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宏力面試很難過么我是大專畢業
請問學啥專業的
⑵ 「華虹宏力半導體有限公司」是國企嘛
華虹宏力半導體有限公司不是國企,企業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華虹宏力半導體有限公司全稱為: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057674532R
注冊資本:782857.775900萬人民幣
成立日期:2013年01月24日
登記機關:上海市工商局
住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祖沖之路1399號
經營范圍:集成電路產品有關的設計、開發、製造、測試、封裝,銷售集成電路產品及相關技術支持,銷售自產產品。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2)上海宏力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1、經營項目的說明:
研發及製造專業應用的200mm晶圓半導體。尤其是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及功率器件。
2、公司的技術組合:
包括RFCMOS、模擬及混合信號、電源管理及MEMS等若干其他先進工藝技術。利用自身的專有工藝及技術,公司為多元化的客戶製造其設計規格的半導體,客戶包括集成器件製造商,及系統及無廠半導體公司。考慮到工藝的性能、成本及製造良率,公司亦提供設計支援服務,以便對復雜的設計進行優化。
3、產品應用:
目前公司生產的半導體可被應用於不同市場(包括電子消費品、通訊、計算機及工業及汽車)的各種產品中。
⑶ 上海宏力半導體和華虹NEC到底是真合並還是假合並啊
員工不知道,人家是產業整合,自己還沒完全搞定還管你員工怎麼樣啊?
看下面的新聞:
華虹NEC、宏力合並 春節前拍板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台北報導】2008.11.30 02:42 am
大陸第二大的上海華虹NEC重新與上海宏力合並有譜,明年春節前可拍板。業界再傳出,大陸可能動用政府力量,主導中芯收購合並後的華虹NEC與宏力,變成「三合一」;但業界擔心,此一合並恐對晶圓代工8吋成熟製程市場價格有直接沖擊。
大陸媒體指出,上海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證實,上海華虹NEC和上海宏力整合,已得到上海市政府支持。蔣守雷更表示,新整合計畫已在兩三個月前啟動,如果進展順利,明年春節前能夠敲定。他指出,這種整合不是簡單的並購概念,晶片業需要規模效應,更多是從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的角度來考慮決策。
一旦華虹NEC與宏力整並,不但是晶圓代工界第一樁合並,也比DRAM界先整並,業界更傳出,剛獲得北京大唐電訊入股的中芯國際,可能是大陸下一波整合的對象,大陸希望透過政府力量,進行內地有史以來的最大三合一案,最後可能以中芯為主體。
華虹NEC和宏力均為上海較早的晶片代工廠。華虹NEC擁有兩座8吋晶圓廠,月產能約6萬片;宏力目前月產能約為3.5萬片;中芯國際成立後,一度在8吋晶圓廠擴大投資,使兩家競爭力減弱,中芯後來往12吋投資研發,還與四川、武漢、深圳等政府合作,透過代管模式投資12吋廠房,但中芯、華虹、宏力三家至今仍虧損。
業界認為,擁有北京政府出資的大唐電訊入股中芯,加深中芯的中資色彩後,華虹NEC與宏力一旦合並,三家公司透過當地政府力量推動整合,並非不可能。分析師認為,中芯是大陸在半導體的樣板企業,也擁有最先進的12吋晶圓廠,若將華虹NEC與宏力整並,產能的市佔率可能超過特許,但要怎麼發揮一加二大於三的效益,才是整並重點。
【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宏力半導體本周二(2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與華虹NEC整並,全球半導體不景氣,這是大陸首宗晶圓代工廠的整並案例。有關人士透露,整並後,上海聯合投資仍是最大的股東,宏力董事長將由華虹NEC董事長張文義出任。
⑷ 華潤上華和上海宏力哪個好些
所以上華的2廠一直處於等待狀態,直到2007年,華潤集團重金購買無錫Hynix的8寸DRAM生產線,由於上華無力購買,只有從自己母公司華潤集團手中租賃設備進行安裝調試生產。該條線曾接受過TSMC
fab10的考察,出價約在1.3億美元左右且不被TSMC評估團看好,反而被華潤集團閃電般買下。因此埋下固定資產過大,折舊過高,長期無法盈利的巨大隱患,如前所述,作者認為整個華潤集團的半導體業務將因此遭受慘重打擊,同時也拖累上華已有6寸線的發展。
目前無錫華潤上華員工總數898人,比2006年減少123人,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員工比例約14%,估計2006年被深圳方正、西安西嶽、天津中環延攬了不少,人員流失問題看來比較嚴重。由於Hynix的設備也是做內存為主,上華的工程師雖然動手能力高於上海同行,但改造成多種產品方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比較麻煩的挑戰。綜合各種情況,作者對此不看好這話原地址在哪?CSMC就898人?
⑸ 在上海華虹宏力出來的一線員工還能再面試嗎
出來的一線員工呢?是可以再次進行面試的
⑹ 上海華虹宏力製造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了嗎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昨天上市的,和宏力算它子公司吧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