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透過現象看本質現金流量表編制案例分析

透過現象看本質現金流量表編制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12 02:18:50

⑴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和實例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看到收入找應收,未收稅金分開走。

看到成本找應付,存貨變動莫疏忽。

有關費用先全調,差異留在後面找。

財務費用有例外,注意分出類別來。

所得稅你直接轉,營業外找固資產。

壞賬工資折舊攤銷,哪來哪去反向抵銷。

為職工支付有多少,單獨處理分類思考。

解釋:

1、第①句話針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因為直接法是以利潤表中營業收入為起算點,所以,我們看到營業收入,就要找應收項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未收的稅金再單獨作賬(收到錢的增值稅才作為現金流量)也就是說應收賬款中包括的應收取的稅金部分,若實際未收取現金則貸記應交稅金,另外,有關貼現的處理,將應收票據因貼現產生的貼現息(已計入財務費用)作反調。

例如:應收票據發生額10萬元(假如3月發生)後5月份貼現,貼現息為1萬元。但是從期初,期末的報表看,應收票據未發生變動,但你不能不作現金流量的調整,因為實際現金現流量為9萬元。

2、第②句「看到成本找應付,存貨變動莫疏忽」告訴你在進行「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的處理時,找應付科目,同時考慮存貨的期初,期末變動值,看是否與此項目有關,有關的調整。

3、第③句「有關費用先全調,差異留在後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的數額全部調整「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而後面把6項內容僅調回來。這6項內容是:壞賬准備,待攤費用,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應付管理人員工資,應付管理人員的福利費(營業費用無任何調整)

4、第④句「財務費用有例外,注意分出類別來」指的就是上面說的貼現息。

5、第⑤句「所得稅直接結轉,營業外找固資產」所得稅直接結轉,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都是從固定資產盤盈,盤虧那來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資產了。

6、第⑥句是指這幾個項目不影響現金流量,那麼就反向抵回來就可以了。

7、第⑦句支付給職工,和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較特殊,需單獨核算。

擴展內容

1、在進行「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核算時,需調整2項內容。財務費用中貼現息和應交稅金中收到的現金。

2、在進行「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核算時,需調整5項內容。累計折舊,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待攤費用,應交稅金(進項稅額)。

3、在進行「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核算時,需要調整6項內容。壞賬准備,待攤費用,累計折舊,應付管理人員工資,應付管理人員福利費,無形資產攤銷。

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一定時期內(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是原先財務狀況變動表或者資金流動狀況表的替代物。它詳細描述了由公司的經營、投資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

⑵ 碰到了現金流量表編制的難題

什麼叫現金流?
與現金、銀行存款或者其他幣資金相關吧
在這個前提下:
應付職工薪酬
只有在對應到1001、1002、1012等科目時
才會涉及到現金流,與那對應到
其他應付款
還會有現金流嗎?
比如:發工資10萬元
借:
應付工資
貸:銀行存款
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如果應付工資代扣員工借支50000元
借:應付工資
50000
貸:
其他應收款
/員工借支
50000
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產生現金流的。

⑶ 現金流量表編制案例分析的內容簡介

嚴格遵守財政部關於《企業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規定編寫。
適應企業會計核算的特點,介紹了在現行企業中常用的一些現金流量表編制方法和程序。
章節設置按照「原理——操作流程——案例分析」的思路進行層次性地過渡,更便於讀者接受。
眾所周知,「現金流量」已經成為談論企業經營業績時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這在工商業界已經漸漸成為共識,本書正是面向這些工商業界人士詳盡而易懂地講解「現金流量」的實務操作版本。

⑷ 求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和公式,最好能有實例

一、現金流量表主表項目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主營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收帳款期初數-應收帳款期末數) +(應收票據期初數應收票據期末數) +(預收帳款期末數-預收帳款期初數) -當期計提的壞帳准備 -支付的應收票據貼現利息 -庫存商品改變用途應支付的銷項額 ±特殊調整事項特殊調整事項的處理(不含三個賬戶內部轉帳業務),如果借: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貸方不是「收入及銷項稅額」則加上,如果:貸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借方不是「現金類」科目,則減去。
※①與收回壞帳無關 ②客戶用商品抵債的進項稅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稅費返還=返還的(增值稅+消費費+營業稅+關稅+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等
3、收到的其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除上述經營活動以外的其它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主營業務成本(或其它支出支出) +存貨期末價值-存貨期初價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付帳款期初數-應付帳款期末數) +(應付票據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 +(預付帳款期末數-預付帳款期初數) +庫存商品改變用途價值(如工程領用) +庫存商品盤虧損失 -當期列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的工資及福利費 -當期列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的折舊費和攤銷的大修理費 -庫存商品增加額中包含的分配進入的製造費用、生產工人工資 ±特殊調整事項特殊調整事項的處理,如果借:應付帳款、應付票據、預付帳款等(存貸類),貸方不是「現金類」科目,則減去,如果貸:應付帳款數、應付票據、預付帳款等,借方不是「銷售成本或進項稅」科目,則加上。
5、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的工資,福利費 +(應付工資期初數-期末數)+(應付福利費期初數-期末數)附:當存在「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福利費時,注意期初、期末及計提數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況,按下式計算考慮計算關系。本期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工資 =(期初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數) +(計提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計提數) -(期末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數)當題目只給出本期列入生產成本的工資及福利,期初無在建工程的工資及福利時,公式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的工資、福利費 +(應付工資、應福利費期初數-期末數) -(應付工資及福利費在建工程期初數-應付工資及福利費中在建工程期末數)
6、支付的各項稅費(不包括耕地佔用稅及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 =所得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應交稅金(增值稅-已交稅金) +消費費+營業稅 +關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 +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7、支付的其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剔除各項因素後的費用+罰款支出+保險費等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8、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不包括長期債權投資收回的利息) =短期投資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廣告內容,已被刪除)、到期收回) +長期股權投資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廣告內容,已被刪除)、到期收回) +長期債券投資收到的本金。
9、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 =長期股權投資及長期債券投資收到的現金股利及利息
10、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收到的現金 =收到的現金-相關費用的凈額(包括災害造成固定資產及長期資產損失收到的保險賠償)(如為負數,在支付的其它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
11、收到的其它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收到購買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及上述投資活動項目以外的其它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
12、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按實際辦理該項事項支付的現金(不包括固定資產借款利息資本化及融資租賃租賃費,其在籌資活動中反映)
13、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本期(短期股票投資+短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及手續費、傭金
14、支付的其它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購買時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 +購買時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及其它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5、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發行股票債券收到的現金 -支付的傭金等發行費用不能減去支付的審計、咨詢費用,其在「支付的其它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反映。
16、借款所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收到的現金
17、收到的其它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除上述各項籌資活動以外的其它與籌資活動相關的現(如現金捐贈)
18、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償還借款本金+債券本金
19、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支付的(現金股利+利潤+借款利息+債券利息)
20、支付其它與籌資活動有關現金 =除上述籌資活動支付的現金以外的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如捐贈現金支出、融資租賃租賃費)
二、實例解析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的編制
(一)基本原理 或許你不知道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加加減減是基於何種理由,這使得你不得不花很多時間去死背,但苦於項目太多,增減復雜,結果是越背越胡塗,仔細看看這篇解析,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將有助於你在短時間內掌握補充數據的編制方法。這印證那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假設企業計提存貨跌價准備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借:管理費用1000、貸:存貨跌價准備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0-1000=-1000元。由於上述分錄並未涉及任何現金資產,所以企業並未發生任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即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元。
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1000)企業也可能因資產價值回升而相應地結轉已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而結轉資產減值准備與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對凈利潤的影響相反,所以,對於轉銷的資產減值准備,應作為減項調整,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轉銷的資產減值准備
2、固定資產折舊假設企業行政部門計提固定資產折舊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1000
貸:累計折舊 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1000元,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1000)由於期初的累計折舊不影響當期的凈利潤,所以在編制現金流量表補充數據時,固定資產折舊項目應按當期實際計提數填列。
3、無形資產攤銷假設企業攤銷無形資產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1000
貸:無形資產 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1000元,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無形資產攤銷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無形資產攤銷(1000)同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長期待攤費用攤銷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4、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假設企業新增一筆待攤費用5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待攤費用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0,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5000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待攤費用的增加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5000)=凈利潤(0)-待攤費用的增加(5000)又假設企業僅攤銷待攤費用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1000
貸:待攤費用 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1000,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待攤費用的減少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待攤費用的減少(1000)若上述兩種情形同時存在,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待攤費用減少及待攤費用增加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5000)=凈利潤(-1000)+待攤費用減少(1000)-待攤費用增加(5000)=凈利潤(-1000)-待攤費用凈增加(4000)由此可見,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是指待攤費用凈減少(減:凈增加),一般情況可以通過該項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數與期初數相抵減獲得。
5、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假設企業預提行政部門固定資產修理費5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5000
貸:預提費用 5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5000元,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預提費用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5000)+預提費用增加(5000)假設企業行政部門以存款支付預提的固定資產修理費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借:預提費用1000、貸:銀行存款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0元,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000元。
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預提費用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1000)=凈利潤(0)-預提費用減少(1000)若上述兩種情形同時存在,不難得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預提費用增加及預提費用減少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1000)=凈利潤(-5000)+預提費用增加(5000)-預提費用減少(1000)=凈利潤(-5000)+預提費用凈增加(4000)由此可見,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是指預提費用凈增加(減:凈減少),一般情況可以通過該項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數與期初數相抵減獲得。
6、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假設企業處置一台設備,原價10000元,已提折舊4000元,售價5000元,無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此處只寫簡化分錄):
借:銀行存款 5000
累計折舊 4000
營業外支出 1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1000元。同時,企業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000元,但這5000元的現金流量屬於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與經營活動無關。因此,該筆業務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仍為0.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長期資產的損失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長期資產的損失(1000)若將上述固定資產的售價改為7000元,則不難得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長期資產的收益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長期資產的收益(1000)若企業在同一期間既實現處置收益、又有處置損失,則應按收益與損失相抵後的凈損益金額列示於該項目。另外,固定資產報廢也是固定資產清理的范疇,其核算與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是一樣的,因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固定資產報廢損失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
7、財務費用假設企業以存款支付金融機構手續費1000元,此外未發生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借:財務費用1000、貸:銀行存款1000 顯然,凈利潤=-1000元。由於支付給金融機構的手續費用屬於籌資活動的內容,故雖然企業發生現金流出1000元,但卻不屬於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故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財務費用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財務費用(1000)財務費用可以從損益表中獲得,但這里財務費用的內含是指因籌資活動而產生的財務費用。
8、投資損失(減:收益)假設企業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收到應確認為投資收益的現金股利1000元,此外無其它經濟業務發生,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1000、貸:投資收益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1000元。雖然企業收到1000元的現金,但這筆現金流入不屬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故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因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投資收益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投資收益(1000)若是投資損失,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投資損失。所以,該項目的填列金額可從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項目直接獲得。
9、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假設企業本期產生應納稅的時間性差異為1000元,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0%,企業已於當期將所得稅上繳,無其它經濟事項發生,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遞延稅款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為0元。企業卻因交納所得稅而產生現金流出300元,故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300元。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遞延稅款借項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300)=凈利潤(0)-遞延稅款借項(300)若產生遞延稅款貸項則正好相反,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遞延稅款貸項。在具體編制該項目時,應將遞延稅款的借項與貸項相抵後按凈額分析填列。
10、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假設企業本期銷售的產品成本為1000元,此外無其它經濟事項發生,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
貸:存貨 1000
若不考慮主營業務收入的影響,企業的凈利潤應為-1000元。但該分錄中並未出現現金資產,故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存貨減少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存貨的減少(1000)假設企業本期以存款購入存貨3000元,此外企業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事項,則企業應編制分錄如下:
借:存貨 3000
貸:銀行存款 3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為0元。但企業因購貨而支出現金3000元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故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300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存貨增加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3000)=凈利潤(0)-存貨的增加(3000)若上述兩項業務在同一期間發生,則企業的凈利潤仍為0元,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3000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存貨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3000)=凈利潤(-1000)-存貨的增加(3000)+存貨的減少(1000)=凈利潤(-1000)-存貨的凈增加(2000)因此,在具體編制該項目時,存貨的增加或存貨的減少均指存貨的凈增加或凈減少額。
11、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假設企業收回客戶以前期間的欠款1000元,引外企業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賬款 1000
顯然,企業的凈利潤為0.但企業通過收回欠款而獲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1000元,故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00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1000)=凈利潤(0)+經營性應收款項的減少(1000)同理可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增加在具體編制該項目時,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增加或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是指經營性應收項目增減相抵後的凈變化額。
13、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假設企業計提本期所得稅共計1000元,但並未上繳稅款,此外企業未發生任何其它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借:所得稅1000、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1000 顯然,企業的將利潤為-1000元。但由於企業並未支付該所得稅,企業未發生任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即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0.故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及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之間的關系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0)=凈利潤(-1000)+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1000)同理可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可見,在具體編制該項目時,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或經營性應付項目的減少是指經營性應付項目增減相抵後的凈變化額。

閱讀全文

與透過現象看本質現金流量表編制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梵大集團股票 瀏覽:454
武漢吳楚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895
交行工資理財 瀏覽:628
全國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295
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被接管 瀏覽:953
收購請求權行權價格 瀏覽:161
信託混凝土 瀏覽:76
1萬塊投資 瀏覽:79
期貨與長期合同的差別 瀏覽:70
瑞士做信託 瀏覽:460
旗下有期貨公司的證券公司 瀏覽:468
股票小鱷魚 瀏覽:176
基金001856今日凈值 瀏覽:307
交易性金融資產視頻 瀏覽:72
可供出售非貨幣性金融資產 瀏覽:309
融資租賃公司和銀行 瀏覽:714
鑫盛貸款客服電話 瀏覽:303
美國天使投資集團 瀏覽:774
網上說外匯 瀏覽:494
融資收購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