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中的重點指標分析:
(一)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和中長期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企業債務償付的壓力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一是一般性債務本息的償還‚如各種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和各種短期結算債務等;二是具有剛性的各種應付稅款‚企業必須償付。企業償債能力主要財務指標有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是評價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流動比率過低‚企業可能面臨清償到期債務的困難;流動比率過高‚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率低‚存貨積壓‚周轉緩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反映了企業的資產對債務的保障程度。比率越小‚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應小於50%‚即負債應小於所有者權益‚該比率針對不同的行業標准有所不同。
(二)獲利能力指標分析。
企業必須能夠獲利才有存在的價值‚建立企業的目的是贏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綜合能力的目標。作為投資人‚主要關注的是企業投資的回報率。而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關心的是企業股息、紅利的發放問題‚對於擁有企業控制權的投資者‚則會更多地考慮如何增強企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追求長期利益的持續、穩定增長。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毛利率和資本金利潤率。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收入)指標反映每1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能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利潤。一般來說‚銷售毛利率越高‚反映主營業務獲利能力越強‚主營業務的市場競爭力越強。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可以衡量資產的使用效益‚從總體上反映投資效果。一個企業的資產獲利能力如果高於社會的平均資產利潤率和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企業就會更容易的吸收投資‚企業的發展就會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三)營運能力指標分析。
營運能力的作用表現為對各項經濟資源的價值即資產周轉率與周轉額的貢獻上‚然後通過這種作用而對增值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講‚營運能力不僅決定著公司的償債能力與獲利能力‚而且是整個財務分析工作的核心所在。通過營運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以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也可判斷其是否具有獲利的能力。衡量營運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資產周轉速度指標和固定資產周轉指標。其中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指標有:流動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天數指標。前者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凈額同平均流動資產余額的比值‚即企業本年度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後者是用時間表示的周轉速度‚稱為平均流動資產回收期。流動資產周轉率指標為正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比率越高‚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流動資產周轉天數為反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指標數值越低越好。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固定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凈額同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是用以衡量固定資產利用效率的一項指標。該指標為正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固定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較多‚固定資產利用效果較好。
(四)發展能力指標分析。
發展能力是指企業未來年度的發展前景及潛力。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主要有:營業收入增長率和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等。營業收入增長率是指企業本期營業收入增長額同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情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若大於0‚表示企業本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該指標若小於0‚表示企業產品不適銷對路、質次價高、市場份額萎縮。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表明企業利潤連續三年的增長情況與效益穩定的程度。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積累越多‚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