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公司無形資產的案例分析
1)C 2)A 3)A 4)C 5)C
1)無形資產一般計入管理費用,用於生產則計入生產成本。
無形資產的攤銷通過「累計攤銷科目」計提,固定資產則通過「累計折舊」。
2)無形資產自取得當月計提攤銷,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共攤銷了12月,攤銷金額=600÷10÷12×12=60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600-60=540
3)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可回收金額為公允價減去相關處置費後凈額和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孰高。
可回收金額=450
4)賬面價值低於可回收金額,應計提減值准備90萬(=540-450)
5)計提減值准備後的賬面價值=540-90=450(萬)
無形資產總使用年限為10年,已經使用了1年,剩餘使用年限為9年,年攤銷金額為50萬(450÷9)
2009年年末賬面余額為400萬(450-50)
轉讓收入為350元,低於賬面余額400萬,應計入營業外支出50萬。
Ⅱ 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財務報表分析》大作業求幫忙
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責×期末流動比率=8000×2=16000元
期末總資產=期末流動資產÷40%=16000÷40%=40000元
期末總負債=期末總資產×期末資產負債率=40000×50%=20000元
期末股東權益=期末總資產-期末總負債=40000-20000=20000元
有形資產債務比率=期末總負債÷(期末總資產-無形資產)×100%=20000÷(40000-4000)×100%=55.56%
有形凈值債務比率=[期末總負債÷(期末股東權益-無形資產)]×100%=[20000÷(20000-4000)]×100%=125%
產權比率=期末總負債÷期末股東權益=20000÷20000×100%=100%
股權比率=期末股東權益÷期末總資產=20000÷40000×100%=50%
Ⅲ 為什麼現在數字資產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卻對企業越來越重要
在知識經濟時代 , 經濟全球化進程在進一步加劇 , 應該承認的是無形資產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 , 當市場競爭愈趨激烈 , 企業的經營活動愈復雜時 , 無形資產在不斷增加, 同時其地位和作用愈趨向於核心 , 以至於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的無形資產及其重要作用 , 及至面臨因喪失無形資產而將要停工和無法銷售產品的危險的實例。為此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無形資產的。微觀方面 , 無形資產是企業為生產商品 , 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 , 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 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而且無形資產還是一個單位經濟、技術、法律一體化的資產 , 它必須滿足資歷產的定義並具有自身的特點。首先從高新技術企業上看 , 企業技術的含量與日俱增 , 相應地所形成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也會為企業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 。 其次從服務行業的角度看 , 各種咨詢公司、法律、會計師事務所的建立和興起都很可能與企業其他硬體設備相互關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 , 都會為該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但由於無形資產的預期收益性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 所以 ,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考慮到相關因素並結合職業判斷來予以確定。宏觀方面,無形資產是民族的重要資源和國家實力的象徵。它不僅是21世紀的入場券 , 而且還是 21 世紀國家實力競爭的武器。當今的世界強國無一不是專利大國、商標大國和計算機軟體大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專利權、商標權、軟體著作權等無形資產要素被他們所擁有,用以佔領中國市場、積累資本就可以了。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夠跨國,就是因為他們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擁有無形資產。公司未建立,資金未投入,無形資產權益就可以在世界其他國家獲得,並在相應的領域牢牢控制市場。而國內企業由於無形資產意識淡薄,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陣地,失去了寶貴的市場。 無形資產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只要充分理解了無形資產的定義就不難理解他的影響力了。
Ⅳ 無形資產投資的狀況分析
無形資產投資是投資大、周期長、環節多、風險大的系統工程。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所代表的超額盈利能力將成為締造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據統計,經合組織的一些先進企業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比例已達1∶2~1∶3。美國1995年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比例為50%~60%。一個企業擁有無形資產數量的多少、價值高低是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標志。在中國,不但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所佔比例偏低,而且在無形資產的構成中,技術資產的比例尤其低。
Ⅳ 求關於企業無形資產的調查報告一篇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和榮譽等。
無形資產是一種特殊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在市場上可以進行有償轉讓,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潛在利潤。因此對無形資產採取保護措施,制訂積蓄方案,是防止其流失的重要手段。
一、 保護措施
第一是法律保護。無形資產具有受法律保護的特點。在西方發達的國家,法律對知識產權的特殊保護已有100多年歷史。各國早有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此外,各國法律還在刑法、民法、合同法、稅法、金融法等有關方面予以特別規定。正是有了法律的特殊保護,這些國家的高科技產業才有了高速的發展。在我國,要營造保護無形資產的法律環境,政府部門既要完善立法,又要有效執法,既要進行輿論宣傳,又要組織普法學習。這樣,才能使企業提高認識,逐步樹立保護無形資產的法律意識,充分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是要建立健全無形資產管理制度。我國已建立一套科學的適合中國國情並與國際接軌的無形資產評估指標體系和法規准則,當前現實條件下,企業應盡快培養自己的無形資產管理人員,對企業內部無形資產全面評估,使之量化,並且登記入賬。
第三是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一是來自職代會、董事會、監事會的內部監督;二是來自消費者和社會中介組織的社會監督;三是國家法律、法規的監督。採取政府監督、內部監督和社會中介組織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具體說來就是國家監察部門應成立企業經濟監察機關和國有資產保全機關,建立國有資產流失舉報制度,定期組織經濟監察。企業內部應建立和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實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國有資產流失個人責任制。資產評估機構、審計事務所等中介組織應規范操作、實事求是地評估、核定、清算。
二、 積蓄措施
企業應針對本企業生產與經營的特點,採取有效的、切實可行的無形資產積蓄方式,才能真正充分地利用無形資產。根據我國國情,目前,應採取以下方式:
第一, 提高企業家素質,建立一支成熟的企業家隊伍。通過企業家自身學習,政府和社會幫助培訓,提高企業家自身的素質,達到自省、自律、自控。通過考核實績,重點考核資產保值增值,採取獎懲、升降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企業家激勵和約束機制。
第二, 實施名牌戰略。名牌是經濟效益之本,具有極高的無形資產價值。企業要走向市場,與國內外強者競爭,迫切需要實施名牌戰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只有名牌才是一種最可靠的、最恆久的資產。
第三,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高新技術是未來知識經濟的第一支柱產業。目前,我國法律已逐步放開無形資產投資比例。無形資產投資入股的比例,已突破我國原公司法20%的上限。
第四, 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當前,企業一方面要及時、及早地進行專利申請、商標注冊;另一方面,對侵權得為要毫不留情,積極配合司法機關查處、打擊、並且索賠。此外,企業要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建設,要有專門的機構、專職人員,而且應該是一批懂法律、懂技術、懂經濟,會分析研究和開拓創新的人才。
Ⅵ 對無形資產的分析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對無形資產的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無形資產規模分析 2)無形資產價值分析 3)無形資產質量分析 4)無形資產會計政策分析
Ⅶ 資產評估學無形資產案例分析
無形資產用收益法評估是合理的,折現率採取風險累加法確定也是合理的,目前一應該是通用的方法吧
Ⅷ 怎樣看待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上市公司用於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用於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非貨幣性資產。它一般包括專利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特許權、租賃權等。無形資產的突出特性在於沒有實物形態,它只表明公司擁有一種法定權利,或者是表明公司擁有獲得高於一般受益水平的能力。
根據無形資產的特點,依照會計准則,公司對內部開發研製的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成本計價,但必須是可辨認的、能夠確指的取得無形資產的支出,才能作為成本入賬,否則,即使公司擁有某項無形資產,也不能將其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如商譽,除公司合並外,不得作價入賬。
由於無形資產不存在物質磨損,因而也不必計提折舊。為正確計算公司的經營損益,按照謹慎性原則,無形資產從開始使用的年份起,凡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應按使用年限平均攤銷;對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一般應在十年之內攤銷。如果無形資產的價值受外部條件的影響,使用效使用期有明顯變化的,應當將永久性下降的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投資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時,要看記入無形資產的內容是否確切,無形資產的攤銷期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如專利權,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影響了專利權的實際使用年限。此外,還要看無形資產的利用效果如何。
Ⅸ 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中,真實案例,具體的哪個公司哪項無形資產的分析,怎麼寫的
無形資產按公司分,分成幾個公司,然後,按初始入賬價值,攤銷,賬面價值進行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