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事酒店業具有哪些優勢
經濟型酒店的概念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幾年才在中國出現。經濟型酒店的特點之一是功能簡化,它把服務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該核心服務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飲、購物、娛樂功能大大壓縮、簡化、甚至不設,投入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2007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達1.09萬億元,首次突破一萬億元。2007年全年入境旅遊人數達1.32億人次,增長5.5%,其中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5472萬人次,增長9.6%;旅遊外匯收入達419億美元,增長23.5%;中國繼續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地位。國內旅遊人數達16.1億人次,增長15.5%;國內旅遊收入達7771億元,增長24.7%。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從金融界一路波及到實業界,酒店業作為與金融實體關系最為密集的產業,影響在所難免。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已蔓延至亞太地區,酒店經營者在08年下半年已開始感到經營壓力。持續了數月的金融危機,通脹、油價上升導致的交通成本上漲,讓不論是消費旅遊還是商旅出行的人們都壓緊開支。消費旅遊和商旅客人的減少使得在這條產業鏈條上的酒店業切實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但是,中國商務部將在三方面大力發展酒店餐飲行業,首先,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其次,重點關注和解決酒店行業的放心消費問題,嚴把食品原料進貨關。第三,積極推進節能環保工作,推動行業節能減排縱深發展。商務部高度重視中國的酒店與餐飲業,在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方面,將大力發展酒店與餐飲業。
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臨近,中國經濟型飯店部分品牌擴張速度達到200%-300%的增速,新品牌也不斷出現。這說明經濟型酒店在中國有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巨大的挑戰。面對跨國投資者的搶灘登陸,這是一場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國際知名品牌的美譽度和積累多年的管理經驗正是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所缺乏的;但在建立國內銷售網路,中國經營者具有本土化優勢。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經濟型酒店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經濟型酒店的概念、分類、特徵、發展進程等,接著分析了旅遊業、會展業、餐飲業和國際國內酒店業的發展概況,並對國內外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做了具體細致的分析。隨後,報告對經濟型酒店行業做了區域發展分析、知名企業運營狀況分析、經營管理分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和投資分析,最後分析了經濟型酒店的未來前景和發展趨勢。您若想對經濟型酒店行業有個系統了解或者想投資經濟型酒店運營,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 酒店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酒店市場競爭分析及酒店管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報告》分析:我們國家在推行建國酒店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把引進國外先進科學管理方法與國情相結合,初步總結出一套中國式的酒店科學管理體系,使酒店企業從經驗型行政管理開始向科學化管理轉變,促進了中國酒店業管理模式和經營機制朝現代化方向加速轉變。
中國酒店行業伴隨著國際酒店業的發展與滲透,在近些年取得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回顧過去的20年,中國酒店業的發展歷經了80年代初的茫然無措,到90年代開始的突然啟動,再回歸到現在的生機盎然。發展到如今,酒店行業的生命力非常的旺盛。
中國酒店行業現狀分析:
1、空間分布出現三階梯狀態
中國酒店業發展水平在空間上呈現三階梯狀態:第一階梯是位於東部沿海地區,第二階梯是中國的中部地帶,第三階梯是西部地帶,整個態勢是東多西少。
2、數量規模加速度擴張
自1980年開始,中國酒店業的產業規模成倍數地加速發展。酒店的供給量隨著需求的擴大而快速增長。以旅遊涉外酒店為例,1980年有酒店203家,2002年光星級酒店就增加到8880家,增長近44倍。同期,客房間數增長30餘倍。旅遊酒店每五年的增長率在50%以上。
酒店行業的發展速度是我們無法預估的,其行業的優勢占據很大的關鍵作用。因此,酒店行業將會面臨很多發展機遇。
3. 酒店管理專業的就業環境分析
酒店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很好,發展空間也挺大,主要是工資待遇不是太高。
4. 酒店六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酒店的六大支柱產業是:吃、住、行、游、購,等六大產業。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5. 酒店行業人才需求分析
酒店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酒店業發展最快的第一大國。由此,社會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根據對國內28家酒店行業的調查及對我校酒店管理專業三屆畢業生的畢業流向跟蹤調查,在分析酒店的從業人員現狀及人才需求趨勢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我校旅遊人才培養方案,提高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6. 中國酒店行業現狀及市場集中度分析
您可以到網路文庫,中華調研網,豆丁這些行業分析資源比較多的地方去找,下面是一個例子:
解析海南酒店業未來發展趨勢三大特點
海南省已成為國內外高檔酒店的聚集地,要著力加強五星級酒店的軟硬體建設。海南是國內度假酒店的發展前沿。海南是經濟型酒店的發展聖地,他們憑借優質的服務和較低的價格正在飛速佔領海南酒店業市場。
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背景下,酒店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海南已逐步成為全國頂級酒店品牌最集中、酒店國家化水平較高的區域。截至2010年9月,海南共有星級酒店237家,其中五星級酒店21家、四星級酒店56家、三星級酒店110家、二星級酒店40家、一星級酒店10家,尚未評定的具五星級酒店近20家,已基本建立起包括高、中、低不同檔次,適應不同客戶群的酒店業體系。
海南省旅遊資源非常豐富,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包括海南酒店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與廣闊的市場空間。
海南已成為酒店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省份
據統計,截至2010年9月,海南共有星級酒店237家,其中五星級酒店21家、四星級酒店56家、三星級酒店110家、二星級酒店40家、一星級酒店10家,尚未評定的具五星級酒店近20家,已基本建立起包括高、中、低不同檔次,適應不同客戶群的酒店業體系。
從酒店品牌來看,希爾頓等21家國際酒店管理集團進駐海南,涉及32個品牌、48家酒店(含在建/擬建)。此外,還有具有影響力的國內酒店管理集團6家落戶海南,涉及9個品牌、23家酒店(含在建/擬建)。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背景下,酒店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海南已逐步成為全國頂級酒店品牌最集中、酒店國家化水平較高的區域。
未來5年海南將引進20家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提升海南酒店業整體形象和國際管理水平,促進海南酒店業向規模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屆時,國際一線、國內頂級品牌酒店將遍布海南海濱和腹地,沿著海岸線聚集,呈帶狀分布。
解析海南酒店業未來發展趨勢三大特點
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旅遊和商務旅行的興旺,酒店業才隨之迅速發展起來。海南酒店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海南省已成為國內外高檔酒店的聚集地,要著力加強五星級酒店的軟硬體建設。20家國家知名酒店管理集團的駐入,提升了海南酒店業的整體形象和管理水平,促進海南酒店業向規模化,國際化和品牌化發展。
二是海南是國內度假酒店的發展前沿。要把海南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海島度假旅遊勝地,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必不可少,但是度假酒店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三是海南是經濟型酒店的發展聖地,他們憑借優質的服務和較低的價格正在飛速佔領海南酒店業市場。海南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帶動了熱帶農業、文化產業等一批新型產業的發展,所以海南酒店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可觀,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添磚加瓦。
7. 如何進行酒店競爭分析
競爭是酒店經營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酒店業的日益發展,酒店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競爭形勢日趨嚴峻,不同的競爭形勢會對酒店營銷產生不同的影響。在酒店的經營活動中,每一個酒店經營者,要頻繁地不斷地分析競爭對手的數量與規模,競爭對手的供應量、競爭手段等,從而得出有效的競爭策略,爭取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營銷人員在進行競爭分析時,一般步驟如下。 一、確定酒店主要競爭對象
競爭分析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誰是本酒店目前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只有如此,酒店的競爭分析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來的競爭策略才有可能行之有效。確定酒店競爭對手的方法很多,既可以根據目標市場來確認競爭對手,也可以根據酒店的星級或檔次來確定。所謂競爭對手指那些地理位置相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內容和檔次上相似或相同,其面對的客源市場也相同的酒店。 二、進行競爭情況分析
對酒店競爭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可從兩方面著手,首先,從分析各自酒店產品——服務組合情況人手,了解本酒店競爭對手在設施和服務上各具有何種優勢和劣勢。酒店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可以從酒店的地點、設施、服務、價格、氣氛、停車場地、建築風格、周圍環境等方面體現出來;其次。分析了解各自酒店的營銷活動及銷售情況。認真分析以上情況,營銷人員才能了解到酒店和競爭對手分別進行了哪些營銷活動及各種活動的效果,從而掌握競爭情況。 三、確定本酒店的競爭優勢和劣勢
從以上競爭情況分析中,營銷人員就能容易地分析出本酒店在競爭中所佔的優勢和劣勢,進而做到知己知彼。 四、確定酒店競爭對策
酒店競爭分析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分析能策劃本酒店有效的競爭對策和競爭地位。通常,競爭於同一目標市場的酒店,因其營銷目的、資源和實力不同,各自處於不同的競爭地位,各酒店又因競爭地位的不同要採取不同的競爭策略。
在酒店競爭中,通常可能出現四種不同競爭地位的酒店,它們分別為市場主導者、市場挑戰者、市場跟隨者和市場利基者。這四種競爭地位既可針對一個酒店,也可針對酒店的某一經營項目如餐飲、客房等。同一個酒店的產品可能處於不同的競爭地位,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策略。 1.市場主導者及策略
市場主導者指在相關產品的市場競爭中佔有領先地位的酒店,通常為同行所公認。為維護其競爭優勢。保住其主導地位,常採用三種措施:第一。擴大市場需求量,包括建新的客房、開辟產品的新用途、增加客戶對產品的使用量等具體措施;第二,保持市場佔有率,在產品創新、提高服務水平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同時抓住對手的弱點主動出擊;第三,搶占市場,市場主導者通過酒店營銷組合策略的調整等努力提高市場佔有率水平。 2.市場挑戰者及其策略
處於市場從屬位置的酒店,為了奪取市場主導地位而向競爭者挑戰,即為市場挑戰者。挑戰者的戰略目標常是提高市場佔有率,它們採用各種進攻型的策略,對市場主導者或對與自己實力相當者展開進攻。通常挑戰者應設計一套策略組合,一套整體策略,藉以改善自己的市場地位。然而,並非所有居於次位的酒店都可充當挑戰者。如果沒有充分的把握不應貿然進攻市場主導者,充當跟隨者也未嘗不可。 3.市場跟隨者及其策略
安於市場次級地位的酒店,在共存狀態下追求盡可能多的收益,這就是市場跟隨者。它與市場挑戰者不同,並不向主導者發起進攻,而是跟隨在主導者之後自覺維持共處的局面。跟隨者常用的策略有緊密跟隨、有距離的跟隨及有選擇的跟隨。 4.市場利基者及其策略
在酒店行業中,關注市場上的細小部分,在這些小市場上通過專業化經營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益,也就是在大企業的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酒店就是市場利基者。這種有利的市場地位在西方市場營銷學中被稱為「利基」。所謂市場利基,就是選擇一個最有利的位置,在此位置獲最大利益。事實上,這種市場地位不僅對小型企業有意義,而且對某些大酒店中的較小部門也有意義。他們常設法尋找一個或幾個既安全又有利的市場位置。通常情況下,具備足夠市場潛力和購買力,且有繼續增長的能力,對主要競爭者又不具吸引力,企業有能力占據且能依靠自己的信譽對抗主要競爭者,可視為最有利的市場地位。 閱讀更多相關知識,返回【 酒店管理知識 】欄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