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石化總經理陸

上海石化總經理陸

發布時間:2021-06-12 19:51:20

⑴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什麼行政級別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國家級行政級別。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也就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所指的中央企業。是國家直接出資組建的國有法人和經濟實體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組成部分。

(1)上海石化總經理陸擴展閱讀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

⑵ 上實發展的管理團隊

陸 申:董事長
男,1956年出生,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歷任共青團上海市委秘書長、上海城市酒店董事長、上實置業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上海實業聯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上海遠東國際橋梁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現任上海上實湖濱新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上實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華新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上實置地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季 崗:副董事長、總裁
男,195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高級經濟師。歷任閘北區服務公司副書記、副經理,中亞飯店總經理,上海不夜城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閘北區人民政府商委、經委主任,上海實業東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上實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總裁,上實地產板塊副總裁,上實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香港天廚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本公司總裁。現任本公司總裁。
唐 鈞:董事、副總裁
男,1967年出生,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審計師,注冊會計師。曾任上海審計局主任科員,上海審計局外資處副處長,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審計部總經理,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計財部副總經理,現任本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裁。
潘瑞榮:董事
男,1954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曾任上海手工業局宣傳處主任科員,上海市工業黨委宣傳處副處長,上海申日物產公司總經理,上海國際株式會社上海代表處副首席代表、海外事業部部長,上海國際株式會社董事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副總經理,上海國際(歐洲)集團公司副總裁、總裁,現任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王立民:獨立董事
男,1950年出生。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司法考試協調委員會協調委員、「法治浙江」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律師培訓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法制宣講團高級講師、上海市政治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法理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和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中信正義律師事務所律師等職,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閘北區、奉賢區、黃浦區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員,曾任上海東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吳大器:獨立董事
男,1954年出生,大學本科,教授,注冊會計師,上海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助教,見習律師、上海電力學院副教授,系副主任、上海電力學院副院長。現任上海金融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會計學會金融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金融法制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特約審計員、上海市會計學會理事、上海市高校會計學科教研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盟中央委員兼上海市區工作委員會主任、浦東新區區委主委、東方國際創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張泓銘:獨立董事
男,1945年5月出生,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建設部專家委員會成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房地產行業協會顧問、上海社會科學院房地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房地產研究》季輯主編,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朱萬毅:監事長
男,1952年出生,中共黨員,碩士。曾任上海輪胎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黨委副書記,上海市綜合經濟黨委辦公室主任,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現任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駐滬辦事處首席代表、行政辦公室總經理、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
陳傳麟:監 事
男,1951年出生,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曾任上海第三印染廠勞資科副科長,上海海外公司人事處處長助理,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海外服務部助理總經理,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助理總經理。現任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助理總經理。
王利華:監 事
男,1963年出生,本科,MBA,高級會計師。歷任上海上標(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處長,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計財部副總經理,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監事。現任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本公司監事。
呂清遠:員工監事
男,1956年出生,大學,工程師。歷任中企房屋裝修公司副經理、代經理,上實置業集團(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本公司監事。現任上海實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上實南開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本公司監事。
盛志豪:員工監事
男,1955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會計師,經濟師。歷任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公用事業部計劃財務科科長、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水廠財務科科長、上海石化水務有限公司財務部主任,上海實業東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總經理,本公司監事。現任本公司審計部總經理,本公司監事。

⑶ 感動石化人物評選前30名候選人有誰列舉一兩位

近日,中國石化報社舉辦的「長城潤滑油杯」第二屆「感動石化」30位候選人評出。他們是中原油田宋麗萍、茂名石化張恆珍、江蘇油田田明、西南油氣分公司劉言、山東石油王忠英、湖北石油楊玉琳、勝利油田薛梅、勝利油田吳吉林、新疆石油穆合塔爾·沙吾提、海南煉化彭光勤、燕山石化谷長吉、廣東石油黃素銀、上海石化潘衛忠、安徽石油竇德年、四建公司胡道德、石油工程公司吳漢川、潤滑油公司劉洪忠、江漢油田葉明、石油工程公司吳超、中原油田宋保健、洛陽石化呂向軍、儀征化纖蔣超、華北石油局梁文龍、鎮海煉化張怡、濟南分公司李壽年、北京化工研究院戴偉、齊魯石化張方興、金陵石化陸鵬宇、國勘蘇丹公司田茂彬、貴州石油楊德鳳。
宋麗萍:寒冬里燒旺萬盆火
宋麗萍是中原油田第十社區管理中心濱河管理站書刊管理員。1998年春天,27歲的她走進鄉鎮敬老院義務為老人洗衣、縫被。從那往後,她一連幹了16年「傻事」。

當初一些嘲笑她「傻 」的人,後來成了和她一樣的「傻子」。

今天,她的「傻子團隊」——宋麗萍志願服務隊隊員超過了500人!

去年9月26日,宋麗萍喜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盟城社區腎病患者周月莉與母親相依為命。2009年冬天,她生病住院。宋麗萍捐出2000元錢,還抽空去陪護。小周疼得不能下床,宋麗萍就抱著她上衛生間。

中原油田基地東北角有家培障園,那裡住著十幾名殘障兒童。十幾年裡,宋麗萍不知往那裡跑了多少趟——不是給孩子們送衣服、文具、食品,就是領著他們玩「老鷹抓小雞」「小火車跑得快」……草莓、櫻桃一上市,宋麗萍就買上幾兜子,送給孩子們嘗鮮。

16年裡,宋麗萍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和1.6萬毫升鮮血。她的志願服務隊與66戶特困家庭結成幫扶對子,給158名空巢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為15名重症患者募捐50餘萬元醫療費,向黃河灘區小學贈送了1萬多冊圖書。
田茂彬:播下海外創業種子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勘公司員工田茂彬被派駐科威特工作。

隨後的歲月里,田茂彬輾轉征戰於印尼、阿爾及利亞、蘇丹等地。在阿爾及利亞,他帶領團隊奮戰在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油田現場。這里是著名的「三多」地帶:高溫天氣多,至少半年每天氣溫在40攝氏度以上;沙塵暴多,颳起來遮天蔽日;蒼蠅多,在外站立幾秒便滿臉都是。

頂著酷熱,田茂彬和大家拉起鐵絲網,支起活動板房,實施混相驅先導試驗。為了對付無孔不入的沙塵,他們只有將濕毛巾捂在口鼻處才能睡覺。

2008年,田茂彬來到蘇丹,擔任國勘蘇丹公司總經理。2012年4月,蘇丹和南蘇丹爆發武裝沖突。田茂彬犯了愁:「中方員工全撤了,勢必影響關鍵崗位工作,怎麼進行生產?」田茂彬提出「減少人員、完善預案、做好應急准備」的建議,並得到上級支持,避免了人員全部撤離給項目帶來的損失。

海外征戰14年,田茂彬記不清在異國他鄉度過了多少個節假日。有一年除夕,他還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南北蘇丹解決石油爭端談判的會場上忙碌著。電視里傳來春節聯歡晚會的零點鍾聲時,吃一碗清水煮的面條,就成了他這一年的年夜飯。

⑷ 足智多謀,事到功成是做什麼意思

談到香港企業的兼並收購,不能不提到一位叱吒風雲,足智多謀的干將,自80年代中期以來,香港幾乎所有著名的大收購事件背後,都閃現著他的身影。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集資的活動,如廣船國際、上海石化、四通、中旅國際、中國海外、海虹集團等在大陸聲名顯赫的大公司,均由他和他手下的集團安排在香港上市,另外,中信泰富的歷次收購也均由他充當顧問,他就是香港證券界的「神奇小子」梁伯韜。他任董事總經理的百富勤集團成立不到三年便躍居香港十大投資銀行之列,成為全港第三大證券公司。

梁伯韜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80年開始先在著名的獲多利公司幹了5年財務工作。1985年,梁轉至花旗銀行的萬國寶通國際工作。1988年9月,梁離開萬國寶通創辦了百富勤融資公司。百富勤在梁伯韜的帶領下,成立半年多就收購了香港老牌地產企業廣生行,隨後又兼並了泰盛發展和加怡證券,開始了飛速發展的過程。其中,收購泰盛成為百富勤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

泰盛原來是一家地產公司,因而它一直擁有物業和租金收益。成立於1972年,在隨後幾年的地產低潮中,逐漸經營起證券投資。在著名炒股專家,人稱「香帥」的董事局主席香植球領導下,泰盛在80年代的香港聲名大噪。泰盛在發展過程中,屢次遇到罕見的股災,但由於香帥領導有方,泰盛不僅成功地生存下來,還不斷地發展壯大,比如1987年大股災後,恆指下跌16%,而泰盛的盈利反比1987年增長1倍以上,達1.28億港元,可見香帥名不虛傳。然而進入90年代,香植球看淡股市,有意退出江湖,於是產生了出售泰盛發展的念頭。這個機會,對於對香港股市前景充滿樂觀態度的梁伯韜來說,不啻是個天賜良機。因此,人們開玩笑說,百富勤收購泰盛,真有點冷手揀了個熱煎餅的味道。

1990年2月28日,百富勤與泰盛發展主席香植球及其家族達成協議,以每股2.5港元購入泰盛面值0.10港元的股份1.9億余股,價格比前一日收市價高5.3%,共值4.78億港元,占泰盛已發行股份的34.9%。香植球辭去泰盛主席兼總經理職務。由百富勤主席杜輝廉接任主席,董事梁伯韜出任泰盛董事總經理。

當時港報的《股經》報導說,香植球終於退出股壇,新接手者為後起之秀百富勤,交易猶如老少第一號人物的相互交替,無怪乎特別惹人關注。並對這次收購雙方十分推崇。這里老一輩的第一號人物指的是香植球。而新一代第一號人物便是指百富勤的梁伯韜。

收購後,1990年5月23日,泰盛向最終控股母公司百富勤國際以2.6億港元收購百富勤融資及百富勤證券兩公司以實現百富勤的「借殼上市」過程。此時的收購完成後,泰盛改名為百富勤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泰盛改組為百富勤投資後,梁伯韜又於1991年4月對集團內部公司控股關系進行重組。主要是將廣生行與百富勤投資的母子控股關系顛倒過來,原來關系是最終控股母公司百富勤國際,控有子公司廣生行34.9%股權,廣生行則控有孫公司百富勤投資34.9%股權。現在,由百富勤投資以3.42億港元向母公司百富勤國際購入其所持廣生行的34.9%股權,同時百富勤國際則以5.08億港元向廣生行購其所持百富勤投資的34.9%股權。另外,重組完後,廣生行將向百富勤投資購入所持麗港城商場40%股權而加以全資擁有。這樣,母公司百富勤國際控有的兩間上市公司的控股關系成為直接控有子公司百富勤投資,透過百富勤投資控有孫公司廣生行。子公司以財務投資業務為主,成為一隻金融股,孫公司以物業投資業務為主,成為一隻地產股,眉目清楚,架構分明,關系暢順,各展所長。

百富勤投資改組成功後,一面將泰盛原來大部分投資物業出售給長實套現,以增加營運資金,並與廣生行合作向長實購入麗港城商場,並全資劃歸廣生行經營,一面積極發展新的外匯期貨和商品服務,奉行直接投資方針,對亞太區有發展潛力、前景良好的公司、物業發展項目及特殊投資機會進行投資,作為長線持有。這樣,百富勤既作為直接投資者,又擔任財務顧問,提供全面財務服務;同時,由於公司客戶包括各行各業,又可以為不同客戶間穿針引線,使客戶與投資公司合作,助其發展業務。特別是百富勤在市場上已樹立「收購專家」形象,所以盡量發揮它專長的策劃收購服務,充當上市公司財務顧問。它也透過中資股東關系,與內地國企及在港中資企業維持著良好關系,充當它們的收購、上市、集資等等的財務顧問,提供服務,極其活躍。

百富勤收購泰盛後,實力大增,1990年一年之間,它擔任顧問或出任首席、聯席包銷商的交易有35項,其中包括總值120億港元的8項公司收購業務。1991年,百富勤又收購了加怡證券,更是如虎添翼。1992年,百富勤集團為11家公司安排公開招股,包銷了12家新股和16家配股,總計190億港元,累計投資了16家上市公司,分布6個國家與地區,該年度百富勤共盈利6.68億港元,營業額42.38億港元,比上年增長1.1倍。1993年上半年,百富勤參與財務活動融資118億港元,並為4宗收購兼並行動提供財務顧問,安排廣船國際集資3.02億港元,安排上海石化集資26.54億港元。8月又安排四通上市,另外還為8宗供股和3宗投資集資58.85億港元。更為著名的則有中信泰富的幾次大收購也都是百富勤和梁伯韜的傑作。僅1993年上半年,百富勤集團又盈利3.81億港元,比上年同期再增長14.7%,營業額30.55%,增長59.2%。

梁伯韜對97回歸後的香港經濟持樂觀態度,因而敢於在許多人不看好香港股市時大膽投資證券業。現在回頭來看,從1993年港股首次達到4000點開始,1994年更是連闖6個千點大關,直上一萬點,牛氣沖天,1997年又連破歷史紀錄,目前已躍在14000點之上。其他因素的作用在經濟因素麵前全然失色,也證實了梁伯韜的獨到眼光。後起之秀梁伯韜與老香帥誰更有大智慧,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⑸ 中國沿海哪些城市是圍海造陸或者灘塗圍墾

現在上海石化的部分地區和上海化工區的部分地區就是填海造陸的。
天津濱海新區將完成中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程
--------------------------------------------------------------------------------

2007-8-13 16:33:00 圖片新聞
現場:天津東疆港區圍海造陸工地。吹泥機正源源不斷地將海上挖泥船挖來的泥「吐」上岸;推土機在平整砂石和泥土;打樁機將一根根水泥柱子嵌埋深處;工人們緊張而有序地勞作著……

五年後,這里將完成中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程——人工填海造陸33平方公里,形成大型集裝箱碼頭區、物流加工區、港口配套服務區,具備碼頭裝卸倉儲、物流加工、商務辦公

等功能。

東疆港區的建設,僅是天津濱海新區眾多大型建設項目中的一個。濱海新區自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布局後,迎來了大規模開發建設的熱潮。

滾滾建設大潮,蘊藏無限商機。

十餘個重大項目帶動巨額投資

「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後,一些以前申報很長時間的重大項目先後獲得了國家批准。」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愷說,這些大型項目帶來的投資數額之巨是天津前所未有的。

據天津市發改委介紹,天津市已經確定在今年重點推動約30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絕大部分是濱海新區的項目,其中包括多個投資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項目。這30個重大項目包括在年前已開工而今年需加快進度的10個項目、今年確保開工的10個項目和做好前期准備工作的10個項目。30個項目總投資2995億元人民幣,今年將完成投資344億元。

今年全面開工的10個重大項目,預計總投資948億元,今年完成投資114億元。這些項目包括總投資219億元的100萬噸乙烯項目、總投資191億元的濱海新區核心區路網工程、總投資150億元的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23.9億元的北疆電廠工程等。

這些大項目不僅自身投資巨大,還將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帶動相關投資。如今年6月即將動工的天津石化百萬噸乙烯工程,建成後每年可拉動工業產值上千億元,並帶動天津傳統化學工業實現整體升級換代,形成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產業帶動力和聚集效應的、國際一流的國家級石化和化學工業基地,進而帶動相關投資。

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 今年投入218億元

天津濱海新區新一輪的開發建設,首先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以提升城市載體功能,今年共安排80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計劃投入218億元。

在80個基礎設施項目中,今年將重點推動五個方面的建設:

一是加快構建城市快速路網。通過建設多條城市快速道路,加強濱海新區內塘沽、漢沽和大港的交通聯系,同時加強天津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的交通聯系。

二是加快疏港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今年要續建南疆進港鐵路;加快建設津濱輕軌 二期;啟動建設京津城際鐵路新區樞紐站;開建天津開發區新交通實驗線項目(小輕軌)。

三是啟動建設港城交通分離項目。重點抓好海濱大道中段高架橋及沿線疏港立交橋,做好籌集資金等各項准備工作,力爭上半年完成勘察和設計,下半年正式開工建設。加快建設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線,盡快與海濱大道實現貫通。

四是加快市政、公用、能源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北疆電廠、大港電廠二站和220千伏雙環供電網等項目。啟動建設津濱水廠至臨空產業區、寧河嶽龍至天津開發區兩條輸水系統。推進天津開發區10萬噸、大港區15萬噸海水淡化工程。

五是推進重點開發地區的基礎設施配套。今年要加快天津開發區西區、空港加工區、中心商業商務區、休閑旅遊區等重點開發地區的征地拆遷和土地管理工作,做好道路、電力、通訊、給排水等市政設施建設。

天津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說,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充足的資金作保證。濱海新區一方面要承接和利用好銀行貸款 ,同時要創新投融資思路,擴大招商引資范圍,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土地資源豐富 房地產成為投資熱點

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後,當地居民感受到的最大化是:大型會議多了,建設工地多了,人流物流增大了,更重要的是,房價一漲再漲。

「三年前,塘沽的房價不超過2000元/平方米,去年上漲到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現在,這里的平均房價已到了5500元/平方米」。在一家外企工作了五年的李先生感嘆房價上漲幅度之大。

以前,濱海新區尤其是開發區僅僅是一個傳統的工業區,城市功能不完善,在開發區上班的工人大部分住在市區,每到上下班時間,連接市區和開發區的公路上,總是排著長長的「班車龍」。隨著濱海新區戰略地位的提升,尤其是國家對濱海新區的定位,這里不僅是製造和研發轉化基地、航運和物流中心,而且增加了「生態城區」。因此,這里的房地產開發價值被重新挖掘,房地產開發商看中了它的商業潛力,普通市民也有在此居住或投資的願望。濱海新區房地產市場空前活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濱海新區的塘沽區和開發區在售、在建和即將啟動的房地產項目就超過30個,總建築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這些項目中,中檔房產起價在每平方米在5200元至5600元之間,一些高檔住宅甚至達到1.1萬元/平方米。

天津中原物業商業部總監容淑賢認為,濱海新區特別是開發區的人口增長速度每年都將超過20%,如按每個家庭三口人計算,這一增長速度將帶來接近7000套住宅以及購物、辦公、休閑等一系列的需求。隨著濱海新區基礎設施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及產業升級,更多外來人口也會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創造大量的需求。

在土地開發成本方面,天津濱海新區有1200平方公里的鹽鹼地,不適於耕種,只能做生態用地和建設用地,這為房地產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資源平台。據了解,今年天津市優先安排了濱海新區土地利用的計劃指標,根據新區建設用地需求,2006年為濱海新區安排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達1200公頃,佔全市計劃總量的34%,是2005年下達濱海新區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的4.3倍。大量的土地資源,對房地產開發商具有很大的誘惑。
珠三角城市群圍海造地使珠江口變窄 易發內澇
http://news.tom.com 2007年05月16日 13時43分 南方報業網-南方都市報 關鍵字:珠江口

廣州萬頃沙二十一圍調查;專家認為無序圍海易導致內澇和赤潮

珠三角城市群檢討(第七期)之圍海造地

珠江口變窄了,這不只是地圖上海岸線的變化,它所帶來的環境危害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影響我們的生活。導致珠江口變窄的重要原因就是珠江口城市群的圍海造地。

珠江口是廣東圍填海最多的區域。據統計,近年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沿海圍墾總面積已達6666.7公頃。從1963年開始圍海,雖然1997年一度被叫停,但專家調查顯示,1997年後珠江口伶仃洋依然在縮小,這顯示40年來人們一直在向海要地。據介紹,伶仃洋的水域面積比1977年以前少了近1/10。

人們在為圍海造地所帶來的土地儲備和幾乎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歡呼時,隱患也隨之出現。地質專家和水利專家表示,圍海造地阻礙了一些天然泄洪出口,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內澇;海水自凈能力減弱,導致水質日益惡化引發赤潮。

「有些填海工程從目前看對環境沒有太大影響,但幾年、幾十年後,可能有無可挽回的影響。」

——1999年12月24日時任省長盧瑞華在廣東海洋工作會議上講話

4月30日,陽光明媚,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註:萬頃沙鎮原為番禺區所有,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州市南沙區,將番禺區萬頃沙鎮劃歸南沙區所有。由於圍海是改區劃前的事,因此本文仍用「番禺」指代)十九涌的伴海碼頭。一排標有「伴海游」字樣的漁船停靠在岸邊。

華仔是一艘伴海游漁船的船主。曾經的打漁船現在主要是租給都市人出海打魚、海上吃飯休閑用。

華仔說,他們生活方式的轉變,都是因為填海造地的原因。華仔對這種改變是擁護的,「至少,改變了以前對大海的依賴,改變了以前『頭上太陽曬,腳下水汽蒸』的勞作方式」。

圍海造地後,魚少了很多,打魚已很難養家糊口。華仔說,以前這里伴海游漁船最多時有30艘,現在只有14艘了,有的船報廢了,有的船重新回去打魚。

華仔的父親根叔在萬頃沙已經生活了30多個年頭,他見證了近幾十年番禺圍海的全過程。他還記得,當年從三涌開始還是一片汪洋,那時候海里的海產十分豐富,每次出海都有收獲,基本不用擔心生活問題。幾十年來,隨著圍海造地,海面越來越小,陸地開始從海面上冒起,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二十一圍。他說,當年的河涌里,就有許多河蟲可以打,但現在由於海域面積減少和污染嚴重,已經看不到了,「現在出去打魚,連油費都要賠掉」。

填出萬頃沙二十一圍

萬頃沙現有二十一圍,其中十九圍處於廣州內伶仃洋與珠江口的交界處。而二十圍、二十一圍,是從十九圍新向海延伸出去的兩塊地,它們約形成於1997年左右。

根叔說,這二十一圍都是圍海造田的作品。用當時的話來說,那是人定勝天的成果。

萬頃沙二十一涌——廣州最南端,在1997年前,這里曾是廣東填海最快最多的地方。而現在,當記者走在用細細海沙鋪成的堤岸上,已找不到當時工程的蛛絲馬跡。站在堤壩上眺望,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對岸的中山。番禺和中山在不斷地向海要地中相遇了,據當地的老人介紹,沒有圍海前,海面寬得很,想看清楚中山是很不容易的,後來兩邊都在圍海,這個距離就越來越近了,「照這個程度下去,番禺和中山不用十幾年就可以連在一塊了」。

番禺地區處於珠江往南海的出口水域,自北向南,略呈喇叭狀的河口灣,灣頂虎門口,寬約2.4公里。番禺臨近珠江水系的四大出口——蕉門水道、洪奇瀝水道、橫門水道和虎門水道,向灣內渲泄珠江水系60%的洪水。據資料記載,自東、西、北三江順流而下的泥沙不斷填充淤積,年淤積速度為2.4厘米。久而久之這里形成了廣闊的灘塗。僅蕉門墾區已有海塗面積28萬畝,其中水深負2米以上可供近期圍墾造田的有13萬畝。

對此,當地認為「番禺圍海造田得天獨厚」。

早在1963年,番禺就成立了圍墾公司,專門負責對這些灘塗海域的圍墾開發。圍墾公司把這些自然的灘塗圍起來,加築堤壩,再建灌溉系統,就可以用作農田。1970年,圍墾公司組織蕉門墾區「圍墾大會戰」,用了兩年時間,集中全縣數萬民工到墾區施工,至1978年,就擴大了耕地面積1733公頃。灘塗的成熟是沿著新墾和十九涌延展的方向,一般3年左右填成一個框框,就是一個圍。每兩圍之間會留下一條河涌,以便排水排澇,引流灌溉,這些河涌也與圍的位置相對應,被人用數字命名,比如,十九圍對應的河涌就被命名為十九涌。從1984年到1997年14年間,番禺圍墾公司總共圍海造田8.98萬市畝(約5987公頃),年平均成圍6.91千市畝(約461公頃)。

實際上,番禺可以說是一個圍海圍出來的區,根據廣州市志,它80%的土地是圍海而來。

滄海桑田。如今,當記者走在這曾經的大海之地,這里已經沒有了大海的記憶。圍墾地上水陸交錯,遊走於萬頃沙,你會為這里旖旎的田園風光陶醉。隨著「萬畝葵園」等旅遊景點的出現,這一帶的田園美食逐漸興起,猶以番禺十八涌為盛。這里的水產養殖戶已把食肆開到了田間水塘,遊客們自己撈魚,自己摘菜,自己動手烹飪,全程自助。

來自四川的趙先生在十八圍承包了大片魚塘,他說,光他的老鄉在番禺租用圍海土地的人就有數百人之多,有的種蓮藕,有的種香蕉。他們都是從番禺圍墾公司(現為南沙圍墾公司)手中承包的土地。

圍墾公司的職責本是組織按規劃有序地開發番禺的灘塗,也就是圍海,「按照水利部和珠江水利委員會的規劃,番禺圍墾公司的所屬轄域,是在老番禺的萬頃沙和龍穴島一帶」。不過在1997年圍海被叫停後,圍墾公司主要幫番禺區政府管理已填出來的10萬多畝田地,對現有耕地發包公開招標,代收地租。

圍墾公司國土辦羅主任說,他們現在主要是把這些地租給農民們種植經濟作物和水產養殖。他告訴記者,當年圍墾一畝地的成本是1萬元左右,目前他們是以一畝地700元/年左右的價格,承包給3000多耕戶。這些耕戶來自四川、貴州、湖南等地,也有一些本地人。他們在這些圍出來的土地上種植甘蔗、香蕉、蓮藕,養魚養蝦等,一些農產品還出口到境外。

據介紹,這些地每畝大概可以產出數千元,池塘產出更多。「這相比每畝才1萬多元的圍海投入來說,它帶來了效益遠遠高於投入。」羅主任這樣定義圍海的投入於產出比。

農副產品的大量出產帶來了大批前來收購特產和旅遊觀光的人,每到雙休日或者節假日,就有一些都市人在網上發帖,找人結伴到番禺圍海造田的地方去享受田園風光。流動人員的增多帶旺了當地的經濟,一些本地人告訴記者,此前,萬頃沙這里還講究一、三、五或二、四、六趕墟,現在這種現象已經被淡化,「現在街上基本什麼東西都有,當然就不用像以前那樣在固定的時間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趕墟逐漸成了人們腦海中的記憶。

二十一圍的農業經濟與旅遊經濟漸成規模,從中我們可以約略看到圍海造田為廣州以及珠三角地區帶來的經濟效益。

珠江口變窄導致內澇

不過,與之相反的是,包括海洋,地質、水利等各方面的專家們卻一直在為圍海造地所帶來的生態影響不斷呼籲、警告,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正視我們長久以來不願注意或者說忽視了的環境生態問題。

環珠江口海域有7座城市,依次是廣州、東莞、中山、珠海、深圳、香港和澳門。這里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經濟發達,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和建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珠江口也是廣東圍填海最多的區域。根據統計結果,姑且不論工程用海,近年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沿海圍墾總面積已達6666.7公頃。

這些城市的圍海造地運動吞噬了內伶仃洋海域,也使得珠江口變窄了。

1996年華南發生特大洪災,在珠江中游梧州水位線50年一遇,但在下游中山鶯哥咀,水位超過了200年一遇。廣東省資深地學專家楊超群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填海導致入海口泥沙淤積和排洪不暢。珠三角近年來之所以接連發生洪水和圍填海造地引起的泥沙淤積、河床水位升高有很大的關系。圍墾公司國土辦羅主任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承認,當時有一批專家組進行調研時,其中一些地質專家和水利專家都提出了類似觀點:圍海造地阻礙了一些天然泄洪出口,造成地下水位局部上升,使得泄洪出口以上城市出現內澇,進而造成土地松軟,地下水系遭到破壞等。而可怕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窪,軟地基廣布。事實上,有專家在經過調研後發布信息說,廣州、深圳近年來發現不少樓房基礎受浸,甚至開裂,以及地下室冒水等現象都與地下水位抬高有關。

從番禺十六圍上龍穴大橋,就能到正在建設的南沙港。根據規劃,位於龍穴島的南沙港建成後,將往南拓展出一個和萬頃沙持平的方塊,據估計填海面積將達1.5萬畝。羅主任說,龍穴島的填海用地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並不是亂來的。

羅主任這段話的背景是:1996年5月,廣東省政府頒布了《廣東省海域使用管理規定》,規定圍填海需由國土部門會同海洋與水產、水利等部門組織專家論證,然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後,由同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發給海域使用證,並繳納海域使用費。因此番禺在1997年就停止了圍海造田。1999年10月,國家水利部發布了《珠江河口整治管理辦法》,要求堅決制止填海造地的無序、無度和無償狀態。在當年12月24日的廣東海洋工作會議上,時任省長盧瑞華指出,「有些填海工程從目前看對環境沒有太大影響,但幾年、幾十年後,可能有無可挽回的影響」,要求「所有圍海工程先行停工,經嚴格論證後,可以上馬的再開工」。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夏真教授從2003年開始對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質環境進行了長達3年的調查,該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立項。

據夏真教授調查顯示,1997年後,珠江口內伶仃洋依然在縮小。與番禺臨近的中山還在繼續圍海。在廣州市海洋地質調查局1996年和2003年所研究的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到,中山的橫門1996年後又多了1/3的面積,在洪奇瀝水道方向擴展出一個巨大的長方形。這也就是說,1996年-2003年間中山橫門朝海里最遠延展出了6.3公里的距離,最大塊的填海面積達到了8.6平方公里,填出的土地大多用來種香蕉等經濟作物。這就像是另一個番禺。

夏真教授說,實際上,很多人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員都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但在經濟發展第一要務的前提下,只能犧牲環境,沒有多少人願意探索兩者協調發展的路子,何況不一定成功且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夏真教授介紹,近年來珠江口西岸的圍填海運動規模要強於珠江口東岸。因為西岸除有工程建設外,還有中山、番禺等地大規模的圍海造田。其中,西岸變化又以中山橫門的東西圍、番禺新墾的十九涌以及龍穴島等地為最。廣州番禺龍穴島陸地最遠向海里延伸了7.2公里,最大的填海面積達到了18.3平方公里;新墾十九涌的海岸線最遠延伸了2.85公里。

而位於東岸的深圳灣,海岸線最多也延伸了1.4公里,蛇口灣延伸約0.7公里,大鏟灣延伸約1.5公里,淇澳島北部延伸了0.8公里。

填海大潮,慢慢地蠶食珠江口的海域,勒緊了內伶仃洋的口袋,使得伶仃洋海水正在變淺,水路不像以前那樣開闊,航道在縮小,伶仃洋也正在萎縮變小。

對此有過專門研究的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平日教授曾對媒體這樣說過:伶仃洋萎縮變小以至最終消失,這在科學界並沒有爭議,現在主要研究的是會在多長時間消失的問題,目前有七八十年和一百多年兩種說法。

生態破壞水質惡化

「目前來說,我還是認為番禺的圍海造田是利大於弊的。」羅主任說:「番禺的圍墾是有理論依據的,一來這里的圍墾已經歷史悠久;二來根據珠江水利委員會的調研報告顯示,珠江四大口門屬於弱潮海口,珠江水到這里速度減少,徑流原動力不足,導致大量的泥沙沉澱,「就算不圍也會變成陸地。」

「我們圍墾這些灘塗,是把河流中間的泥沙挖走,在河口圍墾,這樣雖然是圍海造了田,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其實是疏通了徑流,有利於珠江水的通暢」。羅主任這樣說。

「我們圍海造地給政府儲備了大量土地資源。按照廣州市南拓戰略,番禺、南沙將是未來廣州發展的重點區域,這樣的土地儲備就顯得十分重要。」圍墾公司黨政辦陳主任,目前還兼著廣州南沙港區開發建設公司總經理。他認為,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城市建設不斷向農村擴展,沿海圍墾幾乎是必然的。

他的依據是,在番禺圍墾的十幾萬畝陸地中,有3萬畝已經被政府收回,這3萬畝地現在被幾個大公司看中,正在進行土地整治和廠房建設。

不過,回想起番禺近40年的圍墾情況,再看看現在番禺的發展情況,很顯然,廣州南拓的速度比不上人們圍海造陸的速度!

另一方面,珠江口過度的圍墾填海造地,在許多專家看來是得不償失的。僅以洪水為例,中山市1991年後為抵禦洪水襲擊投入的水利建設已達到了12.4億元,圍墾的收益遠遠不足以用於加固堤圍的投資。

此外,廣東珠江口海域別的一些城市的圍海造地,很多處於「無序」、「無度」狀態,很多項目未經科學論證,不作環評報告,不進行用海許可申報而盲目、非法圍墾。這種圍墾使得珠江口縮小,水位升高,航道變小,納潮量減小,生態破壞嚴重。

專家認為,港口變小,潮差也會隨著變小,這樣潮汐的沖刷能力降低,港內納潮就會減少。海水的自凈能力隨之減弱,導致水質日益惡化,從而可能引發赤潮。自1990年以來,全省有記錄的赤潮共發生22次,對當地漁業生產造成極大破壞。

還要引起重視的是,夏真教授的調查發現,在珠江口海域存在著大量的淺灘,往往造成船隻擱淺。

圍海還毀掉了一些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

圍墾公司國土辦羅主任也承認圍海肯定會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他說,比如,以前海洋生物多樣性問題,在圍海之後,濕地面積已經越來越少,生物品種也就越來越少了。圍海造田還導致了大批紅樹林正被毀壞。

所幸的是,在廣東,圍海造田帶來的生態改變已被人們逐漸意識到,各級政府也開始考慮向大海要地將要付出的代價。比如,在2004年11月,深圳市政府發文要求包括沙井、寶安等16個填海區要嚴格按審批范圍填海,不能隨便填海造地。

「圍海田間說圍海,伶仃洋里嘆伶仃。」在珠三角,當許多地區還在孕育著向海要地的沖動時,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可能踏在伶仃洋這片已經沒有海的陸地上,徒留一聲嘆息了。

圍海造地PK

利大於弊

□珠江四大口門屬於弱潮海口,珠江水到這里速度減低,導致大量的泥沙沉澱,就算不圍也會變成陸地。

□圍海造地給政府儲備了大量土地資源。

得不償失

□中山市1991年後為抵禦洪水襲擊投入的水利建設已達到了12.4億元,圍墾的收益遠遠不足以用於加固堤圍的投資。

□非法圍墾使得珠江口縮小,水位升高,航道變小,納潮量減小,生態破壞嚴重。海水自凈能力減弱,導致水質日益惡化引發赤潮。

采寫/攝影:本報記者 譚林 實習生 江文玉

⑹ 榮智健先生目前在干什麼呢

黯然離開中信泰富的榮智健,並沒有真的黯然下去。經歷短暫的失意之後,他一直在悄然籌措,四處奔走,准備重新出山。近日,香港媒體上傳出榮智健即將「再戰江湖」的消息。

4月26日,香港財經界名人梁伯韜在一場記者會上,出人意料地主動向記者爆料,稱自己已於3月底加入榮智健的私人投資公司——隆源企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隆源企業),擔任副主席和董事總經理。此前不久,梁伯韜組建財團入股意馬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意馬國際),成為控股股東。以製造動畫電影《阿童木》為人們所熟悉的意馬國際,多年來虧損嚴重,其旗下意馬動畫工作室於今年2月被迫清盤。1991年,正是在梁伯韜的幫助下,榮智健借殼上市公司泰富,將中信香港變身為中信泰富。至此,市場人士才恍然察覺,榮智健或許會故技重施,借殼意馬國際再當上市公司主席。

52歲的梁伯韜是亞洲投資銀行業內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他曾幫助上海石化、上海實業等一系列大陸企業先後在香港上市,素有「紅籌之父」的美譽。梁伯韜與榮智健的交情頗深,早在上世紀80年代,梁伯韜創辦私人投資銀行百富勤投資集團時,榮智健就是百富勤的股東之一。

據記者調查發現,過去一年中,榮智健一直在非常低調地為自己重出江湖做准備。去年3月,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隆源企業。女兒榮明方和次子榮明棣,也於去年6月從中信泰富離職,轉任隆源企業董事。在資金方面,榮智健離開中信泰富時仍持有其11.48%的股份,離職後曾閃電套現15億港元,一個月後又套現7.8億港元。據業內人士估算,榮智健現在擁有的現金和股票價值約80億港元,用於開創一番新事業,還是比較充足的。

一年中,榮智健與業內人士頻頻接觸,同時不斷飛往大陸各地考察項目。去年9月,很少出席同鄉商會活動的榮智健,出席了無錫商會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舉行的第二屆會董就職典禮,與到場的不少商界巨頭進行溝通。當時他曾透露,自己成立的私人投資公司,將專營房地產和金融業務。

今年3月底,榮智健在香港與江蘇省有關領導會面,隨後又與保利集團前董事長賀平,一起到無錫宜興市考察。賀平的弟弟賀爭曾任中信集團大隆公司董事長及北京隆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而榮智健的公司同樣叫「隆源」,這給了外界無限的遐想空間。

今年底,榮智健投資的海南島房產項目即將開盤。該項目位置在神州半島,距三亞市約兩小時車程。據附近村民透露,幾個月前曾見到榮智健帶隊前來視察。值得注意的是,神州半島項目規劃面積約為38.43平方公里,比澳門還大,中信泰富是一級開發商。榮智健以私人身份拿下了神州半島54萬平方米的土地,每平方米樓面地價只有700元,享受與中信泰富同樣的待遇,而且雙方的項目將同步銷售。有業內人士推測,這很可能是榮智健與中信泰富達成的協議,作為2009年4月他退出中信泰富的回報。

無論是在香港借意馬國際之殼上市,還是即將開盤的海南島房產項目,人們已經看到,榮智健正按部就班地走在自己再次創業的路上。有熟悉他的朋友說,那個「昔日出現在賽馬場,大搞節目派對的他」,如今變得十分低調。畢竟,中信泰富因外匯衍生品投資巨虧147億港元的丑聞,至今陰影還在,榮智健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都大打折扣。他要想再現當年輝煌,難度似乎更大了。

⑺ 上海十大知名企業有哪些

1
703000357
上海惠普有限公司
孫振耀
浦東新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出口加工區雲橋回
2
631696382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答司
謝企華
寶山區
寶山區富錦路果園寶鋼指揮中心大

3
607424985
達豐(上海)電腦有限公司
黃健堂
松江區
上海市松江加工區茸江路120號
4
607371748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桌亦凱
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申江路1500號
5
607200463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陳祥麟
嘉定區
嘉定區安亭鎮洛浦路63號
6
132212291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陸益平
金山區
上海市金山區石化街
道金一路48號
7
132224671
上海市電力公司
帥軍慶
黃浦區
南京東路181號
8
834486537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
張涌
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浦東
大道3000號
9
607424993
達功(上海)電腦有限公司
黃健堂
松江區
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區三庄路68

10
132200434
上海煙草(集團)公司
董浩林
楊浦區
許昌路1062號

⑻ 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是誰

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官網董事長
Jeanne
Johns
風險及商務支持副總裁
賽科股東代表處
副董事長
戎光道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董事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計劃部
副主任
Steven
Welch
BP化工集團
亞太地區副總裁
陸益平
上海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建寧
BP中國
副總裁
張志良
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副總經理

⑼ 誰知道金山石化總工會的主席叫什麼名字

找不到.

閱讀全文

與上海石化總經理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6個5g主題基金 瀏覽:770
基金持有人結構 瀏覽:376
金口訣股票 瀏覽:458
琴行融資 瀏覽:694
沒有期貨保證金中心密碼 瀏覽:282
首京建投基金 瀏覽:588
定海針股票 瀏覽:104
9000肯先令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21
張裕a投資者關系 瀏覽:907
股票質押率怎麼算 瀏覽:595
中核香港基金 瀏覽:640
融資線如何看 瀏覽:42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會計分錄 瀏覽:943
投資者保護局季 瀏覽:489
霸王股票價格 瀏覽:691
大學生貸款好夏款平台有哪些 瀏覽:103
215美金合多少人民幣 瀏覽:156
融資問題緒論 瀏覽:215
2019年5月13日柴油價格 瀏覽:464
如何總結申請融資的企業情況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