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有哪些自由貿易區別的國家都有類似於上海的自貿區嗎
這個真無法一一列舉,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指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個自由貿易區,其中15個發達國家設立了425個,佔35.4%;67個發展中國家共設立775個,佔65.6%。目前還沒有整個國家都是自貿區的例子,現在世界上四個主要的自由貿易區(阿聯酋迪拜港自由港區、德國漢堡港自由港區、美國紐約港自由貿易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貿易區)的管理機構權威性非常強。四國對自由貿易區管理機構授權上大體相近,都是港區合一。 目前,中國正與五大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6個自貿區。其中,已經簽署並實施10個自貿協定,正在商建的自貿區有6個。正在談判的自貿區1.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卡達、巴林6國)2.中國-澳大利亞3.中國-挪威4.中國-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包括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和史瓦濟蘭5國)正在研究的自貿區1.中國-印度2.中日韓3.上海自由貿易區已簽協議的自貿區1.內地與港澳2.中國-東盟(東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簡稱,有10個成員國: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3.中國-巴基斯坦4.中國-智利5.中國-紐西蘭6.中國-新加坡7.中國-秘魯8.亞太貿易協定(成員國為中國、孟加拉、印度、寮國、韓國和斯里蘭卡)9.中國-哥斯大黎加10.中國-冰島11.中國-瑞士
㈡ 上海自貿區剛獲批,廣東自貿區又來了。到底什麼是自貿區它對我國改革有什麼作用
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司長張克寧對自由貿易區的定義如下:所謂自由貿易區,不是指在國內某個城市劃出一塊土地,建立起的類似於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的實行特殊經貿政策的園區,而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通過簽署協定,在WTO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分階段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在服務業領域改善市場准入條件,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從而形成涵蓋所有成員全部關稅領土的「大區」。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自由貿易區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局限在於,它會導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稅。如果沒有其他措施作為補充,第三國很可能將貨物先運進一體化組織中實行較低關稅或貿易壁壘的成員國,然後再將貨物轉運到實行高貿易壁壘的成員國。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貿易區組織均制訂「原產地原則」,規定只有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的「原產地產品」才享受成員國之間給予的自由貿易待遇。
自由貿易區是自由港發展而來的,通常設在港口的港區或鄰近港口的地區,尤以經濟發達國家居多,如美國有對外貿易區92個。早在50年代初,美國就明確提出:可在自由貿易區發展以出口加工為主要目標的製造業。60年代後期,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利用這一形式,並將它建成為特殊的工業區,逐步發展成為出口加工區。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積極向高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形發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貿易區」。 當今世界,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形勢非常迅猛,在全球范圍內其數量已經達到數十個,范圍遍及各大洲,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最具典型意義,而北美自由貿易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他自由貿易區還有中歐自由貿易區、歐盟——拉美自由貿易區等等。總體來看,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通過建立和發展自由貿易區來為自己的經濟發展服務,目前除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以外,世界上幾乎各主要貿易國均已參加自由貿易區,有的還是多個自由貿易區的成員。
㈢ 中國有哪些自由貿易區
截至2019年6月,中國有12個自由貿易區。
分別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相互徹底取消商品貿易中的關稅和數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員國之間可以自由流動。但是,各成員國仍保持自己對來自非成員國進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有的自由貿易區只對部分商品實行自由貿易,如「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內的自由貿易商品只限於工業品,而不包括農產品。這種自由貿易區被稱為「工業自由貿易區」。
有的自由貿易區對全部商品實行自由貿易,如「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區內所有的工農業產品的貿易往來都免除關稅和數量限制。
(3)上海自貿區東盟自貿區擴展閱讀:
自由貿易區的基本職能: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自由貿易區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局限在於,它會導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稅。
如果沒有其他措施作為補充,第三國很可能將貨物先運進一體化組織中實行較低關稅或貿易壁壘的成員國,然後再將貨物轉運到實行高貿易壁壘的成員國。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貿易區組織均制訂「原產地原則」,規定只有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的「原產地產品」才享受成員國之間給予的自由貿易待遇。理論上,凡是製成品在成員國境內生產的價值額佔到產品價值總額的50%以上時,該產品應視為原產地產品。
一般而言,第三國進口品越是與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生產的產品相競爭,對成員國境內生產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產地原則的涵義表明了自由貿易區對非成員國的某種排他性。
㈣ 四大自貿區有什麼不同
廣東自貿區
面向港澳,側重服務貿易自由化
「廣東自貿區更加突出同香港澳門的合作,特別是加強對香港澳門服務業的開放和銜接。」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服務業開放將對提升廣東製造業實力有巨大幫助。廣東製造業為服務業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兩者可互相促進。
「廣東是中國南大門,廣東自貿區面向東盟。」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認為,廣東自貿區與已有的中國-東盟自貿區相接,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此外,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上很重要的節點,自貿區平台亦可發揮作用。
「最難的是理念合作。」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分析,以往是香港主導帶動廣東發展,現在廣東經濟總量壯大,兩者趨於平等,香港放不下架子又害怕空心化,而廣東有些自滿情緒,如何同心是關鍵。「以前香港與廣東前店後廠,而現在廣東企業直接去國外了。能成店,香港才願意把資金、人才、科技等帶來,否則就會擔心被抽空。」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周林生說,「港澳的金融、物流、科技、專業服務等,都是珠三角缺乏的。有了廣東的腹地,港澳的服務業也延長了產業鏈。雙方形成利益互補關系,很重要,雙方要形成共識。」
片區介紹
●南沙新區,位於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距香港、澳門的海上航程為38和41海里。定位為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目前已建立起航運物流、高端商務和商貿、科技智慧、高端裝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與香港隔海相望,緊鄰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機場兩大空港,定位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
●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經蓮花大橋與澳門相連,已實行創新的環島電子監控分線監管模式,定位為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閑旅遊基地,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
天津自貿區
面向東北亞,促進京津冀製造業升級
「天津自貿區主要著眼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服務於北方經濟,促進環渤海經濟帶的產業結構調整,並且面向東北亞。」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剛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如果中韓自貿區與天津自貿區相結合,天津港與仁川對接,進出口產品出庫時間將從5天節省到24小時。」
他分析,京津冀不僅是北方經濟中心,而且是我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和國際交往中心;在城市功能上,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必須由京津共同承擔。北京擁有科技創新資源優勢,而天津則擁有製造業和對外開放門戶的優勢。
為此,劉剛認為,天津自貿區新探索的重點領域在於製造業創新發展上。應當從北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著手,尤其是抓住如何降低製造業發展的交易成本和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兩個方面,展開積極的探索。
片區介紹
●天津港片區,已形成航運、物流、租賃、航運融資、貿易結算等特色產業集群。
●天津機場片區,該片區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軟體外包、總部經濟方面已形成規模。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定位為我國北方金融改革創新基地、總部經濟區、商業貿易中心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天津港保稅區已形成國際貿易、現代物流和出口加工三大主導產業。
福建自貿區
面向台灣,側重兩岸經貿合作
「福建自貿區的特點和任務在於促進兩岸經貿活動自由化便利化。」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台辦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此前兩岸經貿合作主要通過兩岸經濟協議談判(ECFA )推動,但當前由於台灣政局變化而受阻。在此背景下,由福建自貿區先行先試來繼續推進。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振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目前,廈門市和台中市已是緊密交流的姊妹城市,在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發展十分快速。福建自貿區成立後,有利於促進兩岸區域經濟合作和城市交流朝著更深層次發展。
此外,鄭振清認為,福建自貿區理應成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推手和主要節點。目前這方面剛起步,今後需著力推進。
就探索創新來說,鄭振清表示福建在對台和僑務方面具有其他地區沒有的優勢。
鄭振清分析,2011年,國務院已批復並開始打造以福建為主體的新的經濟增長極———海峽西岸經濟區,其定位是: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服務周邊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三年來,海西區的發展逐步推進,發展潛力逐漸得以釋放。福建省毗鄰台灣地區,又擁有巨大的海外僑胞資源,並且已有廈門經濟特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了一些先行先試的進出口貿易政策,這些都為自貿區的啟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海自貿區
面向全球,側重金融中心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第一個自貿區,且面向全球,當時的使命是給全國積累可復制的經驗;其次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更多考慮怎樣與其金融中心的地位銜接,以及打造人民幣的離岸中心。」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上海的使命並非政策窪地,而是創新並積累全國可復制的經驗,當初設立時已有進一步擴容的考慮。」
劉勝軍認為,中國已經下定決心,准備適應美國建立的體系,及早應對可能到來的T T P全球化趨勢,自貿區戰略是中國迎接第二階段全球化的重要舉措。「金融開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負面清單,這將成為未來與美國談T T P的起點和基礎。」他說,「負面清單管理要求政府取消前置審批,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可被監督的系統,這對現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將是顛覆。」
上述這些,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了一年多時間,接下來還將推進。同時,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也將在這些方面繼續探索實踐。
「中央給了上海三年時間,現在過了一半多,接下來的任務是把前期剛鋪開的框架變得可操作化。」劉勝軍說,比如金融開放,已有賬戶體系,但實際運作並未給投資者和企業帶來便利,細節准備仍需要過程。接下來一年多的關鍵,是能否落實到位,以及負面清單管理能否有大突破。「要承認可能存在部門利益的阻礙,並且要努力突破、爭取放權。」
擴展片區介紹
●金橋開發片區,是上海重要的先進製造業核心功能區,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先行區和生態工業示範區。
●張江高科技片區,是上海貫徹落實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核心基地。
●陸家嘴金融片區,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高端服務區以及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現代商貿集聚區。
㈤ 上海自由貿易區是什麼意思
中國(上抄海)自由貿易試驗區(Free Trade Zone 縮寫FTZ):是根據本國(地區)法律法規在本國(地區)境內設立的區域性經濟特區。這種方式屬一國(或地區)境內關外的貿易行為,即某一國(或地區)在其轄區內劃出一塊地盤作為市場對外做買賣(貿易),對該地盤的買賣活動不過多的插手干預、且對外運入的貨物不收或優惠過路費(關稅)。
與國際上傳統自由貿易區(FTA)不同的是,傳統自由貿易區是多個國家一起玩,游戲規則多國共同制定;而這種方式是一國在自己的地盤玩,自己地盤自己做主,游戲規則自己制定。
傳統的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縮寫FTA):是根據多個國家之間協議設立的包括協議國(地區)在內的區域經濟貿易團體。指多個國家或地區(經濟體)之間做買賣生意(貿易),為改善買賣市場,彼此給予各種優惠政策;至於怎樣做買賣,不是某一國說了算,而是在國際協議的基礎上多國合作夥伴一起商議制定游戲規則,按多國共同制定的規則進行。
㈥ 中國東盟自貿區概念和上海自貿區哪個炒作力度大
當然是後者啊,前段時間開張那幾日新聞聯播天天播上海自貿區的新聞
㈦ 國際貿易的題,急求大神解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差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2224443/answer/20765074
來源:知乎
研究總監周銳指出,從概念上來分析,自貿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數量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共同組成的跨國性國際自貿區即FTA,這是一國實施多雙邊合作戰略的手段。例如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由中國與東盟各國組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另一種則是在一國內自由開放的特定區域,這些區域內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市場自由度高、行政干預較小,如上海自貿區、紐約自貿區、漢堡自貿區,此類自貿區即FTZ,是一國從自己領土中開辟出來,面向全球對外開放,而不是只針對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區」,與國際上流行的「自由貿易區」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上海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區內法規政策的實施由我國政府主導,且區內發展主要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核心內容,這均有別於國與國之間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自由貿易區」;其次,目前在上海自貿區採取的一些政策,如簡化工商登記、擴大服務業的開放、投資便利化,投資便利化之中包括負面清單等,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在國際自由貿易區談判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的。如果在上海自貿區這些政策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未來將會運用到我國與其他國家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中。
㈧ 去上海自貿區什麼是最值得買的
看你需要什麼了唄,自貿區什麼都有,我今天剛剛去過自貿區的澳洲館,葡萄酒和綿羊油,都是我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