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馮小剛對賭失敗,賠償華誼2.3億自己仍賺8.2億,大導演的城府有多深
馮小剛導演是我國著名的大導演,還有著許多精彩的作品,比如《甲方乙方》,《大腕》,《手機》,《唐山大地震》等,甚至馮小剛導演還在電影《老炮》當中秀了一把自己的演技,也是倍受好評,可以說在華語娛樂圈當中屬於導演的榮譽,馮小剛基本上全部拿遍了。
其實在娛樂圈這種事情還是非常常見的,現在許多的藝人名下都會有著幾家影視公司,而這些影視公司背後基本上都是一些大的影視傳媒公司在支持,大影視傳媒公司看中藝人的能力和流量,通過收購或投資藝人名下影視公司的方式來獲得合作的機會,其中簽訂的所謂對賭協議也只不過是些變相的簽約合同而已,藝人給大的影視傳媒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影視公司給藝人帶來高額的收入,雙方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Ⅱ 華誼兄弟遭受抵制,商譽受損,馮小剛和王中軍誰才應該是真正的背鍋人
我覺得這件事馮小剛與王中軍都脫不開責任,其一是因為在商譽受損方面即使當時沒有出現崔永元對於《手機2》曝光涉嫌偷稅漏稅的事情,在公司的一些運營中因為一些操作,也就是那個業績對賭協議,最終造成了商譽的流失;其二其因為在出事情以後,因為馮小剛近些年來的輿論並不是很好,因此在去年也出現了馮小剛角色被砍掉的事情,因此也對這個實行「去電影化」之後過度依靠著馮小剛的華誼兄弟造成比較大的打擊。
華誼兄弟敢於收購一家剛成立兩個月的空殼公司,馮導敢於做出長達5年,將近7億元的利潤承諾,底氣何在呢?底氣就在於馮導能拍電影,而且拍出的電影能賺錢啊。因此就造成了對於馮小剛的依靠越來越深,而在2016與2017馮小剛也完成了他的業績,但是近年來在經過崔永元那件事過後,股價接連不斷的跌,馮小剛聲譽也下降,才造成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2014年11月19日是第一個漲停,那麼25.85是中線支撐。
2014年5月16日最低點20.45是長線支撐。
2013年11月29日是一個版小頂,最高價32.84是重要壓力位權,而且40.8—32.84這一段籌碼密集。
所以,這個股中短期內應該在25.85~32.84之間運行。
Macd兩條線交叉開口向下,綠柱子在變長,這就是死叉,預示著股價進一步下跌。31.33那天創了今年新高,但是紅柱子確變短,這就是頂背離,預示著上漲見頂,此後將下跌。
其他指標不用分析了,這股已經很明了了,以後還要繼續下跌,如果跌破25.84有可能要繼續跌到2013.7.25那天的17.18,趁現在跌得不多,趕快逃吧。
Ⅳ 王中軍為華誼兄弟制定的「去電影化」發展策略,是否是華誼虧損的原因之一
我覺得正是因為華誼的「去電影化」策略才會這樣的,因為但一旦開始「去電影化」,華誼的資源精力便陸續投入到其他業務當中,但隨著其電影業務不可避免地逐漸被邊緣化,華誼也漸漸喪失了曾經在電影行業的老大地位,而電影方面也越來越依靠馮小剛,但是馮導的電影都很偏向於「文藝化」,這對這個現如今商業化產業化的電影環境這無疑是也是會影響到電影公司的業績。
而一系列並購,也導致華誼兄弟商譽高企,截至 2018年三季度,華誼兄弟的商譽30.6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為15%。而華誼兄弟自2011年開始下注實景娛樂項目,在「2018 年業績仍然未達預期,但主要是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在開發中的各實景項目進展緩慢,導致相關授權收入有所延遲,因而造成虧損。
Ⅳ 華誼兄弟發文澄清什麼問題
崔永元又發微博, 華誼兄弟緊急澄清:沒偷稅、沒套現。
禍不單行,風口浪尖的華誼兄弟又遇「幺蛾子」。
「陰陽合同」事件最終結果尚未出來,華誼兄弟過去高價收購明星殼公司一再引發市場不滿,如今華誼兄弟因上周的一則股權質押公告,又在今日發酵成了「實控人兄弟質押套現跑路」事件。
雖然午間有公司回應的消息出來,然後午後繼續下跌,今日收盤大跌3.25%,報收6.85元。今日收盤後市值190億元,較20天前的5月22日已經縮水了57.71億元。
今日晚間,華誼兄弟再次澄清,股權質押融資是常見現象,不代表不看好公司未來。實控人王忠軍、王忠磊兄弟2014年以來未減持過公司股票,還增持了約6.4億元。
雖然華誼兄弟一再澄清旗下藝人合法納稅、收購項目業績完成率極高、實控人股權質押不代表不看好公司也不影響經營,然而股價卻跌跌不休,屢創5年來新低。
晚間,王忠軍(公告名)更是親自發《王中軍致全體股東的一封信》(附文末),對依法納稅、股權質押、投資並購、商譽等問題進行一一回應。
同樣在2015年,華誼兄弟以人民幣現金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該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
為什麼市場一再吐槽。一個殼公司,馮小剛以個人IP為該公司承諾5年的凈利潤,馮小剛承諾2016年不低於1個億的凈利潤,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凈利潤增長不低於15%。
華誼兄弟10.5億元收購的70%的股權2016年-2020年對應的凈利潤就是不低於7000萬元、8050萬元、9257.5萬元、10646.13萬元以及12243.04萬元。五年合計權益不低於4.72億元不到5億元。
理論上,華誼兄弟在2015年以10.5個億,賣了未來五年不低於4.72億元的一個凈利潤的資產。但5年過後,馮小剛是否繼續為東陽美拉創造收益並不確定。
甚至極端情況,馮小剛啥事不幹,從拿走的10個億中,五年內拿出部分錢變成東陽美拉的收入和利潤,然後就可以凈賺好幾億,並且自己還是東陽美拉的股東,還能分享收益。
從過去兩年業績來看,勉強完成,今年的業績及後面業績如何尚未可知。近期紛紛揚揚的《手機2》的票房,關乎未來的對賭業績。
不過,今晚王忠軍也發了封信,大概意思是文化行業輕資產重人才,所以要花錢綁定人才,並且東陽美拉的公司價值大幅增長。
來源:新浪財經
Ⅵ 風暴中心的華誼兄弟為何需警惕「商譽風險」
針對近日出現的華誼兄弟大股東王氏兄弟質押幾乎全部股權的消息,華誼兄弟方面於6月11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股權質押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籌資形態,不是拋售股票,不代錶王忠軍、王忠磊不看好公司未來,也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
然而,正因為有前車之鑒,投資者依舊對王忠軍和王忠磊的股權質押的資金用途存在擔憂。是否會被濫用,會不會像樂視一樣,只剩下「商譽」的公司。而眼下的市場,誰還認為賈躍亭有「商譽」。
因而,今天的華誼兄弟,在收購項目或股權投資過程中,考慮被收購項目或股權的商譽,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同時,給股權質押提供資金的相關機構,也要充分考慮這個問題。否則,一旦後期出現類似樂視一樣的資金鏈問題,誰來擔責,王忠軍、王忠磊兄弟,還是提供資金的機構呢?給樂視提供資金的角色,不希望出現在華誼兄弟身上。
來源:新京報
Ⅶ 華誼兄弟股票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
技術面要看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是震盪向下,華誼兄弟技術走勢與創業板指數大致趨同,華誼兄弟業績利潤主要靠出售掌趣科技股票佔大頭,影視傳媒股行業發展高速期已經過去,未來空間有限,除非開展大型並購。
Ⅷ 華誼兄弟千萬市值成泡影,華誼兄弟還有沒有可能翻身
我覺得現在華誼兄弟想要翻身還是比較難了,畢竟現在身上背負的債務還是比較多的,再加上整個公司的口碑真的非常差,現在想要把這一頁翻過去還是有一點困難的,應該也很難有人會去接盤。
華誼兄弟也開始反思,宣布重新聚焦電影主業,並拉來重量級人馬打造電影《八佰》,並在官方微博不遺餘力大肆宣傳,企圖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恐怕為時已晚。
Ⅸ 華誼兄弟如今淪落到抵押設備度日的地步,未來還有機會逆風翻盤嗎
現在華誼兄弟欠債82億,只能依靠抵押設備來維持運轉,所以未來是否能夠翻盤還是一個很難說的事情,但是華誼作為國內最好的影視企業,我相信它也不會就這么倒下去的。
雖然說現在華誼的情況真的很危機,但是支持華誼兄弟的人很多,畢竟華誼出現這么多年了,也出現過各種好看的影片,所以華誼也深深的記在了人們的心裡,很多人都希望華誼能夠走出這一次危機,然後在影視行業做的越來越好。
現在華誼已經出現這種危機了,所以只有正面迎擊才能夠有翻盤的機會,如果就這么退縮了的話,那麼是沒有一點贏的機會的,所以希望華誼能夠挺過這次危機,然後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