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回收限售股對股價

回收限售股對股價

發布時間:2021-06-09 05:15:26

⑴ 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哪幾種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規定,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後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後流通了。
就是人們說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說就是原來不允許上市交易的股票現在開始在市場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必然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所以國家允許它循序漸進的進行。
2、IPO限售股,股改以後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也需要鎖定一段時間後才能流通,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就是這樣。
3、增發限售,公司實施定向增發新股,也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應該是IPO發行的時候向特定投資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會增加該股的流通盤(流通股股數),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個比喻,就是原來一杯水夠澆花了,現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夠。
但這個還要看兩個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態。如果股票價格已經很高,那麼這批上市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頭力量增強;相反,如果這些持有者認為後市還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於變現,那麼繼續持有就對該股價格沒有直接影響。
2、主力的心態。如果主力前期已經獲利了解,那麼短期內不會考慮建倉,自然此股近期不會有所作為;相反,如果主力還握有相當的籌碼,或者處在建倉的階段,反而會藉助這10%的新增流通股攤低成本。

⑵ 限售股解禁後對該公司股票有什麼影響

你好,解禁股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佔比超過可流通股票5%的是大非,反之是小非。大小非解禁股的買入成本基本都是1元左右,股改之後,這些非流通股票可以上市流通了,擁有這些股票的股東們就可能拋出股票套現(減持);

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一般有一段限售期,過了限售期後也可以流通。一般限售股的成本是增發價格,股票解禁後,持有這些股票的股東可以拋售,也可以繼續持有。

解禁股上市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一、是看跟隨大盤所處的時期是牛市還是熊市或者是牛市向熊市的轉換時期還是熊市向牛市的轉換時期,這個時期非常重要,它從價值上決定公司股票是拋售、轉移還是惜售、持有,這是根本的利益取向。

二、是看股東對象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還是其他股東,這一點決定了對股票的負責程度。

三、是看是大非還是小非以及股票的籌碼集中度大小。

不可否認,股票市場上,很多限售股解禁時,股價都會下跌。但是事實上股票限售解禁對股價到底有什麼影響,還是需要結合現實情況,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行。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⑶ 解除股份限售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限售股解禁即主要俗稱「大小非」對公司股票的影響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既非洪水猛獸,也非救命稻草。我認為,「大小非」對本公司股票的影響是漲跌互現,其影響可能有這么幾個條件:

一是看跟隨大盤所處的時期是牛市還是熊市或者是牛市向熊市的轉換時期還是熊市向牛市的轉換時期,這個時期非常重要,它從價值上決定公司股票是拋售、轉移還是惜售、持有,這是根本的利益取向;

二是看股東對象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還是其他股東,這一點決定了對股票的負責程度;

三是看是大非還是小非以及股票的籌碼集中度大小。

這里採用的不是實際控制標准,而是絕對數量標准。這一認定與國資部門的標準是一致的。這樣,一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就會出現有意思的情況:在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化(即不構成上市公司收購)的情況下國有股權的性質發生變化。

(3)回收限售股對股價擴展閱讀:

有限售條件股份分類為:

1、國家持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如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2、國有法人持股,是指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以及第一大股東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且國有股權比例合計超過50%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3、其他內資股,是指境內非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包括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及境內自然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4、外資持股,是指境外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⑷ 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對股價有何影響

解禁股是大小非,所以它會通過下調價格達到這種平衡,另則是因為大小非的成本極低,以股票價格來講有極大的獲利空間,也使它有較強的拋售意願,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決於供求關系,一旦大小非拋售,其它的投資者不願意接盤,就會出海通證券那種連續跌停的走勢. 除了國家股沒有太大的拋售壓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後多數採取的措施,事實就是這樣的,特別是限售股解禁後使現有的流盤股本增加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
限售股的概念: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大小非是指大額小額限售非流通股,解禁就是允許上市。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許上市。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小非指的是小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內。大非指的是大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

⑸ 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哪些

所謂限售股解禁,一般就是新上市公司,為了對證監會和股民做出保證,保證專我們公司能持續經營而做的屬措施,說白了就是說我自己的錢都在這,你們還怕什麼,就是這么一個作用,第二,因為為了在上市之初,太高自己公司的股價,並且讓股票能被承銷商更好的賣出去,所以那些中小公司就減少在流通的股本,從而減少股票供應,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供應減少,那麼價格自然就提高了。
你的問題是解禁後會對股價有什麼影響,我其實把原理在上面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會增加市場上股本流通數量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可能公司股東會出現套現的可能性,在股東大量賣出股票的時候,股票供應也就增加了但是需求沒有增加,並可能受這個不利消息的影響,會出現跟風拋出的現象,那麼股價就會出現下跌。
(個人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⑹ 限售股上市流通對該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壞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可能利好也可能利空。

1、利空版

限售股的持股人一般權是戰略投資者和原始股東,普通散戶是很難拿到的,而且獲得限售股的成本很低,限售股價格通常為1元/股。

限售股解禁之後,流通股本會快速增加,股票遭拋售的風險也會增加。因為限售股成本低,無論在哪個價位拋出都是盈利的。因此對於急於套利的持股人來說,很可能在股票上市後集中拋售。如果此時其他投資者不願接盤,那麼股價基本會下跌,持有股票的散戶就虧慘了。

2、利好

如果股票基本面較好,限售股解禁之後即使有人拋售,也有可能同時存在大資金接貨的投資者。

此外,為了讓股價拋售價格更高,限售股持股人也可能主動拉高股票價格,相對來說這又是利好的。

⑺ 庫藏股和有限售條件股份

庫藏股是流通股通過各種方式又收回至公司的股票(曾經流通過),而限售股則之前未留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後能在一定條件下流通(以下是區別,更具體看鏈接)
庫藏股又稱「回收股」,指股份公司有權在市場上用公司資本或法定公積金收買自己發行的股票,或由股東贈給原公司發行的股票。 由公司購回但尚未注銷的股票。庫藏股與未發行股本都不是公司資產,都未流通在外,都不接受股利分配和參與公司表決,這是它們的共同之處。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前者已經發行並流通在外,後來由於某種原因又被公司收回,後者則尚未發行,因此也從未在外流通過。庫藏股是公司股東權益的減項,它可以被注銷,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重新售出。由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負有限責任,為防止公司以股票回購的方式將股本退還股東,縮減公司股本,損害債權人利益,國外法律通常規定,股份公司回購自身股票的成本不得高於公司的保留盈餘或保留盈餘與資本公積之和。
http://ke..com/view/1411175.htm?fr=ala0_1_1

限售股,就是還不能在股市中拋售的股票,對其拋售有一定的時間限定以及條件約束。這部分股票有如被閘門截住的水,一旦閘門開啟,很可能洶涌而出,對股價造成沖擊。限售股的來源大致有大小非、參與上市公司融資的部分股票、大股東增持的股票、公司高管買進的股票四種,其規模、持股成本以及流通時間與條件都有較大差異。
限售股中的大部分,是股改的產物,也被稱為「大小非」。股改時,持股量占總股本≥5%的非流通股股東被稱為大非,持股量占總股本<5%的非流通股股東被稱為小非。股改後,大小非雖有了流通權,但不能馬上拋售,其流通有個時間表。通過上市公司披露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投資者可以了解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時間。這里須注意的是,允許拋售的時間點並不是大小非實際拋售的時間點。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在本公司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日前三個交易日刊登公告。同時,若持有本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東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將公開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數量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1%的,應當通過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所持股份。若上市公司的大小非中還有上市公司,這些上市公司在出售前也可能按照規定刊登相關公告。
除了大小非外,大部分的限售股來自於上市公司融資時所發行的部分股票。按照融資時點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新股發行與再融資兩個階段。新股發行時供普通投資者申購的股票只是一部分,其餘股票還要向一些機構投資者進行配售。一些大盤股發行的時候,除了上述兩類發行對象外,還會拿出一部分股票,專門向戰略投資者配售。按照相關規定,新股發行過程中,機構投資者獲得新股後,不能在上市首日拋售,而是要鎖定3個月;向戰略投資者配售的股票,鎖定期比機構投資者還要長,達到12個月。12個月的鎖定期,除了針對戰略投資者,還針對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股東們。按照規定,除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所持股票外,其餘上市前的股東所持股票,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於戰略投資者的持股鎖定期與上市前的股東的持股鎖定期重合,因此一隻新股上市後的第12個月期滿之時,是值得投資者務必加以重視的日子。對於控股股東,它所持有的股票鎖定期更長,按照規定,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應當承諾其持有的公司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
再融資中的定向增發也會產生限售股。參與定向增發的投資者,有各不相同的鎖定期。按照規定,如果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參與了定向增發,或者上市公司向戰略投資者定向發行了股票,那麼控股股東與戰略投資者所獲得的股票,其鎖定期是36個月。除上述情形外,其他參與定向增發的投資者所持股票,鎖定期是12個月。因此對於這兩個時間點,也要加以注意。
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上市公司中出現了一輪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熱潮,2008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大股東,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又一次出現了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熱潮。按照《證券法》規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其所得收益歸公司所有。因此,6個月一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對此,投資者要注意關注相關公告。
按照《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管理層將其持有的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其所得收益歸公司所有。另外,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管理層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

http://i.ifeng.com/news.jsp?aid=2649707&ch=gogogo?%C1%E8f%B7%FD-10-10&mid=0&_gp=0&rt=1&channel=/183/922/10000050

呵呵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

⑻ 限售股上市會對股價造成什麼影響,解禁類型有哪幾種

對於個股而言,限售股解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分析股東是否會將解禁的股票套現,需要分析的因素頗多。如8月份解禁的中信證券,當時解禁的股份被47家股東持有,十分分散。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233.73%。

市場普遍揣測該股會引發爭相套現,但實際上在解禁日之後並未出現放量下跌,而且不久便跟隨大盤持續走高。而同是8月份解禁的宏盛科技的募集法人股股東所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99%,解禁日之後便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此後的走勢也落後於大盤。浙江龍盛在解禁日之後也出現大幅下跌。

解禁類型分為大非解禁股和小非解禁股。



(8)回收限售股對股價擴展閱讀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閱讀全文

與回收限售股對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閉市 瀏覽:714
股票停牌了錢怎麼辦 瀏覽:854
09年人民幣對日元的兌換率 瀏覽:293
黃山紅方印上品價格 瀏覽:564
貝因美2016股票價格 瀏覽:988
丁鵬理財 瀏覽:51
建行稅易金貸款條件 瀏覽:302
農行三農貸款的流程 瀏覽:517
4萬億外匯儲備 瀏覽:432
空中客車融資 瀏覽:599
香港東亞銀行人民幣港幣匯率 瀏覽:610
基金經理結局 瀏覽:366
外匯交易的十堂課 瀏覽:307
11月21日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48
個人卡收外匯 瀏覽:575
嘉實核心優勢基金贖回 瀏覽:903
理財師薪酬 瀏覽:241
2016年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392
科創基金暢聯股份 瀏覽:675
迦納哪裡可以賽地換人民幣嗎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