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交大金融專業碩士獎學金情況
碩士學業獎學金分兩等,一等12000,二等6000。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是由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
⑵ 落戶上海的獎勵問題
能
2005年非上海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進滬評分辦法
一、基本要素分
(一)畢業生個人要素
1、最高學歷
博士 30分
碩士 24分
本科 20分
專科 5分
2、畢業學校:
教育部重點建設高校與列入"211工程"的上海高校(見附件1)
15分
其它"211工程"院校、中央直屬研究生培養單位以及上海科研院校(見附件2)
10分
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 5分
3、學習成績分級
按照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專業(班級)綜合排名對其等級進行評定:
一級(成績綜合排名前25%) 8分
二級(成績綜合排名26%-50%) 6分
三級(成績綜合排名51%-75%) 4分
四級(成績綜合排名76%-100%) 2分
4、外語水平
通過CET-6級或專業英語八級 8分
通過CET-4級或專業英語四級 7分
外語類、藝術類或體育類專業外語課程合格 7分
5、計算機水平
畢業研究生 7分
理科類計算機高級水平或免予此項要求的專業 7分
文科類專業計算機中級水平 7分
理科類專業計算機中級水平 6分
文科類專業計算機初級水平 6分
藝術、體育類專業相關課程合格 6分
6、獎勵表彰項
⑴"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
經認定的國家級 10分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 5分
學校級(每次1分,不超過2分) 2分
⑵國際性或全國性比賽(含地方賽區)獲獎證書(獎項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
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賽):
①經認定的國際性比賽或上述全國性比賽獎項:
一等獎(第一名、金獎) 10分
二等獎(第二名、銀獎) 9分
三等獎(第三名、銅獎) 8分
②上述全國性比賽地方賽區獎項:
一等獎(第一名、金獎) 5分
二等獎(第二名、銀獎) 4分
三等獎(第三名、銅獎) 3分
(註:1、以上獎勵表彰僅限在高校最高學歷就讀期間所獲獎勵表彰;2、同類獎勵取
最高分;3、⑴類獎勵和⑵類獎勵可以累加,但最高分不超過15分。)
(二)單位要素分
單位信譽度良好,初次合同期1年(含)以上 5分
二、導向要素分
(一)專業導向
凡是符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緊缺的專業(見附件3) 3分
(二)地區導向
地處崇明縣、南匯區、金山區和奉賢區的用人單位 2分
地處外環線以外非上述地區的用人單位 1分
三、附加要素分
(一)擁有或已申請發明專利
1、擁有專利證書:
擁有發明專利證書 5分
擁有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3分
擁有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3分
2、已申請專利證書的:
申請發明專利證書 1分
(二)自主創業
1、畢業生創辦企業的:
畢業生擔任企業法人的 5分
畢業生擔任企業股東、董事的 2分
2、畢業生申請科技創業基金的:
進入科技創業孵化基地擔任領頭人 5分
與其共同申請創業基金的團組成員 2分
(三)其他
被本市各級和中央駐滬黨政機關錄用為公務員的 20分
被本市遠郊地區中小學錄用為教師的 20分
被本市遠郊地區醫療機構錄用為醫務人員的 20分
(註:上述機構的具體名單,由各有關主管部門認定)
四、標准分
標准分為非上海生源進滬就業申請上海市戶籍的基本資格分。進滬就業的非上海生源
高校畢業生,其各項要素累積分值高於標准分的,可辦理上海市戶籍;低於標准分的
,辦理人才引進《上海市居住證》。標准分由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辦
公室公布。
附件:1、教育部重點建設高校以及列入"211工程"的上海高校名單
2、其它列入"211工程"院校、上海高校、中央直屬和上海市研究生培養單位名單
3、導向專業名單
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
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1:
教育部重點建設高校以及列入
"211工程"的上海高校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
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
學、中國海洋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
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
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附件2:
其它列入"211工程"院校、上海高校、中央直屬和
上海市研究生培養單位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北方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東北師范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
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央民族大
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
事大學、延邊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安徽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
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四川農業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新疆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體育學院、東政
法學院、上海水產大學、上海電力學院、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對外
貿易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金融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
院、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電機學院、上海商學院、上海政法學院、上海杉達學院
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上海分院、
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船舶電子設備研究所、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上海船舶運輸科
學研究所、上海船用柴油機研究所、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上海飛機研究所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上海化工研
究院、上海內燃機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上海市
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中國
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
附件3:
導向專業名單
一、本科專業及代碼
02010100 經濟學 08020100 冶金工程
02010200 國際經濟與貿易 08020200 金屬材料工程
02010300 財政學 08020300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02010400 金融學 08020400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02010500 國民經濟管理 08020600 復合材料與工程
02010600 貿易經濟 08020700 焊接技術與工程
03010000 法學學科 08020800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
05010000 中國語言文學類 08020900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05020000 外國語言文學類 08021100 稀土工程
05040700 藝術設計學 08030100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05040800 藝術設計 080302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7010100 數學與應用數學 08030600 車輛工程
07010200 信息與計算科學 08030700 機械電子工程
07030100 化學 08040100 測控技術與儀器
07030200 應用化學 08050100 熱能與動力工程
07030300 化學生物學 08050200 核工程與核技術
07040100 生物科學 08060100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7040200 生物技術 08060200 自動化
07040300 生物信息學 08060300 電子信息工程
07040400 生物信息技術 08060400 通信工程
07040500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 080605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704070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08060600 電子科學與技術
07040900 植物生物技術 08060700 生物醫學工程
07041000 動物生物技術 08061100 軟體工程
07120100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8061300 網路工程
07120200 微電子學 08061400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07120300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08061500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07120500 信息安全 08061600 光電信息工程
07120600 信息科學技術 08061700 廣播電視工程
07120700 光電子技術科學 08061800 電氣信息工程
07130100 材料物理 08061900 計算機軟體
07130200 材料化學 08062000 電力工程與管理
07140100 環境科學 08062100 微電子製造工程
07140200 生態學 08070100 建築學
07140300 資源環境科學 08070200 城市規劃
07160100 統計學 08070300 土木工程
08070500 給水排水工程 08170100 工程力學
08070600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08170200 工程結構分析
08070700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08190300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
08070800 景觀建築設計 09010200 園藝
08070900 水務工程 09010300 植物保護
08072400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09010600 植物科學與技術
08080300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09010700 種子科學與工程
08090300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09010800 應用生物科學
08100100 環境工程 09020100 草業科學
08100300 水質科學與技術 09040100 園林
08100400 災害防治工程 09040300 農業資源與環境
08110100 化學工程與工藝 09050100 動物科學
08120100 交通運輸 09060100 動物醫學
08120200 交通工程 09070100 水產養殖學
08120300 油氣儲運工程 09070200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08120400 飛行技術 10080100 葯學
08120500 航海技術 10080200 中葯學
08120600 輪機工程 10080300 葯物制劑
08120700 物流工程 10080400 中草葯栽培與鑒定
08120800 海事管理 10080500 藏葯學
08120900 交通設備信息工程 10080600 中葯資源與開發
08130100 船舶與海洋工程 10080700 應用葯學
08150200 飛行器動力工程 11000000 管理學學科
二、研究生專業及代碼
020000 經濟學學科 080502 材料學
030000 法學學科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類 080600 冶金工程
050200 外國語言文學類 080700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050404 設計藝術學 080800 電氣工程
070101 基礎數學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070102 計算數學 080900 電子科學與技術
07010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070104 應用數學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071000 生物學類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080201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081103 系統工程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204 車輛工程 081301 建築歷史與理論
080401 精密儀器及機械 081302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080402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081303 城市規劃與設計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081304 建築技術科學
081400 土木工程
081503 水工結構工程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81700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2301 道路與鐵道工程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082304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082400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803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083001 環境科學
082400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803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083001 環境科學
083002 環境工程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090100 作物學
090200 園藝學
090302 植物營養學
090500 畜牧學
090503 草業科學
090706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090801 水產養殖
090802 捕撈學
100700 葯學類
100800 中葯學類
120000 管理學學科
⑶ 有的銀行員工年終獎1.5元,FRM憑什麼保
其實金融風險管理領域有自己的對口證書,那就是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根據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地區FRM持證人的平均年薪已經達到了70萬元,在金融界天生自帶「土豪」氣場。
這張證書能給持有人帶來70萬年薪,到底憑借什麼秘訣?其實說來就是以下幾點:
缺人!銀行風控急需FRM人才,FRM是全球風險管理領域的最權威資格認證,持證人大多進入世界范圍內各大銀行,直接從事風險管理工作。動盪的金融市場遭遇金融危機,為風險管理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例如摩根斯坦利,08年後風險管理崗位人數直接翻了一倍。而在中國,FRM人才缺口足有三十萬之眾。
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是FRM持證人呢?官網數據顯示,全球大約3萬多點,中國目前拿到FRM證書的也不過3000多人...風險管理領域的人才缺口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得到填補。既然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物以稀為貴,FRM人的高薪也就不難理解。
2. 國內政府支持,政策傾斜力度大
因為人才供需嚴重失衡,中國無論是銀行內部還是國家政策,都對風險管理師極其優待。
1)銀行內:
?內部培訓:中國工商銀行等會通過內部選拔,挑選優秀員工,與校外機構合作培訓,過程費用全部報銷。
?工資鼓勵:很多銀行的鼓勵政策是,考取FRM證書能加一級工資。
?內部轉崗:風控部門缺人時,會通過銀行「內部招聘」,公開選拔人才,招聘公告上很多會寫道——「FRM持證人優先考慮」。
2)國家政策:
FRM證書可謂是缺人缺到「驚動國家」。
1月13日,《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公布,明確提出為了將上海建設為國際金融人才中心,要在2020年,培養持有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等國際資格認證證書持有人3.5萬。
《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上,要求持有FRM證書的「金融產品研發團隊人才」、「合規與反洗錢人才」、「風險管理人才」被列為最高等級緊缺,即「三星緊缺」。
對於緊缺人才,優先引進、生活上提供支持。上海以外的其他省市也發布了類似公告。
銀行和國家雙重大力扶持下,FRM人想不高薪也難。
3. 對口商業風險,世界范圍內均獲得認可
FRM的創辦者是美國全球風險管理協會GARP,世界最大金融組織之一,證書威信力全球得到認可。
可以說,FRM是金融風險領域最著名、最受推崇的資格認證。世界50大銀行中的46家都擁有FRM持證人。
其全球僱主TOP 20主要由國際頂級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構成。
⑷ 關於上海的人才引進問題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今年兩會現場,特殊經濟環境下如何吸引人才、儲備人才、培養人才成為熱議話題。代表、委員紛紛表示,當前正是引進和儲備人才的好時機,上海應該突破戶籍等人才引進、管理瓶頸,為人才流動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創造適宜人才創新創業和生活居住的良好環境,讓各類人才進得來,留得住,能幹事。
環境特殊更要尋「智」
「要繼續實施海外人才引智工程,大力引進『四個中心』建設急需的緊缺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新聞點擊】繼去年12月本市有關部門赴英美招聘高層次金融人才之後,今年5月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再赴美招聘高端人才。據悉,在美國有回國意願的留學人員至少在五成以上,對於年薪的心理預期也從原先的7萬—8萬美元降至如今的30多萬元人民幣。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絲絲寒意,但不少代表和委員表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對人才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大,目前正是集聚高端人才的契機。
以金融中心建設為例,紐約、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有10%以上的人口從事金融業,上海金融從業人員僅佔1%,業內僅0.2%的人員有國際化工作經歷。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從事金融工程、產品開發、風險控制等領域的領軍人才只有四五十位,擁有專業背景的高級人才也十分缺乏。遭遇金融風暴後,美國高級金融人才大量失業,有海外留學背景的華人回國就業意願強烈。
「引進一個領軍人才,就可能解決一大批就業問題!」周偉澄、朱利民代表建議,上海應設立外籍高級人才基金,吸引國際頂尖人才。
「引進人才也要有的放矢。」康青代表特別強調,要引進關鍵領域、高新項目的緊缺人才。
引進培養兩條腿走路
「以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工程建設、重大科技攻關等為載體,完善領軍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領軍人才開發和創新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強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新聞點擊】上海大中型製造業企業每年的數控人才缺口達6000人以上,而職校每年數控專業畢業生僅2000到3000人,在不樂觀的經濟形勢下目前也有近六成學生已簽約。但近兩年生源卻以每年近三成的速度下降,後繼乏人。
走出去、請進來,顯示了上海招賢納才的胸襟,但不少代表委員表示,解決人才瓶頸也要靠「自產自銷」。有關專家預測:再過三五年,上海需要的金融從業人數將達到80萬人,從海外引才無法從根本上滿足需求。
「雖然金融風暴使得當下成為從國際吸引人才的好時機,但並不是所有領域的『洋專家』都適合中國企業。」蔡家琪委員說,「抄底」人才會不會導致「洋人才」水土不服?會不會間接導致國內金融損失?樂家珍代表也表示:「引進德才兼備的海外人才確有必要,但近年來國內人才能力、素質不斷提高,企業人才構成要均衡。」陳曉漫代表形象地表示: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要「兩條腿走路」。
戶籍政策應更加開放
「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出台人才居住證與戶籍銜接辦法,為人才流動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獎勵制度,完善醫療保障、子女就學等相關政策,創造適宜人才創新創業和生活居住的良好環境。」
———《政府工作報告》
【新聞點擊】
今年,持有效期1年以上人才類《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的子女,父母雙方或一方是在滬高校、科研機構博士後流動站人員子女等6類非上海戶籍考生可參加上海市中考。
洪剛代表表示,「上海的城市環境、發展空間、國際化程度都是吸引全國乃至國際人才的優勢。」但現行戶籍政策和高昂的生活成本成為制約人才在上海紮根的主要因素。
「解決戶口問題,才能吸引人才在上海紮根。」不少代表委員表示,戶籍問題成為不少人才的「後顧之憂」,妥善處理方能吸引人才在上海紮根。姚戎代表表示:「上海是一個開放型城市,政府的戶籍管理政策應更加開放,有所創新。」
企業留不住人才,不僅僅是薪酬問題。劉漣清代表以上海鐵路局為例,今年推出的4500個崗位招聘應屆畢業大學生,但他們的戶口問題都無法解決。在上海鐵路部門,約有上萬人的戶口是掛在蘇州、杭州兩地。
「戶口對於人才來說,不僅關繫到自身的社會保障,更關繫到下一代教育問題,同時隱含著他們心理上與這座城市的親疏。」徐潔代表告訴記者,她所在的漕涇工業區已經有不少工程師向她反映,盡管對生活環境、工資報酬感到滿意,但由於無法取得上海戶籍,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就成了「心病」,「上海可以效仿香港『優才計劃』解決人才的戶籍問題,或對那些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非滬籍人才下一代辦理入滬,解決就學問題。」
黃春峰等代表還建議,上海可以模仿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給予部分重點企事業單位一定許可權申請辦理人才入滬,或實施城區郊區戶籍「差別」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上海郊區發展。
⑸ 金融很吃香嗎上海
對,復干金融的在上海能吃香制。
一,金融是經濟的命脈。
二,金融工作需要相當多的專業知識,入行的門檻還是有點高的。
三,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也是亞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有大量頂級金融企業在上海,需要高端金融人才,也使得金融人才在上海是吃香的行業。
⑹ 上海交大高金金融有前途嗎
上海交大目前國內排名第5名,
是國內頂尖院校,
他的高金金融有前途的,
關鍵是你要做好自己。
⑺ 上海市十大緊缺人才都是什麼
用人單位引進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在滬工作穩定的人才,專業(業績)與崗位相符,可以申辦本市常住戶口:
(一)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並取得相應學位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二)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政府獎勵的人員。
(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國家重要科技計劃項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項目負責人及其團隊核心成員。
(四)列入省部級及以上人才培養計劃的人選。
(五)在本市重點支持的產業和領域中擔任高級經營管理職務且具有研究生學歷並取得相應學位的人員。
(六)本市金融、貿易、航運等現代服務業重點機構,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地區總部投資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研發中心緊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取得相應學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創新團隊核心成員。
(七)本市重點引進機構、項目或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緊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取得相應學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八)本市重點產業發展緊缺急需、取得國家一級職業資格證書(高級技師),或取得國家二級職業資格證書(技師)且獲得國家及省部級以上技能競賽獎勵的高技能人才。
(九)本市文化藝術、體育、傳統醫學、農業技術及其他特殊行業緊缺急需的專門人才。
(十)在滬投資於本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為投資所在地的區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中擔任高級經營管理職務的創業人才。
(十一)其他緊缺急需、確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⑻ 上海哪個院校MBA有獎學金,能否介紹下
一、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
2017年設新生獎學金:優質全獎1位、全額學費,高金人才獎168位、學費的1/10-1/2,高金聯考獎38位、學費的1/10-1/2,GMAT高分獎28位、2-5萬。
二、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
1、新生獎學金,2、在校生綜合表現獎學金,3、蔣震獎學金,4、海外交換生獎學金,5、國際游學獎學金,6、CFA獎學金,7、合作企業就職獎學金,8、創業獎學金,9、港澳台獎學金,10、其他企業合作獎學金
三、同濟大學
特設1000萬獎學金,獎學金類別豐富,分為「新生獎學金」、「海外交換生獎學金」、「國際游學獎學金」、「優秀MBA學員獎學金」等多個類別,近9成的學員可獲得獎學金。
四、華東理工大學
新生獎學金(包括MBA聯考獎學金、勵志獎學金、校友獎學金、游學獎學金、優選面試旅行補助)所有獎學金可以疊加,獎勵總額不超過學費總額。
五、上海外國語大學
1、入學獎學金針對國家聯考成績、(預)復試成績以及總成績分別排在前15%的考生,上外MBA分別設有不同類型的新生入學獎學金(根據成績排名從高到低),總獲獎比例約為新生總人數的45%(新生入學獎學金僅針對第一志願考生,各獎項不可兼得),聯考筆試獎學金、(預)復試獎學金1-5萬元;總成績綜合獎學金2-8萬元。2、海外專項獎學金2018級學生還可申請的「專項獎學金」(在職和全日制英語班最低為15,000人民幣,在職雙語班最低為5,000人民幣),用於參加「海外交換」、「海外學習之旅」或「雙學位項目」。3、卡帝樂鱷魚獎學金(優秀在校生)
⑼ 金融專業畢業是不是都能獲得高工資
我是國內某211金融工程專業大四在讀,根絕我的實習經驗和學長學姐們傳授的經驗,我可以參與討論下這個問題。
至於說,金融業的亂象,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是這是確實存在的。我的同學、學長學姐中,曾經就有人遇到過這種事情。但是,我想每個行業可能都會有這種現象存在,只不過金融業引起了公眾更多的關注而已。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