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300763分析

300763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06 14:11:10

1. 廣東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廣東省國土資源系統在國土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行政,保持政令暢通,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條主線,全省國土資源系統上下同心同德,邊學習邊提高、邊整頓邊發展、邊改革邊完善、邊保護資源邊保障發展,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全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總體成效可概括為「五個有」:一是思想認識有進步;二是國土資源深化改革、奮發創新有突破;三是治理整頓國土資源市場秩序有成效;四是保護資源、保障發展和保持穩定的能力有提高;五是黨風廉政建設有加強。主要表現在: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得到有效落實;

●嚴格耕地保護措施,努力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努力保障發展用地;

●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推進礦業權市場建設,扎實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和規范工作;

●努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和抗災救災工作,地質遺跡保護管理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全面完成「十五」基礎測繪任務,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有新的進展;

●繼續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不斷加大執法監察力度;

●省以下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順利完成,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全面鋪開;

●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促進黨風政風建設。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據2005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2005年全省土地總面積17 975 653.14公頃(含國家下達我省未能核定的島嶼灘面積11 564.90公頃)。其中,農用地14 940 675.85公頃,建設用地1 715 297.74公頃,未利用地1 319 679.55公頃。與2004年相比,農用地增加4 381.39公頃,建設用地增加30 038.9公頃,未利用地減少34 420.29公頃。2005年全省土地利用現狀見圖1。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2005年全省農用地14 940 675.85公頃,其中,耕地2 952 743.93公頃,比2004年減少84 121.01公頃,減少的原因主要是農業結構調整、建設佔用和災害毀地;園地924 823.18公頃,比去年增加73 504.98公頃,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農業結構調整由耕地改種或挖塘而成為園地和養殖水面;林地10 157 374.09公頃,比2004年減少18 398.46公頃,減少的原因主要是改林種果、建設佔用和林地因長期或多年未利用而丟荒,開發耕地等因素也佔用了部分林地;牧草地27 556.09公頃,比2004年減少382.65公頃;其他農用地878 178.55公頃,比2004年增加33 778.53公頃。

續表

3.土地二級市場

2005年全省轉讓土地50 865宗,面積為6 937.44公頃,轉讓金2 622 545.06萬元;出租土地 22宗,面積 157.77公頃,租金 1 276.08萬元;抵押土地 37 318宗,面積30 421.73公頃,抵押價款17 853 840.62萬元,貸款金額10 405 944.82萬元。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1.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

2005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繼續積極推進礦業權市場建設,深化礦產資源配置制度改革,認真貫徹實施國土資源部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和廣東省實施辦法,對礦產地和采礦許可證進行清理,落實采礦權有償出讓計劃。重點完善礦業權交易規則和制度,規范出讓程序,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礦業權交易制度。對重要礦區的礦業權出讓,實行出讓公示和聽證制度,推進礦業權市場建設。

2.探礦權采礦權一級市場

2005年全省探礦權出讓5宗,合同金額8 335萬元,礦種為鐵礦、鉛鋅礦;采礦權出讓792宗,合同金額13 232.31萬元,其中招標、拍賣、掛牌出讓243宗,出讓價款8 661萬元。出讓的主要礦種為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用砂、陶瓷土、磚瓦用粘土、建築用花崗岩、片麻岩等。

3.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

2005年全省探礦權轉讓6宗,比2004年增加2宗,礦種為地熱、鉛鋅礦和銀礦,價款2 491萬元;采礦權轉讓1宗,比2004年減少5宗,礦種為花崗岩,價款30.43萬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1.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把認真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作為一項工作重點。2005年全省共發現土地違法行為4 082件,比2004年下降了32.56%,土地違法行為涉及土地面積1 768.07公頃,比2004年上升了22.68%,其中耕地636.55公頃,比2004年上升了35.75%,反映出全省經過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後土地違法行為得到了初步遏制。

2005年全省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 850件,涉及土地面積1 634.54公頃,結案2 651件,結案率為90.97%。在查處土地違法案件中,全省共拆除違法建築物67 300.38平方米,沒收違法建築物97.18萬平方米,收回土地59.32公頃(耕地36.16公頃),收取罰沒款6 787.68萬元。

2005年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動態巡查發現土地違法行為3 011件,涉及土地面積619.86公頃(其中耕地267.58公頃),及時制止土地違法行為2 147件,涉及土地面積400.6公頃(其中耕地174.31公頃),挽回經濟損失996.28萬元。土地違法責任人受行政處分的17人,受黨紀處分的41人,受刑事處罰的22人。

2.地礦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全省共立案查處礦產資源違法行為364件,比2004年提高了41.09%,反映出全省在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中加大了對礦產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

全年礦產違法案件結案280件,結案率為73.68%。在查處礦產違法案件中,吊銷采礦許可證17件,收取罰沒款2 184.27萬元。礦產違法責任人受黨紀處分的3人,受刑事處罰的8人。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5年全省收到行政復議申請141件,比2004年增加21%,受理120件;審結129件(含上年未結案件9件),比2004年增加25%,其中維持92件、撤銷18件、撤回申請10件,未審結21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5年省、市、縣(區)三級國土資源管理從業人員5 657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4 066人,占從業人員的71.88%。從業人員中,研究生及以上284人(佔5.02%),大學本科及大專3 754人(66.36%),高中及中專1 467人(25.93%),初中及以下152人(2.69%)。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人員佔了71.38%。

2005年全省國土資源行政經費收入總額 77 138.9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撥款66 427.56萬元,其他收入10 711.37萬元。全省參加各種院校培訓人數達2 572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1 025人次、行政學院學習140人次,學歷教育447人,本年獲學位8人。

七、問題與建議

(1)尚未擺脫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今後應進一步提高用地效益、節約集約用地、提高用地成本,不斷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嚴格控制將耕地尤其是耕種條件好、質量高的耕地轉為建設用地。立足內涵挖潛,努力盤活消化存量土地,滿足科學發展用地需求。

(2)對有關國土資源管理的信息化成果的整合利用還不夠,今後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進一步提升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水平。

(3)在土地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應盡快制訂出台全省國有土地協議出讓最低價標准,對工業項目用地實行公開交易,對經營性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用地實行有償使用制度。

(4)在礦業權市場建設方面,要深化礦產資源配置機制改革,完善礦業權交易規則,規范出讓程序,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礦業權交易機制,促進礦業權市場建設,早日實現礦業權百分之百招拍掛出讓。

(5)在測繪市場建設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測繪統一監督管理,大力整頓和規范測繪市場,依法開展測繪資質審批,嚴格管理,完善機制,營造公平、公正的測繪市場環境。

2. 如何開3次方

有一個很快的方法,但是數字越大難度會隨之增加

兩位數(整數)的三次方最容易解出

過程如下:
1^3=1
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0^3=1000
11^3=1331
12^3=1728
13^3=2197
14^3=2744
.....

由上表可知三次方得出來的數,尾數都不一樣,且以10個為一循環(1~10)
而兩位數的三方范圍是10^3~99^3
也就是1000~970299
(四位數到六位數)
現在以三位為一節,由右到左(最前面可能會是一位、二位或三位)
先判斷最前面的數開立方是多少(只需取整數部分)
如:39^3是59319,39的十位數3可由59319的59開三次方得出,介於3^3和4^3,這時取小的3)
(只需要知道1~9的立方就可以快速執行此步驟,若不知道應該也可很快看出來大概)
接下來只要看個位數是多少(如上表,建議可以背下來)
就可以知道個位數了

範例:
300763
先分成三位一節
300 763
判斷300開三方會是多少(介於6^3和7^3)
所以知道十位數是6
再來直接看763的尾數3
只有7的3次方尾數才有可能是3
所以個位數是7
因此得知300763開三次方的答案就是67

還有另一個最普遍的解法
叫作十分逼近法(這平方也可用)
一般而言不知道根在哪裏就是取中間數
舉例說明:278.42開三次方
因為278.42沒有大於 1000
所以立方根一定小於10
5 X 5 X 5 =125 小於 278.42
但是答案一定是落在 5~10之間
再取中數 7 ^ 3 = 343
再算 6 ^ 3 = 216(用筆電不好打字 用科學符號請見諒)
所以答案落在6到7之間
再取中數 6.5 ^ 3 = 274.625 比 278.42 小
再取 6.6 ^ 3 = 287.496 比 278.42 大
所以答案落在 6.5 ~ 6.6 之間
再取中數 6.55 ^ 3 = 281.011375 比 278.42 大
再取 6.53 ^ 3 =278.445077 比 278.42大
再取 6.52 ^ 3 =277.167808 比 278.42小
所以答案落在 6.52 ~ 6.53之間
再取中數 6.525 ^ 3 = 277.8059531 比 278.42小
所以答案落在 6.525 ~ 6.530 之間
再取中數 6.528 ^ 3 = 278.18931 比 278.42小
再取 6.529 ^ 3 = 278.3171739 比 278.42小
所以答案落在 6.529 ~ 6.530之間
再取中數 6.5295 ^ 3 = 278.3811205 比 278.42 小
再取中數 6.5298 ^ 3 = 278.4194932 比 278.42 小
再取 6.5299 ^ 3 = 278.4322849 比 278.42 大
所以答案落在 6.5298 ~ 6.5299 之間
在取中數 6.52985 ^ 3 = 278.425889 比 278.42 大
再取 6.52983 ^ 3 = 278.4233307 比 278.42 大
再取 6.52981 ^ 3 = 278.4207724 比 278.42 大
所以答案落在 6.52980 ~ 6.52981 之間

3. 誰給我一張有1-100的平方得數的表

4. 古水深與古鹽度分析

2.8.1元素地球化學在沉積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沉積岩中的元素含量取決於陸源區性質、古氣候、風化程度、沉積環境、沉積岩的成分、生物作用、成岩作用、後生作用等,因此,可以對再造古地理環境提供信息。目前,元素地球化學在劃分海陸相地層、分析物源區岩石成分、恢復沉積古氣候條件、確定沉積水介質地球化學環境及劃分地球化學相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果。

2.8.1.1古鹽度的測定

古鹽度的測定包括B(硼)法、元素比值法、沉積磷酸鹽法、自生鐵礦物法等。

(1)硼法

Walker等(1963)證明了黏土中硼主要富集於伊利石中,並把硼、伊利石含量和古鹽度聯系起來,為鹽度的定量計算奠定了基礎。正常海水沉積物中B含量為(300~400)×10-6,小於100×10-6為淡水環境,(200~300)×10-6為半鹹水,大於400×10-6為超鹹水環境。

(2)元素比值法

利用某些相關元素的比值,如B/Ga、Sr/Ba等,可以幫助判斷沉積時水體的古鹽度。

B/Ga:B主要吸附於黏土礦物中,活動性較強,在水中可長距離遷移,而Ga在風化作用形成的黏土礦中表現出明顯富集,Ga在淡水成因的岩石中較海洋條件下形成的岩石高。故該比值所反映的鹽度可用來區分海陸相地層,一些學者認為B/Ga<1.5為淡水相,介於5~6之間為近岸相,>7為海相。

Sr/Ba:Sr、Ba化學性質十分相似,均可以形成可溶性重碳酸鹽、氧化物和硫酸鹽進入水溶液中。與Sr相比,Ba的化合物溶解度要低,河水中攜帶的Ba2+在與SO2-4相遇時易形成難溶的BaSO4,因而,多數近岸沉積物中富Ba。Sr的遷移能力高於Ba,可遷移到大洋深處,在正常海中沉澱或形成蒸發岩礦物,加之碳酸鹽礦物對Sr有捕獲作用,一般認為Sr/Ba在淡水沉積物中常小於1,而在海水沉積物中則大於1。

(3)沉積磷酸鹽法

沉積磷酸鹽法由Nelson(1967)提出。Nelson根據美國現代河流和河口灣的資料發現,沉積磷酸鹽中Ca鹽與Fe鹽的相對比值與鹽度有密切關系。其後許多學者又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表2.17)。

2.8.1.2氧化還原條件的標志

判斷沉積環境的氧化還原條件主要是根據同生礦物組合,如對介質Eh值反應靈敏的Fe、Mn等變價元素的礦物組合。鐵在海盆中沉積具有明顯的規律性,隨著pH值的增大,Eh值降低,鐵礦物依次分布,鐵的化合價也相應變化(表2.18),因而可反映環境的地球化學相。

2.8.1.3古水深標志

通常主要用古生態法和遺跡化石標志恢復盆地的古水深,但近年對現代沉積物元素地球化學的研究發現,元素的聚集和分散與水深度和離岸距離有一定關系。其原因主要是元素在沉積作用中所發生的機械分異作用、化學分異作用和生物、生物化學分異作用。由濱岸向深海,Fe、Mn、P、Co、Ni、Ca、Zn、Y、Pb、Ba增加,其中Mn、Ni、Co、Cu元素含量升高趨勢特別顯著。海洋沉積物中Mn的分布主要受pH值和Eh值的控制。一般隨pH值增大,Eh值降低,Mn礦物也逐漸從海水中沉澱出來。此外,沉積速率也影響著Mn的分布,沉積速率低,從海水中沉澱出來的Mn被陸源和生物成因的沉積物稀釋程度降低,故沉積物中Mn含量增高。Co被一些學者用來作為定量估算古水深的標志元素。

表2.17 現代和古代海相、湖相沉積磷酸鹽的Ca/(Ca+Fe)值與相應鹽度

(據藍先洪等,1987)

表2.18 鐵的沉積地球化學相

(據黎彤,1979,轉引自劉英俊,1984)

2.8.2穩定同位素在沉積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近些年來,運用同位素地球化學標志進行沉積環境分析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在確定古環境的古鹽度、古水溫等方面尤為突出。目前,應用較多的、效果也較好的是O、C、S同位素:①O有3種同位素,即16O、17O、18O,它們的相對豐度分別為99.763%、0.0375%、0.1995%;②C有兩種同位素,即12C、13C,它們的相對豐度分別為98.89%和1.11%;③S有4種穩定同位素,即32S、33S、34S、36S,它們的相對豐度分別為95.02%、0.75%、4.21%、0.02%。穩定同位素的相對豐度用δ表示。δ18O=[(18O/16O)樣品-(18O/16O)標樣]/(18O/16O)標樣×1000(碳同位素國際標樣用PDB表示,即是白堊系PeeDee層的箭石化石樣)。

(1)古溫度測定

許多研究表明,碳酸鹽的δ18O值隨沉積溫度升高而降低,Craig(1965)提出了用碳同位素計算古水溫的經驗公式:t(℃)=16.9-4.2(δc-δw)+0.13(δc-δw)2,式中,δc為25℃時碳酸鹽與100%磷酸鹽反應時產生的CO2的δ18O值;δw為25℃時所測試CaCO3樣品形成時與海水平衡的CO2的δ18O值。

(2)古氣候分析

淡水中18O/16O值低於海水,而且氣溫越低該比值越低。溫帶地區淡水中18O/16O值較海水平均值低7,高緯度區或高海拔區淡水中此比值比海水平均值低30。過去曾大量用有孔蟲的氧同位素組成來研究受冰川控制的海水同位素成分變化和海水溫度的變化。

(3)古鹽度測定

海水中,O、C同位素量略高於淡水,主要是由於海水蒸發時δ16O容易逸出,因而海水中18O/16O值高,陸地淡水主要來自大氣降水,故18O/16O值低。海水與淡水O、C同位素成分的這一差別,也反映在沉積物中。

2.8.3生物對鹽度和深度的指示

生物化石不僅可以用來鑒定地層的地質年代,而且是進行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志。根據對現代沉積環境中生物的觀察,生物群的分布及其生態特點嚴格受環境控制,在一定的沉積環境內均有與之相適應的特殊的生物組合。因此,利用地層中生物化石的組合面貌和生態特徵可以分析其沉積環境的鹽度、古水深、底層性質和海水濁度等。

2.8.3.1生物對鹽度的指示

各種生物對鹽度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生物對生活環境的鹽度要求嚴格,鹽度稍微改變,生物就會死亡,這種生物稱為狹鹽度生物。有的生物能適應較大的鹽度變化,這種生物稱為廣鹽度生物。狹鹽度生物是判別水體鹽度、區別海洋和非海洋環境的可靠標志。各種生物的耐鹽性與水體含鹽度的關系如圖2.38所示:①正常海水生物組合,包括鈣質紅藻和綠藻、放射蟲、硅質鞭毛蟲、鈣質有孔蟲、鈣質和硅質海綿、珊瑚、苔蘚蟲、腕足類、棘皮、軟體動物中的頭足類等;②半鹹水生物組合,包括軟體動物中的雙殼類和腹足類、介形蟲、腮足亞綱、膠結殼有孔蟲、硅藻、藍綠藻和蠕蟲管等;③超鹹水生物組合,一般與半鹹水生物組合相似,但當鹽度很高時,只有腮足亞綱中的無甲目、藍綠藻和介形類存在;④淡水生物組合,主要是輪藻以及少數雙殼類、介形蟲、腮足亞綱的貝甲目、普通海綿、硅藻、藍綠藻等。

圖2.38 生物的耐鹽性與水體含鹽度的關系(據P.H.赫克兒,1972)

2.8.3.2生物對水體深度的指示

目前,恢復古代海洋深度還主要限於陸棚區,對遠洋深海地區只能是相對地比較。在海水深度小於200m的淺海范圍內,海洋生物十分繁盛,200m以下的深度范圍內生物逐漸減少。水體深度與生物門類分布關系如圖2.39所示:①0~50m,主要是大量藻類、底棲有孔蟲、雙殼類、腹足類、造礁珊瑚、灰質海綿及無鉸綱腕足動物;②50~100m,因陽光難透入底部,故藻類少,但高級生物繁盛,底棲和浮游生物均有,如珊瑚、腕足、頭足類、棘皮動物等,且保存較好;③100~200m,生物逐漸減少,有苔蘚蟲、具鉸綱腕足動物、海綿和海膽等;④>200m,遠洋底棲生物主要是海百合、硅質海綿,少數薄殼腕足類及細枝狀的苔蘚動物。

圖2.39 生物門類分布與水體深度的關系(據P.H.赫克兒,1972)

2.8.3.3生物對底質的指示

沉積環境底質的堅硬程度可以通過研究底棲生物是固著還是移動的生活方式來判斷。主要的無脊椎動物門類與沉積環境底質的關系如圖2.40所示。群體珊瑚、蠕蟲管、有孔蟲、腹足類、苔蘚蟲、紅藻、腕足類等需要堅硬的底質予以固著。移動生物如掘足類、掘穴蛤、某些有孔蟲以及一些移動生物組成的生物群的存在,能證明底質是松軟的,特別是當需要硬底或堅硬層的生物缺失時,更能說明底質是松軟的。

2.8.3.4生物對海水濁度的指示

通過研究底棲生物的攝食類型,可以幫助確定是清水還是濁水環境。紅藻和綠藻需要光線進行光合作用,因而多生活在清水環境,海綿、珊瑚、苔蘚蟲也常生存在清水環境中。食沉積物的生物,如蛇尾類、蛤、腹足類等,能忍受濁度較大的海水。少數生物如腕足類的舌形貝、掘穴蛤、介形蟲及有孔蟲等捕食型的移動生物能在迅速沉積的環境中生存。

2.8.3.5水介質物化條件的分析

水盆中介質的物化條件包括氧化還原電位(Eh值)、氫離子濃度(pH值)和含鹽度等。這些指標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有機質的保存和油氣生成,也直接控制著水體溶解物質的化學沉積分異作用及沉積礦產的形成。

圖2.40 生物門類與沉積環境底質的關系(據P.H.赫克兒,1972)

(1)確定還原程度的標志

常用的標志是含鐵自生礦物,由氧化環境至還原環境依次為:褐鐵礦—赤鐵礦—海綠石—鮞綠泥石—菱鐵礦—白鐵礦和黃鐵礦。含鐵礦物分散在岩石中主要顯現在顏色上,尤以黏土岩的顏色判斷還原程度更為直接。

判定含油岩系還原程度常用的指標:還原硫(S2-),3種鐵離子(Fe3++HCl,Fe2++HCl,Fe2++FeS2),Fe2+/Fe3+比值,鐵的還原系數(K=(Fe2++HCl×0.236+Fe2++FeS2)/FeO)。在湖泊沉積中,水體由淺變深,依次為氧化相—弱還原相—還原相。

(2)確定鹼度的標志

酸鹼度的劃分主要是根據水介質中的氫離子濃度:pH<7為酸性介質,pH=7為中性介質,pH>7為鹼性介質。

直接標志是根據常見的指示礦物,如碳酸鹽礦物、含鐵礦物和黏土礦物等。

一般認為黏土礦物與同生期水流介質環境關系密切:由湖盆邊緣至盆地內部,依次形成高嶺石—拜來石—蒙皂石。生油層黏土礦物為蒙皂石類,其次為水雲母和拜來石類,高嶺石極少或不存在。由陸相至海相(pH值由低變高),依次出現高嶺石—單熱水雲母—拜來石—蒙皂石。黏土礦物是良好的pH指示礦物。物源區的氣候條件對黏土礦物形成也有影響。

黏土礦物在古代沉積中,不僅受物源區氣候、介質物化條件的影響,也受成岩後生變化的改造,故黏土礦物指相性應因時因地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3)古鹽度的確定

利用碳酸鹽、硫酸鹽、磷酸鹽、鹵化物,以及黏土礦物是恢復古湖泊含鹽度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微體化石和碳、氧同位素等。

5. 一個整數的立方是300763這個數是多少

67^3=300763
這個整數就是67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

6. 有一個整數的立方是300763,請問這個數是多少

這個數是67
望採納

7. 300763平方厘米等於多少立方米

平方厘米和立方米是兩個維度,不能等於。
如果是300763立方厘米,那麼
300763立方厘米=0.3立方米

8. 誰可以幫我分析寶鈦股份寫一篇會計分析報表給我啊

財務報表的分析,需要靠財務指標的計算和考察,綜合分析相關的指標,可以得出比較系統的分析結論,以下是一些常用指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財務分析常用指標
1、變現能力比率
變現能力是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它取決於可以在近期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的多少。
(1)流動比率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 / 流動負債合計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
意義: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分析提示:低於正常值,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動比率
公式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 流動負債合計
保守速動比率=0.8(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 流動負債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
意義:比流動比率更能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因為流動資產中,尚包括變現速度較慢且可能已貶值的存貨,因此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再與流動負債對比,以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低於1 的速動比率通常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現,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變現能力分析總提示:
(1)增加變現能力的因素:可以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
(2)減弱變現能力的因素: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或有負債。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
公式: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2)存貨周轉天數
公式: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產品銷售成本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20
意義: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到銷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3)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定義: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 / 應收賬款周轉率
=(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 產品銷售收入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00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5)營業周期
公式: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00
意義:營業周期是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分析提示:營業周期,一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和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一並分析。營業周期的長短,不僅體現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閱讀全文

與300763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網路項目歐普康視 瀏覽:19
股票那些戰法 瀏覽:924
工行貴金屬掛單買入開倉賣出平倉 瀏覽:113
2017銀行貸款財務指標 瀏覽:91
陝西延安放貸款的人 瀏覽:300
股票平地驚雷什麼意思 瀏覽:665
中融信託名片 瀏覽:45
北京信託董事長 瀏覽:628
微交易跟股票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681
上海疆傑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99
貴金屬無風險套利 瀏覽:72
漢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461
貴金屬投資開場白 瀏覽:885
只做歐洲盤外匯 瀏覽:648
信託公司理財產品質押貸款 瀏覽:127
科創板基金還有沒有第三批 瀏覽:782
融資易怎樣 瀏覽:762
嘉實基金年度報告 瀏覽:422
股票投資者起訴 瀏覽:55
組合貸款公積金沒交了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