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怎麼用公式選出股價在30天線和60天線上面,並且30天線在60天線上面的股票
ma(c,30) >= ma(c,60) and close>=ma(c,30)
⑵ 求通達信公式:股價不大於13天線的5%
C<=MA(C,13)*1.05;
⑶ 跪求大智慧選股公式: 60天線大於120天線,股價大於5.10.20.30.60.120天線
跪求大智慧選股公式: 60天線大於120天線,股價大於5現在最便宜的股票才2元多,你買100股也才200多元。內炒股是利潤和風險容的綜合體,這兩項都很高,別想著只掙錢不虧損的事,什麼事都有可能。你為了只顧自己的前程,你
⑷ 股價120天線上穿250天線之後,120天內macd 2次金叉發出買入信號。(求大智慧公式)
SHORT:=9;MID:=12;LONG:=25;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
MACD金叉:=CROSS(DIF,DEA);
MACD1次日:= BARSLAST(MACD金叉);
MACD2次日:= REF(MACD1次日,MACD1次日+1)+MACD1次日;
均線金叉:= CROSS(MA(C,120),MA(C,250));
均線金叉日:=BARSLAST(均線金叉);
XG: MACD金叉 AND MACD2次日<均線金叉日 AND 均線金叉日<120;
⑸ 什麼是60天線
60天線戰法
(一)股價在低價區時。
所謂低價區,是指股價處在中長莊主力(注意,是中長庄,不是短庄。下同)的收集區間,直觀一點說,就是在一個最明顯波段,最低點起計50%左右的范圍內。這種情況下,60天線附近就是主力的成本區間,因為主力收集期一般需要50天以上。主力收集完成後,絕大多數有一個殺盤的過程,殺盤的目標低點,多數在60天線至成本區間之間。
所以,操作策略:在低價區,當股價回調到60天線時,可以分批買入,越跌越買;如沒有時間和耐心,可以一次全倉買入。買入後,往下繼續回調的幅度不會大於10%,往上的空間,中線持倉肯定不少於50%。這是低風險、高收益、高效率的買進時機。
實例:0068主力3月28日收集完畢,往下殺盤。5月10股價跌破60天線6.36元。這時可以開始買進,最低跌進5.7元。以60天線6.36元作為買入價計,持倉4個月,收益41%,持倉8個月,收益72%。
(二)股價在中價區時。
所謂中價區,是指股價處在主力殺盤完成,向上拉升,升幅未達主力成本50%的范圍內。在中價區,由於主力震倉洗盤或受大市回調影響等因素,股價拉升沒有一步到位,而是中途調整,調整的目標位置,一般也在60天線附近。
所以,操作策略:在中價區,當股價回調到60天線附近時,可以密切關注。如果股價不破60天線,有效回升(什麼叫有效?一般結合量、圖形及大盤形勢觀察,實戰中主要依賴個人的看盤經驗),可以買進。如果股價破60天線,做中線的,可以在靠近主力成本區時加倉;做短線的,待其重新有效站穩60天線時跟進。這是中風險、中低收益、高效率的買進時機。
實例:0068在5月18日殺盤完成回升,6月12日又回跌到60天線6.75元,這時股價距主力成本價10%,中線可加倉;短線在三天後5日線與10線形成金叉時買進。
(三)股價在高價區。
所謂高價區,是指股價處在主力本價的50%以上區域。在沒有出貨跡象時,主力震倉洗盤位置可能在60天線附近。
所以,策略操作:在60天線附近震倉完畢有效企穩,向上放量拉升時跟進。這里特別要注意三點:一是短線操作,中線不參與。二是高風險區域,獲利目標不能太高,隨時准備開溜。三是可能是最瘋狂的一段行情。這是高風險、有效率而難以確定收益的買進時機,適合短線高手參與。
實例:0068在10月25日重新企穩60天線,11月10日放量創新高,為短線買進時機,當天收盤價9.16元,6天後達10.99元,升20%。
(四)股價在超高價區。
所謂超高價區,是指股價在主力成本的相當升幅以上,特別是100%以上(超高價區要結合具體個股,憑經驗自己把握。因為莊家有強弱,沒有基本幅度可確定)。在這個區域,如果股價有效跌破60天線,一般都已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橫盤震盪,主力的貨也出得差不多了。
所以,操作策略:股價在超高價區經過一段橫盤而跌破60天線,不管是短線還是中線,都不要有幻想,趕快出貨,走吧,走吧。
實例:600159在8月29日跌停破60天線,為最後的出逃時機。也有跌破60天線而又上的例子,600102在9月6日跌破60天線,幾天後卻重拾升勢,再升40%。後悔嗎?後悔在9月15日放量站穩60天線時買回來;不後悔就買另一隻在主力成本區內的股票。我看還是心態平穩,不後悔的好。
(五)60天線與5日線、10日線結合使用。
當股價處在60日線之上時,每次5日線和10線的有效金叉都是短線買進時機。當股價處在60日線之下時,每次5日線和10日線有效死叉都是短線賣出時機。
寫好以上文字,有幾點啟示:
啟示一:股市無秘密。趨勢提供操作根據,揭示操作戰略。掌握趨勢理論足以闖盪江湖!
啟示二:股市無絕招。60天線很簡單。但最簡單的,其實也就是最管用的東西。無招勝有招!
啟示三:股市無高手。致勝的關鍵是,自己相信自己,並嚴格地、持之以恆地執行!
啟示四:股市無感情。千萬不要對某隻股票產生感情,老是覺得她很好,該出手時一步三回頭,多數會誤事!
啟示五:股市無絕對。所以防範風險第一。可靠的內部消息可以確認主力是否已介入,但操作策略要自己把握。寧可錯過,決不做錯!
啟示六:懶漢最長命。永遠只買處於主力成本區內的股票,每年只買賣一兩次的懶漢,笑得最後!
http://tieba..com/f?kz=196736960
⑹ 求求您幫忙弄個股價漲到18天線,然後跌下來,跌破多空布林下軌的選股公式
可以編寫股價漲到18天線後,跌破多空布林線下軌的選股公式,但這可能存在多次跌破的情況,是選首次還是只要跌破就可以.
例如下圖選的是漲到18天線後首次跌破空布林線下軌的選股公式效果圖。
⑺ 股價大概在什麼位置拋好
股價上漲到達你的目標價位後,出現放量滯漲的跡象時拋出,或者下跌到你的止損位時拋出.
⑻ 老師,你好,我想做個國信證券均線預警程序,要求:日線10天線大於60天線時,股價盤中下破40天線
{主圖標記}
MA10:MA(CLOSE,10);
MA40:MA(CLOSE,40);
MA60:MA(CLOSE,60);
XG:=MA(C,10)>MA(C,60) AND L<MA(C,40) AND C>MA(C,40);
DRAWICON(XG,L*0.96,7);
==================
{日線10天線大於60天線時,股價盤中下破版40天線---選股公權式}
XG:MA(C,10)>MA(C,60) AND L<MA(C,40) AND C>MA(C,40);
⑼ 跪求:股價不大於n天線的n%,股價跳空低開n%以及當日跌幅大於n%和股價小於n天均線平倉
你寫的不清楚啊。
是同時滿足所有條件嗎?
怎麼還有平倉呢?是寫選股條件還是交易系統啊?交易系統么還要開倉條件的哦。
⑽ 五天線,十天線,二十天線....和股票升跌有什麼關系
助漲助跌。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股價從平均線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線也開始向右上方移動,可以看做是多頭支撐線,股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自然會產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線向上移動速度較快,中長期平均線回上移動速度較慢;
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平均成本增加,賣方力量若稍強於買方,股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便是買進時機,這是平均線的助漲功效,直到股價上升緩慢或回跌,平均線開始減速移動,股價再回至平均線附近,平均線失去助漲效能,將有重返平均線下方的趨勢,最好不要買進。
反過來說,股價從平均線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線也開始向右下方移動,成為空頭阻力線,股價回升至平均線附近,自然產生阻力,因此平均線往下走時股價回升至平均線附近便是賣出時機,平均線此時有助跌作用。
直到股價下跌緩慢或回升,平均線開始減速移動,股價若再與平均線接近,平均線便失去助跌意義,將有重返平均線上方的趨向,不需急於賣出。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由於MA的上述四個特性。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
移動平均線按時間周期長短分為:短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長期移動平均線;按計算方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加權移動平均線,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MA)。
(10)股價出F多l大天線擴展閱讀:
10日線
以10日線為例,將10日所有收盤價格相加,除以10得到第一個平均值設為A,A就是10日線中第一天的數值;
第二天的計算方法則是,(A乘以10+第二天的收盤價-第一天的收盤價)÷10=第二天的數值。第三天的計算方法依次為A乘以10+第三天的收盤價-第二天的收盤價)÷10=第三天的數值……
算術移動平均線
所謂移動平均,首先是算術平均數,如1到10十個數字,其平均數便是5.5;而移動則意味著這十個數字的變動。假如第一組是1到10,第二組變動成2到11,第三組又變為3到12,那麼,這三組平均數各不相同。而這些不同的平均數的集合,便統稱為移動平均數。
舉例說明:某股連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分別為:(單位:元)
8.15、 8.07、 8.84、 8.10、 8.40、 9.10、 9.20、 9.10、 8.95、 8.70
以五天短期均線為例:
第五天均值=(8.15+8.07+8.84+8.10+8.40)/5=8.31
第六天均值=(8.07+8.84+8.10+8.40+9.10) /5=8.50
第七天均值=(8.84+8.10+8.40+9.10+9.20)/5=8.73
第八天均值=(8.10+8.40+9.10+9.20+9.10)/5=8.78
第九天均值=(8.40+9.10+9.20+9.10+8.95)/5=8.95
第十天均值=(9.10+9.20+9.10+8.95+8.70)/5=9.01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移動平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