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煤粉熱解的揮發份組分析出模型

煤粉熱解的揮發份組分析出模型

發布時間:2021-06-09 07:30:09

⑴ 請問無煙煤的揮發份如何理解

無煙煤,俗稱白煤或紅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無煙煤固定碳含量高,揮發分產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點高,燃燒時不冒煙。黑色堅硬,有金屬光澤。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斷口成介殼狀,燃燒時火焰短而少煙。不結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揮發物在10%以下。無膠質層厚度。熱值約8000-8500千卡/公斤。有時把揮發物含量特大的稱做半無煙煤;特小的稱做高無煙煤。無煙煤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較少,發熱量很高,可達25000~32500kJ/kg,揮發分釋出溫度較高,其焦炭沒有黏著性,著火和燃盡均比較困難,燃燒時無煙,火焰呈青藍色 。 煤樣在規定條件下隔絕空氣加熱,煤中的有機物質受熱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較小的液態(此時為蒸汽狀態)和氣態產物,這些產物稱為揮發物。揮發物占煤樣質量的分數成為揮發分產率或簡稱為揮發分。以乾燥無灰基為分析基,揮發分低於10%的煤稱為無煙煤。揮發分大於6.5%小於10%的無煙煤稱為無煙煤三號。01號無煙煤為年老無煙煤;02號無煙煤為典型無煙煤;03號無煙煤為年輕無煙煤。標准無煙煤濾料採用優質碳塊經精選、破碎、篩選加工而成,外觀光澤度好,呈多棱形顆粒狀,抗壓耐磨性強,一般用於雙層和三層過濾。技術指標:項 目 指 標破碎率+磨損率/% ≤ 3 密度/g·㎝3 1.4~1.6含泥量/% ≤ 4鹽酸可容率/% ≤ 3.5密度大於1.8g/cm3含量/% ≤ 8粒徑范圍/mm 0.8~1.8(雙層);0.8~1.6(三層)粒徑小於下限顆粒/% ≤ 3粒徑大於上限顆粒/% ≤ 2 在分解爐的使用:分解爐的作用是在固相懸浮於熱氣體的條件下完成碳酸鹽的分解吸熱反應。CaCO3=CaO+CO2↑在所提供的熱量不能使生料完全分解的情況下,分解過程可按CO2的分壓達到某一平衡狀態考慮。一般來說分解爐的平衡狀態溫度處於850~900℃范圍。分解爐內的溫度分布與下列因素有關。 1.燃燒成氣相視的放熱速率。2.由氣相傳給固體生料粉的傳熱速率。3.生料顆粒分解時的吸熱速率。與使用煙煤相比,由於無煙煤揮發份較低,因此需要一個相對較大的分解爐,以期獲得相同的生料分解率和相同的煤粉燃燼程度,或者要求一個較高的操作溫度,或者將無煙煤磨得更細一些。當三次風溫較低時,無煙煤揮發出來的氣體往往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使溫度升高,所以將煤粉直接喂入溫度范圍通常在1000~1200℃的上升煙道廢氣中可確保煤粉燃燒。另外需要提出的是燃燒速度和燃燼時間還取決於煙氣中的O2含量,用較高的空氣過剩系數操作分解爐時刻縮短燃燼時間,但通常增大空氣過剩系數的做法將會增加通過預熱器的氣體流量。為此將造成較大的壓差和較高的廢氣溫度,從而使窯主排風機的負荷增大,整個窯系統的單位熱耗也將有所增加。改變生料喂入方式是相當重要的,採用無煙煤操作時,無煙煤與生料粉的混合最好能有適當的滯後時間,以保證無煙煤的點燃,因此對喂入分解爐的生料需要進行分級控制,以便使分解爐底部形成一個相對高溫區。判斷生料在分解爐內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好的辦法是檢測入窯生料分解率,如果入窯生料分解率達到了預期效果,說明無煙煤在分解爐內的燃燒是合適的。 在窯頭燃燒器的使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裝備有現代化的燃燒器,現代化的燃燒器配備有適當的火焰調節裝置,可以使無煙煤沒有任何問題地在窯頭進行燃燒。 燃燒器的作用不僅僅是輸送和分布煤粉,更主要的是保持火焰的理想長度和合適的氣體流場。火焰的長度對於新型干法窯來講十分重要,火焰如果過短,煤的潛熱只能在較小體積內釋放出來,火焰的溫度就會在局部變得很高,相反,如果火焰長度加長,溫度就會下降。火焰的長度主要靠燃燒器的推動力進行控制。燃燒器的推動力=一次空氣(kg/s)×燃燒器尖端風速(m/s)當燃燒器推動力加大時火焰長度縮短。原煤的種類對火焰的長度並不十分重要,只要求單個煤粒子的燃燼時間小於其在火焰中的停留時間即可。如果目標是讓無煙煤與煙煤保持相同的火焰長度,那麼就必須對煤粉的燃燼時間進行補償。簡單的做法就是將無煙煤磨得更細一些。高溫二次風將會快速加熱進入燃燒器的煤粉的揮發分快速排出,煤粉一經離開燃燒器端部,焦炭粒子就會點燃,因此冷卻機的使用效果將對無煙煤的使用產生一定影響。在回轉窯窯頭燃燒器上使用無煙煤需要保證如下條件:1)煤粉能達到足夠的符合要求的細度,以保證燃燒和火焰形成。2)控制可靠穩定的煤粉喂料。3)燃燒器的一次分必須具有足夠的推動力並可調節。4)燃燒器必須能夠在燃燒帶產生有充分內部循環空氣的火焰,以保證無煙煤盡快點燃。5)在啟動冷窯或窯況不正常時利用煙煤或燃油輔助燃燒。

⑵ fluent 煤粉燃燒揮發份析出模型求助

煤氣的各種成分應該在Define>materials中設置,之後在fluent
database中載入你的各種組分。material
type下拉列表選擇mixture。再對Properties中的第一個mixture
species選項進行Edit就可以對這個混合相進行組分編輯了。

⑶ 大家好幫我看看煤化驗結果是什麼意思.全水,9.67分析水1.42,灰份.14.24揮發份35.06

煤的工業分析1
[煤的工業分析]煤的工業分析,又叫煤的技術分析或實用分析,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在國家標准種,煤的工業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等指標的測定。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等指標的測定。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是直接測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減法計算出來的。廣義上講,煤的工業分析還包括煤的全硫分和發熱量的測定, 又叫煤的全工業分析。
1、煤的水分
煤的水分,是煤炭計價中的一個輔助指標。
煤的水分直接影響煤的使用、運輸和儲存。煤的水分增加,煤中有用成分相對減少,且水分在燃燒時變成蒸汽要吸熱,因而降低了煤的發熱量。煤的水分增加,還增加了無效運輸,並給卸車帶來了困難。特點是冬季寒冷地區,經常發生凍車,影響卸車,影響生產,影響車皮周轉,加劇了運輸的緊張。
煤的水分也容易引起煤炭粘倉而減小煤倉容量,甚至發生堵倉事故。
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採掘機械化的發展和井下安全生產的加強,以及噴露灑水、煤層注水、綜合防塵等措施的實施,原煤水分呈增加的趨勢。為此,煤礦除在開采設計上和開采過程中的採煤、掘進、通風和運輸等各個環節上制定減少煤的水分的措施外,還應在煤的地面加工中採取措施減少煤的水分。
(1)煤中游離水和化合水
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態的不同分為兩類,既游離水和化合水。游離水是以物理狀態吸附在煤顆粒內部毛細管中和附著在煤顆粒表面的水分;化合水也叫結晶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礦物質結合的水。如硫酸鈣(NaSO4.2H2O)和高齡土(AL2O3.2SiO2.2H2O) 中的結晶水。游離水在105~110C的溫度下經過1~2小時可蒸發掉,而結晶水通常要在200C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煤的工業分析中只測試游離水,不測結晶水。
(2)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
煤的游離水分又分為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著在煤顆粒表面的水分。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溫下的乾燥空氣中蒸發,蒸發到煤顆粒表面的水蒸氣壓與空氣的濕度平衡時就不再蒸發了。
內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顆粒內部毛細孔中的水分。內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溫度經過一定時間才能蒸發。
最高內在水分,當煤顆粒內部毛細孔內吸附的書分達到飽和狀態時,這是煤的內在水分達到最高值,稱為最高內在水分。最高內在水分與煤的孔隙度有關,而煤的孔隙度又於煤的煤化程度有關,所以,最高內在水分含量在相當程度上能表徵煤的煤化程度,尤其能更好地區分低煤化度煤。如年輕褐煤的最高內在水分多在25%以上,少數的如雲南彌勒褐煤最高內在水分達31%。最高內在水分小於2%的煙煤,幾乎都是強粘性和高發熱量的肥煤和主焦煤。無煙煤的最高內在水分比煙煤有有所下降,因為無煙煤的孔隙度比煙煤增加了。
(3)煤的全水分
全水分,是煤炭按灰分計加中的一個輔助指標。a.煤中全水分的含義。煤中全水分,是指煤中全部的游離水分,即煤中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之和。必須指出的是,化驗室里測試煤的全水分時所測的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與上面講的煤中不同結構狀態下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是完全不同的。化驗室里所測的外在水分是指煤樣在空氣中並同空氣濕度達到平衡時失去的水分(這是吸附在煤毛細孔中的內在水分也會相應失去一部分,其數量隨當時空氣濕度的降低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這時殘留在煤中的水分為內在水分。顯然,化驗室測試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除與煤中不同結構狀態下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有關外,還與測試是空氣的濕度和溫度有關。b.煤的全水分測試方法要點見GB212-91。

2、煤的灰分
煤的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燒後剩下的殘渣。因為這個殘渣是煤中可燃物完全燃燒,煤中礦物質(除水分外所有的無機質)在煤完全燃燒過程中經過一系列分解、化合反應後的產物,所以確切地說,灰分應稱為灰分產率。
(1)煤中礦物質
煤中礦物質分為內在礦物質和外在礦物質。
a.內在礦物質,又分為原生礦物質和次生礦物質。
原生礦物質,是成煤植物本身所含的礦物質,其含量一般不超過1~2%;次生礦物質,是成煤過程中泥炭沼澤液中的礦物質與成煤植物遺體混在一起成煤而留在煤中的。次生礦物質的含量一般也不高,但變化較大。
內在礦物質所形成的灰分叫內在灰分,內在灰分只能用化學的方法才能將其從煤中分離出去。
b.外來礦物質,是在菜煤和運輸過程中混入煤中的頂、底板和夾石層的矸石。外在礦物質形成的灰分叫外在灰分,外在灰分可用洗選的方法將其從煤中分離出去。
(2)煤中灰分
煤中灰分來源於礦物質。煤中礦物質燃燒後形成灰分。如粘土、石膏、碳酸鹽、黃鐵礦等礦物質在煤的燃燒中發生分解和化合,有一部分變成氣體逸出,留下的殘渣就是灰分。 2SiO2•AL2O3•2H2O 2SiO2+AL2O3+2H2O↑
-→
CaSO4•2H2O CaSO4+2H20↑
-→
CaCO3 CaO+CO2↑」
-→
CaO+SO3 CaSO4
-→
CaO+SO3 2Fe2O3+8SO2↑
-→
灰分通常比原物質含量要少,因此根據灰分,用適當公式校正後可近似地算出礦物質含量。
(3)煤灰灰分對工業利用的影響
煤中灰分是煤炭計價指標之一。在灰分計加重,灰分是計價的基礎指標;在發熱量計加重,灰分是計價的輔助指標。
灰分是煤中的有害物質,同樣影響煤的使用、運輸和儲存。
煤用作動力燃料時,灰分增加,煤中可燃物質含量相對減少。礦物質燃燒灰化時要吸收熱量,大量排渣要帶走熱量,因而降低了煤的發熱量,影響了鍋爐操作(如易結渣、熄火),加劇了設備磨損,增加排渣量。 煤用於煉焦時,灰分增加,焦炭灰分也隨之增加,從而降低了高爐的利用系數。
還必須指出的是,煤中灰分增加,增加了無效運輸,加劇了我國鐵路運輸的緊張。
(4)煤的灰分測定見GB212-91。

3、煤的揮發分
煤的揮發分,即煤在一定溫度下隔絕空氣加熱,逸出物質(氣體或液體)中減掉水分後的含量。剩下的殘渣叫做焦渣。因為揮發分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溫度下熱解的產物,所以確切的說應稱為揮發分產率。
(1)煤的揮發分不僅是煉焦、氣化要考慮的一個指標,也是動力用煤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動力煤按發熱量計價的一個輔助指標。
揮發分是煤分類的重要指標。煤的揮發分反映了煤的變質程度,揮發分由大到小,煤的變質程度由小到大。如泥炭的揮發分高達70%,褐煤一般為40~60%,煙煤一般為10~50%,高變質的無煙煤則小於10%。煤的揮發分和煤岩組成有關,角質類的揮發分最高,鏡煤、亮煤次之,絲碳最低。所以世界各國和我國都以煤的揮發分作為煤分類的最重要的指標。
(2)煤的揮發分測試要點見GB212-91。

煤的工業分析2
4、煤的固定碳
煤中去掉水分、灰分、揮發分,剩下的就是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與揮發分一樣,也是表徵煤的變質程度的一個指標,隨變質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所以一些國家以固定碳作為煤分類的一個指標。
固定碳是煤的發熱量的重要來源,所以有的國家以固定碳作為煤發熱量計算的主要參數。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個重要指標。
固定碳計算公式:
(FC)ad=100-(Mad+Aad+Vad)
當分析煤樣中碳酸鹽CO2含量為2-12%時:
(FC)ad=100-(Mad-Aad+Vad)-CO2,ad(煤)
當分析煤樣中碳酸鹽CO2含量大於12%時:
(FC)ad=100-(Mad+Aad+Vad)-[CO2,ad(煤)-CO2,ad(焦渣)]
式中:
(FC)ad——分析煤樣的固定碳,%;
Mad——分析煤樣的水分,%;
Aad——分析煤樣的灰分,%;
Vad——分析煤樣的揮發分,%;
CO2,ad(煤)——分析煤樣中碳酸鹽CO2含量,%;
CO2,ad(焦渣)——焦渣中CO2占煤中的含量,%;
5、煤的硫分
(1)煤中硫存在的形態
煤中硫分,按其存在的形態分為有機硫和無機硫兩種。有的煤中還有少量的單質硫。
煤中的有機硫,是以有機物的形態存在與煤中的硫,其結構復雜,至今了解的還不夠充分,大體有以下官能團:
硫醇類,R-SH(-SH,為硫基);
噻吩類,如噻吩、苯駢噻吩、硫醌類,如對硫醌、硫醚類,R-S-R';硫蒽類等
煤中無機硫,是以無機物形態存在於煤中的留。無機硫又分為硫化物硫和硫酸鹽硫。硫化物硫絕大部分是黃鐵礦硫,少部分為白鐵礦硫,兩者是同質多晶體。還有少量的ZnS,PbS等。硫酸鹽硫主要存在於CaSO4中。
煤中硫分,按其在空氣中能否燃燒又分為可燃硫和不可燃硫。有機硫、硫鐵礦硫和單質硫都能在空氣中燃燒,都是可燃硫。硫酸鹽硫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是不可燃硫。
煤燃燒後留在灰渣中的硫(以硫酸鹽硫為主),或焦化後留在焦炭中的硫(以有機硫、硫化鈣和硫化亞鐵等為主),稱為固體硫。煤燃燒逸出的硫,或煤焦化隨煤氣和焦油析出的硫,稱為揮發硫(以硫化氫和硫氧化碳(COS)等為主)。煤的固定硫和揮發硫不是不變的,而是隨燃燒或焦化溫度、升溫速度和礦物質組分的性質和數量等而變化。
煤中各種形態的硫的總和稱為煤的全硫(St)。煤的全硫通常包含煤的硫酸鹽硫(Ss)、硫鐵礦硫(Sp)和有機硫(So).
St=Ss+Sp+So
如果煤中有單支流,全硫中還應包含單質硫。
(2)煤中硫對工業利用的影響
硫是煤中有害物質之一。煤作為燃料在燃燒時生成SO2,SO3不僅腐蝕設備,而且污染空氣,甚至降酸雨,嚴重危及植物生長和人的健康。煤用於合成氨制半水煤氣時,由於煤氣中硫化氫等氣體較多不易脫凈,易毒化合成催化劑而影響生產。煤用於煉焦,煤中硫會進入焦炭,使鋼鐵變脆。鋼鐵中硫含量大於0.07%時就成了廢品。為了減少鋼鐵中的硫,在高爐煉鐵時加石灰石,這就降低了高爐的有效容積,而且還增加了排渣量。煤在儲運中,煤中硫化鐵等含量多時,會因氧化、升溫而自燃。
我國煤田硫的含量不一。東北、華北等煤田硫含量較低,山東棗庄小槽煤、內蒙烏大、山西汾西、山西銅川等煤礦硫含量較高,貴州、四川等煤礦硫含量更高。四川有的煤礦硫含量高達4~6%以上,洗選後降到2%都困難。
脫去煤中的硫,是煤炭利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潔凈煤的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他們首先是發展煤的洗選加工(原煤入洗比重0~80%以上,我國不足20%),通過洗選降低了煤中的灰分,除去煤中的無機硫(有機硫靠洗選是除不去的);其次是在煤的燃燒中脫硫和煙道氣中脫硫。這無疑增加了用煤成本。我們也在開展潔凈煤的研究,針對我國目前動力煤洗煤廠能力利用率僅50%多,應盡快制定和實施燃煤環保法,以促進煤碳洗選加工的發展和潔凈煤技術的應用。
(3)煤中的測試要點
煤中硫的測試包括煤的全硫、硫鐵礦硫和硫酸鹽硫的測試。見GB214-83。

煤的工業分析3
6、煤的發熱量
煤的發熱量,又稱為煤的熱值,即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燃燒所發出的熱量。
煤的發熱量時煤按熱值計價的基礎指標。煤作為動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發熱量,發熱量愈高,其經濟價值愈大。同時發熱量也是計算熱平衡、熱效率和煤耗的依據,以及鍋爐設計的參數。
煤的發熱量表徵了煤的變質程度(煤化度),這里所說的煤的發熱量,是指用1.4比重液分選後的浮煤的發熱量(或灰分不超過10%的原煤的發熱量)。成煤時代最晚煤化程度最低的泥炭發熱量最低,一般為20.9~25.1MJ/Kg,成煤早於泥炭的褐煤發熱量增高到25~31MJ/Kg,煙煤發熱量繼續增高,到焦煤和瘦煤時,碳含量雖然增加了,但由於揮發分的減少,特別是其中氫含量比煙煤低的多,有的低於1%,相當於煙煤的1/6,所以發熱量最高的煤還是煙煤中的某些煤種。
鑒於低煤化度煤的發熱量,隨煤化度的變化較大,所以,一些國家常用煤的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作為區分低煤化度煤類別的指標。我國採用煤的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來劃分褐煤和長焰煤。
(1)發熱量的單位
熱量的表示單位主要有焦耳(J)、卡(cal)和英制熱量單位Btu。
焦耳,是能量單位。1焦耳等於1牛頓(N)力在力的方向上通過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
1J=1N×0J
1MJ=1000KJ
焦耳時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所採用的熱量單位,也是我國1984年頒布的,1986年7月1日實施的法定計量熱量的單位。煤的熱量表示單位:
J/g、KJ/g、MJ/Kg
卡(cal)是我國建國後長期採用的一種熱量單位。1cal是指1g純水從19.5C加熱到20.5C時所吸收的熱量。
歐美一些國家多採用15Ccal,即1g純水從14.5C加熱到15.5C時所吸收的熱量。
1cal(20Ccal)=4.1816J
1cal(15Ccal)=4.1855J
1956年倫敦第誤解蒸汽性質國際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蒸汽表卡的溫度比15Ccal還低,其定義如下:
1cal==4.1866J
從上看出,15Ccal中,每卡所含熱能比20Ccal還高。
英、美等國家目前仍採用英制熱量單位(Btu),其定義是:1磅純水從32F加熱到212F時,所需熱量的1/180。
焦耳、卡、Btu之間的關系
1Btu=1055.79J(≈1.055×1000J)
1J=9471.58×10的負7次方Btu
20Ccal/g與Btu/1b的換算公式:
因為1Btu=1055.79J,1B=453.6g
所以1Btu/1b=1/1.8cal/g
1cal/g=1.8Btu/1b
由於cal/g的熱值表示因15Ccal或20Ccal等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國際貿易和科學交往中,尤其是採用進口苯甲酸(標明其cal/g)作為熱量計的熱容量標定時,一定要了解是什莫溫度(C)或條件下的熱值(cal/g),否則將會對燃燒的熱值產生系統偏高或偏低。
為了使熱量單位在國內外統一,不須以J取代cal作為煤的發熱量表示單位。
(2)煤的各種發熱量名稱的含義
a.煤的彈筒發熱量(Qb)
煤的彈筒發熱量,是單位質量的煤樣在熱量計的彈筒內,在過量高壓氧(25~35個大氣壓左右)中燃燒後產生的熱量(燃燒產物的最終溫度規定為25C)。
由於煤樣是在高壓氧氣的彈筒里燃燒的,因此發生了煤在空氣中燃燒時不能進行的熱化學反應。如:煤中氮以及充氧氣前彈筒內空氣中的氮,在空氣中燃燒時,一般呈氣態氮逸出,而在彈筒中燃燒時卻生成N2O5或NO2等氮氧化合物。這些氮氧化合物溶於彈筒稅種生成硝酸,這一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另外,煤中可燃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SO2氣體逸出,而在彈筒中燃燒時卻氧化成SO3,SO3溶於彈筒水中生成硫酸。SO2、SO3,以及H2SO4溶於水生成硫酸水化物都是放熱反應。所以,煤的彈筒發熱量要高於煤在空氣中、工業鍋爐中燃燒是實際產生的熱量。為此,實際中要把彈筒發熱量折算成符合煤在空氣中燃燒的發熱量。
b.煤的高位發熱量(Qgr)
煤的高位發熱量,即煤在空氣中大氣壓條件下燃燒後所產生的熱量。實際上是由實驗室中測得的煤的彈筒發熱量減去硫酸和硝酸生成熱後得到的熱量。
應該指出的是,煤的彈筒發熱量是在恆容(彈筒內煤樣燃燒室容積不變)條件下測得的,所以又叫恆容彈筒發熱量。由恆容彈筒發熱量折算出來的高位發熱量又稱為恆容高位發熱量。而煤在空氣中大氣壓下燃燒的條件濕恆壓的(大氣壓不變),其高位發熱量濕恆壓高位發熱量。恆容高位發熱量和恆壓高位發熱量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一般恆容高位發熱量比恆壓高位發熱量低8.4~20.9J/g,實際中當要求精度不高時,一般不予校正。
c.煤的低位發熱量(Qnet)
煤的低位發熱量,是指煤在空氣中大氣壓條件下燃燒後產生的熱量,扣除煤中水分(煤中有機質中的氫燃燒後生成的氧化水,以及煤中的游離水和化合水)的汽化熱(蒸發熱),剩下的實際可以使用的熱量。
同樣,實際上由恆容高位發熱量算出的低位發熱量,也叫恆容低位發熱量,它與在空氣中大氣壓條件下燃燒時的恆壓低位熱量之間也有較小的差別。
d.煤的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maf)
恆濕,是指溫度30C,相對濕度96%時,測得的煤樣的水分(或叫最高內在水分)。煤的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實際中是不存在的,是指煤在恆濕條件下測得的恆容高位發熱量,除去灰分影響後算出來的發熱量。
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是低煤化度煤分類的一個指標。
(3)煤的彈筒發熱量的測試要點見GB213-87。
(4)煤的高位發熱量計算
煤的高位發熱量計算公式為:
Qgr,ad=Qb,ad-95Sb,ad-aQb,ad
式中:
Qgr,ad——分析煤樣的高位發熱量,J/g;
Qb,ad——分析煤樣的彈筒發熱量,J/g;
Sb,ad——由彈筒洗液測得的煤的硫含量,%;
95——煤中每1%(0.01g)硫的校正值,J/g;
a——硝酸校正系數。 Qb,ad≤16700J/g,a=0.001
16700J/g<Qb,ad<25100J/g,a=0.0012
Qb,ad>25100J/g ,a=0.0016
當Qb,ad〉16700J/g,
或者12500J/g<Qb,ad<16700J/g,同時,Sb,ad≤2%時,
可用St,ad代替Sb,ad。
(5)煤的低位發熱量的計算
Qnet,ad=Qgr,ad-0.206Had-0.023Mad
式中:
Qnet,ad——分析煤樣的低位發熱量,J/g;
Qgr,ad——分析煤樣的高位發熱量,J/g;
Had——分析煤樣氫含量,%;
Mad——分析煤樣水分,%。
(6)煤的各種基準發熱量及其換算
a.煤的各種基準得發熱量
如上所述,煤的發熱量有彈筒發熱量、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每一種發熱量又有4種基準,所以 煤的不同基準的各種發熱量有3×4=12種表示方法,即:
彈筒發熱量4種表示方式:
Qb,ad——分析基彈筒發熱量;
Qb,d——乾燥基彈筒發熱量;
Qb,ar——收到基彈筒發熱量;
Qb,daf——乾燥無灰基彈筒發熱量。
高位發熱量4種表示形式:
Qgr,ad——分析基高位發熱量;
Qgr,d——乾燥基高位發熱量;
Qgr,ar——收到基高位發熱量;
Qgr,daf——乾燥無灰基高位發熱量。
低位發熱量4種表示形式:
Qnet,ad——分析基低位發熱量;
Qnet,ar——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Qnet,daf——乾燥無灰基低位發熱量。
b.煤的各種基準的發熱量間的換算
煤的各種基準的發熱量間的換算公式和煤質分析中各基準的換算公式相似。如:
Qgr,ad=Qgr,ad×(100-Mar)/(100-Mad)
Qgr,d=Qgr,ad×100/(100-Mad)
Qgr,daf=Qgr,ad×100/(100-Mad-Aad-CO2,d)
式中:
CO2,d——分析煤樣中碳酸鹽礦物質中CO2的含量(%),當CO2含≤2%時,此項可略去不計
Qgr,maf=Qgr,ad×(100-M)/(100-Mad-Aad-Aad×M/100)
式中:
Qgr,maf——恆溫無灰基高位發熱量;
M——恆濕條件下測得的水分含量,%。
你可以對著你的報告單看一下!
以上是由鶴壁華諾煤檢儀器提供!僅供參考!

⑷ fluent 煤粉燃燒揮發份析出模型求助

煤氣的各種成分應該在Define>materials中設置,之後在fluent database中載入你的各種組分。material type下拉列表選擇mixture。再對Properties中的第一個mixture species選項進行Edit就可以對這個混合相進行組分編輯了。

⑸ 煤粉一般在多少度,揮發份開始揮發出來

煤粉著火點小於100度,依據是煤粉與氧氣的密度

⑹ 煤熱解前後揮發分提出率怎麼算

應該按測定揮發分的標准方法,分別測定原煤揮發分(a)和熱解後煤的揮發分(b)。如果要計算揮發分的變化率(X%)。可以用X%=(b/a)×100計算結果來表示。

⑺ 揮發份含量如何影響煤粉失重曲線和差熱曲線

建議你上中國知網查一下,你所說的煤粉失重是指燃燒還是熱解,這個有很大區別的...

⑻ 用FLUENT模擬煤粉燃燒可否用組分輸運模型該怎麼設置呢

最近也想使用組分輸運模型模擬煤粉燃燒 但是結果一直不理想 不知道你現在計算的怎麼樣了 可以交流交流嗎

⑼ 煤的工業分析的揮發分

煤的揮發分,即煤在一定溫度下隔絕空氣加熱,逸出物質(氣體或液體)中減掉水分後的含量。剩下的殘渣叫做焦渣。因為揮發分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溫度下熱解的產物,所以確切的說應稱為揮發分產率。
(1)煤的揮發分不僅是煉焦、氣化要考慮的一個指標,也是動力用煤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動力煤按發熱量計價的一個輔助指標。
揮發分是煤分類的重要指標。煤的揮發分反映了煤的變質程度,揮發分由大到小,煤的變質程度由小到大。如泥炭的揮發分高達70%,褐煤一般為40~60%,煙煤一般為10~50%,高變質的無煙煤則小於10%。煤的揮發分和煤岩組成有關,角質類的揮發分最高,鏡煤、亮煤次之,絲碳最低。所以世界各國和我國都以煤的揮發分作為煤分類的最重要的指標。
(2)煤的揮發分測試要點見GB212-91。

閱讀全文

與煤粉熱解的揮發份組分析出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科創基金暢聯股份 瀏覽:675
迦納哪裡可以賽地換人民幣嗎 瀏覽:546
數米基金客服電話 瀏覽:897
東莞市信輝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5
惠農卡貸款用途 瀏覽:261
股票龍虎線龍線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782
外匯帳戶手機報警 瀏覽:319
戊肝疫苗股票 瀏覽:409
新華信託青島 瀏覽:457
今日丙烷價格 瀏覽:762
平安信託車貸 瀏覽:810
信託股票機構 瀏覽:496
信託投資影視 瀏覽:892
日本最大外匯交易平台 瀏覽:580
融資專員發展 瀏覽:482
嘉實基金歷任董事長馬 瀏覽:239
張茵家族信託 瀏覽:69
世能氫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0億 瀏覽:593
外匯每個月9分 瀏覽:440
光大量化基金能好起來嗎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