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報表分析選擇怎樣的企業較好,希望能告知企業和選擇理由,十分感謝
建議你去深交所的中小企業板塊去找一家,原因其實很簡單,一: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業的四大能力,要有財務數據,而一般的企業數據不會公開,只能找上市公司,二:上海交易所是主板市場,規模相對來說都太大,分析起來不大容易,三:深交所的創業板不大穩定,不宜,
建議您找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中的企業,會計期間可以找最近3-5年的第三季度報表或者半年報表
企業嘛,根據專業而定,找一個在行業中名列前茅的較好,比如:恰恰,玉龍旅遊、徐家匯、寧波銀行等。
Ⅱ 財務報表分析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
財務報表分析始於西方銀行家對貸款者的信用分析,之後又廣泛應用於投資領域與公司內部。
財務報表分析經歷了如下三個階段:(1)信用分析階段。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起源於美國銀行家對企業進行信用分析。銀行為確保發放貸款的安全性,一般要求企業提供資產負債表等資料,以便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其主要任務是對企業經營的穩定性進行分析。(2)投資分析階段。股票的發行,購買股票的人為確保和提高投資收益,利用銀行對不同企業及行業的分析資料進行投資決策。於是,財務報表分析由信用分析階段進入投資分析階段,其主要任務也從穩定性分析過渡到收益性分析。(3)內部分析階段。企業在接受銀行的分析與咨詢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了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開始由被動地接受分析逐步轉變為主動地進行自我分析。通過財務報表分析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而判斷企業的經營狀況,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及社會的一大要求。
演變趨勢:研究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管理之間的內在聯系
Ⅲ 財務報表裡的發展能力該怎麼分析
騷年 自己算吧!
一、償債能力分析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3.己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固定資產+長期投資)]×100%
二.營運能力分析
(一)人力資源營運能力分析
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分析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分析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360÷主營業務成本
(3)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三.盈利能力分析(一)企業盈利能力的一般分析
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3.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4.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5.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百者權益×100%
(二)社會貢獻能力的分析
1.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2.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四.發展能力分析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4.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Ⅳ 財務報表分析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CFA一二級有財復務報表分析內容,制CFA三級考試時沒有財務報表分析科目。2019年cfa一級財報科目權重佔比是:15%,2019年cfa二級財報科目權重佔比是:10%-15%。
2019年CFA一級財務報表分析刪除了一個reading表內表間關系&權責發生制,權重從20%下調到了15%。直接從48道題降至36題
2019年CFA二級財務報表分析,概念和分析,基本不涉及計算
財務報表分析考綱變化情況新增一個分析金融機構的reading,大多為概念和分析,基本不涉及計算。
Ⅳ 財務報表分析發展的三個階段,他們的關系是什麼
財務報表分析大體經歷了如下三個階段:
(1)信用分析階段。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起源於美國銀行家對企業進行的所謂信用分析。銀行為確保發放貸款的安全性,一般要求企業提供資產負債表等資料,以便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其主要任務是對企業經營的穩定性進行分析。
(2)投資分析階段為確保和提高投資收益廣大投資者紛紛利用銀行對不同企業及行業的分析資料進行投資決策。於是,財務報表分析由信用分析階段進入投資分析階段,其主要任務也從穩定性分析過渡到收益性分析。
(3)內部分析階段企業在接受銀行的分析與咨詢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了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開始由被動地接受分析逐步轉變為主動地進行自我分析通過財務報表分析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而判斷企業的經營狀況,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及社會的一大要求。
他們的關系:
這三種分析階段並非是後者對前者的否定,是以後者為補充的三者在分析中的並存。無論是外部分析還是內部分析,他們所用的資料都主要來源於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及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通過會計信息透視企業管理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因此,從發展趨勢來看,會計只有與企業其他管理活動相互融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也就是說,不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未來財務報表分析的一個研究方向必然是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管理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進行揭示。
Ⅵ 怎樣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一個企業的經營情況
一、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一:橫向分析
橫向分析的前提,就是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
二、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二:財務報表縱向分析
橫向分析實際上是對不同年度的會計報表中的相同項目進行比較分析;而縱向分析則是相同年度會計報表各項目之間的比率分析。縱向分析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採用「可比性」形式編制財務報表,即將會計報表中的某一重要項目(如資產總額或銷售收入)的數據作為100%,然後將會計報表中其他項目的余額都以這個重要項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縱向排列,從而揭示出會計報表中各個項目的數據在企業財務報表中的相對意義。採用這種形式編制的財務報表使得在幾家規模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比較成為可能。由於各個報表項目的余額都轉化為百分率,即使是在企業規模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各報表項目之間仍然具有「可比性」。但是,要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必須有一定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幾家企業都必須屬於同一行業,並且所採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和財務報表編製程序必須大致相同。
三、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三:趨勢百分率分析
趨勢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種橫向百分率分析,但不同於橫向分析中對增減情況百分率的提示。橫向分析是採用環比的方式進行比較,而趨勢分析則是採用定基的方式,即將連續幾年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重要項目的數據集中在一起,同期年的相應數據作百分率的比較。這種分析方法對於提示企業在若干年內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相當有用。趨勢分析首先必須選定某一會計年度為基年,然後設基年會計報表中若乾重要項目的余額為100%,再將以後各年度的會計報表中相同項目的數據按基年項目數的百分率來列示。
橫向分析的前提,
就是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
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
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
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
橫向分析的前提,
就是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
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
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
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