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貝嶺核心競爭力

上海貝嶺核心競爭力

發布時間:2021-06-09 07:22:16

Ⅰ 深圳前海廣大集團股票代碼是多少

地址:創業路,南山區,深圳市,新城台4 7F

天然海水電子成立於2008年,是電子分銷行業的傑出代表。

於是從事海上貿易和銷售電子集成電路產品,主要是仙童,TI,MAXIM,SGMICRO,高通,ADI公司,上海上海貝嶺等品牌的模擬開關IC,音頻功放IC,ADC / DAC的, DC / DC,一系列產品的LDO電源管理。然而,憑借海

深刻理解中國電子市場,在業務,客戶,人才戰略,銷售網路,物流倉儲,資金實力等全方位的競爭優勢。但目前,?電子在舊金山,香港,深圳,上海,武漢等地的海都設有分公司,兩個存儲中心,技術支持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然而,卓越的海上電子產品的需求創造能力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提供物流和倉儲服務,為所有住戶的同時,進一步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整體解決方案。

存在,那麼大海並與多家知名電子半導體廠商建立了密切的夥伴關系,通過推廣其高品質的產品和我們的技術研發大力投入,自然海電子已成為能夠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隨著整合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強大的驅動能力,但瞬息萬變的競爭無序的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市場的臉,然後海將繼續開發新的電子產品生產線和技術服務代理,不斷加大對銷售和服務網路和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以更開放的態度開展國際合作,共同開發中國市場的誘人!然而,電子海

員工具有較高的學歷,通過培訓專業技能,並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提供專業的服務,為客戶在各個部門,然後?電子的海

Ⅱ 上海貝嶺以後的走勢怎樣

趨勢指標顯示該股目前處於上漲趨勢中。短期股價呈現強勢。該股中期壓回力10.19, 短期壓力10.09, 中期支撐答8.60, 短期支撐9.18。建議適當買入。

上海貝嶺(600171)公司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主營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等,也是我國微電子行業的一家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大型骨幹企業。目前公司已經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並且公司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公司這些投資將鞏固其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較大幫助,而且,目前世界半導體產業明顯復甦,這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同時,公司還具備炙手可熱的3G題材,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宣布將向大唐移動投巨資以促進TD-SCDMA研發和產業發展,共同聯手推動TD-SCDMA在中國的商業化進程。公司的IPTV題材及網路電視題材同樣炙手可熱,預計未來將有可觀的發展機遇。

從技術上看,目前該股處於上升通道之中,上升趨勢良好,上周連續拉出小陽線,量能得以放大,顯示出主力進場意圖明顯,近日更是高開9%之多,短線存在加速上揚的技術要求,建議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

Ⅲ 上海貝嶺的發展歷程

隨著公司發展的趨勢,定位於產品設計與特殊工藝製造相結合的產品公司。專通過屬整合市場資源,在上海(總部)、北京、深圳等地建立了銷售平台,形成了以產品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通過持續和有效創新,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持公司的競爭優勢。目前,上海貝嶺擁有通信、電能計量、電源管理、分立器件、RFID晶元、手機周邊電路、MCU等領域豐富的產品;在2008年,上海貝嶺通過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認定,已經成為國內IC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

Ⅳ 中國自動化集團有限公司官網上沒有行業解決案例嗎

企業信息化案例評說

作者:宇倩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量身定製的工程,行業不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的重點也不同。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同時,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業務流程,所以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流程重組任務都很艱巨,需要一把手的決心、信心與魄力,才能有效地、扎實地推進企業信息化。本文列舉的成功經驗,對其他相關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聯想集團

聯想集團能從1984年的11個人,20萬元投資的小平房發展到今天上萬名員工,200多億元營業額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的大型集團公司,是什麼推動聯想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呢?主要是管理創新以及持續的信息化應用。
聯想的信息化建設是從1991年開始起步的,持續的信息化應用給聯想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2000年僅ERP上線的頭一個季度,聯想的凈利潤就比1999年同期增長了136%,高於1999年凈利潤的增長幅度近一倍;平均交貨時間從1996年的11天,縮短為5.7天;存貨周轉天數由35天降到19.2天;應收賬周轉天數由23天縮短為15天;集團多法人結賬由原來的30天下降為6天,單一法人結賬僅僅只需1天。
聯想的信息化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從基礎到高端的發展過程,應包含如下過程:構建企業的網路基礎設施;實現網路辦公;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這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ERP。ERP針對企業經營三個直接增值環節設計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聯想通過多年的實踐,理解到企業信息化實質是:通過對先進的管理思想的消化,學習參照最佳行業實踐,梳理、優化、再造業務流程,並應用IT技術,規范、集成、共享信息,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和企業運作管理水平的目的。
聯想成功的經驗,為離散集成類企業樹立了榜樣。在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既要學習先進經驗,又需要量身定製,解決好通性和個性的關系。

海爾集團

海爾集團於1992年制定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劃,同年建設了電冰箱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1996年建設了海爾Web網站及網路通信系統,1997年建設了企業內聯網和外聯網,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通過與企業內部ERP緊密集成的B2B采購平台,實現了供應商之間的協同商務,企業供應商之間形成以采購訂單為中心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實現了信息互動溝通,達到雙贏的目標。另一方面,海爾通過物流信息系統的實現和電子商務,可以在世界范圍內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進行集中采購和控制,使海爾倉庫面積減少了三分之二,資金周轉次數提高50%~150%,庫存資金降低15%~40%。2000年,海爾原材料網上采購達100%,通過網路手段銷售達170億元。海爾用於企業信息化的投入累計為3500萬元,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到5億元。
海爾信息化建設緊緊圍繞創世界名牌這個目標。如果不能創世界名牌,不具備國際化的競爭力,信息化工程也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意義。海爾抓住創造世界海爾產品名牌這個核心,以定單、市場為主線,積極推進企業生產柔性化、個性化、敏捷化,加強企業內部及營銷管理,使海爾成為世界著名企業。

黑龍江斯達造紙有限公司

原黑龍江造紙廠自進入市場經濟以來舉步維艱,僅1993、1994兩年就累計虧損3667萬元,外欠8000萬元,還存在較大的潛虧。1996年,新班子上任後,改變傳統思維方式,以「三改一加強」為主題,以企業全面信息化為動力,實現了跨躍式發展。首先,利用合資契機,實現了資產重組,盤活良性資產,做到主、副業分離,成立了極具發展前景的黑龍江斯達造紙有限公司。其二,改組後的斯達進行了全面改革,徹底克服了機構臃腫、冗員過多、機制不活的弊端,進行了業務流程重組,適應於企業信息化的扁平式組織結構。其三,利用合資和企業多元投資,加之省政府資金的支持,對企業裝備進行較大的改造,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推進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中,形成了集CIMS技術和ERP先進管理理念於一體的「斯達理念」,並以「斯達模式」推進企業信息化。
斯達理念是以數據信息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化為手段,把握「二個市場(采購,銷售)、一個源泉(生產)」,以旬成本電算化為核心,進行兩級控制、兩級制約,促進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事後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轉變,不斷追求高效益。
正是因為信息化系統的實施,從根本上杜絕了成本計價失真問題的發生,而且能精確反映出生產流程各個環節第一時間的情況,噸紙製造成本從1996年的4103元下降到2000年的2842元。
斯達以企業流程再造為突破口,以信息技術為依託,實現扁平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積極建設「管控一體化」系統,實現精益生產;以實現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為主線,進行信息資源深度開發與利用,起到節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作用。正是由於公司處理好了企業業務流程重組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系,才使信息系統建設能充分發揮作用,使企業經濟效益連年上升。同時,由於信息系統使企業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1999年公司順利地通過了ISO 9002質量體系認證,又被國家質量管理協會評為全國132家用戶質量滿意企業。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電機)是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製造企業,主要生產水輪機、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交流電機、直流電機和電站控制設備等六大類、50多個系列、3000多種產品,生產類型為單件、小批、大成套。
為解決傳統的產品設計體系、製造體系和管理體系中出現的一些影響企業競爭力的瓶頸問題,如生產進度控制不住,製造成本居高不下,項目管理困難,設計周期、技術准備周期長,產品設計、工藝設計資料不能有效支持企業的集約化管理等,哈電機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重點是CIMS工程。哈電機制定了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既有遠期目標,又有近期實施計劃。
哈電機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較大成效,成功的經驗是:
1.在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中,實施企業一把手負責制,預計資金投入1760萬元,實際投入時按計劃執行,說明企業領導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

2.從企業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對企業進行調研,制定了企業信息化建設長期與近期規劃,找准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術。
3.在具體實施中,以制度化、正規化系統工程科學的方法進行CIMS工程實施,以設計團隊形式組織產品開發,並行工程思想得到成功應用。
4.雖然購買了國外產品,但在CIMS二次開發中,國內工程開發隊伍與企業最終用戶緊密配合,最終用戶直接參與工程建設全過程,保證系統開發滿足用戶實際需求,解決了用戶實際問題。
從1995年~1999年哈電機在世界大型水輪發電機市場中連年排名第五,CIMS系統功不可沒。

北京第一機床廠

近十年來,世界數控機床的年產量增加了近10倍,目前年產量近15億台,產值超過200億美元。面對全球化的統一市場,中國機床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卻從過去80%萎縮到現在低於40%,僅1995年我國進口金切機床就有84518台,其中數控機床佔54%,價值約8億美元。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第一機床廠仍堅持不懈地應用信息技術提升機床產品,加強數控機床產品研究,提高數控機床產品的質量和數量。
北京第一機床廠自1990年實施CIMS工程以來,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高和鞏固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對用戶服務水平為目標,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在推進CIMS工程中,以內聯網、互聯網、資料庫為基礎,建設PDM為平台,實施製造過程流程再造,建立精益生產方式,建立精益生產下的質量保證體系;以CAD、CAPP、CAE組成工程設計系統;以柔性製造生產線、加工中心的DNC系統、軸套成組生產系統和半自動化立體倉庫組成製造自動化系統;按照ISO 9001體系要求,建立了以采購質量、加工質量、裝配質量和用戶反饋意見為依託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為了便於各分系統間信息集成,在總體設計時盡可能減少異構環境,各分系統都歸集到Oracle資料庫後實現信息共享。
北京第一機床廠將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以工程設計系統、柔性製造生產線、物流信息系統和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為整體,緊緊圍繞提高產品信息技術含量,推進CIMS工程。

紅河卷煙廠

紅河卷煙廠CIMS工程主要由生產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三大系統構成,以生產自動化系統為基礎,以物流自動化系統為主線,以集成企業特色的現代管理思想的管理信息化系統為核心,將業務流程的重組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相結合,實現企業全面業務(人、財、物、產、供、銷)的管理與運行的信息化。
紅河卷煙廠的信息化發展戰略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使工業化與信息化互為依託,融為一體,整體推進。」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造,紅河卷煙廠已擁有了打葉復烤生產線、制絲生產線、乾冰膨脹煙絲生產、卷接包生產設備和自動化輔助設備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生產系統。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經過不斷的完善與升級,已形成了TCP/IP為主要應用協議、千兆乙太網為主幹、HP小型機為主機系統、Oracle資料庫為核心資料庫系統、Cisco網路交換機、防火牆、網管軟體為網路系統等先進、可靠的強大系統支撐平台。
接下來,隨著紅河卷煙廠CIMS系統的實施,促進了員工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以人為本」的市場競爭中,員工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從根本上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實力。通過CIMS工程的實施,降低了生產成本、人工成本、庫存佔用率及廢品率,縮短了輔料、零備件資金佔用周期等。經初步綜合估算,紅河卷煙廠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3%,按1999年利稅25億元計算,直接新增年利稅7500多萬元,這對地方及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巨大的。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貝嶺創建於1988年,是中國微電子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自成立以來相繼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上先進的晶元工藝技術和設計技術,形成三大類產品:通訊專用集成電路,每年支持著500至600萬線交換機;金卡類專用晶元;智能家電類晶元,包括電子電度表晶元、模糊控制專用晶元。
公司大力發展企業信息化管理,每年投入巨資進行全公司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逐步實現了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控制信息系統,以財務為中心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目前正在積極推進ERP/SAP系統,公司實施重點工程有決策支持系統EDSS、成本管理系統以及基於知識管理的WebOA系統。
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面向製造應用階段:建立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控制信息系統——在製品管理系統CAM;面向管理集成階段:建立車間流程式控制制SFC;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階段:建立工程生產決策支持系統(EDSS)。
貝嶺微電子企業,在生產中除了必要的凈化廠房、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等條件外,要保證產品精度和質量,員工的專業技能好壞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所以貝嶺開發了基於知識管理的WebOA系統。它可實時掌握各項生產動態,監視WIP在工序間的運轉並實現規模生產,這種建立在實時數據基礎上的質量監控,大大加強了工藝的一致性、可靠性,提高了產品成品率,也就是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上海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寶鋼產、銷、研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在前期階段引進外援合作開發。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寶鋼順利建成了企業主幹網,該網採用當時最先進的ATM技術,帶寬為155兆。該網路與寶鋼二期TDM主幹網彼此融合,覆蓋寶鋼19平方公里的廠區,並延伸到寶鋼大廈、寶鋼教委和駐外機構,成為支撐寶鋼業務運作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建成並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網,都與寶鋼股份公司主幹網實現互聯互通,是寶鋼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發展的物質基礎。
自1998年11月,上海地區鋼鐵企業實現大聯合,組建新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以來,寶c鋼已擴展成特大型的鋼鐵企業集團。集團聯合後,寶鋼股份擬繼續以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其信息化效益。今年寶鋼股份在重點推進ERP系統的建設和完善,開發用戶檔案信息系統,提升為客戶服務的技術含量的同時,推進供應鏈(SCM)管理的研究和開發,計劃在今後幾年內,通過實施企業系統創新(ESI)工程,按照ERP的理念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創新和再造,並完善相應的系統功能,把寶鋼股份建成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快速反應、高效運作的企業。為此,寶鋼股份成立了企業系統創新部,負責策劃、組織實施ESI工程。通過對寶鋼股份現有信息系統的運行狀況的剖析,按照ESI工程系統目標的要求,對寶鋼股份業務流程實施徹底的重組再造,提出全新的業務流程再造方案,重建組織,並將現有的產、銷、研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擴容、升級為相應的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
寶鋼屬連續流程類製造企業,在企業發展前期一定是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道路,應用信息技術改革工藝和設備,逐步實現管控一體化。在取得成功後,推進企業綜合管理信息化建設,達到企業產品上檔次,企業管理規范化,企業生產規模化的目標。

Ⅳ 上海本地創投概念股有哪些

上海創投概念股:

1、002116 中國海誠

2、002158 漢鍾精機

3、002162 斯 米 克

4、600000浦發銀行

5、600009 上海機場

6、600018上港集團

7、600019寶鋼股份

8、600021上海電力

9、600026中海發展

10、600050中國聯通

12、600061 中紡投資

13、600072 江南重工

14、600073 上海梅林

15、600081 東風科技

16、600088 中視傳媒

17、600094 *ST華源

18、600104 上海汽車

19、600115東方航空

(5)上海貝嶺核心競爭力擴展閱讀

上海本地創投概念股代表

1、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

於2002年10月正式成立,集團核心企業——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為深圳市政府於1999年8月26日發起設立的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人民幣,是資本實力最為雄厚的本土創業投資機構,2003年被科技部授予「火炬計劃優秀創業投資機構」。

公司股東有大眾公用、深圳機場、粵電力、鹽田港、唐鋼股份等。公司通過股權轉讓,成為陝解放的第二大股東。

2、清華紫光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

於2000年3月18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公司股東有清華紫光、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網路葯業、海盛船務、北京金集浩投資有限公司、燕京啤酒、 沈陽公用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飯店、中鎢高新、凌鋼股份、常山紡織、路橋建設。

3、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原名北大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由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受託管理創業資本為主營業務,按照基金管理公司模式運作創業資本的規范化、專業化創業投資管理公司。2000年12月,北大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

公司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招商局蛇口工業區、21世紀科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起組建。公司股東還有唐鋼股份、北京城建。公司持有鋅業股份的法人股,為第二大股東。

4、上海邦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邦聯注冊資本6億元,1999年在上海注冊,股東是上海及浙江響當當的公司,有上海強生經濟發展、亞通股份、巨化股份、浙江金華信託、浙江商業財務有限公司、寧波海運、特變電工、聯通國脈、錢江生化等。這些股東在邦聯的投資均為2000萬元。

Ⅵ 微電子晶元企業股有哪些呢

綜藝股份、大唐電信、同方股份、ST滬科、張江高科等。

1、綜藝股份

綜藝集團創建於1987年,起步於南通市通州區黃金村。集團成立20多年來,制訂了超越競爭的藍海發展戰略,以股權投資為橋梁。

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有計劃地堅定向現代化的高科技投資控股企業轉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產業為主線的高科技產業鏈,完成了以新能源為龍頭、信息產業和股權投資為兩翼的產業布局。

2、大唐電信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控股的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於1998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同年10月,「大唐電信」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3、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華大學清華園最早的建築、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從事資訊科技(資訊系統、電腦系統、寬頻通信)、能源與環境(人工環境、能源環境、建築環境、生態環境)兩大產業。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並在同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4、ST滬科

ST滬科是上海寬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實業投資,投資管理,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

5、張江高科

張江高科技園區,被譽為中國矽谷。成立於1992年7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中南部,是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與陸家嘴、金橋和外高橋開發區同為上海浦東新區四個重點開發區域。

Ⅶ 半導體行業概念股有哪些

本人推薦的半導體行業概念股:南大光電、長城電腦、同方國芯、七星電子、長電科技、三安光電、士蘭微、通富微電、歐比特。

Ⅷ 求助:有哪位可以提供一些企業信息化的典型案例

企業信息化案例評說

作者:宇倩

【來源:中國計算機報】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量身定製的工程,行業不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的重點也不同。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同時,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業務流程,所以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流程重組任務都很艱巨,需要一把手的決心、信心與魄力,才能有效地、扎實地推進企業信息化。本文列舉的成功經驗,對其他相關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聯想集團

聯想集團能從1984年的11個人,20萬元投資的小平房發展到今天上萬名員工,200多億元營業額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的大型集團公司,是什麼推動聯想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呢?主要是管理創新以及持續的信息化應用。
聯想的信息化建設是從1991年開始起步的,持續的信息化應用給聯想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2000年僅ERP上線的頭一個季度,聯想的凈利潤就比1999年同期增長了136%,高於1999年凈利潤的增長幅度近一倍;平均交貨時間從1996年的11天,縮短為5.7天;存貨周轉天數由35天降到19.2天;應收賬周轉天數由23天縮短為15天;集團多法人結賬由原來的30天下降為6天,單一法人結賬僅僅只需1天。
聯想的信息化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從基礎到高端的發展過程,應包含如下過程:構建企業的網路基礎設施;實現網路辦公;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這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ERP。ERP針對企業經營三個直接增值環節設計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聯想通過多年的實踐,理解到企業信息化實質是:通過對先進的管理思想的消化,學習參照最佳行業實踐,梳理、優化、再造業務流程,並應用IT技術,規范、集成、共享信息,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和企業運作管理水平的目的。
聯想成功的經驗,為離散集成類企業樹立了榜樣。在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既要學習先進經驗,又需要量身定製,解決好通性和個性的關系。

海爾集團

海爾集團於1992年制定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劃,同年建設了電冰箱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1996年建設了海爾Web網站及網路通信系統,1997年建設了企業內聯網和外聯網,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通過與企業內部ERP緊密集成的B2B采購平台,實現了供應商之間的協同商務,企業供應商之間形成以采購訂單為中心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實現了信息互動溝通,達到雙贏的目標。另一方面,海爾通過物流信息系統的實現和電子商務,可以在世界范圍內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進行集中采購和控制,使海爾倉庫面積減少了三分之二,資金周轉次數提高50%~150%,庫存資金降低15%~40%。2000年,海爾原材料網上采購達100%,通過網路手段銷售達170億元。海爾用於企業信息化的投入累計為3500萬元,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到5億元。
海爾信息化建設緊緊圍繞創世界名牌這個目標。如果不能創世界名牌,不具備國際化的競爭力,信息化工程也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意義。海爾抓住創造世界海爾產品名牌這個核心,以定單、市場為主線,積極推進企業生產柔性化、個性化、敏捷化,加強企業內部及營銷管理,使海爾成為世界著名企業。

黑龍江斯達造紙有限公司

原黑龍江造紙廠自進入市場經濟以來舉步維艱,僅1993、1994兩年就累計虧損3667萬元,外欠8000萬元,還存在較大的潛虧。1996年,新班子上任後,改變傳統思維方式,以「三改一加強」為主題,以企業全面信息化為動力,實現了跨躍式發展。首先,利用合資契機,實現了資產重組,盤活良性資產,做到主、副業分離,成立了極具發展前景的黑龍江斯達造紙有限公司。其二,改組後的斯達進行了全面改革,徹底克服了機構臃腫、冗員過多、機制不活的弊端,進行了業務流程重組,適應於企業信息化的扁平式組織結構。其三,利用合資和企業多元投資,加之省政府資金的支持,對企業裝備進行較大的改造,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推進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中,形成了集CIMS技術和ERP先進管理理念於一體的「斯達理念」,並以「斯達模式」推進企業信息化。
斯達理念是以數據信息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化為手段,把握「二個市場(采購,銷售)、一個源泉(生產)」,以旬成本電算化為核心,進行兩級控制、兩級制約,促進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事後管理向超前控制的轉變,不斷追求高效益。
正是因為信息化系統的實施,從根本上杜絕了成本計價失真問題的發生,而且能精確反映出生產流程各個環節第一時間的情況,噸紙製造成本從1996年的4103元下降到2000年的2842元。
斯達以企業流程再造為突破口,以信息技術為依託,實現扁平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積極建設「管控一體化」系統,實現精益生產;以實現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為主線,進行信息資源深度開發與利用,起到節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作用。正是由於公司處理好了企業業務流程重組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系,才使信息系統建設能充分發揮作用,使企業經濟效益連年上升。同時,由於信息系統使企業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1999年公司順利地通過了ISO 9002質量體系認證,又被國家質量管理協會評為全國132家用戶質量滿意企業。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電機)是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製造企業,主要生產水輪機、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交流電機、直流電機和電站控制設備等六大類、50多個系列、3000多種產品,生產類型為單件、小批、大成套。
為解決傳統的產品設計體系、製造體系和管理體系中出現的一些影響企業競爭力的瓶頸問題,如生產進度控制不住,製造成本居高不下,項目管理困難,設計周期、技術准備周期長,產品設計、工藝設計資料不能有效支持企業的集約化管理等,哈電機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重點是CIMS工程。哈電機制定了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既有遠期目標,又有近期實施計劃。
哈電機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較大成效,成功的經驗是:
1.在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中,實施企業一把手負責制,預計資金投入1760萬元,實際投入時按計劃執行,說明企業領導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

2.從企業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對企業進行調研,制定了企業信息化建設長期與近期規劃,找准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術。
3.在具體實施中,以制度化、正規化系統工程科學的方法進行CIMS工程實施,以設計團隊形式組織產品開發,並行工程思想得到成功應用。
4.雖然購買了國外產品,但在CIMS二次開發中,國內工程開發隊伍與企業最終用戶緊密配合,最終用戶直接參與工程建設全過程,保證系統開發滿足用戶實際需求,解決了用戶實際問題。
從1995年~1999年哈電機在世界大型水輪發電機市場中連年排名第五,CIMS系統功不可沒。

北京第一機床廠

近十年來,世界數控機床的年產量增加了近10倍,目前年產量近15億台,產值超過200億美元。面對全球化的統一市場,中國機床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卻從過去80%萎縮到現在低於40%,僅1995年我國進口金切機床就有84518台,其中數控機床佔54%,價值約8億美元。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第一機床廠仍堅持不懈地應用信息技術提升機床產品,加強數控機床產品研究,提高數控機床產品的質量和數量。
北京第一機床廠自1990年實施CIMS工程以來,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高和鞏固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對用戶服務水平為目標,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在推進CIMS工程中,以內聯網、互聯網、資料庫為基礎,建設PDM為平台,實施製造過程流程再造,建立精益生產方式,建立精益生產下的質量保證體系;以CAD、CAPP、CAE組成工程設計系統;以柔性製造生產線、加工中心的DNC系統、軸套成組生產系統和半自動化立體倉庫組成製造自動化系統;按照ISO 9001體系要求,建立了以采購質量、加工質量、裝配質量和用戶反饋意見為依託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為了便於各分系統間信息集成,在總體設計時盡可能減少異構環境,各分系統都歸集到Oracle資料庫後實現信息共享。
北京第一機床廠將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以工程設計系統、柔性製造生產線、物流信息系統和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為整體,緊緊圍繞提高產品信息技術含量,推進CIMS工程。

紅河卷煙廠

紅河卷煙廠CIMS工程主要由生產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三大系統構成,以生產自動化系統為基礎,以物流自動化系統為主線,以集成企業特色的現代管理思想的管理信息化系統為核心,將業務流程的重組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相結合,實現企業全面業務(人、財、物、產、供、銷)的管理與運行的信息化。
紅河卷煙廠的信息化發展戰略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使工業化與信息化互為依託,融為一體,整體推進。」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造,紅河卷煙廠已擁有了打葉復烤生產線、制絲生產線、乾冰膨脹煙絲生產、卷接包生產設備和自動化輔助設備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生產系統。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經過不斷的完善與升級,已形成了TCP/IP為主要應用協議、千兆乙太網為主幹、HP小型機為主機系統、Oracle資料庫為核心資料庫系統、Cisco網路交換機、防火牆、網管軟體為網路系統等先進、可靠的強大系統支撐平台。
接下來,隨著紅河卷煙廠CIMS系統的實施,促進了員工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以人為本」的市場競爭中,員工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從根本上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實力。通過CIMS工程的實施,降低了生產成本、人工成本、庫存佔用率及廢品率,縮短了輔料、零備件資金佔用周期等。經初步綜合估算,紅河卷煙廠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3%,按1999年利稅25億元計算,直接新增年利稅7500多萬元,這對地方及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巨大的。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貝嶺創建於1988年,是中國微電子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自成立以來相繼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上先進的晶元工藝技術和設計技術,形成三大類產品:通訊專用集成電路,每年支持著500至600萬線交換機;金卡類專用晶元;智能家電類晶元,包括電子電度表晶元、模糊控制專用晶元。
公司大力發展企業信息化管理,每年投入巨資進行全公司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逐步實現了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控制信息系統,以財務為中心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目前正在積極推進ERP/SAP系統,公司實施重點工程有決策支持系統EDSS、成本管理系統以及基於知識管理的WebOA系統。
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面向製造應用階段:建立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控制信息系統——在製品管理系統CAM;面向管理集成階段:建立車間流程式控制制SFC;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階段:建立工程生產決策支持系統(EDSS)。
貝嶺微電子企業,在生產中除了必要的凈化廠房、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等條件外,要保證產品精度和質量,員工的專業技能好壞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所以貝嶺開發了基於知識管理的WebOA系統。它可實時掌握各項生產動態,監視WIP在工序間的運轉並實現規模生產,這種建立在實時數據基礎上的質量監控,大大加強了工藝的一致性、可靠性,提高了產品成品率,也就是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上海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寶鋼產、銷、研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在前期階段引進外援合作開發。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寶鋼順利建成了企業主幹網,該網採用當時最先進的ATM技術,帶寬為155兆。該網路與寶鋼二期TDM主幹網彼此融合,覆蓋寶鋼19平方公里的廠區,並延伸到寶鋼大廈、寶鋼教委和駐外機構,成為支撐寶鋼業務運作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建成並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網,都與寶鋼股份公司主幹網實現互聯互通,是寶鋼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發展的物質基礎。
自1998年11月,上海地區鋼鐵企業實現大聯合,組建新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以來,寶c鋼已擴展成特大型的鋼鐵企業集團。集團聯合後,寶鋼股份擬繼續以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其信息化效益。今年寶鋼股份在重點推進ERP系統的建設和完善,開發用戶檔案信息系統,提升為客戶服務的技術含量的同時,推進供應鏈(SCM)管理的研究和開發,計劃在今後幾年內,通過實施企業系統創新(ESI)工程,按照ERP的理念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創新和再造,並完善相應的系統功能,把寶鋼股份建成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快速反應、高效運作的企業。為此,寶鋼股份成立了企業系統創新部,負責策劃、組織實施ESI工程。通過對寶鋼股份現有信息系統的運行狀況的剖析,按照ESI工程系統目標的要求,對寶鋼股份業務流程實施徹底的重組再造,提出全新的業務流程再造方案,重建組織,並將現有的產、銷、研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擴容、升級為相應的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
寶鋼屬連續流程類製造企業,在企業發展前期一定是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道路,應用信息技術改革工藝和設備,逐步實現管控一體化。在取得成功後,推進企業綜合管理信息化建設,達到企業產品上檔次,企業管理規范化,企業生產規模化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上海貝嶺核心競爭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年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392
科創基金暢聯股份 瀏覽:675
迦納哪裡可以賽地換人民幣嗎 瀏覽:546
數米基金客服電話 瀏覽:897
東莞市信輝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5
惠農卡貸款用途 瀏覽:261
股票龍虎線龍線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782
外匯帳戶手機報警 瀏覽:319
戊肝疫苗股票 瀏覽:409
新華信託青島 瀏覽:457
今日丙烷價格 瀏覽:762
平安信託車貸 瀏覽:810
信託股票機構 瀏覽:496
信託投資影視 瀏覽:892
日本最大外匯交易平台 瀏覽:580
融資專員發展 瀏覽:482
嘉實基金歷任董事長馬 瀏覽:239
張茵家族信託 瀏覽:69
世能氫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0億 瀏覽:593
外匯每個月9分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