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上海自由貿易區和粵港澳自由貿易區有何不同
定位不同,上海自貿區定位是國際市場,
粵港澳則是偏重其所在珠三角內的那塊片區的區域經濟。
功能和定位也都不一樣。
上海自貿區如果說對外輻射主要面向東北亞,
粵港澳則往外著重東南亞
② 保監會三項舉措支持自貿區
「粵港澳自貿區」是一個區域性的自貿區,與上海的自由貿易區的國際性定位不同。「粵港澳自由貿易區」主要是發揮香港的優勢,突出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包括推動貿易自由化、粵港高端服務的合作等,帶動珠三角發展。
相比上海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更突出對港澳自由貿易的特色。例如在海關監管方面,探索建立「前展後貿」的貿易模式,實現就地觀摩、簽訂合同、辦理進出口手續,並允許貨物出區展示展銷;支持園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擴大「綠色關鎖」的實施范圍,即從陸路口岸延伸擴張到海空港口岸,探索推進粵港澳三地監管結果互認、監管數據共享。在此基礎上,探索粵港、粵澳兩地一檢模式,試行「單邊驗放」。
在金融創新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廣東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企業債券、允許辦理自貿園區居民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鼓勵自貿園區銀行機構拓展區內企業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允許港澳銀行機構為在自貿園區投資設立的港澳台資企業提供人民幣貸款和跨境資產抵押服務、允許自貿園區銀行機構與港澳銀行同業開展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業務。
此外,對港澳投資者在服務業領域的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研究制定與國民待遇不符的負面清單。對於負面清單未列出的服務業領域和措施,不再對港澳投資項目進行准入前核准和合同、章程審批,港澳投資者直接向工商部門申請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手續。
朱小丹表示,未來粵港應加強於金融服務及金融創新方面的高端領域合作,如推動雙方於前海的合作,包括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的合作。
前海、橫琴、南沙各有功能定位
對接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探索自由貿易是廣東粵港澳自貿區獨一無二的優勢,而前海、橫琴、南沙三大區域在探索自由貿易方面都具備不同的功能和定位。
在粵港澳自貿區中,前海雖然面積最小,只有15平方公里,但在金融創新和人民幣國際化方面肩負重任。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指出,前海要作為香港的延伸和拓展,在推動香港結構優化方面起到杠桿作用,進一步增強與香港的關聯度。前海也一直把「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作為發展使命,承接香港現代服務業轉移,拓展香港產業發展腹地,支持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
前海發展自貿區的條件也相對成熟。前海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13年商務部等六部委曾到前海調研,就曾指出前海納入為自貿區條件相對成熟,因為前海一直是按照自貿區的安排來探索發展的,其定位就是發展服務貿易,實現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
前海在2014年初就已經明確提出,前海打造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重點在8個方面進行創新,主要包含建立深港聯合工作組、對外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跨境貿易、融資租賃與商業保理、跨境航運服務、深港青年創業、港籍員工社保、跨境基礎電信等。
跨境優勢、成本優勢和經濟總量優勢一直是前海稱道的吸引香港現代服務業的幾大優勢。12月4日,前海管理局在北京發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工作方案》,提出50條深港合作「願望清單」,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展示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其中明確提出,希望在CEPA框架下,給予港資企業更多進入到內地的市場機會,並在一定條件下探索港企按照內資企業管理,為前海對接自貿區奠定基礎。
今年10月初,「一行三會」(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出台針對前海金融創新的26條批復意見。其中,證監會表示,對上海自貿區實施金融扶持的政策,依相應的程序可以在前海試驗和落地。
上述前海管理局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說,粵港澳自貿區要打造CEPA升級版,更大的挑戰在於CEPA框架的細則落實,比如實現港澳人士在廣東自貿區內投資的國民待遇,降低一些特定領域的准入門檻和審批限制,以及在更多領域實現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等。
對於緊鄰澳門的橫琴來說,被寄予助推澳門經濟的厚望,擺脫澳門對博彩業的高度依賴。分析人士表示,橫琴未來發展重點則在於抓住澳門回歸15周年的機遇,連同澳門向中央爭取橫琴新區的更多優惠政策,配合澳門產業多元化拓展,發展會展業;要素市場發展則會著力研究跨境產權交易。
粵港澳自貿區中面積最大的南沙的「胃口」也很大,准備在製造業、貿易、港口、教育、物流、旅遊等領域引入4000億元人民幣資金。(盧麗濤)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誰是粵港澳自貿區真正龍頭股票
從可抄靠渠道獨家獲悉,廣東粵港襲澳自貿區方案已於本月中旬正式上報國務院,目前正在與高層進行密切溝通,獲批在望。據透露,廣東在粵港澳自貿區政策方面,參照已出台的中國(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並進一步提出創新體制機制的思路與措施。如在「負面清單」方面,考慮到粵港澳金融合作等因素,比上海自貿區要更為開放。受此消息刺激,可關注深赤灣,鹽田港,珠海港、白雲機場等個股。
④ 海格通信股票有沒有自貿區概念
海格通信沒有自貿區概念。
廣州南沙自貿區概念股:廣州浪奇(000523)、東方賓回館(000524)、珠答江啤酒(002461)、廣百股份(002187)、廣州友誼(000987)、粵高速A、廣船國際、中遠航運(600428)、金發科技(600143)、穗恆運A、科學城。
深圳前海自貿區概念股:鹽田港、中集集團(000039)、深赤灣A、沙河股份(000014)、招商地產(000024)、深振業A。
珠海橫琴自貿區概念股:珠海港(000507)、珠海中富、華發股份(600325)、世榮兆業(002016)、麗珠集團(000513)。
⑤ 什麼是粵港澳自貿區
粵港澳自貿區,是由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及珠海橫琴三大平台組成的一個區域性的自貿區,其定位主要是發揮香港優勢,帶動珠三角發展。
2013年11月16日,「中國發展新階段:港澳定位與角色」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探討粵港澳自貿區問題。2013年12月,粵港澳商自貿區申報方案,仿滬列出清單。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是粵港澳三大地區能實現強強聯合打造的自由貿易園區,與立足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自貿區側重於金融改革試點不同,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更多側重於對外,著眼於廣東省與香港、澳門兩地的經濟聯系,更加側重於珠三角地區經濟整合。與上海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獨領風騷相比,粵港澳自貿區更像是三大發達地區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因此,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不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延續,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試點。目前粵港澳自貿區總體方案已經較為成熟,正處在最後完善階段。總體方案日前已得到中央首肯,並徵求了28個部委的意見。方案中考慮對港澳地區單獨設立負面清單,並將在金融創新中主打跨境人民幣業務。
⑥ 粵港澳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又將有怎樣的聯系呢
上海自貿區屬國際性及雙邊性,上海自貿區側重於金融改革試點;而設立在廣東的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屬於區域性自貿區,更多側重於對外,著眼於廣東省與香港、澳門兩地的經濟聯系,更側重於珠三角地區經濟整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與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試點。
⑦ 自貿區深度分析,哪些股票值得關注
國務院12月12日召開常務會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已決定在更大范圍推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經驗,推動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將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
A股市場上,在經過了周二的放量大跌,市場風格已經切換,前期熱炒的參股金融股淪為這兩天墊底的概念板塊,而自貿區概念明顯走強。
華泰證券分析師徐彪認為,頂層對自貿區建設的重視將使得自貿區的建設加速推進,因此自貿區東風將繼續吹。相關概念股可繼續關注。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去年上海自貿區多輪行情的出現,上海的首發試驗田優勢其他的地域暫無可比擬,因此,投資者應保持理性,盲目期待類似去年自貿區暴漲行情並不可取。
天津自貿區面積或超預期 三主線掘金概念股
作為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和航運中心,天津一直是第二批獲批自貿區呼聲最高的地區之一。而關於天津自貿區的最新進展,據一名參與天津自貿區申報的人士向媒體透露,"方案早就通過各部委審核送到國務院了,中間也修改過,一直在等最後批復。"其進一步表示,"在調研和溝通中,大部分領導和高層都認同天津綜合實力,認為天津具備申報自貿區的基本條件,同時提出天津港口岸應該發揮其輻射效應,成為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
作為或將成為第二個自貿區,天津市官方人士認為,天津自貿區方案會借鑒復制一些上海的探索經驗,但由於天津有著國有企業比重大、民營經濟相對發展不足,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的自身特點,所以會探索一種符合北方經濟背景的投資服務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模式。
投資策略上,分析人士指出,投資邏輯應關注三條主線,其一,自貿區概念,自貿區核心利好外向型經濟,短期看淡吞吐增長,看多土地價值升值紅利;長期帶來客流和貨流的積聚作用,帶來港口景氣和盈利能力的雙升,但短期刺激作用有限。從上海自貿區經驗來看,自貿區的設立和推進對土地價值升值的推動作用巨大。擁有大量土地的天津港等值得關注。津濱發展立足於天津濱海新區的投資建設,也值得關注。其二,區域發展,「京津冀」主題在經歷了2014年3月份至4月份的政策憧憬期、5月份至6月份的輿情真空期後,進入了「政策落地期」的行情新階段,關注天津本地交運股、地產股和環保股。其三,國資改革機會。天津國有資產目前面臨兩個問題,證券化率低和市屬企業同業競爭嚴重,資源分散。天津國資今後將從傳統產業向現代製造業、現代物流等方向集中,重點方向應是航運中心和北方物流中心,本地基建股有望在這個過程中受益。
福建自貿區:最具看點的自貿區
福建自貿區,在資本市場上更為常見的另一個名稱是"海西自貿區"。從"海西"這兩個字(即"海峽西岸")不難看出,資本市場對於該自貿區的解讀重點放在了"對台"這一層含義上, 事實上,正是因為福建擁有"對台"的獨特地理和戰略優勢,因而才在全國眾多自貿區申報名單中獨樹一幟,甚至被市場賦予了政治意義。
在自貿區題材上,福建是當之無愧的「黑馬」,從國家領導人的到訪,到《平潭綜合實驗區外匯管理試點操作細則》的出爐,位於福建東部的平潭綜合實驗區近期一直成為資本與媒體爭相追逐的熱點。
宏源證券就曾在研報中直言,"與上海自貿區不同,海峽西岸經濟區除了以對外開放促對內改革的意義外,還被賦予了'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的戰略高度。"
宏源證券分析,未來福建自貿區最終的定位可能要高於上海自貿區,政策力度也將大於上海自貿區,但是從投資邏輯上來說,還是可以參考去年投資上海自貿區的邏輯。
從現行政策趨勢看,宏源證券預計平潭島和廈門將成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因此本區域的港務交通、建築、地產和商貿服務等行業板塊有望受益。對應投資標的:平潭發展、廈門國貿、廈門港務、建發股份、陽光城、雪人股份、福建高速、廈門空港、泰禾集團、金達威等。
廣發證券則表示,在穩增長這條主線上,區域振興是重要線索,海西概念有其獨特性,建議投資者關注當地的地產公司,如中福實業、建發股份;在海西區域有土地儲備或者交運、貿易行業公司,如廈門港務、廈門國貿、漳州發展、象嶼股份等。
廣東自貿區:面向港澳好戲連台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報道披露廣東自貿區方案已正式上報國務院。雖然最終方案還未正式揭曉,但市場卻對廣東自貿區寄予厚望。東方證券表示,廣東自貿區將可能充分利用粵港優勢,在服務業領域對廣東現有經濟進行升級,並在大中華區經濟一體化的嘗試方面發生作用。
相比上海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更突出對港澳自由貿易的特色。例如在海關監管方面,探索建立"前展後貿"的貿易模式,實現就地觀摩、簽訂合同、辦理進出口手續,並允許貨物出區展示展銷;支持園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擴大"綠色關鎖"的實施范圍,即從陸路口岸延伸擴張到海空港口岸,探索推進粵港澳三地監管結果互認、監管數據共享。在此基礎上,探索粵港、粵澳兩地一檢模式,試行"單邊驗放"。
廣發證券分析師稱,預計廣東自貿區在負面清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