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的院長致辭
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院長——倪軍。
歡迎來到交大密西根學院。這所獨特的學院成立於2006年,是密西根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化戰略合作的重要體現和成果。這兩所中美著名高校正全力投入,在全球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創建一個世界一流的工學院。
在充分利用兩所母體高校資源的基礎上,密西根學院的宗旨是發展成為一個涵蓋多個工科領域、創新的、具有卓越聲望的教學和研究中心,並且最終將擴展至多個學科。十分榮幸的是,我們擁有來自密西根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優秀師資,在此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同時,密西根學院還在全球范圍內招聘頂尖教師,以實現國際化教育。高質、廣泛、深厚的人才資源將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一片滋養而獨特的學習沃土。
密西根學院繼承了兩所母體高校的許多優良傳統(密西根大學成立於1817年,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於1896年)。我們的課程由兩校教授共同制定,融合了雙
方教育體系的優點,這使得交大密西根本科雙學位項目能夠順利實施。所有課程均採用英文教學,但在大學一年級會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我們的目標是使我們的學生為一個充滿挑戰而光明的職業生涯做好准備,將來在他們自己選擇的領域內成長為全球領導者。
「因我而不同」是密西根學院的靈魂,也是其目標。我們致力於大學管理機制和教育模式的有效革新,致力於國際化課程設計突破和科研機會開拓。每一天,我們都更加意識到作為合作橋梁,承擔著意義多麼重大的職責——為了我們的學生,我們的老師,以及我們所奉獻的世界。
『貳』 上海交通大學分幾個院系,專業是什麼
上海交通大學共有28個學院/直屬系,有本科專業64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
在上海交通大學眾多的優秀專業中,稱得上最好的專業有28個專業,這些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可以說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人才聚集地。
2018年3月,上海交大本科新增統計學、天文學、臨床葯學專業。
學科建設
2018年5月,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有9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
ESI發布的2018年3月排名數據顯示,上海交通大學已有18個前百分之一學科、6個前千分之一學科、1個前萬分之一學科。總排名在世界第143位,較之上期上升1位,國內高校第4位。
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葯理學與毒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物理學、農業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動植物科學、經濟與商學18個學科位居全球前1%。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葯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
『叄』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怎麼樣
專業而設立多年來,通過實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作為從1998年起教育部確立的39所國內知名高校納入國家跨世紀重點建設大學名單。
「985工程」在1998年確立,目前只有39所,「211」大學在1993年確定,截至目前共有112所大學納入該工程,迫切需要加強資源整合,創新實施方式,若干所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水平,最終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將我國建設成高等教育強國。
雙一流大學是什麼,一批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同時,重點建設也存在身份固化、競爭缺失。
為此,教育部提出了「雙一流大學」理念,目標是在到2020年、重復交叉等問題,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11工程」是黨中央?
據了解、國務院決定分批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
『肆』 上海交通大學思源學院怎樣
回答如下:
上海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亦是國家教育部和上海市重點建設的全國十所著名大學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思源進修學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學批准成立的直屬教育機構,成立於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九日。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部分老教授、老專家創辦的一所高等教育機構。經過十幾年的辦學經驗積累,現在交大思源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師資強、管理嚴、效果好的教育機構。包含職業技能、IT類課程、中學生提高班、興趣班等,課程范圍涵蓋目前熱門的國際會展設計、商業廣告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數控模具設計、小作家、照片魔術師、舞蹈等經典特色課程,倍受廣大學員、考生的青睞。
交大思源學院 主要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設備資源和良好的教學氛圍開展教學活動。「思源學院」傳承交大百年辦學傳統,已經成為滬上、乃至全國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園地。
交大思源學院 環境優美,設計氛圍濃厚,教學樓、電腦房、專業畫室、舞蹈房、學生公寓、餐廳、實習基地等配套設施齊全,方便解決學生的日常所需。「百年交大,飲水思源」思源力爭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術型、應用型及復合型的高級技術人才。
1. 「一份學費,兩個專業」:室內設計(含展覽展示設計)、商業廣告設計(含會展設計)、高級服裝設計(含高級打版)、數控模具設計、動漫美工插畫等(都是目前市場上緊俏專業)
2. 小班授課:以教學質量為重,嚴格實行小班授課教學模式。
3. 一人一機:本院根據課程的不同需求,為每位學生備有個人電腦工作平台。
4. 師資雄厚:本院的所有教師都經過嚴格考核,是擁有實踐經驗的設計領域專業人士。
5. 本院課程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高素質、專業設計人才。
6. 本院保證考證的學員,一次性通過(沒通過者,院方出資補考直至通過為止)。
7. 本院專職教師授課,免費為基礎差的學員做單獨輔導。
8. 本院實施 「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為社會及企事業單位培養更實用、更專業的技術人 才,同時降低企業招聘成本,並有效防止企業人才快速流失。
9. 完善的就業體系:本院特設專門的就業指導中心,可根據學生個人工作志向,為學生簽訂個人工作意向書,學員就業有保障,讓學生學得放心,家長安心,一畢業即可走上工作崗位。
10. 服務到位帶薪實習,高薪就業!
『伍』 上海交大的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怎麼樣
建議你親自跑一趟交大(徐匯區)了解情況,輔導課好像是有的。
考交大可得要具備非常強的實力哦!加油哦!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成立於2003年6月,是上海交通大學這所百年名校面向新世紀建設高水平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的一個戰略步驟。 學院涵蓋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教學和研究范圍涉及政治理論、比較政治、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社會福利、城市發展、公共事務、國際關系和全球政治等方面。
『陸』 上海交大有幾個校區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有五個校區,分別是徐匯校區、長寧校區、七寶校區、黃浦校區、閔行校區。
各個校區地址如下:
徐匯校區:上海市華山路1954號
長寧校區:上海市長寧區法華鎮路535號
七寶校區:上海市七莘路2678號
黃浦校區:上海市重慶南路227號
閔行校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2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共有29個學院/直屬系,24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院,2個附屬醫學研究所,12個直屬單位,6個直屬企業。全日制本科生(國內)16221人、研究生(國內)30895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532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236人),學位留學生2722,其中研究生學位留學生1427人;有專任教師3014名,其中教授98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中組部頂尖「千人計劃」1名,中組部「千人計劃」11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39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9名,「青年千人」173名,青年拔尖人才20名,長江青年學者29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5名(青年科學家2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4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1個。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4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新世紀以來獲47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31項獨立完成);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5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上海市教學名師36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6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7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73門,上海市重點課程154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16門。學校榮獲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成立學生創新中心,入選首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學在交大」正在成為新時期上海交通大學的鮮亮名片。
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覆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覆蓋12個學科門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35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8個國家重點(級)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研發中心,3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示範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4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個國家社科基金決策咨詢點,6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3個上海市高校智庫,4個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專家工作室),2個上海市軟科學基地,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軟科學研究基地,3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目前,正在建設面向世界基礎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的研究機構,如李政道研究所、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
『柒』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的學科建設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的前身是1908年的國文系科,2003年恢復重建。目前,中文系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中文系現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全部教師總數的79%。近年來,該系教師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3項,獲上海市馬克思主義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2項;此外,夏中義教授主持的「百年學案典藏書系」已列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為適應形勢發展變化,滿足社會對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的迫切需要,中文系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了以中外文化交流為方向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本專業在注重研習漢語言文學的基礎上向文化延伸,並以對外傳播中國文學文化為目的,具有文化取向和對外取向兩大特徵。學生完成學業後,可在政府涉外部門、政府文化部門涉外機構、從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各團體組織、高等學校與科研機構、跨國公司、傳媒、使領館或其他駐外機構的文化交流部門等從事中外文化交流或相關工作。
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中外文化交流方向)
碩士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於2003年10月成立。教師8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講師4人。2008年9月,歷史系曹樹基教授主持申報的科研項目「浙南山區土地契約的收集、整理與研究:以松陽縣石倉村為中心」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課題立項。該研究課題的立項,結束了該校承擔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科研項目為零的歷史,是該校加強文科建設的重大成果和標志性事件,該項目也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有史以來立項的第六個項目,該校是獲得該級別課題的上海市第三所高校。曹樹基、李玉尚的《鼠疫:戰爭與和平——1230-1960年中國的環境與社會變遷》一書獲2008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
碩士點:專門史 博士點:科學技術史
碩士點: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哲學 (含夏中義教授擔任主任的交大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謝柏梁教授擔任主任的交大跨文化交流與研究中心)現有教師 15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講師4人。謝柏梁擔任中文系主任。
本系教師近 5年來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論著、譯著20多部。先後曾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二項、國家「十五」重點出版項目一項、上海市社會科學項目兩項、美國社會科學會基金項目一項。謝柏梁教授主持的《世界悲劇文學史》獲得全國外國文學優秀著作獎,《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入選教育部優秀研究生教材;其參與編寫的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獲得國家圖書獎和教育部教材一等獎。夏中義教授主編的《大學人文讀本》,在全國范圍內影響較大。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正式成立於2003年10月。現有教師8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曹樹基教授、劉統教授、高福進教授、陳業新副教授、潘星輝副教授、徐臨江博士、任玉雪博士、余蔚博士。目前已向全校各專業本科生開設公共選修課等近20門。專業方向主要為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和專門史。本系已經建有「戰爭與革命」研究室,由劉統教授主持,並聘請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山極晃教授和日本島根大學鹿錫俊教授為客座教授,合作展開對於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戰爭與革命之專題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中日戰爭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務的日本技術人員調查」,得到日本文部省資助。本研究室所藏研究資料獨具特色,且初具規模,並在進一步擴展當中。本系還擬建立「新制度史」研究室和「環境與疾病史」研究室。相關的籌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系主任由曹樹基教授擔任。 本系現有教師9名,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近 5 年來,本系教師發表學術論文 110 余篇,出版著作 12 部,主編和參編哲學教材 8 部(其中 2 部獲全國優秀教材獎),主持和參與省部級課題 17 項(其中 7 項獲獎);教師獲教學研究獎 3 項,獲各類教學獎 8 人次,其中 1 人獲上海市優秀教師獎。成果涵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和邏輯學等諸多領域,內容涉及哲學基本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教材編寫和教學研究等方面。
系主任由王平教授擔任。
科學史系 :全稱:科學史與科學技術哲學系。本系現有教師12名,教授6人(3人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3人、講師3人。近 3 年來出版著作近 30 部,發表論文 100 多篇。其中江曉原教授的「武王克商年的推定研究」 2001 年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獎、《回天 —— 武王伐紂與天文歷史年代學》獲上海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天學外史》 2002 年獲台灣首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佳作獎;關增建教授的《中華文明史話·計量史話》系國內首部計量史著作,獲日本松下財團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資助。
系主任由江曉原教授兼任。
『捌』 上海交通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本人是上海交通大學電院計算機系2016級的本科生,在校三年,上了許多課,也蹭了許多課,感覺最幸運的事莫過於遇到這么多可愛又敬業的好老師,所以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西方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史:小於老師
對於我一名非園林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門選修課,當然老師也有開設自己的必修課,不過聽同專業的同學說,也是一樣的nice!老師會繪聲繪色的為我們講述整個西方園林發展的歷史,在休息時間還會播放一些視頻和影片,嚴肅的與詼諧的兼具,各種節目的節選都有,絲毫不令人覺得枯燥乏味。老師本人更是可愛極了,用零食來「勾引」我們回答問題,所謂的「期末考試」實際上是以組為單位的搶答競賽,還為我們准備了獎項獎狀和頒獎儀式,寓教於樂,令人著迷。
令人印象深刻的課程實在是太多了,歡迎更多小可愛一起蹭課!
『玖』 上海交通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重點是在值得讀三個字上,什麼叫值得,什專么叫不值得,恐怕在屬不同人的眼中答案也是不一樣的。
其次,就是交大的電院。電院這個學院包含了很多和電機、計算機相關的細分專業,也是全交大人數最多的專業。這個專業中,不乏很多的大牛型的人物,在本科期間就可以發表很多的論文,所以壓力也會相對大。但是交大電院中出來的同學的出路也當然不錯,互聯網的會去很多,也會出國繼續深造。