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學畢業論文一般有哪些研究方法就是大部分都是理論的結論,沒有什麼定量和實際分析的文章
你這篇來中國知網也好自,
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
甚至網路文庫都有!
==================論文寫作方法===========================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
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❷ 定量金融是什麼包含什麼業務
定量金融學(Quantitative Finance )是一門新興的抄學科,他融金融、數學的知識於一體,即用數學的方法分析金融領域的知識。此學科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功底和優異的英語水平。
下面是該課程的詳細情況:
核心課程
金融計量經濟學
資本市場
衍生物
計量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
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
固定收入證券
數理方法引論
隨機微積分和最優化分析
金融理論
暑期實習(三個月)
公司財務
金融資本評估
學生研討會
選修課程一
選修課程二
高級金融理論
高級投資組合管理
選修課三
畢業論文
選修課程
金融工程
國際金融管理
國際貨幣經濟學
地產投資於經濟學
戰略金融
風險測評
基金管理
❸ 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1、比率分析。是金融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趨勢分析。對同一轉業單位連續幾年相關財務指標數據進行縱向比較,觀察其增長情況。通過趨勢分析,分析人員可以了解企業在某一具體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3、結構分析。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子項目在整個項目中的比例或構成進行分析,來考慮各子項目在整個項目中的地位。
4、相互比較法。它通過經濟指標的相互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之間的定量差異,可以是當期與上期的縱向比較,可以是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橫向比較,也可以是與標准值的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差距。然後分析了差距產生的原因。
5、數學模型方法。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數學模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數學模型不能通過實驗來驗證,所以通常用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的可能結果。
(3)金融定量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定量分析:分析社會現象的定量特徵、定量關系和定量變化的方法。在企業管理方面,定量分析是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源,以一定的數學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和排序,從而獲得企業的信用結果。
定量分析:投資分析師利用數學模塊對公司的可量化數據進行分析,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評估,並通過分析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主要對象是財務報表,如資金余額、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它的功能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❹ 比較分析金融風險度量方法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優劣。說明理由。
分析金融風險方法並且定的方法有利的話,只要正常的一個評估和出現方法就可以了。
❺ 股票定量分析的具體方法誰能告訴我
常用的有線性回歸模型,相關性分析,T分布檢驗等等。這里有很多免費的版投資分析的學習資料權。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23934175_6_1.html
❻ 求一個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定量分析)
一、宏觀金融調控問題: 1、我國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調整 2、我國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與財政政策目標的協調
3、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取 4、利率應成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5、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終結
6、我國應繼續將貨幣供應量作為主要中間目標
7、發揮再貼現政策的作用,改善宏觀金融調控
8、進一步拓展我國公開市場業務的對策
9、我國存款准備金政策的進一步改革 10、衡量貨幣政策松緊程度的指標選擇
二、貨幣政策比較問題: 1、轉軌時期中國貨幣政策的特點 2、轉軌時期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確定 3、轉軌時期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 4、中國與美國(或其他國家)貨幣政策的區別(及其啟示)
5、通貨膨脹的根源:有效需求不足 6、通貨膨脹機制與通貨膨脹緊縮機制的比較(及其啟示)
7、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徑初探
三、我國的利率政策問題研究: 1、扭曲的利率結構不利於經濟發展 2、利率結構的的調整與經濟結構的調整
3、我國的利率彈性問題研究
4、小議如何提高存款利率彈性 5、小議如何提高貸款利率彈性 6、我國利率傳導機制的優化
7、提高商業銀行在利率傳導中的效果
四、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 1、利率市場化勢在必行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利率市場化
3、金融體制改革與利率市場化 4、我國實現利率市場化的前提 5、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步驟 6、我國利率市場化應堅持的幾個基本原則
7、商業銀行應如何對利率市場化 8、利率市場化對國有商業銀行(或中小商業
銀行)的影響與對策
9、利率市場化後企業投融資策略的調整
10、我國利率市場化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
五、政策性銀行問題研究: 1、我國設置政策性銀行的理論依據 2、我國政策性銀行資金來源問題的解決
3、政策性銀行如何配合我國產業政策的實施
4、我國政策性銀行外部關系的協調 5、對我國政策性銀行有效監管的實施
六、銀行不良資產問題研究:
1、轉化或清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方法、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現狀及成因分析
3、資產證券化在處理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時的可行性
4、資產管理公司參與債轉股的必要性和設想
5、論債轉股的理論和政策問題 6、債轉股政策的效率分析 7、債轉股的風險與時機分析 8、從債轉股到股變現
9、建立資產管理公司處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利弊
10、債轉股在不良資產處理中的效果分析
11、如何杜絕不良資產的再生
七、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1、加入WTO之後中國銀行監管體系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2、金融監管與貨幣政策
3、西方國家金融監管的新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4、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5、我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6、加強商業銀行的風險內控機制
八、分業經營與全能銀行:
1、分業經營體制下的銀證、銀保合作 2、國際金融界混業經營的潮流 3、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研究 4、混業經營的風險分析
5、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中國金融業的選擇
九、資本市場與國企改革: 1、成功推進國有企業重組需要怎樣的資本市場
2、論企業重組與債券融資
3、企業重組的市場支持機構——投資銀行的發展前景與發展道路 4、國有企業債務重組的主體再造 5、國有企業的資產重組與資本市場的發展
6、推進企業重組與並購,加快國企改革
7、論企業重組後的支付安排問題 8、我國上市公司重組面臨的障礙及對策
9、對企業重組後的支撐體系——社會保障制度問題的研究
10、企業融資方式的轉變對企業機制改革的意義
十、農村信用合作制度研究:
1、關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和強化管理的思考
2、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
3、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及防範措施 4、論農村信用社制度創新
5、論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管、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
6、如何構建縣聯社綜合體系 7、論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的改革和創新
十一、國債問題研究:
1、對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的分析 2、對國債發行方式的國際比較 3、論國債流通市場的組織與管理 4、以國債利率為突破口加速利率市場化進程
5、中央銀行如何運用國債進行宏觀金融調控
6、論西方國債發行體制
7、中西方國債發行定價制度比較 8、論國債市場與利率自由化9、論國債、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十二、WTO與銀行改革:
1、加入WTO和國有商業銀行體制改革 2、加入WTO後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市場定位戰略選擇
3、加入WTO與國有保險公司體制改革 4、加入WTO後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優、劣勢比較
5、加入WTO後我國貨幣政策的調整與完善
6、加入WTO與中國的金融監管 7、我國加入WTO後的外匯管理與政策建議
8、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的挑戰及對策
9、加入WTO對中國中西部金融業的影響及對策
10、加入WTO對中國銀行業和金融調控的影響
十三、非銀行金融機構問題研究: 1、淺析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意義
2、論我國保險監管模式的選擇方向 3、論對保險經紀人的監管
4、論建立保險公司的經營機制 5、論我國信託投資業的問題、改革對策與前景
6、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特點、問題及相關政策
7、加快保險業和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8、中國非銀行金融機構與貨幣市場的發展
十四、銀行市場退出機制研究: 1、我國急需建立健全的銀行市場退出機制
2、西方國家銀行市場退出機制的一般特徵及其啟示
3、我國銀行市場退出機制構想 4、我國建立銀行市場退出機制的基本原則
5、問題銀行的處理
6、建立我國存款人利益保護體系 7、存款保險制度與銀行市場退出機制 8、我國應該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9、我國應暫緩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10、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促進銀行業公平競爭
十五、銀行業並購問題研究: 1、全球銀行業並購浪潮的原因分析 2、全球銀行業並購浪潮的影響及其啟示
3、美國大通銀行的並購模式(案例研究)
4、銀行業並購與現代科技在銀行業中的應用
5、銀行業並購的效應分析
6、銀行並購以後的整合問題探析 7、銀行業並購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8、我國銀行並購案例剖析 9、我國銀行業的並購模式探討 10、通過並購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十六、貨幣市場論題:
1、論我國票據市場的現狀及完善措施 2、貨幣市場機制分析
3、論我國同業拆借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
4、論票據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5、證券回購市場的交易分析 6、國庫券市場的投資特徵
7、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運作及其特徵 8、商業票據市場和銀行承兌票據市場
❼ 經濟學中的研究方法 歸納~~
一、實證分析法:
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
四、靜態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時間因素和經濟變動過程,在假定各種條件處於靜止狀態的情況下,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的形成及其條件的方法。
五、比較靜態分析法
是對個別經濟現象的一次變動的前後,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衡位置進行比較而撇開轉變期間和變動過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六、動態分析法
是考慮到時間因素,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過程,對從原有的均衡過度到新的均衡的實際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的方法。
(7)金融定量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實證分析的主要研究手段:
1、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認為各種變數在某一狀態下會達到一種均衡,例如供給需求理論,認為存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在一定的數量和價格下,兩者會達到均衡(Equilibrium)。自從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將圖形引入了經濟學論證,均衡分析便一直在西方經濟學中佔主導地位。
2、靜態、動態分析
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引入了時間維度,比如流行的時間序列分析。靜態分析則主要採用的是橫截面分析。
3、定量、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的運用在金融領域尤其廣泛,其中的數學依據主要是計量和統計;而定性分析目前還缺乏堅實的方法論基礎,主要應用於宏觀經濟的分析。
❽ 經濟學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❾ 定量分析方法的作者情況
簡介:「復旦博學」是復旦大學出版社重點推出的精品教材的品牌標志。「復旦博學·MPA系列」為中國最早的MPA品牌教材之一,由復旦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沛霖為顧問,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博士生導師竺乾威教授等領銜,邀請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等海內外多所名校的資深教授及學有專長的骨幹教師共同參與,在內容上力圖汲取海內外公共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學科的發展方向,理論闡述結合案例分析,充分反映公共管理學科的精華,旨在構建高起點、高品質、比較完整系統的公共管理教材體系。
張靄珠,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曾從事計算機總體設計、系統工程總體設計和教學工作。主編或參與撰寫《謀略之戰》、《離散數學教程》等多部教材和專著。曾擔任復旦大學副教務長、復旦附中校長、計算機科學系副主任、法學院副院長等職。
陳力君,數量金融分析師( Quantitative Financial Analyst)。199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後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Temple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獲得數量金融專業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已通過注冊金融分析師(CFA)資格考試。在紐約華爾街從事金融分析工作。
❿ 金融定量分析方法好學嗎
數學好的話還行吧,是本科還是再往上的?再往上學的,本科一般是學數學或者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