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政府出錢救股市

政府出錢救股市

發布時間:2021-06-12 19:16:46

⑴ 政府為什麼要救股市

股市跌了,股民沒錢了,股民去跳樓了,對社會影響不好
股市跌了,股民沒錢了,股民打砸搶了,對社會治安不好
股市跌了,股民沒錢了,股民不消費了,對經濟發展不好

所以要救

⑵ 問股市中政府如何救市

降稅、限制大小非 央企重組、平準基金、加大社保基金入市多了去了,現在不要奢望政府救市。

⑶ 不是說政府出來救股市嗎今天的基金股票為啥不漲反降

空頭已經在上周五部分出倉分錢去了,現在市場信心不足,不管是私募公募還是基民散戶,大家都是抱著送死你去,賺錢我來的思想,政府1200億資金尚入市不足500億,而同時空方目前力量超過萬億,不是一個量級,所以目前多頭試探性的進攻被空頭擊破,造成市場信心難以凝聚,大量股票高開低走甚至跌停,振幅超過15%,所以建議哥們目前高拋低吸,輕倉為主,等形式明了再說吧。

⑷ 政府出手救股市就一定會成功嗎

十九大不是說了現在和未來中國是新時代嗎?!幹嘛還去糾結過去呢?再說了糾結過去對自己的投資收益沒有一點幫助,所以我們用有限的精力去糾結過去不如把時間、智慧、經驗放在研究個股上。我們只有投資對路了,才會有收益呀!是這理嗎?

⑸ 為什麼國家注資可以救股市

1。注資作用是沒有必要的。
2。市場自有規律性是無法改變的,美國去年注資了現在還不是一樣的跌?注資也就是說政府幹預了還不如不管,因為越管越亂。
3。比如國內的5.12地震,管理層當日收盤後就不讓基金賣股票,可是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讓很多投資者虧損了很多。股票要跌誰也擋不住。

⑹ 中國政府為何不出手救股市自己生出的孩子就只管榨乾它,讓股市半死不活,為什麼為什麼國外的股市就那

證監會就是一群渣子。
中國股民真是太可憐了。

⑺ 政府如果把錢投入股市去救市,就如同往老鼠會里投錢,結果政府也加入了傳銷,就是把大家的錢糟踏了!要救

現在的股市被所謂專家的餿主意弄得不倫不類,坑害的是中小股民,好了大戶和國外炒客。這些專家真是可惡至極。

⑻ 政府什麼時候挽救股票市場

救肯定會救,不過救的是經濟不是股票市場. G7宣布「G7將採取果斷行動並且使用一切手段穩定金融市場和恢復信貸流動從而支持全球經濟增長。(之後歐洲宣布通過2萬億的救市資金,請注意!!現在美國通過的那8500億資金成了空頭資票,難保不會這兩萬億也是這樣,美國國內拿不出錢准備已經考慮逼中國出錢救市,都這種情況了後面的救市資金數據再大也是口頭利好無法兌現,請謹慎相信,全球股市暴漲一天後的連續下跌已經表明了現實的風險巨大)」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次貸危機涉及的負債額超過3萬億美圓,後續陸續有企業破產累加負債值無法避免)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美國勞動部公布最新數據,9月份數據出現下滑,這說明實體經濟有很大的問題。現在美國的房價預計還有40%的下跌空間,消費投資情況不好,這可能拖累銀行業的次貸情況繼續惡化把美國這次8500億美圓的救市資金抵消了。而且巴菲特雖然有逐漸建倉動作但是也強調他自己也無法確認全球性熊市的底部在哪裡,一年還是兩年.所以趨勢投資者對安全要求高的人還是迴避風險,持幣觀望. 而銀監會劉明康表示中國19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已經超過9%,風險累積明顯,而房貸總規模不及去年的1/3,顯示從緊的態度已經得到貫徹,而地方政府的救房市政策雖然中央一直沒表態,但是根據網路投票結果顯示超過80%的人認為不該救市,因為房價泡沫現在還是高位階段,並不是真實需求的反應,是炒房團以前留下的傑作.所以,地產業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中央政府表態不支持救房市,那地產股受當其沖,可能再次面臨崩潰的情況,投資者注意潛在的風險.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印花稅行情這幾周交易日機構凈減倉300近億(還沒算大小非的)! 散戶資金被套牢超過1500億!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之前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看低1500隻是時間問題. 大盤曾經在10月13日誘多,14日就破位了,現在破位後大盤已經連續在5日線下小幅度震盪走低了3個交易日了,請注意這種走法,在之前反復上演超過5次,已經成了熊市的典型走法了,如果連續很多個交易日被5日線壓制震盪走低,一旦無法選擇突破向上突5日線\10日線,那投資者還會在信心崩潰的情況下迎來再次大跌,而不是很多股評所說的離底不遠大膽建倉。大盤在有在短時間內放量突破並站穩5日10日線,才有看高2300壓制區域的機會,如果機構繼續維持減倉態勢,我不認為有繼續迎來中級行情,大行情是機構做出來的不是散戶,關注後市的機構動作吧! 9月「大非」減持數量為1.47億股,小非」9月的解禁數量為1.58億元,但減持數量卻高達3.05億股,說明此前解禁未賣出的「大小非」紛紛選擇在9月出逃。救市行情成出逃良機.對比這幾個月的股市走勢,能清晰得出一個規律:行情好,走勢穩,大小非跑得就越多;反之,則減持少。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⑼ 政府為什麼應該救股市

股市下跌對企業有非常重要的間接影響.
1、需求減少,企業贏利能力下降。股市漲跌具有「財富效應」,當股票漲到6000點,你的財富增加到100萬的時候,你每年花10萬也不覺的有什麼不好,如果股票跌到1500點,你的財富劇降到50萬甚至25萬(具體要看股票資產在你總資產的比例了),你很可能每年消費就減少到5萬3萬甚至更少。當採取這樣行動的人越多,社會總需求就減少的越多,企業的贏利能力就下降的越快。
2、企業贏利能力下降,銀行信貸收縮。銀行貸款,主要是分析借款人未來的收入情況確保有還債能力,如果企業贏利能力下降,銀行就會拒絕貸款,從而減少社會總投資。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凈額。如果消費、投資都大量減少,政府投資和出口凈額又沒有大幅提高的話,GDP將出現負增長,經濟陷入衰退。
股市的暴跌,對實體經濟的傷害,其實比上述更大,因為信用社會以及發達的金融體系具有放大作用。現代經濟早進入了信用經濟時代,你可以打聽打聽家門口的超市、電器城等商業企業,他們採用的都是賒銷、代銷方式,也就是說先拿貨銷售完成後再付款的模式,如果其股票暴跌,將對其信譽造成巨大傷害,供貨商可能會停止供貨,要求實付實收,從而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企業也可能在繼續贏利的情況下破產!而發達的金融體系所具有的放大作用在本次次貸危機中得到「完美」體現。次貸危機本身就是金融體系自己創造的,投資銀行利用自己基本上不受監管的「優勢」,買入商業銀行的房貸債券,從而鼓勵了,商業銀行放大膽子發放房貸,滿足資格的貸完了,就找不滿足資格的,反正風險由別人扛著,於是出現了「次級房貸債券」。投行為了規避風險又找來保險公司上保,評級機構評級,再賣給廣大的投資者,很有趣的是這些買家中「竟然」包括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本身!於是,一旦買房者還不起錢,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投資者都面臨巨大的損失,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很幸運的是,中國的金融市場沒有美國發達,暫時不會發生這樣的故事。但是在中國同樣也能放大股票暴跌的損失。比如說,公司利用股票做擔保向銀行貸款,銀行可能會按抵押股票的市價的50%或者更多放貸,一旦股票暴跌75%,公司可能就放棄贖回,從而造成銀行的虧損。
綜上所述,保持股市的穩定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政策選擇。

閱讀全文

與政府出錢救股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6個5g主題基金 瀏覽:770
基金持有人結構 瀏覽:376
金口訣股票 瀏覽:458
琴行融資 瀏覽:694
沒有期貨保證金中心密碼 瀏覽:282
首京建投基金 瀏覽:588
定海針股票 瀏覽:104
9000肯先令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21
張裕a投資者關系 瀏覽:907
股票質押率怎麼算 瀏覽:595
中核香港基金 瀏覽:640
融資線如何看 瀏覽:42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會計分錄 瀏覽:943
投資者保護局季 瀏覽:489
霸王股票價格 瀏覽:691
大學生貸款好夏款平台有哪些 瀏覽:103
215美金合多少人民幣 瀏覽:156
融資問題緒論 瀏覽:215
2019年5月13日柴油價格 瀏覽:464
如何總結申請融資的企業情況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