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a股市值蒸發近15萬億

a股市值蒸發近15萬億

發布時間:2021-06-07 20:52:51

⑴ A股市值兩年蒸發逾20萬億 股民虧的錢都去哪兒了

韭菜太多,漲的時候,一哄而上;跌的時候,一鬨而散。
蒸發掉的市值其實多半都被大小非減持和最大的庄收割啦!

⑵ A股兩年市值縮水超20萬億 股民虧的錢都去哪兒了

A股兩年市值縮水超20萬億

股民虧的錢被主力賺了

證券公司印花稅賺了

⑶ 目前A股總市值是多少從去年開始A股總市值蒸發了多少錢

現在A股市值已經比去年最高值少了很多
根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數據,截至2008年10月24日收盤,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97600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21857億元,合計119457億元。
具體可以到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網頁查看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home.html
深圳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szse.cn/main/

去年A股總市值在最後一個交易日(2007.12.31)的總市值為39.94萬億元。
所以,從去年到現在A股總市值蒸發了28萬億元。

⑷ A股下挫,關於市值蒸發,投資者的錢最後到誰手裡了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呢?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人們都懂得減法怎麼回事,問題是減法做完之後,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有人會問,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下跌已經超過65%,一個調查顯示多達90%以上的散戶賠錢!這些賠了的錢誰拿去了?面對這個悲慘的事實,推理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發現解決途徑。那麼我們的錢呢?還找得到嗎?一種解釋是,它們退出了股市。去了哪裡就不好說了,去往很多領域。還有一部分尚未實現,是為浮虧。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錢又回到股市,這部分浮動虧損還可以改變虧損狀態。退出資金又迴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經實現了的虧損只是改變了資金的所有者,而財富本身還在,還會有一部分財富再次成為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股市就是這樣一個零和游戲。
以上試圖說明的是市值與資金、市值與財富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告訴我們,股市財富不等於真正財富,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虛擬財富。還要說明的是,這個虛擬財富的大小是瞬間變動的,變動的程度、范圍、方向有相當的不可捉摸性。說不可捉摸性不是說其不可知,而是極言其復雜,影響變動的因素極多,甚至一場風都可以對其產生擾動。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實在影響外,有一種非實在的影響,它對虛擬財富變動所發揮的作用相當可觀,它就是心理因素。因為虛擬財富實質上是一種假設,只有人才會作出假設。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如果對心理學一竅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機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國玩。

⑸ A股現大窟窿,幾十萬億的資金去哪兒了

導語:面對股市頻頻暴跌,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問道: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裡?
股價下跌,錢真的人間蒸發,沒有任何人得到?
股票的本質——商品
錢是人類製造的用來量化價值的商品。顧名思義,錢具備兩種功能:
1、量化價值:這里只是衡量商品等價於多少數量的錢,而不需要實際存在一筆錢。
2、作為商品交易:利用錢的商品屬性進行交易,這里必須是實際存在的錢。
但由於這兩個功能通常是關聯發生的,所以很多人會把它們混淆、捆綁,但其實這兩個概念是獨立的。
舉例:央視鑒寶欄目,專家鑒定這個古玩價值40萬,他並不需要現場拿40萬出來買下來。
所謂的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為一種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沒有區別,這種商品的價值和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
拿一個蘋果舉例,你有一個蘋果,今天蘋果賣3塊一個,明天降價賣2塊一個,你的蘋果還是蘋果,但是從價值上,你損失了1塊,這就是蒸發。
流走 虧損的錢或通過四個渠道流走

股市蒸發的錢其中一部分是「虛擬」的,但確實有很多錢流向了四個渠道。
1、交易成本:

各證券交易手續費列表

印花稅收。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額徵收的一種稅,目前採用的是徵收1‰的單邊印花稅。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突然宣布將兩市證券交易印花稅由千分之一上調至千分之三,引發市場著名的530大跌,不到10個交易日內滬指由29日收盤的4334點跌至3404點。2008年4月24日,財政部又出手「救市」,將印花稅下調至千分之一,當日滬指暴漲9.29%(即著名的424行情)。同年9月19日,財政部又將印花稅改為單邊徵收,當日兩市A股全線漲停報收(即918大救市)。

券商收益。也就是傭金,每家券商針對不同投資者給的傭金費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

此外,還有支付給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過戶費,支付給基金的管理費等。

2、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

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後, 上市公司就成為投資大眾的投資對象,就能向大眾籌資。我們先忽略投機的行為,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分析

為什麼一開始會有人給公司白送錢?是因為公司必須給持股人定期分紅,即把公司的利潤分一部分給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紅的收入可能會遠超過認購股票的支出。

「大小非」。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場的流通股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可能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

有分析認為,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3、「投資高手」、游資、熱錢: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證券市場上的資本交易是一種「零和博弈」,一方賺錢,也有一方輸錢。我們繼續以本文開頭的例子接下去解釋這個問題。實際上,該例子提到的總市值減少的這400元並未「蒸發」,而是被別人賺走了。

假設中國股市只有一隻股票X。X股在上市時一共發行了100股,現價為每股10元。股民A擁有這些股票,這時股票市值為10×100=1000元。然後A為了賺錢標價每股11元把這100股賣給了B, 股民B掏出了11×100=1100元獲得這100股。此時股票市值為11×100=1100元,而A也利用價差賺到了100元。然後B聽到不利消息,怕11元賣不出去,決定每股10元賣出股票。而C不知道這個消息,花了10×100=1000元買下了所有股票,截止此時。股票的市值為10×100元=1000元,而相對於之前1100元市值減少了100元。而這100元是誰得到了呢?明顯可以看到,是被A賺走了,是在股票下跌前拋售股票的那個賣家賺走了。

同理,只需把以上的情節稍微擴充,就可以還原我們的真實情況:A代表的是在股票下跌前的一群賣家,B代表的是股票下跌前的一群愚蠢買家,而C更是一群承接爛貨的買家。

賺錢的「投資高手」多數是掌握市場信息者,還有證券公司或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員,尤其是操盤人等。他們會選擇某一時機「暗渡陳倉」,最終讓錢落到自己的腰包。而游資、熱錢,由於這部分資金較大,在某些程度上有能力左右股價。

4、極個別的散戶:

股票市場里這群贏家還有誰?根據一般常識,我們可以得出部分推論:在這群人中,力量薄弱、操盤能力不足、消息不靈通的散戶,是絕不可能作為大比例存在的。而擁有龐大資金、強大團隊、豐富的第一手消息的大機構,更有可能是股價下跌前及時退出的贏家。

當然,從我國有證券市場以來,也確實出現過從幾萬元到上億資產的投資幸運高手。然而,這只能以數百萬分一來計。

很多中小投資者卻往往很天真,以為炒股一定會賺錢,或者說壓根就沒有虧錢的准備,買入賣出完全是人雲亦雲。現在被深度套牢,或收益腰斬,或本金虧空,很多虧到連自己的帳戶都不敢看了。幾番跌撞,幾多被套。於是,才知道:「人家賺錢,不一定意味著你也能賺錢。」

⑹ a股市值兩年蒸發與20萬億元股民的錢都哪兒去了

一是股民的交易都是要交印花稅的,還有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套現

⑺ 近期a股市值蒸發18萬億,做空者能獲利多少

看股指期貨自己算一下,看滬深300或if1507.一個點300元,從最高點到最低點價差*300就是一手單子的獲利,當然這只是一手單子的理論統計

⑻ a股市值過萬億有幾個

2018年復6月15日收市,a股市值過萬億的制有24家。
1.601398工商銀行,股本3564.06億,收市價:5.7元,H股867.94億,總市值264937.80億元。
2.601288農業銀行,股本3247.94億,收市價:3.63元 H股307.39億,總市值216390.48億元。
3.601988中國銀行,股本2943.88億,收市價:3.75元 H股836.22億,總市值201598.26億元。

⑼ 最近股市蒸發掉20萬億 請問這些錢蒸發去哪裡了

簡單說,被賣股票給我們的那些人(包括大股東或機構)拿走了。

閱讀全文

與a股市值蒸發近15萬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石油股票行情查詢 瀏覽:969
江蘇蘇豪創業投資公司 瀏覽:81
合眾思壯股票吧 瀏覽:918
股票漲停還能買賣嗎 瀏覽:283
70000韓元摺合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289
2017年11月美金匯率對人民幣 瀏覽:799
海寧私募基金出問題 瀏覽:237
外匯局長沙市 瀏覽:708
248日元日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1
股票凍結余額 瀏覽:857
綠色信託是什麼意思 瀏覽:33
私募基金高管備案受理 瀏覽:343
信託68家 瀏覽:678
芒果超媒並購價格 瀏覽:993
歐元對人民幣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796
2007年人民幣對泰銖匯率 瀏覽:912
合米金服理財 瀏覽:512
登記外匯網站 瀏覽:61
最新理財投資產品 瀏覽:523
融資租賃起步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