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楊志剛的成就榮譽
該同志所帶班級在校園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中多次獲一等獎,先後24次被評為校文明班級;數學教學成績突出: 其中2007年所帶高三(7)(生化組合)參加高考,本科錄取47人,班級總均分583.18分,數學均分108.56分,列年級第一名。
2010年所帶高三數學文科備課組在南通市歷次統考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所帶班級數學均分列政史組合第一名;該同志還積極參加教科研工作和南通市教育工會組織的「青藍工程」活動,是國家級立項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和省級立項課題「數學過程教學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課題組成員,先後有十二篇論文發表或獲江蘇省等級獎。
B. 楊志剛的人物生涯
1962年畢業於包頭機械工業學校。曾任華北工學院(現中北大學)測試技術系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測試技術和機械設計工作。曾參加多項課題的研究,其中參與「高壓感測器准脈沖動態校準研究」,經部級鑒定,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合作發明「電子測壓器」1991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並合作發明「彈載全彈道動態參數快速存儲測試裝置」1995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72年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醫學科學研究院,獲生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台灣台北多所醫學院校任教,有36年的教研經驗。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務長。1990~1994年任台灣生理學會理事長。現任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現主要指導碩士生和博士生從事尿毒症動物腎臟處理鋒和硒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在第33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中發表。
楊志剛 1956年8月生,江西婺源人。因患兒麻致殘。愛好音樂藝術,勤於創作,身殘志不殘,創作歌曲600餘首,發表在《心聲》、《盲人月刊》、《現代音樂》、《歌詞月報》、《音樂廣場》、《歌海》、《電腦音樂報》、《張郁文箱》等刊物有數十首,有的作品入編香港出版的《當代歌手喜愛的歌》、《歌聲嘹亮》、《長天唱流韻》等歌曲集。其中《月亮橋》、《甜甜的中國》獲中國音樂文學學會舉辦的「歌壇在行動」全國詞曲創作比賽銀獎;《金秋中國》、《咱們西藏兵》獲全國優秀創作獎。《江西日報》(2006.8.10.B3版)、《上饒日報》、《上饒晚報》、《婺源》和《中國婺源網》及江西電視台、上饒電視台等媒體均進行了報道,縣殘聯還為其拍攝了電視專題片。天津著名作曲家、音樂編輯石瑞生對其的評語是:「志剛志剛,身殘志剛,生活拮據,追求陽光,旋法簡約,節奏時尚,曲調優美,適宜演唱。」現為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上饒音樂家協會會員。
C. 楊志剛的榮譽
2004年獲中共南通抄市委宣傳部、教育局、團市委聯合表彰的「南通市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老師」稱號;所帶高二(10)班,2005年獲如皋市「優秀班集體」稱號;2006年被評為白蒲中學A級優秀教師;2006年被評為如皋市第四屆骨幹教師;2008年9月被評為如皋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09年2月被評為白蒲中學學科帶頭人;2009年5月被如皋市總工會授予如皋市首屆「五一勞動獎章」; 2009年9月被評為如皋市優秀班主任。所帶高三(17)班,2010年5月獲「南通市優秀集體」稱號;該同志先後擔任教研組長5年,班主任10年,年級組長3年,備課組長2年;四次被市教育工會評為「工會積極分子」;三次受如皋市教育局嘉獎。
D. 演秘密圖紙時候楊志剛說話正常,後來怎麼變了
《秘密圖紙》里最後幾集炸彈爆炸,拍的時候因為工作人員失誤導致楊志剛沒有完全跑出來就被炸了,然後燒傷。後來雖好,但是他說話語速就變慢了,可能跟這個有關系
E. 楊志剛作品有哪些
楊志剛:相聲演員,師從相聲表演藝術家白全福,學習相聲表演藝術,後從事喜劇、曲藝編導工作。從藝以來,楊志剛創作出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緊跟時代步伐、緊扣群眾脈搏的優秀作品500餘個,並著有《紅楓葉作品集》(一套三冊)。其中,系列相聲《應該補拍的鏡頭》,相聲《路子野》、《巧謀利》、《酒後吐真言》以及小品《桃紅柳綠》、《搶鏡頭》、《恩愛變奏曲》等作品,在全國藝術活動中屢次獲獎。楊志剛創造的相聲及小品,反映了數十年來天津地域發展歷程,記錄下各個時期廣大群眾最為關注的生活現象和社會問題,傳達了人們的強烈愛憎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在辛勤創作之餘,楊志剛組織並輔導天津市紅橋區文化館相聲隊、話劇團演出,積極培養後輩新人,他帶領紅橋區文化館相聲隊、話劇團搞創作,曾榮獲天津市「八五」立功先進集體稱號,並被評為天津市文化系統先進單位。曾任天津紅橋文化館館長。教授郭德綱相聲藝術,長達七年之久。2006年,楊志剛因郭德綱誹謗一事與其對簿公堂,自此師徒緣盡。
F. 楊志剛的人物介紹
楊志剛:相聲演員,師從相聲表演藝術家白全福,學習相聲表演藝術,後從事喜劇、曲藝編導工作。從藝以來,楊志剛創作出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緊跟時代步伐、緊扣群眾脈搏的優秀作品500餘個,並著有《紅楓葉作品集》(一套三冊)。其中,系列相聲《應該補拍的鏡頭》,相聲《路子野》、《巧謀利》、《酒後吐真言》以及小品《桃紅柳綠》、《搶鏡頭》、《恩愛變奏曲》等作品,在全國藝術活動中屢次獲獎。楊志剛創造的相聲及小品,反映了數十年來天津地域發展歷程,記錄下各個時期廣大群眾最為關注的生活現象和社會問題,傳達了人們的強烈愛憎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在辛勤創作之餘,楊志剛組織並輔導天津市紅橋區文化館相聲隊、話劇團演出,積極培養後輩新人,他帶領紅橋區文化館相聲隊、話劇團搞創作,曾榮獲天津市「八五」立功先進集體稱號,並被評為天津市文化系統先進單位。曾任天津紅橋文化館館長。教授郭德綱相聲藝術,長達七年之久。2006年,楊志剛因郭德綱誹謗一事與其對簿公堂,自此師徒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