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股票創新高之後放量大跌
創新高後放量下跌意味著什麼
(2016-11-24 13:43:55)
很多股民在觀察大盤時,會發現一些個股出現創新高後反而放量下跌的情況。那麼,創新高後個股放量下跌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創新高後個股放量下跌的實例與原因分析。2015年股市的牛市之路走的似乎並不平坦。4月20日之後,滬市成交再次突破萬億大關,而盤中震盪則明顯加劇,最大跌幅曾達2.08%,尾盤暴跌1.13%。在上證指數已經沖上4500點的背景下,突然出現高位放量下跌,讓投資者提高了警惕心。據分析認為,4月份的創新高後的放量下跌主要有三種原因造成的:1、 國企股熱情消退。股市大漲,中字頭股票功不可沒。特別是兩桶油的漲停,在指數上漲方面堪稱主力軍。但是國資委與中石化、中石油澄清市場相關傳聞,讓投資者對國企股的熱情消退不少。僅僅依靠銀行股,顯然無法抵消股市下跌。2、 投資者借機拋售。兩桶油股價出現異動,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市場反向指標。引起了投資者的警惕心理。為了防止重蹈覆轍,投資者會借機拋售股票進而引發股市下跌。3、 監管部門的提示。繼4月16日,證監會主席在上證50、中證500期指開市儀式上提醒投資者注意市場風險之後,4月1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重提了投資風險,又一次向市場發出警告。監管層如此緊鑼密鼓的發出投資警示宣言,讓投資者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其次,創新高放量下跌意味著什麼呢?除了以上的客觀原因之外,有專家分析,創新高後放量下跌有可能是主力趁機吸籌的手段。投資市場亘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市場價格隨著買賣關系而走的。單靠散戶投資者的力量,是無法牽動股市的起落。唯有主力莊家才有可能。一般情況下,莊家為了達到吸籌的目的,必須壓低股價。而放量下跌是最好的辦法。下跌,代表賣的多,而買的少;反之,上漲,是代表買的多,而賣的少。如果大盤下跌,說明他們已經認為倉位很低了,他們會開始吸籌。所以,股民在對個股進行判斷時,應該先對主力的意圖多加揣測。如果主力是吸籌,那麼股價未來走勢就是利好的態勢。如果主力是出貨,那麼股價未來就會下跌。總之,掌握主力意圖對於股民判斷股價至關重要。
⑵ 一支股票,在w 底之後突破新高,大概需要回調多少
如果是真的右腳比左腳成交量大的W底 一般頂多回測頸線
⑶ 怎樣知道股票下跌是暫時的洗盤後續繼續上漲還是直接下跌
到底是洗盤還是變盤,結合股市的歷史規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特徵進行綜合研判和識別:
一、價格變動的識別特徵。
洗盤的目的是為了恐嚇市場中的浮動籌碼,所以其走勢特徵往往符合這一標准,即股價的跌勢較兇狠,用快速、連續性的下跌和跌破重要支撐線等方法來達到洗盤的目的。
而變盤的目的是為了清倉出貨,所以,其走勢特徵較溫和,以一種緩慢的下跌速率來麻痹散戶的警惕性,使散戶在類似「溫水煮青蛙」的跌市中,不知不覺地陷入深套。
二、成交量的識別特徵。
洗盤的成交量特徵是縮量,隨著股價的破位下行,成交量持續不斷地萎縮,常常能創出階段性地量或極小量。
變盤時成交量的特徵則完全不同,變盤在股價出現滯漲現象時成交量較大,而且,在股價轉入下跌走勢後,成交量依然不見明顯縮小。
三、持續時間的識別特徵。
上漲途中的洗盤持續時間不長,一般5至12個交易日就結束,因為時間過長的話,往往會被散戶識破,並且乘機大量建倉。而變盤的時候,股價即使超出這個時間段,仍然會表現出不溫不火的震盪整理走勢或緩慢陰跌走勢。
四、成交密集區的識別特徵。
洗盤還是變盤往往與成交密集區有一定的關系,當股價從底部區域啟動不久,離低位成交密集區不遠的位置,這時出現洗盤的概率較大。如果股價逼近上檔套牢籌碼的成交密集區時遇到阻力,那麼,出現變盤的概率比較大
洗盤的待征:
股價在莊家打壓下快速走低,但在下方獲得支撐,緩慢盤上;
下跌時成交量無法放大,上升時成交量慢慢放大;
股價始終維持在l0日均線之上,即使跌破也並不引起大幅下跌,而是在均線下縮量盤穩。
盤穩之後迅速返回均線之上;
盤面浮碼越來越少,成交量呈遞減趨勢;
最終向上突破並放出大成交量,表明洗盤完成,新的升勢開始;
整個洗盤過程中幾乎沒有利好傳聞,偶爾還有壞消息,一般人對後市持懷疑態度。
出貨的特徵:
股價在莊家拉抬下快速走高,之後緩緩盤下;
上升持續時間短,成交量並不很大,有許多對倒盤,但下跌時伴隨著大成交量;
股價盤跌,均線走平,終於跌穿l0日均線,並以陰跌形式向下發展;
盤面浮碼越來越多,成交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最終盤局向下突破;但成交星不一定迅速放大,呈陰跌走勢,表明莊家基本出貨完畢,由散戶支撐股價,必然陰跌;
整個出貨過程中利好消息不斷,大多數人認為目前只是盤整而已,相信股價還會再創新高。
主要區別:
1、 看重大關口處莊家是打壓還是護盤。若是進行嚴厲的打壓,以圖把散戶籌碼震出來,則多是洗盤;若是出來護盤,則多是派發。
2、 看重大關口處反彈的幅度。洗盤要令散戶感到大勢已去,所以反彈幅度會較小,如0.382弱勢反彈。若派發,莊家反倒希望強勢反彈,因此會反手買入「推」一把,反彈幅度往往較大。
3、 若打穿重大關口,洗盤莊家會重新買入,派發則不會。
4、 震倉力度一般不會很大,力度過大往往會讓散戶趁機撿走廉價籌碼,因而一般不會下破10日均線。而出貨時莊家並不介意下破多少條均線,而關心的是籌碼能不能盡快地派發,偶爾照顧股價亦只是力求賣個好價錢或拖延出貨時間。
5、 震倉的位置往往不高,投資者可試著測算目前價位莊家有無獲利空間,若目前價位莊家獲利菲,莊家苦心經營已久,豈會輕易棄庄而逃?實際上,中線莊家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洗盤,因此若是第一次,則通常是洗盤,而次數越多則危險越大。
6、 震倉往往利用指數下跌或是利空來進行,而出貨往往利用指數上升或利好消息趁機派發。莊家持有大量籌碼,船大難掉頭,在突發性的暴跌面前絕不可能奪路而逃,大盤或個股此時放出的巨量一是短線斬倉盤的湧出,二是由於莊家對倒放量做出派發的假象。
7、 均線上攻的斜率及喇叭口發散的程度:洗盤時上攻的斜率不是很陡,且喇叭口剛剛發散,出貨前上攻的斜率一般大於45度角,且喇叭口發散程度放大。主力決定炒作某隻股票之後,一般先要試盤。所謂試盤,即對該股票做試探性吸納,用以測試目前盤中拋壓的輕重,浮動籌碼的多少。而試盤中吸納的籌碼,正好作為正式吸貨前打壓之用。
如何鑒別主力是否洗盤或出貨,可參考以下幾點:
1.成交量:洗盤時成交量萎縮,出貨時放大.
2.均線發散趨勢:洗盤時仍然呈向上發散趨勢,多頭排列不變;出貨時已破壞,或者開始向下.
3.是否護盤:洗盤一般在中低區不會有效破10日均線,在中高價區不會有效破20日均線(或30日)均線
出貨一般會迅速下破5日,10日等短期均線,且在高位出現死叉.
4.日K線是否連接(大)陰線:洗盤一般不會,頂多拉2-3跟中(小)陰線;出貨時經常連拉中(大)陰線.
5.震盪幅度:洗盤一般較小;出貨一較大.
6.莊家獲利空間:洗盤一般小於20%;出貨一般大於50%-100%.
7.當天外盤和內盤成交量比:洗盤內外盤成交差不多,出貨時一般內盤大於外盤,且常有大賣單出現.
8.均線上攻的斜率及喇叭口發散程度:洗盤時上攻的斜率不是很陡,喇叭口剛發散;出貨時上攻斜率大於45,喇叭口發散程度放大.
⑷ 在股票、外匯或黃金中,M形態(或者W形態)突破之後,走勢應該如何
就以w底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吧。
當行情出現w底的時候要高度關注,一旦突破就有回機會答。
而突破無非兩種可能,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
如果行情向上突破w底中間的高點,一定要緊緊盯住盤面,但不宜立即追高買入(個人認為這樣勝率不高)。一旦回調到突破段斐波那契點位附近(38%, 50%, 62%),果斷買入,止損在w底低點。如果之後行情走的比較好,就可以坐轎子了,不用擔心。不斷把停損調到前低,運氣好的話收獲很可觀。
相反,如果下破的話,則說明跌勢很強,可以在下破段回調之後的斐波那契點位附近賣空,勝率是非常高的。停損最好設在最高的那個斐波那契點位上。因為前高設為停損的話,一旦誤判,損失比較大。
其實做突破,最怕的就是假突破。你用我上面介紹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假突破的行情。不過經驗表明,w底之後的反轉形態很有力,而繼續突破下跌的行情出現頻率其實不是很高的。最有力的下破往往是上升楔形的突破。
具體細節還要靠你自己慢慢總結領悟。別人也只能給你大概指個方向。
⑸ 股票尾盤突然拉升,接下來是否都會出現暴跌
股票尾盤偷襲拉升的叫「非奸即盜」,尾盤拉升的股票後期95%的概率都會下跌,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股票市場真正的強勢股票,真正的妖股都是在早盤開盤之後就會拉升,真正妖股會早盤10點之前強勢封板,而有些都會在10點半之前封板,而不會選擇尾盤拉升,這些才是真正的強勢股票。
總之股票在尾盤拉升的除了哪種有特大利好的,主力趁尾盤快速拉升搶籌碼的情況之外,其餘的基本尾盤拉升都不是好事,很多尾盤拉升之後後又快速沖高回落,這是明顯的誘多散戶進場接盤。還有一種就是尾盤雖然拉升到漲停,第二天又高開低走,給主力好趁機逢高出貨。
股票市場就是這樣盤中的拉升並非是真拉升,尤其是尾盤拉升的股票,大部分都是假拉升,所以股民投資者一定要識別真假拉升,這樣不容易陷入主力的圈套之中。
第一:學會空倉。股市中的最高境界就是學會空倉,一年到頭始終滿倉的人是最不懂做股票的人,也是最失敗的投資者!因為只有學會空倉你才能夠有效的規避風險,才能有機會重 金出擊牛股。股海如戰場,仗不打就不會輸,打就必須贏,沒有十足的把握時候,學會空倉就是最好的策略。
第二:趨勢就是生命。綜合全局看大勢,順勢而為,趨勢之上波段持股,趨勢之下立即賣出。抄底或介入失敗及時認錯,果斷離場。不心存僥幸,克服人性弱點。正所謂順勢者昌 ,逆勢者亡。判斷好股市運行的大方向就等於投資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炒股最忌沒耐心,恐懼,貪婪,急噪。
第四: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做股票如做人,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憑借一時的伎倆,一時的運氣賺點小錢,最終你還會還給股市。
第五:高拋低吸是最無用的一句廢話,是股評家忽悠無知散戶的一句套話,高手交易員從奢望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
第六:學會止贏更重要。在嚴格的選股原則下,在高超技術的配合下,買入的大多股票都會有賺錢的機會,往往是投資者的貪婪之心,很多股票就是從賺到虧,甚至大虧,然後不 得已止損,反復中,帳戶資金也就在不斷的止損中越來越少,直至無法挽回。而學會止贏,講究積少成多,不隨意止損,珍惜每一次的操作成果。
第七:堅持到底就是勝利。股市漲漲跌跌,反反復復,每一波大牛市都會成就一批富豪,每一波大熊市都會淘汰一批人,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努力讓自己精彩地活者,堅持到底 就是勝利。
⑹ 什麼叫W型突破這樣的股票可以買不
W突破確實比較經典的買股戰法,顧名思義,就是K線走勢類似於字母W,一內般來說可以看做是容小雙底,當右側實現突破後,上升通道基本形成,短線機會較大。要把握這樣的股票,主要可以參考2點,一個是量能是否有效放大,一個是,主力資金是否在持續流入。你可以去華股財經下載一個免費得炒股軟體,能檢測主力資金流向的就可以。這樣把握更大一些。
⑺ 股票形態走出了W底部,意味著什麼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股票K線走出W底部,大多數情況是趨勢行情要出現拉版升或逆轉權的的徵兆。
但是W底部形態的形成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才算W形態。否則就沒有W形態的意義。
圖片來自知乎@喬西拉格
①W底部形態的位置:必須出現在一段下降的趨勢後,才算,如果是上升過程中出現了W形態,這不算W底部形態。
②W形態的標准:W形態必須有相應的2個底部和3個頂部(也稱W的頸線)
③W形態的含義和確認:如果W形態的頸線部分(也就是圖中橫線區域)被有效突破,並回踩確認不破,就可以關注做多的交易機會。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⑻ 如何識別股票W底的假突破陷阱
識別W底的假突破陷阱:
一是個股突破的幅度要超過3%,並且連續三天收盤價在頸線之上,才有可能真正有效突破。尤其是在上破頸線時成交量必須及時放大,往往一個大陽線完成突破,突破之後常常又回抽,從而確認突破有效。
二是W底形態完成時的成交量必須顯著放大。同時,如果左底成交量明顯大於右底,則雙底形態不會真正成立。
三是投資者最容易遺漏的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W底形態是底部反轉形態,理所當然地需要出現在下跌趨勢後才有依據。否則,就容易形成雙頂形態。
如何判斷
一般來講,W底在構成前後有4個顯著的要素,可作為投資者判定某階段走勢是否為W底的依據:1、原有趨勢為下跌趨勢;2、具備兩個顯著的低點,且價位基本接近,有跨度;3、第二次探底的節奏和力度要有放緩跡象;4、有效向上突破頸線確認;
在買賣時機上,投資者可以選擇:1、股價突破頸線時;2、股價突破頸線後回抽頸線或30日均線回升時。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具體的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⑼ 短期w底出現,股票是漲還是跌
「W底」也稱雙重底,是指股票的價格在連續二次下跌的低點大致相同時形成的股價走勢圖形。兩個跌至最低點的連線叫支撐線。它的形成是這樣的,在下跌行情的末期,市場里股票的出售量減少,股價跌到一定程度後,開始不再繼續下跌。
"雙重底"圖形的特點是,兩個低價支撐點位置相當,而且在整個股價走勢中,股價的變動與持倉量的變動呈同一方向變化。值得提出的是,在雙重底形成的過程中,如果股價從第二個支撐點反彈後,出現了第三次回跌,其跌幅不得超過第二次跌幅的1/3,而後立刻反彈,創造新的高點。
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確認"雙重底"已經形成,否則股價可能仍處於低價調整期。一旦"雙重底"圖形形成後,投資者可抓緊時機,大膽做多。"雙重底"是標準的低價反轉型,此後,股價定會不斷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
1.雙底不一定都是反轉信號,有時也會是整理形態,如果兩個低點出現時間非常近,在它們之間只有一個次級上升,大部分屬於整理形態,股價將繼續朝原方向進行變動。相反地,兩個低點產生時間相距較遠,中間經過幾次次級下跌,反轉形態形成的可能性大。
2.在雙重底時,股價從第二谷底上升超過頂點的價格,則必為反轉形態。
3.雙底完成後,突破頸線幅度超過3根K線收盤價在頸線之上,是有效突破。
4.測量雙重底形最小上漲距離,至少達到波谷與波峰之間垂直距離,也就是最低價與頸線間差距,漲勢才能稍止。
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⑽ 股市大盤出現w走勢是好是壞
股市大盤出現w走勢是好。
大盤分時走勢圖:
圖中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1)白色曲線
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考慮股票股本數量占整個市場股本的比重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具體演算法見本章附錄),它是證交所每日公布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
表示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股本數量,以整個市場股本平均數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具體演算法見本章附錄)。
根據白黃二曲線的相對位置可知:
①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大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漲幅落後大盤股。
②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跌幅大於大盤股。
(3)紅綠柱線
表示大盤即時所有股票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長短表示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長短表示賣盤力量的強弱。
(4)黃色柱線
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委比數值
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幾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幾率大。
(6)粗橫線
粗橫線表示上一個交易日指數的收盤位置。它是當日大盤上漲與下跌的分界線。它的上方,是大盤上漲區域;它的下方,是大盤的下跌區域。
個股分時走勢圖
交易時間內,個股每一分鍾成交價格的走勢稱為個股分時走勢,如圖所示:
個股分時走勢圖
圖中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1)白色曲線
表示該股票即時成交的價格。
(2)黃色曲線
表示該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該時刻之前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黃色柱線
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賣盤等候顯示欄
該欄中賣1、賣2、賣3、賣4、賣5表示依次等候賣出。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誰的賣出報價低誰就排在前面,報價相同的,誰先報價誰就排在前面。而這一切都由交易系統自動計算,不會因人為因素而改變。賣1、賣2、賣3、賣4、賣5後面的數字為價格,再後面的數字為等候賣出的股票手數。
(5)買盤等候顯示欄
該欄中買1、買2、買3、買4、買5表示依次等候買進,誰買進的報價高誰就排在前面,報價相同的,誰先報價誰就排在前面。
(6)成交價格、成交量顯示欄
均價即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平均價格。其計算公式是:均價=成交總額÷成交股數。收盤時的均價為當日交易均價。
開盤即當日的開盤價。
最高即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最高價格。收盤時「最高」後面顯示的價格為當日成交的最高價格。
最低即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最低價格。收盤時「最低」後面顯示的價格為當日成交的最低價格。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量比=現在總手÷當前已開市多少分鍾÷(5日總手數÷5÷240)。
其中「5日總手數÷5÷240」表示5日來每分鍾平均成交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