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雙匯集團什麼時候收購的史密斯菲爾德啊
2013年9月24日,雙匯71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生豬屠宰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的交易獲得了後者的股東批准,這意味著這宗中國企業在美最大規模的收購案掃清了所有障礙。史密斯菲爾德預計將在9月26日最終完成交易,從交易所退市後將作為雙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
2. 雙匯海外收購成與敗 看並購後盈利如何
雙匯71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最新一起。如果成功,這也是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最大一起並購案。如果僅從商業角度看,這是對中美企業間的一樁美事,但操作不慎,也可能成為一樁憾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市場,歐睿(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豬肉銷量接近5200萬噸,預計到2017年將增長至5800萬噸以上。對史密斯菲爾德而言,並購必將使其更多豬肉產品打入中國市場。 因此,對於雙匯伸出的橄欖枝,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拉里·波普就毫不掩飾地說,「對公司全體股東,乃至美國農場主和農業來講,這是一樁出色的交易」。目前出口收入占史密斯菲爾德總營收的20%左右,按照他的預計,在雙匯的推動下,史密斯菲爾德以後的出口收入將出現「爆炸性」增長。 如果已是雙匯國際的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能夠盈利,雙匯自然受益。但雙匯的目標顯然不止於此。通過與史密斯菲爾德合作,雙匯既獲得了更多的海外供應,也有助於提高雙匯的管理水平,進而為雙匯成為跨國行業巨頭奠定基礎。 但更重要的是,這將有助於提高雙匯的國內外聲譽。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詬病,雙匯本身也時常陷入漩渦。藉助於史密斯菲爾德的良好名聲,雙匯將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心。當然,前提是雙匯真正能把食品安全落到實處。 這種對海外知名品牌的收購,其實正是一些中國企業擴大海外知名度、增強國內美譽度的一條重要途徑。聯想收購Thinkpad筆記本電腦雖然也有過虧損,但由此最終實現在國內外的跨躍式擴張;吉利並購沃爾沃,也讓國內外消費者對吉利刮目相看。《華爾街日報》就有文章說,從汽車到網球鞋在內的多個領域,「中國公司在建立自己的本土品牌方面一直困難重重」。但通過海外並購,既節省了品牌培育時間,又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從這個角度看,並考慮到雙匯是中國最大的豬肉生產企業,套句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波普的話說,這樁並購案對雙匯全體股東,乃至中國消費者和農業來講,應該也是美事一樁。 但並購是否成功,一看並購能否完成,二看並購後盈利如何。 從第二點看,這依然是一個未知數。雖然美國超市的豬肉價格有時低於中國市場,但美國肉總體偏貴依然是一個事實,這對少數富裕的中國人自然不在話下,但如果大規模進口,是否真能賣出去,可能雙匯需要頗費思量。以前中國企業投出去真金白銀、買來後虧損連連的狀況,也並非少見。 這尚是從企業利益考慮,決策層還必須對相關產業影響有所籌謀。一旦大量美國豬肉進入中國市場,怎麼保證國內養豬企業的利益。畢竟,進口是補充,國內生產是根本,如果由此動搖了根本,損傷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積極性,將會對國內市場帶來極大隱患。 另外,還有外界頗為關心的瘦肉精問題。在美國,添加瘦肉精為合法。以前雙匯為保護自身利益,反對開禁添加瘦肉精的美國肉,但現在它與美國企業利益一致,它會否成為開禁的鼓吹者?如果此樁並購不是促進中國食品安全,而是降低了中國食品安全標准,那真是跟中國人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 當然,所有這些分析,前提還是第一點,即雙匯並購案能否放行。此案已呈交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按照美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對筆者而言的,她曾是該委員會的成員,這個機構受政治操弄痕跡太多。作為佐證,該委員會此前就手起刀落,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多起中國企業的在美並購。 因此,不排除一些美國人會將豬肉當作戰略物資,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對這起並購案實施阻撓。但綜合來看,豬肉畢竟不像軍火和石油那樣敏感,而且,並購對美國擴大對華出口大有裨益,因此放行的可能性更大。
3. 雙匯集團收購史密斯菲爾德
史密斯菲爾德也是這個生豬行業里的佼佼者,合作後雙匯可以通過從美國進口高質的肉類產品,來滿足中國對這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拓展企業的海外市場。
4.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 美國在擔心什麼
一:隨著中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豬肉消費量在上升,對進口美國豬肉的需求旺盛,而在美國由於越來越多的人謀求膳食的均衡和合理,人均豬肉消費量卻在下降,史密斯菲爾德賣給雙匯後可以讓美國豬肉進入中國市場。無論對於中國豬肉市場,還是對於史密斯菲爾德的股東以及美國的農場主和農業來說,這都是一宗雙贏的買賣。
二:美國人的擔心
1:作為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與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簽訂了向美國軍方和其他安全部門供應豬肉產品的合同,雙匯收購後對美國軍隊的後勤供應是否會造成影響,此事容不得半點馬虎,需要認真評估;
2:雙匯收購後是否會獲得史密斯菲爾德先進的生豬飼養和豬肉加工技術,這也需要仔細審查;
3:如果雙匯收購成功,雙匯將在美國食品或者至少豬肉供應鏈中處於「龍頭老大」地位,能左右美國整個豬肉供應鏈,此事事關國計民生,美國主管當局豈能掉以輕心?
三:在「事事講政治」的美國,這宗最平常的農業交易也被抹上一層厚厚的政治色彩。近日又傳出,艾奧瓦州、內布拉斯州等8個州禁止外資擁有農業用地,史密斯菲爾德在這些地方擁有的生豬養殖場、農田和其他農業生產用地都將成為交易的法律障礙。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最終能否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前景將變得十分不確定。
5. 史密斯菲爾德財務報表並入雙匯發展了嗎
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於1936年成立於美國弗吉尼亞州,20世紀80年代獲得較回快發展,到1998年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答的豬肉生產商,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2013年5月史密斯菲爾德和雙匯國際達成戰略性合並,雙匯國際將以總價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
2013年9月24日,雙匯71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生豬屠宰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的交易獲得了後者的股東批准,這意味著這宗中國企業在美最大規模的收購案掃清了所有障礙。史密斯菲爾德預計將在9月26日最終完成交易,從交易所退市後將作為雙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1]
6. 雙匯為什麼收購史密斯菲爾德
當然是要人家的先進技術!就和合資汽車一樣,別人不給只好花錢買,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