中,總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術平均市盈率為42.74倍,而總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術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 倍,前者是後者的2.16倍。在美國,小盤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於大盤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幾倍,NASDAQ市場市盈率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與股本因素有關。
因此,看一個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還應考慮到這個市場的上市公司結構,如果是以小股該公司為主的市場,它的合理市盈率就應高一些。如果不考慮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股本構成,就不能解釋為什麼即使原有上市公司價格水平不變,只要上一個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動、中海油,就會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幾倍,就會把市盈率降到所謂的「合理區域」。事實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證A股指數市盈率降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這一數字將戲劇性地升為43.31倍。
⑷市盈率應與股本結構掛鉤。市盈率跟股本結構也有關系。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會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麼流通股的市盈率就會高一些。原因在於,如果上市公司的總價值不變,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資產的流動性會增加資產的價值(流動性溢價),從一般意義上說,流通股的每股價格自然要高於非流通股的價格,非流通股的價格越低,流通股的價格就越高,其結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於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流通股在股本中所佔的比例越小,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價格差異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中國市場,非流通股佔到總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們沒有流通的情況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較高,也是正常的。
⑸市盈率應與成長性掛鉤。同樣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潤增長7%的市場就要遠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潤增長3%的市場有投資價值。根據經典的股票內在價值評估模型,如式⑴所示。其中V為股票內在價值,D。為在未來無限時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為到期收益率,g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長率。從式⑴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變,成長性對股票的內在價值,從而對市場價格和平均市盈率影響巨大。
④ 股票是怎麼樣熱炒起來的
在中國是熱炒不起來的,因為中國的股市還未成熟,每日都有漲跌停限制。一天最多隻能漲10% 跌也只能跌10%。香港就不一樣,香港那邊沒有漲跌停限制,並且是T+0(今天買可以今天賣)交易模式。 熱炒就是說一個很有錢的投資者或者機構,大量購買股票,導致股票一路飆升,漲到一定的高度在賣出以獲得利益。導致股票最後拋盤。1997的香港金融危機就是「索羅斯」一手造成的,最後還是中國政府出面大量買進才得以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⑤ 股市1小時最熱,什麼意思
股票,又名「有價證券」。顧名思義,就是標了價格的商品,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房屋、服裝、豬肉這些一般商品並無本質區別。股票,天生具有門檻低(開戶簡單、無需場地)、流動性高(無需運輸、倉儲)的特點,這是它的商品屬性。
一件商品,只有其價格在短期內發生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比如,某樓盤周邊即將建設CBD,推動房價上漲;家禽受禽流感影響,家禽類消費減少,豬肉需求增多,推動豬肉價格上漲;冬季來臨,推動冬裝價格上漲;股票也是同理,受到資金推動以及事件驅動影響,股價上漲。 回憶一下,這些商品,在它們價格平淡無奇的時候,有引起過你的注意嗎?
我們反觀這幾個例子,他們的共性是:
1、某商品的價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定是穩定在某個正常的范圍內(例如豬肉價格長期穩定在7~8元/斤)。
2、某商品的價格存在下限與上限(即便發生豬流感,豬肉價格最低不會低於5元/斤,哪怕供不應求,豬肉價格最高也不會超過30元/斤)。
於是我們藍光投資做一道簡單的乘法,即 [差價] x [數量] = [利潤]。由於存在價格下限與上限,那麼差價是固定的。提升利潤的最好方法,就是堆積數量。
可是股市裡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人們都知道豬肉價格從8元漲到了30元就到頂了,也知道一件400元的羽絨服賣到2000元就是極限了。但是一隻股票從8元漲到了30元,他還認為能漲到50元、100元。是什麼原因讓他連這么淺顯的事情也看不出來呢?因為股市是一個強噪音的地方,一億個股民有一億張嘴,每一張嘴都發出不同的聲音,投資者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很多人炒房可以賺到錢,炒股卻賺不到錢,因為樓市的噪音相對於股市要小得多。所謂的討論,交流,共同學習進步,不過是尋找看法和自己一樣的人,尋求心理安慰罷了。持有不同看法的投資者進行交流,最終結果往往是不歡而散。
回想一下你家附近的菜市場里的豬肉販子,他的豬肉鋪開了應該有不少年頭吧?他會每天提心吊膽擔心豬肉價格跌破5元,又或是妄想著豬肉價格漲上30元嗎?聰明的讀者是否從上面這些案例之中得到些許啟發呢?「借用」一句話: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豬肉鋪。
⑥ 股市近期為什麼這么熱
能讓你等散戶感覺到牛市的氣息的時候,局已經布得差不多了,現在再去的話,沒把握好會再被套牢剪羊毛,所以大戶們的內幕消息保密度很高的,因為這些人都是重量級的,買入馬上漲,賣出馬上跌,還有大企業要吞並其他中小企業的時候他要壓低股價大量吸入好統治新的董事會之類的事情,我們小魚小蝦的玩不起長線,呵呵
⑦ 股市為什麼這么熱和通貨膨脹有多大關系和房地產市場有什麼關系嗎
國家打壓房產,部分錢就轉到股市來了!
銀行利率低,越放越不值錢,部分錢就轉到股市來了!!
⑧ 股市過熱,會帶來什麼危害
股市過熱也就是常說的泡沫會給一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一個例子就是日本被稱為失去的十年,還有美國1929-1933年經濟危機也是有股市的過熱進而崩盤所造成的。股票是對公司價值反映,然而過多的資金流入股市會造成股價的虛高,也就是說只值幾塊錢的東西被賣到幾十塊。但是當大家都發現它不值那麼多的時候,都想賣的時候它的價格就飛速的下降。這樣很多人手裡的花很多錢買的股票都分文不值了,這就給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⑨ 股市變冷的原因有哪些股市變熱的原因又有哪些
股市大盤的冷熱,主要決定於三個方面:1、政策面;2、資金面;3、大資金機構
1、政策面
影響股市的政策分為宏觀經濟政策和微觀股市政策,政策的利好利空屬性一般都很清楚。宏觀經濟實時積極的政策,股市熱,反之股市冷。微觀上,管理層會在股市極度低迷或過熱時干預,其干預一般都是有效的。
政策信息是公開信息,可以在網站上得到。
2、資金面
資金面又稱流動性水平,也分為宏觀和微觀。影響股市的宏觀資金數據是央行的M1,如果M1的增幅小於經濟增長的需求,將導致股市資金流失,反之,資金流入股市。通常,M1的同比增長需要大於16%,低於這個數據,股市將出問題。微觀上,股市的流動性叫盤面資金,以1000億為分水嶺,低於1000億盤面資金,則股市進入長期熊市。長期牛市的盤面資金需在1500億以上。
3、主力行為
主力一致做多,大盤火爆,主力一致做空,大盤轉冷。主力的交易數據叫大單流向,只能在Level-2軟體商那裡獲得。此外,基金的倉位也是可以監控的。股票型積極倉位通常在60%-90%之間。基金倉位流失將導致股市失血。在大盤見底時,可以看到基金積極補倉。基金在逃頂時水平不高,但抄底的水平很高,可以作為股市轉暖的前兆信號。
當上述三個方面的信號一致時,大盤走勢是非常明確的。但有時三個信號相互沖突,對應的大盤就是短期的震盪行情。
⑩ 股市這么熱
我也剛進 但有很多老同事都退出來 他們都說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候
一.開戶
一般客戶是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場內交易的,而要委託證券商或經紀人代為進行。客戶的委託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基本方式,是指投資者委託證券商或經紀人代理客戶(投資者)在場內進行股票買賣交易的活動。股票的交易程序一般包括開戶、委託買賣、成交、清算及交割、過戶等幾個過程。
我們要想買賣股票,首先要尋找一家信譽可靠,同時又能提供優良服務的證券公司作為經紀人。投資者選擇證券公司一般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必須是信譽可靠。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頭等重要的事情。因為,投資者本人不能進入證券交易所從事股票的買賣。同時,他也不能全面了解有關股票交易的有關信息。在變化無常的證券市場上從事股票交易,選擇一個信譽可靠的證券公司作為經紀人,毫無疑問,將是保證其資產的安全,進而能夠盈利的重要前提。
2.是該證券公司應取得證券交易所的席位。因為,只有取得了證券交易所席位的證券公司才能派員進入證券交易所從事股票的買賣。不然的話,證券公司只能再委託其他獲得席位的經紀人代理買賣,如果這樣將會徒然增加委託買賣的中間環節,增加投資者買賣股票的費用。
3.投資者在選擇證券公司時,還應考慮該公司的業務狀況是否良好,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是否高,公司的交易設施是否完備、先進,收費是否合理等多方面。
當投資者選定了一家證券作為其買賣股票的經紀人之後,接下來就是在證券公司開戶。所謂開戶,就是股票的買賣人在證券公司開立委託買賣的帳戶。其主要作用是在於確定投資者信用,表明該投資者有能力支付買股票的價款或傭金。
客戶開設帳戶,是股票投資者委託證券商或經紀人代為買賣股票時,與證券商或經紀人簽定委託買賣股票的契約,確立雙方為委託與受託的關系。
證券商接受客戶委託代理買賣股票的主要規定有:
1.證券商必須經證券主管機關批准方可在證券交易市場經營經紀業務;
2.代理證券商受理委託買賣股票,限於其公司本部營業機構和分支機構以及經證券主管機關批準的股票交易業務的代理機構。
代表證券商受理買賣股票的,是必須在證券交易所注冊登記的出市代表。
委託某證券商代辦股票買賣交易,必須先向該證券商辦理名冊登記手續,以建立一種委託與受託關系。名冊登記的主要內容包括:客戶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家庭地址、職業、聯系電話並留存印鑒和簽名樣卡。法人名冊主要包括法人證明、法人授權書、法人姓名、證券商名稱。在我國上海,這種工作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辦理,投資者出具身份證、銀行存摺辦理股票帳戶,股票帳戶類似於股票存摺,既是股民的代碼卡,又是股民分紅派息、買賣股票的有效憑證。
在深圳,凡要購買股票者,都必須首先到市內任意一家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綜合性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有全市電腦聯網、辦理通存通兌的儲蓄所辦理存款手續,確定開戶銀行和帳號,以便作日後分紅派息之用,此帳號也可作為委託買賣資金專戶,以便清算交割的順利進行。投資者憑身份證和存摺到登記過戶公司辦理股東代碼卡,每一個投資者只能建立一個代碼,投資者在認購新股、委託買賣、代理股票過戶時,必須在有關憑證上填寫自己的代碼。
按照我國現行的有關規定,證券商有權拒絕下列人員開戶:
(1)未滿18周歲的成年人及未經法定代理人允許者。
(2)證券主管機關及證券交易所的職員與雇員。
(3)黨政機關幹部、現役軍人。
(4)證券公司的職員。
(5)被宣布破產且未恢復者。
(6)未經證券主管機關或證券交易所允許者。
(7)法人委託開戶未能提出該法人授權開戶證明者。
(8)曾因違反證券交易的案件在查未滿三年者。
一般除了答復證券主管機關、司法機關、監察機關及證券交易所的查詢外,證券商對於客戶的一切委託事項均應嚴守秘密。同時,證券商須按客戶委託的具體要求辦理買賣,不得超越客戶委託的范圍和許可權。但委託買賣證券有下列各項情況之一者,受託證券商不得受理:
(1)全權選擇證券種類的委託買賣。
(2)全權決定買賣數量的委託買賣。
(3)全權決定買賣價格的委託買賣。
(4)全權決定買入或賣出的委託買賣。
(5)分期付款方式的證券買賣。
(6)對委託人作含贏利保證或分享利益的買賣。
證券商接受委託證券買賣時,必須先與委託人辦妥委託契約。委託人須親自簽定受託契約並交驗居民身份證和股東代碼卡正本。委託人為法人者,應附法人登記證明文件復印本、合法的授權書與被授權人居民身份證正本。委託契約應載明委託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聯系電話和地址、居民身份證編號、開戶銀行帳號,其為法人者應載明名稱、地址及統一編號。受託契約的有效時間,由契約雙方當事人約定。
從事證券交易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開立以下幾種帳戶:
(1)現金帳戶。開立這種帳戶的客戶,其全部買賣均以現金完成。當通過經紀商購進股票時,必須在清算日或清算日之前交清全部價款,用現金支付。同樣,當賣出股票時,也須在清算日或清算日之前,將股票交給證券經紀商,證券經紀商將價款收入帳戶。我國目前使用此種帳戶。
(2)保證金帳戶。保證金帳戶又叫普通帳戶,開立這一帳戶的客戶,在買進股票時,只需要支付部分現款 (即保證金)就可以買進全數的股票,全部價款與保證金的差額部分由證券商代墊,按市場利率計息,買進的股票則存在證券商處作抵押品。例如:若規定保證金比例為55%,則開立保證金帳戶的客戶在買進股票時,只需支付所購股票價款55%。餘下的45%價款,由證券經紀商公司提供貸款。
(3)聯合帳戶。 是指兩個或兩上以上的個人共同在經紀商那裡開立一個帳戶,如一方死亡,另一方不需等到法院的判決就可以出售股票。這種情況多見於夫妻雙方、父子等親戚關系間,兩個以上的沒有親戚關系的人也可開立聯合帳戶,以減少傭金。
(4)信託帳戶。 這是專為未成年人的保護人開立的交易帳戶。許多國家的法律禁止未到法定年齡,由於繼承遺產或親友贈送等原因,就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為解決這個矛盾,證券公司設立比帳戶,由未成年者的保護人代其交易。
(5)授權帳戶。這是一種特殊的帳戶。 投資者開立此帳戶意味著他將授權證券公司,可以事先不與其商量,根據市場情況隨機處理,代其進行股票的買賣,它通常是在投資者完全信任證券公司的情況下,才開立此類帳戶。但日前在很多國家的法律中規定禁止使用這種帳戶,不少證券公司為避免糾紛,也拒絕開設上類帳戶。
以上第(2)、(3)、(4)、(5)種帳戶,我國目前尚未使用。
開立帳戶之後,投資者與證券公司作為授權人和代理人的關系就基本確定。投資者作為授權人委託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股票,證券公司作為代理人負有認真執行客房的委託的責任,並為客戶的委託事項保守秘密。任何一方如果失信,將承擔違約責任。
二.委託買賣
在委託交易方式中,根據委託內容與委託要求,可做出多種委託方式。目前我國主要的委託方式有:
1.按委託人委託的形式劃分
(1)當面委託。即委託人以面對面的形式當面委託證券商,確定具體的委託內容與要求,由證券商受理股票的買賣。
(2)電話委託。即委託人以電話形式委託證券商,確定具體的委託內容和要求,由證券商、經紀人受理股票的買賣交易。
(3)電傳委託。即委託人通過發電傳給證券商,確定具體的委託內容和要求,委託證券商代理買賣股票。
(4)傳真委託。即委託人以傳真的形式,將確定的委託內容與要求傳真給證券商,委託他們代理買賣股票交易。
(5)信函委託。即委託人用信函形式,將確定的委託內容和要求告知證券商,並委託他們代辦買賣股票的交易。
我國深圳、上海目前主要是當面委託。當面委託一般要委託人加以確認,受託證券商才予辦理委託手續,而電話委託,則必須在證券商具備錄音電話的條件下,才可辦理。委託人以電話委託買賣成交後應補交簽章,如有錯誤原因不是由證券商造成的,證券商不負責任。
2.以委託人委託的價格條件劃分
(1)隨市委託。即指委託人在委託證券商代理買賣股票的價格條件中,明確其買賣可隨行就市。也就是說,證券商在受理隨市委託的交易中,可以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決定股票的買入或賣出,即最高時賣出,最低時買入。大部分委託均屬隨市價委託。
(2)限價委託。委託人在委託證券商代理股票買賣過程中,確定買入股票的最高價和賣出股票的最低價,並由證券商在買入股票的限定價格以下買進,在賣出股票的限定價格以上賣出。
3.以委託人的委託期限劃分
(1)當日委託。即指委託人的委託期限只於當日有效的委託。
(2)五日有效委託。五日有效委託即指開市第五日收盤時自動失效委託.
(3)一月有效委託.一月有效委託即指每月末交易所最後一個營業日收時自動失效的委託.
(4)撤銷前有效委託.撤銷前有效委託即指客戶未通知撤銷,則始終有效的委託.產生此種委託的理論認為,有的客戶深信市場力長期發展的作用,因而無須計較暫時的得失,也不計較較長時間的等待.
4.以委託數量為標准來劃分
以委託數量為標准,可將委託分為整數委託與零數委託兩種,前者指委託的數量是交易所規定的成交單位或其倍數。股票交易中常用「手」作為標准單位。通常100股為一標准手。一標准手發股票一張;若是債券,則以1000元為一手。後者指委託的數量不足交易所規定的成交單位。
雖然證券商一般不接受不足一個成交單位的委託,但經紀人可將客戶的零數委託轉變給專門從事零數買賣的零數自營商。零數自營商一方面必須在交易廳內零星買進不足一個成交單位的股票,湊成整數股後後轉賣給傭金經紀人;另一方面又必須在交易廳內買進整數股,然後化整為零地轉賣給需要不足一個成交單位的傭金經紀人。這樣,零數自營商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5.以委託性質來劃分
以委託性質劃分,委託可分為買進委託或賣出委託。前者指可戶委託證券商買進某種證券,後者指客戶委託證券商賣出某種證券。
證券商的工作人員接到客戶的委託指令後,應立即填寫委託書.
深圳證券交易所規定,委託,買進的委託書必須紅色印製,屬於賣出者以藍色印製.委託書應記載委託人姓名、股東代碼、委託日期時分、證券種類、股數或面額、限價、有效期間、營業員簽章、委託人簽章、委託方式(電話、電報、書信、當面委託),保管方式(領回證券、集中保管),並應附註下列各款內容:
1.未填寫」有效期限」者視為當日有效.
2.委託方式應予標明.
3.書面或電報委託者應粘附函電.
4.未填寫「限價」者視為市價委託.
三.成交
證券商在接受客戶委託,填寫委託書後,應立即通知其在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去執行委託。由於要買進或賣出同種證券的客戶都不只一家,故他們通過雙邊拍賣的方式來成交,也就是說,在交易過程,競爭同時發生在買者之間與賣者之間。
證券交易所內的雙邊拍賣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口頭競價交易、板牌競價交易、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
一、成交的基本原則
1.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二、競價交易作業程序
(一)板牌競爭交易
1.作業程序
(1)場內電話員在接到其營業處所轉告的買賣證券事項時,應依序記載於《委託電話記錄簿》,然後向場內出市代表下達買賣指令。
(2)場內出市代表接到電話員的買賣指令後,應先看申報價格是否達到《競價告示板》公告價位。如果達到,場內出市代表將買賣指令填寫在競價告示板的價格欄內,並在適當的欄內填上證券商的代號和買或賣的數量。如申報未達到板上價位,場內出市代表應將未公告的買賣指令,按證券名稱和價格歸類匯總,即每種證券按買入價由高到低、賣出價由低到高的依序排列,待價位達到時,再登錄於《競價告示板》。
(3)每筆買賣成交後,賣方出市代表應立即填寫《成交記錄》並簽章,交買方出市代表確認後,將成交記錄送至證券交易所指定的櫃台列印成交時間及成交號碼,然後將紅色一聯交買方收執,黃色一聯交證券交易所清算櫃台,蘭色一聯則交給其電話員。
(4)電話員接到《成交記錄》後,應對照《買賣記錄簿》所記載的買賣數量,將已成交的數量刪減或注銷,並將成交情況電話通知其營業處所,以便轉告委託人及製作有關憑證。電話員應密切注視行情提示變動,對照《委託電話記錄簿》所載價格、數量,隨時向場內出市代表提示買賣指令。
(5) 每天上午或下午收市時,各證券商代碼、總金額及收付凈差額與交易所核對,全部對帳無誤後,方可離開交易大廳。
2. 競價告示板填寫原則
(1) 競價告示板限填四個價位,即未成交的最高買入價、次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次低賣出價,每個價位上的數量申報應依時間先後順序填寫。
(2) 每日開市時,在板上未登錄價格以前,證券場內出市代表應以昨日收市價為基準,以上下各兩個升降單位為限,將符合該標準的申報價格填寫在《競價告示板》上,買方後手的登錄價不得低於前手;賣方後手的登錄價不得高於前手。
(3) 開市時,在一般情況下,買賣雙方均可在《競價告示板》上掛牌。如果出現混亂擁擠等情況,證券交易所場內工作人員有權決定由買方或賣方先行掛牌。每日開盤後的申報價格,須以《競價告示板》上最近一次登錄的價格或成交為基準,以上下各兩個升降單位為限。
(4) 買方(賣方)申報價高於(低於)《競價告示板》上,登錄的最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一個價位時,後手申報者應先將板上登錄的最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改寫,再將次高買入價(次低賣出價)一欄的內容移到右邊一欄,在左邊一欄里填上後手的證券商代號和買賣數量。
若買方(賣方)後手申報價格高於(低於)前手在板上登錄的最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兩個價位時,後手可以在改寫價格後,將原先前手登錄在買方(賣方)欄內的內容全部擦去,然後登上自己的代號和買(賣)數量。價格改寫時被擦掉的板上登錄價,在其再次達到《競價告示板》申報價位時,須由出市代表重新填寫。
(5) 板上登錄的內容,不得任意撤銷或減少申報的數量,但若變更價格或增加數量時,須依板上價位重新申報。
板上內容一旦成交,任何一方不得變更或撤銷,否則,以違約處理。
(6) 買賣成交時,買方或賣方應將對方出市代表登在板上的數量刪減或劃去,然後在黑板上方寫出每筆的證券部代號 成交價格與數量,成交後剩餘的部分應寫在《競價告示板》上,待下次繼續成交。
3.成交的先後順序
(1)較高買進限價申報優先於較低買進限價申報;較低賣出限價申報優先於較高賣出限價申報。
(2)同價位申報,依照申報時序決定優先順序。
(3)同價位申報,客戶委託申報優先於證券商自營買賣申報。
(4)取消市價委託。
各證券商出市代表在執行客戶委託時,應參照以上原則執行。
4.成交價格的決定原則
最高買入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優先成交。
5.兩邊客的買賣
兩邊客買賣是指買方及賣方經同一證券商達成交易。當同一證券商在接到同種股票、相同價格的買和賣的委託單時,可以依照下列原則,進行兩邊客交易。
(1)一項交易成交後,可立即採用該成交價進行兩邊客買賣。
(2)當場內買賣價相差一個價位時,成交價在「牛市」時,可以是買入價,「熊市」時可以是賣出價。
(3)當場內買賣價相差兩個價位以上,或沒有買賣價,或只有買價或賣價的時候,出市代表必須在板上寫出適當的買賣價,令價位符合(1)或(2)的條件,然後緩步離開《競價告示板》,給予其他出市代表機會交易,如無人與他交易,他方可依據(1)或(2)的方法進行兩邊客買賣。
(4)所有兩邊客成交時,場內出市代表應喊出「兩邊客」,同時在《競價告示板》下方標上證券商代號和標記「C」以及成交價格和數量,並應立即填制《成交記錄》,以最快的速度將其送至證券交易所指定的專櫃列印時間及號碼。
6.開市價和收市價的確定原則
(1)開市後的第一筆成交價即為開市價。
(2)當日收市鍾響前,由證券交易所場內職員在成交記錄上劃上一線,在線上最後一筆成交價即為收市價。
如當日無成交,證券交易所根據大市走勢及叫價情況,按開盤價決定當日收市價。
7.證券交易所業務執行人員應隨時檢查、監督出市代表的電話記錄簿及其他情況,以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貫徹於交易始終。
(二)口頭唱報交易
1.作業程序
(1)電話員在接到其營業處所轉告的受託(或自營)買賣證券事項時,應依序記載於《委託電話記錄簿》,然後向場內出市代表下達買賣指令。
(2)出市代表在接到電話員的買賣指令後,即到證券交易所劃定的股票買賣喊價區域喊價買賣。
(3)股票唱報買賣採用分櫃連續競價方式。證券交易所應劃定證券商出市代表參加股票買賣喊價的區域,在劃定區域外的喊價,證券交易所業務人員有權制止。
(4)買方或賣方喊價,一經對方承諾接受即為成交。一經成交,賣方應立即按規定填制《成交記錄》,並交買方簽認,同時將《成交記錄》送至證券交易所指定櫃台列印時間及成交號碼,然後將紅色一聯交給買方收執,黃色一聯交給交易所清算櫃台,蘭色一聯則交給其電話員。
(5)電話員在接到《成交記錄》後,應對照《委託電話記錄簿》中記載的買賣數量,將已成交的數量刪減或注銷,然後通知營業處所,以便轉告委託人及製作有關憑證。
(6)《委託電話記錄簿》所載數量未能全部成交時,其餘量可待下次繼續成交。電話員應密切注視行情提示示變動。對照《委託電話記錄簿》所載價格、數量,隨時向市場內出市代表人提示買賣指令。
(7)每天上午或下午收市時,各證券商出市人員就應盡快將當市成交的證券名稱、數量、價格、對方的證券商代號、總金額及收付凈差額與證券交易所核對,全部對帳無誤後,方可離開交易大廳。
2.場內出市代表喊價規則
(1)出市代表參加唱報股票買賣,除以手勢表示買進或賣出價格外,同時須口頭高聲喊出買進或賣出品種及價格。買方舉手以掌心向內,賣方舉手以掌心向外,具體價格、數量的手勢由證券交易所統一規定。
(2)開市後首次喊價限於昨日收市價的上下兩個升降單位內。買方後手喊價不得低於前手,賣方後手喊價不得高於前手。
(3)買方或賣方喊出價格,除開盤首次喊價必須報明每股買價或賣價全數外,在競價過程中,可只喊出其最後兩位數。如遇升進或降落一位時,仍須報明其每股買價或賣價的全數。
(4)出市代表在場內喊價,必須舉手或高聲申報數次,使眾人周知。買價或賣價一經喊出,除另一新喊價出現外,不得撤消。
(5)買方最高喊價或賣方最低喊價,應當優先成交。相同喊價依其先後次序決定。
(6)買賣雙方成交的數量未達買方或賣方原喊價買進或賣出數量時,其成交價格對未成交部分仍屬有效,直至買方或賣方另一新喊價出現為止。
買方或賣方喊價,一經對方承諾接受,買賣即告成立,任何一方不得變更。
2.兩邊客的買賣
當證券商接到同種證券、相同價格的買和賣的委託單時,仍應在場內公開喊出。若他想自行成交,即做兩邊客買賣,則須依上板競價兩邊客買賣原則進行。
兩邊客成交時,出市代表應喊出兩邊客、成交價格及成交數量,並應立即填寫成交記錄,以最快的速度將成交記錄送至證券交易所指定的櫃台列印時間及號碼。
3.決定成交先後順序的原則
按上板競價原則進行。
4.成交價格的決定原則
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優先成交。
5.開市價和收市價的決定原則
(1)開市時採用主席叫價制,即由主持口頭唱報競價專櫃的工作人員指定某支股票的買方或賣方先喊價,開市後的第一筆成交價即為開市價。
(2)當日收市鍾響前的最後一筆成交價即為收市價。如無成交,按上板作業原則定。
(三)電腦自動交易
1.作業程序
(1)電腦交易的買賣申報由終端輸入,限當日有效。
(2)買賣申報的輸入自市場集會時間開始前半小時進行。前款輸入買賣申報的時間,證券交易所認為必要時可變更。
(3)買賣申報應依序逐筆輸入證券商代號、委託書編號、委託種類(融資、融券、集中保管、自行保管)、證券代號、單價、數量、買賣類別、輸入時間及代理或自營。但證券交易所可視需要而增減。前款輸入序號,證券商應依接單順序,按每部終端機分別編定,不得跳號。
(4)買賣申報傳輸至交易所電腦主機,經接受後,由參加買賣的證券商印表機列印買賣申報回報單。
(5)買賣申報僅限於限價申報一種。
(6)證券商查詢其未成交的買賣申報,應經由終端機進行。
(7)申請撤消買賣申報時,應經由終端機撤消。申請變更買賣申報時,除減少申報數量外,應先撤消原買賣申報,再重新申報。
2.行情揭示分為公開揭示屏幕與專業揭示屏幕。
公開揭示屏幕至於深圳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場和各證券商營業廳。在市場集會時間內,公開屏幕應將成交價格隨時揭示,買賣申報價格的揭示以當市最近一次成交價格為基準報出最高叫買價與最低叫賣價。專業屏幕通過證券商的作業終端顯示,可隨時揭示圍繞最近一次成交價上下兩個升降單位的所有申報。
3.證券商的買賣申報,經交易所電腦主機接受後,由交易所主機自市場集會時間時起自動撮合成交。
4.決定買賣申報的優先順序原則。
(1)價格優先
(2)時間優先
(3)客戶委託優先
5.買賣申報的競價方式
買賣申報的競價方式,分為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兩種。開盤或收盤採用集合競價方式兩種。收盤時採用集合競價自收盤前10分鍾開始。
6.集合競價與連續競價
集合競價產生首次上市或除權除息後上市開市價。依集合競價方式產生開盤價格的,其未成交買賣申報,仍然有效,並依原輸入時序連續競價。
開盤價格未能依集合競價方式產生時,應以連續競價產生開盤價格。
7.連續競價時,在當市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揭示價連續兩個升降單位內,其價格依下列原則決定
(1)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價格優先成交。
(2)買(賣)方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申報價格時,採用較接近當市最近的一次成交價格或當時揭示價格的價位成交價格。
8.買賣申報一經成交,即經由參加買賣的證券商的印表機列印成交回報單。
9.成交回報單
成交回報單的項目應包括證券商代號、委託書編號、委託種類、證券代號、成交數量、成交價格、成交金額、買賣類別、代理或自營及成交時間。
綜上所述,證券商成交的基本流程是:證券商給其在證券交易所的代表人或代理人發出通知,代表(出市代表)了解行情,討價還價,成交。
四.清算與交割
一、清算
(一)清算的意義
清算是將買賣股票的數量和金額分別予以抵消,然後通過證券交易所交割凈差額股票或價款的一種程序。清算的意義,在於同時減少通過證券交易所實際交割的股票於與價款,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證券交易所如果沒有清算,那麼每位證券商都必須向對方逐筆交割股票與價款,手續相當繁瑣,佔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
(二)清算程序
證券交易所的清算業務按「凈額交收」的原則辦理,即每一證券商在一個清算期(每一開市日為一清算期)中,證券交易所清算部首先要核對場內成交單有無錯誤,為每一證券商填寫清算單。對買賣價款的清算,其應收、應付價款相抵後,只計軋差後的凈余額。對買賣股票的清算,其同一股票應收、應付數額相抵後,只計軋差後的凈余額。清算工作由證券交易所組織,各證券商統一將證券交易成視為中介人來進行清算,而不是各證券商和證券商相互間進行軋抵清算。交易所作為清算的中介人,在價款清算時,向股票賣出者付款,向股票買入者收款;在股票清算交割時,向股票賣出者收進股票,向股票買入者付出股票。
(三)有關清算的一些規定
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在買賣成交後清算時實行了如下一些制度:
1.開設清算帳戶制度
在證券交易所經營股票買賣業務的證券商必須集中在證券交易所的清算部開設清算帳戶。我國限於目前條件,各交易所都要求證券商必須在人民銀行營業部開設清算帳戶,並在該帳戶中保持足夠的余額,以便保證即日清算交割時間劃撥價款的需要。
2.股票集中保管庫制度
其主要做法是:各證券商除將自有的股票扣除一部分留作自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